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无线网络中的TKIP和AES有区别么
1、传输速度不同
AES比TKIP采用更高级的加密技术,如采用TKIP,网络的传输速度就会被限制在54Mbps以下。
2、安全性能不同
AES安全性比 TKIP 好。
TKIP在设计时考虑了当时非常苛刻的限制因素:必须在现有硬件上运行,因此不能使用计算先进的加密算法。而且在使用TKIP算法时路由器的吞吐量会下降3成至5成,大大地影响了路由器的性能。
3、适用情况不同
TKIP加密算法经常在老的无线网卡上使用,适用于802.1x无线传输协议,TKIP中密码使用的密钥长度为128位;
AES加密算法是在新无线网卡上使用,适用于802.11n无线传输协议,AES加密数据块和密钥长度可以是128比特、192比特、256比特中的任意一个。
Ⅱ 网络安全中密码算法主要应用在哪些场合
个问题设计面积太广了!我就弄了些皮毛!希望能帮到你2.1 对称密码 对称密码技术也叫做单钥或常规密码技术,其包括分组密码技术和流密码技术这两个重要的分支。在公钥密码技术出现之前,它是惟一的加密类型。
Ⅲ 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 如何将分组密码转化为流密码
Block ciphers 分组密码
分组密码转换成另一种固定大小的数据块(通常是64位)固定大小的块(可能是64位长再次)使用由键选择功能。
如果键,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都n位,基本上定义了分组密码排列的n位整数n位的整数,一个从对一的映射。
流密码
.甲流密码由一个状态机,在每个状态转换一个比特的信息输出。 这种输出位流俗称运行的关键.国家机器只不过是一个伪随机数发生器更多。 例如,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分组密码加密多次通过其自己的输出之一。 通常情况下,更复杂的结构是用于流加密来获得高的速度。 .加密可以实现只要完全或门运行的关键明文消息。
Ⅳ wifi加密wpA..wp什么的是什么意思
WiFi手机的设置 首先,依次打开“开始→设置→连接”,在“高级→选择网络”选项中,确保将“在程序自动连接到Internet时,使用:”设置为“Internet设置”。其次,在“连接→网卡(网络适配器、网络接口卡)”选项中,进入“配置网络适配器”,确保“我的网卡连接到:”被选择为“默认单位设置”或“预设的工作设定”。最后,在“连接→网卡”选项中,选中本手机的网卡(一般有WLAN或WiFi Wireless Adapter等字样),然后在配置界面中选择“使用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或“自动获得IP地址”。此外,如果出于安全考虑,无线路由器没有广播SSID,则需在WiFi手机的“无线网络”配置项中找到SSID栏,填入对应的SSID名。如果连接过程中提示输入密钥,可选择“自动填入密钥”或手工输入。
假如附近有无线路由器,而且你也知道密码,那么可以实现手机通过无线路由器发射的信号来实现上网功能。一般的机场,咖啡厅都有,你可以开启手机WIFI查找一下就知道了,不过有的地方加密了。
TKIP-介绍
在IEEE 802.11i规范中,TKIP: 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暂时密钥集成协议)负责处理无线安全问题的加密部分。TKIP在设计时考虑了当时非常苛刻的限制因素:必须在现有硬件上运行,因此不能使用计算先进的加密算法。
AES——对称密码新标准
对称密码体制的发展趋势将以分组密码为重点。分组密码算法通常由密钥扩展算法和加密(解密)算法两部分组成。密钥扩展算法将b字节用户主密钥扩展成r个子密钥。加密算法由一个密码学上的弱函数f与r个子密钥迭代r次组成。混乱和密钥扩散是分组密码算法设计的基本原则。抵御已知明文的差分和线性攻击,可变长密钥和分组是该体制的设计要点。
AES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旨在取代DES的21世纪的加密标准。
AES的基本要求是,采用对称分组密码体制,密钥长度的最少支持为128、192、256,分组长度128位,算法应易于各种硬件和软件实现。1998年NIST开始AES第一轮分析、测试和征集,共产生了15个候选算法。1999年3月完成了第二轮AES2的分析、测试。预计在2000年8月AES的最终结果将公布。
在应用方面,尽管DES在安全上是脆弱的,但由于快速DES芯片的大量生产,使得DES仍能暂时继续使用,为提高安全强度,通常使用独立密钥的三级DES。但是DES迟早要被AES代替。流密码体制较之分组密码在理论上成熟且安全,但未被列入下一代加密标准。
楼主只要知道这是两种加密方式就可以了,路由器的设置里面有用到,手机里面是进行选择,再多的内容知道了,也会更加疑惑,如果你有足够的进取心,足够的恒心,足够的耐心的话你可以进行这方面更多的深入了解以及钻研,说不定你未来的路会因此变得更加宽广。写到这里才发现楼主也可能是对路由器进行设置的时候遇到的,但是路由器里面是WPA加密而不是WAP加密。
Ⅳ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上密码技术的发展了那几个阶段分别发生了那些显着的变化
主要分三个阶段!
