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移动通信网络的概念
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 空间系统;
(2) 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3代过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LAN、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系统性能(如蜂窝规模和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频率的高低。考虑到这些技术问题,有的系统将侧重提供高数据速率,有的系统将侧重增强机动性或扩大覆盖范围。
从用户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术包括:蜂窝移动无线系统,如3G;无绳系统,如DECT;近距离通信系统,如蓝牙和DECT数据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固定无线接入或无线本地环系统;卫星系统;广播系统,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移动通信的种类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场合不同可以分为:
(1)集群移动通信,也称大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只有一个基站,天线高度为几十米至百余米,覆盖半径为30公里,发射机功率可高达200瓦。用户数约为几十至几百,可以是车载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也可通过基站与其它移动台及市话用户通信,基站与市站有线网连接。
(2)蜂窝移动通信,也称小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把整个大范围的服务区划分成许多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各个移动台的联络与控制,各个基站通过移动交换中心相互联系,并与市话局连接。利用超短波电波传播距离有限的特点,离开一定距离的小区可以重复使用频率,使频率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小区的用户在1000以上,全部覆盖区最终的容量可达100万用户。
(3)卫星移动通信。利用卫星转发信号也可实现移动通信,对于车载移动通信可采用赤道固定卫星,而对手持终端,采用中低轨道的多颗星座卫星较为有利。
(4)无绳电话。对于室内外慢速移动的手持终端的通信,则采用小功率、通信距离近的、轻便的无绳电话机。它们可以经过通信点与市话用户进行单向或双方向的通信。
使用模拟识别信号的移动通信,称为模拟移动通信。为了解决容量增加,提高通信质量和增加服务功能,目前大都使用数字识别信号,即数字移动通信。在制式上则有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两种。前者在全世界有欧洲的GSM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北美的双模制式标准IS一54和日本的JDC标准。对于码分多址,则有美国Qualcomnn公司研制的IS-95标准的系统。总的趋势是数字移动通信将取代模拟移动通信。而移动通信将向个人通信发展。进入21世纪则成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通信将有更为辉煌的未来。
3G移动通信网络中室内信号覆盖解决方案设计
室内覆盖作为3G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已经有为数不少的3G室内覆盖试点工程在不同城市完成了施工和测试,但是室内覆盖环境普遍较为复杂,不同试点工程的测试目标和工作重点也不尽相同,为了给后期的3G网络建设提供一个有实际参考价值的规划原则,结合我们在2G网络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和3G系统自身的特点,我们制定了一套3G(以WCDMA为主)室内覆盖分布系统建设的规划原则。为了验证这套指导原则的合理性,我们按照指导原则组织了一次现场的工程改造,并对改造后的分布系统做了模拟覆盖效果测试,测试重点是考察工程改造原则是否适用。
3G工程考虑因素
WODMA系统需要提供给用户丰富的业务类型(如可视电话、多媒体、高速率下载等),高速率意味着高容量的无线网络,也意味着更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这又直接和网络建设的投入相关联。由于不同的用户群需要的服务不一样,因此在网络规划初期就有必要按业务需求合理分配资源,以节省投资,并能加快网络建设速度。所以在WODMA网络建设方案实施前,需要对覆盖目标做详细的规划标准和所需要的服务等级,结合实际工程经验,一个合理的3G室内覆盖工程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目标覆盖区覆盖等级
