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马”病毒首当其冲
据金山反病毒监测中心统计,2005年1月到10月,共截获或监测到的病毒达到50179个,其中木马、蠕虫、黑客病毒占其中的91%。尤其是以盗取用户有价账号的木马病毒(如网银、QQ、网游)多达2000多种,如果算上变种则要超过万种,平均下来每天有30个病毒出现。综合2005年的病毒情况,具有以下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感染率首次下降
2005年我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80%,比去年的85.57%下降了5.57个百分点。这是自2001年以来,我国计算机病毒疫情首次呈下降趋势。同期的间谍软件感染率则大大高于去年,由2004年的30%激增到2005年的90%。2001年在感染病毒的用户当中,感染次数超过3次的达到56.65%,而2005年降为54.7%。2005年病毒造成的危害主要是网络瘫痪,接近20%,而2003年和2004年病毒危害集中在系统崩溃,这表明蠕虫病毒造成的网络问题越来越严重。2001年因计算机病毒造成损失的比例为43%,今年为51.27%,这表明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正在加剧。
●90%用户遭受“间谍软件”袭击
据介绍,2005年,间谍软件已经大面积闯入了我们的网络生活中。根据公安部发布的《2005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暨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活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有将近90%的用户遭受间谍软件的袭击,比起2004年的30%提高了6成。就连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面对间谍软件也无能为力,惊呼:“我的计算机从未被病毒入侵过,但却居然被间谍软件和广告软件骚扰。”
尽管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强,2005年的间谍软件有了更加明显的改变,之前大多是流氓的推广方式,比如通过网站下载插件、弹广告、代码的方式。用一些IE辅助工具可以有效拦截,但是这次最烦的表现形式是间谍软件直接弹广告,IE辅助工具根本无法拦截。需要可以彻底把间谍软件清除才能减少广告。虽然许多杀毒软件厂商对间谍软件的清除下了很大的力量,但是由于还没有一款完全意义上的针对间谍软件的安全工具,因此对于间谍软件的彻底清除还远远没有达到用户的需求。
●“间谍软件”成为互联网最大的安全威胁
间谍软件在2005年表现出传播手段多样化的特点,间谍软件的制造者为了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吸引更多的人成为监视的对象,采用了越来越复杂的传播方式。根据调查显示,针对间谍软件的传播方式,用户最为反感的“间谍软件”形式主要包括:弹广告的间谍软件、安装不打招呼的软件、控件、不容易卸载的程序、容易引起系统不稳定的程序、盗取网银网游账号的木马程序。
间谍软件的危害不仅仅是花花绿绿的广告的骚扰,往往背后还隐藏着更加严重的威胁:间谍软件被黑客利用能够记录用户在计算机上的任何活动,包括敲打了哪个键盘、密码、发送和接收的电子邮件、网络聊天记录和照片等等。2005年万事达国际信用卡公司宣布,位于亚利桑那州土桑市的一家信用卡数据处理中心的计算机网络被侵入,4000万张信用卡账号和有效日期等信息被盗,盗窃者采用的手段正是在这家信用卡数据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中植入了一个间谍软件。
●中国“网络钓鱼”名列全球第二
网络钓鱼作为一个网络蛀虫,自从2004年出现以后,迅速成为威胁互联网安全的主要攻击方式。进入2005年,网络钓鱼已经从最初的为技术痴迷的Vxer(病毒爱好者),变成受利益诱惑的职业人。他们不断地挖掘系统的漏洞、规则的失误,利用病毒的行为、人们的好奇心,四处进行着“钓鱼”、诈骗。
网络钓鱼在2004年及以前,多以邮件方式投递到用户邮箱中,而仅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利益熏心的制造者。因此网络钓鱼在2005年的传播手段从单一的主动推送方法,增加“守株待兔”方法,以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这些方式包括:假冒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站;利用虚假电子商务进行诈骗;利用木马和黑客技术等手段窃取用户信息等等,实际上,2005年“网络钓鱼”者在实施网络诈骗的犯罪活动过程中,经常采取以上几种手法交织、配合进行,还有的通过手机短信、QQ、msn进行各种各样的“网络钓鱼”不法活动。
以今年5月份为例,“网络钓鱼”案件比上月激增226%,创有史以来最高纪录。随后的几个月内,网络钓鱼的攻击方式仍以平均每月73%的比例向上增加。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统计,目前中国的网络钓鱼网站占全球钓鱼网站的13%,名列全球第二位。
●病毒传播更多样、更隐蔽
2005年,网页浏览、电子邮件和网络下载是感染计算机病毒最常见的途径,分别占59%、50%和48%。计算机病毒通过网络下载、浏览和电子邮件进行传播和破坏的比例分别比去年
