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等级保护是我们国家的基本网络安全制度、基本国策,也是一套完整和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遵循等级保护相关标准开始安全建设是目前企事业单位的普遍要求,也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措施保护的基本要求。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办理流程是:
一步:定级;(定级是等级保护的首要环节)
二步:备案;(备案是等级保护的核心)
三步:建设整改;(建设整改是等级保护工作落实的关键)
四步:等级测评;(等级测评是评价安全保护状况的方法)
五步: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保护能力不断提高的保障)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共分为五级:
① 第一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② 第二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③ 第三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④ 第四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⑤ 第五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证书案例
Ⅱ 信息化安全大检查总结怎么写
今年以来,xxxx大力夯实信息化基础建设,严格落实信息系统安全机制,从源头做起,从基础抓起,不断提升信息安全理念,强化信息技术的安全管理和保障,加强对包括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信息化建设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以信息化促进税收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一、提升安全理念,健全制度建设
XXX结合信息化安全管理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安全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以公文的形式下发执行,把安全教育发送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全员参加保密业务考试,广泛签订《保密承诺书》。5月上旬,邀请XX市保密局业务专家举办专题信息化安全保密讲座,进一步增强全局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全系统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市局由信息处具体负责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协助办公室做好保密工作。各基层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二、着力堵塞漏洞,狠抓信息安全
集中清理,规范计算机硬件设备管理。每个工作人员使用的计算机按涉密用、内网用、外网用三种情况分类登记和清理,清理工作分为自我清理和专业检查两个步骤。清理工作即每个干部职工都要对自己使用的计算机(含笔记本电脑)和移动存储介质,按涉密用、内网用、外网用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的信息清理归类,分别存储。专业检查,即由办公室牵头,由信息处组织技术力量,对各类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抽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采用更换硬盘、上缴保密局等方式进行清理和销毁,确保所有计算机及存储设备都符合保密的要求。
定期巡查,建立安全保密长效机制。针对不同情况采用分类处理办法(如更新病毒库、重装操作系统、更换硬盘等),并制定相应制度来保证长期有效。各基层局在对本单位信息安全工作进行自查评估,并上报市局。强化技术手段,通过安装内网外联监控、外网内联监控等等系统来提高技术防护能力。严肃纪律,认真学习和严格按照《江苏省地方税务系统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手册》规定的“四禁止”、“三不准”、“三必须”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强化安全人人有责、违规必究的责任意识和机制。
三、规范流程操作,养成良好习惯
该局要求全系统工作人员都应该了解信息安全角势,遵守安全规定,掌握操作技能,努力提高全系统信息保障能力,提出人人养成良好信息安全习惯“十项规范”。
1、禁止用非涉密机处理涉密文件。所有涉密文件必须在涉密计算机上处理(包括编辑、拷贝和打印),内外网计算机不得处理、保存标密文件。
2、禁止在外网上处理和存放内部文件资料。
3、禁止在内网计算机中安装游戏等非工作类软件。
4、禁止内网计算机以任何形式接入外网。包括插头转换、私接无线网络、使用3G上网卡、红外、蓝牙、手机、wifi等设备。
5、禁止非内网计算机未经检查和批准接入内网。包括禁止外网计算机通过插拔网线的方式私自连接内网。
6、禁止非工作笔记本电脑与内网连接和工作笔记本电脑与外网连接。
7、禁止移动存储介质在内、外网机以及涉密机之间交叉使用。涉密计算机、内网机、外网机使用的移动存储介质都应分开专用,外网向内网复制数据须通过刻录光盘单向导入。
8、所有工作机须要设置开机口令。口令长度不得少于8位,字母数字混合。
9、所有工作机均应安装防病毒软件。软件必须及时更新,定期进行全盘扫描查杀病毒,系统补丁需及时更新。
10、所有工作人员都要为XXX信息、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和个人隐私保密,按规定做好本单位信息保密工作。
四、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安全管理
1、部署上网行为管理监控系统。加强对外网计算机的管理,上网行为都须得到监控和保留日志。
2、部署桌面管理系统和企业防病毒系统。加强对内网计算机的管理和监控,并保证防病毒库更新。
3、部署内网外联和外网内联监测系统。内外网必须严格物理隔离,有条件地方部署网闸,同时加强外来人员接入内网的管理。
4、加强设备和载体的分类登记管理。内网机、外网机、涉密机须分类登记和管理,并加强内网用、涉密用的移动存储介质的登记和管理,特别是涉密机专用的移动存储介质应定岗定责,专人管理。
5、加强涉密管理。所有的保密设备必须粘贴保密标识,内外网设备也应通过醒目的标识来区分;清理有关信息,保证外网、内网机没有涉密文件;广泛宣传定密知识,使全员能够正确识别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涉密部门需配备独立的涉密计算机和打印机,均不得联入任何网络。
6、加强重点信息系统的管理。建立主干网络、主机、存储等设备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临机处置权限、通信联络渠道,落实应急保障条件;对信息安全隐患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解决,一旦发生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要迅速做好先期处置、情况研判和上报工作。