密码学是一个即古老又新兴的学科。密码学(Cryptology)一字源自希腊文"krypto's"及"logos"两字,直译即为"隐藏"及"讯息"之意。密码学有一个奇妙的发展历程,当然,密而不宣总是扮演主要角色。所以有人把密码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从古代到1949年。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科学密码学的前夜时期,这阶段的密码技术可以说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科学,密码学专家常常是凭知觉和信念来进行密码设计和分析,而不是推理和证明。
早在古埃及就已经开始使用密码技术,但是用于军事目的,不公开。
1844年,萨米尔·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码:用一系列的电子点划来进行电报通讯。电报的出现第一次使远距离快速传递信息成为可能,事实上,它增强了西方各国的通讯能力。
20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奎里亚摩·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让无线电波成为新的通讯手段,它实现了远距离通讯的即时传输。马可尼的发明永远地改变了密码世界。由于通过无线电波送出的每条信息不仅传给了己方,也传送给了敌方,这就意味着必须给每条信息加密。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密码和解码人员的需求急剧上升,一场秘密通讯的全球战役打响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隐文术与密码术同时在发挥着作用。在索姆河前线德法交界处,尽管法军哨兵林立,对过往行人严加盘查,德军还是对协约国的驻防情况了如指掌,并不断发动攻势使其陷入被动,法国情报人员都感到莫名其妙。一天,有位提篮子的德国农妇在过边界时受到了盘查。哨兵打开农妇提着的篮子,见里头都是煮熟的鸡蛋,亳无可疑之处,便无意识地拿起一个抛向空中,农妇慌忙把它接住。哨兵们觉得这很可疑,他们将鸡蛋剥开,发现蛋白上布满了字迹,都是英军的详细布防图,还有各师旅的番号。原来,这种传递情报的方法是德国一位化学家提供的,其作法并不复杂:用醋酸在蛋壳上写字,等醋酸干了后,再将鸡蛋煮熟,字迹便透过蛋壳印在蛋白上,外面却没有任何痕迹。
1914年8月5日,英国“泰尔哥尼亚”号船上的潜水员割断了德国在北大西洋海下的电缆。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德国的日子更难过,没想到这却使德方大量的通讯从电缆转向了无线电。结果,英方截取了大量原本无法得到的情报。情报一旦截获,就被送往40号房间——英国海军部的密件分析部门。40号房间可以说是现代密件分析组织的原型,这里聚集了数学家、语言学家、棋类大师等任何善于解谜的人。
1914年9月,英国人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同盟者俄国人在波罗的海截获了一艘德国巡洋舰“玛格德伯格”号,得到一本德国海军的密码本。他们立即将密码本送至40号房间,允许英国破译德国海军的密件,并在战争期间围困德军战船。能够如此直接、顺利且经常差不多是同时读取德国海军情报的情况,在以往的战事中几乎从未发生过。
密码学历史上最伟大的密码破译事件开始于1917年1月17日。当时英军截获了一份以德国最高外交密码0075加密的电报,这个令人无法想象的系统由一万个词和词组组成,与一千个数字码群对应。密电来自德国外交部长阿瑟·齐麦曼,传送给他的驻华盛顿大使约翰·冯·贝伦朵尔夫,然后继续传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亨尼希·冯·艾克哈尔特,电文将在那里解密,然后交给墨西哥总统瓦律斯提阿诺·加汉扎。
密件从柏林经美国海底电缆送到了华盛顿,英军在那里将其截获并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但是,同样接到密件的约翰·冯·贝伦朵尔夫却在他的华盛顿办公室里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他们将电报用新的0075密件本译出,然后又用老的密件本加密后用电报传送到墨西哥城。大使先生没有意识到,他已经犯下了一个密码使用者所能犯的最愚蠢的、最可悲的错误。
此时,已经破译了老密码的英方正对着这个未曾破译的新外交密码系统一筹莫展,不过没过多久,他们便从大使先生的糊涂操作中获得了新旧密码的比较版本。随着齐麦曼的密件逐渐清晰起来,其重要性令人吃惊。
