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笄怎麼讀
笄讀作:jī,聲母j,韻母i,聲調一聲。
簡體部首竹部,部外筆畫4畫,總筆畫10畫
1、古代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發,或插住帽子:發笄。
2、古代特指女子十五歲可以盤發插笄的年齡,即成年:及笄。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初笄[chū jī]
古代女子十五歲,始加笄。
2、笄丱[jī guàn]
初成年之時。
3、折笄[zhé jī]
後用為訓子的典故。
4、纚笄[lí jī]
束發加簪。
5、鬈笄[quán jī]
女子的鬢髻和束發用的簪子。
『貳』 及笄怎麼讀
讀作:[ jí jī ]。
及,拼音:jí,聲母是j,韻母是í,讀作第2聲。
笄,拼音:jī,聲母是j,韻母是ī,讀作第1聲。
釋義:古代女子滿十五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十五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可以結婚的年齡。
(2)笄怎麼讀擴展閱讀:
相關年齡另稱:
1、總角:幼年的兒童,頭發上綰成小髻髻。
2、垂髫:也指兒童幼年。古時兒童未成年時,不戴帽子,頭發下垂,所以「垂髫」代稱兒童的幼年。
3、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齡段(十三四歲),文學作品中的豆蔻:詩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為十三四歲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這個比喻十分確切生動。
4、弱冠:古代漢族男子20歲行冠禮。所以主以「弱冠」代稱20歲,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還要舉行大禮。
『叄』 笄怎麼讀
jī,聲母是j,韻母是ī,聲調第一聲。
笄,古代女子用以裝飾發耳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發,或插住帽子。曾在河姆渡遺址出土。在古代,漢族女子十五歲稱為「及笄」,行笄禮表示成年。
藏品簡介
藏品類別:骨、角、牙器。
藏品名稱: 笄。
藏品尺寸: 長11.4厘米 ·藏品出土所在文化層:河姆渡文化二期。
藏品介紹: 1977年河姆渡遺址出土,河姆渡遺址博物館藏。
相關組詞:
1、及笄[jí jī]
古代女子滿十五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十五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可以結婚的年齡。
2、笄年[jī nián]
女子成年。
3、加笄[jiā jī]
以簪束發。
4、玉笄[yù jī]
玉質的簪子。
5、發笄[fā jī]
女子喪裝。
『肆』 笄的讀音是什麼
笄的讀音和解釋
[jī]
1. 古代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發,或插住帽子:發~。弁~。
2. 古代特指女子十五歲可以盤發插笄的年齡,即成年:及~。~年。
『伍』 「冠笄」是什麼意思「笄」字怎麼讀
冠笄」的意思是:古代成年禮。「笄」的讀音:[ jī ]
冠笄:[ guān jī ]
引證解釋:
1.固定冠的簪子。
《宋史·禮志十八》:「冠笄、冠朵、九翬四鳳冠,各置於槃,蒙以帕。」
2.指古代男女成年時分別舉行的冠禮、笄禮。
《禮記·樂記》:「婚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 鄭玄 註:「男二十而冠,女許嫁而笄,成人之禮。」
3.指成年男女。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八:「 戴名世 大逆,法至寸磔,族皆棄市,未及冠笄者,發邊。」
4.梳頭戴帽,指僧尼還俗。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卷五:「 後主 曰:『僧尼犯淫,使其冠笄。』乃是遂其所欲,姑令禮佛自懺。」
黃歷中 冠笄 的解釋:
「冠」指男、「笄」指女、舉行男女成人的儀式、稱之為冠笄。
