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哪里可以学电脑技术
四川新华电脑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蛟龙大道555号,是经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的一所大型IT职业院校。是国家信息化教育全国示范基地、国家紧缺型数字艺术人才和信息技术人才计划培养基地、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教育基地、四川省委特授的“四川省城市创业青年培养基地”、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成都市技能人才培训(实训)基地。
学院占地面积150亩,学院教职员工150人,其中主授职称25人,副主授职称19人,高级职称40人,中级职称38人。校区设施齐备,环境幽雅,学风醇厚,学术氛围浓郁。
学院开设了移动APP软件开发工程师、4D动漫游戏设计师、新媒体UI精英设计师、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电商与财会、云开发软件工程师、VR空间创意设计师、大数据应用工程师、VR数字媒体精英设计师、数字艺术设计师、电子竞技运管精英、网络运营工程师等十多个热门专业,就业率达98%以上。
本着科学定位,打造特色,强化技能的原则,学院建立了互联网科技体验厅、UI体验中心、平面广告制作中心、人工智能体验厅、大数据实训群、广告传媒项目实训群、数字艺术项目实训群、云开发项目实训群、VR虚拟现实实训群、跨境电商等实训群,为实践教学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院依托集团强大的办学实力,在全国20多个城市建立了50多个创就业指导中心,五重就业保障,四项就业服务,三年就业护航,新华教育至1988年创立以来,已成功为社会培养输送了80余万优秀新华学子,合格毕业生就业率保持100%。
② 网络工程师的成功代表人物
宋展,1989年5月出生于中国·河北,拥有近乎于神话般的经历。从8岁起跟随祖辈、父辈系统地学习计算机;16岁获得VUE国际考试中心与美国·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联合授予的“CCIE—电信运营商类”互联网络高级专家资格。
思科认证
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
Cisco Certified Design Associate
Cisco Certified Network Professional
Cisco Certified Design Professional
Cisco Certified Internetworking Expert
CCIE—Service Provider(电信运营商类)
-
微软认证
Microsoft Certified Professional
Microsoft Certified Systems Administrator
Microsoft Certified Systems Engineer
Microsoft Certified database administrator
(Windows 平台 Sever 2003系统)
-
红帽linux认证
系统开发专家、系统维护专家、网络集成环境开发专家、软件检测专家、软件开发专家、Linux系统高级工程师
CIW网络安全认证
互连网络安全策略工程师、策略专家;互连网络安全技术工程师、网络安全应急维护专家;互连网络安全高级工程师、高级网络安全专家
③ 国内,计算机网络专业名人有谁 详细情况
谢希仁老师
谢希仁,1931年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先后在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张家口),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军电,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兵工程学院(重庆)和通信工程学院(南京)任教。现任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教授,全军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总参通信部科技创新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和中国通信学会会士,IEEE高级会员,《电子学报》编委,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曾被评为全国和全军优秀教师,获国家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多次以 谢教授在北京市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室讲学
及全军通信系统有突出贡献优秀科技人员奖和总参谋部人梯奖。研究领域是网管系统和卫星通信网控系统,领导和参加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商用和军用的VSAT卫星通信网控中心。近年来负责主持翻译出版了多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世界名着,如Comer的《TCP/IP》(三卷),Stevens的《TCP/IP》(三卷),Forouzan的《TCP/IP》,Stallings的《数据与计算机通信》、《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及《高速网络》等。 主编的《计算机网络》是中国国内影响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入门教材之一,被很多大学采用,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
编辑本段经历
1931年2月27日 出生于北京市。 1947-1952年 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 1952-1958年 任解放军张家口通信工程学院助教。 1958-1963年 任解放军西安军事工程学院助教、讲师。 谢希仁
1963-1977年 任解放军重庆通信兵工程学院讲师。 1977-1999年 任解放军南京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 任全军网络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99-2000年8月 任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教授。 2000年8月 退休。 2000年11月 任解放军总参通信部科技创新工作站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3年12月 至今任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兼职教授。
编辑本段生平
背景
