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异常信息 > 使用VsaT网络无法连接

使用VsaT网络无法连接

发布时间:2022-08-12 19:33:02

❶ 电信宽带为何显示路由器或解调器阻止连接到网络

设个IP如192.168.0.8,子网掩码255.255.255.0.

❷ 卫星接收宽带信号

方案一:卫星与传统的Modem或专线相结合接入Internet

该方案其工作原理如下:用户的电脑装配一张卫星网络PCI卡,并和一个大约75厘米口径的卫星接收天线相连。所有低带宽、外向的信息(如网址要求)通过调制解调器从电话网络上送出,但所有高带宽、内向的信息(比如一个图像丰富的网站)都从卫星上直接发射到用户的电脑上。用户在浏览器软件上单击一个网址,网址要求信号由调制解调器送出到用户的ISP。在这个要求信号离开用户PC机之前,用户端软件附加了一个IP头码到要求信号上。这个附加码指示用户ISP把要求信号转到网络运行中心,NOC接到要求信号后,把附加码去除,然后根据用户要求到相应的网站去获取所需信息,再将信息上传到卫星,以高速高带宽送到用户的接收天线,再到用户的PC机上或配置机顶盒STB(set top box)的视频接收机中。这种卫星高速数据接入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不对称传输特点,采用DirecPC技术,用户端只需14.4kbps以上Modem基本上网配置、卫星网络PCI卡、用户端软件和0.75m卫星接收天线等设备即可。系统的交互速率可达200-400kbps,最高可达3Mbps高速单向广播式数据文件下载。

该系统比较适合于单向的远程教学,也可以用于会议电视及为各类教育机构、大中院校、成人教育等开设交互式远程教育课程等。但采用Modem拨号上网要受限于线路速度,最高不超过56kbps,而且上网的费用相对较高。即使采用光缆或卫星及微波等无线信道的专线连接方式能提高上行速度,但由于需要建立联网的站点且费用较高,使得它只适合于业务量大的单位和机构团体,不适合于广大个体用户。目前很多公司都采用这种类似的卫星宽带接入方式,如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推出的“中星在线”、广东电信推出的“星网通”业务以及科利华公司开发的卫星宽频互动教育平台等。

方案二:卫星与有线电视网相结合接入Internet

为了寻求一种对个体用户来说上网快、费用低、投资少、见效快的途径,不妨考虑卫星与有线电视网相结合的新型上网方式。有线电视网的HFC网络是采用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铺设,具有成本低、信号质量好、频带宽的特点,给家庭用户高速、快捷上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由Internet的高速接入供应商、本地ISP有线电视台(CATV网络)和用户终端组成。国际出口就是一个Internet高速接入供应商,在这里建立卫星上行的主站,下行数据经过发射无线送到卫星转发器。在有线电视台设立卫星接收站,把收到的数据经过电缆数据调制器、上变频器,变成有线电视网络需要的射频RF,用户在家中使用带有数据广播接收卡的计算机,将电缆中的信号解调并接收。同时用户的计算机配普通电话Modem,拨号到本地ISP,把用户的请求信息传送到对方。本地ISP在此起到路由的作用,沟通用户和远端的国际出口局。这样从地面Internet上行到卫星与有线下行,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双向数据通路。

这种新的接入Internet的方法充分利用了现有的CATV网的现状和卫星不对称单向广播的特点。有线电视网络仍然采用当前的单向传输,而卫星也采用单向广播传输,用户的回传信息则通过地面的Internet传送到信息源。这种方式,有线台就不必要建设卫星上行站,而有线电视网也不必要进行双向改造,这就大大减少了资金的投入,缩短了建网的时间。从卫星到有线整个信道具有宽带特点,且价格低廉,让用户充分享受到高速上网的服务,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宽带接入方式。

方案三:卫星与VSAT系统结合的双向传输网络

前述两种方案都利用地面网来实现信息的回传问题,但是地面网的信道比较拥挤,可能常常会发生阻塞和故障,此时不妨考虑利用VSAT网来接入Internet。由于VSAT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大、结构灵活、组网迅速方便、易于实现多级连接,用户终端接入方式灵活等优点,使得它完全可以作为地面网的补充,甚至在某些场合成为唯一的可行方案。

除了使用VSAT网或地面网外,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双向VSAT小站通过卫星链路的回传信道来实现双向传输。一般来说小站的回传速率远小于下行广播速率,因此考虑采用星型(star network)的VSAT系统。该系统的大量高速数据通过主站天线发射至卫星转发器,下行则通过数字视频广播(DVB)传送至各个远端的VSAT小站,最后再通过相应的数据接口设备传送到某一用户的电脑,或是通过与局域网相连的某一PC机传送给多个用户。

由于主站与远端站间需要进行交互传输,因此远端站需要安装一个宽带双向(two-way)终端。如果远端小站只接收Internet内容,则只需安装单向(one-way)终端。一个双向终端主要包括室外单元(ODU)和室内单元(IDU)。ODU包括RF部分的天线和HPA。IDU则配有机顶盒(set top box)用于提供宽带交互式卫星系统网络接入的数据接口,连接ODU和用户的PC。用户的需求和反馈信息通过该设备经由ODU的RF天线和功放发射到卫星,并最终转发至主站接收。主站将经过基带处理的用户信息传到网管系统,在NMS系统的帮助下及时从Internet上获取所需信息传回用户。

该系统的网站设置简单,可根据需要在主站配置上增添新站点。其卫星接入方案可靠、安全,能提供稳定的Internet服务。从主站到终端的前向信道采用DVB-S标准,回传信道可采用近年来广受关注的DVB-RCS标准。实现快而且易管理、易获得,操作及维护费用低。在现实中被证实是可行的,比较适合于居民及小型企业的需求。但是它的主要缺点是系统的回传速率比较小。

对于某些小站回传速率较高的情况,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基于无主站“hubless”的网状(mesh network)VSAT系统。该系统可以与星型VSAT系统结合使用,互通业务,从而形成混合网络(hybrid network),但此时网络需要添加另一套独立的管理和操作体制,实现较复杂。

4.远程教育的应用实现

远程教育自从开始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三年,但其发展速度却很惊人。然而从内容方面考虑,目前的远程教育在互动教学方面还很不成熟。许多教育虽然是在网上进行的,但大多仍以教为主,学生与教师间缺乏实时的互动交流。而且学习视频受网速和带宽的限制,无法达到多媒体教学的良好效果。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不妨考虑采用基于卫星宽带接入Internet的方式。

结合方案一和方案三的思想,采用空中和地面两种回传方式,这样就实现了空中、地面互为备份,用户可任选合适的通道接入Internet的综合系统。该系统采用两种终端站,双向VSAT小站实现交互式的卫星双向传输;单向VSAT小站与地面网结合,只接收卫星的下行广播数据,而利用地面的回传信道构成双向回路。

