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滴滴打车会倒闭吗
截到2021年7月,滴滴打车没有倒闭,但滴滴APP被下架整改了。
2021年7月2日晚,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文宣布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出行安全审查。这是国家首次对企业启动网络安全审查,一时间,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公告称,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7月4日国家网信办消息,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美团、高德、T3“围猎”滴滴
滴滴APP全网下架,让其他网约车平台看到了“机会”,一场针对滴滴的“围猎”已无声展开。“7月8日就收到了美团打车的短信,邀请进行车主注册。”北京一位“星徽出行”的网约车司机告诉《中国企业家》,他和身边不少司机朋友都收到了美团的邀请。美团打车公众号显示,包括上海、北京、南京、惠州、泉州等34座城市均在招募美团打车司机。
随着“美团快车”在更多城市上线及招募司机,美团也在7月9日重新上线了曾于2019年5月下架的“美团打车”APP。
另外,高德在近期宣布启动“暑期免佣季”,推出新手司机免佣和高峰期免佣活动,参与的网约车平台将超过100家。T3出行、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等也都推出了打车优惠券。
❷ 滴滴“团灭”下架,资本别以为“大就不能倒”
“滴滴”目前所面临的危机,已经远远超出了其管理层最初的预期。
继7月2日网信办宣布对“滴滴出行”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并于7月4日因“非法收集用户信息”等行为强制进行App下架之后,7月9日22时许,国家网信办官网“网信中国”,又发出了“关于下架‘滴滴企业版’等25款App的通报”:
经检测核实,“滴滴企业版”等25款App(列表附后)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上述25款App,各网站、平台不得为“滴滴出行”和“滴滴企业版”等上述25款已在应用商店下架的App提供访问和下载服务。
同一家企业不到一周时间被连续下架、封杀26款App,“滴滴”即便不能说是“绝后”,至少做到了“空前”
目前,尚未被下架、禁止访问服务的北京小桔 科技 系App,仅剩下了“滴滴加油”“小桔有车”等极少数。
于是乎,“一家人整整齐齐”这张图,本文又能再用上一遍了……
空前严厉的“下架”措施
从下架一个“滴滴出行”,到下架“滴滴全家桶”,许多人从下架应用数量上感受到其分量。但数量问题有时候仍不足以说明严重性。
如果仔细对比7月4日和7月9日的两份“下架”公告,那么你就会发现,两次下架的区别在于,9日的通告不仅要求相应App从各大应用商店下架,而且要求全网彻底封杀——“各网站、平台不得为‘滴滴出行’和‘滴滴企业版’等上述25款已在应用商店下架的App提供访问和下载服务。”
iOS小桔 科技 应用书架上,目前仅剩下两款App
实际上,有非常多的“滴滴”平台资深用户,使用期服务可能已有数年之久,但实际从未下载过其应用。因为“滴滴”的网约车服务,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直接调用“滴滴小程序”,功能与App相差无几。也正因为如此,各种第三方平台一直都是“滴滴”的另一个主要入口。
由于新的公告将限制范围扩大至“网站、平台”,从原本的禁止提供新用户注册、下载,变成了禁止提供访问服务。
即便已经完成了注册,拥有了“滴滴”平台的帐号,但如果之前未在手机内安装相关App,那么也同样无法使用“滴滴”提供的出行服务。
那么,这次官方对“滴滴”的处置,势必殃及许多人的日常生活咯?
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尽管“滴滴”体量巨大,但目前国内网约车平台远未达到被这一家独霸天下的局面。既然从“滴滴”那边获取服务已经变得如此麻烦,那么为什么不干脆去选择其他平台呢?毕竟目前的网约车平台,虽然经过几轮整合已经大幅度减少,但总还有十几个可供选择的对象。
各种网约车多了去了,并不存在“没了张屠夫,就得吃连毛猪”的问题
所以,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最新的处置措施必将伤及“滴滴”的日常经营,这对于目前已严重破发的滴滴股价,势必造成进一步打击。在最坏的设想中,“滴滴”甚至存在短期内从美股退市的可能性……
《网安审查》新规“光速落地”
所谓“网络安全审查”,在7月2日之前,是一个多数人都知道,但从没有人具体见到过的规则。
2017年7月1日实施的《网络安全法》,首次具体提及了网络国家安全以及审查。根据《网安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对于关建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通过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的国家安全审查。
这其看似定义了国家安全审查程序的存在,然而在执行上由于内容太过于宽泛、表述也极其的模糊——向哪个部门报批,具体找谁审查?不同细分行业的主管部门是哪家?审查的具体流程又是怎么样的?