谢希仁,1931年2月27日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晋江。父谢玉铭(又名谢子瑜)曾任多所大学的物理系教授和系主任,母张舜英长期在中学任教,因此谢希仁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随父母亲南下逃难,先后在汉口、长沙、贵州惠水和花溪,以及福建长汀的多所学校就读。1947年毕业于鼓浪屿英华中学。
大学
1947年秋,年仅16岁半的谢希仁考入了清华大学电机系。1952年毕业后,自愿参军到待遇较低的部队,被分配到张家口通信工程学院,开始了他献身国防教育事业的生涯。1954年因教学工作成绩优异立三等功1次。
任教西军电
1958年夏,张家口通信工程学院迁到西安,改名为西安军事电信工 谢希仁
程学院(西军电)。1962年,谢希仁被评为讲师,并再立三等功1次。1963年夏到重庆通信兵工程学院任教。1977年2月到重新组建的解放军南京通信工程学院卫星通信教研室任教。
筹建通信网络
1978年负责筹建通信网络专业。1979年任副教授,1980年被派往日本进修计算机软件,回国后负责全军的计算机培训工作。1981年任教授。1982年开始招收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的硕士生。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的博士生导师。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解放军总参通信部优秀共产党员。1993年立二等功1次。1994年被评为通信工程学院模范共产党员。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8年获解放军总参谋部人梯奖,被评为全军通信系统有突出贡献优秀科技人员。
编写教材
1983年,任总参通信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85~1993 年,任江苏省微电脑应用协会副理事长。1987年4月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4站点分组话音数据综合通信实验网,在《电子学报》发表分组话音通信的综述论文。1990年出版专着《分组话音通信》。1988年被推荐编写《计算机网络》统编教材。1997年被推荐编写“九五”高校国家级重点教材《计算机网络》。该教材先后在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8个版本,曾两次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成为高校最受读者欢迎的本国计算机网络教材。
承担国家项目
1989年对中国首次引进的云岗VSAT卫星通信中心站网管软件进行分析与改进(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此项目获1994 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的“八五”国家重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稀路由VSAT卫星通信系统”,被评为1995年国家电子十大科技成果之一,获1996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世纪90年代初,负责研制国内第一个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网控中心,此项目获2003年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金桥网综合网管系统”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的鉴定,是国内第一个实用的综合网管系统。 从事军队高等院校的教育近50年,直接教过的学生超过3000人,为军队和国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本段通信贡献
1984年,谢希仁在西安召开的全国第三次计算机局部区域网络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局部地区网络中的话音业务处理》的学术论文,在中国首次提出应当开展分组话音通信的研究。他在南京通信工程学院带领一批研究生进行了分组话音通信的深入研究。他们的目标不是仅仅发表几篇学术论 谢希仁作品
文,而是要自己设计和实现一个能够进行分组话音通信的实验网。1987年,谢希仁在《电子学报》上发表《分组话音通信的进展》的综述论文,提出应当在中国开展对分组话音通信的研究。同年4月,在参加这一课题研究的一位硕士生的学位论文答辩会上,成功地演示了自己设计的4站点分组话音数据综合通信试验网NICENET。试验网NICENET使用跨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制定的802.4令牌总线协议,采用16kb/s的CVSD话音编码方式。由于受到当时器件的限制,信号的传输速率仅为0.5Mb/s。但这个试验网络毕竟是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话音数据综合通信的局域网。在NICENET上,他们演示了:每个站在保证优先发送话音的条件下,实现同时进行话音与数据的通信;能够进行局域网上的电话会议,并且设计实现了有效的发言权控制机制;用一个站充当网关,实现了NICENET局域网与公用电话网的互联,网关提供二次拨号音,并进行模数和数模转换。 这个研究成果使谢希仁先后两次成功地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他带领研究生们继续在试验网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们对网络上的分组丢失规律进行统计,从而找出了逼近的数学表达式(负指数规律)。他们还对分组丢失率对汉语通话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实际测试,并得出了话音清晰度与分组丢失率的统计关系曲线。1991年,谢希仁出版了23万字的专着《分组话音通信》。他们的许多研究成果,如汉语话音统计特性及其通断模型、分组丢失率对汉语话音清晰度的影响等,为IP电话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有十几位外单位博士生或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引用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20世纪90年代,谢希仁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完成了国家重点项目——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网控中心的研制任务。这个卫星通信系统是中国第一个全部自行设计、研制生产的大型移动VSAT卫星通信系统,解决了国内大范围、远距离移动通信的技术难题手段。该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从开始研制到正式移交给用户使用,历时近10年。谢希仁领导的课题组的任务是要研制这个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构件——网控中心软件。