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移动网络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
中国移动网络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4G、3G、E
Ⅱ 中国移动两记网络是多少
你好,中国移动从开始之初经历过2G,3G,4G,5G阶段,目前是5G商用阶段。
每个阶段的网络怎么显示,大致如下:
2G网络显示为E
3G网络显示为3G
4G网络显示为4G,5G网络显示为5G,
这些网络根据每个区域网络信号覆盖的不同,可以进行自由切换,有5G,4G,会优先使用,没有的话会显示2G为E
希望能帮到你,有问题追问。
Ⅲ gsm标准有哪几个阶段
GSM全名为:,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俗称"全球通",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GSM系统包括GSM900:900MHz、GSM1800:1800MHz及GSM-1900:1900MHz等几个频段。GSM系统有几项重要特点:防盗拷能力佳、网络容量大、手机号码资源丰富、通话清晰、稳定性强不易受干扰、信息灵敏、通话死角少、手机耗电量低。目前我国主要的两大GSM系统为GSM900及GSM1800,由于采用了不同频率,因此适用的手机也不尽相同。不过目前大多数手机基本是双频手机,可以自由在这两个频段间切换。欧洲国家普遍采用的系统除GSM900和GSM1800另外加入了GSM1900,手机为三频手机。在我国随着手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现也已出现了三频手机,即可在GSM900\GSM1800\GSM1900三种频段内自由切换的手机,真正做到了一部手机可以畅游全世界。早期来看,GSM900发展的时间较早,使用的较多,反之GSM1800发展的时间较晚。物理特性方面,前者频谱较低,波长较长,穿透力较差,但传送的距离较远,而手机发射功率较强,耗电量较大,因此待机时间较短;而后者的频谱较高,波长较短,穿透力佳,但传送的距离短,其手机的发射功率较小,待机时间则相应地较长。
Ⅳ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发展史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64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1876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896年马可尼在英国进行的14.4公里通讯试验成功,从此世界进入了无线电通信的新时代。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而现代通信技术发展从上世纪20年代起到如今,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为第四阶段,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的蓬勃发展期,1G也是始于这一时期。
1G的发展
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1976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马丁·库珀于首先将无线电应用于移动电话。
同年,国际无线电大会批准了800/900MHz频段用于移动电话的频率分配方案。在此之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国家都开始建设基于频分复用技术(FDMA)和模拟调制技术的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即1G。
然而由于采用的是模拟技术,1G系统的容量十分有限。此外,安全性和干扰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再加上1G系统的先天不足,使得它无法真正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价格更是非常昂贵,成为当时的一种奢侈品和财富的象征。
2G的发展
即将迈入21世纪,通信技术也进入到了2G时代,和1G不同2G采用的是数字传输技术。这极大的提高了通信传输的保密性。2G技术基本可被切为两种,一种是基于TDMA所发展出来的以GSM为代表,另一种则是CDMA规格,复用﹙Multiplexing﹚形式的一种。随着2G技术的发展,手机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流行,虽然价格仍然较贵,但并不再是奢侈品。
过渡的2.5G
2G到3G的发展并不像1G到2G那样平滑顺畅,由于3G是个相当浩大的工程,要从2G直接迈向3G不可能一下就衔接得上,因此出现了介于2G和3G之间的衔接技术——2.5G。我们所熟知的HSCSD、WAP、EDGE、蓝牙(Bluetooth)、EPOC等技术都是2.5G技术。
2.5G功能通常与GPRS技术有关,GPRS技术是在GSM的基础上的一种过渡技术。GPRS的推出标志着人们在GSM的发展史上迈出了意义最重大的一步,GPRS在移动用户和数据网络之间提供一种连接,给移动用户提供高速无线IP和X.25分组数据接入服务。较2G服务,2.5G无线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和更多的功能。
2、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二)
3G的发展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人们对于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日趋高涨,而2G网络10几KB每秒的传输速度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于是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应运而生。目前3G存在3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
中国国内支持国际电联确定三个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中国电信的CDMA2000,中国联通的WCDMA,中国移动的TD-SCDMA。可以说3G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智能手机的发展,由于3G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几百KB每秒。
通过3G,人们可以在手机上直接浏览电脑网页,收发邮件,进行视频通话,收看直播等,还一度引出了3G手机可否取代PC的设想。
4G的发展
