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网络安全案例分析
网络信息安全案例很多,不外乎。掉线,网络卡,网络账号被盗,ERP系统上不去等,不知道你要的信息安全分类是那种。像上面我说的那些也是信息安全,但是别人不觉得是。网络安全主要受外网和内网两个部分的攻击。外网现在大家做的都快饱和了。但是对于内网的安全,目前做的不是很完善,倒是有一个免疫网络和免疫墙概念的推广。对于外网就不多说很多硬件设备厂商都在生产,对于内网的不是很多。不过,你可以看看免疫墙路由器这个东西。主要是这些,楼主中秋节快乐哈。
Ⅱ 有哪些影响互联网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震惊网络的熊猫烧香病毒。
十四年前,中国骇客whboy(李俊)发布熊猫烧香病毒,因中毒电脑桌面上出现“熊猫烧香”图案名噪一时,这也成为了当时一度让人谈网色变的病毒。
熊猫烧香病毒可通过感染系统的*.exe、*.com、*.pif、*.src、*.html、*.asp文件,导致打开网页文件时IE自动跳转到指定病毒网址中下载病毒,同时出现蓝屏、频繁重启以及系统硬盘中数据文件被破坏等现象。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熊猫烧香感染门户网站、击溃数据系统、导致网络瘫痪,在全国范围内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熊猫烧香”已经永远停留在十几年前。
总结如下:
如今看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革,熊猫烧香跟今天的勒索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带来的危害完全不能相比,但该病毒却是国内民众第一次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有了真实的感受,因此成为病毒史上的经典案例,对国内未来的网络安全发展起到了推动和警示作用。
Ⅲ 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有哪些
2013年国内外网络安全典型事例
【案例1-1】美国网络间谍活动公诸于世。2013年6月曾经参加美国安全局网络监控项目的斯诺登披露“棱镜事件”,美国秘密利用超级软件监控网络、电话或短信,包括谷歌、雅虎、微软、苹果、Facebook、美国在线、PalTalk、Skype、YouTube等九大公司帮助提供漏洞参数、开放服务器等,使其轻而易举地监控有关国家机构或上百万网民的邮件、即时通话及相关数据。据称,思科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涉及政府、军警、金融、海关、邮政、铁路、民航、医疗等要害部门,以及中国电信、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系统。
【案例1-2】我国网络遭受攻击近况。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抽样监测结果和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发布的数据,2013年8月19日至8月25日一周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为5470个;境内被植入后门的网站数量为3203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数量为754个。被篡改政府网站数量为384个;境内被植入后门的政府网站数量为98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754个。感染网络病毒的主机数量约为69.4万个,其中包括境内被木马或被僵尸程序控制的主机约23万以及境内感染飞客(Conficker)蠕虫的主机约46.4万。新增信息安全漏洞150个,其中高危漏洞50个。更新信息:
【案例1-3】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的数据显示,中国遭受境外网络攻击的情况日趋严重。CNCERT抽样监测发现,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境外6747台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90万余台主机;其中位于美国的2194台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28.7万台主机,无论是按照控制服务器数量还是按照控制中国主机数量排名,美国都名列第一。
【案例1-4】中国网络安全问题非常突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中国大陆地区互联网用户数量急剧增加。据估计,到2020年,全球网络用户将上升至50亿户,移动用户将上升100亿户。我国2013年互联网用户数将达到6.48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4.61亿。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然而各种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的漏洞不断出现,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网络安全技术、互联网用户安全防范能力和意识较为薄弱,极易成为境内外黑客攻击利用的主要目标。
Ⅳ 求教目前世界范围内网络安全方面的最新进展与研究热点
【热心相助】
国内外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现状
1.国外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
(1)构建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针对未来网络信息战和各种网络威胁、安全隐患越来越暴露的安全问题。新的安全需求、新的网络环境、新的威胁,促使美国和其他很多发达国家为具体的技术建立一个以深度防御为特点的整体网络安全平台——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2)改进常用安全防护技术