这个网控中心是由多计算机组成的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对整个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实施全面有效的监测、控制和管理,以保证全网正常可靠地工作。 在他们的研制过程中,最大的创新点就是增加了网控中心的多级热备份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特别是异地备份的实现,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存性。针对该系统对可用性的特殊要求,他们设计了先进的多重备份体系。网控中心既有内部核心部件的热备份(中央站内网控中心处理机的双机动态热备份,网控中心控制信道单元热备份,以及密钥处理机的双机热备份),能保证单个网控中心内部的可靠性;也有异地的多梯队备份(中央站异地热备份)。所谓异地多梯队备份就是在全网设置多个配置备份网控中心的地球站,形成“一主多备”的关系,在多个网控中心之间组成备份梯队,这样就能充分满足移动卫星通信对恶劣环境下的可用性要求。主备网控中心之间的切换完全自动实现,且切换时间短,在切换过程中能够保持主备网控中心之间管理控制信息的一致性,并且异地备份的动态数据同步无需主网控中心的参与。 在研制过程中,实现主备网控中心之间的数据同步,以及实现在异地备份中的数据同步,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为这需要完成故障部件的检测,主备角色的无缝切换,以及解决主备份部件之间的动态与静态信息的一致性问题等。谢希仁领导的课题组设计了主备处理机间动态与静态信息的一致性同步协议,以及控制信道单元自动切换算法等。在异地备份方案中设计了可靠的动态数据同步方案,从而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编辑本段教育奉献
综述
或许是由于父母亲都是教育工作者,谢希仁从小就非常崇敬教师职业。他大学毕业后自愿参军到部队,在解放军的大学当上了一名教员,并且一干就是一辈子,直到退休。他从事军队高校教育近50年,直接教过的学生超过3000人,为军队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其中的许多人已成长为国内知名专家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有不少人已经成为军队中的高级领导干部。他带出来的并留在解放军理工大学任教的学生们现都已成为我军的重要技术骨干。
热爱教师工作
谢希仁从担任教员工作开始,一直是颇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更换过好几个工作单位,但不管到哪一个学校,他总是学校中公认的最优秀的教师之一。诚然,谢希仁的确具备了一个教师应有的许多基本条件,如口齿清晰、表达准确以及善于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等等,但其实最重要的是他非常热爱教师工作,并且对自己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严以律己
他从小就从父母亲那里得知,教师不认真根据学生的情况备课就没有资格上讲台。因此谢希仁从来都是很认真地备课。他总是要求自己的讲课是“尽善尽美的”、“挑不出毛病的”。其实,这样的要求对任何教师都是实现不了的,因为不管怎样认真备课,事后总是能够找出值得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也有的教师曾劝他不必这样苛求,劝他备课适可而止,因为他们认为,在基本上已经备好课的基础上,若要想再提高一步,可能就需要成倍地增加备课时间,未必值得。但谢希仁认为,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或不提这样的要求,其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因此他在每次讲完课后,一定还要认真总结,力求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包括一些微小的细节。许多学生在毕业工作后,有的甚至已经退休了,仍能清楚地回忆起当年聆听谢希仁讲课的情景。
不断的学习
永远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谢希仁能够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他一贯注意学习新的知识。在他所教过的课程中,除了电磁场和低频放大是在当学生时老师教过的外,其余的课程都是通过自学而掌握的。人们常说,信息技术(IT)是年轻人的行业。但就是在信息行业中,年过七旬的谢希仁编写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却很受读者欢迎。究其原因,就是谢希仁总是不断地对教材进行更新,充实新的内容。他总是以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来编写教材。例如,书中的每一个插图他都亲手在电脑上绘制,而不是请别人代劳或干脆从其他书上复制过来。他经常说:“教材中每一个插图都体现了教学法”。插图上构件的位置和大小,他都要再三推敲。从他编写的教材的不同版本可以看出,即使是说明同样原理的图也是不断地在改进。他在教材中留下了电子邮件的地址,为的是及时收到读者的反馈意见。此外,他根据许多外校教师的要求,花费了很多时间,把整个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电子教案(即课件)制作出来,并刻录在随书的光盘中无偿赠送给读者。
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
近年来谢希仁还翻译和组织他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翻译了大量国外的经典网络书籍,如:D.E.Comer的《用TCP/IP进行网际互联》,W.R.Stevens的《TCP/IP详解》,B.A.Forouzan的《TCP/IP协议族》,W.Stallings的《数据与计算机通信》、《高速网络与互联网》、《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S.Harnedy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教程》,以及J.December的《World Wide Web网络全书》等,总计超过1800万字。这些翻译图书的出版,对中国的网络教育事业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实事求是
在学术上,谢希仁严格要求学生,在学风和原则问题上向来实事求是。他的学生们也都感到受益匪浅。即使在他退休后,一位尚未毕业的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因为创造性甚少,两次被谢希仁退回。有的教师曾建议谢希仁“高抬贵手”放他毕业算了,但谢希仁仍然坚持博士生的论文标准,严格把关,不做无原则的“好人”。谢希仁在评阅外校博士生论文时也同样是坚持标准。几年前他在评阅某名校的一篇博士生论文时,发现有抄袭现象。于是他花费了整整1周的时间在因特网上反复检索,终于查清了大量剽窃之处。尽管谢希仁和该博士生导师的私交甚好,但在这方面则丝毫不讲人情。他在论文评阅书上详细地列举出剽窃的出处,并明确表示这样的学生没有资格进行论文答辩。 谢希仁在退休后并没有停止他的教育事业。他在退休后还修订出版了3个版本的《计算机网络》教材,并积极参加学术活动。2004年中国教育电视一台(CETV-1)多次在全国范围播放了由他录制的《走进因特网》的两集电视教学片,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④ 求中国IT行业十大杰出人物及相关事迹