古代漢族成年禮。冠指冠禮,亦稱結發,加冠,是男子達20歲時舉行的成年禮。行此禮後,表示男子已經成人,可以結婚成家了。笄指笄禮,又稱結發、加笄,是女子達15歲時舉行的成年禮,行此禮後,表示女子已屆婚齡。
『陸』 及笄怎麼讀
及笄 jíjī
指女子到了可以許配或出嫁的年齡(笄:束發用的簪子。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發戴上簪子;未許配的,二十歲時束發戴上簪子)
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儀禮·士昏禮》
『柒』 笄怎麼讀
笄的讀音是: jī
笄
拼 音jī 部 首 竹 筆 畫 10 五 行 木 五 筆 TGAJ
古代束發用的簪子:及~。
(7)笄怎麼讀擴展閱讀
詳細釋義
〈名〉
(形聲本義:古代盤頭發或別住帽子用的簪子) 同本義 [womans' large-sized hairpin]
笄,簪也。——《說文》
皮弁笄。爵弁笄。——《儀禮·士冠禮》
中國冠笄。——《淮南子·齊俗》
玉笄綦會此冤弁之笄也。——張衡《東京賦》
節縱笄總。——《禮記·內則》
櫛設笄。——《儀禮·士冠禮》
折委笄,此男子安發之笄也。——《國語·晉語》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設笄珥,衣阿錫。——《列子·周穆王》
又如:笄珈(原指婦人首飾。亦代指婦女);笄珥(古代婦女常用以裝飾發耳的飾件);笄導(即簪導。一種首飾。用以束發)
〈動〉
指女子十五歲成年。亦特指成年之禮
字而笄之。——《公羊傳·僖公九年》
既笄而孕——《國語·鄭語》。注:「女十五而笄。」
又如:笄女(指成年的女兒);笄年(女子盤發插笄的年齡;成年);笄冠(女子加笄,男子加冠,指成年)
『捌』 笄字怎麼讀
一、笄的讀音:jī
二、釋義:
1、古代束發用的簪子:及~。
2、指女子十五歲成年。亦特指成年之禮
三、笄的部首:竹
四、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五、造字法:形聲;從竹、開聲
六、相關組詞:
及笄始笄逾笄骨笄惡笄笈笄加笄
磨笄發笄吉笄未笄許笄笄總刺笄
(8)笄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漢字筆順:撇、橫、點、撇、橫、點、橫、橫、撇、豎、
二、片語釋義:
1、箭笄[jiàn jī]
古代女子服喪時所用的竹製簪子。
2、荊笄[jīng jī]
用荊枝製成的發簪。借指貧婦。
3、桑笄[sāng jī]
桑木做的簪子。
4、笄歲[jī suì]
女子十五歲。謂及笄之年。
5、委笄[wěi jī]
委貌冠上的簪子。
『玖』 請問大家這個《笄》字怎麼讀
笄 jī 詞典解釋部首筆畫
部首:竹 部外筆畫:4 總筆畫:10
五筆86:TGAJ 五筆98:TGAJ 倉頡:HMT
筆順編號:3143141132 四角號碼:8844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7B04
基本字義
1. 古代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發,或插住帽子:發~。弁~。
2. 古代特指女子十五歲可以盤發插笄的年齡,即成年:及~。~年。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本義:古代盤頭發或別住帽子用的簪子) 同本義 [womans' large-sized hairpin]
笄,簪也。——《說文》
皮弁笄。爵弁笄。——《儀禮·士冠禮》
中國冠笄。——《淮南子·齊俗》
玉笄綦會此冤弁之笄也。——張衡《東京賦》
節縱笄總。——《禮記·內則》
櫛設笄。——《儀禮·士冠禮》
折委笄,此男子安發之笄也。——《國語·晉語》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設笄珥,衣阿錫。——《列子·周穆王》
2. 又如:笄珈(原指婦人首飾。亦代指婦女);笄珥(古代婦女常用以裝飾發耳的飾件);笄導(即簪導。一種首飾。用以束發)
〈動〉
1. 指女子十五歲成年。亦特指成年之禮 [year in which a girl came of age]
字而笄之。——《公羊傳·僖公九年》
既笄而孕——《國語·鄭語》。注:「女十五而笄。」
2. 又如:笄女(指成年的女兒);笄年(女子盤發插笄的年齡;成年);笄冠(女子加笄,男子加冠,指成年)
『拾』 笄怎麼讀。
笄拼音:[jī]
[釋義] 古代束發用的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