7、加强日常运维和定期安全评估。要完善重要信息系统、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机房、ups、精密空调等日常运维的文档台帐;做好日常巡检、故障记录、故障的解决方案的记录;定期对重点单位部门计算机进行检查,降低终端安全风险;每年定期进行安全评估。
8、加强信息安全保密知识的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全员培训、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安全培训要制度化。
9、加强非在编工作人员的管理。所有XXX使用内部网络须与所在单位签订保密协议。
10、加强法定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值守制度。在此期间全系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本单位连接到互联网的网站、重要信息系统、机房等重要部位实行实时监控。
Ⅲ 如何做好税务系统的保密管理工作
首先,要完善机关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1、强化部门预算控制。一是在部门预算编制环节,要在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努力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特别是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应从单位当年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当年财力状况,核定具体支出额度,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专项资金力求细化到具体项目。二是在部门预算执行环节,应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一方面应在支付环节强化预算执行,防止随意调整追加预算以及超预算、扩大预算范围等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建议建立合理、规范的预算调节机制,赋予主管单位一定的预算高速权力,使预算单位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可以快捷、简便、高效地调整预算。三是完善部门预算制度,首先是要进一步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要力争将各部门单位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均纳入部门预算的实施范围,并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序;其次是将主管单位预算与基层单位内部的责任预算有机结合。也就是要求各二级预算和三级预算的部门单位,按照上级下达的部门预算控制数,结合各部门单位内部的组织结构、处室职责和工作任务等,编制内部分处室的责任预算体系,并严格责任预算的考核机制。再次是将预算控制内容细化。对部门内的各项资金再按功能、按预算科目把各项支出内容细化分解到具体支出项目。 2、加强票据管理。利用软件系统加强票据管理,规范票据领购、使用、登记等程序。严格票据缴验制度,购领新票据前必须将使用过的票据进行缴验,按照先领后用的程序,对未使用完的票据及时销号;严格按票据使用范围使用,各专用票据间不得串用;建立起收费票据使用登记制度,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领、用、存情况。 3、加强债权、债务控制。定期对债权债务清理核实,尤其对跨年度的应收款加大催收力度,及时回收陈欠款项和个人借款,避免和减少资产流失;杜绝因单位财政财务不合规收支行为而引起的往来款挂账。 4、建立财产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具体包括: (1)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一是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主要是出纳与稽核、出纳与会计档案的保管、出纳与账目登记员、出纳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人、出纳与收款票据管理人、付款审批人与付款执行人、支票印章保管员与支票签发人等。二是支出审批制度的规定,必须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三是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为了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除规定物资保管员对收付后的每项物资核对库存账实外,还要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账与物相符和及时处理发生的差错。 (2)资产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一是资产的日常管理。资产的实物管理与记账登记要相分离,实物账与会计明细账必须核对一致;资产的配置与使用相分离,使资产的配置合理、科学;资产维修需求的提出与审核、执行相分离,确保维修方案的合理性,防止小病大修。二是资产的处置环节。要建立资产处置管理制度,明确处置的程序和权限,资产报废请求的提出与审批、处置相分离,资产的变价处理要引入竞价机制,对于大宗资产的变卖要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估,要防止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利用职权谋取私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5、建立采购业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是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包括: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计、采购与验收、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原则是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全过程。二是采购业务的管理控制,要建立采购管理制度和相关的控制措施,避免暗箱操作、以次充好、以权谋私、收受回扣等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发生,在采购控制中要做到采购权、定价权、验收权相分离、做到统一验收、统一结算、统一付款,责任到人,流程公开。三是付款环节的会计控制,要做到相关凭证规范、合格、齐全,每一个相关责任人或责任部门全部审核通过,采购人、审核人、付款人、记录人相分离,付款流程严密、规范、公开。 其次,要落实措施,确保内部控制有效的执行。 1、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主导地位。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内控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应负主要责任。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对机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领导在内控知识方面的宣传培训,使他们能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从而切实履行起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职责。 