假设该远程教育的中心站hub设于南京,计划首先覆盖江苏省,进而覆盖全国。该系统初步设计拥有500个双向VSAT终端,2000个单向终端。双向终端的天线不超过2m ,其HPA可选0.5w/1w/2w,单向终端的天线不超过1.2m。终端站可根据业务需要,选择天线(0.96m/1.2m/1.8m)和HPA功率,以满足不同回传速率的需要。设计主站使用6m-10m天线,HPA最大不超过80w。拟订采用ku波段的卫星,如AsiaSat3S,转发器工作于饱和状态。前向链路设计采用TDM接入方式,回传链路采用MF-TDMA接入方式,调制方式为QPSK。采用DAMA机制。网络的入向(inbound)采用DVB-RCS标准,最大速率可达2Mbps,出向(outbound)采用DVB-S标准,最大速率可达48.5Mbps。该远程教育系统适合操作平台:Window98,WindowsNT,WindowsMe,WindowsXP,Linux。网络数据接口符合PCI2.1,USB1.1或10/100BaseT标准。终端在NMS中存有参数如VSAT ID,MAC ID,终端信息需验证才能Online。因此只有授权用户才能接入Internet,享受ISP提供的服务,从而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为 保证“永远在线”服务,考虑确保链路的可通率至少在99.

❸ 关于VSAT卫星接入上网的问题

VSAT通信及其组网方式。
VSAT通信是卫星通信的一种,VSAT是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的英文缩写,意思是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终端,通常系指终端天线口径在1.2--2.8米左右的卫星通信地球站。它是在80年代初期开发出来的一种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并在近些年来得广泛的发展。

VSAT通信系统一般可以工作在二个频段,分别是14(上行)/11(下行)GHz的Ku频段和6(上行)/4(下行)GHz的C频段。C频段开发较早,雨衰较小,但空间资源比较拥挤,天线口径和终端设备体积也较大。由于目前Ku频段空中资源还比较宽松,天线口径较小,便于安装,所以Ku频段的VSAT系统比C频段VSAT系统发展速度要快。有Vast新秀之称的Usat特小口径终端,即天线口径在0.3米--0.5米的卫星通信地球站,就是采用Ku频段工作的。

Vast通信之所以得到发展,除了它本身固有卫星通信的优势外,它还有两个主要特点:

一、Vast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结构简单,全固态化,尺寸小,耗能小,系统集成与安装方便。

Vast站设备通常只有室内和室外两个单元(机箱),安装极为方便,它可以安装在用户所在地。大家所熟知的并正在大量使用的卫星电视接收站,实际上就是一种单向(只有接收而无发射)的Vast站。Vast站由于设备轻巧、机动性好,适于建立滚动的卫星通信地面站。如海湾战争期间,美国CNN新闻记者在巴格达的占地独家报道采用的就是Vast通信地面站进行的。我们知道,卫星通信系统是空间站(通信卫星)和地球站及传输信道组成。地球站又包括发信系统和地面中继系统,而Vast设备能安装在用户终端所在地,不必汇接中转,可直接与通信终端连接,并由用户自行控制,不再需要中继系统,这样大大方便了用户,且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因而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

二、Vast卫星通信组网方式灵活方便,在Vast系统中,通信网络结构形式可分为星形网络、网状网络和混合网络三类,它们各具特色。

1、星形网络是由一个主站(一般是处于中心城市的枢纽站)和若干个Vast小站(远端用户终端站)组成。主站具有较大口径(一般为10-20米)的天线和较大功率的发讯设备,网络除负责网络管理外,还要承担各个Vast小站之间信息的发送与接收,即为各小站间提供传输信道和交换功能,因此主站具有控制功能。一个星形网络系统可以容纳数百个及至上千个小站,网络内所有小站都与主站建立直接通信链路,可直接通过卫星(小站-卫星-主站)沟通联络。小站与小站之间不能直接进行通信,必须经过主站转接,按“小站-卫星-主站-卫星-小站”方式构成通信链路。由此我们看到小站之间的链路是要两次通过卫星,经过“双跳”连通,因此具有较大的约0.45秒的传输时延,小站之间的用户在通话时会感到有些不适应或不习惯。这是星形Vast网络链接用于通话的一个缺陷,故而这种“双跳”传输适用于数据业务或录音电话,而不适用于实时语音业务。否则,用户间直接通话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所以星形网络特别适应各小站与主站间传输高速数据业务。

2、网状网络链接一改星形网络链接方式,它同样由一个主站和若干小站组成,只是小站之间可以按“小站-卫星-小站”通信链路实现“单跳”通信,而无须再经过主站转接。从而将传输时延比星形网络减少一半,只有0.27秒,用户在通话时还可适应。此时的主站借助于网络管理系统,负责各各Vast小站分配信道和监控它们的工作状态。

3、混合网络是融星形网络和网状网络于一体的网络,集中各自有利的方式完成链接。网中各Vast小站之间可以不通过主站转接,而直接进行双向通信。

Vast通信系统综合了诸如分组信息的传输、交换、多址协议以及频谱扩展等多种先进通信技术,进行数据、语音、视频图像、图文传真和随机信息等多种信息的传输。一般情况下,星形网以数据通信为主,兼容语音业务。网状网和混合网以语音通信为主,兼容数据传输业务。和通常一般的卫星通信一样,Vast通信的一个基本优势是可利用同一个卫星实现多个地球站即Vast小站之间的同时通信,这称为“多址联结”。实现多址联结的关键是各地球站所发信号经过卫星转发器混合与转发后,能为相应的对方站所识别,同时各地球站信号之间的干扰要尽量的小些。实现多址联接的技术基础是信号的分割。只要各信号之间在某一参量上有差别,如信号频率不同、信号出现的时间不同,或信号所处的空间不同等等,就可将它们分割开来。为达到此目的,需要采用一定的多址联接方式。

在Vast通信网中,主要采用三种多址方式:

1、频分多址(FDMA)方式中的“单路载波”(SCPC)即采用传输信号不同频率来区分或代表不同的Vast站的站址。也就是每个Vast小站使用不同的信号频率,以区分不同的Vast小站。

2、时分多址(TDMA)方式。即采用传输信号的不同的时间间隔来区分或代表不同的Vast站的站址。也就是每个Vast小站传输信号对具有不同收、发数字码的时间间隔,以此区分不同小站。

3、码分多址(CDMA)方式。即采用传输信号的不同的码元来区分或代表不同的Vast站的站址。

在Vast通信系统中,又常因传输的业务类别而采用不同的多址联接方式。比如,在同一个地球站,传输语音时采用频分多址的单路载波方式,传输数据时则采用时分多址技术。与多址联接方式紧密相关的还有一个信道的分配问题,就是怎样将频带、时隙、地址码等有序地分配给各站使用,称为信道分配技术。

