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机的网络
什么是CDMA技术?
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itiple 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
移动通信系统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按信号性质分,可分为模拟、数字;按调制方式分,可分为调频、调相、调幅;按多址连接方式分,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目前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所使用的GSM移动电话网采用的便是FDMA和TDMA两种方式的结合。GSM比模拟移动电话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频谱效率上仅是模拟系统的3倍,容量有限;在话音质量上也很难达到有线电话水平;TDMA终端接入速率最高也只能达到9.6kbit/s;TDMA系统无软切换功能,因而容易掉话,影响服务质量。因此,TDMA并不是现代蜂窝移动通信的最佳无线接入,而CDMA多址技术完全适合现代移动通信网所要求的大容量、高质量、综合业务、软切换等,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用户的青睐。
CDMA技术的出现源自于人类对更高质量无线通信的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战争的需要而研究开发出CDMA技术,其思想初衷是防止敌方对己方通讯的干扰,在战争期间广泛应用于军事抗干扰通信,后来由美国高通公司更新成为商用蜂窝电信技术。1995年,第一个CDMA商用系统运行之后,CDMA技术理论上的诸多优势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从而在北美、南美和亚洲等地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应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香港、韩国、日本、美国都已建有CDMA商用网络。在美国和日本,CDMA成为国内的主要移动通信技术。在美国,10个移动通信运营公司中有7家选用CDMA。到今年4月,韩国有60%的人口成为CDMA用户。在澳大利亚主办的第28届奥运会中,CDMA技术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什么是GSM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刚投放市场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就在研制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最有代表性和比较成熟的制式有泛欧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美国的ADC(D-AMPS)和日本的JDC(现在改名为PDC)等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在这些数字系统中,GSM的发展最引人注目。1991年GSM系统正式在欧洲问世,网络开通运行。
GSM系列主要有GSM900、DCS1800和PCS1900三部分,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工作频段的差异。
蜂窝移动通信的出现可以说是移动通信的一次革命。其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率利用率并增大系统容量,网络的智能化实现了越区转接和漫游功能,扩大了客户的服务范围,但上述模拟系统有四大缺点:各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很难开展数据承载业务;频谱利用率低无法适应大容量的需求;安全保密性差,易被窃听,易做“假机”。尤其是在欧洲系统间没有公共接口,相互之间不能漫游,对客户造成很大的不便。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源于欧洲。早在1982年,欧洲已有几大模拟蜂窝移动系统在运营,例如北欧多国的NMT(北欧移动电话)和英国的TACS(全接入通信系统),西欧其它各国也提供移动业务。当时这些系统是国内系统,不可能在国外使用。为了方便全欧洲统一使用移动电话,需要一种公共的系统,1982年,北欧国家向CEPT(欧洲邮电行政大会)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制定900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业务规范。在这次大会上就成立了一个在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TSI)技术委员会下的“移动特别小组(Group Special Mobile)”,简称“GSM”,来制定有关的标准和建议书。
我国自从1992年在嘉兴建立和开通第一个GSM演示系统,并于1993年9月正式开放业务以来,全国各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大多采用GSM系统,使得GSM系统成为目前我国最成熟和市场占有量最大得一种数字蜂窝系统。截至2002年11月,中国手机用户2亿,比2001年年底新增5509.2万。
2. IT行业主要有哪些分类 手机属于什么
IT行业总体来说分为三个方面
1.网络
2.软件
3.集成电路
如果您希望进入IT行业,那么您先要确定进入这三个方面中的一个。
三个方面的就业方向:
1.集成电路方向,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方向,需要求职者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很能通过培训来补充,需要很好的类似于大学教育的培养;这类人才就业面很窄,但如果就业了,其薪水很高(当然要看企业的情况)
2.软件方向,这个方面比集成电路设计在专业上相对宽一些,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师,也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常规的培训可以使一个没有软件基础的人成为一个软件蓝领,但要成为软件设计人员,还是需要相当的工作与学习时间;这类人才大多就业于软件企业;
3.网络方向,这个方面涉及的面就比前两者宽得多,通过培训可能从一个对网络技术不了解的人逐步成为网络的工程师,因为网络技术是一种更偏向于操作的技术。在就业面也宽得多,因为信息化是一个全社会的工程,政府、企业都在进行信息化,都需要在网络方面寻找合适的人才进行其网络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
而不同网络工程师却是各行各业所需要的。
什么是网络工程师,我们可以从企业信息化的岗位体系中作一些了解。企业(或政府)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以下四种人:
1.企业信息化主管:负责信息化建设中的目标与方案决策,信息化建设中的方向研究;
2.工程技术人员:负责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建设,包括设备、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建设;
3.运行维护人员:负责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以及基本的开发;
4.操作应用人员:主要应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本职工作。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运行的过程来看,一个企业会把建设过程以外包方式交给专业的IT公司来完成,于是一般一个企业不会有IT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说IT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都集中于专业的IT公司;而当信息化系统建成后,企业一般会有一个人,或一个组来负责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这部份人是企业必配的,而且从成本角度来看,企业会招聘一个对网络设备、网络系统、数据库、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以及基本网络开发都有所了解的人来负责其信息化系统,这类人一般叫网管。这类人的知识是水平性的,多方面的,但不是特别专业的。如果当企业真正遇到非常专业的技术问题,一般会让这个网管带着问题咨询专业的IT公司。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工程师的就业面会远大于其它两类工程师。
那现在社会中有很多称呼为网络工程师的认证培训或培训认证,我们如何来选择呢,我们可以网络技术的系统来分析与了解:
1.网络设备技术,这主要涉及网络的硬件建设,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组局网、广网,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CISCO、NORTEL;
2.网络操作系统,这主要涉及操作系统的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这方向有代表性的是WINDOWS 2000、UNIX、LINUX等;
3.网络数据库,这主要涉及应用于网络的数据库,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SQL和ORACLE等;
4.网络安全,大家不应把网络安全片面的想成对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的安全,其实安全问题在网络的各方面都存在,在这方面国内还没有出现比较好、比较全面的认证;
5.网络管理,这涉及一个局网、广网的综合管理、优化、计费等等,也没有一个综合性的认证;
6.网络应用开发,企业的网站的基本开发、互动性开发,技术有ASP等等。
这六个方面都是企业信息化必备的因素,所以大家如果要补充自己的知识,可以从这六个方面去补充,自己还要作一个定位,是成为一个全面性的人员,还是专业性的人员。不过如果能在这个方面打下扎实的基本功,那么再在工作中选择一个方向,会更加厉害。
3. 智能手机是什么网络
3G是指3G网络.是指技能3G网络的手机
而智能手机一般是指带PDA功能的手机
不过因为中国不支持3G网络.所以中国上市的手机都是高价位带PDA功能的手机.所以一般人就容易把3G手机跟PDA手机弄混了.
3G指的是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在日本 美国已经是成熟的移动网络技术,在我们国家,正在开发中,3G手机生产厂商已经发牌,就是网络在筹备中。国家信息产业部把网络运营资格给了联通,但多家中外公司都在竞争。
我们通常把GSM网络叫做第2代移动技术-就是2G,我们国家现在的技术,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技术。CDMA做为一种高性能 低辐射 高传输量的技术被作为第2代像第3代过度的技术-2.5G。
当3G时代来临时,网上视频 网上购物 网上会议等将不再是梦,它的传输量是GSM的100倍。只是国家不要在把它给联通了
4. 手机是通过什么传播信息的
手机的信号频率很高,一般在900Mhz左右,靠电离层反射传播,打电话的手机信号传到最近的基站,也就是移动或者连通的信号塔,再由基站把高频信号频率降低,由基站和基站之间通信,这个信号是直线传播,遇到高的建筑物会被挡住,所以那些塔都竖的很高,传到接电话的手机附近的基站,再转成高频信号发给手机