美国等国家对入侵检测、漏洞扫描、入侵防御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御、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改进其实现技术,为国防等重要机构研发了新型的智能入侵防御系统、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防火墙等多种安全产品。
另外,美国等发达国家还结合生物识别、PKI和智能卡技术研究访问控制技术。美国军队将生物测量技术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重点。从美国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进一步意识到生物识别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潜力。除利用指纹、声音成功鉴别身份外,还发展了远距人脸扫描和远距虹膜扫描的技术,避免了传统识别方法易丢失、易欺骗等许多缺陷。
(3)强化云安全信息关联分析
目前,针对各种更加复杂及频繁的网络攻击,加强对单个入侵监测系统数据和漏洞扫描分析等层次的云安全技术的研究,及时地将不同安全设备、不同地区的信息进行关联性分析,快速而深入地掌握攻击者的攻击策略等信息。美国在捕获攻击信息和扫描系统弱点等传统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4)加强安全产品测评技术
系统安全评估技术包括安全产品评估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性评估技校。
美国受恐怖袭击“9.11”事件以来,进一步加强了安全产品测评技术,军队的网络安全产品逐步采用在网络安全技术上有竞争力的产品,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测试和安全等级的划分,作为选择的重要依据。
(5)提高网络生存(抗毁)技术
美军注重研究当网络系统受到攻击或遭遇突发事件、面临失效的威胁时,尽快使系统关键部分能够继续提供关键服务,并能尽快恢复所有或部分服务。结合系统安全技术,从系统整体考虑安全问题,是网络系统更具有韧性、抗毁性,从而达到提高系统安全性的目的。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进程的基本控制技术、容错服务、失效检测和失效分类、服务分布式技术、服务高可靠性控制、可靠性管理、服务再协商技术。
(6)优化应急响应技术
在美国“9.11” 袭击事件五角大楼被炸的灾难性事件中,应急响应技术在网络安全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仅在遭受袭击后几小时就基本成功地恢复其网络系统的正常运作,主要是得益于事前在西海岸的数据备份和有效的远程恢复技术。在技术上有所准备,是美军五角大楼的信息系统得以避免致命破坏的重要原因。
(7)新密码技术的研究
美国政府在进一步加强传统密码技术研究的同时,研究和应用改进新椭圆曲线和AES等对称密码,积极进行量子密码新技术的研究。量子技术在密码学上的应用分为两类:一是利用量子计算机对传统密码体制进行分析;二是利用单光子的测不准原理在光纤一级实现密钥管理和信息加密,即量子密码学。
2. 我国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差距
虽然,我国对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一些新成果,但是,与先进的发达国家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应用等方面相比还有差距,需要尽快赶上,否则“被动就要挨打”。
(1)安全意识差,忽视风险分析
目前,我国较多企事业机构在进行构建及实施网络信息系统前,经常忽略或简化风险分析,导致无法全面地认识系统存在的威胁,很可能导致安全策略、防护方案脱离实际。
(2)急需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
现在,我国计算机软硬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关键技术严重依赖国外,而且缺乏网络传输专用安全协议,这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风险和缺陷,一旦发生信息战时,非国产的芯片、操作系统都有可能成为敌方利用的工具。所以,急需进行操作系统等安全化研究,并加强专用协议的研究,增强内部信息传输的保密性。
对于已有的安全技术体系,包括访问控制技术体系、认证授权技术体系、安全DNS体系、IA工具集合、公钥基础设施PKI技术体系等,应该制订持续性发展研究计划,不断发展完善,为网络安全保障充分发挥更大的作用。
(3)安全检测薄弱
网络安全检测与防御是网络信息有效保障的动态措施,通过入侵检测与防御、漏洞扫描等手段,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安全问题,进行安全预警,对安全漏洞进行修补加固,防止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故。
我国在安全检测与防御方面比较薄弱,应研究将入侵检测与防御、漏洞扫描、路由等技术相结合,实现跨越多边界的网络入侵攻击事件的检测、防御、追踪和取证。
(4)安全测试与评估不完善
如测试评估的标准还不完整,测试评估的自动化工具匮乏,测试评估的手段不全面,渗透性测试的技术方法贫乏,尤其在评估网络整体安全性方面几乎空白。
(5)应急响应能力弱
应急响应就是对网络系统遭受的意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其应急响应能力是衡量系统生存性的重要指标。网络系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系统必须具备应急响应能力,使系统的损失降至最低,保证系统能够维持最必需的服务,以便进行系统恢复。
我国应急处理的能力较弱,缺乏系统性,对系统存在的脆弱性、漏洞、入侵、安全突发事件等相关知识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在跟踪定位、现场取证、攻击隔离等方面的技术,缺乏研究和相应的产品。
(6)需要强化系统恢复技术
网络系统恢复指系统在遭受破坏后,能够恢复为可用状态或仍然维持最基本服务的能力。我国在网络系统恢复方面的工作,主要从系统可靠性角度进行考虑,以磁盘镜像备份、数据备份为主,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然而,系统可恢复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当系统遭受毁灭性破坏后的恢复能力,包括整个运行系统的恢复和数据信息的恢复等。在这方面的研究明显存在差距,应注重相关远程备份、异地备份与恢复技术的研究,包括研究远程备份中数据一致性、完整性、访问控制等关键技术。
