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合繪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兩個人一起畫一幅畫的意思。
② 書的形成和發展歷程急
1、書的形成:
人類社會生活需要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在文字未產生之前,人們主要靠語言相互溝通。但語言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因而古人便採用結繩、刻木以及簡單的圖形符號等方法來幫助記憶。
但是,只有文字才能超越時空,准確記錄語言和表達思想。在殷代和西周早期(公元前十三世紀至前十世紀),人們將占卜卜辭、重要歷史事件等用文字記錄下來,形成了甲骨刻辭,青銅銘文,石鼓文字等,這些屬於檔案性質的文獻資料,我們稱之為初期書籍。
2、發展歷程:
中國最早的正式書籍,是約在公元前 8世紀前後出現的簡策。
東漢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的造紙技術,加以改進、推廣。東晉時,政府正式下令用紙寫書。紙的產生,導致了書籍製作材料的偉大變革,在中國的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北宋慶藩年間(1041-1048)布衣畢升首先使用泥活字印刷書籍。這一發明,為快速印製書籍創造了條件,是印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畢升比德國谷騰堡使用相同原理印製的書籍早近四百年。
元代大德(1297-1307)年間,王楨又發明了木活字,明代還有銅活字出現。 現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為西夏文本《大方廣佛華嚴經》。明弘治(1488-1505)年間的華燧會通館,用銅活字印了《宋諸臣奏議》、《錦綉萬花谷》、《容齋隨 筆》等很多書籍。
清代由於政府的提倡,活字印刷有了更大的發展。雍正朝排印了《古今圖書 集成》,共鑄銅字二十多萬個。乾隆時制定了《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並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是活字印刷發展、普及的一個標志。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與運用,標志著中國書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信息時代。
(2)手機免費一起合繪的應用擴展閱讀:
從書籍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我們了解,書籍逐漸的發展到輕便、歷久,易於記載、復制文字和圖畫的材料上,通過不斷完善的技術方法,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流傳和保存信息,具有宣告、闡述、貯存與傳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書籍是人類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跨入20世紀,書籍已成為傳播知識、科學技術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
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