多址方式的信道分配技术方法很多,在Vast通信系统中,常采用的有预分配方式和按需分配方式。预分配方式中又有固定预分配方式和按时预分配方式,前者是按事先约定固定分配给每个Vast站一定数目的载波频率,Vast站只能使用分配给它的专用频率与有关的Vast站通信,其他站不能占用这些频率,由于各个Vast站都有专用的载波频率,故建立通信较快。但因各Vast站不管是否工作始终占据着一个载波频率,也使得频率利用较低。所以,这种方式适用于业务量大的线路,后者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根据Vast站不同时间的业务量而提出的预分配方式。

按需分配信道方式也称按申请分配信道方式,它克服了预分配信道方式的缺点,而是什么时间需要信道,就什么时间申请信道。通信完毕后,信道返还管理与控制中心再行分配使用,这样便大大提高了利用率。

Vast通信技术目前已比较成熟,新技术,新产品也在逐步丰富Vast通信,使其更加完善,运营更加方便。

Vast通信发展至今不过十五、六年的历史,1984年美国休斯网络系统公司开发出第一套Vast通信设备并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全球Vast通信得到蓬勃发展。目前仅在美国就已有十万多个Vast站投入使用,在亚洲、印度引进美国Vast技术,生产Vast设备,年产量已达1000台以上。全球Vast小站数量一度达到了几十万的规模。可见产量之多,应用之广泛已达相当程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Vast通信在我国也获得较好发展。中国电信早就介入Vast通信业务,1995年-1998年正是我国寻呼业大发展时期,寻呼业为扩大覆盖及实现全国联网,广泛的采用Vast通信实现这一目标,在此期间,几乎所有寻呼台都要上Vast通信,使Vast通信市场发展形成一个小高潮。

目前,我国的金融银行业、石油、地震、人防、民航、气象、新闻、报业及军事等部门均已建立各自的Vast通信网。这些已形成Vast产业应用的市场。

随着通信、因特网、多媒体对宽带的要求,转单一电视广播接收为电视广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农村电话、卫星上网、视频广播等综合多媒体接收,都将为Vast通信的发展提供渠道和契机。

❹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VSAT卫星技术的应用

VSAT站能很方便地组成不同规模、不同速率、不同用途的灵活而经济的网络系统。一个VSAT网一般能容纳200~500个站,有广播式、点对点式、双向交互式、收集式等应用形式。它既可以应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技术不发达和经济落后的国家,尤其适用于那些地形复杂、不便架线和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区。因为它可以直接装备到个人,所以军事上也有重要的意义。概括起来,VSAT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普及卫星电视广播和卫星电视教育,传送广播电视、商业电视信号,尤其对于我国的边远地区,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2)用于财政和金融系统、证券系统,对市场的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大大地缩短资金周转周期。深圳的证券交易系统就是利用VSAT系统与四面八方的客户进行双向通信的。
(3)用于水利建设的管理,监测水文变化,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VSAT系统可以及时传输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和地面检测站获取的信息。
(4)用于交通运输的管理。国外发达的国家已经将VSAT用在铁路的运营调度,大大缓解了在交通运输的紧张状态。用VSAT可以方便地开展任何两地的通话、电传和电报业务,节省了经费和时间。
(5)军事上应用。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利用VSAT进行了大量的移动通信,甚至将其装备到每个士兵。
(6)应急通信和边远地区通信的应用。对于自然灾害或突发性事件VSAT都是最便利的应急通信备份体系,例如:5.12的汶川地震。 VSAT系统目前在国内使用面比较广,以专用网居多,一般规模不大,除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两个VSAT系统规模较大,各网均有数千座VSAT地球站外,其他的VSAT系统都在几十至数百座VSAT地球站的范围内。VSAT系统除了专用网系统外,还有中国电信等的公用网VSAT系统,此类网是属通信经营性的VSAT系统。目前,我国VSAT系统属于信息产业部指定的开放性通信业务。
目前,国内VSAT系统的设备除天线外,极大多数尚靠进口,国内有小批量生产相关的部件及设备,但市场占有率很低。在设备大多数价格昂贵,系统规模较小,网络效率比较低的情况下,VSAT系统的经济效益还不十分显着。这是目前国内VSAT系统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 VSAT系统发展方向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1)VSAT系统运行成本降低
VSAT系统的应用面是非常广泛的,深入到各个领域,但目前VSAT系统的运行成本比较高,制约了其拥有更多的市场。其一,卫星租用的费用较高,现今在运行的VSAT系统规模过小,不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卫星功率与频带)。在VSAT系统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形成规模效益,从系统设计开始要力促系统处于合理的条件下运行,即卫星功率与占用频带的合理平衡。这将涉及到调制方式的改进(如采用多相调制等)、工作门限点的降低(如采用更有效的纠错功能等),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降低空间资源运行成本。
VSAT系统的设备昂贵,已使它的优势发挥受到限制。要使VSAT系统普遍为用户接受,降低设备成本是必经之路。目前,VSAT系统中的室外单元(ODU)、室内单元(IOU)及网控系统(MCU)价格分别在十几万到几百万元一套。因此,如果有可能有效地降低ODU、MCU设备的价格,就能赢得更大的VSAT市场,并使VSAT系统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2)新业务运行
目前VSAT系统的应用是以低速、小容量数据传输为主的,大致是19.2kbit/s、32kbit/s、…、512kbit/s。但已研究了用于局域网和因特网的中高速数据传输的VSAT 系统,正在成熟的2Mbit/s传输速率的VSAT系统,用于不同类型LAN互联的设备相继出台。
多媒体传输业务在VSAT系统中也是一个发展方向。由于大多数媒体传输业务对迟延具有敏感度,如话音、视频需独立的局域网支持这些业务。VSAT系统将能把终端的多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在内信息的组合接连到一个VSAT系统合并成一个单一的网。为此,VSAT系统工作者将着重研制能传输多媒体业务的各种卫星链路传输协议。
从广义上讲,VSAT系统的新业务运行还应该包括:
① 移动卫星通信业务。
② 异步卫星VSAT业务。
③ 具有卫星星载处理的VSAT业务。

