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脑硬盘里的核心部件是
磁头
磁头是硬盘中最昂贵的部件,也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环。传统的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电磁感应式磁头,但是,硬盘的读、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操作,为此,这种二合一磁头在设计时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从而造成了硬盘设计上的局限。而MR磁头(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头,采用的是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传统的磁感应磁头(MR磁头不能进行写操作),读取磁头则采用新型的MR磁头,即所谓的感应写、磁阻读。这样,在设计时就可以针对两者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优化,以得到最好的读/写性能。另外,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而不是电流变化去感应信号幅度,因而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读取数据的准确性也相应提高。而且由于读取的信号幅度与磁道宽度无关,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从而提高了盘片密度,达到每平方英寸200MB,而使用传统的磁头只能达到每平方英寸20MB,这也是MR磁头被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原因。MR磁头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采用多层结构和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制作的GMR磁头(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渐开始普及。
磁道
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带来困难。一张1.44MB的3.5英寸软盘,一面有80个磁道,而硬盘上的磁道密度则远远大于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磁道的磁化方式一般由磁头迅速切换正负极改变磁道所代表的0和1。
扇区
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放512个字节的信息,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1.44MB3.5英寸的软盘,每个磁道分为18个扇区。
柱面
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单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无论是双盘面还是单盘面,由于每个盘面都只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所谓硬盘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头)、Sector(扇区),只要知道了硬盘的CHS的数目,即可确定硬盘的容量,硬盘的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512B。
㈡ 判断哪个是计算机的系统盘最重要区别
你重装的是什么系统?Win7吗?如果不是Win7,那就就可以肯定你先前的系统是装在E盘中的,而后重装系统时你没有选择磁盘,因此系统默认被装到C盘中了,那么你现在有两个XP。如果你装的是Win7,那么,原先的XP系统有可能被你误操作给转移到E盘了。
㈢ 硬盘和cpu哪一个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
这两个都算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件,不过应该都算硬件。至于软件,是你电脑安装的操作系统,那些才算软件。
如果这两者进行比较的话,个人认为,CPU才是电脑的心脏,所以应该更重要。
㈣ 电脑的核心在哪
电脑核心是中央处理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CPU,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 Control Unit)。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主要包括运算器(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Data)、控制及状态的总线(Bus)。
㈤ 电脑的核心部件是什么
是CPU、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电脑上的三大核心部件为CPU、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三者是组成计算机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计算机都是至关重要的。
中央处理器的功能主要为处理指令、执行操作、控制时间、处理数据,内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输入输出设备起了人与机器之间进行联系的作用。
(5)电脑哪个盘是核心扩展阅读:
计算机的发展:
1、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
2、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硬件方面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
3、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
4、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
㈥ 电脑的核心部件是什么,有哪些
准确的来说,每个配件都是缺一不可的。包括的重要配件有:
五个最核心的组件:CPU、主板、显卡、内存、硬盘
四个辅助运行组件:电源、散热器、显示器、机箱
两个输入组件(平板电脑可以不使用):鼠标、键盘
CPU(中央处理器):由极其微小的电路组成的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能够解释计算机的指令和软件的数据,是最重要的运算组件。
主板:将显卡、内存、硬盘等重要组件连接和固定,安装了重要电路系统以及多种接口(如USB接口、电源线接口、硬盘线接口、显卡接口、CPU插槽等),是最重要的支撑组件。
显卡(显示接口卡):将电脑的数字信号转换成可视的模拟信号,使显示器显示图像(显卡是电脑数据到图像的一个中转站),能协助CPU运行,提高性能,是最重要的显示组件。
内存:用于储存CPU、硬盘、外部设备的临时数据,断电后数据消失。内存对性能影响很大,空间越大储存的数据越多,速度越快。内存是最大的缓存,也是影响性能的关键组件。
硬盘:电脑用于存放永久数据的储存器,由多个或单个盘片组成。系统、个人资料等所有文件均储存在这里,是电脑最重要的储存组件。
电源:用于给电脑供电,同样缺一不可。
散热器:用于排放组件发出的热量(尤其是CPU和显卡),没有散热器,组件可能会因为过热烧毁。
显示器:电脑重要显示组件,同显卡一样重要,两者必须互相连接才能显示图像。
机箱:用于存放所有重要组件的支架。
鼠标及键盘:电脑重要的输入设备(平板电脑可以不使用鼠标和键盘,一个控制输入字符和其他命令,一个负责控制光标,没有这两个组件台式机基本无法操作)
㈦ e盘是什么
E盘指的是硬盘的逻辑驱动器或外接USB移动存储设备。详解如下:
第1种情况,电脑硬盘的磁盘分区分为系统分区(引导盘)和扩展分区,而扩展分区又可以分为若干个逻辑分区。计算机从诞生之日起规定系统分区的盘符为“C:”。然后其他逻辑驱动期则依次往后编,如D:(D盘),E:(E盘),F:(F盘)......
至于逻辑驱动器究竟会有几个,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划分。
第2种情况,如果电脑硬盘上的逻辑驱动器只有一个D盘。那么当计算机插入USB移动存储设备(如:移动硬盘、U盘、手机、照相机、TF卡读卡器等)时,则会自动将这个新设备的盘符定义为E:(E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