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很好奇,一些軟體公司開發出來的軟體提供用戶免費下載免費使用,不收費,那他們有什麼好處
軟體可以內置廣告,開發者通過投放廣告位賺錢
付費去廣告 如果軟體沒有內置廣告,開發者也可以暗地裡通過強制讓軟體訪問某網址,賺取網址的流量費
通過免費讓大家使用該軟體,得到用戶的認可,有了用戶黏度,擴大了開發者的知名度,就能使開發者的其他軟體獲利
開發者可以通過增值功能來賺錢,比如免費用戶使用遠程連接等服務有時間和次數限制,而付費用戶沒有 開發者可以限制軟體某些關鍵功能,只有付費才能使用
當前軟體是免費的,如果以後沒有類似的軟體可以替代,或者其他同類軟體的功能上有欠缺,開發者也能將軟體轉為收費
一些軟體是需要下載額外數據的,開發者可以通過這些額外數據來賺錢
開發者通過收集使用者的信息,通過大數據來賺錢
❷ 為什麼,有的網站提供,免費的軟體下載,它們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下載的軟體想無限制使用,還需要注冊碼。
開發商賺錢的方式便是出售注冊碼,而提供下載只是為了加快軟體推廣速度。
❸ 綠色版軟體有什麼好處和缺點
綠色軟體,或稱便攜軟體(英文稱為Portable Application、Portable Software或Green Software),指一類小型軟體,多數為免費軟體,最大特點是軟體不惡意捆綁軟體,軟體無廣告,可存放於可移除式存儲媒體中(因此稱為便攜軟體),移除後也不會將任何紀錄(注冊表信息等)留在本機電腦上。
綠色版的唯一缺點就是兼容問題
綠色版的優點:
1 不對注冊表進行任何操作。
2 不對系統敏感區進行操作,一般包括系統啟動區根目錄、安裝目錄(Windows目錄)、程序目錄(ProgramFiles)、帳戶專用目錄。
3 不向自身所在目錄外的目錄進行任何寫操作。
4 因為程序運行本身不對除本身所在目錄外的任何文件產生任何影響,所以,根本不存在安裝和卸載問題。
5 程序的刪除,只要把程序所在目錄和對應的快捷方式刪除就完成卸載過程(如果手動在桌面或其它位置設置了快捷方式),只要這樣做,程序就完全乾凈地從電腦里刪去,不留任何垃圾。
6 不需要安裝,隨意拷貝、復制就可以用(重裝操作系統也可以)。
❹ 收費的殺毒軟體和免費的有什麼區別和好處
沒有什麼區別的 基本都是一樣的功能
我個人一直用的騰訊電腦管家,盡管後面有很多公司出了類似的產品,我也一直都用管家,用著習慣。對於很多不懂電腦的人來說,騰訊電腦管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1、首頁體檢,能掃描出你系統存在的諸多問題,包括系統漏洞等,你可以選擇忽略貨修復
2、殺毒掃描能輕松的幫你找出常見的木馬病毒,修復漏洞可以修復一些安全漏洞。
3、電腦加速,會告訴你你的開機啟動項有多少,哪些可以禁止啟動,加快開機及運行速度等。
4、軟體管理,需要什麼軟體直接在裡面搜索下載安裝即可,不用去網頁搜索,有些網頁是帶木馬的。
大概介紹了一下,還有很多功能你可以自己去發現。我用到現在,從沒發生什麼卡到爆的問題,反而一直很順暢。別人1年甚至幾個月重裝一次系統,我基本一年才會裝一下。
很多人說騰訊電腦管家不好,我覺得是因為他的功能太強大導致的,很多電腦廠商都會安裝綁定一些自動開啟的軟體在你新來的本本里,管家 一鍵就把他們搞定了,他們當然不推薦了。
❺ 免費軟體的開發者有什麼好處
一般免費軟體都是一些小軟體,對一些高手來說,也許3、5天就可以開發出來,其實並不費什麼精力,更不用費什麼錢了,然後可以上傳到一些共別人下栽的網站上,這些網站通常會付給開發者一些費用,再者就是靠一些廣告賺錢了。只有研發一個大型的軟體,才比較費精力。
❻ 有的軟體是免安裝版,這樣有什麼好處
免安裝版就是所謂的綠色軟體
綠色軟體的優點,就是對操作系統無污染(恐怕這也是綠色這個名字的由來),不需要安裝,方便卸載,便於攜帶,可以拷貝到便攜的U盤上到處運行。
我的意見是,綠色軟體應該分類,分為狹義的綠色和廣義的綠色:
狹義的綠色可以叫做純綠色軟體,就是指這個軟體對現有的操作系統部分沒有任何改變,除了軟體現在安裝的目錄,應該不往任何地方寫東西,刪除的時候,直接刪除所在的目錄就可以了,就類似於以前的大多數DOS程序。
廣義的綠色就是指不需要專門的安裝程序,對系統的改變比較少,手工也可以方便的完成這些改變,比如拷貝幾個動態庫,或者導入注冊表,這里的關鍵是手工可以方便的完成這些改變,或者可以藉助於批處理等等腳本完成。
為什麼要分為兩類?雖然狹義的綠色軟體最為理想,但是完全符合這種定義的軟體非常罕見,而相當多的軟體可以劃分到廣義的綠色這個類別,這樣包括了廣義的綠色軟體的概念後使得綠色軟體這個概念更有意義。
那麼不符合綠色軟體要求的有哪些呢?主要是指那些和操作系統聯系和集成非常緊密的軟體,這些軟體不適合製成綠色軟體,最好還是用原來的安裝程序來安裝。如IE6,替換了系統中的許多動態庫,手工完成這個過程很困難,也不太安全。又比如大多數殺毒軟體,如果 必須實時監控系統的底層運作,對系統的修改比較大,就不適合做成綠色軟體。還有微軟公司的Office系列軟體,和系統集成的也比較緊密。但是廣義的這個標准比較靈活,如果有人搞清楚了Office系列軟體的安裝製作過程,也有可能製作出廣義的綠色的Of fice系列。
為了充分理解綠色軟體的定義,必須從現代軟體的安裝過程和運行過程兩個方面來討論。
安裝過程:以前在dos下面的時候,就沒有這些所謂綠色軟體的說法,原來程序的安裝基本上都是簡單的復制或者解壓縮,然後配置一下config.sys 和autoexec.bat文件就可以了。隨著windows的發展,應用軟體也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復雜,從而有公司專門從事安裝程序的製作,如InstallShield就是一款比較有名和應用比較廣泛的安裝軟體,現在windwos也有了專門的安裝程 序,就是Microsoft Installer。安裝程序的作用是什麼呢?主要是為了給要安裝的程序提供一個簡單方便的設置環境,而不需要用戶手工完成這個步驟,越是復雜的配置過程,對系統的修改越多,對安裝程序的依賴性就越高,Windows程序的易學易用的優點和良好的安裝界面 是分不開的,安裝軟體的任務就是給應用程序提供一個初步完好的可以運行的環境,而不需要用戶進行手工配置。
運行過程:應用程序啟動的時候,從注冊表或者配置文件中讀取配置,運行的時候,可以修改配置,但這個修改一般是在安裝軟體所作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的,例如不能改變應用程序的安裝位置了。
明白安裝過程和運行過程的區別後,很容易就想到把綠色軟體的使用按照這兩個階段分為綠色安裝過程和綠色運行過程。綠色安裝是綠色運行的前提,沒有綠色安裝,也就說不上什麼綠色運行了,綠色軟體首先必須是綠色安裝,我前面提到的不適合綠色軟體標準的基本上都 是不能綠色安裝的。
綠色安裝的基本含義,我認為可以也可以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綠色安裝:
1 狹義的綠色安裝就是指直接拷貝或者解壓縮到目標目錄,不需要向系統目錄拷貝也不需要寫入注冊表,這是最理想的情況,或者是安裝程序的作用除了解壓縮外是可以忽略的,如在開始菜單加入快捷鍵等對系統和軟體的運行沒有太大影響的操作,也就是說安裝過程的作用就 是復制文件到目標文件夾。
2 廣義的綠色安裝就是指在狹義的復制的基礎上,必須向系統目錄拷貝一些動態庫,或者要在注冊表中導入必要的設置,或者要進行一些其他的配置,否則的話,應用程序不能運行,而且這個配置工作應該比較簡單,也容易撤銷這些操作對系統的改變。
同樣,綠色運行也可以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綠色運行:
1 狹義的綠色運行指的是軟體運行時完全不改變操作系統的文件和配置--很多小程序屬於這個類別,或者運行結束後把撤銷對系統的改變,比如運行的時候載入一個驅動程序,退出時卸載該驅動程序,所操作的INI文件在自己的程序目錄中。