上升了6%,而利用局域网传播感染的情况与去年比较减少了7%,可以看到利用互联网传播已经成为了病毒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
同时,随着各大门户网站的即时通讯工具的推出,利用IM(即时通讯工具)作为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且已经渐渐追上了微软漏洞,成为了网络间病毒传播的首选方式,从年初的“MSN性感鸡”到利用QQ传播的“书虫”、“QQRRober”、“QQTran”,以及可以通过多种IM平台进行传播的“QQMsgTing”,它们都通过IM广阔的交流空间大肆传播着。每一个使用IM工具的人,至少会接到一次这类病毒的侵扰。同时,此类病毒在传播过程都会根据生活中的热点事件、新闻人物、或者黄色信息构造诱惑信息,诱使聊天好友打开地址或接收病毒文件。
据统计,通过IM工具传播的病毒高达270万次起,排在所有病毒之首。这也使得国内IM厂家高度重视,腾讯推出的QQ2005,就在业界率先与杀毒厂商合作,与金山公司合作推出了国际首创的“QQ安全中心”。
●漏洞病毒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根据行业人士试验得到的反馈,在2005年,一台未打补丁的系统,接入互联网,不到2分钟就会被各种漏洞所攻击,并导致电脑中毒。因此,今年虽然病毒的感染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病毒仍然存在巨大的危害,并且利用漏洞的方法仍是病毒传播的最重要手段。
据了解,目前普通用户碰到的漏洞威胁,主要以微软的操作系统漏洞居多。微软被新发现的漏洞数量每年都在增长,仅2005年截至11月,微软公司便对外公布漏洞51个,其中严重等级27个。众所周知,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中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用户群体非常庞大。利用微软的系统漏洞传播的病毒明显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人群多、破坏严重的特点。03年的冲击波、04年的震荡波以及05年的狙击波便是很好的佐证。
利用漏洞的病毒越来越多。2005年8月15日凌晨,利用微软漏洞攻击电脑的病毒“狙击波”,被称为历史上最快利用漏洞的一个病毒,距离该漏洞被公布时间仅有一周。
因此,国内有关反病毒工程师告诉用户,2006年对于网络病毒的防护措施主要是以防护为主,但是除此之外,还要有相应的检测、响应及隔离能力。在大规模网络病毒暴发的时候,能够通过病毒源的隔离,把疫情降到最低,对于残留在网络上的病毒,人们也要有相应的处理能力。
❷ 一、信息系统中的安全风险、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胁,有哪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工作生活对信息与网络系统的依赖性的增强,安全威胁的增加、安全事件的频繁出现,社会各界对安全问题日渐重视起来,信息与网络系统的建设重点已经转移到安全系统的建设上来。中软的集中安全管理平台,是国内目前唯一的集中安全管理系统,将全面解决企业信息与网络系统的集中安全管理问题。
一、安全是技术、策略和管理的综合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把安全系统的建设目光集中到防火墙系统、防病毒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和漏洞扫描系统等几个系统上面,随着这些系统的建设成功,政府、金融、电信和其他企业的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和增强。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国内不少企业虽然花了大量的金钱买了很多安全产品,配置了复杂的安全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网络安全的性能,但是同时又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网络安全系统和设备技术难度。网络安全系统和设备技术难度较大,企业在对安全设备进行正确配置时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配置不当的话,可能会出现与安装者期望相反的结果,出现更多的安全漏洞和弱点,不仅不能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能,相反给黑客提供了更多的可趁之机。
2、网络系统和设备的配置管理。用户配置的网络系统和设备越复杂,在对之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层面上的难度就越大。如何有效地对这些系统和设备配置变动、变动权限进行适当地管理,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系统和设备的效用,保障用户的安全,将是用户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3、安全事件的收集与分析。大量的安全设备与系统的部署,势必产生大量的安全事件、日志,这些日志和事件如何进行集中的、统一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如何从这些大量的事件中,寻找真正的安全事故?