总而言之,虽然做出了大的原则性规定,实际却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
在“滴滴”以前,并没有企业真的被执行过网络安全审查
有鉴于此,在今年7月2日之前,国内所有互联网巨头可以说都没有把这个“国家安全审查”当一回事。所以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以前怎么管理数据安全,现在还是怎么管理,反正各家心态都是“要查也查不到我头上来”。
然而,一年前落地实施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却对此有了非常明确而且极其详尽的规定:找谁报批、怎么报批、审批时间、后续步骤,全都明明白白。
网络安全审查流程图
就在“滴滴”全家桶被基本下架14个小时以后,“网信中国”又挂出了一条新的公告:《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这个修订案和原版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原来第五条之后新加入了一个新的第六条:
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
而这显然是针对近期因赴美上市而遭到“网络安全审查”的小桔 科技 、帮满集团以及Boss直聘,做出的亡羊补牢措施。
挟“百万漕工”的上市独走
以滴滴此等体量的企业,赴海外上市必然是一个轰动各方的大事件。更鉴于该企业对国内民生的高度渗透、掌握数据的敏感性,按照惯例,赴海外上市前必然会和国内主管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
那么,政府层面对此持什么态度呢?
根据目前流出的小道消息,曾有多个政府部门向滴滴表达了“支持,但希望(数据安全)准备充分后”再启动上市程序的意见。甚至腾讯和阿里巴巴作为滴滴的两大国内主要股东,也曾发表过类似的看法。
在这里发行股票,被国内许多企业家视为人生、事业的至高目标。然而在美股空前泡沫化的当下,是否应该急于赴美上市,这是一件值得思虑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将关乎生死存亡
而滴滴又是什么态度呢?根据惯例推测,想必也是做出了类似“充分数据合规后再上市”的表态和保证的。
但是表态是表态,行动归行动。
6月10日,“滴滴”官方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IPO申请,北京时间6月30日晚,DIDI.US正式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为“DIDI”。
开盘当日,DIDI.US的市值一度超800亿美元,成为了继阿里巴巴之后中概股第二大IPO。
如此心急火燎和异常低调的背后,显然是一意孤行赴美上市的“滴滴”管理层,很清楚其行径意味着什么,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而其敢于如此肆意妄为,凭的是自觉深深嵌入到了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早已是那种“大到了不能倒”的企业。
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其中,中国拥有3.77亿年活跃用户和1300万年活跃司机。
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出行平台的月活用户数为1.56亿,月活司机推测应当在300~400万以上。此外,目前全国有超过百万人,平日以通过滴滴平台开网约车为基本谋生手段。
上千万人每日出行需要用到,上百万人的生计也离不开,于是乎,滴滴用了自己的“百万漕工”
种种迹象令我们有理由相信,“滴滴”的管理层在决定踏出“独走”赴美上市这一步前,是审慎评估过厉害关系的。因为在“滴滴”的招股书中,有关风险的罗列和说明,就占据十几页之多,其中多有涉及到国内政策与合规的部分。可见管理层对可能遇到的风险其实一清二楚,甚至可以说是权衡再三的。
然而,毕竟这个平台乃“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历来以民生为重的中国政府,即便看在这百万依靠滴滴谋生的网约车司机的份上,最后的处置措施势必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随着中国政府最后不得不接受这个既成事实,无论“滴滴”方面领受到了何种处罚,既然“靴子落地”,其股价势必将会疾速冲高……
算盘打得很精,但现实的走势已经严重脱离最初的算计
甘冒大不韪也要上市,“滴滴”的另一个主要理由,是“盈利”。
“滴滴”平台诞生于2012年,至2018年时,已累计亏损达390亿。
巨亏的原因,用2018年“滴滴”某高管的说法:网约车业务的运营支出,占总流水的比例为21%。
而在当时,滴滴对司机的抽成仅19%而已。
入不敷出,自然会持续的亏损。然而在2021年第一季度,持续的亏损居然神奇地扭转了。
根据“滴滴”提交的招股书,其今年第一季度营收达到 64 亿美元,同比增长逾一倍,首次实现了盈利,录得净利润 8.37 亿美元(折合6月初的汇率,约55亿人民币)。
这一成绩是如何取得的?
除去财会操作之类的“魔法”技巧,调高平台抽成比例是主要手段。自2020年末起,“滴滴”大幅调高抽了成比例,部分行程的甚至达到30%之多……
财报能够突然扭亏为盈,压榨司机们的血汗收入是一条捷径
所以,好容易才把财报整得那么光鲜,自然要趁着盈利的东风上市圈钱啊!晚了可是会影响到估值的。
1972年张春桥曾经向毛泽东发问:“中国的修正主义分子如果复辟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就会吃二遍苦?”
