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异常信息 > 传输层与网络层面向无连接的区别

传输层与网络层面向无连接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2-09-27 19:10:07

⑴ 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的区别是什么

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的主要区别是:他们的功能和作用不一样。

数据链路层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针的数据链路。传输层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和桥梁。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

另外传输层的环境比数据链路层的环境要复杂得多。这是由于传输层的环境是两个主机以整个子网为通信信道进行通信,并且传输的数据是报文。而数据链路层的环境是两个分组交换结点直接通过一条物理信道进行通信。传输的数据是信息帧。

(1)传输层与网络层面向无连接的区别扩展阅读: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

1、分割与重组数据。

2、按端口号寻址。

3、连接管理。

4、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纠错的功能。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

1、链路连接的建立,拆除,分离。

2、帧定界和帧同步。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帧,协议不同,帧的长短和界面也有差别,但无论如何必须对帧进行定界。

3、顺序控制,指对帧的收发顺序的控制。

4、差错检测和恢复。还有链路标识,流量控制等等。差错检测多用方阵码校验和循环码校验来检测信道上数据的误码,而帧丢失等用序号检测。各种错误的恢复则常靠反馈重发技术来完成。

⑵ 面向连接的通信和无连接的通信有什么特点,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协议(Connection-)面向连接服务的主要特点有:面向连接服务要经过三个阶段:数据传数前,先建立连接,连接建立后再传输数据,数据传送完后,释放连接。面向连接服务,可确保数据传送的次序和传输的可靠性。无连接服务的特点是:无连接服务只有传输数据阶段。消除了除数据通信外的其它开销。只要发送实体是活跃的,无须接收实体也是活跃的。它的优点是灵活方便、迅速,特别适合于传送少量零星的报文,但无连接服务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

区分"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概念,特别简单、形象的例子是:打电话和写信。两个人如果要通电话,必须先建立连接--拨号,等待应答后才能相互传递信息,最后还要释放连接--挂电话。写信就没有那么复杂了,地址姓名填好以后直接往邮筒一扔,收信人就能收到。TCP/IP协议在网络层是无连接的(数据包只管往网上发,如何传输和到达以及是否到达由网络设备来管理)。而"端口",是传输层的内容,是面向连接的。协议里面低于1024的端口都有确切的定义,它们对应着因特网上常见的一些服务。

⑶ 网络层所提供的两种服务是哪两种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哪些

可靠的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不可靠的无连接的网络服务;所面向的对象不同,可靠性不同。

网页链接,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 “面向连接”虚电路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

(3)传输层与网络层面向无连接的区别扩展阅读:

网络层主要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为了向传输层提供服务,则网络层必须要使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而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负责解决两个直接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但并不负责解决数据经过通信子网中多个转接节点时的通信问题;

因此,为了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让源端的数据能够以最佳路径透明地通过通信子网中的多个转接节点到达目的端,使得传输层不必关心网络的拓扑构型以及所使用的通信介质和交换技术。

⑷ TCP是面向连接的,网络层中的虚电路也是面向连接的,它们有何异同

TCP的面向连接是在传输层,虚电路是在链路层物理层的。TCP是进程间面向连接,即要先建立连接(如上网打开浏览器某个链接,服务器响应就是建立了连接),然后交给下层网络层链路层进行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即服务器给你网页页面)。网络层不用虚电路,用面向无连接的数据报方式。虚电路只是另一种建议,实际在计算机网络中没有使用虚电路方式。其他网络如移动通信网使用虚电路。