按照不同区域对业务需求不同,根据需要提供的服务等级和规划目标可将目标覆盖区分为:
重要区域(384kbit/s高速数据密集区域):要求CS12.2K、0S64K、PS384K等业务的连续覆盖;
次重要区域(144kbit/s低速数据密集区域):要求CS12.2K、0864K、PSl28K等业务的连续覆盖;一般区域(64kbit/s语音电话、可视电话密集区,数据业务低发区):要求C312.2K、0S64K等业务的连续覆盖,可以考虑补充PS64K业务;
非重点考虑的区域(有普通语音电话需求,数据业务低发区):保证CS12.2K业务。
用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区分不同目标覆盖区覆盖等级是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策略,这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设计指标标准:
重要区域:边缘导频功率≥-85dBm,Ec/Io≥-8dB;
次重要区域:边缘导频功率≥-90dBm,Ec/Io≥-10dB;
一般区域:边缘导频功率≥-95dBm,Ec/10≥-12d8;
非重点区:边缘导频功率≥-1 00dBm,Ec/1o≥-15dB。
2.信源的选择
由于实际WODMA网络中可能同时提供CSl 2.2kbit/s、OS64kbit/3、PS64kbit/3、PSl 28kbit/s、PSl 44kbit/s及PS384kbit/s业务,每种业务占用不同的网络资源,对信号质量的要求也不一样,要构建一个合理的满足话务需求的无线网络,就需要对业务需求做仔细考察。
从外场测试结果看,WODMA系统的容量较OSM系统大很多,考虑在建网初期网络用户较少,网络的广泛覆盖是网络建设的关键,在此前提下可以多使用直放站代替基站作为信源,这样不仅能加快网络建设速度,还可以有效转移大型宏基站的多余资源,能够降低初期建设投资;待日后话务量渐涨的情况下再将其更换为基站。
对于业务需求大、有条件建设专用机房的目标覆盖区,可优先考虑采用室内宏基站;对于建设条件有限(如没有专门的机房)的场合,则优先考虑使用微蜂窝。
信号源的选取,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话务量、覆盖面积、建筑结构、信号源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最终采用既可达到所需的覆盖要求又可合理控制成本的分布系统。
3.频率规划
WODMA系统中每个载频内的所有用户共享频率、时间和功率资源,用特征码(扰码和信道码)对信号作统计处理来区分信道,也即所说的码分多址技术。
虽然WODMA系统无需进行复杂的频率规划,信道间的隔离完全由特征码的统计特性的正交性来实现。但特征码的正交性并不理想,造成系统的信道隔离不如FDMA和TDMA好,而且使用的信道越多,其他信道信号对本信道的干扰就越强。如果功率配置、覆盖范围设置不合理,经常会出现导频污染现象。
导频污染是WCDMA系统独有的特性,是影响网络性能的一项重要因素。导频污染增加了网络的干扰,同时使得切换算法无法有效地工作,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在室内覆盖工程中,因为有建筑物的屏蔽、阻挡作用,室外宏基站对室内信号的干扰一般较小,所以在大部分场合都可以尽量采用室内、室外同频信号的策略,以节省有限的频率资源但是在有较大业务需求而无线环境本来就复杂的区域(如密集城区的高层型建筑物内),室内、室外采用异频策略就能很好的解决增加容量和控制干扰的目的。
4.合理的切换区
WODMA系统由于软切换的引入,对抗了阴影衰落,引入了软切换增益,扩大了小区的覆盖范围,同时减少对于其它小区的干扰,并通过分集改善性能;但是软切换也带来了硬件的额外开销,基站一般需要多预留30%的信道单元。
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室内系统会引入了新的信源,这样肯定要在目标覆盖区边缘形成新的切换区。因为无线信号传播特性和实际环境有很大影响,工程开通后实际的切换区可能会较大,这样就需要通过大量的测试及优化工作,如果采用室内、室外同频策略,需要将软切换区控制在我们需要的合理范围内;如果采用室内、室外异频策略,则更需要仔细设计切换区,既要保证有足够的切换区间供系统完成硬切换,还不能让切换区过大以避免频繁的硬切换。
5.天线的布放及功率分配
表1是WCDMA室内覆盖系统中同一天线覆盖范围内不同业务有效覆盖半径的测试结果。
因为3G室内覆盖区域基本都需要保证CS64K业务的连续覆盖,结合上表测试数据,设计的分布系统中室内全向天线的有效覆盖半径建议控制在8—12m范围内。
另外,WCDMA系统是白干扰系统,理论分析UE发射功率的动态变化量会造成小区内的干扰,其原因是在室内WODMA覆盖系统中,如果手机接收的信号强度足够强,由于功率控制会使手机的发射功率达到最低,如果这个时候用户的发射功率达到最低而用户还是离天线越来越近,那么就会对其它手机造成干扰,使其它手机不得不抬高发射功率。
