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设置 > 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

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2-02-04 18:25:38

网络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网络的东西太复杂 你这样问 我也很难回答你 你若是要安全我建议你几点:PC机器最好装带进程保护的防火墙 这样就算你去黄网 IE都会有显示在你电脑会运行什么程序 这个是最直接 最客观的 要是服务器当然要做到一个强力的主动防御 比如 卡巴 在黑客业内他是一个比较难做专杀的

㈡ 我国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也迅速普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由于网络自身固有的脆弱和中国的网络信息技术起步比较晚使网络安全存在很多潜在

的威胁。在当今这样“数字经济”的时代,网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

关注。


· 非授权访问: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被看作非授权访问,如有意避开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或擅自扩大权限,越权访问信息。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合法用户以未授权方式进行操作等。

㈢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 其中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人为因素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垃圾邮件和间谍软件也都在侵犯着我们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
互联网是对全世界都开放的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方便地传输和获取各种信息,互联网这种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国际性的特点就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提出了挑战。互联网的不安全性主要有以下几项:
(1)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的技术是全开放的,使得网络所面临的攻击来自多方面。或是来自物理传输线路的攻击,或是来自对网络协议的攻击,以及对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漏洞实施攻击。
(2)网络的国际性,意味着对网络的攻击不仅是来自于本地网络的用户,还可以是互联网上其他国家的黑客,所以,网络的安全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
(3)网络的自由性,大多数的网络对用户的使用没有技术上的约束,用户可以自由地上网,发布和获取各类信息。
2、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操作系统是作为一个支撑软件,使得你的程序或别的运用系统在上面正常运行的一个环境。操作系统提供了很多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管理系统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操作系统软件自身的不安全性,系统开发设计的不周而留下的破绽,都给网络安全留下隐患。
(1)操作系统结构体系的缺陷。操作系统本身有内存管理、CPU 管理、外设的管理,每个管理都涉及到一些模块或程序,如果在这些程序里面存在问题,比如内存管理的问题,外部网络的一个连接过来,刚好连接一个有缺陷的模块,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计算机系统会因此崩溃。所以,有些黑客往往是针对操作系统的不完善进行攻击,使计算机系统,特别是服务器系统立刻瘫痪。
(2)操作系统支持在网络上传送文件、加载或安装程序,包括可执行文件,这些功能也会带来不安全因素。网络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文件传输功能,比如FTP,这些安装程序经常会带一些可执行文件,这些可执行文件都是人为编写的程序,如果某个地方出现漏洞,那么系统可能就会造成崩溃。像这些远程调用、文件传输,如果生产厂家或个人在上面安装间谍程序,那么用户的整个传输过程、使用过程都会被别人监视到,所有的这些传输文件、加载的程序、安装的程序、执行文件,都可能给操作系统带来安全的隐患。所以,建议尽量少使用一些来历不明,或者无法证明它的安全性的软件。
(3)操作系统不安全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可以创建进程,支持进程的远程创建和激活,支持被创建的进程继承创建的权利,这些机制提供了在远端服务器上安装“间谍”软件的条件。若将间谍软件以打补丁的方式“打”在一个合法用户上,特别是“打”在一个特权用户上,黑客或间谍软件就可以使系统进程与作业的监视程序监测不到它的存在。
(4)操作系统有些守护进程,它是系统的一些进程,总是在等待某些事件的出现。所谓守护进程,比如说用户有没按键盘或鼠标,或者别的一些处理。一些监控病毒的监控软件也是守护进程,这些进程可能是好的,比如防病毒程序,一有病毒出现就会被扑捉到。但是有些进程是一些病毒,一碰到特定的情况,比如碰到5月1日,它就会把用户的硬盘格式化,这些进程就是很危险的守护进程,平时它可能不起作用,可是在某些条件发生,比如5月1日,它才发生作用,如果操作系统有些守护进程被人破坏掉就会出现这种不安全的情况。
(5)操作系统会提供一些远程调用功能,所谓远程调用就是一台计算机可以调用远程一个大型服务器里面的一些程序,可以提交程序给远程的服务器执行,如telnet。远程调用要经过很多的环节,中间的通讯环节可能会出现被人监控等安全的问题。
(6)操作系统的后门和漏洞。后门程序是指那些绕过安全控制而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程序方法。在软件开发阶段,程序员利用软件的后门程序得以便利修改程序设计中的不足。一旦后门被黑客利用,或在发布软件前没有删除后门程序,容易被黑客当成漏洞进行攻击,造成信息泄密和丢失。此外,操作系统的无口令的入口,也是信息安全的一大隐患。
(7)尽管操作系统的漏洞可以通过版本的不断升级来克服, 但是系统的某一个安全漏洞就会使得系统的所有安全控制毫无价值。当发现问题到升级这段时间,一个小小的漏洞就足以使你的整个网络瘫痪掉。
3、数据库存储的内容存在的安全问题
数据库管理系统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各种各样的数据库里面,包括我们上网看到的所有信息,数据库主要考虑的是信息方便存储、利用和管理,但在安全方面考虑的比较少。例如:授权用户超出了访问权限进行数据的更改活动;非法用户绕过安全内核,窃取信息。对于数据库的安全而言,就是要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和正确有效,即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数据的安全性是防止数据库被破坏和非法的存取;数据库的完整性是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
4 、防火墙的脆弱性
防火墙指的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它是一种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使Internet 与Intranet 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Security Gateway),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