2 廣義的綠色運行指的是可以通過程序本身來改變當前的設置,如改變當前軟體的運行方式,或者與某些文件後綴相關聯,或者在注冊表中留下當前的軟體設置,也就是說對系統的注冊表有永久的改變,但是這些改變都是應用程序自己完成的,不需要藉助其他程序或者用手工 完成。
綜合綠色安裝和綠色運行,可以把綠色軟體細分為:
1 狹義的綠色安裝,同時是狹義的綠色運行的軟體,對操作系統沒有任何改變。
2 狹義的綠色安裝,廣義的綠色運行的軟體,軟體的配置工作由軟體本身來完成,不是通過安裝程序。
3 廣義的綠色安裝,狹義的綠色運行,軟體的配置工作由安裝程序來完成,軟體本身不能對配置修改,同時如果沒有配置工作,軟體無法正常運行。
4 廣義的綠色安裝,廣義的綠色運行,最復雜的一種綠色軟體,軟體的配置工作由安裝程序來完成,但是軟體本身可以對配置 修改,同時如果沒有配置工作,軟體無法正常運行。
只有第一個類別屬於我說的狹義的綠色軟體,其他3類都屬於廣義的綠色軟體的范疇。
下面講一下綠色軟體的製作,簡稱軟體的「綠化」,綠色軟體的製作實際上就是我們自己完成安裝程序的工作。沒有什麼固定的方法,基本上是猜測加上試驗,不同類別的綠色軟體分別有不同的製作策略。
拿到一個新的軟體,想要製成綠色軟體的話,我一般遵循如下步驟:
1 判斷。就是指猜測這個軟體能不能製成綠色軟體,從功能,從你對它的了解,如果你覺得這個軟體和系統的關系非常緊密,就不要繼續下去了,還是用原始的安裝程序最保險最方便,這樣的例子有directx9 ,IE6,Norton的反病毒軟體等等。這樣的判斷可以節省你的時間,當然你可以忽略這一步,嘗試製作綠色軟體,那麼就轉到第2步。
2「綠化」。對於不同的軟體有不同的方法,沒有一定的規則,但是總的來說,就是理解軟體的安裝過程,轉換為綠色安裝,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需要嘗試多個方法,也可能最後由於軟體的復雜性或者某些特性,導致無法綠化。要有失敗的思想准備,具體的綠化方法隨後講 述。
3 測試。」綠化「後的測試最好到你個全新安裝的操作系統中測試,而且如果你要在多個操作系統中使用這個軟體的話,還要在其他的操作系統中測試,有的軟體的文件隨著操作系統的不同而不同,這個時候你需要在不同的操作系統中進行」綠化「過程,最後綜合為一個完整 的適應多個操作平台的綠色軟體。
「綠化」方法,需要根據經驗選擇不同的「綠化」方法,也可能需要不斷嘗試不同的方法,直到成功為止。按照先易後難的次序,具體的方法包括:
1 解壓縮。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指嘗試能不能直接解開軟體的壓縮包。用Winzip和Winrar試一試,看看能不能直接打開壓縮的安裝文件,如果不能打開,那麼就換別的方法。如果可以,那麼恭喜,這個軟體多半是屬於綠色安裝的軟體(有個別例外,如E mEditor),把壓縮包中的文件直接解壓到目標路徑,然後測試軟體的功能是否正常,如果功能正常,那麼「綠化」就成功了,如果使用不正常,那麼就換別的方法。這一類軟體的特點是安裝程序的工作完全可以由軟體自身來完成。
2 安裝然後卸載。也是比較容易的方法,完全是體力勞動,就是指直接安裝這個軟體,然後把程序復制出來,最後卸載安裝程序。如果這個軟體的安裝程序的作用僅僅是復制文件和生成快捷鍵等工作,那麼就屬於綠色安裝,可以使用這個方法。最後測試軟體的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功能正常,那麼「綠化」就成功了,如果使用不正常,那麼就換別的方法。
3 反編譯安裝程序。這個方法需要動腦筋,就是根據安裝程序所用的製作工具,選擇相應的反編譯程序,然後閱讀反編譯出的安裝腳本,製作綠色軟體。目前的軟體大多使用專門的安裝工具製作,如InstallShield,Wise,Inno Setup,Windows Installer,NSIS(Nullsoft),Installer VISE,其中Windows Installer格式的安裝文件(就是MSI,MST為後綴的文件),可以通過微軟的免費工具Orca打開查看,InstallShield格式的安裝文件也有很多免費的工具可以解壓縮和查看腳本。當然專門的安裝工具很多,有許多安裝程序沒有相應的反編 譯程序,這種時候,就無法使用這個方法了。