移动用的GSM系统全称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手机在哪个地区,会自动对最近的基站进行跟踪,所以能够实现上面的通信方式,联通的通信系统理论上比移动的要先进,因为GSM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而CDMA属于第二代,全称窄带码分多址数字接入技术,但是可能由于联通的资金或者其他的技术原因,信号在很多地区都不如移动好,楼主可以去参考一下有关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方面的书,如果不是很专业的话应该可以看懂
5. 手机是什么
智能手机,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简单的“1+1=”的公式,“掌上电脑+手机=智能手机”。从广义上说,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序下载、音乐图片下载等等。融合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msumer)的智能手机必将成为未来手机发展的新方向。 那么智慧型手机呢?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文曲星+手机=智慧型手机”,大家一对比就能知道,掌上电脑和文曲星有着很大的区分,从功能应用上来说,掌上电脑就有着自己十分明显的优势。 其实智能手机和智慧型手机最容易区分的一点就是“是否拥有操作系统”。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成为一部智能手机所必备的几个条件: 1、具备普通手机的全部功能,能够进行正常的通话,发短信等手机应用。 2、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即需要支持GSM网络下的GPRS或者CDMA网络下的CDMA 1X或者3G网络。 3、具备PDA的功能,包括PIM(个人信息管理),日程记事,任务安排,多媒体应用,浏览网页。 4、具备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在这个操作系统平台上,可以安装更多的应用程序,从而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得到无限的扩充。 既然只有具备操作系统的手机才配叫智能手机,那其的操作系统种类又有哪些呢?既然智能手机的诞生和掌上电脑有关,那它的操作系统也肯定会与掌上电脑有关。Symbian和Windows CE、Palm、Linux依旧是这四大阵营,不过与PDA操作系统中Palm和Windows CE两强争霸的局面不同,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Symbian却抢得了先机,索爱、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松下等公司基本上都采用了Symbian为主的操作系统。 Symbian:Symbian的很像是Windows和Linux的结合体,有着良好的界面,采用内核与界面分离技术,对硬件的要求比较低,支持C++,VB和J2ME。兼容性较差。代表机型:诺基亚6600索爱P908西门子SX1 Windows CE:由于微软的强大实力,WINDOWS CE有很多先天的优势,比如拥有强大的内建软件,WORD,EXCEL,IE,MSN MESSENGER,OUTLOOK,MediaPlay等,其它系统上的同类软件很难做到如此完善和统一。由于硬件要求极高使价格也高了,耗电还是很比较大,系统稳定性差。代表机型:多普达智能手机系列。 Palm:这种系统对硬件的要求很低,因此在价格上能很好的控制,耗电量也很小。 PALM 由于比较早出现,应用在手机上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相同于其它两大系统,PALM 显得比较弱小。代表机型:三星SGH-i500Treo 600。 Linux:Linux具有源代码开放、软件授权费用低、应用开发人才资源丰富等优点,便于开发个人和行业应用。起步太晚,没有雄厚的基础。代表机型:摩托罗拉A760 ,三星i519 。 除了这四个操作系统以外,大家是不是还听说过什么S60、S70等操作系统,这些又是什么呢?其实这些都是Symbian的分支,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Symbian OS只是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而界面可以由各个厂商自已开发,9210与3650的界面就是不同的,而P908与6600又不相同,6600用的是Series 60界面,P908用的是UIQ界面,这也导至了,因为微小的差别使程序不能通用,就算是9210的Symbian OS 6.0和3650的6.1的程序也大多是不兼容的,原因就是因为界面接口的问题,相信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出台,我们需要等待一些日子了。在不同界面中,有着不同的优点和缺点,Series 60容易操作,切换任务和关闭任务容易,而UIQ界面上可支持手写操作,功能更多,不过切换和关闭任务比较麻烦。好了,言归正传。下面还是给大家说说如何走出智能手机和智慧型手机选购中的误区。 既然要走出这个误区,首先我们就应该先来认识认识它的真面目。 误区一:可以手写输入的手机 很多朋友都认为可以手写输入的手机一般都是智能手机。其实不然,这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如波导的多易随E859和TCL的E757都具有手写功能,因为没有操作系统,所以我们给它们定义为智慧型手机。反之,多普达535,作为一款智能手机,但是却不支持手写功能,我们总不会也把它看作为智慧型手机吧!