1. 什麼是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所以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環流叫做沃爾克環流,當沃爾克環流變弱時,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東部海水變暖,就是厄爾尼諾現象;但當沃爾克環流變得異常強烈,就會產生拉尼娜現象。一般拉尼娜現象會隨著厄爾尼諾現象而來,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第二年,都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有時拉尼娜現象會持續兩三年。
厄爾尼諾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的增暖、信風的減弱相聯系,而拉尼娜卻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度變冷、信風的增強相關聯。因此,實際上拉尼娜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海洋表層的運動主要受海表面風的牽制,當信風加強時,赤道東太平洋的深層海水上翻現象更加劇烈,導致海表溫度異常偏低,使得氣流在赤道太平洋東部下沉,而氣流在西部的上升運動更為加劇,有利於信風加強,這進一步加劇了赤道東太平洋冷水發展,從而引發拉尼娜現象。
2. 什麼是拉尼娜現象中文是什麼意思
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表溫度大范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也稱為「反厄爾尼諾現象」。
中文意為「小女孩」(聖女嬰),正好與意為「聖嬰」的厄爾尼諾相反。
詳細的你可以看看網路的相關介紹。
3. 預計在十一月份,我國將進入「拉尼娜狀態」,什麼是拉尼娜狀態大家知道嗎
非常罕見的雙峰拉尼娜出現了!據國家氣象中心預測,自7月份以來,赤道、中東和太平洋的海溫持續下降,今年冬天將發生中度微弱的拉尼娜事件。
上次拉尼娜現象直到今年3月才結束。也就是說,2021年全年發生了兩次「拉尼娜」現象。就是「雙峰拉尼娜」。這是歷史上很罕見的事。
總之,拉尼娜現象是與厄爾尼諾相反的氣候現象,太平洋海溫持續下降的情況將引起一系列氣候變化。近年來,由於世界各地發生的各種極端氣候,我們居住的地球發生了一些變化,全球變暖不容忽視。
另外,拉尼娜現象受南美地區拉尼娜的影響,降雨量大幅減少,影響當地大豆、玉米等農作物產量。
如果我國從該地區大量進口這兩種農作物,玉米和大豆的進口成本很可能會增加。還不知道會不會引起一系列問題,但不能不考慮這個問題。
4. 地理上所說的"拉尼娜現象"是什麼意思
拉尼娜現象又稱反厄爾尼諾現象,通俗地說就是太平洋西岸,也就是我國東部,會有大量的降水,他的降水量會明顯比往年增加,從而會有可能促使洪澇等災害更加肆虐;而太平洋的西海岸,就是美國的西部,降水量會減少,可能會出現乾旱等天氣情況!
5. 雙拉尼娜現象是什麼意思
雙拉尼娜現象是一年發生兩次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大范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它與海面水溫持續高於常年的厄爾尼諾,被認為是有可能導致全球異常氣候的重要原因。
在多數拉尼娜事件達到盛期的冬季,影響中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且強度偏強,中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較大;而中國南方地區的水汽條件較常年同期會明顯偏差,不利於形成降水。
據了解,1950年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經歷了16次拉尼娜事件,目前將進入第17次。值得注意的是,繼上一次拉尼娜事件結束後(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今冬將再次形成拉尼娜事件,即2021年為「雙拉尼娜年」。
特點
1、拉尼娜現象的徵兆是颶風、暴雨和嚴寒,它與「厄爾尼諾」現象均會使全球氣候出現嚴重異常。
2、拉尼娜一般出現在「厄爾尼諾」之後,通常情況下兩種現象各持續一年左右。然而1998年開始出現的「拉尼娜」現象卻持續了兩年,直到(2000年)6月才開始逐漸減弱。
3、拉尼娜和厄爾尼諾都是自然現象,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會出現,卻截然相反。厄爾尼諾是指熱帶海洋溫度異常和持續變暖,拉尼娜指的是熱帶海洋溫度異常和持續變冷。
6. 什麼是拉尼娜現象它會給全球帶來哪些影響
拉尼娜現象的出現是有提前的徵兆的,比如:颶風、暴雨和嚴寒等,而且,拉尼娜現象持續時間也特別長,往往長達2-3個月,因為拉尼娜現象是屬於自然現象,所以人們只能進行防控,沒法進行改變,只能盡力保護經濟財產的安全。最重要的是,拉尼娜現象出現的並沒有周期可循,是不規則的,因為拉尼娜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是先後的,所以,一般來說厄爾尼諾現象出現後,往後一年,就要進行拉尼娜現象的監測了。
拉尼娜現象帶來的全球性氣候混亂影響,只能說是自然災害,那麼因為它帶來的“南旱北澇”,全球的經濟都會受到重大的打擊。
7. 拉尼娜現象是什麼謝謝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與厄爾尼諾現象正好相反),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
Niña」——「小女孩,聖女」的意思,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也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表現為東太平洋明顯變冷,同時也伴隨著全球性氣候混亂,總是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
8. 拉尼娜現象是什麼意思對我國2020年有什麼影響
2020年比往年冷的都要早,在十一國慶期間溫度就開始下降至10度左右,北方有的地區甚至下起了雪。網路上都在傳言將會迎來60年以來最冷的寒冬,在眾多信息中,有不少人提到了“拉尼娜效應”。那拉尼娜現象是什麼意思?對我國2020年有什麼影響呢?