参考资料主要网站
[ 1 ] IT专家网 http://security.ctocio.com.cn/
[ 2 ] 中国IT实验室 http://download.chinaitlab.com/
[ 3 ] 安全中国 http://www.anqn.com/jiamijiemi/
[ 4 ] 中国计算机安全 http://www.infosec.org.cn/
[ 5 ] 51CTO技术论坛 http://www.51cto.com/html/
[ 6 ] 毒霸信息安全网 http://news.ba.net/secure/2006/06/07/84794.shtml
[ 7 ] 金山客户服务中心 http://kefu.xoyo.com/index.php?game=ba
[ 8 ] 中国安全网 http://www.securitycn.net/
[ 9 ] IT安全世界 http://www.itcso.com/
Ⅳ 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
网络现在的问题很多是出现在内网内网安全里面,所以建议使用一整套的免疫网络解方案,以保证在以后的网络管理上更加轻松。
Ⅵ 试以一个亲身经历为例,进行网络安全事件分析,分析安全事件发生的过程
可能原因:
1.号被盗了,被盗的原因有可能是密码太简单或者有迹可循,遭到攻击者暴力破解成功,之后登录游戏盗取装备,还可能是游戏运营商服务器遭到黑客入侵,数据库被脱下,恶意者利用泄露的密码登录进行装备盗取,还可能是自己电脑被中木马或病毒,又或是在充值时误入了钓鱼网站,密码遭到泄露,之后装备被盗取。
2.自己在公共场合比如网吧,在帐号登录状态下离开了电脑,导致恶意者利用时间间隙盗取装备
3.身边的人恶意所为
Ⅶ 最近几年影响较大的网络安全事件是什么
棱镜门,14年年初的DNS攻击事件。
Ⅷ 造成当前网络安全角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 影响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原因 “计算机安全”被计算机网络安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影响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网络自身的原因导致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的因素。 (1)系统的安全存在漏洞所谓系统漏洞,用专业术语可以这样解释,是指应用软件或操作系统软件在逻辑设计上的缺陷或在编写时产生的错误,这个缺陷或错误一旦被不法者或者电脑黑客利用,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等方式可以达到攻击或控制整个电脑,从而窃取您电脑中的数据,信息资料,甚至破坏您的系统。而每一个系统都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没有任何一个系统可以避免系统漏洞的存在,事实上,要修补系统漏洞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漏洞会影响到的范围很大,他会影响到包括系统本身及其支撑软件,网络客户和服务器软件,网络路由器和安全防火墙等。也就是说在这些不同的软硬件设备中都会存在不同的安全漏洞。 (2)来自内部网用户的安全威胁内网就是局域网,它是以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通过一个公共的网关访问Internet。如果将内部网和外部网相比较,来自内部网用户的威胁要远远大于外部网用户的威胁,这是由于内部网用户在使用中缺乏安全意识,例如移动存储介质的无序管理、使用盗版软件等,都是内网所存在的网络安全的隐患。 (3)缺乏有效的手段监视网络安全评估系统所谓网络安全评估系统,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对网络进行检查,看是否有会被黑客利用的漏洞。因此如果不经常运用安全评估系统,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作出修补,就会造成数据信息资料的外泄。 (4)安全工具更新过慢安全工具指的是保护系统正常运行,并且有效防止数据、资料信息外泄的工具。由于技术在不断的进步,黑客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如果安全工具更新过慢,黑客就会利用新的技术,对其系统存在的漏洞导致一些未知的安全隐患。 由于中国的计算机星期并且广泛的被使用是近20多年的事情,因而在这么快速的不可遏制的发展趋势下,还没有来得及形成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这就为许多的不法分子对于信息的盗取提供了可趁之机,也就留下了许多的隐患。 二、 网络安全问题 (1)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问题 随着 1995 年以来多个上网工程的全面启动,我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网络公司、银行系统等陆续设立自己的网站,电子商务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但相应的网络安全的投入与建设明显滞后,许多应用系统安全防护能力低或处于不设防状态,存在着极大的信息安全风险和隐患。 此外,目前绝大部分的互联网访问流量都来自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因此加强数据中心的安全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从以前出现的网络安全案例来看,这方面是国内网络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 (2)互联网信息发布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2000年12 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对于网络安全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而在日常工作中,有些单位和个人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把一些不应该在网上公布的信息在网上公布了,实际工作中缺少详细的操作规程和管理规章。 