所以这两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误区二:内置功能丰富的手机 是不是功能越多的手机就是智能手机呢?答案是否定的。例如CECT的T868内置的功能也非常多,也集成了PIM功能。难道我们也把它看为智能手机吗?举个很恰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以前386、486电脑才在中国大陆销售的时候,市面上就出现了一款与电脑功能相仿的“小霸王”学习机,不知道大家听说过这个产品没有,反正笔者自己家里有一台。因为当时涉及电脑的软件非常少,而学习机里内置的学习软件基本上跟电脑软件一样,所以两者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但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游戏软件越来越多的被开发出来,学习机的市场就逐渐萎缩。如果想让学习机跟上电脑软硬件升级的步伐,是十分困难的。 同理,虽然现在许多生产智慧型手机的厂商,可以提供在线升级软件等功能,可是供用户选择的面毕竟很少。因为软件的更新需要手机厂商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如今这个群雄混战的手机市场,新产品的上市时间才是手机厂商最关心的问题。 反过来说,智能手机的功能就一定很丰富。为什么呢?因为其自身的操作系统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Symbian和Windows CE、Palm、Linux这四个操作系统相对应的智能手机都会在网上找到相当可观的免费资源。 现在智能手机价格也不太高了,一千多就搞定。 参考资料:http://www.dxmobile.net/newshow.asp?id=287
6. 手机网络类型
目前我国内地手机网络有GSM,CDMA,小灵通PHS三种大类。GSM是时分多址编码系统俗称2G网络,带有GPRS的GSM 俗称2.5G 网络可以上网收发邮件等2G网络没有的功能。 CDMA是码分多址编码系统可看作2.5G 网络,相对GSM 容量大带宽高数据处理快且多,附加功能类似GPRS可以进行多媒体信息传送如上网下载发送图片等等。 现在正在建设号称3G的高级CDMA系统可以进行视频实时播放等更多功能。 小灵通系统在我国发展不如日本那么普及而且信号不好,如果你没有重要客户联系或者电话不多可以考虑小灵通。
当然GSM 与CDMA系统的手机可以互相通信打电话但是GSM 与CDMA的手机卡是不同的,即如果是GSM手机只能用GSM手机卡。 如果你只是打电话发短信等简单功能首选移动因为他的信号比联通好点,如果用到高级娱乐功能可以打两者的客服电话咨询比较。
7. 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有什么不同
智能手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台电脑,手机网络和电脑没有区别,智能手机能实现电脑的所有网络方式,电脑同样可以
网络各类型:
地理位置
1.局域网(LAN):一般限定在较小的区域内,小于10km的范围,通常采用有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2.城域网(MAN):规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10~100km的区域。
3.广域网(WAN):网络跨越国界、洲界,甚至全球范围。
局域网和广域网是网络的热点。局域网是组成其他两种类型网络的基础,城域网一般都加入了广域网。广域网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网。
4.个人网:个人局域网就是在个人工作地方把属于个人使用的电子设备(如便携电脑等)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因此也常称为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其范围大约在10m左右。
传输介质
1.有线网:采用同轴电缆和双绞线来连接的计算机网络。
同轴电缆网是常见的一种连网方式。它比较经济,安装较为便利,传输率和抗干扰能力一般,传输距离较短。
双绞线网是目前最常见的连网方式。它价格便宜,安装方便,但易受干扰,传输率较低,传输距离比同轴电缆要短。
2.光纤网:光纤网也是有线网的一种,但由于其特殊性而单独列出,光纤网采用光导纤维作传输介质。光纤传输距离长,传输率高,可达数千兆bps,抗干扰性强,不会受到电子监听设备的监听,是高安全性网络的理想选择。不过由于其价格较高,且需要高水平的安装技术,所以尚未普及。
3.无线网:用电磁波作为载体来传输数据,无线网联网费用较高,还不太普及。但由于联网方式灵活方便,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连网方式。
局域网常采用单一的传输介质,而城域网和广域网采用多种传输介质。
拓扑结构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或设备)的几何排列形式。
1.星型网络:各站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与中心站相连。特点是很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数据的安全性和优先级容易控制,易实现网络监控,但中心节点的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瘫痪。
2.环形网络:各站点通过通信介质连成一个封闭的环形。环形网容易安装和监控,但容量有限,网络建成后,难以增加新的站点。
3.总线型网络:网络中所有的站点共享一条数据通道。总线型网络安装简单方便,需要铺设的电缆最短,成本低,某个站点的故障一般不会影响整个网络。但介质的故障会导致网络瘫痪,总线网安全性低,监控比较困难,增加新站点也不如星型网容易。
树型网、簇星型网、网状网等其他类型拓扑结构的网络都是以上述三种拓扑结构为基础的。
通信分类
1.点对点:数据以点到点的方式在计算机或通信设备中传输。星型网、环形网采用这种传输方式。