但防火墙只能提供网络的安全性,不能保证网络的绝对安全,它也难以防范网络内部的攻击和病毒的侵犯。并不要指望防火墙靠自身就能够给予计算机安全。防火墙保护你免受一类攻击的威胁,但是却不能防止从LAN 内部的攻击,若是内部的人和外部的人联合起来,即使防火墙再强,也是没有优势的。它甚至不能保护你免受所有那些它能检测到的攻击。随着技术的发展,还有一些破解的方法也使得防火墙造成一定隐患。这就是防火墙的局限性。
5、其他方面的因素
计算机系统硬件和通讯设施极易遭受到自然的影响,如: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水灾、风暴、物破坏等)对构成威胁。还有一些偶发性因素,如电源故障、设备的机能失常、软件开发过程中留下的某些漏洞等,也对计算机网络构成严重威胁。此外不好、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水平较低、操作失误、渎职行为等都会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对策,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护:
1、 技术层面对策
对于技术方面,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实时扫描技术、实时监测技术、防火墙、完整性保护技术、病毒情况分析报告技术和系统安全管理技术。综合起来,技术层面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包括系统管理员和用户在内的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职业修养。对重要部门和信息,严格做好开机查毒,及时备份数据,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2)网络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它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访问控制涉及的技术比较广,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控制以及属性控制等多种手段。
(3)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备份是恢复数据库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证方法。恢复是在意外发生后利用备份来恢复数据的操作。有三种主要备份策略:只备份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和事务日志、增量备份。
(4)应用密码技术。应用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密码手段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基于密码的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是当前保证信息完整性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密码技术主要包括古典密码体制、单钥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数字签名以及密钥管理。
(5)切断途径。对被感染的硬盘和计算机进行彻底杀毒处理,不使用来历不明的U 盘和程序,不随意下载网络可疑信息。
(6)提高网络反病毒技术能力。通过安装病毒防火墙,进行实时过滤。对网络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频繁扫描和监测,在工作站上采用防病毒卡,加强网络目录和文件访问权限的设置。在网络中,限制只能由服务器才允许执行的文件。
(7)研发并完善高安全的操作系统。研发具有高安全的操作系统,不给病毒得以滋生的温床才能更安全。
2、管理层面对策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不仅要看所采用的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而且要看它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执行计算机安全保护、法规的力度。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计算机网络安全确实有效。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包括对计算机用户的安全、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和加强计算机的管理功能、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的立法和执法力度等方面。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加强用户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观念,提高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意识,对防止计算机犯罪、抵制黑客攻击和防止计算机病毒干扰,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这就要对计算机用户不断进行法制教育,包括计算机安全法、计算机犯罪法、保密法、数据保护法等,明确计算机用户和系统管理人员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合法信息系统原则、合法用户原则、信息公开原则、信息利用原则和资源限制原则,自觉地和一切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维护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安全,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除此之外,还应教育计算机用户和全体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为维护系统安全而建立的一切规章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制度、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计算机处理的控制和管理制度、各种资料管理制度、机房保卫管理制度、专机专用和严格分工等管理制度。
3、安全层面对策
要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保证系统实体有个安全的物理环境条件。这个安全的环境是指机房及其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计算机系统的环境条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腐蚀度、虫害、振动和冲击、电气干扰等方面,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
(2)机房场地环境的选择。计算机系统选择一个合适的安装场所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选择计算机房场地,要注意其外部环境安全性、可靠性、场地抗电磁干扰性,避开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并避免设在建筑物高层和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还要注意出入口的管理。
(3)机房的安全防护。机房的安全防护是针对环境的物理灾害和防止未授权的个人或团体破坏、篡改或盗窃网络设施、重要数据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对策。为做到区域安全,首先,应考虑物理访问控制来识别访问用户的身份,并对其合法性进行验证;其次,对来访者必须限定其活动范围;第三,要在计算机系统中心设备外设多层安全防护圈,以防止非法暴力入侵;第四设备所在的建筑物应具有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设施。