尽管1915年美国的远洋客轮“露斯塔尼亚”号被德军击沉,但只要德国对其潜艇的行动加以限制,美国仍将一直保持中立。齐麦曼的电文概括了德国要在1917年2月1日重新开始无限制海战以抑制英国的企图。为了让美国原地不动,齐麦曼建议墨西哥入侵美国,重新宣布得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和亚里桑纳州归其所有。德国还要墨西哥说服日本进攻美国,德国将提供军事和资金援助。
英国海军部急于将破译的情报通知美国而又不能让德国知道他们的密码已被破译。于是,英国的一个特工成功地渗入了墨西哥电报局,得到了送往墨西哥总统的解了密的文件拷贝。这样,秘密就可能是由墨西哥方泄露的,他们以此为掩护将情报透露给了美国。
美国愤怒了。每个人都被激怒了,原先只是东海岸的人在关心,现在,整个中西部都担心墨西哥的举动。电文破译后六个星期,美国对德国宣战。当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要求对德宣战时,站在他背后的,是一个团结起来的愤怒的国家,它时刻准备对德作战。
这可能是密码破译史上,当然也是情报史上最着名的事件。齐麦曼的电文使整个美国相信德国是国家的敌人。德国利用密码破译击败了俄军,反过来又因自己的密码被破译而加速走向了灭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重要的密码学进展很少出现在公开文献中。直到1918年,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密码分析文章之一¾¾William F. Friedman的专题论文《重合指数及其在密码学中的应用》作为私立的“河岸(Riverbank)实验室”的一份研究报告问世了,其实,这篇着作涉及的工作是在战时完成的。一战后,完全处于秘密工作状态的美国陆军和海军的机要部门开始在密码学方面取得根本性的进展。但是公开的文献几乎没有。
然而技术却在飞速的发展,简单的明文字母替换法已经被频率分析法毫无难度地破解了,曾经认为是完美的维吉耐尔(Vigenere)密码和它的变种也被英国人Charles Babbage破解了。顺便说一句,这个Charles Babbage可不是凡人,他设计了差分机Difference Engine和分析机Analytical Engine,而这东西就是现在计算机的先驱。这个事实给了人们两个启示:第一,没有哪种“绝对安全”的密码是不会被攻破的,这只是个时间问题;第二,破译密码看来只要够聪明就成。在二次大战中,密码更是扮演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许多人认为同盟国之所以能打赢这场战争完全归功于二次大战时所发明的破译密文数位式计算机破解德日密码。
1918年,加州奥克兰的Edward H.Hebern申请了第一个转轮机专利,这种装置在差不多50年里被指定为美军的主要密码设备,它依靠转轮不断改变明文和密文的字母映射关系。由于有了转轮的存在,每转动一格就相当于给明文加密一次,并且每次的密钥不同,而密钥的数量就是全部字母的个数――26个。
同年,密码学界的一件大事“终于”发生了:在德国人Arthur Scherbius天才的努力下,第一台非手工编码的密码机――ENIGMA密码机横空出世了。密码机是德军在二战期间最重要的通讯利器,也是密码学发展史上的一则传奇。当时盟军借重英国首都伦敦北方布莱奇利公园的“政府电码与密码学院”,全力破译德军之“谜”。双方隔着英吉利海峡斗智,写下一页精彩无比的战史,后来成为无数电影与影集的主要情节,“猎杀U571”也是其中之一。
随着高速、大容量和自动化保密通信的要求,机械与电路相结合的转轮加密设备的出现,使古典密码体制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二阶段为从1949年到1975年。
1949年仙农(Claude Shannon)《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为近代密码学建立了理论基础。从1949年到1967年,密码学文献近乎空白。许多年,密码学是军队独家专有的领域。美国国家安全局以及前苏联、英国、法国、以色列及其它国家的安全机构已将大量的财力投入到加密自己的通信,同时又千方百计地去破译别人的通信的残酷游戏之中,面对这些政府,个人既无专门知识又无足够财力保护自己的秘密。
1967年,David Kahn《破译者》(The CodeBreaker)的出现,对以往的密码学历史作了相当完整的记述。《破译者》的意义不仅在于涉及到相当广泛的领域,它使成千上万的人了解了密码学。此后,密码学文章开始大量涌现。大约在同一时期,早期为空军研制敌我识别装置的Horst Feistel在位于纽约约克镇高地的IBM Watson实验室里花费了毕生精力致力于密码学的研究。在那里他开始着手美国数据加密标准(DES)的研究,到70年代初期,IBM发表了Feistel和他的同事在这个课题方面的几篇技术报告。
