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异常信息 > 网络连接器组装

网络连接器组装

发布时间:2022-05-05 19:29:28

Ⅰ 组装电脑使用无线网卡需要一个连接器吗

如果是台式机,没有自带的无线网卡,就需要一个无线连接器.

Ⅱ 连接器的选择注意哪些事项

连接器选型除了品牌外,最重要的还是产品的互连性能与安全可靠性。选型主要看的是连接器的各个性能特性,如外壳电镀材料、绝缘材料、针数、尺寸等,以下为泰科网站中连接器选型特性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Ⅲ 连接器都分为哪几类

连接器分为BTB连接器、FPC连接器、FFC连接器、射频连接器等。

BTB连接器、FPC连接器在组装完成后都需要经过测试,弹片微针模组可稳定连接,在传输电流和信号方面有着可靠的解决方案,是非常适配的测试连接模组。
BTB连接器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造等行业。
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翻译成中文就是:柔性印刷电路板,通俗讲就是用软性材料(可以折叠、弯曲的材料)做成的PCB)连接器用于LCD显示屏到驱动电路(PCB)的连接,主要以0.5mm pitch产品为主。
FFC连接器即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器,它是一种用PET绝缘材料和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通过高科技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新型数据线缆,具有柔软、随意弯曲折叠、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拆卸方便、易解决电磁屏蔽(EMI)。
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命名由主称代号和结构代号两部分组成,中间用短横线"-"隔开。主称代号射频连接器的主称代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主称代号,具体产品的不同结构形式的命名由详细规范作出具体规定,结构形式代表射频连接器的结构。

Ⅳ 在组装台式电脑上的调制解调器插头在哪里

台式主机上的网线接口,在机箱后面最下面倒数第二排左边第一个。

1、计算机中的外设都是通过主板连接的,因此主板中会有各种外设接口,如键盘、鼠标接口、打印机接口、USB接口、IEEE1394防火墙接口、网络电缆接口、视频输出/输入接口。网线接口是指网卡与网络之间的接口。常见的网卡接口是,RJ-45用于双绞线连接。

2、RJ-45俗称“水晶头”,属于双绞线以太网接口类型。RJ-45插头只能沿固定方向插入,在RJ-45插槽上设置塑料弹簧片,防止脱落。网络电缆接口的损坏将导致网络中断,网络电缆接口的损坏主要是由于一些网络电缆接口不易使用时,RJ-45接口的插拔非常困难造成的。

(4)网络连接器组装扩展阅读:

一般特性:

1、特性阻抗:75Ω

2、频率范围:0~2GHz

3、接触电阻:内导体 ≤2.0mΩ ;外电阻 ≤0.2mΩ

4、绝缘电阻:≥5000MΩ

5、介质耐压:1500V

6、电压驻波比:≤1.3

7、连接器耐久性:500次产品材料及涂覆:/

8、中心接触件:插针——黄铜、镀金(加粗);插孔——锡青铜或铍青铜、黄金

9、壳体和其它金属零件:黄铜、镀镍(加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网线接口

Ⅳ 计算机网络是什么结合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计算机技术的内容非常广泛,可粗分为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几个方面。计算机技术包括:运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算器设计、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设计、流水线原理及其在CPU设计中的应用、存储体系、总线与输入输出。
通信技术,又称通信工程(也作 信息工程、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通信工程研究的是,以电磁波、声波或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从发送端 (信源)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受端(信宿)。接受端能否正确辨认信息,取决于传输中的损耗高低。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包括过滤,编码和解码等。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电路基础、通信系统原理、交换技术、无线技术、计算机通信网、通信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光纤通信等。

Ⅵ 光纤网线插头接法

工具:

1、网线钳

2、水晶头

3、网线

网线水晶头制作步骤:

1、首先,准备好若干水晶头,水晶头也即RJ-45,水晶头在普通的电脑店里都能随便买到。

Ⅶ 电脑组装维护试题:

1-25答案

cdacb

adabd

bdcbc

aadbb

aacaa

附带试题


模拟试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目前使用最广泛,也是相对传统的一种主流网络结构是:( c )

A. 树型拓扑结构 B. 环型拓扑结构

C. 总线拓扑结构 D. 总线/星型拓扑结构

2. OSI模型有7个功能层,从下向上第四层是: ( d )23:14 上午 2005-7-28

A.. 物理层 B. 会话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3. IBM令牌环网络主要采用( a )介质。

A..同轴电缆和光纤 B. 双绞线

C. 光纤 D. 双绞线和光纤

4. 以下不属于网络协议故障的表现的是:( c)

A.计算机无法登录到服务器

B.计算机在网上邻居中看不到自己,也无法在网络中访问其他计算机

C.网线、跳线或信息插座故障

D.计算机无法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

5. 以下能作为网络安全的特征的是:( b )

A.保密性 B. 共享性 C. 完整性 D. 可控性

6. 决定局域性的主要技术要素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传输介质与( a )

A.网络拓仆 B.体系结构 C.数据库软件 D.服务器软件

7.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屏蔽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的差异性,为用户提供各种基本网络服务功能,完成网络共享系统资源的管理,并提供网络系统的( D )

A.www服务 B.安全性服务 C.多媒体服务 D.E-mail服务

8. 布线系统与( A )紧密相关.