三、農業種植如何應對拉尼娜現象?
1.覆蓋薄膜
溫室大棚入冬後要覆蓋草苫,為了防治雨雪沾濕草苫,可以在上面覆蓋一層就薄膜。
2.挖防寒溝
深挖40-50厘米的防寒溝,填入雜草、馬糞等保溫材料,能夠保證棚內的溫度。
3.保溫措施
比如取暖機、增溫塊等,在溫度極低的情況下,及時點燃增溫塊可以提高棚內溫度,尤其是冬季夜間溫度較低,可以適當提升棚內溫度。
雖然拉尼娜效應有可能帶來強降溫,但是只要我們做好了充分的防範措施,那麼就能夠將損失降到最低,甚至能夠不受天氣的影響,正常越冬、收獲。
9. 拉尼娜現象是什麼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位於赤道東太平洋冷水域中的秘魯洋流水溫反常升高、魚群大量死亡的現象。由於此現象一般出現於聖誕節(聖子耶穌誕辰)前後,厄爾尼諾(ElNino)在西班牙文中即為聖子之意,故名。在少數年份此現象出現時,大范圍水溫可比常年偏高3℃~6℃。1997年12月份就出現了20世紀末最嚴重的一次厄爾尼諾現象。海水溫度的上升常伴隨著赤道幅合帶在南美西岸的異常南移,使本來在寒流影響下氣候較為乾旱的秘魯中北部和厄瓜多西岸出現頻繁的暴雨,造成水澇和泥石流災害。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常使低緯度海水溫度年際變幅達到峰值。因此,不僅對低緯大氣環流,甚至對全球氣候的短期振動都具有重大影響。一百多年來,著名的厄爾尼諾年是:1891年、1898年、1925年、1939年~1941年、1953年、1957年~1958年、1965年~1966年、1972年~1976年、1982年~1983年和1997年~1998年。
「拉尼娜」是西班牙語「上帝之女」之意。它是一種厄爾尼諾年之後的矯枉過正現象。這種水文特徵將使太平洋東部水溫下降,出現乾旱,與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溫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顯偏多。科學家認為:「拉尼娜」這種水文現象對世界氣候不會產生重大影響,但將會給廣東、福建、浙江乃至整個東南沿海帶來較多並持續一定時期的降雨。
10. 2021年拉尼娜現象是什麼意思
拉尼娜現象是指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屬於一種比較極端的天氣變化現象,而且還會帶來全球氣候的異常。出現拉尼娜現象會導致全球東岸乾旱、西岸潮濕,連續六個月海水溫度低於常年0.5℃以上,甚至伴隨著颶風、暴雨、嚴寒。
厄爾尼諾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的增暖、信風的減弱相聯系,而拉尼娜卻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度變冷、信風的增強相關聯。因此,實際上拉尼娜是熱帶海洋和大氣共同作用的產物。
海洋表層的運動主要受海表面風的牽制。信風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區,在赤道東太平洋地區暖水被颳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進行補充,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比西太平洋明顯偏低。
當信風加強時,赤道東太平洋深層海水上翻現象更加劇烈,導致海表溫度異常偏低,使得氣流在赤道太平洋東部下沉,而氣流在西部的上升運動更為加劇,有利於信風加強,這進一步加劇赤道東太平洋冷水發展,引發所謂的拉尼娜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