第三阶段为从1976年至今。1976年diffie 和 hellman 发表的文章“密码学的新动向”一文导致了密码学上的一场革命。他们首先证明了在发送端和接受端无密钥传输的保密通讯是可能的,从而开创了公钥密码学的新纪元。
1978年,R.L.Rivest,A.Shamir和L.Adleman实现了RSA公钥密码体制。
1969年,哥伦比亚大学的Stephen Wiesner首次提出“共轭编码”(Conjugate coding)的概念。1984年,H. Bennett 和G. Brassard在次思想启发下,提出量子理论BB84协议,从此量子密码理论宣告诞生。其安全性在于:1、可以发现窃听行为;2、可以抗击无限能力计算行为。
1985年,Miller和Koblitz首次将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用到了公钥密码系统中,其安全性是基于椭圆曲线上的离散对数问题。
1989年R.Mathews, D.Wheeler, L.M.Pecora和Carroll等人首次把混沌理论使用到序列密码及保密通信理论,为序列密码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2000年,欧盟启动了新欧洲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计划NESSIE,究适应于21世纪信息安全发展全面需求的序列密码、分组密码、公开密钥密码、hash函数以及随机噪声发生器等技术。
建议你可以参考下:密码学基础、密码学原理、OpenSSL等书籍
Ⅵ 网络安全密钥一般是什么密码
一般问给你装宽带的人就知道了.
网络安全密钥一般是56/64/128位字符串.比如:01110011等.先将信息变成位串,分组,打乱.再跟密钥按位异或与之类的算法.
生成的数据不易被破解.
Ⅶ 什么叫网络加密算法其分为哪几类分别举例。
由于网络所带来的诸多不安全因素使得网络使用者不得不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对策。为了堵塞安全漏洞和提供安全的通信服务,必须运用一定的技术来对网络进行安全建设,这已为广大网络开发商和网络用户所共识。
现今主要的网络安全技术有以下几种:
一、加密路由器(Encrypting Router)技术
加密路由器把通过路由器的内容进行加密和压缩,然后让它们通过不安全的网络进行传输,并在目的端进行解压和解密。
二、安全内核(Secured Kernel)技术
人们开始在操作系统的层次上考虑安全性,尝试把系统内核中可能引起安全性问题的部分从内核中剔除出去,从而使系统更安全。如S olaris操作系统把静态的口令放在一个隐含文件中, 使系统的安全性增强。
三、网络地址转换器(Network Address Translater)
网络地址转换器也称为地址共享器(Address Sharer)或地址映射器,初衷是为了解决IP 地址不足,现多用于网络安全。内部主机向外部主机连接时,使用同一个IP地址;相反地,外部主机要向内部主机连接时,必须通过网关映射到内部主机上。它使外部网络看不到内部网络, 从而隐藏内部网络,达到保密作用。
数据加密(Data Encryption)技术
所谓加密(Encryption)是指将一个信息(或称明文--plaintext) 经过加密钥匙(Encrypt ionkey)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无意义的密文( ciphertext),而接收方则将此密文经过解密函数、解密钥匙(Decryti on key)还原成明文。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石。
数据加密技术要求只有在指定的用户或网络下,才能解除密码而获得原来的数据,这就需要给数据发送方和接受方以一些特殊的信息用于加解密,这就是所谓的密钥。其密钥的值是从大量的随机数中选取的。按加密算法分为专用密钥和公开密钥两种。
专用密钥,又称为对称密钥或单密钥,加密时使用同一个密钥,即同一个算法。如DES和MIT的Kerberos算法。单密钥是最简单方式,通信双方必须交换彼此密钥,当需给对方发信息时,用自己的加密密钥进行加密,而在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用对方所给的密钥进行解密。这种方式在与多方通信时因为需要保存很多密钥而变得很复杂,而且密钥本身的安全就是一个问题。
DES是一种数据分组的加密算法,它将数据分成长度为6 4位的数据块,其中8位用作奇偶校验,剩余的56位作为密码的长度。第一步将原文进行置换,得到6 4位的杂乱无章的数据组;第二步将其分成均等两段 ;第三步用加密函数进行变换,并在给定的密钥参数条件下,进行多次迭代而得到加密密文。
公开密钥,又称非对称密钥,加密时使用不同的密钥,即不同的算法,有一把公用的加密密钥,有多把解密密钥,如RSA算法。