❺ 卫星宽带接入系统的解决方案是怎样考虑的卫星iptv的工作方式是如何实现的

使 用卫星上网的速度比起传统的调制解调器,快上了数十到一百多倍,最高可达3Mbps的传输速率。 用户只要通过计算机卫星调制解调器、卫星天线和卫星配合便可接入Internet。它是一种非对称的接入方式,其业务功能强大,可以向用户提供四百 kbps的因特网下载速度,是现时上网最快速率的七倍,也可进行卫星广播式服务,例如大文件投递、多媒体广播、网页广播等。服务覆盖范围广泛可覆盖中国大 陆所有地区、中国台湾及港澳地区。极富成本效益,高速交互可以通过公共代理服务器减少重复频宽占用,一对多点数据广播 下载更可大大减少上网频宽与时间浪费。 高品质多媒体视音频、利于推广多元化增值应用。技术成熟稳定标准,用户上网方式与原来相同。 **** 全球现共有十一家网络服务商提供卫星接入的服务,用户总数已达到佰余万。使用卫星上网的用户需为计算机装配一张卫星网络PCI卡,并与一个约七十五厘米口 径的卫星接收天线相连。用户在浏览器软件上单击一个网址,网址要求信号由调制解调器送到用户的互联网服务商。卫星网络运行中心接到要求信号后,根据用户的 要求到相应的网站去获取所需信息,再将信息上传到卫星,以高速高带宽送到用户的接收天线,然后再传到用户的计算机上。 卫星上网除了服 务区域广泛外,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速度,从速度上比较,卫星上网的速度比起传统的调制解调器,快上了数十到一百多倍,是14.4kModem的28倍,支持 所有标准的TCP/IP网络协议及应用, HTTP、 FTP 、SMTP等。所以能以非常快速有效率地下载您想要的大档案。 卫星直播网络服务所需系统设备为网络营运中心(Network Operation Center, 简称NOC),7-11m直径卫星发射天线,24M卫星频宽构成的上行主站,同时透过宽带专线上联互联网,可以取得用户所指定存取的网络资源,利用Ku波 段QPSK卫星调制编码转成卫星信号上链至卫星,广播下传至用户。客户端只需Pentium/90,16M,20M HD以上计算机,Window95或NT Workstation4.0操作系统,14.4kbps以上Modem基本上网配置,配上0.75-0.9m卫星天线,Ku频段卫星信号接收器,卫星 Modem卡,驱动及应用软件套件。使用时,用普通MODEM拨通ISP,通过MODEM上行,卫星用400K速率下行。同时提供3M的广播带宽,用以提 供网站广播,证券信息,以及数据投递,远程教学等功能 对于一般企业而言,卫星上网的数字封包快递及多媒体传送服务可以非常快的由单点对多点广播数字信息,如传送软件,电子档案或是企业内训练课程节目等传送到 分公司、经销商、连锁店、及会员等。 另外,卫星上网的广播功能可以如电视节目表般地事前安排,亦可以按照使用者的要求来安排。 卫星上网服务,以其高速率、高速率的理想传输模式,就花费而言,相对合理,所以作为一种全新的宽带接入方式正在逐步发展。 10月全国实现卫星宽带上网 资费与ADSL相当。 中国卫通卫星宽带北京关口站24日交接,东北、华北、华中地区从此实现以卫星宽带接入电话、电视、互联网。预计到今年10月,上海、广州关口站也将开通,届时卫星宽带接入将覆盖全国。 据 中国卫通负责人介绍,使用高容量的卫星宽带系统,不仅面向需要稳定宽带接入的个人、集团等高端用户,还面向地面网络难以覆盖的城市盲点,以及地面网络建设 难度大的边远山区。记者了解到,宽带卫星比传统卫星容量提高数倍,使卫星通信首次取得规模化经济效应,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测算显示,宽带卫星接入与 ADSL等宽带接入的使用成本几乎没有差异。 新的接入技术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改善这种状况,它就是采用美国休斯公司Diiec PC技术的高速宽带多媒体接入系统。这是一套单向的卫星广播系统,采用非对称的互联网接入方式。 什么是非对称方式 互联网应用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信息传输的不对称性。用户浏览互联网时一个简短的请求,可能引致请求信息几千倍的下载文件回传。如果通过调制解调器下载,常常要花很长时间。那么,可不可以让上传的带宽窄一点,下传的带宽增加一些呢? 使用DirecPC技术,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Direc PC卫星发送服务是美国休斯网络系统公司1996年推出的高速宽带多媒体接入技术,曾获 得美国《数据通讯》杂志96年度最新产品金奖。几年来,Direc PC技术风靡全球,不但在美国拥有大量用户,并且在加拿大、墨西哥、德国、北非、中 东、印度、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工作原理 卫星系统的基础设备为网络营运中心(Network Operation Center,简称NOC),包括一架7米直径的卫星天线和54M的上行主站。其他还包括专用宽带网,用于上连互联网或通过Ku波段QPSK卫星调制编码器向用户广播。 系统的工作过程见这样的:用户通过拨号或其他方式,例如ISDN或者专线接入互联网,将服务请求如浏览网页、下载文件等命令转给网络操作中心NOC处 理,在该要求离开用户PC之前,用户端软件将在该要求信息上附加一个头码,NCO收到请求信息后,将头码删除,根据信息地址到相应网站获取所需要的内容, NOC随后将这些内容发送到卫星上,上行速度可达24Mbps,再由卫星发射至用户的接收天线并由此进入计算机、在用户端,最低的配置为 Pentium90计算机,16M内存,20M硬盘空间和14.4Kbps以上的调制解调器此外,还需要安装一付直径0.75--0.9米的卫星接收天线 和一块包括在计算机内的数据卡以及驱动和应用软件等。操作系统为Win95或Win NT。 技术特点: 1、采用非对称的高速卫星传输技术,优化网络带宽; 2、支持标准TCP/IP协议、WWW、E-mail、Newsgroup、Telnet; 3、支持单向流式视、音频实时多点传送; 4、支持一对多点3Mbps速度数据文件传送,接收端数目无限制; 5、所有传输数据实现DES加密,安全可靠。 目前全球共有11家ISP提供类似的业务,大约10万用户,分布在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地。 在国内,由卫视周刊工程部代理的“星网通”和Turbo163卫星接入系统已经开通,就花费而言,卫星接入以其高速率的理想传输模式,也较为合理,不论企业规模的大小或个人用户皆足以负担。现在,全国各地的互联网用户都可以通过卫星享受高速上网冲浪的乐趣了。 为高速接入Internet,宽带接入技术应运而生,对目前流行的几种Internet宽带接入方式进行了简要比较,并重点介绍了Internet的卫星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Internet 卫星通信 接入技术 宽频技术 一、 引 言 经过20多年的巨大发展,Internet已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不仅是大学和科研部门之间传送科研数 据的专用手段而且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的多媒体手段。在我国,近几年Internet业务发展更为迅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 计,截止到1999年的10月国内用户已达450万之多,国际线路总容量也已达到241M。但与发展相矛盾的是,使用过Internet的人都有一种感 觉,网络速度太慢,特别是在下载资料的时候,令人感到相当不耐烦甚至放弃接取,以至于许多网民把WWW戏称为World Wide Wait。从整个网络来看,现有的Internet主干速率较低是造成网络速度过慢的一个原因,但随着干线的扩容正在得到逐步解决;主要原因是目前绝大部 分上网用户仍旧采用传统的Internet接入方式,即用一对电话线外加一个模拟MODEM,即使基于V.90标准的最新MODEM也只有 56kbit/s,接入速率较低,满足不了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媒体通信需求,可见主要是接入网的“瓶颈”效应导致网速过低。