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2分)
(2)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学习的补充;要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写出3个方面,得6分)
(3)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自己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不要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以免受骗上当。(4分)
㈡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支付及手机银行为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出现
也出现各种骗子,所以使用手机支付,还是要注重隐私保密,安全,不要乱扫
㈢ 随着智能通讯工具的普及,手机游戏风靡。这种新的娱乐方式在丰富人们业余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从最初单纯的通讯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形影不离的必需品
智能手机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问题和危险也随之而来,尤其是与用户息息相关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几年,因手机漏电、爆炸而引发的惨剧也是不绝于耳,搜索引擎随便搜一下“手机爆炸”,出现的文字或者图片更是惨不忍睹
这不得不让我们开始反思,“我们的手机真的安全吗?”“手机什么时候变成了手雷?”为什么手机会爆炸?手机爆炸从根源上讲是电池爆炸,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手机所用电池多为锂电池
而锂离子电池之所以会有爆炸倾向,都是一个名为“热失控”的过程惹的祸
“热失控”是一个能量正反馈循环过程,电池温度身高导致系统变热,系统变热升高温度,这反过来让电池变得更热,最后超出电池安全极限导致爆炸
导致“热失控”的则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手机配置的电池本身质量不合格,致使手机在充电和使用过程中就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当前智能手机的配置越来越高,客观上导致手机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手机在硬件层面,工艺设计时散热处理不好,同时在软件层面,系统降耗优化得不够,必然会使机身产生高温,影响电池的安全;另外,由于用户不合理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充电风险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更安全的续航?快充技术手机安全隐患,绝大多数都是发生在充电的时候
一方面长时间的充电,让手机持续过热,带来风险;另一方面,充电时间过长,增加用户等待时间,手机充电和用户操作叠加,系统负荷更大,所以风险更大
快充技术无疑是解决的一个办法,比如OPPO推出的VOOC快充技术,采用低电压高电流模式,既保证了充电的效率,有保证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大容量高密度电池手机运行的安全隐患,与电池续航有着必然的联系
劣质、小容量电池,对手机续航没保证,频繁充电,重复充电,过度充电,必然会诱发安全隐患
解决手机电池的续航,让用户摆脱充电的束缚远离安全隐患,推出大容量电池势在必行
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机型,电池容量绝大部分都在3000毫安以下,前不久发布的华为Mate8配备4000毫安电池一度成为佳话,金立M3也罕见地配备了超过5000毫安的大电池
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用户对智能手机要求越来越高,机身要更薄,外观要更美,续航要更久,如何在狭小的空间置入更大容量的电池,成为业内普遍困惑的一个难题
通过多年的深耕和技术积淀,蓝魔MOS1max实现了更大更薄能量密度更高的突破,搭载了容量高达6010mAH的比亚迪电池,其能量密度高达650Wh/L,远高于业界水准(手机电池能量密度普遍在560Wh/h左右),使得机身视觉厚度仅6mm,让高电量与纤薄机身兼备
同时在电池安全性能上突破瓶颈,采用先进的陶瓷隔膜技术,并通过环境、化学物理等多方面得测试,经历火烧、刺穿、挤压、高温、微波炉烘烤,跌落等32项严苛监测,不起火,不爆炸
智能软件优化通过软件优化,降低系统能耗,减少电池负荷,同时通过软件检测,实时检测电池的运行状态,及时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电池过热的问题,也是应对电池续航和安全问题普遍采用的一个方法
大多数手机运行的ROM都自带了这些功能,比如蓝魔MoEnergy、奇酷360OS、魅族Flyme5.0、小米MIUI7、一加氢OS、华为EMUI、OPPOColorOS、锤子的SmartisanOS等操作系统以及安兔兔省电王、360省电王、腾讯电池管家、金山电池医生等第三方电池管家,都兼带了系统节能省电以及电池优化的功能
蓝魔MOS1max的MoEnergy魔能软硬一体省电技术,通过智能调节算法,更科学管理手机用电量,大大降低手机软硬件功耗,续航时间是一般智能手机的2-3倍
散热硬件优化前面已经讲过,手机爆炸源于“热失控”,如何让手机在安全温度内运行,机身散热设计和硬件材质不能忽视
前些年手机普遍采用的石墨散热片导热技术,利用石墨独特的物理结构实现机身内部导热和隔热,在防止机身过热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再后来就是风靡全球的金属机身设计了,金属相对于常见的塑料材质来说,导热性能是要高出很多的,再加上内部辅以石墨导热,机身散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让过热带来的电池安全隐患进一步降低
当然,除了目前普遍采用的石墨导热和金属散热,市场上还有一些更炫的散热技术,例如OPPO发布新款超薄手机R5就使用了冰巢散热技术,360奇酷手机旗舰版采用了太空水冷散热系统来对手机进行降温
虽然这些技术看上去很炫,但是由于技术成本太高,在手机领域并没有得到普及,所以也并不常见
总而言之,手机续航和安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软件智能优化技术的进步,还是电池技术工艺设计机身材质等硬件技术的演进,未来,智能手机只有续航更强,使用更安全