㈣ 当前网络安全的情况怎样有什么样的对策

网络时代

不同的人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将某个时期冠之以“XX时代”,用来强调某些事物或某些
人对社会的重要影响。这里所说的网络是指以计算机和其他电信设备为用户终端,以现代
综合电信网为传输链路,以交换设备和处理设备为结点,以多种多样的信息为载荷的集合
。这种网络对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人们的生活等方面均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

可从以下数据和事例中看出网络对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全球的Internet用户已达5亿多户,中国则达4500多万户,而在Internet网之外还有相
当数量的专用网用户。

全球已发现的计算机病毒超过4.5万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6万亿美元。

中国青年报2002年9月2日有两篇关于网络的报道。一篇是说张小姐8月24日在云南丽江
乘坐的旅游车翻入山谷,张小姐第三腰椎压缩性骨折,如不及时救治可能终身残疾,其远
在深圳的朋友上网求援,获得民航的包机专运,使病人26日就转至广州中山附二医院,27
日及时进行了手术,网络使她赢得了抢救的时间;另一篇是说7月23日11:15至12:30首都
国际机场因为网络故障而“瘫痪”使60个航班和6000多名旅客的飞行被延误,还提到7月5
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因为网络故障而关停数小时的严重事故。

在网络时代,网络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网络的正常运行为社会带来
了巨大的进步和财富,而网络的不安全性也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和损失。网络正在加速
扩大覆盖范围、加速渗透到各个领域、加速改变传统规则,我们只有努力提高网络的安全
性,趋利避害,才能与网络时代同步前进。

关于网络安全的主要观点

网络安全的目标

保障网络的物理安全,对网络施以物理保护,防止遭到破坏。

保障网络的逻辑安全,即使用逻辑隔离以保证信息的机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
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真实性(authent
icity)和不可抵赖性(non-repudiation)。机密性保证信息不会被未经授权的人所解读;完
整性保证信息不会被增、删、篡改和破坏;可用性保证信息确实为授权使用者正常运行;
可控性保证对网络和信息可实施安全监控;真实性保证接收到的信息确实是发信方发的而
不是假冒的;不可抵赖性保证发信方无法否认他发给收信方的信息,并可通过数字取证、
证据保全,使公证方和仲裁方方便介入,用法律管理网络。