A..网络体系结构 B.局域网

C.楼群 D.传输介质

9. 网卡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B )

A.将计算机连接到通信介质上 B.网络互联

C.进行电信号匹配 D.实现数据传输

10.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 D )相结合的产物.

A.电话 B.线路 C.各种协议 D.通信技术

11. 在整个网络的设计,功能,可靠性和费用方面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是( B )

A.误码率 B.拓仆结构 C.网络距离 D.网络传输速率

12. 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的功能主要是由网络设备( D )来实现的.

A.网关 B.网卡 C.网桥 D.路由器

13. 不属于TCP/IP分层模型的是(C )

A.IP层 B.应用层 C.会话层 D.TCP层

14. IP地址的主要类型有几种:( B)

A.4 B.5 C.6 D.7

15. 非屏蔽双绞线由4对相互扭绞的线对组成,这8根线外面有保护层包裹。8根线的颜色不相同。其中绿色、白绿色线对是( C)线对

A.1、2 B.7、8 C. 6、3 D. 4、5

16.高速局域网在性能、功能上的提高,是通过(A )途径实现的

A.. 硬件和软件 B. 网络操作系统 C.网线的传输速度 D. 计算机CPU的性能

17.目前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有:( A)

A. NetWare、Windows NT和Windows 2000

B. Windows XP、Windows NT和Windows 2000

C. NetWare、Windows XP和Windows 2000

D.NetWare、Windows NT和Windows XP

18.局域网通常采用局域网专用的IP地址段来指定IP地址,以下IP地址不符合要求的是:( D)

A.192.168.0.254 B.192.168.255

C.192.168.255.254 D.192.168.0.256

19.粗缆铺设时,安装在粗缆上两个工作站点间的距离是( B)

A .2.5m B. 2.5的整数倍 C .25m D. 25m的整数倍

20. ftp命令中参数,( B ) 参数限制ftp自动登录。

A .–v B. –n C. –d D. –g

21. ping命令显示发送回送请求到返回回送应答之间的时间量的单位为:( A)

A.毫秒 B.秒 C.分 D.小时

22. 对等网络的主要优点是网络成本低、网络配置和(A )

A.维护简单 B.数据保密性好 C.网络性能较高 D.计算机资源占用小

23. Internet的拓扑结构是(C )

A.总线型 B.星型 C.环形 D.网状型

24. 专线接入Internet有许多种,其中利用光纤、铜线、数字微波或卫星等数字通信信道,提供永久或半永久连接电路,用来传输数字信号的传输网络的方式为:( A)

A.DDN方式 B. ISDN方式 C.xDSL方式 D.Modem方式

25. 防火墙是设置在可信任网络和不可信任网络的外界之间的一道屏障,其目的是(A )

A.保护一个网络不受病毒的攻击

B.使一个网络与另一个网络不发生任何关系

C.保护网络不受另一个网络的攻击

D.以上都不正确

二.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在Windows 2000常用命令中___命令启动配置和故障恢复。

2. 在企事业单位的每台计算机,大多分散在不同的房间,有些还分散在建筑群的各个建筑物中,或者在一栋楼的各楼层中多采用___布线设计。

3.___命令用于显示与IP、TCP、UDP和ICMP协议相关的统计数据,一般用于检验本机各端口的网络连接情况。

4. 如果你的计算机网络需要连接到Internet,则应该安装___协议。

5.___是指计算机网络连接使用的电缆所构成的几何形状。

6.局域网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可以分为两类:共享介质局域网与___局域网.

7.Ethernet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CD属于___方法.

8.Novell网的物理结构包括___、网络工作站、网络服务器,网

络操作系统软件和网间连接器.

9.目前常用的网络连接器主要有中继器、网桥、___和网关.

10.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转换的设备是___

三.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什么是10 Mb/s以太网的5-4-3规则

2. IP地址中的前缀和后缀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 Internet的主要服务有(至少写五个)?

4.对等网络,必须配置的相关硬件包括哪几方面?