.陈天桥 .马 云.张树新 .史玉柱.丁磊 .老榕 .边城浪子.钱天白.王洪 .高春辉 .张朝阳丁磊男,汉族,籍贯浙江宁波。1971年生人,1993年毕业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1993年-1995年就职于浙江省宁波电信局,1995年-1996年就职于Sybase广州公司,1996年-1997年就职于广州飞捷公司,1997年创办网易公司,现在任网易首席架构设计师。 2000年6月,网易股票在纳斯达克挂牌,这时候科技股已经开始崩盘,所以网易的股价从第一天开始就节节下滑。2001年,网易将被收购的传言层出不穷,最有可能的一个买家 香港有线宽频终因网易财务问题放弃收购。网易没卖成,反倒让丁磊决定静下心来本分地经营网易。2001年9月,丁磊对外界说,他希望靠在线游戏《西游记》和短信服务、股票点播、以及一个类似MSN Explorer的新产品来赢利。这正是网易因财务问题被Nasdaq摘牌,股价定格在64美分,最狼狈不堪的时候。不过,后来网易在短信和网络游戏上的成功,似乎不完全是一种运气。 2002年第二季度,网易首次实现净盈利,网易股票开始领涨纳斯达克。2002年,网易成为纳斯达克表现最优异的股票。2003年,网易股票继续在中国概念股中保持领跑地位。2003年10月10日,网易股价升至70.27美元的历史高点,比年初股价攀升了617%,比2001年9月1日的历史低点攀升了108倍。丁磊成为第一个靠做互联网做成富豪的国内创业者,丁磊成为首富,第一次让中国富豪的财富数字可以被清晰而准确地度量。 张朝阳:搜狐掌门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 高春辉:在网民中拥有相当的知名度,没有参加过高考,却负责开发过高考评卷软件。其主页的日流量 最高竟达90GB。 王洪:因在网上开设投诉某笔记本电脑的“IT315“主页招惹官司,而成为1998年互联网上的名人。 钱天白:被称为中国网民第一人。1987年9月20日他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1990年,代表中国在 国际互联网络中心注册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 郭良:中国第一套网络文化丛书主编。 边城浪子:其名来自边城和从事编程两层含义。1998年他制作的泰坦尼克网站和参与制作的世界杯网站, 被认为代表了中国主页制作的最高水平。 张树新:1998年IT业内毁誉不一的焦点人物。是中国扯起第一面网络服务商大旗的巾帼豪杰。 老榕:一篇《金州没有眼泪》使老榕成为1997年中国因特网上最知名的人士。在日前开庭审理的网络电话 案中,老榕又作为网上名人出庭作证。 陈天桥,浙江新昌人,1973年5月出生。是复旦大学1990届经济系的传奇人物。于1994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一毕业他便当上了当时经营得十分红火的上海陆家嘴集团所属子公司的副总经理,后为该集团总裁王安德先生的秘书。4年的秘书工作使他近距离接触到了传统行业的管理办法与管理风格。 4年之后,陈天桥离开了陆家嘴,转投到了一家证券公司,1999年,陈天桥以50万元启动资金和20名员工为基础,创立了盛大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网上虚拟社区。2001年初,陈天桥最终决定公司转型,与ACTOZ签下了合约,开始经营网络游戏《传奇》。在经历了大多数公司都未能幸免的网络寒冬之后,陈天桥捕捉到了“网络游戏”这个日后让盛大一鸣惊人的机会,先后代理运营《传奇》、《疯狂坦克》、《泡泡堂》等多款大型网络游戏。 陈天桥坚定地认为,网络游戏是实现互联网盈利的最好选择。他说:“娱乐永远是人类的本能需求,网络游戏模拟了真实世界里的人际交流,帮助人们实现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需求。只要在网络上找到乐趣,用户就愿意付钱。”在陈天桥的带领下,盛大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同时在线用户数的网络游戏运营商,到2003年9月底,盛大网络的注册用户近1.5亿人,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万,拥有中国网游市场65%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互动娱乐产业的领先者,被国外媒体誉为世界三大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之一。而陈天桥本人也以40亿元的身价跻身2003年中国内地富豪榜前10名之列,成为又一个网络神话。 陈天桥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互动娱乐业第一人”。现任中国游戏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会长、上海游戏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信息服务业协会副理事长、共青团中央第十五届候补中央委员。求中国IT行业十大杰出人物及相关事迹?
⑤ 国内有哪些对计算机做出贡献的人
互联网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
1、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互联网浏览器之父,Netscape创始人之一
2、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Google公司董事长兼CEO
3、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全球最大电子商务网站Amazon创始人
4、斯蒂夫·凯斯(Steve Case):最大互联网公司AOL创始人、AOL时代华纳共同主席
5、吉姆·克拉克(Jim Clark):最成功的互联网创业家,SGI、Netscape创始人、主席
6、罗鲍·盖斯勒(Rob Glaser):全球最大网络视频技术公司RealNetworks创始人、主席兼CEO
7、哈尔西·米纳(Halsey Minor):全球最大IT网站Cnet创始人、名誉主席
8、皮埃尔·奥米迪亚尔(Pierre Omidyar)、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
全球最大拍卖网站eBay创始人、主席和CEO
9、孙正义(Masayoshi Son):全球最成功的互联网投资家,Softbank公司创始人
10、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WWW(万维网)之父
十大电脑英雄:电脑业(PC、硬件产品)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