4、安全事故的处理。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用户如何寻求一种快捷的解决办法?如何得到一种对事故处理流程方面的支持?如何对处理的办法进行留档保存,以便作为一种知识的积累,做为日后出现类似事故的处理办法参考?
5、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就理论而言,多种安全技术与方法手段是能够全面实现企业所要求的统一的安全策略的,但由于管理的复杂性,在实践操作中的纰漏很可能导致更多的漏洞和弱点,不能真正实现集中的统一的安全策略。
安全问题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安全是安全技术、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的综合。正是这一安全理念,引导业界对安全管理系统的关注,引导企业对真正的安全—可管理的安全—的渴求。
二、安全管理的四个核心要素
安全管理与网络管理不同,网络管理侧重于网络设备的运行状况、网络拓扑、信元等要素的管理,安全管理主要侧重于网络安全要素的管理。
随着人们对安全的认识逐渐深入,在安全管理的诸多要素中,安全策略、安全配置、安全事件和安全事故这四个要素,最为关键、最为重要。
1、安全策略(Policy)
安全策略是信息安全的灵魂。安全策略是企业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的指导原则。它明确了如何建立企业安全的信息系统,保护什么资源,得到什么样的保护。安全策略是企业控制信息系统安全的安全规则,即根据安全需求、安全威胁来源和企业组织机构状况,定义安全对象、安全状态及应对方法。安全策略是企业检查信息系统安全的唯一依据。企业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安全状况如何,如何检查、修正,唯一的依据就是安全策略。
安全策略作为企业的标准规范,需要让企业每个员工知晓,员工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了解安全策略、参与安全策略制定过程、接受安全策略的系统培训。
安全策略的一致性管理和生命周期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策略之间不能相互冲突,否则就会出现矛盾,就会失效。安全策略不能一成不变,随着技术的变化,时间的推移,安全策略需要得到不断的更新和调整,确保安全策略的时效性。
安全策略必须通过技术的方法、管理的手段和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
2、安全配置(Rule, Option and Configuration)
安全配置是对安全策略的微观实现。安全配置是企业构建安全系统的各种安全设备、系统的安全规则、选项、策略配置。
安全配置不仅包括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VPN系统等安全系统的安全规则、选项和配置,同时也包括各种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群件系统等系统配置的安全设置、加固和优化措施。
安全配置的配置好坏直接关系到安全系统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配置得好,能够充分发挥安全系统和设备的安全作用,实现安全策略的具体要求;配置得不好,不仅不能发挥安全系统和设备的安全作用,相反可能会起副作用,如:网络不通畅,网络运行效率下降等。
安全配置必须得到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不能被任意人随意更改。同时,安全配置必须备案,必须做到定期更新和复查,确保其能够反映安全策略的需要。
3、安全事件(Event)
所谓“事件”,是指那些影响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的不当行为。而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安全从小的方面说是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上数据与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完整性(Integrity)以及信息、应用、服务和网络等的可用性(Availability)。从大的方面来说,越来越多的安全事件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比如电子商务中抵赖、网络扫描和骚扰性行为,所有不在预料的对系统和网络的使用和访问均有可能导致违反既定安全策略的安全事件。安全事件是违背安全策略要求的行为。
安全事件有各种安全系统和设备的日志和事件,网络设备的日志和事件,操作系统的日志和事件,数据库系统的日志和事件,应用系统的日志和事件组成,它直接反映网络、系统、应用的安全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信息与网络安全状况的晴雨表。安全事件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的要素。
安全事件数量多、分布比较分散,技术分析比较复杂,因此,安全事件也是比较难以管理的要素。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安全管理员管理,面对大量的日志和安全事件,很多管理员往往敷衍了事,很多管理员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大量的日志和安全事件进行逐一分析和察看,安全系统和设备的安装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安全事件可能不造成任何影响,它只是一种征兆、一种过程。但大量的日志和安全事件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网络安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