四.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00个站分布在4KM长的总线上.协议采用CSMA/CD.总线速率为5Mb/s,帧平均长

为1000bit.试估算每个站每秒钟发送的平均帧数的最大值.传播时延为5μs/km..

2.在因特网中通过域名系统查找某个主机的IP地址,和在电话系统中通过114查号台查找某个单位的电话号码相比,有何异同之处?


模拟试题(1)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4.C 5.B 6.A 7.D 8.A 9.B 10.D

11.B 12.D 13.C 14.B 15.C 16.A 17.A 18.D 19.B 20.B

21.A 22.A 23.C 24.A 25.A

二.填空题

1. bootcfg 2.分散 3. netstat 4. TCP/IP 5. 拓扑结构

6.交换式 7. 随机争用型 8. 网卡与传输媒体 9. 路由器

10.调制解调器

三.简答题

1. 答: 10 Mb/s以太网最多只能有5个网段,4个转发器,而其中只允许3个网段有设备

其他两个只是传输距离的延长。在10BASE-T中,只允许4个级连集线器。

2. 答: (1) 前缀是由因特网管理机构进行分配的,而后缀是由分配到前缀的单位自行分

的。(2) IP数据报的寻址是根据前缀来找目的网络,找到目的网络后再根据后缀找到目的主机.

3. 答: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服务(FTP)、万维网服务(WWW)

电子公告牌服务(BBS)、网络新闻(USENET)、MUD等。

4. 答:对等网络,必须配置的相关硬件包括:在计算机上安装网卡 、连接计算机 、 安装网络服务和安装正确的网络协议。

四.综合题

1. 答:a=0.1.每个站每秒发送的平均帧数的最大值为34

2. 答:相同之处:

电话系统:在电话机上只能拨打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才能进行通信。114查号台将被叫用户名字转换为电话号码告诉主叫用户。

因特网:在IP数据报上必须填入目的主机的IP地址才能发送出去。DNS域名系统将目的主机名字解析为(即转换为)32 bit的IP地址返回给源主机。

不同之处:

电话系统:必须由主叫用户拨打114才能进行查号。如果要查找非本市的电话号码,则必须拨打长途电话。例如,要在南京查找北京的民航售票处的电话号码,则南京的114台无法给你回答。你在南京必须拨打010-114(长途电话)进行查询。

因特网:只要源主机上的应用程序遇到目的主机名需要转换为目的主机的IP地址,就由源主机自动向域名服务器发出DNS查询报文。不管最后将该主机的域名解析出来的DNS服务器距离源主机有多远,它都能自动将解析的结果最后返回给源主机。所有这些复杂的查询过程对用户来说都是透明的。用户感觉不到这些域名解析过程。

有一种方法可以使用户体会到域名解析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在使用浏览器访问某个远地网站时,将URL中的域名换成为它的点分十进制IP地址,看找到这个网站时是否要节省一些时间

Ⅷ 组装电脑步骤中机箱与主板间的连线,各种指示灯线,怎样正确的连接

在动手组装电脑前,应先学习电脑的基本知识,包括硬件结构、日常使用的维护知识、常见故障处理、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安装等。

安装前配件的准备
装机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实际需要购买配件。

如选购机箱时,要注意内部结构合理化,便于安装,二要注意美观,颜色与其他配件相配。一般应选择立式机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机箱,特别是机箱内的电源,它关系到整个电脑的稳定运行,其输出功率不应小于250 W,有的处理器还要求使用300 W的电源,应根据需要选择。

除机箱电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还有主板、CPU、内存、显卡、声卡(有的声卡主板中自带)、硬盘、光驱(有VCD光驱和DVD光驱)、软驱、数据线、信号线等。

除了机器配件以外,还需要预备要用到的螺丝刀、尖嘴钳、镊子等工具。

另外,还要在安装前,对室内准备好电源插头等.

装电脑的基本步骤 ----------

组装电脑时,应按照下述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1) 机箱的安装,主要是对机箱进行拆封,并且将电源安装在机箱里。

(2) 主板的安装,将主板安装在机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装,在主板处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装所需的CPU,并且安装上散热风扇。

(4) 内存条的安装,将内存条插入主板内存插槽中。

(5) 显卡的安装,根据显卡总线选择合适的插槽。

(6) 声卡的安装,现在市场主流声卡多为PCI插槽的声卡。

(7) 驱动器的安装,主要针对硬盘、光驱和软驱进行安装。

(8) 机箱与主板间的连线,即各种指示灯、电源开关线。PC喇叭的连接,以及硬盘、光驱和软驱电源线和数据线的连接。

(9) 盖上机箱盖(理论上在安装完主机后,是可以盖上机箱盖了,但为了此后出问题的检查,最好先不加盖,而等系统安装完毕后再盖)。

(10) 输入设备的安装,连接键盘鼠标与主机一体化。

(11) 输出设备的安装,即显示器的安装。

(12) 再重新检查各个接线,准备进行测试。

(13) 给机器加电,若显示器能够正常显示,表明初装已经正确,此时进入BIOS进行系统初始设置。

进行了上述的步骤,一般硬件的安装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电脑运行起来,还需要进行下面的安装步骤。