在计算机网络中,加密可分为"通信加密"(即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加密)和"文件加密"(即存储数据加密)。通信加密又有节点加密、链路加密和端--端加密3种。
①节点加密,从时间坐标来讲,它在信息被传入实际通信连接点 (Physical communication link)之前进行;从OSI 7层参考模型的坐标 (逻辑空间)来讲,它在第一层、第二层之间进行; 从实施对象来讲,是对相邻两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不过它仅对报文加密,而不对报头加密,以便于传输路由的选择。
②链路加密(Link Encryption),它在数据链路层进行,是对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上所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不仅对数据加密还对报头加密。
③端--端加密(End-to-End Encryption),它在第六层或第七层进行 ,是为用户之间传送数据而提供的连续的保护。在始发节点上实施加密,在中介节点以密文形式传输,最后到达目的节点时才进行解密,这对防止拷贝网络软件和软件泄漏也很有效。
在OSI参考模型中,除会话层不能实施加密外,其他各层都可以实施一定的加密措施。但通常是在最高层上加密,即应用层上的每个应用都被密码编码进行修改,因此能对每个应用起到保密的作用,从而保护在应用层上的投资。假如在下面某一层上实施加密,如TCP层上,就只能对这层起到保护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能否切实有效地发挥加密机制的作用,关键的问题在于密钥的管理,包括密钥的生存、分发、安装、保管、使用以及作废全过程。
(1)数字签名
公开密钥的加密机制虽提供了良好的保密性,但难以鉴别发送者, 即任何得到公开密钥的人都可以生成和发送报文。数字签名机制提供了一种鉴别方法,以解决伪造、抵赖、冒充和篡改等问题。
数字签名一般采用不对称加密技术(如RSA),通过对整个明文进行某种变换,得到一个值,作为核实签名。接收者使用发送者的公开密钥对签名进行解密运算,如其结果为明文,则签名有效,证明对方的身份是真实的。当然,签名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将签名附在明文之后。数字签名普遍用于银行、电子贸易等。
数字签名不同于手写签字:数字签名随文本的变化而变化,手写签字反映某个人个性特征, 是不变的;数字签名与文本信息是不可分割的,而手写签字是附加在文本之后的,与文本信息是分离的。
(2)Kerberos系统
Kerberos系统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Athena工程而设计的,为分布式计算环境提供一种对用户双方进行验证的认证方法。
它的安全机制在于首先对发出请求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确认其是否是合法的用户;如是合法的用户,再审核该用户是否有权对他所请求的服务或主机进行访问。从加密算法上来讲,其验证是建立在对称加密的基础上的。
Kerberos系统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Notes 中),这是因为它具有如下的特点:
①安全性高,Kerberos系统对用户的口令进行加密后作为用户的私钥,从而避免了用户的口令在网络上显示传输,使得窃听者难以在网络上取得相应的口令信息;
②透明性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仅在登录时要求输入口令,与平常的操作完全一样,Ker beros的存在对于合法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③可扩展性好,Kerberos为每一个服务提供认证,确保应用的安全。
Kerberos系统和看电影的过程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只有事先在Ker beros系统中登录的客户才可以申请服务,并且Kerberos要求申请到入场券的客户就是到TGS(入场券分配服务器)去要求得到最终服务的客户。
Kerberos的认证协议过程如图二所示。
Kerberos有其优点,同时也有其缺点,主要如下:
①、Kerberos服务器与用户共享的秘密是用户的口令字,服务器在回应时不验证用户的真实性,假设只有合法用户拥有口令字。如攻击者记录申请回答报文,就易形成代码本攻击。
②、Kerberos服务器与用户共享的秘密是用户的口令字,服务器在回应时不验证用户的真实性,假设只有合法用户拥有口令字。如攻击者记录申请回答报文,就易形成代码本攻击。