⑸ 传输层和网络层又什么区别

在协议栈中,传输层位于网络层之上,传输层协议为不同主机上运行的进程提供逻辑通信,而网络层协议为不同主机提供逻辑通信。这个区别很微妙,但是却非常重要。让我们用一家人作为类比来说明一下这个区别。 设想一下有两所房子,一个位于东海岸而另一个位于西海岸,每所房子里都住着12个小孩。东海岸的房子里的小孩和西海岸房子里的小孩是堂兄妹。两所房子里的孩子喜欢互相通信——每个孩子每周都给每一个堂兄妹写一封信,每一封信都由老式的邮局分别用信封来寄。这样,每一家每周就都有144封信要送到另一家(这些孩子如果可以用电子邮件的话就可以省掉很多钱了!)在每一家里面.都由一个孩子——西海岸的房子里的Ann和东海岸房子里的BilI——负责邮件的收集和分发。每周Ann都从她的兄弟姐妹那里收集起来信件,并将这些信件送到每天都来的邮递服务员那里。当信件到达西海岸的房子,Ann又将这些信件分发给她的兄弟姐妹。BilI在东海岸有着同样的工作。 在这个例于中,邮递服务提供着两所房子之间的逻辑通信——邮递服务在两所房子之间传递邮件,而不是针对每个人的服务。另一方面,Ann和BilI提供堂兄妹之间的逻辑通信——Ann和BilI从他们的兄弟姐妹那里收集邮件并将邮件递送给他们。注意,从这些堂兄妹的角度看,Ann和BilI是邮件的服务人,尽管他们俩只是端到端寄送服务的一部分(终端系统部分)。这个例子是传输层和网络层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形象比喻: 主机(也称为终端系统)=房子 进程=堂兄妹 应用程序消息=信封里的信 网络层协议=邮递服务(包括邮递员) 传输层协议=Ann和Bill 继续我们的这个例子,Ann和Bill各自在他们的家中做所有的工作:他们不负责各个邮递中心的邮件分类工作以及将邮件从一个中心送到另一个中心的工作。这正与传输层协议在终端系统中的作用一样。在一个终端系统中,传输层协议将应用进程的消息传送到网络边缘(也就是网络层),反之亦然:但是它并不涉及消息是如何在网络层之间传送的工作。事实上,正如图1中所说的,中间路由器对于传输层加在应用程序消息上的信息不能做任何识别和处理。 继续我们的例子,假设Ann和Bill都去度假了,另外一对堂兄妹——Susan和Harvey代替——他们来提供家庭内部的邮件收取和分发工作。不幸的是,Susan和Harvey所提供的收集和分发工作与Ann和Bill所提供的不完全相同。对于年龄更小的Susan和Harvey来说,他们收集和分发邮件的频率比较少,而且偶尔会发生丢失信件的事情(这些信件偶尔被家里的狗吃掉了)。这样,这一对堂兄妹Susan和Harvey提供了一套不同于Ann和Bill的服务(也就是说,服务模型不同)。打比方来说,正如一个计算机网络可以接受不同的传输层协议一样,每一个协议为应用程序提供不同的服务模型。 Ann和Bill所可能提供服务明显地受限于邮递服务所提供的服务。例如,如果邮递服务并不提供在两所房子之间传递邮件所需要的最大时限(如3天),那么Ann和Bill也就不能保证各个堂兄妹之间的邮件的最大延迟。同样,传输层协议所提供的服务也通常受限于位于其下方的网络层协议。如果网络层协议不能提供主机之间传送的4—PDU的延迟和带宽保证,那么传输层协议也不能提供进程之间传送的消息的延迟和带宽保证。 然而,即使当下面的网络层协议使得网络层并不能提供某些相应服务时,传输层协议仍然可以提供某些特定服务。例如,即使下面的网络层协议并不是可靠的,也就是说,即使网络层协议丢失、篡改或者复制了传送的数据包,传输层协议也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另一个例子是,即使网络层不能保证4—PDU的保密性,传输层协议也可以通过加密的方式来保证应用程序消息不被入侵吝读取。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里逐渐接触到这些问题。

⑹ 面向连接和面向无连接 个是什么意思

面向连接,一种网络协议,依赖发送方和接收器之间的显示通信和阻塞以管理双方的数据传输。网络系统需要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发送数据之前先建立连接的一种特性。

面向无连接为通信技术之一,指通信双方不需要事先建立一条通信线路,而是把每个带有目的地址的包(报文分组)送到线路上,由系统自主选定路线进行传输。邮政系统为一个无连接的模式,天罗地网式的选择路线,天女散花式的传播形式;IP、UDP协议就是一种无连接协议。



(6)传输层与网络层面向无连接的区别扩展阅读

面向连接方法中,在两个端点之间建立了一条数据通信信道(电路)。这条信道提供了一条在网络上顺序发送报文分组的预定义路径,这个连接类似于语音电话。

发送方与接收方保持联系以协调会话和报文分组接收或失败的信号。但这并不意味着面向连接的信道比无连接的信道使用了更多的带宽,两种方法都只在报文分组传输时才使用带宽。

在无连接的通信会话中,每个数据分组是一个在网络上传输的独立单元,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没有初始协商,发送方仅仅向网络上发送数据报,每个分组含有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该方法中没有接收方发来的分组接收或未接收的应答,也没有流控制,所以分组可能不按次序到达,接收方必须对它们重新排序。如果接收到有错误的分组,则将它删掉。当重新整理分组时,就会发现被删掉的包并请求重发。