作为3G的延伸,4G近几年被人们所熟知,2008年3月,在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指定一组用于4G标准的要求,命名为IMT-Advanced规范,设置4G服务的峰值速度要求在高速移动的通信(如在火车和汽车上使用)达到100Mbit/s,固定或低速移动的通信(如行人和定点上网的用户)达到1Gbit/s。
该技术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严格意义上来讲,LTE只是3.9G,尽管被宣传为4G无线标准,但它其实并未被3GPP认可为国际电信联盟所描述的下一代无线通讯标准IMT-Advanced,因此在严格意义上其还未达到4G的标准。相对于前几代,4G系统不支持传统的电路交换的电话业务,而是全互联网协议(IP)的通信。4G将为用户提供更快的速度并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
5G的发展
2013年2月,欧盟宣布,将拨款5000万欧元,加快5G移动技术的发展,计划到2020年推出成熟的标准。2014年5月8日,日本电信营运商NTTDoCoMo正式宣布将与Ericsson、Nokia、Samsung等六间厂商共同合作,开始测试5G网络。预计在2015年展开户外测试,并期望于2020年开始运作。
2015年3月1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已成功研制5G网络,并进行100米内的传送数据测试,并称于2018年投入公众测试,2020年正式投入商用。因此2020年也被业界认为是5G正式推出的时候,但是几天前,美国移动运营商Verizon无线公司宣布,将从2016年开始试用5G网络,2017年在美国部分城市全面商用。虽然之后遭到了对手AT&T的反驳,但是这些无疑不在预示着人们对于5G的憧憬。
Ⅳ 互联网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
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的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并不是一个互连的网络)。所有要连接的在ARPANET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
为了打破这个问题,于是ARPA开始研究多种网络(如分组无线电网络)互连的技术,这就导致后来互联网的出现,成为了现在因特网的雏形。
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使得所有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联网进行通信,因而人们将1983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之间。
第二阶段: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因特网必将扩大其使用范围,不应局限于大学和研究机构,之后随着世界上的许多公司纷纷接入到因特网,是网络上的通信量急剧增大。于是美国政府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来经营。
第三个阶段: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从1993年开始,由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因特网主干网替代。出现了因特网服务提供者,简称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可以从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得到多个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及路由器等联网设备。用户只需要向ISP交纳规定费用,就可以从ISP得到所需的IP地址,并通过该ISP接入到因特网。
(5)移动网络分几个阶段扩展阅读:
互联网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成本低,优点如下:
1、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
2、信息交换具有时域性(更新速度快);
3、交换信息具有互动性(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可以互动交流);
4、信息交换的使用成本低(通过信息交换,代替实物交换);
5、信息交换的发展趋向于个性化(容易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
6、使用者众多;
7、有价值的信息被资源整合,信息储存量大、高效、快速;
8、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视频、图片、文字等等)。
Ⅵ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经历初级的通信。中期的。通信。还有最后互联网。阶段。
Ⅶ 互联网发展经过哪几个关键阶段阿帕网、因特网与万维网有何联系
-面向用户(2C)产品
面向用户产品需要更多的注重用户体验,用户是感性的,通常对于一个新产品会根据其使用体验很快的给予主观评定,而产品的生死存亡也往往在这一瞬间就被决定了。因此,2C产品需要简单明了同时富于特色,不仅满足用户的一般期望,最好还要有突出特点,能够让用户用的“爽”。这里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抓住用户的爽(痛)点,我们常说产品一定是为了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而存的,那需求是从哪里来的,根源还是人性。设计2C产品需要对于人性有充分的了解,了解人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要,由此而激起的欲望,以及相应的需求。
通过分析后,再通过产品设计来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需求,提供给用户最好的产品使用体验。
-面向客户(2B)产品
面向客户产品需要更多的满足用户价值。用户价值,顾名思义就是该产品对于用户来说的价值体现。由于客户通常是特定组织(企业、社团、政府),相对于个人用户而言,更加理性,往往有明确业务指标作为用户价值的衡量依据,因此产品设计必须以体现用户价值为核心,效益第一,体验第二,必要时可以牺牲部分使用体验来换取使用价值的提升(这也导致一些功能复杂的ERP系统往往使用体验不佳)。对于2B产品而言,能够切实解决客户问题,提升业务效益才是好的产品。
2.按照运行平台分类
-移动端产品