4 觀察反安裝程序和log文件。現在的軟體安裝完成後絕大多數都帶有卸載方法。卸載是安裝的逆過程,如果知道怎麼卸載,那麼也可以推測出如何安裝。由專門的安裝工具製作的反安裝程序,一般都是根據某一個文件中的信息來卸載的,可以用一個純文本的編輯器打開這 個文件。個別情況下這個文件完全不包含可讀信息,就只好換用其他方法了。具體過程就是先採用方法2,然後理解反安裝過程,最後根據反安裝的信息製作綠色軟體。
5 比較系統快照。當前面的方法都失敗的時候,可以試一試這個方法。具體思路就是首先在安裝軟體之前,把系統的狀態記錄下來,主要包括注冊表和系統目錄的所有的文件狀態。然後就是安裝軟體。安裝完成後,再一次記錄系統狀態。最後就是比較前後兩個系統狀態的不同 ,而得知安裝程序所做的工作。這個工作一般由專門的軟體完成,如免費工具Regshot,免費工具inctrl5(http://www.pcmag.com/article2/0,414...??者WinInstall LE(在Windows 2000 Sever 光碟的目錄VALUEADD\3RDPARTY\MGMT\WINSTLE\中)。在多數時候,僅僅需要對比安裝前後注冊表的不同,這時候還有大量的注冊表工具可以選用。在得出系統差異後,把差異分解為兩個部分:文件部分和注冊表部分。文件部分指的是向系 統目錄拷貝的文件,以及作為COM組件注冊的文件,還有與這些文件相關的注冊表部分。注冊表部分單單指其餘的注冊表的變化。對於文件部分,可以進一步區分出必須要往系統目錄拷貝的文件(這種情況是少數)和可以放在軟體的安裝目錄的文件。對於注冊表部分,區 分出由這個軟體的安裝程序本身所作出的注冊表操作和注冊COM組件時候的注冊表操作,拋棄其他程序(如資源管理器Explorer)的操作。根據所有這些,寫一個拷貝文件,注冊COM組件和導入注冊表的批處理文件,就可以完成綠色軟體的製作了。當注冊表文 件中含有路徑信息的時候,可以手工修改注冊表文件或者把注冊表文件轉化為INF文件從而實現全自動的路徑處理。
6 直接導出注冊表,尋找自注冊的COM組件。這個方法是上面的方法5的簡化版,現在軟體的配置大多寫在注冊表中的「HKEY_LOCLAL_MACHINE\SOFTWARE\軟體公司名字」和「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軟體 公司名字」這2個鍵下面,直接對把這2個注冊表鍵導出到REG文件中。自注冊的COM組件都需要導出如下4個函數:DllCanUnloadNow,DllGetClassObject,DllRegisterServer, DllUnregisterServer,可以用vc自帶的depend.exe找出哪一個動態鏈接庫是自注冊的COM組件。最後寫一個批處理文件用regsvr32.exe注冊COM組件和用regedit.exe導入注冊表。
通過上面分析安裝程序的動作,把安裝程序的工作分解為復制文件,注冊COM組件,安裝服務驅動,注冊表配置等幾個部分,雖然注冊表配置可以覆蓋注冊COM組件,安裝服務驅動等操作步驟,但是把這些明顯分割出來有助於製作綠色安裝的軟體。對於需要更復雜的步 驟來安裝的軟體,還是使用原來的安裝程序比較保險。
對於每個方法,下面我會給出具體的例子,有些時候,需要幾個方法聯合使用,無論使用什麼方法,都是模擬原來的軟體作者的安裝過程,所以原作者最容易給出該軟體的綠色版本。
flashget_wise.PNG
flashget160a.PNG