㈣ 手机对生活的影响(正反两方面)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及对策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作为通讯工具手机的普及,手机已逐渐成为中学生的新宠.近几年来,只要你稍加留意,随处可以看到一些中学生拿着手机侃侃而谈.老师在课堂上听见学生的手机声已经不是新鲜事.笔者所教的班级共56人,在2002年新生入校时只有两个学生有手机,到2003年增加10人,到2004年有手机的同学已经达23人.这与发达地区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广州,北京等地学生拥有手机已经超过了76%,重点中学超过90%.)相比比例相对较小,但发展速度已经相当快了.那么, 中学生用手机一般都做什么 调查统计:与家 联系占38.55%,发短信占52.17%,玩游戏19.13%,上网8.99%,闲聊44.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一方面给学生与家人,老师,同学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手机短信,玩游戏和闲聊等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却是巨大的,已经引起全社会的观注.
一,使用手机对学生的危害
1.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近年来各类考试学生用手机作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2004年6月我校期末考试发现个别学生用手机作弊;2004年高考在湖北潜江,石首,南漳都发生了利用手机舞弊的事,再如电白高考舞弊案等.随着手机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作弊现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来越巧妙,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的答案.女生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此外,学生打手机说谎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部分厌学的学生,明明在网吧玩游戏,他却谎称在学校复习功课.有的学生还以短信方式捉弄老师同学等.无论是作弊,说谎还是发虚假短信都是不诚信的表现,如不及时制止和加以正确引导,会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带来严重危害.
2,手机短信的不良信息危害学生心理健康
继网络之后,近两年在中学生中又出现一个新宠――手机短信.手机短信,是通讯领域的科技创新,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传递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然而,这又是一个缺乏行为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人们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时,私欲放纵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点也由此显露.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黄色信息满天飞,以往多在成年人中流传的"色情笑话"和"荤段子",通过手机短信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眼看着众多稚嫩的心灵受此污染,已有媒体惊呼"谁来杀短信黄毒",却又都苦于缺乏有力的对策.据调查约有79%的学生说他们用来进行"文字调情".有74%的学生每周发送10多条信息,44%的学生发送20多条信息.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尚秀云指出,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短信过多,会使人心理紊乱,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会使他们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懂得尊重别人.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心理学家格伦?威尔森称,在8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IQ(智商)会降低10%,相当于一整天没有睡觉,而抽大麻后也只会下降4%左右.而且,短信内容一般都未经过滤,正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的中学生很容易被不健康内容吸引误入歧途.此外,青少年使用手机还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影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
3.扰乱课堂纪律
课堂上经常会有手机铃声响起,学生发短信,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打乱课堂秩序的现象已不偶然.
4,手机辐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手机长期的辐射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也不利.伦敦大学研究人类脑神经及细胞的盖尔教授撰文指出,让正常的白鼠连续接受4小时频率范围与手机辐射近似的无线电波辐射后,白鼠的脑细胞,DNA结构均有被破坏的迹象.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梁宣梅说,现在有很多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机,以为这对身体没多大影响.其实,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频繁玩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达到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
5,引发安全问题,由于手机品牌众多,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难以辩别,再加上使用不当(雷雨天使用,长时间玩电游等),手机爆炸伤人的事时有发生.在一些地方,不法分子利用学生防范意识弱,反抗能力较小,专抢学生的手机.2005年4月22日下午,湘潭县一中高二学生朱磊在校园内行走时,被突如其来的雷电击中后当场身亡.事后,经法医鉴定,雷击竟然是由朱磊随身携带的小灵通引来的.2004年7月,一位16岁的加利福尼亚少女因手机突然在衣服口袋中爆炸导致二度烧伤的严重后果.(《中国经济时报》2004/07/29)
6,手机费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具有关统计表明,学生使用手机的费用每年最低也在500元以上.