智能手机既是工具,又是人体器官功能的延伸,它让我们与互联网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功的移动端产品一定是抓住了这一特性,在基于用户需求与使用情景的基础上,发挥了智能手机的各类特性,使用户更加便捷的操作相应功能模块,达成使用目的。如大众点评中的LBS使用户能快速地发现附近的店铺,微博能快速地上传即时拍摄的照片,高德地图的导航功能能根据GPS定位+内置方向感应器为用户指明道路等。移动端主流平台包括iOS、Android,Windows Phone也有一定数量,各平台都有对应的Native App,Native App使用体验较好但无法跨平台兼容,与之相反,Web App可跨平台使用但受制于网页技术在交互体验等方面并不尽如人意。随着Html 5所带来的新技术在网页上的应用,一种具“Native App良好交互体验的优势”和“Web App跨平台开发的优势”的Hybrid App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移动产品所采用。在今天,移动端已经超越PC端成为最大,最有活力的产品运行平台,当然移动端相比传统的PC端也存在着信息展示区域较小,网络信号可能不稳定的情况,因此要在信息传达和交互设计方面做出相应的优化。
-PC端产品
PC端有巨大的信息展示区域和丰富的外部连接设备,移动端的交互为触摸手势优先,PC端则是以鼠标键盘优先,在交互精度上有很大优势。因此PC端非常适合一些即时性较低但信息量大,功能操作复杂的产品,如视频编辑类、图形绘制类、企业服务类产品。对于从PC端到移动端的Web产品设计时,响应式设计是应用较多的方法,响应式设计可以根据屏幕大小范围自动适配页面元素布局,能很好地满足跨终端的网页浏览问题。
Ⅷ 7,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采用何种系统
4G是第四代移动通讯技术的简称,相较3G而言,4G能够以更快速的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可以100Mbps至150Mbps的下行网络带宽。简单来说,4G将给用户提供更快的上网速度、更好的上网体验和更优惠的资费。属于LTE-Advanced技术,使用2650MHz频段。频段集中2370-2390 MHz、2635-2655 MHz。4G+是4G技术的进一步演进,学术名称为LTE-A,即LTE-Advanced的简称。4G+利用载波聚合技术(Carrier Aggregation,简称CA),能够让4G网络速度更快。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即IMT-2000,标准主要是三个,欧洲的WCDMA,北美的CDMA2000和中国的TD-SCDMA,另外还有WIMAX。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的第三代无线通信的全球标准。IMT-2000规定移动终端以车速移动时,数据传输速率为144KBPS,室外静止或步行时速率为384KBPS,在室内为2Mbps;与第一二代相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不通、无线接口的兼容性问题、频谱分配作用、知识产权问题。3G业务网络主要包含:“3G承载网、智能网、业务管理平台、业务引擎这些网元。
2G,是第二代(Second Generation)移动通信技术规格的简称,采用的技术主要是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两种。2G是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传输的语音是经过数字语音编码和信道编码后的数字信号,全球主要采用GSM和CDMA两种制式。我国主要采用GSM标准,主要提供数字化的语音业务及低速数化业务(短信、彩信),可以进行省内外漫游。
1G(the first generation)是第一代行动通信标准的简称,也就是类比式移动电话系统,代表是几乎只能打电话的大哥大。自1980年代起开始使用,直至由2G数字通信取代。1G是采用蜂窝电话标准,使用模拟调制和频分多址(FDMA)传输语音通话。我国主要采用TACS,起传送速率埃204KBPS,由于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不能进行移动通信的长途漫游。
Ⅸ 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四个阶段是什么阶段啊
互联网发展到现在,主要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并即将经历第四个阶段(以主要流量来源和用户行为目标为划分依据):
第一阶段是传统网络,主要是传统的网站当道,这个阶段持续了十几年。
第二阶段主要是网站和内容流型社交网络并存,这个阶段目前正在趋于尾声,已经持续了七、八年。
第三阶段,则是网站弱化、移动app与消息流型社交网络并存的阶段。这个阶段是目前正在发生的,却也持续有两、三年了。
第四阶段则是即将发生的。超级app将以用户为基础,承载一切的内容与服务,最终完成互联网信息的全面整合。
Ⅹ 移动通信的发展阶段第四代4g的网络特点
移动通信的发展阶段第四代4g的网络特点有:
1、通信速度更快
由于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就是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给人印象最深刻的特征,莫过于它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
专家预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达到10Mbps至20Mbps,甚至最高可以达到100Mbps的速度传输无线信息,这种速度将相当于目前手机传输速度的1万倍左右。
2、兼容性能更平滑
要使4G通信尽快地被人们接受,不但要考虑它的功能强大外,还应该考虑到现有通信的基础,以便让更多的现有通信用户在投资最少的情况下就能很轻易地过渡到4G通信。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应当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能跟多种网络互联,终端多样化以及能从第三代平稳过渡等特点。
3、空中接口的改变
空中接口的关键技术,也抛弃3G的CDMA而改成OFDM,其在大带宽上比CDMA更加具备可行性和适应性,大规模使用MIMO技术提升了频率复用度,跨载波聚合能获得更大的频谱带宽从而提升速率。
4、网络频谱更宽
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ps的传输,通信营运商必须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和研究,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蜂窝系统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4G通信的AT&T的执行官们说,估计每个4G信道将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3G网路的20倍。
5、LTE应用广泛
LTE以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成为4G主流,Wimax家族可以说被完全压制,所以4G也很有希望能结束多年以来多个同代制式相争的混乱局面,由LTE实现大致的一个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