尽管光纤到户可以解决接入网的 “瓶颈”效应,并且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瓶颈将是一笔巨额的投资,目前暂时还难以实现。所以寻找一种现阶段既能满足用户需求又较 易实现的高速接入方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卫星的Internet应运而生,并日益显示出其强大优势和发展前景。 二、 几种Internet高速接入方式的比较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来看,人们主要看好ADSL、Cable Modem和卫星这三种Internet宽带接入方式。 ADSL宽带接入方式,即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技术,其上下行传送速率不相等,它能够在现有的以铜双绞线为介质的电话接入网上提供几百kbit/s的上行 速率和高达6Mbit/s的下行速率。它的优点是接入速率高、有现成的网络、即可上网又可打电话。缺点是速率受距离限制、不是随处可用、需改造现有的 PSTN网络。我国深圳数据通信局已开通ADSL宽带接入业务,在访问本地网时速率可达到1.5Mbit/s,ADSL终端设备和调试费用3800元,月 租420元。 Cable Modem宽带接入方式,是利用现有的以HFC为介质的有线电视网CATV来实现Internet高速接入,其上行速率可达10 Mbit/s,下行速率可达30 Mbit/s。优点是接入速率高、有现成的网络、即可上网又可看电视、速率基本不受距离限制。缺点是有线电视网的通道带宽是共享的,这意味着每个用户的带 宽随着用户的增多将变得越来越少;用户端的噪声会在前端叠加,形成所谓噪声干扰的“漏斗效应”;另外,传统的有线电视属于广播型业务,在进行交互式数据通 信时要注意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需改造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我国广东视讯宽带网已经开通了Cable Modem的服务,目前上/下行速率为10 Mbit/s,设备安装费为2500元,月租费120元/40MB。 卫星宽带接入方式,是指用户直接通过卫星来访问Internet。目前卫 星宽带接入速率一般为400 kbit/s,下载多媒体时速率可高达3 Mbit/s。优点是接入速率高;不受地域限制,真正实现了Internet的无缝接入;同时还可接收卫星电视。缺点是受气侯影响,特别是雨雪天气时,收 讯会受影响;同时初期投入费用较高。中国电信与香港双威通讯网络将在中国推出名为TURBO 163的宽频卫星互联网传送服务,预计用户端的设备安装费在3500元左右,月租费300元左右。 比较这三种Internet宽带接入方式,ADSL和Cable Modem在城域网中有较大优势,而在广域网中,卫星系统则最有前途,它不仅可实现Internet的高速无缝接入,同时还可实现卫星直播到户。 三、 Internet卫星宽带接入核心技术 不对称交互模型,我们知道用户对Internet数据访问的是不对称的,下行速率要求高而上行速率要求低。而传统的通信设备和网络都是基于对称模型的,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通信资源利用效率非常低,隐性地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通信信道不对称交互模型的提出,与信息流量的不对称模型相互匹配,这种模型匹 配本质上并没有增加物理信道的容量,但充分发挥通信系统的作用将有助于提高系统效率。不对称的通信模型匹配概念将突破性改变传统通信领域的概念。 宽带技术,它可根据用户的需求按需分配带宽,提供不同速率等级的服务,一般的个人用户仅提供网路接取服务;对于专业用户,除提供高速网路接取服务外,另 加上多媒体资讯传送、网页播放及新闻播放等服务;对于企业可连接Intranet,提供多人同时实现Internet高速接入。 点对多点广播技术,卫星系统的最大优势是“广播方式”,即“点对面”方式。这种单向的、广播的信息交流方式对于大量的共性信息高速传递非常有效,这无疑将对诸如远程教育这样需要多点传送资料者具有经济效益,而采用一般的网路就需要增加额外的带宽和费用。 超高速缓存技术,在卫星网络操作中心(NOC)设有超高速缓存区,这里存储有最受欢迎的网址,以便于用户快速访问。这里的NOC是Internet卫星 宽带接入系统的核心,它是一套以高性能服务器为核心的计算机系统。NOC包括超高速缓存区、Internet访问模块、卫星数据传送模块。具有向卫星上行 数据的功能,可实时高速接入Internet。 另外还有PUSH推送、实时传输/控制协议、资源预留协议和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等技术。 四、 Internet卫星宽带接入系统 目前常见的Internet卫星宽带接入系统主要有DirecPC和InSAT,其中DirecPC用户较多。 DirecPC是把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电话网络结合起来,即电话网络作为上行通道,卫星通道作为Internet的下行链路来实现Internet的高 速接入。与一般以电话传送的最大区别是:DirecPC不是完全通过卫星作双向传送,用户的接收天线只能下载档案,不能替用户发出指令,因此卫星 Internet 用户需要通过本地ISP,才可以把指令发出,不过所有发出的指令,都附带档案下载的卫星Internet IP地址(用户电脑上的PC卡有专用IP地址)。 DirecPC卫星直拨网路业务的工作过程是:拨号上网时,用户计算机内的 DirecPC软件会同时告知服务供应商(ISP),把上网的要求转到DirecPC网络操作中心(NOC),如果用户所要访问的站点在 NOC的超高速缓存区内,中心会把网页内容调出立即通过卫星直接传给用户;如果用户所要访问的站点不在NOC的超高速缓存区内,中心立即从目标信息所在的 网络主机获取用户所需资料,然后通过卫星通道把信息传给用户。可见卫星通道代替了目标信息所在网至本地网间传输通道及本地网至用户间的电话线路,传输速率 得到了很大提高。拿一个2MB的档案来说,利用33.6kit/s的MODEM下载要9分钟,通过卫星以400kbit/s下载只要40秒钟。对于用户来 说,要通过卫星上网,除个人电脑外,需配备一块卫星适配卡,一副碟形天线,一套DirecPC软件。将适配卡插入电脑,安装DirecPC软件,连接天 线,就可以上网了。在Ku波段下,天线直径约60cm。 毫无疑问,上面的DirecPC卫星直拨网路业务,实际上是一个单向的“有效的宽频带 网络”,主要是用卫星来解决电话线解决不了的高速数据下载问题,用户仍需依赖地面电话网络。对于现在还不能够实现用电话线入网的地方,则可充分发挥卫星接 入系统通信距离远、费用与距离无关、覆盖面积大且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的特点,采用双向卫星传输即InSAT访问Internet,从而实现无处不在的 Internet服务。 双向卫星传输可以采用VSAT来实现。例如现在的TDM/TDMA制式的数据VSAT系统,可以认为本来就是基本按客 户机/服务器的模式设计的,其双向通信量相差十倍以上。当然其他VSAT制式,如TDMA或SCPC都可以采用。要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来选用,对现有的 VSAT系统最好能加以改进,以适合Internet通信的需要。 五、 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Internet卫星宽 带接入不仅能够向用户提供高速 Internet接入服务,同时能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传送信息。正因为卫星接入方式的这些优点,使得卫星通信正在迅速成为访问Internet的重要途 径。通过卫星接入Internet已在北美、欧洲、亚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应用领域已扩展到遥距课程、医疗服务、证券服务、文件传送、多 媒体业务以及即时新闻快讯等。