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异常信息 > 网络设备之间线缆的连接

网络设备之间线缆的连接

发布时间:2022-09-06 19:59:07

A. 光缆连接方式有哪几种

光缆连接方式有以下3种:
1、久性光纤连接:用放电的方法将两根光纤的连接点熔化并连接在一起。一般用在长途接续、永久或半永久固定连接。
2、应急连接:应急连接主要是用机械和化学的方法,将两根光纤固定并粘接在一起。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连接迅速可靠,连接典型衰减为0.1~0.3dB/点。
3、活动连接:利用各种光纤连接器件(插头和插座),将站点与站点或站点与光缆连接起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灵活、简单、方便、可靠,多用在建筑物内的计算机网络布线中。

B. 不相同的网络设备之间互连,应使用什么样的网线

之前是这样说的,相同设备之间连接用的是交叉线,网线的一头是T568A的,另一头是T568B的(例如交换机和交换机连接),不同设备连接用的是直通线两头都是T568B或两头都是T568A(例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连接)。现在这个要求已经要求不高了或者不再要求这样了,不同设备可以直接使用T568B(T568B是我们常用的,T568A我们不太常用)的网线连接就是了,设备之间可以相互识别的

C. 两个路由器快速以太网口(FE口)之间如何相连,用什么线缆

FE代表100M以太网,大部分都是电口,光口的很少见。可以用RJ45的双绞线(交叉)连接进行传送,也可以用光模块和光纤连接进行信号传送。

D. 描述以太网设备的连接方式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组建于七十年代早期。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0Mbps的常用局域网(LAN)标准。在以太网中,所有计算机被连接一条同轴电缆上,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感应多处访问(CSMA/CD)方法,采用竞争机制和总线拓朴结构。基本上,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电缆或同轴电缆和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使得计算机、打印机和工作站彼此之间相互连接。

以太网具有的一般特征概述如下:

共享媒体:所有网络设备依次使用同一通信媒体。

广播域:需要传输的帧被发送到所有节点,但只有寻址到的节点才会接收到帧。

CSMA/CD:以太网中利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以防止 twp 或更多节点同时发送。

MAC 地址:媒体访问控制层的所有 Ethernet 网络接口卡(NIC)都采用48位网络地址。这种地址全球唯一。

Ethernet 基本网络组成:

共享媒体和电缆:10BaseT(双绞线),10Base-2(同轴细缆),10Base-5(同轴粗缆)。

转发器或集线器:集线器或转发器是用来接收网络设备上的大量以太网连接的一类设备。通过某个连接的接收双方获得的数据被重新使用并发送到传输双方中所有连接设备上,以获得传输型设备。

网桥:网桥属于第二层设备,负责将网络划分为独立的冲突域获分段,达到能在同一个域/分段中维持广播及共享的目标。网桥中包括一份涵盖所有分段和转发帧的表格,以确保分段内及其周围的通信行为正常进行。

交换机:交换机,与网桥相同,也属于第二层设备,且是一种多端口设备。交换机所支持的功能类似于网桥,但它比网桥更具有的优势是,它可以临时将任意两个端口连接在一起。交换机包括一个交换矩阵,通过它可以迅速连接端口或解除端口连接。与集线器不同,交换机只转发从一个端口到其它连接目标节点且不包含广播的端口的帧。

以太网协议:IEEE 802.3标准中提供了以太帧结构。当前以太网支持光纤和双绞线媒体支持下的四种传输速率:

10 Mbps – 10Base-T Ethernet(802.3)

100 Mbps – Fast Ethernet(802.3u)

1000 Mbps – Gigabit Ethernet(802.3z))

10 Gigabit Ethernet – IEEE 802.3ae

以太网简史:

1972年,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和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RC)的同事们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实验型的以太网系统,用来实现Xerox Alto(一种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工作站)之间的互连,这种实验型的以太网用于Alto工作站、服务器以及激光打印机之间的互连,其数据传输率达到了2.94Mbps。