保障网络的管理安全,首先是要选用可信任的人,其次是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要有足
够的安全常识,制订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行政管理,预防为主。

安全不是绝对的

安全是一个与风险密切相关的概念,只有在一定风险程度范围内的安全,而没有绝对
的安全。

网络共享和网络威胁是一对公生体,网络开放、共享的程度越高,网络面临的威胁就
越高。或者说,网络的可用性越高,网络的安全性就越低。网络存在安全漏洞是难免的,
网络的被攻击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要把被攻破的几率尽可能降低而已。

网络信息战已现端倪

网络信息战是指在网络里为争夺制信息权而进行的军事争斗,目的是瘫痪敌方的指挥
自动化系统。

网络信息战的作战形式包括指挥控制战、电子战、情报战、心理战、黑客战等。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第一次将计算机病毒用于实战并获得了胜利,网络信息战开
始应用于战争;此后,在南斯拉夫的科索沃战争、俄罗斯的车臣战争,2001年以中美战机
相撞事件为导火索出现的中美黑客大战,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中,都有
网络信息战的影子。

许多军事专家已在潜心研究网络信息战的方方面面,甚至将网络信息攻击看作是现代
战争的杀手锏。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军队编制中出现网络战分队甚至网军都是完全
可能的。

密码技术是网络信息安全最核心最基本的技术

密码的主要作用是将信息的密级属性改变成公开属性,使那些带密级的信息可以在公
共网络中存放、传输和交换。

密码技术可用于信息加密、信息认证、数字签名、授权控制、加密隧道和密钥管理等
方面,使截获信息的人无法凭借现阶段可获得的计算资源进行破译。

秘密全部寓于密钥之中,这是编密者的基本信条,截获者可以截取密文,但只要拿不
到密钥,就应无法破译。

编密有严格的程序和数学算法,而破译则要靠丰富的经验、广泛的联想和恰当的技巧
了。世界上没有不可破译的密码,而往往要受物力、财力、时间、条件的制约,“两军相
逢”只有智者胜了。

简单的加密只能麻痹自己,方便敌人,还不如不加密。

网络安全不能一劳永逸

网络安全和网络威胁是一对矛盾,此消彼长,并在动态中发展,在斗争中前进。

网络安全措施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网络安全措施是万万不能的。

网络安全的重点在于提高网络的顽存性,允许某些非法入侵,允许部分组件受损、允
许某些部件的不可靠,但网络仍能在结构上合理配置资源和资源重组,仍可完成主要任务


网络安全要在定期的测评中运用最新技术成果不断改进,不能一劳永逸。

网络安全的投资

网络安全产业包括安全设备和安全服务两部分。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杀毒软件、密
码机、访问控制、安全认证、加密隧道的构筑等;安全服务包括安全咨询、安全风险评估
、项目实施、整体解决方案、安全培训、售后技术支援、产品更新换代等。

国际上网络安全产业的投资大约占网络产业的10%—15%,其中安全设备和安全服务的
投资比例接近于1:1,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服务的投资比例还会增大。专家们预计不
久的将来就会出现“网上110”、“网上警察”和“网上急救队”了。

做网络安全的理性用户

理性用户应该遵纪守法,贯彻执行相关的网络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听取专家咨询建
议,制订与网络发展协调的安全方案;精挑细选,掌握产品的真实性能指标;关注最新技
术,动态调整安全方案,备好安全应急措施。

网络安全的基本对策

建立网络安全的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的体系结构是一个理论基础,可以使网络安全建设纲举目张、有条不紊、全
面周到、相对完善。