从图1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当最小耦合损耗MOL(Minlmum Couplinc Loss,可以认为是手机在位于离天线最近时候的路径损耗)为45dB,它引起了约9dB的噪声抬高,这意味着基站端所需要的功率的升高9dB,或者保证服务的最小比特率的降低;当MOL高于65dB时,由uE最小发射功率所引起的噪声电子的抬高将忽略不计。
经测试,普通全向吸顶天线空间耦合损耗大约为25—30dB,为了保证MOL≥65dB,则从基站到天线入口
的链路损耗需要35dB以上,即天线入口导频功率应不大于33-35=-2dBm。考虑到楼内天线安装高度普遍在2.2m以上,而用户实际持手机高度不会超过2m,所以建议实际天线入口导频功率不超过3dBm,以控制天线的最大覆盖半径不至于太小。
6.干扰
在3G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因为要尽量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各系统的有源设备在发射有用信号的同时,在它的工作频带外还会产生杂散、谐波、互调等无用信号,这些信号落到其他系统的工作频带内,就会对其他系统形成干扰。
通过理论分析,对于整个系统的各种干扰信号的抑制,只能通过多频合路器的通道隔离度来实现。在无源器件的使用上,需要严格选取。
7.其他
在GSM移动通信系统中,上下行增益平衡是比较重要的问题。若下行增益远大于上行增益,会导致手机接收到场强很高,却打不通电话;若上行增益远大于下行增益,导致覆盖范围缩小。
WCDMA系统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平衡并非网络设计目标。基站功率在下行由小区所有用户及信令共享, 因而不会成为覆盖受限链路。相反,手机发射功率是在规范中加以定义的。由于手机发射功率有限,上行链路则成为WCDMA系统覆盖的受限链路。也就是说,小区的最大半径取决于功率上限最小的一类手机。所以WODMA系统的链路预算通常是指上行链路预算,即从最大允许的上行损耗中除掉路径损耗以外的其他损耗和增益,从而得到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再将最大允许的路径损耗值带入传播模型中,得到预期的小区覆盖半径和覆盖面积。由于WCDMA的覆盖区域不像GSM那样由信号电平的绝对值来决定,它的覆盖与系统的负载或干扰水平相关,加入负载和邻近小区干扰后,小区半径会作相应的收缩。在实际工程中,这些问题都还需要经过大量的测试及优化工作才能有效控制。
试点工程测试内容
为验证以上思路的合理性,对审计署大楼的室内分布系统进行了改造和模拟测试,本次测试场景是比较典型的办公环境,单层面积约600m2。
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整个室内分布系统按前述方案改造后是否能够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信源:Agilent E4438C,输出64信道WODMA信号,导频信号占总功率的1 0%,Ec/Io=-10dB;
路测仪:TSMU(ROHDE&SCHWA2Z)&Notebook(已安装ROMES)。
测试结果
每个天线入口导频功率约5dBm,3副天线都接入分布系统中的测试图和测试结果
总 结
从测试结果看,改造后的工程基本能够达到3G信号覆盖标准的要求。但在3G工程改造中还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由于原GSM室内分布系统普遍采用大功率、少天线的设计思路(这种设计方式在20网络中基本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并且能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因此被广泛采用),但该类设计易造成室内信号功率分配不均;其次2G室内分布系统基本没有采用分区覆盖的方式,如果3G系统室内采用2小区以上配置,将很难设置切换区; 因此在原有室内分布系统基础上增加天线数量、更改天线位置等简单改造既不能明显改善原2G系统的覆盖质量,而且改造工程的施工难度较大,耗费更多;建议这类工程采用全部改造方式(即拆除原系统新建)。
B. 互联网和移动网有什么区别
移动是是网络服务商,移动网是通过移动平台让你接入互联网的的一种平台
互联网(英语: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Internet)、英特网,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
C. 移动网络是什么·
移动网络(Mobile web)指的是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 ,掌上电脑或其它便携式工具连接到公共网络,实现互联网访问的方式。
移动网络不需要固定的设备进行访问。移动网络主要指的是基于浏览器的Web服务,如万维网 , WAP和i - mode(日本)。
移动网络指基于浏览器的Web服务,如万维网, WAP和i - mode (日本)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 ,掌上电脑或其它便携式工具连接到公共网络:不需要台式电脑,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固定连接。
