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台式电脑水冷装机是否有必要 电脑水冷安装教程
伴随着硬件性能的发展,总是离不开散热这两个字。进入21世纪,PC性能井喷式发展,让散热成为了日常话题。从被动散热到风扇散热,在发展到热管技术、水冷技术、液氮干冰等等。有多高的性能就得有多大规模的散热系统。其中,水冷是目前散热系统中效果显着、成本较高的方案。所以以往我们谈论水冷装机的时候,往往将它定位在“空中楼阁”式的少数派的玩法。 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条件的提高,水冷开始进入百姓家。在这个越来越讲究个性与逼格的时代,水冷散热却有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华而不实的偏科式消费:光污染、大侧透的流行让水冷成为了一种摆设。今天,我们就聊聊这种现象。 一、从少众到大众 03年开始高端芯片发热量普遍徒增,催生了第一代水冷的流行 早在20世纪末,超频在台湾已经十分流行,为了突破超频极限,当时的玩家DIY出各式各样的水冷系统,“效果拔群”。于是水冷流行开来。到2003年,Athlon XP、Prescott P4、Geforce FX顶级显卡的发热量不断突破上限的背景下,水冷又开始在大陆市场上活跃起来。 在水冷发展的初期,大多以开放式结构为主,并集中在个人的制作水平上。后来发展了CoolMax、中裕等个人品牌,但很快成过眼云烟。随着制作工艺的大幅度提升,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交流愈发频繁,注重全密闭式的水冷设计成为了水冷散热技术的尖端。水冷散热在超频玩家、发烧级玩家群体中成为热门话题。 到了后期,越来越多的能人异士纷纷出现,行业范围远远跨越了电脑及其相关行业,精通于金属加工与光电技术的朋友不胜枚举,制作水冷散热器更加方便,而且更加美观、实用、可靠。虚拟与现实的知识与实践碰撞中,水冷不仅仅成为了高效的散热方式,更是展现DIY技术与发挥艺术细胞的利器。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粗放式的硬件发展时代成为了过去式,效率与节能成为了行业的追求。这一个趋势是的硬件的发热量已经大大降低(包括旗舰产品)。不过注重高效散热的水冷并没有因为时代潮流而偃旗息鼓,反而展现出更大的活力,其中一点就是发展成分体水冷和一体水冷两种形式。 分体水冷就是水冷散热技术的综合概述。需要自己购买并自己组装、走管、灌水。自由度更大,当然也容易出现腐蚀与漏水问题,不过风险与成功并存,才是DIY的追求。 一体水冷就是“即买即用”,买回来就能用,不需要复杂的组装、走管与灌水过程,轻松、愉快,符合了现代社会的快餐文化。但是散热效能比分体水冷差,加上缺乏了DIY的精髓,所以为发烧友所不齿。 如今,水冷在DIY群体中点名率越来越高,俨然成为了全民DIY的一种形式。
B. 水冷的台式电脑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优点:水冷系统的强悍是超频玩家的上等选择,首先它是绝对的静音大师,CPU、电源、显卡都以水冷系统为基础它的燥音是非常底的。
缺点:价格昂贵,要是比较便宜的水冷系统一旦选择超频有可能破坏电子元件。操作较复杂,一般的水冷散热不会象风扇那样容易拆卸,因为水冷需要水作为循环体及导热作用而存在,所以少不了的就是橡胶管,对于布线与将来的拆卸和清洁有一定的困难,当然如果你选择不装在机箱就另说了。
C. 台式电脑水冷装机有必要吗
从被动散热到风扇散热,在发展到热管技术、水冷技术、液氮干冰等等。有多高的性能就得有多大规模的散热系统。
水冷散热在超频玩家、发烧级玩家群体中需求比较多一点。
如果是这一类,可以选择DIY水冷。
水冷的安装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毕竟水冷一直以来都是高玩的产物。
分体式的全水冷比较占空间,小机箱安装不了,一体式水冷可以安装。
目前一体式水冷的价格已经十分便宜,大品牌的报价仅需100-200元。
一体式水冷比分体式水冷风险更低。
D. 台式电脑水冷散热器
用过水冷的人来回答你吧。
优点:液冷比热容大,属于压制性散热,通常满载比上网时才高个10几度,天冷时关了换热排风扇都没问题,只要液体流动就能散热了。
缺点:万一漏液就死的惨了(曾因此报销了一块1699的asus。。)
维护比较麻烦,装配件时要避开水管之类的,还有就是万一泵出问题,cpu主板怎么死都不知道
E. 配置水冷电脑
我玩了水冷有一段时间了,给你提一点建议吧。首先第一点,从实用性出发,硬件配置不高的根本不需要上水冷,具体的我给你一个参考,CPU各代旗舰系列,即5820K-5960X这样的,主流系列的旗舰,即i76700K、4790K这样的,比这低的一个划不来,第二发热量也没到必须上水冷的地步。显卡的话各代的主流次旗舰以上,像GTX980往上,R9380往上(AMD显卡这几代性能不咋的,发热量还是可以的)。你可以对照看看。当然纯粹为了好看的话什么配置都能上水冷。具体到水冷设备,价格跨度也很大,多的几万元,低的几百元。但是为安全性考虑,千把块还是要有的,毕竟出了问题漏水的话很可能整个主机都烧了。给你我之前配的软管水冷做参考:CPU冷头:BY的,200。显卡全覆盖冷头2个,BY的,单个500。水箱BA的,250。D5水泵,500。欧酷冷排,一块240mm的330,一块280mm的370。软管及接头什么的,200左右。风扇Tt的,12CM的350三把,14CM的370三把。这样算下来是3500-3600。我现在配了套硬管的水冷,贵一些,大概有5000。上述软管配置,想便宜点的话显卡冷头可以不要,水泵也可以便宜些,东远的SC600就可以,几十块钱。冷排也可以只用一块,风扇可以用便宜的代替。这样算下来在1200-1300这样。