国外的一些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公司已经就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提出了一些模型,赵
战先生在其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型,即WPDRRC(预警、保护、检测、反应、恢复
和反击)。预警是指预测网络可能受到的攻击,评估面临的风险,为安全决策提供依据;保
护是指依据不同等级的安全要求,采用不同的保护等级;检测是指动态、实时地查明网络
所受到的威胁性质和程度;反应是指对于危及安全的事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把危害减
至最低限度;恢复是指采用容错、冗余、替换、修复和一致性保证等技术使网络迅速恢复
正常工作;反击是指具有犯罪取证能力和打击手段。

专网与互联网的隔离

2002年8月5日国家信息化办公室发文要求、“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外网构成
,两网之间有机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其他部门和单位也有与此类似
的要求。

物理隔离,就是两个网络之间不存在数据流,也不存在可以共享的存储和信道。物理
隔离的实施方案有:支持双主机、单终端的终端切换方案;双硬盘、双网卡的物理隔离方
案;具有双网隔离功能的隔离网卡方案;外部网使用单独硬盘,内部网使用服务器端统一
存储的隔离方案;后来又出现了双主板、单CPU、通过硬件体系结构实现隔离的方案。用户
可以灵活设计自己的物理隔离方案,但它仍然无法抵御来自内部的无意疏忽和有意攻击。

逻辑隔离,就是两个网络之间只允许合法的数据交流,而不允许非法的数据流进入专
网。逻辑隔离可使用防火墙、网闸等来实现,例如校园网与互联网通过防火墙来互联,防
火墙可将互联网上的色情、恐怖、邪教宣传等信息拒之于校园网之外。但是防火墙是防外
不防内的,防火墙的标签区分能力仍有大量的盲点,防火墙自身往往也存在漏洞使攻击者
有隙而入,防火墙的过滤规则如果定义不恰当也会有“漏网之鱼”,防火墙若不能适应新
的安全威胁即时升级和更新也将有名无实。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为了安全关闭网络是因噎废食;为了安全而与外部网物理隔绝,
会使内部网变成“信息孤岛”,大大降低使用效能;采用相对完善的安全方案,使内部网
与外部网(包括互联网)安全互联,使专网用户也能共享互联网的丰富资源,这才是网络的
“大禹治水”之道,网络的发展是硬道理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一种按某种规则对专网和互联网,或对互联网的一部分和其余部分之间的信
息交换进行有条件的控制(包括隔离),从而阻断不希望发生的网络间通信的系统。

防火墙可以用硬件、也可以用软件、或用硬软件共同来实现。防火墙按应用场合可分
为企业防火墙和个人防火墙,按技术原理可分为包过滤型和应用网关型,按工作模式可分
为网桥模式和路由模式。

防火墙可以为专网加强访问控制、提供信息过滤、应用层的专用代理、日志分析统计
报告、对用户进行“钥匙口令+防火墙一次性口令”的双因于认证等功能。

防火墙的介入不应过多影响网络的效能,正常工作时应能阻挡或捕捉到非法闯入者,
特别是一旦防火墙被攻破时应能重新启动并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把对网络的破坏降至最
低限度。

访问控制技术

访问控制是一种确定进入网络的合法用户对哪些网络资源(如内存、I/0、CPU、数据
库等)享有何种授权并可进行何种访问(如读、写、运行等)的机制。

访问控制可分为身份访问控制、内容访问控制、规则访问控制、环境访问控制、数据
标签等类型。

访问控制的常用技术有通行字、权限标记、安全标记、访问控制表和矩阵、访问持续
时间限制等。

访问控制必须遵从最小特权原则,即用户在其合法的访问授权之外而无其他的访问特
权,以保证有效防止网络因超权限访问而造成的损失。

值得指出的是,访问控制的强度并不是很高的,也不会是绝对安全的,例如通行字一
般都很短且带有一些人所共知的特征,被猜中或攻破的可能性是较大的。

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攻击性程序,它可以修改其他程序或将自身的拷贝插入其他程序中
来感染计算机网络,病毒通常都具有破坏性作用,并通过网上信息交流而迅速传播,进一
步破坏网上信息的完善性。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具有非授权的可执行性、隐蔽性好、感染性强、潜伏得深、破坏
性广泛、有条件地触发而发作、新病毒层出不穷等。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多种多样。病毒程序会消耗资源使网络速度变慢;病毒会干扰、改
变用户终端的图像或声音,使用户无法正常工作:有些病毒还会破坏文件、存储器、软件
和硬件,使部分网络瘫痪;有些病毒会在硬盘上设置远程共享区,形成后门,为黑客大开
方便之门。