在我国随着TURBO 163服务的推出,将解决中国目前因互联网用户迅速增长所造成的频宽瓶颈问题,同时也相信随着Internet宽频卫星服务在我国的推出,必将促进我国 Internet的发展。 一、 VSAT的发展 由于Internet的驱动,像其他通信技术一样,卫星通信正转向满足数据通信的全面需求 。具体他讲,一方面已经成熟的基于C波段和Ku波段技术的VSAT系统不断演进满足了Int ernet业务的要求,并成为全球Internet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采用更高的K a频段技术、可真正实现个人通信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特别是低轨道卫星群系统正在开 发、试验和建设之中,卫星通信被越来越多的电信网运营者、ISP及ICP等选作提供Inte rnet服务的重要手段。目前,VSAT是卫星通信中的主流技术,它的应用相当成功和普及 ,但传统VSAT提供的业务速率不太高,入向链路速率达到64kb/s,出向链路速率一般可 达到512kb/s。随着各种新应用的出现,对高速率提出了要求。一些在VSAT市场角逐的 大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一场提高网络速度的竞争。因为VSAT网的速度越快, 销售和购买它的公司就越有竞争力。目前建设的VSAT网能容纳高达2Mb/s的出站链路速 率,许多VSAT公司计划在世纪之交使网络速率达到20Mb/s或更高。 VSAT在提高速率方面非常迅速,涌向市场的VSAT产品命名也常以turbo,cyber和surfer 这样的词做前缀或后缀。如业界推出的最新的高速率VSAT产品有:Comsat实验室的Link way2000系统、GE Spacenet的高速Turbosat VSAT、Gilat的SkySurfer VSAT、New Medi a的CyberStream VSAT产品。 光有速度还不够,VSAT系统还不断吸取各种最新信息技术如IP Multicast、数字广播技 术、PUSH技术,支持TCP/IP、UDP/IP等协议,把卫星高速宽带广播的特点扩展到网络 应用,为众多新应用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事实上,VSAT已成为当今世界上高速发展的 数据业务,特别是Internet的一部分。 VSAT系统在Internet接入方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为大型ISP提供远程Internet连接 据统计,目前大约80%的Internet信息内容存于美国本上的计算机。许多ISP、内容提供 商、通信业务运营者和跨国企业希望高效地接入北美Internet骨干网,通过卫星系统直 接建立和美国Internet的高速链路。这些链路可以是速率对称的也可以是非对称的,链 路两个方向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数据流。由于Internet业务量的不对称性,通常针对客户 的确切需求提供非对称卫星链路。目前提供这类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很多,系统一般采用 SCPC/DAMA体制。例如Loral Orion公司经过中国电信(香港)国际接入公司(CTIA)的 支持,向在中国的跨国公司提供卫星跨国界专用网服务。 2、扩展Internet到边远地区并在ISP间提供链接 为通信能力不足的地区提供PPP(点到点)相互连接,在大ISP和它下属的小ISP之间提供 高速连接,这种连接主要在一个国家内部。入向速率即发往主要ISP的信息量相对较低。 例如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和它在全国的50多个入口点的连接,金桥信息网的VSAT服务网 、中国教育网的高速卫星通道筹都可归属于这类应用。 3、直连到计算机(包括连接到LAN服务器) 几十年来,只有政府机构和财力雄厚的大公司才能享受到卫星通信技术的迅速、灵活和 方便,而今卫星通信和计算机等一系列新的技术发展,使一种新的VSAT系统实现构架成 为现实,这种新构架称作Direct to PC或称PCVSAT,卫星通过点到多点连接方式将ISP服 务器直连到用户计算机,使各种公司无论大小,甚至个人用户均可利用空间数据通信的 强大功能。 1)工作原理 在这种方式中,用户通过拨号方式访问数据库或网络,然后通过直径约数十公分的卫星 接收天线和专用接收设备,用高达数百K比特乃至数兆比特的高速率接收、下载数据库或 网上信息。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现有电话线路的接入功能和卫星通信的广播功能。它具 有易于安装,避免网络阻塞,价格便宜,下载通道容量大,以及具有与光纤近似的服务 等级和IP广播服务等优点,从而成为近期发展的重点。 卫星直连到计算机业务典型的终端产品包括配有Modem的PC、卫星接收适配卡,小型卫星 天线(口径60-90cm)、系统软件。在企业应用中,给服务器装上一个卫星接收适配卡, 每个PC通过服务器发送文件。 其工作过程为:用户在浏览器软件上单击一个网址,网址请求信号(URL)由调制解调器 送到用户的ISP,然后在该请求离开用户的PC机前,系统软件将在该URL上附加一个IP代 码,指示ISP把用户的URL请求转交给卫星系统的网络操作中心(NOC),网络操作中心收 到此请求后,把该代码删除,然后将请求信号传送到相应的网站,网站把要求的信息送 回网络操作中心,网络操作中心 把信息传到卫星,再由卫星以高带宽的速率送到用户的卫星天线并由此进入其PC机或者 网络服务器(对企业用户而言)。这样可以最高达400kb/s的速度来浏览网页及下载文 件,比标准ISDN快3倍。 2)业务的提供和使用情况 国际上,单向卫星Internet接入在中小企业和家庭应用比较成功,美国的Direct PC公司 、日本的Direct Internet、加拿大Telesat、澳大利亚Telstra、印度的NIC India等都 在本国及周边国家采用DirecPC系统提供这种业务。德国也推出了类似的称作skyDSL的服 务。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球最大的PC厂商Compaq成为DirecPC的合作伙伴。随后Compaq发布 了一项向用户提供通过卫星访问Internet的新计划,于1999年4月中旬开始向定制PC用户 提供通过DirecPC卫星系统上网的服务,使用者可以在商店的导览电脑中、或是Compaq的 网站上为自行组装的个人电脑订购DirecPC卫星信息服务。 1999年年中,休斯网络公司和美国在线(AOL)一项战略协议又引起业界的注目,AOL向 休斯网络公司投资15亿美元,用于开发Internet和卫星直播电和舶囱新产品和服务。通 过此项合作,休斯网络公司将向其700万DirecTV用户提供AOL的交互式电视服务,AOL将 向其1600万用户提供休斯公司的DirecTV和DirecPC服务。由休斯网络公司设计并制造用 于DirecTV和AOL TV的机顶盒。 随着这些着名公司的大力推动,卫星连网服务逐渐开始成为一种上网的新选择。 我国目前计划采用休斯的DirecPC系统为用户提供高速Internet接入及数字包裹投递、多 媒体信息广播的宽带卫星通信信息网的公司有三家,他们是: ①广州省邮电管理局,和休斯网络、东方卫星公司合作,提供直接到计算机的400kb/s 卫星Internet内容下载服务以及高达3Mb/s数字包裹投递和多媒体广播。计划将于近日 投入运营,向全国的商业及个人用户提供服务。 ②北京天广信息通信服务有限公司,由北京天科网络集成公司承建卫星网络操作中心, 目前已调试完毕。第一期工程主要针对企业用户,用户终端是休斯的PES端站加DirecPC 终端,即通过PES卫星电路回拨,DirecPC高速下载。进一步发展面向个人用户。 ③由中国电信数据通信局参与股份的中国双威通讯网络、China Cast Technology于去年 8月份刚与休斯签订了300万美元的合同,双威网络购入DirecPC设备,利用他们的卫星技 术,于明年初在中国推出一项名为Turbo 163的卫星上网计划,目标客户是中国已上网的 1/4客户。该公司预计在收费方面不会比目前的163网高出一倍以上,但在速度上却可以 提高20倍——即上网最大速率 由目前的38.8K提升到400K。双威网将是中国首家利用卫星结合地面网络提供民用上网服 务的公司。