③、AS和TGS是集中式管理,容易形成瓶颈,系统的性能和安全也严重依赖于AS和TGS的性能和安全。在AS和TGS前应该有访问控制,以增强AS和TGS的安全。
④、随用户数增加,密钥管理较复杂。Kerberos拥有每个用户的口令字的散列值,AS与TGS 负责户间通信密钥的分配。当N个用户想同时通信时,仍需要N*(N-1)/2个密钥
( 3 )、PGP算法
PGP(Pretty Good Privacy)是作者hil Zimmermann提出的方案,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编写的。公开密钥和分组密钥在同一个系统中,公开密钥采用RSA加密算法,实施对密钥的管理;分组密钥采用了IDEA算法,实施对信息的加密。
PGP应用程序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速度快,效率高;另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它的可移植性出色,它可以在多种操作平台上运行。PGP主要具有加密文件、发送和接收加密的E-mail、数字签名等。
(4)、PEM算法
保密增强邮件(Private Enhanced Mail,PEM),是美国RSA实验室基于RSA和DES算法而开发的产品,其目的是为了增强个人的隐私功能, 目前在Internet网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专为E-mail用户提供如下两类安全服务:
对所有报文都提供诸如:验证、完整性、防抵 赖等安全服务功能; 提供可选的安全服务功能,如保密性等。
PEM对报文的处理经过如下过程:
第一步,作规范化处理:为了使PEM与MTA(报文传输代理)兼容,按S MTP协议对报文进行规范化处理;
第二步,MIC(Message Integrity Code)计算;
第三步,把处理过的报文转化为适于SMTP系统传输的格式。
身份验证技术
身份识别(Identification)是指定用户向系统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明过程。身份认证(Authertication)是系统查核用户的身份证明的过程。人们常把这两项工作统称为身份验证(或身份鉴别),是判明和确认通信双方真实身份的两个重要环节。
Web网上采用的安全技术
在Web网上实现网络安全一般有SHTTP/HTTP和SSL两种方式。
(一)、SHTTP/HTTP
SHTTP/HTTP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信息进行封装。封装的内容包括加密、签名和基于MAC 的认证。并且一个消息可以被反复封装加密。此外,SHTTP还定义了包头信息来进行密钥传输、认证传输和相似的管理功能。SHTTP可以支持多种加密协议,还为程序员提供了灵活的编程环境。
SHTTP并不依赖于特定的密钥证明系统,它目前支持RSA、带内和带外以及Kerberos密钥交换。
(二)、SSL(安全套层) 安全套接层是一种利用公开密钥技术的工业标准。SSL广泛应用于Intranet和Internet 网,其产品包括由Netscape、Microsoft、IBM 、Open Market等公司提供的支持SSL的客户机和服务器,以及诸如Apa che-SSL等产品。
SSL提供三种基本的安全服务,它们都使用公开密钥技术。
①信息私密,通过使用公开密钥和对称密钥技术以达到信息私密。SSL客户机和SSL服务器之间的所有业务使用在SSL握手过程中建立的密钥和算法进行加密。这样就防止了某些用户通过使用IP packet sniffer工具非法窃听。尽管packet sniffer仍能捕捉到通信的内容, 但却无法破译。 ②信息完整性,确保SSL业务全部达到目的。如果Internet成为可行的电子商业平台,应确保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的信息内容免受破坏。SSL利用机密共享和hash函数组提供信息完整性服务。③相互认证,是客户机和服务器相互识别的过程。它们的识别号用公开密钥编码,并在SSL握手时交换各自的识别号。为了验证证明持有者是其合法用户(而不是冒名用户),SSL要求证明持有者在握手时对交换数据进行数字式标识。证明持有者对包括证明的所有信息数据进行标识以说明自己是证明的合法拥有者。这样就防止了其他用户冒名使用证明。证明本身并不提供认证,只有证明和密钥一起才起作用。 ④SSL的安全性服务对终端用户来讲做到尽可能透明。一般情况下,用户只需单击桌面上的一个按钮或联接就可以与SSL的主机相连。与标准的HTTP连接申请不同,一台支持SSL的典型网络主机接受SSL连接的默认端口是443而不是80。
当客户机连接该端口时,首先初始化握手协议,以建立一个SSL对话时段。握手结束后,将对通信加密,并检查信息完整性,直到这个对话时段结束为止。每个SSL对话时段只发生一次握手。相比之下,HTTP 的每一次连接都要执行一次握手,导致通信效率降低。一次SSL握手将发生以下事件:
1.客户机和服务器交换X.509证明以便双方相互确认。这个过程中可以交换全部的证明链,也可以选择只交换一些底层的证明。证明的验证包括:检验有效日期和验证证明的签名权限。
2.客户机随机地产生一组密钥,它们用于信息加密和MAC计算。这些密钥要先通过服务器的公开密钥加密再送往服务器。总共有四个密钥分别用于服务器到客户机以及客户机到服务器的通信。
3.信息加密算法(用于加密)和hash函数(用于确保信息完整性)是综合在一起使用的。Netscape的SSL实现方案是:客户机提供自己支持的所有算法清单,服务器选择它认为最有效的密码。服务器管理者可以使用或禁止某些特定的密码。
代理服务
在 Internet 中广泛采用代理服务工作方式, 如域名系统(DNS), 同时也有许多人把代理服务看成是一种安全性能。
从技术上来讲代理服务(Proxy Service)是一种网关功能,但它的逻辑位置是在OSI 7层协议的应用层之上。
代理(Proxy)使用一个客户程序,与特定的中间结点链接,然后中间结点与期望的服务器进行实际链接。与应用网关型防火墙所不同的是,使用这类防火墙时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之间不存在直接连接,因此 ,即使防火墙产生了问题,外部网络也无法与被保护的网络连接。
防火墙技术
(1)防火墙的概念
在计算机领域,把一种能使一个网络及其资源不受网络"墙"外"火灾"影响的设备称为"防火墙"。用更专业一点的话来讲,防火墙(FireW all)就是一个或一组网络设备(计算机系统或路由器等),用来在两个或多个网络间加强访问控制,其目的是保护一个网络不受来自另一个网络的攻击。可以这样理解,相当于在网络周围挖了一条护城河,在唯一的桥上设立了安全哨所,进出的行人都要接受安全检查。
防火墙的组成可以这样表示:防火墙=过滤器+安全策略(+网关)。
(2)防火墙的实现方式
①在边界路由器上实现;
②在一台双端口主机(al-homed host)上实现;
③在公共子网(该子网的作用相当于一台双端口主机)上实现,在此子网上可建立含有停火区结构的防火墙。
(3)防火墙的网络结构
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防火墙的合理配置与防火墙系统的性能密切相关,防火墙一般采用如下几种结构。
①最简单的防火墙结构
这种网络结构能够达到使受保护的网络只能看到"桥头堡主机"( 进出通信必经之主机), 同时,桥头堡主机不转发任何TCP/IP通信包, 网络中的所有服务都必须有桥头堡主机的相应代理服务程序来支持。但它把整个网络的安全性能全部托付于其中的单个安全单元,而单个网络安全单元又是攻击者首选的攻击对象,防火墙一旦破坏,桥头堡主机就变成了一台没有寻径功能的路由器,系统的安全性不可靠。
②单网端防火墙结构
其中屏蔽路由器的作用在于保护堡垒主机(应用网关或代理服务) 的安全而建立起一道屏障。在这种结构中可将堡垒主机看作是信息服务器,它是内部网络对外发布信息的数据中心,但这种网络拓扑结构仍把网络的安全性大部分托付给屏蔽路由器。系统的安全性仍不十分可靠。
③增强型单网段防火墙的结构
为增强网段防火墙安全性,在内部网与子网之间增设一台屏蔽路由器,这样整个子网与内外部网络的联系就各受控于一个工作在网络级的路由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仍不能直接联系,只能通过相应的路由器与堡垒主机通信。
④含"停火区"的防火墙结构
针对某些安全性特殊需要, 可建立如下的防火墙网络结构。 网络的整个安全特性分担到多个安全单元, 在外停火区的子网上可联接公共信息服务器,作为内外网络进行信息交换的场所。
网络反病毒技术
由于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具有不可估量的威胁性和破坏力, 因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也是网络安全性建设中重要的一环。网络反病毒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网络反病毒技术包括预防病毒、检测病毒和消毒等3种技术。(1) 预防病毒技术,它通过自身常驻系统内存,优先获得系统的控制权,监视和判断系统中是否有病毒存在,进而阻止计算机病毒进入计算机系统和对系统进行破坏。这类技术是:加密可执行程序、引导区保护、系统监控与读写控制(如防病毒卡)等。(2)检测病毒技术,它是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来进行判断的技术,如自身校验、关键字、文件长度的变化等。(3)消毒技术,它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分析,开发出具有删除病毒程序并恢复原文件的软件。
网络反病毒技术的实施对象包括文件型病毒、引导型病毒和网络病毒。