防病毒技术包括四个方面:病毒的检测(查毒),并可自动报警和拦截;病毒的清除(杀
毒),清除力求干净彻底、不伤害网络;网络的修复,依据相关线索抢救丢失的数据,使网
络恢复正常工作;病毒的预防(免疫),通常利用软件补丁不断弥补网络漏洞,以亡羊补牢
,同时要对杀毒软件及时升级换代,保持其足够的“杀伤力”。

网络病毒千奇百怪,分类方法繁多。按病毒的算法分类则有伴随性病毒(最早出现的一
种病毒),“蠕虫”型病毒(如1998年的莫里斯病毒)、寄生型病毒(新发现的病毒基本上都
是此类),如幽灵病毒、装甲病毒、行骗病毒、慢效病毒、轻微破坏病毒、噬菌体病毒、反
反病毒以及综合性病毒等;而广大网民容易理解的还是按应用场合分类为互联网病毒、电
子邮件病毒、宏病毒、Windows病毒、DOS病毒、黑客程序以及其它应用性病毒。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病毒功防战中只能是“勇敢+智慧+坚韧”的一方取胜了。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被认为是继防火墙、信息加密之后的新一代网络安全技术。入侵检测是在指
定的网段上(例如在防火墙内)及早发现具有入侵特征的网络连接,并予以即时地报警、切
断连接或其它处置。

入侵检测与防火墙所监视的入侵特征不同。防火墙监视的是数据流的结构性特征,如
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端口号等,这些特征一定会表示在数据流的特定位置上;而入侵检测
监视的是体现在数据内容中的攻击特征,如数据流中出现大量连续的Nop填充码,往往是利
用缓;中区溢出漏洞的攻击程序所制,它们使数据流的内容发生了改变。但是还有一些入
侵不会导致数据流出现攻击特征字符串,而是体现为一种异常的群体行为模式,必须靠分
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才能综合分析而发现。

入侵检测的难点在于:检测耗费时间加响应耗费时间之和必须小于攻击耗费时间,这
个时间随着计算机速度的提高往往在μs级甚至于ns级;攻击特征成千上万,既有已知的还
有未知的,入侵检测的算法也要随之而改进:网络宽带越来越大,网上数据流量已是天量
海量,检测如此巨大的数据流真如“大海捞针”;入侵检测要对非法入侵发现得及时、抓
住特征、防止销毁证据并做出反击,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高科技战争。

虚拟安全专网(VPN)

VPN是指业务提供商利用公众网(如互联网)将多个用户子网连接成一个专用网,VPN是
一个逻辑网络而非物理网络,它既拥有公众网的丰富资源而又拥有专用网的安全性和灵活
性。

目前的公众网都是基于IP网间协议的,为了解决IP数据流的安全问题,IETF(因特网工
程工作组)制订了一个Ipsec(IP安全标准)。Ipsec采用两种安全机制:一个是AH(IP鉴别头
),它对IP数据进行强密码校验,进而提供数据完整性鉴别和源鉴别;另一个是ESP(IP数据
封装安全净荷),它通过加密IP数据来提供数据完整性和保密性,ESP又分为隧道加密方式
(即对整个IP数据全加密)和IP数据净荷加密方式两类。

Ipsec是一种端到端的安全机制,Ipsec工作于互联网协议的第三层即网间协议层,因
此位于第四层的TCP协议(即传送控制协议)不用任何改变即可工作在Ipsec之上。