winrar3.30 和Winzip9.0,採用方法1,解壓縮。這個方法非常簡單,從天空軟體站下載Winzip90.exe和winrar330sc.exe,在一個安裝了Winrar的系統上,用滑鼠右鍵選擇下載的文件,運行右鍵菜單中的用Winrar打開的命令,然後 把文件解壓到我們的目標路徑,如E:\tools目錄,就可以了。然後分別對Winzip9和Winrar進行設置就可以了。運行winzip9目錄中的Winzip32.exe,進行winzip的設置。Winrar也是一樣,運行Winrar.exe ,打開菜單選項-〉設置,彈出一個對話框,選擇標簽--集成,如圖WinrarSetting.png,逐項對Winrar設置。當拷貝到U盤而到新的機器上運行時,需要重復這些設置過程。
這一類軟體的特點是安裝程序的工作完全可以由軟體自身來完成,從而完全拋開安裝程序,或者說安裝程序的工作也就是解壓縮。類似的軟體還有一些,最簡單的測試辦法就是看看Winrar能否直接打開壓縮的安裝程序。也可以採用方法2,過程基本上和方法1一樣。
方法2就不具體說明了,僅僅指出有許多程序屬於這個類別,如Myie2,GreenBrowser,qq,BPFTP Server,IDA_Pro_Standard_4.5.1.770,FinalData,EASYRECOVERY 6.03,騰遜公司的TM等等。
flashget是大家用得比較多的一個軟體,可以多線程下載並且下載管理的功能也很方便,從天空軟體站sky.com下載flashget1.60a國際版,運行一下,如圖flashget_wise.PNG,然後取消安裝。從圖上可以看出flashg et1.60a國際版是使用Wise製作的安裝程序,從網上下載wungui程序,非常容易的把安裝程序解壓縮到一個目錄中,如圖flashget160a.PNG,觀察Maindir目錄,其中有兩個DLL文件Jccatch.dll和fgiebar. dll,進一步察看這兩個動態庫文件的導出函數,可以知道這兩個DLL文件都是自注冊的COM組件,寫一個批處理文件install.bat來注冊這兩個DLL:
REGSVR32 JCCATCH.DLL /s
REGSVR32 fgiebar.dll /s
經過測試,功能正常,並且可以從瀏覽器IE中用滑鼠的右鍵菜單激活flashget,功能完全,下面考慮卸載過程。
運行Regedit.exe,發現flashget在注冊表中的路徑是[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JetCar\JetCar],寫一個注冊表文件unflashget.reg刪除這個路徑,如下:
REGEDIT4
; flashget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JetCar\JetCar]
同時寫一個批處理文件uninstall.bat來卸載這兩個DLL文件並導入unflashget.reg:
Regedit unflashget.reg /s
REGSVR32 JCCATCH.DLL /s /U
REGSVR32 fgiebar.dll /s /U
隨後就是刪除一些我們用不到的文件,比如language目錄的絕大多數歐洲的語言文件,這時候這個綠色版本就做好了。把製作好的綠色的flashget拷貝到U盤上,需要用的時候,直接執行裡面的install.bat文件就可以了(注意,要在flas hget的目錄運行批處理文件),不需要任何文件拷貝。
我看到有人提到用優化大師提取falshget的注冊表,然後直接導入注冊表來製作綠色的flashget,這樣做是不行的,從我前面的步驟來看,注冊2個DLL文件必然在注冊表中引入了絕對路徑,那麼如果直接提取注冊表的話,就必須根據當前的路徑來修改 注冊表中的路徑,否則的話製作的綠色版的flashget只能在固定的目錄運行。在製作flashget綠色版的時候,我同時使用了方法3和方法6,使用方法3的目的就是避免安裝程序對系統作的修改,這樣可以直接在當前系統進行測試,而不需要到另外一個沒 有安裝過flashget的系統測試。
從以上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方法2和方法1基本一樣,只不過方法1我們使用WinRar解壓縮,而方法2我們使用安裝程序解壓縮。方法6可以說是方法5的簡化版本,方法3和方法4也可以輔助方法5,也有一些需要聯合應用這些方法,有時候難以判斷到底使用了 那個方法,方法是死的,需要靈活運用,有些時候需要不斷試驗。