网络反病毒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对网络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频繁地扫描和监测;在工作站上采用防病毒芯片和对网络目录及文件设置访问权限等。
随着网上应用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不断应用,网络不安全因素将会不断产生,但互为依存的,网络安全技术也会迅速的发展,新的安全技术将会层出不穷,最终Internet网上的安全问题将不会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Ⅷ 路由器无线网络安全设置怎么弄
禁用DHCP功能
DHCP 是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分配协议)缩写,主要功能就是帮助用户随机分配IP地址,省去了用户手动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其他所需要的TCP/IP参数的麻烦。这本来是方便用户的功能,但却被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一般的路由器DHCP功能是默认开启的,这样所有在信号范围内的无线设备都能自动分配到IP地址,这就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攻击者可以通过分配的IP地址轻易得到很多你的路由器的相关信息,所以禁用DHCP功能非常必要。
无线加密
现在很多的无线路由器都拥有了无线加密功能,这是无线路由器的重要保护措施,通过对无线电波中的数据加密来保证传输数据信息的安全。一般的无线路由器或AP都具有WEP加密和WPA加密功能,WEP一般包括64位和128位两种加密类型,只要分别输入10个或26个16进制的字符串作为加密密码就可以保护无线网络。
WEP协议是对在两台设备间无线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的方式,用以防止非法用户窃听或侵入无线网络,但WEP密钥一般是是保存在Flash中,所以有些黑客可以利用你计算机网络中的漏洞轻松进入你的网络。
WEP加密出现的较早,现在基本上都已升级为WPA加密,WPA是一种基于标准的可互操作的WLAN安全性增强解决方案,可大大增强现有无线局域网系统的数据保护和访问控制水平;WPA加强了生成加密密钥的算法,黑客即便收集到分组信息并对其进行解析,也几乎无法计算出通用密钥。
WPA的出现使得网络传输更加的安全可靠。需要指出的是一般无线路由器在出厂时无线加密功能都是关闭的,但如果你放弃此功能的话,那么你的网络就是一个极度不安全的网络,因此建议你设置后启用此功能。
关闭SSID广播
简单来说,SSID便是你给自己的无线网络所取的名字。在搜索无线网络时,你的网络名字就会显示在搜索结果中。一旦攻击者利用通用的初始化字符串来连接无线网络,极容易入侵到你的无线网络中来,所以笔者强烈建议你关闭SSID广播。
还要注意,由于特定型号的访问点或路由器的缺省SSID在网上很容易就能搜索到,比如“netgear,linksys等”,因此一定要尽快更换掉。对于一般家庭来说选择差别较大的命名即可。
关闭SSID后再搜索无线网络你会发现由于没有进行SSID广播,该无线网络被无线网卡忽略了,尤其是在使用Windows XP管理无线网络时,可以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使无线网络不被发现。不过关闭SSID会使网络效率稍有降低,但安全性会大大提高,因此关闭SSID广播还是非常值得的。
设置IP过滤和MAC地址列表
由于每个网卡的MAC地址是唯一的,所以可以通过设置MAC地址列表来提高安全性。在启用了IP地址过滤功能后,只有IP地址在MAC列表中的用户才能正常访问无线网络,其它的不在列表中的就自然无法连入网络了。
另外需要注意在“过滤规则”中一定要选择“仅允许已设MAC地址列表中已生效的MAC地址访问无线网络”选项,要不无线路由器就会阻止所有用户连入网络。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这个方法非常实用,家中有几台电脑就在列表中添加几台即可,这样既可以避免邻居“蹭网”也可以防止攻击者的入侵。
5
主动更新
搜索并安装所使用的无线路由器或无线网卡的最新固件或驱动更新,消除以前存在的漏洞。还有下载安装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在无线功能上的更新,比如Windows XP SP3或Vista SP1等,这样可以更好的支持无线网络的使用和安全,使自己的设备能够具备最新的各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