其它网络安全对策

除了上述几条外,网络安全方面还应采用以下一些对策:

适当强度的密码算法,密码始终是网络安全的基石,也是一切安全对策的核心;

采用安全性好的操作系统;

采用电磁防护措施,一方面要防止有用信息的电磁漏泻发射,另一方面要采用抗电磁
干扰传输方式;

采用防雷电的保护措施;

采用适当的物理防护措施;

加强行政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严格人员选任、法律介入网络等。

结束语

网络是我们驰骋的广阔天地,而网络出口和IP地址为我们划定了网络疆土。网络天地
里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有用资源,也暗藏着许多“杀机”,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
争。“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我们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网络安全,我们必须不断学习
,与网络的发展同步前进;听取和尊重专家的建议,慎重安全决策;综合运用多种安全对
策,确保适度的网络安全;动态改进安全对策;努力占据安全的制高点。

㈤ 对当前网络安全的认识和对策

最近几年里,网络攻击技术和攻击工具有了新的发展趋势,使借助Internet运行业务的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本文将对网络攻击的新动向进行分析,使读者能够认识、评估,并减小这些风险。

趋势一:自动化程度和攻击速度提高

攻击工具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自动攻击一般涉及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出现了新变化。

扫描可能的受害者。自1997年起,广泛的扫描变得司空见惯。目前,扫描工具利用更先进的扫描模式来改善扫描效果和提高扫描速度。

损害脆弱的系统。以前,安全漏洞只在广泛的扫描完成后才被加以利用。而现在攻击工具利用这些安全漏洞作为扫描活动的一部分,从而加快了攻击的传播速度。

传播攻击。在2000年之前,攻击工具需要人来发动新一轮攻击。目前,攻击工具可以自己发动新一轮攻击。像红色代码和尼姆达这类工具能够自我传播,在不到18个小时内就达到全球饱和点。

攻击工具的协调管理。随着分布式攻击工具的出现,攻击者可以管理和协调分布在许多Internet系统上的大量已部署的攻击工具。目前,分布式攻击工具能够更有效地发动拒绝服务攻击,扫描潜在的受害者,危害存在安全隐患的系统。

趋势二:攻击工具越来越复杂

攻击工具开发者正在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武装攻击工具。与以前相比,攻击工具的特征更难发现,更难利用特征进行检测。攻击工具具有三个特点:反侦破,攻击者采用隐蔽攻击工具特性的技术,这使安全专家分析新攻击工具和了解新攻击行为所耗费的时间增多;动态行为,早期的攻击工具是以单一确定的顺序执行攻击步骤,今天的自动攻击工具可以根据随机选择、预先定义的决策路径或通过入侵者直接管理,来变化它们的模式和行为;攻击工具的成熟性,与早期的攻击工具不同,目前攻击工具可以通过升级或更换工具的一部分迅速变化,发动迅速变化的攻击,且在每一次攻击中会出现多种不同形态的攻击工具。此外,攻击工具越来越普遍地被开发为可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上执行。许多常见攻击工具使用IRC或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等协议,从入侵者那里向受攻击的计算机发送数据或命令,使得人们将攻击特性与正常、合法的网络传输流区别开变得越来越困难。

趋势三:发现安全漏洞越来越快

新发现的安全漏洞每年都要增加一倍,管理人员不断用最新的补丁修补这些漏洞,而且每年都会发现安全漏洞的新类型。入侵者经常能够在厂商修补这些漏洞前发现攻击目标。

趋势四:越来越高的防火墙渗透率

防火墙是人们用来防范入侵者的主要保护措施。但是越来越多的攻击技术可以绕过防火墙,例如,IPP(Internet打印协议)和WebDAV(基于Web的分布式创作与翻译)都可以被攻击者利用来绕过防火墙。