我簡單說幾個軟體「綠化」時候使用的方法,某些軟體可能有多種「綠化」方法,然而最後的結果基本一樣:
使用方法1就不提了,只要沒有專門的安裝程序,直接以zip形式發布的,都使用方法1。
CuteFTP,Flashfxp,qq,foobar ,winamp2.8,acrobat,FinalData ,金山詞霸 ,ZoomPlayer,WinISO ,IsoBuster,WinISO ,MIRC,WinCVS,Photoshop6 ,EASYRECOVERY 6.03,網易泡泡使用方法2。
VisualC++ 6, real player,realmedia的解碼器包,大部分解碼器如vp6,mpeg2,ac3 ,ogg ,divx ,xvid 使用方法5。
Netants ,flashget,OfflineExplorer acdsee,ultraedit ,IBM詞典,theBat,網文快捕,和現在的CyberArticle,PartitionMagic7 使用方法6。
不適合「綠化」的有Directx9,Mediaplayer9,IE6,微軟的補丁程序,Office2003,反病毒工具NAV,Java虛擬機,虛擬機VMware等等,其中有些是不知道如何「綠化」或者說比較困難,如Office 2003,我認為那種把Office安裝到硬碟上,然後抽去注冊表的變化的方法部叫做「綠化」,因為注冊表文件中有大量的絕對路徑存在,而且Offcie的組件之間有比較復雜的聯系,所以難以「綠化」。有些是「綠化」沒有意義,如IE6,微軟的補丁程序, Directx9等等。
目前我使用的軟體,絕大部分都「綠化」了,只有少數幾個必須安裝了,如 MS Office,Visual Studio.net 2003等等。感覺非常方便,尤其是改變盤符的時候,非常簡單,可以做到便攜化。
❼ 許多軟體是免費的,那開發者靠什麼獲利了或者說對開發者有什麼好處
一般的會有廣告植入的,這個會有收入的,有的軟體也是非盈利目的的,有的軟體還靠盜取客戶信息掙錢的……
❽ 免費軟體、自由軟體與共享軟體定義及區別
一、定義不同
1、免費軟體:以自由而且免費的使用該軟體,並拷貝給別人,而且不必支付任何費用給程序的作者。
2、自由軟體:是那些賦予用戶運行、復制、分發、學習、修改並改進軟體這些自由的軟體。
3、共享軟體:以「先使用後付費」的方式銷售的享有版權的軟體。
二、特點不同
1、免費軟體:使用上也不會出現任何日期的限制或是軟體使用上的限制。不過拷貝給別人的時候,必須將完整的軟體檔案拷貝給他人,且不得收取任何的費用金額或轉為其它商業用途。
2、自由軟體:使得用戶(包括個體和團體)可以控製程序為己所用。當用戶無法控製程序時,這樣的軟體就是「非自由」(Nonfree)或「專有」(Proprietary)的程序。
3、共享軟體:用戶可以從各種渠道免費得到它的拷貝,也可以自由傳播它。用戶總是可以先使用或試用共享軟體,認為滿意後再向作者付費;如果認為它不值得你花錢買,可以停止使用。
三、優勢不同
1、免費軟體:免費軟體的優勢並不是免費,也包括功能上也非常強大的免費軟體,並且免費軟體的用戶量會比收費的同類軟體用戶量更為廣闊。
2、自由軟體:是信息社會下以開放創新、共同創新為特點的創新2.0模式在軟體開發與應用領域的典型體現。
3、共享軟體:明顯的優點是免費試用期。用一個共享軟體30天後(不同的共享軟體都有不同的試用期限),應該給作者一定的費用才可以繼續使用該軟體。
❾ 軟體公司有些軟體是免費贈送的,這樣對公司有什麼好處
贈送軟體通常在軟體公司並不是十分強大的時候做的,可以起宣傳的作用啊。(金蝶軟體等剛開始也是贈送軟體的)
❿ 微軟給我們大學生提供這么多免費正版軟體和優質的服務,那麼它這樣做能得到什麼好處呢
微軟提供優質服務,在人民群眾中贏得良好的口碑,從而吸引其他公司購買其分出的所有權,並在其中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