二,学生佩带手机的原因
学生佩带手机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某种程度上为了方便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二是部分学生追求时尚,攀比成风;三是个别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把兴趣转移到利用手机来玩游戏,发短信等.
三,对策
手机渐入校园和课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如何对学生佩带手机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呢 我认为只堵不疏是不行的,只靠学校老师的教育而没有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也是不行的.
1,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正人先己",教育要先从教师做起,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例如,在上课期间教师不开手机或不带手机进教室,不轻信虚假短信,不发内容不健康的短信等.
2,学校要制订相应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为"校园手机族"戴上"金箍咒".例如禁止在上课期间或图书馆使用手机,一经发现进行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要采取一些处罚措施,对用手机作弊的行为要严厉制止等.上海市建平中学是国内最早针对学生使用手机问题采取管理措施的学校.北京的人大附中,四中,首师大附中等京城名校纷纷作出口头和书面要求,不提倡中学生进校带手机.2003年12月1日,湖南师大附中推行"校园文明规约",提倡学生不要把手机带入学校.2004年以来我校也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地点作了明确规定.在我所带的班还写进班级公约并纳入学生的德育考核.
3,学校应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注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使学生思想上真正实现转变,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作为学校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佩带手机的危害,使学生从自身提高认识,从根本上解决同题.本人曾以"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在班上展开讨论,正反双方都从网上,报刊和现实生活中搜集了大量资料和素材,讨论非常激烈.活动结束时同学的口号是:别让手机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拒绝不良信息,做文明公民!
4,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师生共同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手机的性能和对人体的危害,教学生尽量让手机远离腰,腹部,不要将手机挂在腰上或放在衣服口袋里.雷雨天尽量不使用.外出时可以把手机放在书包里,这样离身体较远.使用耳机来接听手机也减少手机辐射的影响.至于手机引起的犯罪问题,要教学生别给陌生人回信,不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不轻信虚假短信,不发内容不健康的短信等.
5,学校要与家长配合.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家长对手机辐射危害人体健康知知甚少,对学生用手机多数时间是发短信和玩游戏,他们也是半信半疑,而对打手机说谎更显几分无奈.因此,作为学校和老师要通过一些活动让家长充分认识学生佩带手机的危害,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如限制话费,必要时调取通话记录及时发现问题,老师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等.
6,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出台一些措施,明确对用手机考试作弊这种行为的处罚手段,彻底杜绝利用手机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让学校和教师"有法可依".
7,社会舆论也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只要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学生佩带手机所带来消极因素就会漫漫改变.
8,政府应尽快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黄志坚教授说"目前,影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障碍因素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为教育功能上的德智失衡,二为"望子成龙"中的重心失误,三为文化市场上的审美错位,四是网络,短信的监管乏力".现有法律对不良电子信息危害的行为,并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目前仅能根据治安管理条例,对发送淫秽黄色手机短信的行为进行处罚,这样的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因此,建议政府应尽快完善立法,各有关部门要依法治理利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远程通信工具和群发通信传播有害信息,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使用手机的好处:
1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2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关系;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3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4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5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6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7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8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疑难问题也可及时找老师请教,在学校遇到困难也可跟老师反映。
㈤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有些同学上课时,隔几分钟就刷一次微
(1)一些同学违反学校纪律和道德法律要求;不能够正确使用网络,沉迷网络中。(4分) (2) ①网络,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②沉迷网络会造成精神颓废、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③我们应发挥网络优势,避免网络伤害,做网络的主人,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6分.每点2分) (3)建议:①自觉遵守学校的相关规 定,不在上课和就寝时间使用手机;②在利用 手机网络交友时注意适时适度,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约见网友,学会保护自身的人生安全;③在网络发表言论时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④全面认识手机上网的利与弊,学会趋利避害,让网络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只要答出三个点就可以)
㈥ 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什的什么和什么的好帮手。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网络这个迎合时代而出现的词语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网络拉近我们的距离,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了更好的助推作用 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好帮手!