2、切实提高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在确保制度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基础上,各单位应狠抓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实,加大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以提高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建立相对独立的内审小组,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内审部门,定期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效果及其实施的有效程度作出评价,监督单位制定的各项制度和预算执行情况。 3、强化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单位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对单位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重视多种形式的会计继续教育。只有建设好一支业务过硬、严以律已、思想业务素质好的财务人员队伍,才能贯彻实施好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有效发挥财务监管作用,从而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4、加强内部控制观念、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尤其是加强对新生事物——网络会计的内部控制。第一,技术上,要创新内控观念,树立实时、在线的观念;创新内控手段,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开发先进适用的控制软件;创新内控方法,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与被监控对象联网进行互动监控等;加强网络会计软件控制,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和适用性,加强性能监测,实时更新;建立全方位的网络会计系统的防护网,确保系统安全。第二,岗位设置上,要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岗位。网络会计极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使单位减少了对会计核算人员数量的需求,但形成内部牵制的必要岗位设置不能少,一要设置系统维护岗,负责网络会计运行软硬件系统的正常运行,包括维护、更新、运行控制、病毒监控及预防。但该岗位不能接触网络会计软件的具体操作;二要设置数据输入岗,负责将合法、有效的凭证录入会计软件系统,并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检验。该岗位必须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进行设置,同时,该岗位不能行使审核职能;三要设置数据审核岗,负责审核数据的合法性、准确性,特别是电子数据的真实性,负责审计和评价单位内控机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四要设置档案管理岗,负责电子会计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保密性。
Ⅳ 税务信息化建设有哪些
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
1.“一个平台”是指建立一个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主要任务是逐步建立覆盖总局、国地税各级机关与相关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的网络体系,统一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技术平台建设,建立安全管理和运行维护体系,以保证税收工作在统一、安全、稳定的网络化平台支撑下平衡运行。其中:
统一的标准是实现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兼容运行,并顺利实现系统升级换代的基础。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包括总体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技术支撑标准、应用标准、数据标准、管理标准、安全标准等。
安全保障体系,就是按照现代信息安全理论,遵循国家标准,采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通过建设税务CA、加强密钥管理和权限管理以及采取防火墙过滤、入侵检测、系统加固、安全性分析等防护措施,建设涵盖税务系统网络、应用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统一、稳定、高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运行维护体系,就是通过建立以总局为核心、省级为基础,集中管理的运行维护体系,加强监控管理,及时解决运行中发生的各类问题,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技术和业务支持。
2.“两级处理”是指依托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逐步实现税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在总局和省税务局集中处理。主要任务是在“一个平台”的支撑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逐步建立总局、省税务局两级数据处理中心和两级数据处理机制,实现涉税电子数据在总局、省税务局两级的集中存储、集中处理和集中管理,使业务流程更加简化,机构趋于扁平化,管理和监控更加严密,纳税服务更加简便,系统维护更加便捷,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并使得数据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全局分析与局部透视相结合,全面提升数据利用的价值。
3.“三个覆盖”
是指应用内容逐步覆盖所有税种、税收工作重要环节、各级国税局地税局并与有关部门联网。主要任务是通过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全国税务系统得到广泛应用,逐步实现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对国税局、地税局管理的所有税种以及税收工作运行的重要环节进行全面、有效的电子化监控,并实现与有关部门的联网,以保证税收工作便捷、规范、高效进行。
4.“四个系统”
是指通过业务的重组、优化和规范,逐步形成一个包括征收管理、纳税服务、管理决策和行政管理系统在内的四个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主要任务是建立以税收征管业务为主要处理对象的税收征管系统,以为纳税人服务为主要处理对象的纳税服务系统,面向各级税务机关税收经济分析、监控和预测的管理决策系统和以税务系统内部行政管理事务为处理对象的行政管理系统,以满足税务工作多层面、全方位的应用需求。