(14) 分区硬盘和格式化硬盘。

(15) 安装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 2003或者Windows XP系统。

(16) 安装操作系统后,安装驱动程序,如显卡、声卡等驱动程序。

(17) 进行72小时的烤机,如果硬件有问题,在72小时的烤机中会被发现。
---------------------------------------------------------------
组装电脑的过程
对于平常接触电脑不多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装机”是一件难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实只要你自己动手装一次后,就会发现,原来也不过如此(当然你最好先对电脑的各个配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组装电脑的准备工作都准备好之后,下面就开始进行组装电脑的实际操作。

(1) 打开机箱的外包装,会看见很多附件,例如螺丝、挡片等。

(2) 然后取下机箱的外壳,我们可以看到用来安装电源、光驱、软驱的驱动器托架。许多机箱没有提供硬盘专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装在软驱的托架上。

机箱的整个机架由金属构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装光驱和五寸硬盘等)、三寸固定架(可用来安装软驱、三寸硬盘等)、电源固定架(用来固定电源)、底板(用来安装主板的)、槽口(用来安装各种插卡)、PC喇叭(可用来发出简单的报警声音)、接线(用来连接各信号指示灯以及开关电源)和塑料垫脚等.
驱动器托架。驱动器舱前面都有挡板,在安装驱动器时可以将其卸下,设计合理的机箱前塑料挡板采用塑料倒钩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装。在机箱内部一般还有一层铁质挡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机箱后的挡片。机箱后面的挡片,也就是机箱后面板卡口,主板的键盘口、鼠标口、串并口、USB接口等都要从这个挡片上的孔与外设连接。

信号线。在驱动器托架下面,我们可以看到从机箱面板引出Power键和Reset键以及一些指示灯的引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型喇叭称之为PC Speaker,用来发出提示音和报警,主板上都有相应的插座。

有的机箱在下部有个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来安装机箱风扇的,塑料盒四面采用卡口设计,只需将风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体积较大的机箱还会预留机箱第二风扇、第三风扇的位置。

11.2.2 安装电源
机箱中放置电源的位置通常位于机箱尾部的上端。电源末端四个角上各有一个螺丝孔,它们通常呈梯形排列,所以安装时要注意方向性,如果装反了就不能固定螺丝。可先将电源放置在电源托架上,并将4个螺丝孔对齐,然后再拧上螺丝。

把电源装上机箱时,要注意电源一般都是反过来安装,即上下颠倒。只要把电源上的螺丝位对准机箱上的孔位,再把螺丝上紧即可。

提示:上螺丝的时候有个原则,就是先不要上紧,要等所有螺丝都到位后再逐一上紧。安装其他某些配件,如硬盘、光驱、软驱等也是一样。

11.2.3 安装主板
在机箱的侧面板上有不少孔,那是用来固定主板的。而在主板周围和中间有一些安装孔,这些孔和机箱底部的一些圆孔相对应,是用来固定主机板的,安装主板的时候,要先在机箱底部孔里面装上定位螺丝,(定位螺丝槽按各主板类型匹配选用,适当的也可放上一两个塑胶定位卡代替金属螺丝)。

接着将机箱卧倒,在主板底板上安装铜质的膨胀螺钉(与主板上的螺钉也对齐),然后把主板放在底板上。同时要注意把主板的I/O接口对准机箱后面相应的位置(图中箭头所指位置),ATX主板的外设接口要与机箱后面对应的挡板孔位对齐

注意:要让主板的键盘口、鼠标口、串并口和USB接口和机箱背面挡片的孔对齐,主板要与底板平行,决不能搭在一起,否则容易造成短路。另外,主机板上的螺丝孔附近有信号线的印刷电路,在与机箱底板相连接时应注意主板不要与机箱短路。如果主板安装孔未镀绝缘层,则必须用绝缘垫圈加以绝缘。最好先在机箱上固定一至两颗螺柱,一般取机箱键盘插孔(AT主板)或I/O口(ATX主板)附近位置。使用尖型塑料卡时,带尖的一头必须在主板的正面。