1、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全球PC新霸主Dell公司主席兼CEO
2、卡莉·菲奥莉纳(Carly Fiorina):全球第二大IT公司HP主席兼CEO
3、路易·郭士纳(Lou Gerstner):全球第一大IT公司IBM主席兼CEO
4、杰夫·霍金斯(Jeff Hawkins)、唐娜·杜宾斯基(Donna Dubinsky):Palm、Handspring公司的创始人
5、斯蒂芬·乔布斯(Steven Jobs):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主席兼CEO
6、罗德·肯尼恩(Rod Canion)和本·罗森(Ben Rosen):Compaq创始人、投资家
7、萨姆·帕米桑诺(Sam Palmisano):最大IT公司IBM新任CEO兼总裁
8、埃克·菲弗尔(Eckhard Pfeiffer):最大PC公司Compaq原CEO兼总裁
9、路·普拉特(Lewis Platt):全球第二大IT公司HP前CEO兼主席
10、特德·威特(Ted Waitt):全球最大PC邮购公司Gateway创始人、主席兼CEO
十大软件英雄:软件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商业成功)
1、斯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全球最大软件公司微软CEO兼总裁
2、比尔·盖茨(Bill Gates):全球最大软件公司微软创始人之一,主席
3、保罗·艾伦(Paul Allen):微软创始人之一、高科技第二大富翁
4、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Oracle创始人
5、司各特·库克(Scott Cook):全球最大的财务软件公司Intuit创始人
6、查尔斯·格什克(Charles Geschke)约翰·沃诺克(John Warnock):
桌面印刷之父,全球最大图形软件公司Adobe共同创始人
7、米切尔·卡普尔(Mitch Kapor):曾经最大PC软件公司Lotus创始人、EFF创始人
8、哈索·普拉特纳(Hasso Plattner):全球最大ERP软件公司SAP共同创始人、主席、CEO
9、加里·基尔代尔(Gary Kildall(1942-1994)):PC操作系统DOS之父
10、PC软件三剑客:保罗·布莱内德(Paul Brainerd):桌面出版之父,Als创始人;
菲利普·卡恩(Philippe Kahn),Borland国际创始人;莱·诺达(Ray Noorda),Novell公司创始人
十大半导体英雄:半导体业(半导体、微处理器等)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
1、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1910-1989)):晶体管之父、“硅谷第一公民”
2、罗伯特·诺宜斯(Robert Noyce(1927-1990)):集成电路共同发明人、英特尔创始人
3、戈登·摩尔(Gordon Moore):英特尔共同创始人、IT第一定律“摩尔定律”创造者
4、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英特尔共同创始人、前董事长兼CEO
5、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全球第二大CPU公司AMD创始人、主席兼CEO
6、特德·霍夫(Ted Hoff):微处理器之父
7、查尔斯·E·斯波克(Charles Sporck):国民半导体公司创始人、前董事长
8、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集成电路的共同发明人(德州仪器)
9、汤姆·安吉伯(Thomas J. Engibous):德州仪器公司(TI)主席、CEO兼总裁
10、克雷格·贝瑞特(Craig Barrett):英特尔总裁兼CEO
十大通讯网络英雄:通讯产业(通讯业、网络产品等)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
1、威廉·麦高文(William McGowan):MCI通讯公司总裁,打破AT&T垄断,改写电信历史
2、克雷格·麦考(Craig McCaw):移动通讯先驱,与比尔·盖茨创办Teledesic卫星系统
3、文顿·塞夫(Vint Cerf):TCP/IP发明人之一、WorldCom公司副总裁
4、柏纳德·埃贝斯(Bernard Ebbers):MCI WorldCom公司总裁兼CEO
5、约尔马·奥利拉(Jorma Ollila):全球最大移动电话生产商诺基亚主席兼CEO
6、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约翰·杜尔(John Doerr)等:网络风险投资大师
7、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全球最大网络公司Cisco主席、CEO兼总裁
8、埃里克·本哈默(Eric Benhamou):全球着名网络产品公司3Com主席兼CEO
9、斯考特·麦克里尼(Scott McNealy):着名网络产品公司Sun创始人、主席兼CEO
10、鲍伯·麦特卡夫(Bob Metcalfe):以太网之父,3Com创始人
十大创业先驱:IT产业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主要是历史人物)
1、威廉·休利特(William Hewlett)和戴维·帕卡德(Dave Packard):HP共同创始人
2、托马斯·沃森父子(Thomas . Watson):全球最大IT公司IBM创造者
3、肯·奥尔森(Ken Olsen):DEC创始人,小型机之父
4、阿兰·舒加特(Alan Shugart):全球最大硬盘厂商Seagate创始人
5、唐·埃斯特利奇(Don Estridge):IBM PC之父
6、诺兰·布什内尔(Nolan Bushnell(1943-)):Atari创始人、电子游戏机之父
7、爱德华·罗伯茨(Ed Roberts):全球第一家PC公司MITS创始人、个人电脑之父
8、罗斯·佩罗(Ross Perot):最大计算机服务公司EDS创始人
9、亚当·奥斯本(Adam Osborne):便携式计算机之父、奥斯本公司创始人
10、计算机渠道三剑客:威廉·米拉德(William H. Millard):计算机零售之父,ComputerLand创始人;
Bronson Ingram:计算机分销帝国Ingram创始人;Edward Raymund:第二大分销商Tech Data创始人
十大技术天才:IT业发展中技术创新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偏重技术的商业价值)
1、斯蒂芬·沃兹尼克(Steven Wozniak):苹果创始人之一
2、阿伦·凯(Alan Kay):现代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GUI)之父
3、纳森·梅尔沃德(Nathan Myhrvold):微软公司前首席技术官
4、西摩·克雷(Seymour Cray(1925-1996)):超级计算机之父,Cray公司创始人
5、戈登·贝尔(Gordon Bell):DEC技术灵魂、最成功的小型机VAX开发者