㈦ 手机和网络的出现与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也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些网站和运营商为了获
说明的问题: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消极影响。②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手机网络文化也是如此。随着手机上网用户的不断增加,手机网络文化不断发展。但手机网络文化中的色情淫秽信息属于腐朽文化,它阻碍社会的发展,毒害人们的心灵,阻碍人的健康发展。 建议措施: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③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对手机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管理。④公民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侵蚀。 |
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用英语怎么说啊
意思是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ty of the mobile phones
㈨ :-)的发展
在各国网民和各类技术人员的创造下,网络表情符号越来越错综复杂,除了ASCII字符构成的静态表情外(这些表情甚至已经有了专门的英文术语emotions或smiley),在网络论坛和网络传呼软件中又开始使用更为生动的脸谱(icon)或结合肢体动作的动态表情。 最初的网络表情符号传入日本以后,日本人又发明了另一种横向的表情符号,例如用“^_”表示微笑,代替美式的“:-)”符号。西方的表情符号大多用嘴表达感情,而日式的表情符号重点却在眼睛上。 在俄罗斯,网民们结合本土文化创造出了富有俄罗斯特色的网络表情符号。比如在一本很有名的科幻小说中有一个叫做克图虎的海底怪兽,脑袋上长着一堆触角,网民就把它形象地画成“{:?”这个样子,而“[:|||:]”表示手风琴,意思是已经过时的笑话或批评某人又在老调重弹。 现在的网络表情符号已经超出了起初简单的微笑、忧伤等面部变化,表达出其他相对复杂的概念,比如“=:)=”这个符号代表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o_o”表示蝙蝠,“C=:-)”表示饭店的掌勺厨师。而“Orz”这个失意体前躯符号,表示了认输、五体投地、跪地投降、服了U等多重涵义,恐怕也只有日本人才能想得出来。 在这个网络时代,网络表情符号早已不是电脑高手的专利,任何一个网民,只要有时间就可以自己创造网络表情符号,只要这些符号生动得体、富有创意,就可以得到认同并被广泛使用。 本来是一种网络“次文化”的表情符号,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手机短信的通行,已被社会接受。有调查显示,认为在工作中使用表情符号过于随便乃至不可接受的时代已经过去,接受调查的4万人中有55%表示每天都在使用表情符号。如今,在E-mail、即时通讯软件、聊天室中,到处可见生动有趣的各种表情符号。如果你连“:)”和“:(”都不知道,那说明你不是一个真正的网民。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使用网络表情时,其含义是不一样的。亚洲人的笑脸常常用来表示“示好”——中国人和日本人对此有着同样的使用偏好。回想我们日常使用MSN的场景,经常是在打开一个朋友的对话框后,输入:),然后一个圆圆的小笑脸就出现在即时对话框里。这一点却令美国人很纳闷,他们会在MSN上问他们的亚裔同事:“你为什么没事老冲着我乐呢?”研究结果表明,欧美人在使用笑脸的网络表情时,其含义为“幽默”——他们对笑脸的使用频率显然不如我们高。 总的来说,网络表情的特点可以归结为简单的构图、有趣的内容和后现代主义精神。这3点成为网络流行表情的必备元素,使它们在成为当代青年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之外,也代表了当代人的某种精神特质。这些表情不仅是现实层面的表达,也成为一种思想的描述。 当下最流行的气泡熊、柏夫、悠嘻猴、网易包子、绿豆蛙、洋葱头、兔斯基等网络表情,都为它们的创造者带来了相当的财富,不过,创造第一个网络表情符号的法尔曼教授,却没有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当然也没从中获取任何利益。现在法尔曼教授仍然在卡耐基-梅隆大学任教,他说:“这是我送给世界的小礼物。” ![](//www.recordstreaming.com/images/loading.jpg)
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用英语怎么说
随着科技术发展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例句 随着科技术发展征服自能力越越强 In the wake of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 has become more capable of conquering nature
与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和广泛使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同志网站在哪里
发布:2023-08-31 21:21:19
浏览:1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