然而,移动网络接入今天仍然存在着互操作性和可用性问题。这是由于不兼容格式的大量信息在互联网上提供的移动设备和部分是由于物理尺寸的小屏幕的移动设备和其他设备的限制等多种原因造成。
(3)移动平台是移动网络么扩展阅读:
移动网络的功能:
1、话音通信功能是手机最基本的功能;手机将可以提供各种速率的移动数据业务功能,如MMS, LBS;资料下载与上网冲浪、网上游戏、数据多媒体,移动应用解决方案功能,提供与外界设备通信接口,支持蓝牙、WLAN等多种无线接入方式。
2、计算速度更快,随着芯片运算速度的提高和存储容量的增大,手机可以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实时的多媒体压缩传输将不再成为瓶颈。
3、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移动可视电话的目标是在移动网络条件下实现视音频的实时传输。而无线网络具有误码率高、带宽窄、带宽抖动性大等特点。
D. 手机移动网络什么意思
移动网络(Mobile web)指的是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 ,掌上电脑或其它便携式工具连接到公共网络,实现互联网访问的方式。移动网络不需要固定的设备进行访问。移动网络主要指的是基于浏览器的Web服务,如万维网 , WAP和i - mode(日本)。
移动网络一般不等同于移动互联网。
中文名
移动网络
外文名
mobile web
基于
浏览器的Web服务
存在着
互操作性和可用性问题
E. 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
区别如下:
一、意思不同。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意思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是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总称。互联网则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
二、应用领域不同。
移动互联网的领域:
1、资讯。
2、沟通,通过“移动QQ”和QQ信使服务,使手机用户和QQ用户实现双向交流,一下子将两项通信业务极大地增值了。使人们生活有了另一项的沟通方式。
3、娱乐,娱乐短信业务现在已经被作为最为看好的业务方向,世界杯期间各大SP推出的短信娱乐产品深受用户的欢迎,使用量狂增,娱乐也是各大用户的必需调剂品。
4、手机上网业务、WAP手机上网。
互联网的应用领域:
1、网上贸易(网购,售票,转账汇款,工农贸易)。
2、云端化服务(网盘,笔记,资源,计算等)可以随时随地登上账号查看文件笔记等,便利了用户的使用。
3、资源的共享化(电子市场,门户资源,论坛资源等,媒体(视频、音乐、文档)、游戏,信息),资源共享化很多程度上便利的用户的使用,各个资源的来源与发展。
4、服务对象化(互联网电视直播媒体,数据以及维护服务,物联网,网络营销,流量,流量nnt等)。
三、优点不同。
移动互联网的优点:
整合产业链之外的资源:只要能把握移动互联网的前提,抓住行业强势资源,相关节点进行有效的整合产业的资源。
互联网的优点:
1、信息交换具有时域性(更新速度快);
2、交换信息具有互动性(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可以互动交流)。
F. 什么是移动平台,概念是什么
所谓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简单的说,智能手机,就是一部像电脑一样可以通过下载安装软件来拓展手机出厂的基本功能的手机。 “智能手机(Smart Phone)”这个说法主要是针对“功能手机(Feature phone)”而来的,本身并不意味着这个手机有多“智能(Smart)”;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所谓的“智能手机(Smart Phone)”就是一台可以随意安装和卸载应用软件的手机(就像电脑那样)。(“功能手机(Feature phone)”是不能随意安装卸载软件的,JAVA的出现使后来的“功能手机(Feature phone)”具备了安装JAVA应用程序的功能,但是JAVA程序的操作友好性,运行效率及对系统资源的操作都比“智能手机(Smart Phone)”差很多。) 智能手机有什么功能? 从广义上说,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序下载、音乐图片下载等等。结合3G通信网络的的支持,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势必将成为一个功能强大,集通话、短信、网络接入、影视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个人手持终端设备。 智能手机的特点 1、具备普通手机的全部功能,能够进行正常的通话,发短信等手机应用。 2、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即需要支持GSM网络下的GPRS或者CDMA网络下的CDMA 1X或者3G网络。 