6、比尔·乔伊(Bill Joy)、James Gosling:Java之父。Sun创始人、首席技术官
7、旦·布莱克林(Dan Bricklin):PC电子表格之父、PC商用软件开拓者
8、吉恩·阿姆达尔(Gene Amdahl):IBM大型机之父、最杰出的计算机设计师
9、李纳斯·托沃兹(Linus Torvalds):着名操作系统Linux之父
10、丹尼斯·利奇和肯·汤普生(Dennis M. Ritchie、Ken Thompson):Unix之父、C语言的发明人
十大科学精英: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英雄(偏重技术的学术价值和对基础科学的推动)
1、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计算机之父
2、阿兰·图灵(Alan Turing 1912-1954):人工智能之父
3、计算机语言三剑客:约翰·巴库斯(John Backus):FORTRAN之父等
4、伊凡·苏泽兰(Ivan Sutherland):虚拟现实之父
5、格蕾丝·赫柏(Grace Murray Hopper):计算机程序之母
6、鲍伯·泰勒(Bob Taylor):ARPA IPTO主任,PC技术摇篮——施乐PARC创始人
7、约翰·阿塔纳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1903-1995)):法定的数字计算机之父
8、艾克特和莫齐利(J. Presper Eckert (1919-1995)、John Mauchly (1907-1980)
⑥ 计算机网络领域的领军人物有哪些
路易斯·普赞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路易斯·普赞在分别位于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地点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创新性的连接数据网络。尽管这个网络只能连接几十台电脑,但其简单高效性为日后建立一个可以连接数百万台电脑的网络指明了方向。普赞对于当今互联网的建立功不可没。如今他依然在为互联网的进一步演变与提高振臂高呼。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嘉奖了五位计算机网络先驱者。他们将分享刚设立的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Queen Elizabeth Prize for Engineering)共计100万英镑(合160万美元)的奖金。其中四位获奖者都闻名于世,他们是:互联网协议的创始人温特•瑟夫(Vint Cerf)和鲍勃•康恩(Bob Kahn),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成功发明首款网页浏览器的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然而,获奖的第五人就相对少为人知。他就是路易斯•普赞(Louis Pouzin),一个喋喋不休的法国人,他对这个领域做出的贡献完全称得上举足轻重。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普赞在分别位于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地点之间建立起了一个创新性的连接数据网络。尽管这个网络只能连接几十台电脑,但其简单高效性为日后建立一个可以连接数百万台电脑的网络指明了方向。普赞的发明激发了瑟夫和康恩的想象力,他们两位将普赞设计的许多方面都融入了他们的互联网协议设计,而互联网协议如今正驱动着整个互联网的运行。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晚期,法国政府撤走了对普赞项目的资金支持。他眼看着互联网席卷全球,最终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证明。“对于路易斯来说,这份认可实在来得太迟,太迟了,”瑟夫说道,“这不公平。”
1931年出生在法国中部一个小村庄的普赞是在父亲开的锯木厂长大的。他被厂里那些危险的机器——除了电锯,还有发动电锯的蒸汽机——深深地吸引了,但父亲不许他碰,只给了他一个麦卡诺(Meccano,商标名,主要是钢铁组合的模型玩具)的建筑工具箱用以修木。普赞的父母鼓励他去法国最知名的理工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大学(École Polytechnique)求学。毕业后,他为法国国营的邮政、电报和电信供应商(PTT)设计出了一套机械工具。
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普赞在《世界报》(Le Monde,法国第二大全国性日报,是法国在海外销售量最大的日报。)上读到了从办公用品供应商的年度展览会上发来的一篇报道,在其中美国技术公司IBM承诺不久后就会推出能够处理各种官僚文书苦差的电脑产品。沉醉于电脑化的潜力,普赞跳槽去了IBM在法国的竞争对手布尔集团(Bull)。在那儿他手下有十几位工程师,齐力为那台“在双层两室的空间中才能摆得下”而且时而抽风的计算机Gamma 60(译者注:布尔公司于1960年开发的超级计算机,技术水平与欧美不相上下)打造应用软件。然而这项工作的严密与苛刻——以及布尔与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的合作——暴露了普赞能力的局限。“我意识到,如果我不能学会编程或英语,就无法在计算机行业立足,”他回忆说。
随后普赞利用两年公休假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进修,成功地完成了给自己定下的这两大任务。20世纪60年代早期,普赞举家移民美国,并加入了一个致力于分时系统研发的先锋小组,分时系统旨在通过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多个程序,以期使昂贵的大型主机达到更高的利用率。普赞设计出了一款叫作RUNCOM的程序,可以帮助用户自动设定一些单调重复的指令。他本人将那款程序描述为包裹在电脑呼吸内脏外的一个“壳”,这既为一整类软件工具“命令行接口”(command-line shells)的产生贡献了灵感,也是其名称的来源。如今,命令行接口仍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发挥作用。
这个法国人的异议
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法国政客就启动了一项意在振兴国家计算机产业的宏伟计划。1971年,政府叫板国资计算机科学研究机构——法国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IRIA:Institut de Recherche d'Informatique et d'Automatique),开始了建立一个全国性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普赞被聘为项目负责人,这个项目也就是着名的CYCLADES。