❻ VSAT卫星通信系统是如何连接互联网的

什么叫VSAT通信业务许可证
由甚小口径天线和卫星发射、接收设备组成的地球站称VSAT地球站。由卫星转发器、中心站和VSAT地球站组成VSAT系统。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通信业务经营者应组建VSAT系统,在国内提供中心站与VSAT终端用户(地球站)之间、VSAT终端用户之间的话音、数据、多媒体通信等传送业务。
如何申请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VSAT)通信业务
审批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周期:受理后60个工作日;
申请条件:
1、 依法成立的公司,省内业务注册资金不低于100万,跨地区业务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
2、 具备从事业务得相应人员办公设施;
3、 最近三年没有违反电信业务的记录;
申请材料:
(一) 企业基础材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法人身份证;
3、公司章程;
4、股东证明(自然人提供身份证,企业法人提供执照和章程);
5、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身份证以及社保证明和劳动合同;
(二) 技术方案材料:
1、业务发展和实施计划;
2、技术方案;
3、依法经营承诺书;
4、业务申请表;
5、公司概况;
6、网络与信息安全保证措施;
7、电信管理局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其他未尽事项,可以继续在网络发起提问。

❼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VSAT系统工程实施

VSAT系统在卫星通信乃至整个通信领域中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通信分支,它经历了初始阶段、成熟阶段,现已进入到发展阶段。
VSAT系统属于无线通信,所用的频率资源是国家资源,无线通信由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专门管理,VSAT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符合无线电管理规定。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颁发了“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文本,对设立VSAT系统的申请使用作了具体的规定。VSAT系统的设计者、运行者务必熟悉该文本中的相关规定。对于商业经营性的VSAT系统,除向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申请VSAT网络使用权外,还需向信息产业部相关部门申请VSAT经营性网络运行许可证。 “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附件四要求:技术设计文件应由无线电管理机构认可的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和组网经验,并有良好信誉的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单位对其编制的设计文件质量全面负责。
设计文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① 概况描述:台网建设的必要性、社会和经济效益、规模容量、业务种类、网络结构和网络组成、近远期规划。
② 台(站)址选址方案、推荐台(站)址的条件和数据、台(站)址电磁环境调查、测试数据和分析结论、有关部门同意设台(站)的意见。
③ 主要无线设备选型与配置、设备主要参数、天线和馈线选择、主要电特性和物理数据(如尺寸、挂高方向特性、损耗等)、天线布置。
④ 传输设计和质量指标或服务范围估算。
⑤ 电磁环境测试分析报告、干扰协调计算报告、多址方式、复用性质;天线仰角图、协调区图、与干扰微波站间剖面图、极化分配、EIRP、G/T、卫星轨道经度和空间段的参数等。
以上的规定中,协调区图的计算及绘制较为复杂,其方法可根据国际无线电规则附录28计算绘制。原则上,VSAT主站必须作协调区图计算及绘制,并与协调区内的同频微波站进行协调。VSAT端站视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作协调区图计算及绘制,目前大多数不作协调区图。与干扰微波站之间剖面图,一般在协调区内具体协调时考虑,并需得到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帮助(提供数据,帮助协调)。 VSAT系统的工程实施准备工作,除根据“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要求编制好相关的技术文件外,需办好VSAT网络的申请手续。VSAT网络由建设单位向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申请,并由该部门批准。VSAT站由建站单位向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申请,并由该部门批准。
站址勘察及电磁环境测试,是一个VSAT站在建站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准备工作。电磁环境测试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般需要委托经无线电管理部门认可、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并提出测试报告。有资质的测试单位会根据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要求进行测试。
在建站前需考察环境的轨道弧空间、建筑重量承受能力、电源情况、接地系统等。选定的站址需得到相关的建筑部门、物业管理部门认可。
根据总体设计,了解设备供货情况。由于VSAT的设备没有统一的规范,各供应商家的设备均自成系统,各厂商提供的设备互不兼用,故需对设备进行深入的研究,要考虑设备现有性能、扩容能力、厂商的售后服务能力等等。
了解在轨卫星提供卫星转发器的可能性。卫星转发器资源是有限资源,提前了解现有卫星转发器状况是十分重要的,卫星转发器资源有无是VSAT系统能否建成的关键问题,所以工程准备阶段,一定要做好此项工作。
VSAT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涉及的面很广,一般需在有经验的VSAT网络设计单位配合下进行。 VSAT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除环境要求,电源条件及接地要求等通信设施建设过程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外,VSAT系统还将有一些强制特性必须达到要求。强制特性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颁发的必须遵守的规定;二是卫星运行部门对用户的技术要求;三是国际电联对无线通信的规则要求。在VSAT系统建设运行中主要有下述几项:
(1)城市内建设VSAT系统的限制
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1995]4号文件“建设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的暂行规定”指出:大、中型发射地球站不应在城市市区内设置,亦不应在高层建筑物顶端设置。在城市市区内设置使用地球站,其天线直径一般不超过4.5m,实际发射功率一般不超过20W。
卫星运行部门对天线的特性提出严格的指标要求,主要是天线旁瓣特性、极化隔离度、射频的频谱特性等。这些特性指标,均为强制性特性指标。地球站入网运行前均需对相关的强制性特性指标作入网特性验证测试,只有在满足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使用卫星,即可入网运行。入网验证测试中关于天线旁瓣特性的要求,不管入哪一个卫星网,均必须符合ITU-R580-3建议:
发射:29-25log(dBi) 1°≤ ≤48°
接收:32-25log(dBi) 1°≤ ≤48°
-10dBi ≥48°
式中:θ为天线的偏轴方向和天线工作指向的夹角。
各卫星运行部门还会提出对极化干扰及频谱特性的指标要求。
(2)地球站天线架设
地球站天线架设是建立地球站的主要工程,技术要求高,应该根据天线厂商提供的曲面数据精密地调整曲面,以能满足旁瓣特性要求,并要求能通过入网特性验证测试。天线投入工作时需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天线的指向(方位角、仰角),同时也可估算极化偏移角:
式中:EL为仰角(度);AZ为方位角(度);Фe为地球站所在位置经度(度);s为卫星轨道位置经度(度);=地球站所在位置纬度;Re=地球半径=6 378km;Ro=卫星高度(典型值=35 786km);ξ为极化偏离角(仅适用于线极化天线)。
计算时AZ,卫星在地球站以东取“–”,卫星在地球站以西取“+”。
在天线指向卫星时,若用磁罗盘确定指向,需在建筑群上设置天线,一般应该先调整仰角。此时不会因建筑物内的金属构件扰乱磁力线,而影响罗盘指向读数。调整仰角后,可仔细移动方位角寻找卫星。
极化角ξ是以微波信号的电场水平或垂直定义水平极化或垂直极化。对于卫星发射的微信号,卫星转发的微波信号电场分量垂直于卫星轨道平面和平行于卫星轨道平面,分别定义为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若计算结果,ξ是正值,地球站天线发射极化角面向卫星逆时针偏移,反之则负。接收极化角与发射极化角为正交(90°)关系,并注意垂直极化以垂直轴线(0°)为起点偏移,水平极化以水平轴线(90°)为起点偏移。
(3)设置VSAT站的防雷接地问题
设置VSAT站的防雷接地问题,目前有关的讨论很多,由于VSAT一般架设在楼顶等高处,近年来,受雷击的情况时有发生,引起广泛的注意。VSAT站本身是一个小型设施,对于十几至几十层的高楼楼顶,要求专设一套避雷接地系统,实施困难非常大,投资也过高。但还是需要十分重视避雷问题。如果没有条件设置专用避雷系统,至少要使天线接地,接地引线直接(独立)接至接近地面的接地点上,进入三合一地网,而不采用直接接在原建筑物避雷带上。若楼层过高,又不允许直接沿墙体敷设接地引线时,天线接地引线需接到最靠近接地引线处。其次,在电缆或波导进机房的“窗口”外侧,重新作复接地,以免雷击进入机房。
VSAT站的防雷接地还需进行深入研究,以找出确定可行的VSAT站防雷接地系统。

