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志存高遠的意思
志存高遠的意思為追求遠大的理想及對事業上的抱負、追求卓越等。也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意境。如,北洋水師中航速最快的一艘戰艦就被命名為「致遠」號,特指乘風破浪、勢不可擋,奔向遠方的意思。
典故。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美趣?何患於不濟?(三國·諸葛亮《勉侄書》)
譯文一個人應當有高尚遠大的志向,仰慕先賢,戒絕情慾,拋棄阻礙前進的因素,使先賢的志向,在自己身上顯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內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丟棄瑣碎,廣泛地向人請教咨詢,支除猜疑和吝嗇,這樣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滯留,也不會損傷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擔心達不到目的。
(1)志存高遠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相關名言
1、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出處】李咸用《送人》。
【大意】眼前有多少不如意事,男兒從來要自強自立。
【提示】離別是人生的悲歌,悵惘而無奈。在一首送別友人的詩中,想要表達的情義自然很多。山河路遠,世道坎坷,功業難成,相聚無多。凡此種種,怎能不讓人黯然神傷,臨歧嗟嘆!但這兩句詩卻拋開悲傷,抒發了豪邁的情感。
它激勵人們:面對人生困境,不能消磨意志,喪失信心。哪怕千難萬難,也要勇敢面對。自強自立,才能提升人格境界,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價值,大有所為,創造出精彩的人生。
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出處】李清照《烏江》。
【大意】活著就要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死了也要當鬼中的豪傑。
【提示】楚漢戰爭中,項羽被劉邦的軍隊圍困在垓下,項羽沖出重圍,退到烏江時,有人預備了船隻,讓項羽返回江東。項羽不肯,他說:「當年我帶著八千兄弟渡江西征,而今就我一個人回去,即使江東父老仍然擁護我,可我有何顏面去見他們呢?」
於是,項羽堅持戰斗到最後一刻,自刎而亡。李清照是宋代的著名女詞人,她寫下《烏江》一詩,贊美項羽這個失敗的英雄,也暗諷南宋懦弱的政權。後來,人們多用這兩句詩來形容胸懷大志的英雄氣概。詩的下面兩句是「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講的就是上面那段故事。
3、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出處】朱熹《答鞏仲至》。
【大意】即使到了百尺竿子的頂端,也還要繼續努力向上。
【提示】「百尺竿頭」比喻已經取得的成就,「更進一步」是昭示人們不能滿足現狀,還應爭取更大的進步。一個人不論在事業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應該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不僅能超越別人,而且能超越自我。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對待寫作的態度十分認真,每當他寫完一篇,就貼在牆上,仔細檢查,直到覺得無可挑剔以後,才拿出來給別人看。有了這種精益求精、不斷追求進步的精神,一個人才會有更大的成就。
Ⅱ 志存高遠指的是什麼
志存高遠指的是一個人的志向,比正常一般人更長遠,更有高見。說明這個人的目標很遠大。
Ⅲ 志存高遠的意思
志存高遠的意思為追求遠大的理想、事業上的抱負、追求卓越等。也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意境。如,北洋水師中航速最快的一艘戰艦就被命名為「致遠」號,特指乘風破浪、勢不可擋,奔向遠方的意思。也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意境.
Ⅳ 志存高遠什麼意思用來形容哪些人
形容有遠大的志向、追求遠大的理想,或者對事業上有遠大抱負的人。志存高遠也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意境。
解釋:追求遠大的理想、事業上的抱負。
出處:志存高遠出自諸葛亮的《勉侄書》,原文如下: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美趣?何患於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譯文:
一個人的遠大志向要保持偉大,敬仰聖賢,摒棄淫慾,不拘泥於內容,使聖賢的志向高遠保存,真情有所存,堅忍度高,摒棄瑣細之事,廣博請教,廣博學習,擺脫狹隘、吝嗇,這樣即使不提升,也會損害自己的好品味嗎?你為什麼擔心你的夢想不會實現呢?
如果你的意志不堅定,你的精神不高昂,你的隨波逐流,你的風風俗俗,你的碌碌無為,你就會繼續被埋沒在平庸之中,最終不可避免地落在平庸之輩的後面。
(4)志存高遠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志存高遠[zhìcúngāoyuǎn]
釋義:追求遠大的理想、事業上的抱負。
出處:三國·諸葛亮《勉侄書》: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美趣?何患於不濟?