安全事件必须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收集起来,用技术的方法和手段,集中进行冗余处理、综合分析、趋势分析,从大量的安全事件中寻找真正影响网络、系统和应用运行的安全事件—安全事故。
4、安全事故(Accident)
安全事故是造成一定影响和损失的安全事件,是真正的安全事件。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企业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和行动,来阻止和减小事故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安全事故必须得到准确地、迅速地处理,必须找到事故的原因、源头、始作俑者和动机。
要迅速准确处理安全事故必须能够准确了解事故现场系统或设备的状况,这就需要有信息资产库的支持;必须迅速了解处理事故所需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这就需要强大的知识库的支持。
三、集中安全管理技术与方法
集中安全管理不是简单的管理区域、管理权限、管理人员的集中,而是必须基于先进的、可控的管理技术的安全管理。在集中安全管理中,必须解决下列技术和方法:
1、集中安全管理协议技术:实现安全组件的集中管理与监控的前提条件就是通信协议,我们将它称为“安全组件交互通信协议”,这一协议和基于这一安全协议的管理代理程序的研究与开发是实现集中安全管理的关键。这一协议的实现,确保安全管理的可能,否则,集中安全管理不是通用的,而是定制的,管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安全策略规范定义与表述技术:安全策略的规范描述定义和表示是集中策略管理的核心。
3、集中日志的分析技术:集中的日志收集和审计、分析与报告是日志管理的关键。
传统的日志分析方法是对单一日志进行简单统计与汇总分析,集中安全管理的日志来源广泛,他们来源于不同的主机与设备、不同的网段。对这些日志的相关性分析是准确把握安全事件的关键,也是准确分析安全事件的基础。
4、安全组件互动控制与管理技术:安全设备与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方式、流程与安全,是安全设备与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的关键。
5、集中的事件/事故处理流程与响应技术。
四、集中安全管理平台
中软的集中安全管理平台,是国内目前唯一的集中安全管理系统,将全面解决企业信息与网络系统的集中安全管理问题,帮助企业实现企业信息与网络系统的主要安全要素的管理、企业信息与网络系统统一安全策略的管理、企业信息与网络系统安全组件的统一配置管理、企业信息与网络系统安全事件的集中审计和安全事故的集中处理管理,有助于推进政府机关与企业信息与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中心的建设。
集中安全管理平台是企业信息与网络系统安全策略统一管理、安全设备与安全系统的集中管理、安全设备与安全系统配置的集中管理、安全设备与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管理、安全设备与系统的日志的集中审计、分析与报告、以及实现企业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管理的综合平台,是企业实现信息与网络系统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的管理平台。
安全管理同网络管理一样,必须统一,不能各自为政,要全局考虑,一盘棋。不同的安全要素的安全实现方法,要分布式地层次化的布控,同时要集中管理。集中的管理必须突出重点,关注要害,关注重点,这就是:集中的管理企业统一的安全策略;集中的管理安全系统和设备的安全配置;集中的管理信息与网络系统的安全事件;集中的管理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过程。
1、中软集中安全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
(1)、集中管理企业统一的安全策略。即通过统一的平台,对系统内的安全设备与系统的安全策略进行管理,实现全系统的安全策略的统一配置、分发与管理。
(2)、集中管理安全设备与系统。即管理企业网络系统所有的安全设备与系统,实现安全设备与系统的集中管理,起到安全网管的作用。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配置、管理全网安全设备与系统的配置和参数。
(3)、集中管理安全事件和日志。通过统一的技术方法,将全系统中的安全日志,安全事件集中收集管理,实现日志的集中、审计、分析与报告。同时,通过集中的分析审计,发现潜在的攻击征兆和安全发展趋势。
(4)、集中管理安全组件协同工作。安全设备与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共同发挥强大的安全防范作用。
(5)、集中管理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流程。安全事件/事故处理流程管理,处理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任何安全事件/事故得到及时的响应和处理。
2、中软集中安全管理平台的四大核心模块
(1)、集中管理企业统一的安全策略——安全策略管理平台GSPDirector™