税收征管系统包括征收、管理、稽查、处罚、执行、救济等子系统,是税收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应用系统。采用全国数据大集中的模式,通过一体化的规划设计,统一征管数据的标准和口径,实现全国征管软件的统一集中,支持全国统一执法,实现征管数据实时监控。
Ⅳ 网络发票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普通发票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规范网络发票的开具和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办理网络发票管理系统的开户登记、网上领取发票手续、在线开具、传输、查验和缴销等事项,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网络发票是指符合国家税务总局统一标准并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公布的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的发票。
国家积极推广使用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发票。第四条税务机关应加强网络发票的管理,确保网络发票的安全、唯一、便利,并提供便捷的网络发票信息查询渠道;应通过应用网络发票数据分析,提高信息管税水平。第五条税务机关应根据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的经营情况,核定其在线开具网络发票的种类、行业类别、开票限额等内容。
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需要变更网络发票核定内容的,可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税务机关确认,予以变更。第六条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开具网络发票应登录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如实完整填写发票的相关内容及数据,确认保存后打印发票。
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在线开具的网络发票,经系统自动保存数据后即完成开票信息的确认、查验。第七条单位和个人取得网络发票时,应及时查询验证网络发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第八条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需要开具红字发票的,必须收回原网络发票全部联次或取得受票方出具的有效证明,通过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金额为负数的红字网络发票。第九条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作废开具的网络发票,应收回原网络发票全部联次,注明“作废”, 并在网络发票管理系统中进行发票作废处理。第十条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的同时,办理网络发票管理系统的用户变更、注销手续并缴销空白发票。第十一条税务机关根据发票管理的需要,可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委托其他单位通过网络发票管理系统代开网络发票。
税务机关应当与受托代开发票的单位签订协议,明确代开网络发票的种类、对象、内容和相关责任等内容。第十二条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如实在线开具网络发票,不得利用网络发票进行转借、转让、虚开发票及其他违法活动。第十三条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在网络出现故障,无法在线开具发票时,可离线开具发票。
开具发票后,不得改动开票信息,并于48小时内上传开票信息。第十四条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处理。第十五条省以上税务机关在确保网络发票电子信息正确生成、可靠存储、查询验证、安全唯一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试行电子发票。第十六条本办法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Ⅵ 如何防范税务风险
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2、加强信息管理建设。3、优化外部环境。4、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5、管理人员应提高税务风险意识。6、加强对政策的学习,准确把握税收政策。(阳光财税网)
Ⅶ 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及具体案例说明网络安全立法有什么重要性
日益严峻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正越来越严重威胁着各国及全球的社会与经济安全,要求各国政府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加拿大颁布了《网络加密法》、《个人保护与电子文档法》、《保护消费者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权益的规定》。
美国参议院去年提交了一份有关保护网络安全的法案,要求政府机构实施反黑客计划,目前正在计划制定新的法律条文以保护网络安全;1999年7月,美国政府责成联邦调查局组建了联邦入侵侦测网络(FIDNET),以监控政府机构计算机系统安全。另外,还计划2003年建成计算机安全防护系统。今年初,在黑客对美国网站进攻不到一周时间内,美国总统立即主持召开了网络安全会议,寻求对付黑客的策略。美国政府要求国会今年增加20亿美元用于提高网络安全,2003年将达到83亿美元。美国政府正在修改关于监视电子邮件的法律,以使执法部门能够更容易地监测互联网上的通信内容。政府表示,这项法案将增强对合法隐私的保护,因为它要求联邦调查局在进行互联网监听时,要像进行电话监听一样,获得司法部高级官员的批准。主要目的是更好地防治网络犯罪。
日本政府决定2000年度拨款24亿日元开发网络安全技术。国际刑警组织的总干事肯达尔曾宣布,该组织要与美国的AtomTangerine公司商谈,建立反计算机犯罪情报网络,以帮助各国政府和公司应付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及网上犯罪活动。这个反犯罪情报网络一旦建成,就可以收集计算机及网上犯罪活动的情报,特别是犯罪分子即将攻击的目标和他们可能使用的手段,并将这些情况向各国政府和公司通报,以作防备。国际刑警组织也正在拟定防止计算机及网络犯罪的规章,但是,随着计算机及网上犯罪行动的日益猖獗,国际刑警组织认为,不仅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章,还要进一步采取行动。
欧盟执委会也宣布起草一份作战计划对抗网络犯罪行为,并与欧盟成员国及一些上网的公司举行一系列会谈,敲定书面政策。这套政策可能要求执法机关培训打击网络犯罪的技术,并着眼于加强欧盟诸国警力跨国合作。
Ⅷ 国家税务总局“互联网 税务”行动计划包括哪些板块
包括五大板块:
社会协作。
办税服务。
发票服务。
信息服务。
智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