安装系统不同,安装盘不同,安装方法有些差别。大体过程如下:
1、准备好WINDOWS XP光盘
2、启动电脑,按Delete键,进入主板BIOS设置界面。
3、设置光驱启动:进入BIOS后,根据你所说的主板,请使用方向键找到 BOOT,按Enter进入打开,方向键选择 BOOT DEVICE PRIORITY CD/DVD DRIVES 按Enter进入,其中的选项有 Floppy 、HDD-0 等,当然也有 CD-ROM 选项,按键盘上的Page Up或Page Down 键选中CD-ROM ,回车,然后按F10后(将光盘装入光驱),回车保存退出BIOS设置,计算机自动重新启动。
4、重新启动后,电脑从光盘进行引导,并显示安装向导界面,你可以根据提示一步步进行安装设置。不同的安装光盘启动后选项菜单不太一致,但大体相同,你只要首先选择光盘提示中的“安装…××××系统”就可以了。
5、大致步骤是:按Enter确定继续安装;按F8接受许可证协议;选择你想要安装的位置一般为C盘,按Enter;选择文件系统,推荐使用NTFS,按Enter;将进入磁盘扫描,并且将安装程序复制到硬盘上;计算机将在15秒后重新启动,按Enter立即重新启动;从硬盘启动继续安装过程,此时开始是图形界面模式,在这一界面下,要进行六个步骤的自动安装:安装设备、安装网络、复制文件、安装开始菜单、注册组件、保存设置。现在的计算机这六个步骤一般要经过30分钟左右。
6、系统安装结束后,自动重新启动进入到桌面,此时安装你的主板驱动(一般只要安装声卡、显卡,网卡大多为系统自认,不认当然要安装了,呵呵……)。由于主板型号不同,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也不同,在此就不详细说明了,以免误导!!!
7、一切齐备,建立网络连接,输入账号,连接上网。
8、神游网络空间吧!呵呵……

-----------------------------------------------------------------一、 准备工作
组装前应先做如下准备工作:
1. 工作台:如果你已购买了电脑桌,它就是最好的工作台。如果你还没有购买,用其他结实点的三屉桌、饭桌都可以。将工作台放在房间的“空档”部位,使你能够围着它转,以便从不同的位置进行操作。
2. 部件放置台:床、沙发都可以。在它们上面铺垫一层硬纸板(如部件包装盒)、报纸或纯棉布都可以,不要用化纤布或塑料布,防止产生静电损坏部件。
3. 中号十字起子、一字起子各一把;环形橡皮筋几只;导热硅脂(购CPU风扇时索取)。
4. 将买回的部件开封,取出部件,除机箱放在工作台上外,其他部件放在部件放置台上,不要重叠。说明书、安装盘、连接线、螺钉分类放开备用。注意,不要触摸拆封部件上面的线路及芯片,以防静电损坏它们。一些带有静电包装膜的部件,如主板、硬盘、内存等,在安装前,先让它们呆在里面。
至此,准备工作就绪。
在组装过程中,请注意如下事项:
● 在进行部件的线缆连接时,一定要注意插头、座的方向,一般它们都有防误插设施,也叫“防呆装置”——预防你发呆时出错的措施,如缺口、倒角等。只要留意它们,就会避免出错。另外,连接光驱、硬盘、软驱的扁平线缆边上有一条线是红色的,它表明这是1号线,应与插座的1号线连接。由此,也可辅助验证你插接连线是否正确。
● 插接的插头、座一定要完全插入,以保证接触可靠。如果方向正确又插不进去,应修整一下插头(电源插头带残留毛边,难以顺畅插入的情况比较多见)。
● 不要抓住线缆拔插头,以免损伤线缆。

二、 组装硬件
组装工作按下列步骤进行(以立式ATX机箱为例):
1. 准备机箱
● 机箱立放在工作台上,拆下机箱两边的侧面板,取出附送的外接220V市电的电源线和附件包(内有螺钉、机箱脚垫、后面板PCI插槽防尘片等附件)。
● 将机箱脚垫安装在机箱底部。
● 整理一下机箱扬声器、控制线,将它们收拢,用橡皮筋简单捆扎在一起,以免影响后续操作;
● 机箱卧放,左面向上。将附件包中的6颗主板安装螺丝(6面体铜制,下部带螺杆,上部带螺纹孔)根据主板上的安装孔位置,旋入机箱托板上的对应孔内。
● 如果你购买的是平面安装软驱的机箱,由里往外推压,取下光驱、软驱部位的塑料面板及可拆除挡板;如果你购买的是安装内陷式软驱的机箱,仅取下光驱部位的塑料面板及挡板。
● 对安装内陷式软驱的机箱,进行软驱试装。将软驱由机箱内部推入软驱安放机仓,然后,左右各用1颗螺钉将它临时固定在机仓内。此时插入1张软盘,调试安装位置:插入软盘时,弹出按钮被顶出;按下弹出按钮能顺畅弹出软盘。否则,需要调整软驱位置或修整机箱的相应部位,使软盘能够顺畅出入。
● 对照主板输入/输出接口的部位,用手或十字起子推压,去除机箱后面板上相应安装孔及AGP插槽、将使用的PCI插槽位置上的可拆除铁片。
● 将随机箱带的电源从机箱内部安放到机箱后上方的电源仓内,然后从后面板拧紧固定螺钉。
至此,机箱准备工作完成。将它放到别的地方,腾出工作台。
2. 安装主板上的部件
● 安装CPU
主板平放在工作台上,将CPU插座旁边的一根“零压力杆”向上拉起,与主板成90°。