F. 台式电脑水冷散热器性价比高的有哪些
水冷确实没有性价比高的。现在市场上7百8百的水冷大多都是cpu水冷 安全是靠得住。 冷了cpu 其他地方没冷 也是白搭 照样要配风扇 除非自己DIY个。 无非就是 冷头 水泵 管子 水冷液 唯一的风险是怕漏 一漏主板cpu 都直接可以报废了。 所以 没有足够的MIMI 还不如装风冷来得效果好。
G. 水冷的台式电脑好吗
水冷系统可是相当的强悍,不过想为一下楼主拿水冷做什么?那我简单说下水冷散热系统的优点与不足吧!希望能帮助楼主.优点:水冷系统的强悍是超频玩家的上等选择,
首先绝对的静音大师,CPU、电源、显卡都以水冷系统为基础它的燥音是非常底的。
第二,比起风扇式的主动散热和导热片式的被动散热来说,水冷要不这2者的散热能力强上很多,更能很好的保护电脑原器件延长使用寿命。但也存在不足,
第一,价格昂贵,要是比较便宜的水冷系统一旦选择超频有可能破坏电子元件。
第二,操作较复杂,一般的水冷散热不会象风扇那样容易拆卸,因为水冷需要水作为循环体及导热作用而存在,所以少不了的就是橡胶管,对于布线与将来的拆卸和清洁有一定的困难,当然如果你选择不装在机箱就另说了。
最后补充一下如果楼主不是电脑发烧友或者超级玩家个人绝的水冷系统就有点浪费了,真正的超频才是检验水冷系统好坏的所在。如果只是一般使用风扇式散热足够了,如果楼主觉得噪音大可以选择好点的带轴承的风扇散热器会对噪音有明显的改善的。
水冷的机子降温效果好,而且水冷一般是整体,整个机箱内部有几条水道,从cpu 显卡 等多个部件加上水泵、水箱组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所以不想汽车没有加水一说。
缺点是需要硬改,许多有些东西硬改了就不给保了,而且万一坏了漏水坏多少东西就看运气啦。
H. Applec跑车主机
摘要 官方并没有透露关于m416心之恋语返厂的任何消息
I. 水冷台式机和液冷台式机区别在哪
选购电脑时有这么一句行话:新手看配置,大神看散热,原因何在?因为硬件配置决定了电脑性能的上限,而散热则决定了电脑的性能可以稳定发挥到什么程度。芯片的发展进程验证了摩尔定律这一“神之手”的奇幻魔力,芯片的性能正在飞速提升,而PC性能的稳定发挥则需要同样优秀的散热方案。
常见的电脑主机散热方式有风冷散热和水冷散热。风冷,又称气冷,是冷却方式的一种,即用空气作为媒介冷却需要冷却的物体。水冷系统,是计算机常用的液体冷却系统,指以高比热系数的液体(如:水)作媒介,以协助带走内部零件的热量。然而无论是风冷还是水冷,基本只能重点照顾某一区域的散热,而主板上其余元件的温度却没办法散出去(如MOS管、内存条等),且散热效率和安全性都有待提高。基于此散热行业背景,新一代的浸没式液冷技术应运而生。
从成为“国内领先的浸没式液态散热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顶层设计出发,结合自身的研发优势与行业资源特色,基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散热需求,研发而成的浸没式液冷技术覆盖了手机、电脑、投影仪等小型设备,以及数据中心、5G基站,甚至航空航天、航母雷达等行业,并且可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差异化散热定制方案。那么,浸没式液冷与传统的风冷及水冷又有哪些质的区别呢?
首先,以具体的冷媒介质而非液冷概念来定义浸没式液冷的散热价值。依托现存大规模的液冷介质展开整体研发,以深厚的研发实力使液冷介质的散热功效获得更优的整体配置。液冷介质,不是普通的水冷液,更不同于3M氟化液,相比其他导热液体材料具有更低腐蚀性,低粘滞度,高化学稳定性,高绝缘性,高液体流动性,高热传导性等特点,无毒无味,使用寿命长达18-25年。
其次,浸没式液冷技术与传统散热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差别,在于热交换系统。相比于依靠散热效率较低的空气进行散热的风冷和散热区域有限并存在泄露风险的水冷,是依据导热液自身的各项系数,匹配设计对应的流道(定向流动设计、湍流设计等),将导热液的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安全有效地实现了电脑主机性能的稳定输出。
对标风冷以及水冷进行全面的技术型替换,优越的散热效率是项目的研发底色,由独特的流体力学热流设计配合靶向研发专用导热液,实现散热方向上的大型设备小型化。将这一核心技术切入到PC市场,推出了全球首款浸没式液冷主机“冷纪元”,实现了主机性能的更优化发挥。主机内部的导热液浸没整个机箱,与电子元器件充分接触,在主机运行过程中汲取元件散发的热量,之后将热量带出腔体,流经散热装置进一步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最后再回到腔体内,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散热闭环。由于导热液属于单相散热液体,不需要相变(由液体蒸发为气体)带走热量,即不会产生易泄露的气体,所以这项技术能做到将导热液密封在腔体内,这样既能保证电子元器件运行的性能,又能提高散热效率,同时还能大大缩小设备体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散热的迭代价值最终落到产品上,便是体现在性能、稳定,以及寿命等多个方面,无论是最初的风冷还是进一步提升的水冷,浸没式液冷技术在上述方面都呈现出比传统散热技术更先进的产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