集中安全策略管理平台(GSPD)是一套基于Web的安全工具,它综合了信息安全策略的技术方面和人性方面的因素。GSPD对于策略管理采用一种生命周期方法,使策略管理过程中的每一步自动化实现。它也通过一个中心数据库提供事件报告和跟踪功能,是一套根据安全性标准诸如ISO 17799,跟踪一致性的理想工具。
*主要功能:安全策略模块;安全策略发布;安全策略修正;安全策略文档;安全策略版本控制;BS7799兼容;基于web发布;基于策略规则化。
*主要特点:基于知识库的安全策略定制平台;科学的、形式多样的策略模版支持;定制策略标准、规范,易于维护;符合ISO17799标准;B/S模式,易学易用。
(2)、集中管理安全系统的安全配置——安全配置管理平台GSCManger™
安全配置管理平台是企业集中管理安全系统/设备中配置的统一平台。安全系统和设备的配置的修改、调整必须通过本平台实施、登记、存档,否则,不允许进行配置的修改和调整。
*主要功能:建立可配置管理信任关系;安全域配置;统一安全策略规则化、通用化、具体化;兼容安全组件的集中配置和管理;配置管理实施的有效性监测。
*主要特点:将多种安全系统的配置系统集于一体,便于维护、便于管理;分权分级管理模式,安全可靠;集成度高,方便实用;和安全策略管理平台的集成,易于实现企业总体的安全策略。
(3)、集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事件——安全事件管理平台GSEAuditor™
*主要功能:集中收集安全事件;安全事件的冗余处理;集中综合(关联)分析安全事件;集中安全事件报告;安全事件趋势分析;集中安全事件预警。
*主要特点:事件源头支持丰富,收集事件程序兼容性好;事件冗余处理能力强,大大减少了事件的存储量;事件的关联分析、二次综合分析能力强,不会遗漏真正的安全事件—事故;系统界面友善,数据、报表和图示,准确地显示了各安全系统工作状况、整个系统的安全状况;报表形式多样,安全状况、安全趋势报告准确;分权分级管理体系,安全可靠。
(4)、集中管理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过程——安全事故应急响应中心GSAResponsor™
*主要功能:灵活的事故分发管理;事故处理流程管理;事故处理过程交互管理;事故处理状态控制与有效性管理;知识库查询(解决方案、技术信息);资产信息库查询;事故处理报告;自我服务(基于web的帮助系统)。
*主要特点:基于传统Call Center的事故分派系统,能够准确将安全事故及时、准确地分派到响应工程师;工作流定义灵活,通知方式多样化,提高了准确率;以事故为纽带,准确的将事故源、响应工程师、安全主管、安全厂商连接在一起,构成准确的、高效的安全事故响应体系;安全知识库内容丰富,安全知识组织途径多样,便于响应工程师及时得到处理事故的方法、技术和技巧;信息资产数据库将客户的信息资产的质量、数量、布控位置、配置状况、安全状况、历史运行状况悉数管理起来,是客户信息资产的好管家,便于应急响应工程师及时得到事故发生目标设备的状况,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安全管理必须独立于网络管理。网络管理部门通常称为网络管理中(NOC),安全管理业界通常将它称为安全运行中心(SOC)。根据企业网络、系统、应用和安全设备的部署情况,建议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部署系列安全管理组件,构建企业的安全运行中心(SOC),针对安全管理关键要素:安全策略、安全配置、安全事件和安全事故进行集中管理,实现企业信息与网络系统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可管理的安全。
❸ 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及防范措施
这种命题一网络,不要太多,太多,,,估计是要写论文吧,这种东西其实大家都一样,资源网上多的是,主要的是怎么抄的问题,抄和抄是不一样的,建议:
1,所要抄的东西不要范围太大,这样容易引起老师反感,老师会自卑的,他还没你水平高。。。
2,最好用小标题的形式,每个标题一个方面,清晰明了。。。
3,要是必须要用手写的话,千万记得字要写的好。。。
4,字数不要太多,当然也不能太少哦。。。
这些是自己上学时的一些小经验,见笑了,,,,
❹ 网络安全威胁有哪些
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
从人的因素 考虑,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包括:
(1)人为的无意失误。
(2)人为的恶意攻击。一种是主动攻击,另一种是被动攻击。
(3)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针对您的问题这个一般都是针对WEB攻击吧!一般有钓鱼攻击!网站挂马!跨站攻击!!DDOS这些吧!至于防御方案!不同情况不一样!没有特定标准!+
内部威胁,包括系统自身的漏洞,计算机硬件的突发故障等外部威胁,包括网络上的病毒,网络上的恶意攻击等
5.黑客:
❺ 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的威胁主要有哪两种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网络本身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对网络本身的威胁包括对网络设备和网络软件系统平台的威胁;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除了包括对网络中数据的威胁外,还包括对处理这些数据的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威胁。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人为的无意失误、人为的恶意攻击和网络软件系统的漏洞和“后门”三个方面的因素。 人为的无意失误是造成网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网络管理员在这方面不但肩负重任,还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稍有考虑不周,安全配置不当,就会造成安全漏洞。另外,用户安全意识不强,不按照安全规定操作,如口令选择不慎,将自己的账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人为的恶意攻击是目前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人为攻击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系统和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和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这两种攻击均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导致网络瘫痪或机密泄漏。 网络软件系统不可能百分之百无缺陷和无漏洞。另外,许多软件都存在设计编程人员为了方便而设置的“后门”。这些漏洞和“后门”恰恰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 所以一定要安装使用360之类的可靠杀软保护自己的电脑
❻ 工信部暂停阿里云信息共享平台合作,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工信部这次暂停阿里云信息共享平台合作是因为阿里云在Web服务器阿帕奇下的开源日志组件log4j中发现了重大漏洞时并没有第一时间上报给工信部,而是上报了阿帕奇开源基金会。违反了工信部的规定将暂停阿里云作为信息共享平台的合作单位六个月,期满后根据阿里云的整改情况,在决定是否需要恢复阿里云合作单位的身份。log4j作为一款JAVA开发的开源日志记录工具,能够有效的记录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对于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或者运行状态具有很大的作用,正因为log4j功能强大,所以在全球的使用性极其广泛。正因为其使用的范围很广,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特别严重的后果。
你知道工信部暂停阿里云信息共享平台合作,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欢迎留言讨论。
❼ 阿里云未及时通报重大漏洞,会造成什么后果
阿里云发布关于开源社区Apache log4j2漏洞情况的说明。阿里云表示,Log4j2 是开源社区阿帕奇(Apache)旗下的开源日志组件,被全世界企业和组织广泛应用于各种业务系统开发。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信息共享平台收到有关网络安全专业机构报告,阿帕奇Log4j2组件存在严重安全漏洞。工业和信息化部立即组织有关网络安全专业机构开展漏洞风险分析,召集阿里云、网络安全企业、网络安全专业机构等开展研判,通报督促阿帕奇软件基金会及时修补该漏洞,向行业单位进行风险预警。
2021财年(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跨年度),阿里云营收达601亿元,比上一财年400亿元收入大幅增长50%,在阿里集团财年总营收7173亿元总营收比例为8.38%。600亿元总收入,超过多数上市公司年度总收入。
❽ 汽车数据安全如何保障
监管亟待加强。国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当前政策层面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空前,数据已成为核心生产要素。
当下,在智能汽车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依旧是第一位的,智能汽车的数据安全性是车联网发展道路上的重中之重。
规定
7月12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了《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规定》提出,网络产品提供者应当确保其产品安全漏洞得到及时修补和合理发布;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信息共享平台同步向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通报相关漏洞信息。
❾ 请结合实际,分析说明日益突出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政治安全
在总体国家安全中,政治安全是根本。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网上渗透与反渗透、破坏与反破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尖锐复杂。
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具有跨时空、跨国界、信息快速传播、多向互动等特性,对现实社会问题和矛盾具有极大的催化放大作用,极易使一些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国内问题国际化,给国家治理带来挑战。