⑺ 传输层与网络层区别

传输层是两台计算机经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第一个端到端的层次,具有缓冲作用。
当网络层服务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它将服务加以提高,以满足高层的要求;当网络层服务质量较好时,它只用很少的工作。传输层还可进行复用,即在一个网络连接上创建多个逻辑连接。
传输层是OSI中最重要, 最关键的一层,是唯一负责总体的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的一层.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交换数据的机制.传输层对会话层等高三层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对网络层提供可靠的目的地站点信息。
传输层也称为运输层.传输层只存在于端开放系统中,是介于低3层通信子网系统和高3层之间的一层,但是很重要的一层。
因为它是源端到目的端对数据传送进行控制从低到高的最后一层. 有一个既存事实,即世界上各种通信子网在性能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电话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公用数据交换网,局域网等通信子网都可互连,但它们提供的吞吐量,传输速率,数据延迟通信费用各不相同.对于会话层来说,却要求有一性能恒定的界面.传输层就承担了这一功能.它采用分流/合流,复用/介复用技术来调节上述通信子网的差异,使会话层感受不到.此外传输层还要具备差错恢复,流量控制等功能,以此对会话层屏蔽通信子网在这些方面的细节与差异.传输层面对的数据对象已不是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而是和会话层的界面端口. 上述功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会话提供可靠的,无误的数据传输.传输层的服务一般要经历传输连接建立阶段,数据传送阶段,传输连接释放阶段3个阶段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而在数据传送阶段又分为一般数据传送和加速数据传送两种。传输层服务分成5种类型.基本可以满足对传送质量,传送速度,传送费用的各种不同需要. 传输层的协议标准有以下几种. ISO8072:称为"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定义". ISO8072:称为"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规范 网络层 网络层的产生也是网络发展的结果.在联机系统和线路交换的环境中,网络层的功能没有太大意义.当数据终端增多时.它们之间有中继设备相连.此时会出现一台终端要求不只是与唯一的一台而是能和多台终端通信的情况,这就是产生了把任意两台数据终端设备的数据链接起来的问题,也就是路由或者叫寻径.另外,当一条物理信道建立之后,被一对用户使用,往往有许多空闲时间被浪费掉.人们自然会希望让多对用户共用一条链路。
为解决这一问题就出现了逻辑信道技术和虚拟电路技术. ⑴网络层主要功能 网络层为建立网络连接和为上层提供服务,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 路由选择和中继. 2. 激活,终止网络连接. 3. 在一条数据链路上复用多条网络连接,多采取分时复用技术. 4. 差错检测 5. 排序,流量控制. 6. 服务选择. 7. 网络层管理. 8.分段和合段 9.流量控制 10.加速数据传送 11.复位 ⑵网络层标准简介 网络层的一些主要标准如下. ISO.DIS8208:称为"DTE用的X.25分组级协议". ISO.DIS8348:称为"CO 网络服务定义"(面向连接). ISO.DIS8349:称为"CL 网络服务定义"(面向无连接). ISO.DIS8473:称为"CL 网络协议". ISO.DIS8348:称为"网络层寻址". 除上述标准外,还有许多标准。这些标准都只是解决网络层的部分功能,所以往往需要在网络 层中同时使用几个标准才能完成整个网络层的功能.由于面对的网络不同,网络层将会采用不同的 标准组合. 在具有开放特性的网络中的数据终端设备,都要配置网络层的功能.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网络硬 设备主要有网关和路由器

⑻ 传输层和网络层又什么区别

在协议栈中,传输层协议为不同主机上运行的进程提供逻辑通信,而网络层协议为不同主机提供逻辑通信。这个区别很微妙,但却非常重要。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ISO OSI协议的第四层协议,实现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传输层和网络层又什么区别

⑼ 网络层是无连接的 无连接和有连接的都是哪些, 有什么不同~ ip

网络层是无连接的
传输层的 tcp 是有连接的 udp是无连接的

面向连接的 就是在传输之前,先事先建立起一条路径,然后传输就按照这个路径走。
无连接的就是 传输的时候 选路径是不确定的。 无连接的,很有可能发生数据报的丢失。

阅读全文

与传输层与网络层面向无连接的区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82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463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776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426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186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90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181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64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822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1062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64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123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87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502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507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79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422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627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1020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