在这期间,普赞访问了美国多所大学去学习更多有关阿帕网(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的知识。阿帕网由法国军方注资,于两年前接通,依靠一项前景广阔的新技术“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在电脑间传输数据。将所有的通信切分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包并且允许电脑间可以相互传递数据包,这就意味着没有必要在网络上的一对电脑间建立一个直接的连接。即使两台电脑关联甚少,也能够完成连接,这就减少了成本,并且加强了网络的弹性。即使一个网络的连接失败了,数据包也可以通过其它网络传输。
但在普赞看来,阿帕网的设计仍很保守低效。每台计算机都要依赖复杂的硬件才能连接上网络,因为阿帕网的设计包含了一个连接建立阶段,在这段时间一对电脑间可以建立起一条通信网络连接路径。连接建立后,数据包就会在这条路径中有序地进行传输。
普赞的团队想出了一个更高效的办法。他们提出每个数据包都该被标记并作为一个单独信息“数据报”(datagram)进行传输,而不是为一串数据包预设好一条传输的路径。在阿帕网中,成串的数据包都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传输,就像火车的车厢一样。而在CYCLADES网络中,每个数据包就像一辆单独的汽车,可以依据目的地独立地进行传输。就像抛接杂耍一样将数据包还原排序的应该是接收数据的电脑而并非网络,如果某个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丢失了,接收电脑还可以发出重新传输的指令。
这种包交换的“无连接”传输模式降低了网络中对那种复杂昂贵的为数据包预设路径的设备
需求。同时,这种简易的传输系统也使不同网络间的衔接更为容易。第一条CYCLADES网络连接在1973年首次面世,架构于巴黎和格勒诺布尔(法国东南部城市)之间,得到了瑟夫和康恩的密切关注,这两位科学家那时正在为如何赶超阿帕网绞尽脑汁。基于普赞CYCLADES系统中的无连接式数据报传输模式,瑟夫和康恩设计的TCP/IP协议栈如今仍在现代互联网中运行着。
连接中断
尽管CYCLADES系统的创新性折服了瑟夫和康恩,但这一发明却激起了法国PTT公司及纵贯欧洲的其它国营电信供应商的敌意。这些公司的工程师们认为普赞的设计根本不值得信赖,也不满CYCLADES解决网络智能这一问题的方式。普赞心知他的网络设计威胁到了PTT等国营公司的传统商业模式,却无意平息对方的愤怒。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约翰•迪(John Day)回忆起1976年普赞做了一场尤其热血沸腾的讲座。“路易斯展示了一幅城堡的画像,上面标着‘PTT’,”他说,“从城堡的壁垒上垂下一条绳子,上面挂着PTT的用户;其他人则一直在对城堡的高墙发动猛攻。”
在20世纪70年代,欧洲的国营电信运营商都在纷纷打造自己的数据网络,这些网络基于过去用在电话上的电路交换技术。“构造复杂,造价高昂,”普赞说道,“而这正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因素。”当时的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是支持IRIA的,但在蓬皮杜1974年去世后,法国政府转而开始反对这一项目。1978年,政府将CYCLADES项目的预算大幅精简。“他们说,‘你此前的工作非常出色,现在是时候休息一下了,有空可以去逛逛公园放放风筝什么的’,”普赞如是说道。
同年,PTT公司接通了TRANSPAC网络(法国远程分组交换公用数据通信网),这是该公司自己设计的连接导向数据传输网络。“这简直是大错特错,”普赞评价说,“就是一条死胡同。”但起初看来并非如此——TRANSPAC系统巩固了Minitel的应用,Minitel是法国一家电话公司于1982年启用的消费者-信息服务,其应用非常广泛及成功。早在万维网面世10年前,Minitel就能够为法国市民提供网上银行、旅游预订及色情聊天室服务。在20世纪90年代晚期,它的用户就达到了2500万。然而,事实却证明,Minitel无法与互联网媲美,最终被停用。
即使是在法国政府丢弃了CYCLADES项目20年后,普赞的原上级以及盟友莫里斯•阿列格雷(Maurice Allègre)依然对此痛惜不已。“我们本可以成为互联网的先驱,”他在1999年写道,“如今我们却也只是用户之一而已,远远比不上那些可以决定互联网未来的大人物。”在这一打击后,普赞开始转向其它项目研究,最终步入了学术界。“我们浪费了这个伟人的众多心血,”约翰•迪说,“法国走向互联网技术的步伐比较滞缓,而这部分正是因为这一段历史。但如今,网络既成事实,普赞就成了法国人的英雄。”
最终,在2003年,法国政府授予了普赞“荣誉军团骑士级勋章”(Chevalier de la Légion d’Honneur),这是法国最高的奖励之一。普赞现年82岁,名义上已经退休了。但是,随着设计高雅的互联网遭受到越来越多来自商业和政治的压力,如同许多互联网的先驱人物一样,普赞仍在利用自己的名望推动着互联网向更开放和更透明的程度发展。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互联网管理的随意性,在这个管理体系中一些关键性决定居然是由公司、慈善机构和出身名门的笨蛋拼起来的一群杂烩来敲定。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扎根于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用户不用担负任何责任。普赞尤其担心某五、六个互联网大公司的声势逐渐壮大,而这会造成用户会止步于“围起来的花园”这种封闭的体验,固定使用与这几个公司相关的站点和应用程序。在普赞看来,这已经触犯了互联网开放的传统。“在某种形式上,他们又在重造Minitel,”他这样评价道。
“在过去的30年,互联网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在100年后,它理应有所不同。”
普赞提到,近年来有80%被采用的新技术标准是美国工程师或美国企业设计的。他尝试过游说议员对互联网体制做一些改变,以使其更易被非英语用户所理解。这场互联网改革运动在2009年获得了重要的一次胜利,当时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这个管理着互联网地址系统的慈善机构,破例地批准了一项发给用中文、阿拉伯语及其它非西方语言脚本编写的域名(包括网址)。
尽管有了这项决议,ICANN却是普赞最大的顾虑之一。ICANN驻于加利福利亚,对美国商务部也不怎么负责,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高其在国际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然而,某些政府却觊觎ICANN手中的管理权——以及由网络专家组成的一个松散联盟IETF(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的权利——政府希望把这些管理权转给一个更传统的国际组织如ITU(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信联盟),一个落满灰尘的联合国组织,长期以来主要负责管理电话事务。一旦移权给ITU这样的官僚机构,就可能阻碍新标准的发展与采用。因此,许多国家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引领的互联网现状才是最好的选择。普赞在考虑,将现有的国际机构分解重组生成一个新的组织是否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虽然普赞本是一个工程师而并非活动者,他关注的焦点却是互联网的运作支撑体系不该食古不化,而应继续演变与提高。“互联网只是作为一个实验性网络被创建了出来,”他说,“现在也仍然是。”他对美国、爱尔兰、西班牙以及世界各地在努力让互联网变得更加高效安全的研究者们给予了很大支持。“在过去的30年,互联网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他评价说,“在100年后,它理应有所不同。”普赞对于当今互联网的建立功不可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想互联网的发展止步不前。