白話譯文:三國·諸葛亮《勉侄書》:一個人的志向應當保持高尚遠大,仰慕先賢人物,斷絕情慾,不凝滯於物,使賢者的志向高高地有所保存,誠懇地有所感受。
能屈能伸,拋棄瑣碎的東西,廣泛地向他人咨詢、學習,除去狹隘、慳吝,這樣即使未得升遷,又何損於自己美好情趣?何愁理想不能實現?
Ⅳ 志存高遠什麼意思
志存高遠,志:志向。存:懷抱。是指人應當懷抱高遠的志向。
志存高遠出自《諸葛亮集·誡外甥書》:「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
志當存高遠—《諸葛亮集·誡外甥書》
註:志:志向。存:懷抱。
意思:是指人應當懷抱高遠的志向。北洋水師中航速最快的一艘戰艦就被命名為「致遠」號,特指乘風破浪、勢不可擋,奔向遠方的意思。
另外,《誡子書》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
原文: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譯文:
一個人應當有高尚遠大的志向,仰慕先賢,戒絕情慾,拋棄阻礙前進的因素,使先賢的志向,在自己身上顯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內心深深地引起震撼;
要能屈能伸,丟棄瑣碎,廣泛地向人請教咨詢,去除猜疑和吝嗇,這樣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滯留,也不會損傷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擔心達不到目的。
倘若志向不剛強堅毅,意氣不慷慨激昂,那就會碌碌無為地沉湎於流俗,默默無聞地被情慾束縛,勢必永於淪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為庸俗的下流之輩。
Ⅵ 志存高遠什麼意思
志存高遠
【注音】 zhì cún gāo yuǎn 【意思】為追求遠大的理想、事業上的抱負、追求卓越等。也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意境。 【典故】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美趣?何患於不濟?(三國·諸葛亮《勉侄書》)
編輯本段有關故事:
蘇秦是洛陽人,學合縱與連橫的策略,勸說秦王,寫了十多個建議書都沒有派上用處,最後他所有的錢都用完了,悲慘而歸。到了家,他的妻子不為他縫紉,他的嫂子不為他做飯,他的父母親也不認他這個兒子。蘇秦嘆了口氣,說:「都是秦王這個不用抄上去,解釋上說的是蘇秦自己錯,但是我們老師覺得是秦王的錯,你如果想用蘇秦就把「秦王」改成「我」的錯啊!」就發誓要勤奮讀書,說:「哪有事情辦不成的?!」讀書快要睡著的時候,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腳。後來聯合了齊、楚、燕、趙、魏和韓國反抗秦國,然後成了六國的相印。 明朝時期,李時珍背棄父親要他讀八股文科舉入仕的願望,一心閱讀醫書《神農本草》,發現其中很多中葯沒有詳細記載,決心認真編寫一部詳盡的醫書。他對書中的每一種中葯都十分認真地考證,經過30多年終於完成《本草綱目》巨著。
編輯本段有關名言:
永不滿足是我向上的動力。 ——龔超 做強者,戰自卑;攀高峰,勝逆境;增才幹,永學習;報效祖國為人民。 ——龔超 人生,要的就是驚濤駭浪,這波濤中的每一朵浪花都是偉大的,最後匯成閃著金光的海洋。 ——龔超 面對艱難困苦,懦弱者被磨去稜角;勇敢者將意志品質磨礪得更為堅強。 ——龔超 一遇挫折就灰心喪氣的人,永遠是個失敗者。而一向努力奮斗,堅韌不拔的人會走向成功。 ——龔超 短暫的一生會有許多坎坷和波折,我把它視為前進的階梯,去獲得「學問之趣味」。 ——龔超 在我的生命中,從未遭受過失敗,我所遇到的,都是暫時的挫折罷了。 ——龔超 我始終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要繼續奮斗,展示自己的才能,努力成為新世紀的優秀人才。 ——龔超 不幸對於弱者來說是痛苦、迷茫、恐懼;不幸對於強者來說是磨練、積累、動力。我,將永遠是那個壓不垮、折不斷的「強者」。 ——龔超
Ⅶ 志存高遠的意思
志存高遠的意思為追求遠大的理想、事業上的抱負、追求卓越等。也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意境。如,北洋水師中航速最快的一艘戰艦就被命名為「致遠」號,特指乘風破浪、勢不可擋,奔向遠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