2011 年初,突尼斯、埃及等国相继爆发被称为“阿拉伯之春”的街头政治运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成为民众组织串联、宣传鼓噪的重要平台。
突、埃反对势力利用推特、脸谱等网站,频繁发布集会通知、游行示威等信息,大量传播极具刺激性、煽动性游行画面,不断激发民众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反抗意识,使抗议浪潮迅速爆发。
新兴媒体发挥的强大组织和煽动作用,直接影响和改变了突、埃民众的思维和行动,产生了连锁反应和“滚雪球”效应,引发抗议力量迅速聚积,最终导致两国剧变甚至政权更迭。
2、经济安全
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可能遭到重点攻击的目标。
“物理隔离”防线可被跨网入侵,电力调配指令可被恶意篡改,金融交易信息可被窃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存在重大风险隐患。一旦遭受攻击,就可能导致交通中断、金融紊乱、电力瘫痪等问题,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
3、社会安全
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势力利用网络煽动、策划、组织和实施暴力恐怖活动,发布网络恐怖袭击,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
2014 年6 月24 日,中央网信办发布《恐怖主义的网上推手—“东伊运”恐怖音视频》电视专题片,揭示了暴恐音视频危害及与暴力恐怖违法犯罪活动之间的联系。据统计,在中国发生的暴力恐怖案件中,涉案人员几乎无一例外观看、收听过宣扬、煽动暴力恐怖的音视频。
(9)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平台扩展阅读:
影响网络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结构因素
网络基本拓扑结构有3种:星型、总线型和环型。一个单位在建立自己的内部网之前,各部门可能已建造了自己的局域网,所采用的拓扑结构也可能完全不同。在建造内部网时,为了实现异构网络间信息的通信,往往要牺牲一些安全机制的设置和实现,从而提出更高的网络开放性要求。
(2)网络协议因素
在建造内部网时,用户为了节省开支,必然会保护原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另外,网络公司为生存的需要,对网络协议的兼容性要求越来越高,使众多厂商的协议能互联、兼容和相互通信。这在给用户和厂商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如在一种协议下传送的有害程序能很快传遍整个网络。
地域因素由于内部网Intranet既可以是LAN也可能是WAN,网络往往跨越城际,甚至国际。地理位置复杂,通信线路质量难以保证,这会造成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坏和丢失,也给一些“黑客”造成可乘之机。
(3)用户因素
企业建造自己的内部网是为了加快信息交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建立之后,用户的范围必将从企业员工扩大到客户和想了解企业情况的人。用户的增加,也给网络的安全性带来了威胁,因为这里可能就有商业间谍或“黑客”。
(4)主机因素
建立内部网时,使原来的各局域网、单机互联,增加了主机的种类,如工作站、服务器,甚至小型机、大中型机。由于它们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不尽相同,某个操作系统出现漏洞(如某些系统有一个或几个没有口令的账户),就可能造成整个网络的大隐患。
(5)单位安全政策
实践证明,80%的安全问题是由网络内部引起的,因此,单位对自己内部网的安全性要有高度的重视,必须制订出一套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6)人员因素
人的因素是安全问题的薄弱环节。要对用户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选择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的人做网络管理员,制订出具体措施,提高安全意识。
(7)其他
其他因素如自然灾害等,也是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
❿ 当前互联网领域存在哪些安全威胁和风险
1、是黑客攻击由原来的单一无目的攻击转变成为有组织目的性很强的团体攻击犯罪,在攻击中主要以经济利益为目的,采取针对性的集团化攻击方式;
2、是目前最有效的网络互联网攻击形式是DDOS攻击,常见的有SYN攻击、DNS放大攻击、DNS泛洪攻击和应用层DDOS攻击;
3、是互联网金融业务支撑系统存在安全漏洞,给病毒、DDOS、僵尸网络、蠕虫、间谍软件等侵入留下可乘之机,对其信息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4、是病毒木马的威胁,很多木马程序和密码嗅探程序等多种病毒不断更新换代对网上银行实施攻击,窃取用户信息,可以直接威胁网上银行安全,其用户上网终端如没有安装木马查杀工具,就很容易被染;
5、是信息泄露,互联网金融交易信息是通过网络传输的,有些业务交易平台在信息传输、使用、存储、销毁等环节未建立保护信息的有效机制,致使信息很容易出现泄露风险;
6、是网络钓鱼,和其他信息安全攻击方式不同,网络钓鱼主要诱骗互联网金融用户误认为钓鱼网站属于安全网站,很容易将用户信息泄露,虽然政府、金融机构对此非常重视,但很多钓鱼网站建在境外,很难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