⑦ 中国谁是第一个用电脑的人
钱天白 1987年9月20日22点55分。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钱天白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中国互联网的开创者之一、中科院胡启恒院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互联网进入中国,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是羊肠小道走出来的。”第一个走上这条小道的人,就是钱天白。钱天白的这个第一人,更准确的是中国互联网上网第一人。
张树新 1995年5月创建了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总裁。她的公司或许不是中国互联网早期最大也未必不是最早成立的公司,但却是最具公众知名度的公司,说起中国互联网启蒙第一人,谁也不争不过张树新。
马云 1995年4月,马云第一次到美国,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第一次在电脑上打入“beer”而搜出了一大堆信息,却发现互联网上关于“china”的信息为零,于是他把自己翻译社做了个网页放了上去,不一会他收到5个邮件,这5个邮件都说这是他们在网上找的第一个有关中文的网页。马云回国后于1995年4月成立的海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从可查的历史是中国第一家网络公司,其中国黄页也的确是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马云的这个第一人最准确的表达是中国互联网中文网站(页)第一人。
田溯宁 1995年1月,田溯宁和他亚信的5个创业伙伴齐刷刷的回到北京,开始和国家科委联合做项目,1995年承建中国第一个商业化Internet骨干网 ChinaNet起,亚信先后完成了中国70%的互联网建设。田溯宁也由此有中国互联网第一人的称谓,田的这个第一人应该是中国互联网基础建设第一人。
马化腾 没有搞错,中国互联网的早期运动中的确有小马哥的身影,1995年,民间的拨号BBS同时兴起,在这一年2月,马化腾建立Ponysoft,这是1994 年5月中国大陆第一个互联网BBS曙光BBS上线后的第二个BBS,也是第一个非学术背景,纯个人背景的BBS,之后有西点、西线、自然等在诸多BBS。 BBS虽然只有两三年的灿烂,但她成功的培养了一代中国本土对网络应用有感觉的工程师企业家,诸如丁磊、雷军、周鸿一、fishman……,马化腾当属中国互联网技术启蒙第一人。
丁磊 丁磊也曾一些媒体称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人,丁磊所领导的网易也的确创造了许多互联网的第一:中国第一家提供中文全文搜索、第一个大容量免费个人主页基地、第一个免费电子贺卡站、第一个虚拟社区,第一次网上新品拍卖,第一个中文个性化服务等等,丁磊的这个第一人,应该叫中国互联网免费服务第一人
⑧ 2003年再次荣获“IT十大风云人物"是哪十人
http://www.pconline.com.cn/news/subjectnews/hr/sub031128px/
有网站专门介绍,可以自己看看。
2003年中国IT十大风云人物揭晓
2月26日,由《中国青年报》主办、鼎智思维公关顾问公司承办的“2003年中国IT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在北京长富宫饭店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10 位IT精英根据全国各地的投票结果从40位业界经营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登2003年度风云人物榜单(按姓名拼音排序):北京联众电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鲍岳桥、网易首席架构设计师丁磊、康佳集团总裁兼党委书记侯松容、网络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EO李彦宏、阿里巴巴创始人、主席兼CEO马云、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陆致成、新浪网CEO汪延、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搜狐公司总裁张朝阳。
本次评选活动从2003年12月开始,历时3个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先后在《中国青年报》、《中国产经新闻》、《大连晚报》等全国各地30余家重要城市晚报为主的媒体刊登选票,并在新浪、搜狐、网易、千龙新闻网等10多家着名网站建立了投票链接。评选活动涉及五大领域:通信产品、IT服务、电脑硬件、电脑软件、互联网络,评选对象的地域范围涵盖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
近年来,IT日益地融入百姓的生活当中,互联网、短信、数字电视、在线交易,乃至自主产权的芯片和软件,这个产业己与我们的生活须臾不可分离,而诸多的 IT精英们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媒体的宠儿和聚光灯下的焦点,他们满怀激情与希望,带领广大IT从业人员从IT的萌生到其逐步走向成热,使中国的IT产业在世界IT产业的大舞台中成长起来:他们不畏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更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中国青年报》副主编陈小川先生在颁奖仪式上致辞说:“十大IT人物讦选活动是IT业界的一件大事,它从不同的领域与方向反映了整个IT业的发展趋势,而且每年都带给我们不同的惊喜。作为主办方我们非常感谢全国各大媒体所给与的支持与配合,以及公众的投票参与,并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共同关注这件事。”
中国IT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广泛、全面地向业内外、海内外的人士宣传了中国IT产业的发展,集中地体现出中国IT精英们的风采。诸多参选的IT精英与众多新闻媒体记者以及知名人士出席了颁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