然后,将CPU按针脚对应位置(下部左右各有缺针),放入CPU插座(注意:位置正确时不需要施加压力即可将CPU平放到插座内。千万别加压硬插,以免损坏CPU插针)。然后,将“零压力杆”压回水平位置卡住压力杆即安装好了CPU。

● 安装CPU散热风扇
散热风扇与CPU的连接方式随风扇类型有所不同,我们以常见的挂钩式散热风扇说明其安装方法。挂钩式散热风扇带有一条两端有长方孔、具有弹性的“M”型连接片。安装前,先比划一下,确定风扇安装方向:与CPU插座上的挂钩凸起一致;并使风扇电源线靠近主板上的CPU风扇插座。方向确定后,在CPU芯片表面均匀、薄薄地涂复一层导热硅脂(P3-CPU风扇上一般预涂有硅脂,上面盖有一片白色保护纸,将纸撕去即可,勿需再涂);然后将风扇平放在CPU芯片上,使连接片一边的钩孔挂在CPU插座凸起上,调整一下连接片位置,再将风扇另一边的挂钩加力压下,挂在CPU插座的另一个凸起上。安装完后,用手抓住风扇散热片轻轻加力、左右旋动一下,使硅脂分散均匀;然后检查一下安装是否平稳,挂钩是否牢靠。最后,将风扇电源插头,插入主板上的CPU风扇插座(FAN1或CPUFAN),将多余的线收短,用橡皮筋捆扎好,这样就完成了CPU散热风扇的安装。

● 安装内存条
一般来说,如果只安装一根内存条,应安放在靠近CPU的第一个内存条插座DIMM1上;如果安装多根内存条,则按DIMM2,DIMM3顺次安放。内存条安装到哪条内存插座,主板说明书上大多有相应说明,如果出现认不出内存的情况,最好参照主板说明安装。
安装内存条时,先将插座两边的白色卡子向外扳开(约呈45°);然后,使内存条插脚的缺口与插座上的定位凸起对应,将内存条垂直放入两边白色卡子的槽中,双手拇指按住内存条垂直向下用力,并用食指扶住卡子稍向上用力,使内存条插入插座。插接过程中,两边的卡子随压力抬起,最后,卡子上端的钩子,正好卡住内存条两边的半圆形卡口。

如要取出内存条,用两手拇指同时向外扳卡子,即可将内存条撬出。
● 将机箱附件中的几个塑料防压支柱,按长端留在主板背面的方向压入不上螺钉的安装孔内,以起到防止插入插卡时主板悬空,损伤主板的作用。v
至此,主板上部件的安装工作完成。
3. 将主板装入机箱
● 将主板放入机箱,将它安放在机箱托板上,看看与准备机箱时安装的螺钉位置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应调整托板上安装螺帽的位置;然后用螺钉将主板固定在机箱托板上。
安放主板时,一定要保证安装孔对正,能够轻松旋入固定螺钉,千万不要凑合。如果安装孔偏位强行旋入螺钉,将使主板产生内应力,时间一长,可能引起印制板导线断裂等难以查找和修复的隐患。另外,安装孔偏位也可能使托板上的铜螺钉与主板背面线路接触,形成短路或“接地”,造成电路故障,甚至损坏主板。
4. 连接机箱至主板的控制线
● 一般机箱至主板的连接线有如下5组,线端有插座,插座上标有英文名称:
SPEAKER(扬声器/蜂鸣器):2线,使用4线插座,有+/-极性;
POWER ON (电源“开”):2线,使用2线插座,无极性;
RESET(复位):2线,使用2线插座,无极性;
POWER LED(电源指示灯):2线,使用3线插座,有+/-极性;
HDD-LED(硬盘运行指示灯):2线,使用2线插座,有+/-极性。
某些机箱还可能有:
SMI(睡眠开关线):2线,使用2线插座,无极性;
SP-LED(省电指示灯):2线,使用2线插座,有+/-极性。
● 在主板上,有与之对应的两排插针,分别标有:SPEAKER,PWR.ON,RESET,POWER.LED,HDD.LED,SMI,SP.LED。这两排插针一般在主板靠近机箱底部的位置。
● 将机箱上各个连接线的连接插座插入主板相应的插针上,即可完成机箱控制线与主板的连接。有+/-极性的插座要注意插入方向(一般红线为+),如果插反了,指示灯不亮。