2.广播式:数据在共用介质中传输。无线网和总线型网络属于这种类型。
使用目的
1.共享资源:使用者可共享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如文件、扫描仪、绘图仪、打印机以及各种务。internet网是典型的共享资源网。
2.数据处理网:用于处理数据的网络,例如科学计算网络、企业经营管理用网络。
3.数据传输网:用来收集、交换、传输数据的网络,如情报检索网络等。
网络使用目的都不是唯一的。
服务分类
1.客户机/服务器网络:服务器是指专门提供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或专用设备,客户机是用户计算机。这是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并获得服务的一种网络形式,多台客户机可以共享服务器提供的各种资源。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网络类型。不仅适合于同类计算机联网,也适合于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联网,如pc机(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mac机的混合联网。这种网络安全性容易得到保证,计算机的权限、优先级易于控制,监控容易实现,网络管理能够规范化。网络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器的性能和客户机的数量。针对这类网络有很多优化性能的服务器称为专用服务器。银行、证券公司都采用这种类型的网络。
2.对等网:对等网不要求文件服务器,每台客户机都可以与其他每台客户机对话,共享彼此的信息资源和硬件资源,组网的计算机一般类型相同。这种网络方式灵活方便,但是较难实现集中管理与监控,安全性也低,较适合于部门内部协同工作的小型网络。
其他分类
如按信息传输模式的特点来分类的atm网,网内数据采用异步传输模式,数据以53字节单元进行传输,提供高达1.2gbps的传输率,有预测网络延时的能力。可以传输语音、视频等实时信息,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网络类型之一。
另外还有一些非正规的分类方法:如企业网、校园网,根据名称便可理解。
8. 2G网手机信息和智能手机的信息有什么区别,是不是通用。
是不能通用的。智能手机能接受2G网手机信息;但2G网手机是不能接受智能手机信息。
1、2G网手机是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传送的手机通信技术规格的。
2、智能手机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9. 手机网络类型是什么意思例如GSM,CDMA,3G等
一、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就是众所周知的GSM,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移动电话标准。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亿人正在使用GSM电话。GSM标准的无处不在使得在移动电话运营商之间签署"漫游协定"后用户的国际漫游变得很平常。 GSM 较之它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它的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式的,因此GSM被看作是第二代 (2G)移动电话系统。 这说明数字通讯从很早就已经构建到系统中。GSM是一个当前由3GPP开发的开放标准。
二、CDMA是指一种扩频多址数字式通信技术,通过独特的代码序列建立信道,可用于二代和三代无线通信中的任何一种协议。CDMA是一种多路方式,多路信号只占用一条信道,极大提高带宽使用率,应用于800MHz和1.9GHz的超高频(UHF)移动电话系统。CDMA使用带扩频技术的模-数转换(ADC),输入音频首先数字化为二进制元。
CDMA是基于码分技术(扩频技术)和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各自特定地址码。地址码之间具有相互准正交性,从而在时间、空间和频率上都可以重叠;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的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有的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接收端进行向反的过程,进行解扩,增强了抗干扰的能力。
三、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3G存在3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
10. 小米手机发短信为什么是网络短信
小米手机的网络短信其实是一款免费短信功能,通过移动网络数据/WIFI的情况下可以免费收发短信,这款免费短信功能是移动最新推出一项新颖的聊天工具,叫增强信息,华为、小米、OPPO、vivo等等手机品牌厂商都已经有合作,每一个厂商都有不同的叫法,而小米则称增强信息功能为移动网络短信。
增强信息不仅仅只是免费收发短信那么简单,还区别于传统短信,比传统短信的功能更为全面。直接在小米手机的短信端口就可以免费收发图片、语音、视频、定位等等这些富媒体信息。
小米的增强信息,毕竟是新推出的功能,不是所有机型都能使用的,需要小米MIUI10.1 系统及以上才能设置使用,怎么设置呢?看下图:
小米手机增强信息功能开启和关闭路径:
点击手机信息(短信)--长按菜单键进入短信设置--移动网络短信(开启/关闭)
全面屏手势用户开启路径:系统设置--系统应用---短信---移动网络短信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