梅特卡夫发明的这套实验型的网络当时被称为Alto Aloha网。1973年,梅特卡夫将其命名为以太网,并指出这一系统除了支持Alto工作站外,还可以支持任何类型的计算机,而且整个网络结构已经超越了Aloha系统。他选择“以太”(ether)这一名词作为描述这一网络的特征:物理介质(比如电缆)将比特流传输到各个站点,就像古老的“以太理论”(luminiferous ether)所阐述的那样,古代的“以太理论”认为“以太”通过电磁波充满了整个空间。就这样,以太网诞生了。

最初的以太网事一种实验型的同轴电缆网,冲突检测采用CSMA/CD 。该网络的成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1980年,三家公司(数字设备公司、Intel公司、施乐公司)联合研发了10M以太网1.0规范。最初的IEEE802.3即基于该规范,并且与该规范非常相似。802.3工作组于1983年通过了草案,并于1985年出版了官方标准ANSI/IEEE Std 802.3-1985。从此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该标准进行了大量的补充与更新,以支持更多的传输介质和更高的传输速率等。

1979年,梅特卡夫成立了3Com公司,并生产出第一个可用的网络设备:以太网卡(NIC), 它是允许从主机到IBM终端和PC机等不同设备相互之间实现无缝通信的第一款产品,使企业能够以无缝方式共享和打印文件,从而增强工作效率,提高企业范围的通信能力。

以太网和IEEE802.3:

以太网是Xerox公司发明的基带LAN标准。它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速率为10Mbps,传输介质为同轴电缆。以太网是在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网络中零散的和偶然的堵塞而开发的,而IEEE802.3标准是在最初的以太网技术基础上于1980年开发成功的。现在,以太网一词泛指所有采用CSMA/CD协议的局域网。以太网2.0版由数字设备公司、Intel公司和Xerox公司联合开发,它与IEEE802.3兼容。

以太网和IEEE802.3通常由接口卡(网卡)或主电路板上的电路实现。以太网电缆协议规定用收发器将电缆连到网络物理设备上。收发器执行物理层的大部分功能,其中包括冲突检测及收发器电缆将收发器连接到工作站上。

IEEE802.3提供了多种电缆规范,10Base5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与以太网最为接近。在这一规范中,连接电缆称作连接单元接口(AUI),网络连接设备称为介质访问单元(MAU)而不再是收发器。

1.以太网和IEEE802.3的工作原理

在基于广播的以太网中,所有的工作站都可以收到发送到网上的信息帧。每个工作站都要确认该信息帧是不是发送给自己的,一旦确认是发给自己的,就将它发送到高一层的协议层。

在采用CSMA/CD传输介质访问的以太网中,任何一个CSMA/CDLAN工作站在任何一时刻都可以访问网络。发送数据前,工作站要侦听网络是否堵塞,只有检测到网络空闲时,工作站才能发送数据。

在基于竞争的以太网中,只要网络空闲,任一工作站均可发送数据。当两个工作站发现网络空闲而同时发出数据时,就发生冲突。这时,两个传送操作都遭到破坏,工作站必须在一定时间后重发,何时重发由延时算法决定。

2.以太网和IEEE802.3服务的差别

尽管以太网与IEEE802.3标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以太网提供的服务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而IEEE802.3提供的服务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信道访问部分(即第二层的一部分)。IEEE802.3没有定义逻辑链路控制协议,但定义了几个不同物理层,而以太网只定义了一个。

IEEE802.3的每个物理层协议都可以从三方面说明其特征,这三方面分别是LAN的速度、信号传输方式和物理介质类型。

E. 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用什么线,该如何连接

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使用直通线连接。

连接方法如下:

第一步、打开编辑器,拖出路由器,两台交换机和两台计算机,然后有序排列。

F. 网络双绞线接法

双绞线的连接是有线序的。

常用的有568A和568B,这是直通线,还有交叉线、翻转线。

直通线:

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知、白棕、棕。

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交叉线就是一头是568A,另一头是568B。

翻转线:最简单的制作方法就是两头的线序都一样但在做另一头的时候把水晶头反过来夹住就可以道了。

(6)网络设备之间线缆的连接扩展阅读:

双绞线常见的有三类线,五类线和超五类线,以及六类线,前者线径细而后者线径粗,部分型号如下:

1、一类线(CAT1):线缆最高频率带宽是750kHZ,用于报警系统,或只适用于语音传输(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用于数据传输。

2 、二类线(CAT2):线缆最高频率带宽是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网。

G. 网线的接线方法有几种

两种方式

一、平行线制作

二、穿叉网线制作

1,平行线制作

A端: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B 端: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2,穿叉网线制作

在线序上,采用了1-3,2-6交换的方式,一头使用568B制作,另外一头使用568A制作


A 端: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B 端: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双绞线一般有三种线序:

直通(Straight-through),

交叉(Cross-over)

全反(Rolled)

1,直通(Straight-through)线一般用来连接两个不同性质的接口。

一般用于:PC to Switch/Hub,Router to Switch/Hub。

直通线的做法就是使两端的线序相同,要么两头都是568A 标准,要么两头都是568B 标准。 Hub/Switch Host 1 <-------。

2,交叉(Cross-over)

线一般用来连接两个性质相同的端口。比如:Switch to Switch,Switch to Hub, Hub to Hub, Host to Host,Host to Router。做法就是两端不同,一头做成568A,一头做成568B 就行了。

3.,全反(Rolled)线

不用于以太网的连接,主要用于主机的串口和路由器(或交换机)的console 口连接的console 线。做法就是一端的顺序是1-8,另一端则是8-1 的顺序。

(7)网络设备之间线缆的连接扩展阅读

三类线的标识是“CAT3”,带宽10M,适用于十兆网基本已淘汰;五类线的标识是“CAT5”,带宽100M ,适用于百兆以下的网;超五类线的标识是“CAT5E”,带宽155M,是主流产品;六类线的标识是“CAT6”,带宽250M,用于架设千兆网。

H. 一个网络中各个设备间的线缆怎么选择,比如路由器和交换机,或者交换机交换机之间

下面让我们看看如何正确选用直连线和双绞线。当以下设备互联时,需使用直连线:
1. 将交换机或HUB与路由器连接;
2. 计算机(包括服务器和工作站)与交换机或HUB连接。
而这些设备互联时,则需使用交叉线:
1. 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通过UPLINKS口连接;
2. HUB与交换机连接;
3. HUB与HUB之间连接;
4. 两台PC直接相连;
5. 路由器接口与其它路由器接口的连接;
6. Ethernet接口的ADSL Modem连接到PC机的网卡接口。

同一层设备相连用反接
不同一层设备相连用直接
(7层模型)

I. 综合布线中设备间与交接间 在具体实际中指的是什么 中间的线缆怎么连 他们与主干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备间指整个大厦的主设备间(计算机中心机房),主要放置主配线机柜、网络服务器、交换机及其它网络设备等
交接间是从所服务的楼层范围来考虑。如果配线电缆长度都在90m范围以内时,宜设置一个交接间,当超出这一范围时,可设两个或多个交接间,并相应地在交接间内或紧邻处设置干线通道。
设备间与交接间通常情况下采用大对数电缆或者光缆来连接。

干线系统是指从主配线间(设备间)至楼层配线间(交接间)的电缆。
以上应该可以看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了吧。

J. 在路山器互联中,路由器之间用线缆有___种连接 方式,分别是什么

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能够根据IP包头的信息,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出去,实现不同网段的主机之间的互相访问。路由器是根据路由表进行选路和转发的,而路由表就是由一条条路由信息组成。

阅读全文

与网络设备之间线缆的连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27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76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594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80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076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30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053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15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716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952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17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011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37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20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64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13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90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495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69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