5. 安装光驱
● 在安装光驱前,先认识一下光驱的接口:将光驱的尾部向着自己,一般可以看到它有5组接口。

由右向左分别是:
电源输入端口,粗4针(+5,G,G,+12):+5V,地,地,+12V;
数据线端口,40针;
主从选择端口,6针(MA,SL,CS):主,从,线选。图例设置为主设备;
模拟音频输出端口,4针(R,G,G,L):右声道,地,地,左声道;
数字音频输出端口,2针(D,G):数字信号,地。
● 在安装光驱之前,应检查一下光驱的主从配置。如果我们只有一个光驱,应将“主从选择”端口中的“短接端子(小黑帽)”安放到外壳上标记有“master(MA)”的位置,使其作为主设备工作(出厂设置一般为“主设备”);如果有两个光驱,则一个短接到“master(MA)”作为主设备工作,另一个短接到“slave(SL)”作为从设备工作。
● 当完成主从配置后,将光驱由机箱的正面推入机箱,使光驱面板与机箱面板平整;然后,在机箱内部,左右各用2颗螺钉将它固定在机仓内。
● 将主板附送的40线IDE扁平电缆,以红色线对向插座1脚那边,或根据插头、座的缺口定位边,插入主板的IDE2插座,另一端插入光驱的40线端口。注意:一般主板有两个IDE端口,分别标记为IDE1和IDE2。如果你的主板支持ATA66/100,则IDE1为蓝色插座,而IDE2为白色插座。

如果你安装两个光驱,主、从光驱共用一条IDE线缆(IDE线缆除头、尾各有一个插座外,中间还有1个插座):一般主光驱使用IDE线缆尾端那个插座;从光驱使用中间那个插座。如果只有一个光驱,使用中间或尾端的插座均可。
● 将光驱附送的两端均为4线插座的音频线,一端插入模拟音频输出端口,另一端暂不使用。
● 将机箱电源“大4线”连接器之一,插入光驱电源端口(注意插头、座方向)。
由左至右:模拟音频线、40线数据线、电源线。
至此,光驱安装完毕。
6. 安装硬盘
● 安装硬盘前,先认识一下硬盘的接口:它有3组。
由右向左分别是:
电源端口,粗4针;
主从配置端口,6针或更多针;
数据接口,40针。
● 安装硬盘前,应检查硬盘主从配置。与光驱类似,如果只有一个硬盘,应将“主从配置”端口中的“短接端子”安放到“master(MA)”位置,使其作为主设备工作(出厂设置一般为“主设备”);如果有两个硬盘,则一个作为主设备工作,另一个作为从设备工作。硬盘的主从设置针脚比光驱稍复杂,应参照硬盘上的标识和说明书设置。
● 将硬盘金属盖面向上,由机箱内部推入硬盘安放机仓(一般在软驱下面),尽量靠前,但又与机箱前面板间保持一点距离。然后,左右各用2颗螺钉将它固定在机仓内。如有可能,最好与软驱间隔一个仓位,以利散热。
● 将主板附送的80线IDE扁平电缆的蓝色插头插入主板蓝色的IDE1插座。将尾端(黑色)插入硬盘40线端口。注意:如果你的主板不支持ATA66/100,IDE线缆与光驱线缆一样,均为40线,可以互换使用。40线线缆的三个插头均为黑色。将任一端插入IDE1,另一端接硬盘即可。
如果你安装两个硬盘,与光驱一样,主、从硬盘共用一条IDE线缆:尾端接主设备,中间(灰色插头)接从设备。如果只有一个硬盘,应使用尾端的插座。
● 将机箱电源“大4线”连接器之一,插入硬盘电源端口。
至此,硬盘安装完毕。
7. 安装软驱
● 软驱有2组接口。
数据接口:34针;
电源端口:粗4针小插座。
● 如果你购买的是平面安装软驱的机箱,将软驱由机箱外部推入软驱安放机仓,使面板平整;然后,左右各用2颗螺钉将它固定在机仓内。
如果你购买的是安装内陷式软驱的机箱,将软驱由机箱内部推入软驱安放机仓,然后,左右各用2颗螺钉将它固定在机仓内。
● 将主板附送的34线扁平电缆的一端插入主板上IDE插座附近的FDC插座。另一端插入软驱的数据端口。如果你安装两个软驱,与光驱一样,它们共用一条数据线缆:尾端接A软驱;中间插头接B软驱。
注意,一般软驱的数据线按防呆缺口插接即可。但SONY软驱数据插座的上下两边均有防呆缺口,如图10所示,数据线有可能插错。正确的插接方向为:34线连接电缆上的红线边靠近电源插座。