3、具备PDA的功能,包括PIM(个人信息管理),日程记事,任务安排,多媒体应用,浏览网页。 4、具备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在这个操作系统平台上,可以安装更多的应用程序,从而使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得到无限的扩充。 5、具有人性化的一面,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扩展机器的功能。 6、功能强大,扩展性能强,第三方软件支持多。 智能手机的分类 智能手机的诞生,是掌上电脑(Pocket PC)演变而来的。最早的掌上电脑是不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但是随着用户对于掌上电脑的个人信息处理方面功能的依赖的提升,但由不习惯于随时都携带手机和PPC两个设备,所以厂商将掌上电脑的系统移植到了手机中,于是才出现了智能手机这个概念。 既然智能手机的诞生和掌上电脑有关,那它的操作系统也肯定会与掌上电脑有关。目前的智能手机系统主要包括Symbian,WindowsMobile的Smart Phone和Pocket PC,Palm,Linux五种。不过与PDA操作系统中Palm和Windows CE两强争霸的局面不同,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Symbian却抢得了先机,诺基亚公司基本上都采用了Symbian操作系统。 Symbian:Symbian的很像是Windows和Linux的结合体,有着良好的界面,采用内核与界面分离技术,对硬件的要求比较低,支持C++,VB和J2ME。兼容性很好。目前的Symbian系统经过NOKIA公司的大力推广,已经十分成熟。从已经由SeriesS60,发展到S80、S90和UIQ。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Symbian系统都是智能系统,比如早期的S40系统,就不属于智能手机系统。 代表机型:NOKIA N73、N78、N95、E90、N81、N70、E50、N82、N93等等众多机型。 Smart Phone:微软于2001年推出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具有windows血缘,所以有着十分强大的于台式机的可同步性,娱乐方面功能出众。缺点是对硬件的要求比较高,系统经常会由于内存不足而不稳定。 代表机型: 多普达515、535、565、575、585等5X5系列;Motorola MPX200,MPX220; PocketPC:作为PDA专用系统Windows CE在手机上的一个延伸,WM系统的推出可以看出微软对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的重视。WM系统有很多先天的优势,比如拥有强大的内建软件,WORD,EXCE
G. 什么是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
截至2014年4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48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67.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手机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
移动营销特点
1、用户体验至上
2、盈利策略不可急功近利
3、找到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4、把握移动营销新模型
5、整合产业链之外的资源
详细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1168245.htm
H. 移动网络指的是什么,与运营商什么关系
使用移动终端的设备在网络上应用就是移动网络,国内的运营商就是移动网络的提供者,服务商,你可以根据你的资费和需求进行不同运营商的选择.
I. App是否一定意味着是移动网
首先,我需要说的是,App其实是Application(应用程序)的缩写形式。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常说的,微信App、抖音App,其实就是应用程序-微信、应用程序-抖音的意思,可以在手机上进行使用并与互联网交互信息。
其次,中国国内有三大运营商,分别是“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分别经营着自己的网络,但人们可以使用每一种进行APP的使用。
然后,并不是所有App都需要联网的形式才能使用,部分App不需要联网,在飞行模式都可以打开和使用,比如:闹钟、日历等App。
综上所述,App并不一定意味着是移动网,它可以是电信网也可以是联通网,更可以不需要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