趋势五:越来越不对称的威胁

Internet上的安全是相互依赖的。每个Internet系统遭受攻击的可能性取决于连接到全球Internet上其他系统的安全状态。由于攻击技术的进步,一个攻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利用分布式系统,对一个受害者发动破坏性的攻击。随着部署自动化程度和攻击工具管理技巧的提高,威胁的不对称性将继续增加。

趋势六:对基础设施将形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基础设施攻击是大面积影响Internet关键组成部分的攻击。由于用户越来越多地依赖Internet完成日常业务,基础设施攻击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担心。基础设施面临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蠕虫病毒、对Internet域名系统(DNS)的攻击和对路由器攻击或利用路由器的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利用多个系统攻击一个或多个受害系统,使受攻击系统拒绝向其合法用户提供服务。攻击工具的自动化程度使得一个攻击者可以安装他们的工具并控制几万个受损害的系统发动攻击。入侵者经常搜索已知包含大量具有高速连接的易受攻击系统的地址块,电缆调制解调器、DSL和大学地址块越来越成为计划安装攻击工具的入侵者的目标。由于Internet是由有限而可消耗的资源组成,并且Internet的安全性是高度相互依赖的,因此拒绝服务攻击十分有效。

蠕虫病毒是一种自我繁殖的恶意代码。与需要用户做某种事才能继续繁殖的病毒不同,蠕虫病毒可以自我繁殖。再加上它们可以利用大量安全漏洞,会使大量的系统在几个小时内受到攻击。一些蠕虫病毒包括内置的拒绝服务攻击载荷或Web站点损毁载荷,另一些蠕虫病毒则具有动态配置功能。但是,这些蠕虫病毒的最大影响力是,由于它们传播时生成海量的扫描传输流,它们的传播实际上在Internet上生成了拒绝攻击,造成大量间接的破坏(这样的例子包括:DSL路由器瘫痪;并非扫描本身造成的而是扫描引发的基础网络管理(ARP)传输流激增造成的电缆调制解制器ISP网络全面超载)。

DNS是一种将名字翻译为数字IP地址的分布式分级全球目录。这种目录结构最上面的两层对于Internet运行至关重要。在顶层中有13个“根”名服务器。下一层为顶级域名(TLD)服务器,这些服务器负责管理“.com”、“.net”等域名以及国家代码顶级域名。DNS面临的威胁包括:缓存区中毒,如果使DNS缓存伪造信息的话,攻击者可以改变发向合法站点的传输流方向,使它传送到攻击者控制的站点上;破坏数据,攻击者攻击脆弱的DNS服务器,获得修改提供给用户的数据的能力;拒绝服务,对某些TLD域名服务器的大规模拒绝服务攻击会造成Internet速度普遍下降或停止运行;域劫持,通过利用客户升级自己的域注册信息所使用的不安全机制,攻击者可以接管域注册过程来控制合法的域。

路由器是一种指挥Internet上传输流方向的专用计算机。路由器面临的威胁有:将路由器作为攻击平台,入侵者利用不安全的路由器作为生成对其他站点的扫描或侦察的平台;拒绝服务,尽管路由器在设计上可以传送大量的传输流,但是它常常不能处理传送给它的同样数量的传输流,入侵者利用这种特性攻击连接到网络上的路由器,而不是直接攻击网络上的系统;利用路由器之间的信赖关系,路由器若要完成任务,就必须知道向哪里发送接收到的传输流,路由器通过共享它们之间的路由信息来做到这点,而这要求路由器信赖其收到的来自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因此攻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修改、删除全球Internet路由表或将路由输入到全球Internet路由表中,将发送到一个网络的传输流改向传送到另一个网络,从而造成对两个网络的拒绝服务攻击。尽管路由器保护技术早已可供广泛使用,但是许多用户没有利用路由器提供的加密和认证特性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㈥ 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

杀软+防木马+防火墙

阅读全文

与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05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58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499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61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985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04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956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196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620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859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594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916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15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393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42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093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68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396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48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