● 将机箱电源“小4线”连接器插入软驱电源端口。
至此,软驱安装完毕。

8. 安装插卡(显卡、声卡等)
安装插卡的工作就简单多了。
● 将显卡、声卡等插卡垂直插入相应的AGP或PCI插槽,并将插卡的金属翼片固定在机箱后面板的台面上。
● 将光驱的模拟音频线的另一端插入声卡的“CD IN”端子。
进行到这一步,主要设备的安装、连接工作已经完成。剩下的音箱、MODEM、鼠标器、键盘,都由机箱的后面板接插,暂不管它。
下面还要做两件事:
1. 将机箱电源的20线ATX电源插头,插入主板上的ATX电源插座。注意,该插头座有一个卡勾,要拔出插头时,须压下勾柄,使勾端抬起,否则难以拔出;

2. 整理机箱内的线缆:将多余长度的线缆和没有使用的电源插头折叠、捆绑,使机箱内部整洁、美观。同时注意不要让线缆碰到主板上的部件,尽量给CPU风扇周围留出更大的空间,以利散热。

Ⅸ 简述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

1、打开机箱,将电源安装在机箱中。

2、在主板的CPU插座上插入CPU芯片并涂抹导热硅脂,安装散热片和散热风扇。

3、将内存条插入主板的内存插槽中。

4、将主板安装在机箱中主板的位置上,并把电源的供电线插接在主板上。

5、将显卡安装在主板的显卡插槽上。

6、现在的声卡都是PCI接口,所以将声卡插入PCI插槽中。

7、在机箱中安装硬盘、光驱,并将数据线插在主板相应的接口上,接好电源线。

8、将机箱面板控制线与主板连接,即各种开关、指示灯、PC喇叭的连接。

9、将显示器的信号线连接到显卡上。

10、加电测试系统是否能正常启动。

(9)网络连接器组装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防止静电,特别是在冬季操作,静电是计算机组装过程中最大的杀手。去除静电的方法,可以用流水洗手或佩戴专用放静电手环和手套。

2、防止液体进入计算机内部,特别是在夏天组装计算机时,要防止汗水滴在计算机的部件上,造成计算机部件的损坏。

3、使用正确的安装方法,不可粗暴安装,固定板卡时不能使用蛮力。

4、计算机组装用的工具不能随意摆放。在组装过程中,对各个部件要轻拿轻放,小心不要碰落在地上。

5、在进行计算机组装前一定要认真阅读主板、CPU以及各个部件的使用说明书,了解这些部件的安装要点。

Ⅹ 在网上看到有关FFC、FPC、BTB、RF 连接器,请问这些是什么意思用在什么地方

FFC连接器:FFC连接器即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器,它是一种用PET绝缘材料和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通过高科技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新型数据线缆,具有柔软、随意弯曲折叠、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拆卸方便、易解决电磁屏蔽(EMI)。

FPC连接器: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翻译成中文就是:柔性印刷电路板,通俗讲就是用软性材料(可以折叠、弯曲的材料)做成的PCB)连接器用于LCD显示屏到驱动电路(PCB)的连接。产品主要应用于各种数码通讯产品、便携式电子产品、电脑周边设备、测量仪器、汽车电子等领域,如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MID、MP345、掌上游戏机、音响系统等。主要特色:①.制造微型化、小巧、高密集成;②.节省空间;③. 简化配线程序,连线简单;④. 节省人力成本;⑤. 柔性优良、应用灵活、可折叠。

BTB连接器:板对板连接器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造等行业。板对板连接器是属于手机内部的连接器,用于连接pcb板,实现机械和电气上的连接。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板对板连接器的小pitch、多pin数、高速传输功能是最符合智能手机连接器需求的。

RF连接器:RF连接器即射频同轴连接器,通常被认为是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作为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RF连接器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起桥梁作用。是同轴传输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元件。发展趋势:1.小型化 2.高频率 3.多功能 4.低驻波、低损耗 5.大容量、大功率

其中FPC/BTB连接器都是需要经过测试才能应用的,为了验证性能的可靠性和质量,可用大电流弹片微针模组进行电流导通和连接,在大电流和小pitch领域有着很好地应对方法,连接稳定可靠,性能极佳,能有效提高FPC/BTB连接器的测试效率,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阅读全文

与网络连接器组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61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427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733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405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165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66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154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41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800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1036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44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101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63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69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88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54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372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590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99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