从近期我国发生的安全攻击事件来看,有很多是因为内部人员的疏忽大意。因此,不管是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的单位,还是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机构,很有必要加强内部的安全体系,尤其是对于系统管理和维护的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就尤为重要了。 (3)基础信息产业严重依靠国外带来的安全问题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还基本上依靠国外技术设备。当外国网络安全公司大举推销安全产品时,我们是在相对缺乏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引进的,难免出现了花钱买淘汰技术和不成熟技术的现象。 在计算机软硬件的生产领域,我们在关键部位和环节上受制于人,计算机硬件中许多核心部件(特别是CPU)都是外国厂商制造的;计算机软件也面临市场垄断和价格歧视的威胁,国外厂商几乎垄断了我国计算机软件市场。 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讲,对国外技术的过于依赖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如果不摆脱这方面的困境,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的。 (4)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有些人对于我国目前网络安全的现状没有客观清醒的认识,少数人认为我国信息化程度不高,互联网用户的数量也不多,信息安全的问题现在还不严重,这种错误的认识已经成为我国网络安全的严重隐患。 另外,我国的信息安全领域在研究开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方面和迅速发展的 IT 业形势极不适应,目前这方面还仅仅作为信息化的研究分支立项,投入很少,这种状况下,国内和国外差距正在越来越大。 对于互联网用户而言,应该对目前互联网用户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明确的认识,在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时及时对安全漏洞进行扫描并加以修补。 以上的问题已经明摆在我们面前,并且影响和威胁着互联网的正常发展,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在激烈的信息争夺和网络信息大战中我们就会处于被动和弱势。 三、 保证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对策 (1)建立安全管理机构。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其自身是脆弱并且存在漏洞的,但是要避免其数据资料的外泄,也并不是无计可施,比如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系统漏洞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使黑客没有下手的可能。 (2)安装必要的安全软件,并及时更新。安装必要的杀毒软件,可以保证在遇到黑客攻击或者是有不良病毒入侵的时候,及时的隔离或者提醒用户,防止恶意不法分子对重要信息的窃取和访问,或者因此而带来的关于电脑的瘫痪。 (3)网络系统备份和恢复。网络系统备份是指对于重要的资料和核心数据进行备份,以保证当计算机遭遇了黑客攻击,还可以通过系统快速的恢复相关资料。这是使用计算机应该养成的一个良好的习惯。 (4)完善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在技术上做到防止其信息安全可能发生的同时,也应该在管理上做出相应的对策,对其建立完整,行之有效的一个制度,以保证能够在技术和管理上相得益彰的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2.5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管是建立安全管理机构还是安装安全软件或者资料备份,这些并不是解决网络安全的根本方法。而只有加强计算机从业者进行道德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并且对于青年人进行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的素质教育,才能做到比较切实的防患。 四、 总结 近年来,我国计算机的运用普及,以及在数字经济时代所作出的推动作用,网络安全也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简单分析了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总之网络安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还涉及到管理的方面。在日益发展的技术时代,网络安全技术也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Ⅸ 请举例说明至少两个最近的网络安全事件及造成的后果,并分析其原因
这个结果已经发布在腾讯安全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发布的《2014年度互联网安全报告》里了,你可以去查看一下 再本次评选出来的网络十大安全事件中,我比较熟悉就是那个xp系统退休啊,要知道中国使用该系统的电脑实在是太多了,我家也是,这个事件
网络安全,事件
这个结果已经发布在腾讯安全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发布的《2014年度互联网安全报告》里了,你可以去查看一下 再本次评选出来的网络十大安全事件中,我比较熟悉就是那个xp系统退休啊,要知道中国使用该系统的电脑实在是太多了,我家也是,这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