❽ 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线路怎么接入

1.LAN接入方式宽带网实际上就是“IP城域网”,它是在城市范围内以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为主的互联网,它以多种传输媒介为基础,采用TCP/IP协议为通信协议,通过路由器组网,实现IP数据包的路由和交换传输。IP城域网的接入方式目前一般分为LAN接入(网线)和FTTX接入(光纤)。2.ADSL接入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oop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环路)是一种全新的上网方式,被欧美等发达国家誉为"现代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快车"。 它利用现有的一对铜双绞线(即普通电话线),为用户提供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带宽),上行(从用户到网络)为低速传输;下行(从网络到用户)为高速传输。它因其下行速率高、频带宽、性能优等特点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成为继MODEM,ISDN之后的又一种全新更快捷,更高效的接入方式。3.Cable Modem接入方式Cable Modem是广电系统普遍采用的接入方式。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CATV)网络,以Cable(同轴电缆)或HFC(Hybrid Fiber/Coax光纤同轴混合)网络作为传输通道,采用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技术接入网络,它最大的优势在于速度快,占用资源少,其下行传输速率根据频宽和调制方式不同可以达到27~56Mbit/s,上行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Mbit/s。
4、无线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是指从交换节点到用户终端部分或全部采用无线手段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可以分为移动接入和固定接入两大类。移动无线接入网包括蜂窝区移动电话网、无线寻呼网、无绳电话网、集群电话网、卫星全球移动通信网直至个人通信网等等,是当今通信行业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中移动接入又可分为高速和低速两种。高速移动接入一般可用蜂窝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集群系统等。低速接入系统可用PGN的微叫、区和毫微小区,如CDMA的WILLJACS、PHS等,还有象移动的GPRS等。

❾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VSAT的接入方式(多址方式)

接入方式是决定VSAT性能的关键要素之—,同时也决定着系统的工作量和总延时,早期VSAT无例外地采用了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等多址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分组数据传输的大规模地兴起,VSAT系统又增添了不少新型多址连接方式,例如随机多址连接(RA)和按需分配的多址方式(DAMA)等。当然,在VSAT系统中,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的传输链路,其接入方式也是不同的。下面就介绍5种常用的接入方式: 传统的TDMA方式是根据网络内站数的多少,给每个站划分一个固定时隙,而在VSAT网络中,它们与传统的TDMA方式有很大差异,比较典型的有:
1、S-ALOHA(时隙—ALOHA)方式
ALOHA和S-ALOHA均指随机争用卫星信道方式。ALOHA是纯随机方式,既没有预约也没有分配时隙,主要用于突发数据通信,发送短文等。S-ALOHA是时隙ALOHA方式,为普通使用的方式,与ALOHA相比,减少了碰撞概率,提高了传输率,这种方式常用于低业务突发通信且VSAT站数目的网络。
2、R-ALOHA(预约—ALOHA)方式
这是方式是在ALOHA信道上开一个预约时隙,对较长的分组采用预约方式来传输数据,对较短的数据则采用随机方式。在这种接入方式中,当VSAT站有数据要发送到中心站时,需发送一个申请给中心站的按需分配处理器,并表明需要发送的通信量,中心站把定量的TDMA时隙分配给相应的VSAT站。当有多个VSAT站同时向中心站发出申请时,则需排队等侯。这种方式可用于数据量变化较大的用户。
3、Stream(数据流)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传输较长的连续数据,如大数据文件、话音及视频电话等。
4、AA-TDMA (自适应—时隙分配)方式
这是一种自适应调整TDMA方式。每个远程VSAT站按需使用时隙,并根据通信量的大小调整时隙的宽度。也可根据用户的业务情况,自动变换接入方式,如ALOHA、Stream和R-ALOHA。 在路由较少环境中,采用保SCPC、传统的FDMA这样的固定分配方式是对空间段资源的浪费,为提高效率,可以使用DAMA技术。这可以在每呼叫(call by call)基础上建立卫星链路,大量的VSAT站按需享用卫星容量,以较好利用空间段资源。当DAMA技术用于FDMA网络时就被称为DA/FDMA方式;用于TDMA网络中时就被称为DA/TDMA方式,或称为SCPC/DAMA方式。

阅读全文

与使用VsaT网络无法连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27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77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596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81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078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30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056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15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718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954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17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014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37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20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64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13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90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498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69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