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终端指的是什么
终端是网络中的专有名词。它是相对于网络节点来说的。所谓网络节点就是指路由器或交换机。也就是说终端是接到网络节点上面的,它后面不再接其他设备,而网络节点则可以连接很多设备。任何可以接入网络的设备都可以叫终端。比如pc,打印机,扫描仪,智能数码相机,可以入网的手机等等。
在掌阅看小说有时会看到有关内容,以上回答可作参考,谢谢
⑵ 终端是什么意思
终端:[ zhōng ān ]
基本解释
1. 电路或部件的电气输入或输出的点之一
2. 可以向系统输入或从系统输出数据的地点或位置
3. 用户借以和计算机通信的器件(如电传打字机)
详细解释
电子计算机等系统中用来发指令或接收信息的装置。
近义词 :末端 ,结尾
反义词 :开端
造句:
1,直至批发和终端销售等全过程的参与。
2,可以计算出终端速度,更好的名字是终极速度。
3,提价时点不确定、终端销售回暖速度低于预期.,
4,本发明涉及电缆附件,提供了一种交联电缆的gis终端。
5,用于修饰或说明其中具有多个数据终端的一种通信网络.
⑶ 什么事电脑上的超级终端(网络连接)”
“超级终端”是一个程序,您可以通过调制解调器、零调制解调器电缆或以太网连接,使用该程序连接到其他计算机、Telnet 站点、公告板系统 (BBS)、联机服务和主机。
所谓的超级终端通俗得讲,其实就是指的挂在网络中的一台电脑或一组电脑,这台或这些电脑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处理不仅是文本还可以处理包括图片、动画、声音、电影等的多媒体信息,HTML本身就是超级文本。
这样说吧,你家里的一台电脑就是一个超级终端,只是很简单;网吧里的一组局域肉相联后再接到Internet上也是超级终端,这两种情况是索取性质的。
而一个网站、一个游戏伺服则是给别人提供方便提供服务的超级终端。另外还有网通公司、铁通公司、电信公司等提供的中继站,他们也是,正是他的中继功能才把我们家家户户的电脑共同引入到了一个更大的网络空间,大到中国和美国、日本的中继服务器,这是更大的超级终端。
明白了吧,说白了,就是连在光纤、电话线一头的电脑。不是软件,而是在不同等级的软件和TCP/IP和HTTP/FTP等若干协议下共同工作的电脑。
⑷ “终端”具体指的是什么
终端是网络中的专有名词。它是相对于网络节点来说的。所谓网络节点就是指路由器或交换机。也就是说终端是接到网络节点上面的,它后面不再接其他设备,而网络节点则可以连接很多设备。任何可以接入网络的设备都可以叫终端。比如pc,打印机,扫描仪,智能数码相机,可以入网的手机等等。
⑸ 什么是终端,为什么网络配置中要使用终端
终端啊,就是最低层最基本的设备
了
比如你到移动营业厅缴费吧
,
有个你能自助缴费的机器,那个就叫移动缴费终端
比如银行自动取款机吧
,
你进去取款那个,也叫终端
终端
,就是最后一个环节的设备
或者一些个重要的东西,具有很重要的功能,是构成体系的最低层设备
完善了整个体系
我自己理解的,也是我自己打字的
,希望采纳
⑹ 用原有终端网络连接什么意思
你好,
原有终端网络连接的意思是
该程序(或网页、设备)在第一次连接的时候,
已经锁定了设备或网线(固定IP)
需要使用第一次连接时锁定的设备来连接,
才会被接受
一般锁定的方法是MAC,如果是电脑的话,可以考虑更改MAC地址
如果是锁定网线(固定IP)那就需要向原网络营运商请求提供
以上为“用原有终端网络连接”的意思和解决方法。望采纳。
⑺ 什么是网络终端
网络终端是指以网络为通讯平台与服务器(主机)进行通讯的终端,又因现在的网络环境多为IP网,所以又有人称之为IP终端,网络终端根据终端协议和连接服务器的不同又可分为 Windows终端、Unix终端、浏览器终端等多种类型,它Thin-Client/Server体系中的瘦客户端(Thin-Client)。
在这种新的网络计算模式下,所有的应用软件和数据都在服务器上运行和存储,网络终端几乎不做任何计算,因此可以没有硬盘、光驱、软驱等设备,也不必有强大的CPU,它可以简化到只有显示器、键盘、鼠标,多的可有密码键盘、IC卡读卡机和其他的身份验证设备,在某些应用中甚至可接软盘驱动器作为辅助输入手段。
⑻ 什么是无线网络终端
通俗点的说法就是:无线发射基站,简称:AP
AP很少生产了,可以买个无线的路由器来使用。功能比AP强多了。您可以使用TP-LINK的340G或者541G+都是100元左右,稳定性不错而且不贵
⑼ 什么是终端
终端(英语:Computer terminal),是一台电脑或者计算机系统,用来让用户输入数据,及显示其计算结果的机器。终端有些是全电子的,也有些是机电的。其又名终端机,它与一部独立的电脑不同。
终端其实就是一种输入输出设备,相对于计算机主机而言属于外设,本身并不提供运算处理功能。早期的计算机终端一般是机电的电传打字机,比如ASR33。但是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它们太慢了。1970年代初许多电脑公司认识到电视输入终端比穿孔卡片要好得多,而且可以使得计算机更加容易与用户互动,产生新的应用。当时的毛病在于相对于当时的小型计算机来说要显示一页文字所需要的内存太大了。在集成电路普及以前要显示电视信号所需要的速度对当时的逻辑门所提出的技术挑战也太高了。当时有一家公司宣布要生产一台价值15,000美元的视频终端,吸引了许多购户,但是最后它的工程师们决定这个计划无法完成。另一个解决方法是泰克公司发明的存储管,这台机器可以显示输出给它的信息,但是无法刷新。
早期的视频终端使用特别的逻辑门,没有自己的中央处理器。发展微处理器的动机之一就是要简化终端里的电子组件的复杂性。大多数终端的屏幕是绿色或者橙色的,它们与大型计算机相连。典型的终端使用RS-232之类的串行数据通信与主机相连,IBM使用它自己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协议通过同轴电缆来连接其主机与终端。
后来所谓的智能终端(如VT52和VT100)被引入。今天依然有许多这两个终端的模拟软件。这些终端之所以被称为“智能”是因为它们理解转义序列,可以定位光标和控制显示位置。重要的非VT100终端有IBM 3270、不同的慧智模型和Tektronix 4014。1970年代里世界上有十数个终端生产商,大多数终端的指令不兼容。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最重要的终端生产商有迪吉多、慧智、Televideo、利尔·西格勒公司和Heathkit。
早期的IBM个人计算机虽然也使用绿色的显示屏,但是它不算终端。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屏不包括任何产生字母的硬件,所有的视频信号是在个人计算机的显卡里产生的。但是使用相应的模拟程序一台个人计算机可以与大型计算机相连模拟终端。最后使用微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大大地取消了对终端的需要。今天大多数个人计算机的Telnet用户端提供最普遍的终端(一般VT100)的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