已是英雄迟暮的毛泽东,当时这样回答道:
你太髙看他们了,他们懂得什么是资本主义?最多倒退到半封建半殖民地 社会 。资本主义是靠侵略和掠夺别的国家而积累资产的。而搞修正主义的走资派们敢于侵略谁呀?不被侵略就阿弥陀佛啦!他们只能剥削本民族的百姓,或者贱卖自己国家的资源。
伟人毕竟是伟人,如果将“修正主义的走资派们”替换成“秉持买办思维的企业主们”,那么这番话几乎能概括此次事件的全貌。
“大而不能倒”在现阶段中国是不存在也不能存在的
“滴滴”的折戟,间接回答了一个当今中国 社会 悬而未决的问题:没有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是不可替代的,无论它是微信、支付宝,亦或是“滴滴”。
事实证明,所谓“大而不能倒”,许多时候只是人们对于习惯路径的过度依赖。毕竟直到“滴滴”出了事,许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现在还有那么多的网约车平台活着。放眼望去,无论是滴答、曹操、T3,亦或是如祺等,站在乘客的角度上,这些平台无论在服务上还是价格上,比滴滴都是各有其优势。
站在2021年7月初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正有幸首次见证,中国互联网行业中那些“大而不能倒”的企业,首次出现几乎不可逆转的危机。
但无论“滴滴”是否真的倒掉,对于中国的广大消费者而言,能够确信权利能将资本锁在笼子里,这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❸ 什么是网络安全审查制度
简介编辑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4年05月22日宣布,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中国用户合法利益,中国即将推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应通过网络安全审查。
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出台,将成为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最有效的法理依据,对于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对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及提供者都将进行安全审查,重点是产品安全性和可控性,防止产品提供者借助提供产品之便,非法控制、干扰、中断用户系统,非法收集、存储、处理和利用用户有关信息。对于审查不合格的产品和服务,将不得在中国境内使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在保障安全的同时,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提高了外企入华门槛,也将成为我国遭遇不公平贸易待遇时的反制裁武器。[1]
2涉及内容编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所谓网络安全审查,就是对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进行测试评估、检测分析、持续监督的过程。专家普遍认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出台恰逢其时,将大大推动我国网络强国建设。
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外的国家第五大主权空间。如果网络安全出了问题,国家安全就没有保障,控制网络空间,就可以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政治导向和社会稳定。”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如此评价信息时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关于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我国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然而,此前仅仅是针对网
络安全产品。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从现在的网络安全角势看,仅对网络产品进行安全测评已远远不够,因为系统都是由网络
产品和服务搭建起来的,如果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网络安全就像沙滩上的城堡。”
正因如此,此次公布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首次将“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纳入审查范围。专家表示,党、政、军等重要部门和交通、能源、金融等关键行业所使用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将被首先纳入审查范围
❹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规定当事人申报网络安全审查应当提交哪些材料
当事人申报网络安全审查,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报书;
(二)关于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分析报告;
(三)采购文件、协议、拟签订的合同或者拟提交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等上市申请文件;
(四)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需要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应当自收到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审查申报材料起10个工作日内,确定是否需要审查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十条网络安全审查重点评估相关对象或者情形的以下国家安全风险因素:
(一)产品和服务使用后带来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扰或者破坏的风险;
(二)产品和服务供应中断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的危害;
(三)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开放性、透明性、来源的多样性,供应渠道的可靠性以及因为政治、外交、贸易等因素导致供应中断的风险;
(四)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遵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情况;
(五)核心数据、重要数据或者大量个人信息被窃取、泄露、毁损以及非法利用、非法出境的风险;
(六)上市存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数据、重要数据或者大量个人信息被外国政府影响、控制、恶意利用的风险,以及网络信息安全风险;
(七)其他可能危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因素。
第十一条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认为需要开展网络安全审查的,应当自向当事人发出书面通知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查,包括形成审查结论建议和将审查结论建议发送网络安全审查工作机制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15个工作日。
第十二条网络安全审查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查结论建议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书面回复意见。
❺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是为了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制定。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已经2021年11月1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1年第20次室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同意,现予公布,自2022年2月15日起施行。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第一条 为了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网络平台运营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前款规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网络平台运营者统称为当事人。
第三条 网络安全审查坚持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与促进先进技术应用相结合、过程公正透明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事前审查与持续监管相结合、企业承诺与社会监督相结合,从产品和服务以及数据处理活动安全性、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审查。
······
❻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自什么起实施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自2020年6月1日起实施。
网络安全包含网络设备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网络软件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的特性。
网络分析系统是一个让网络管理者,能够在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中,对症下药的网络管理方案,它对网络中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诊断,帮助用户排除网络事故,规避安全风险,提高网络性能,增大网络可用性价值。
管理者不用再担心网络事故难以解决,科来网络分析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把网络故障和安全风险会降到最低,网络性能会逐步得到提升。
网络安全由于不同的环境和应用而产生了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系统安全,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演和损坏而对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消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翻,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或受他人干扰;
2、网络的安全,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踩。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3、信息传播安全,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大云自由传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内容安全,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润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其本质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一)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
(二)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
(三)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
(四)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❼ 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涉及内容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所谓网络安全审查,就是对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进行测试评估、检测分析、持续监督的过程。专家普遍认为,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出台恰逢其时,将大大推动我国网络强国建设。
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外的国家第五大主权空间。如果网络安全出了问题,国家安全就没有保障,控制网络空间,就可以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政治导向和社会稳定。”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如此评价信息时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关于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我国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然而,此前仅仅是针对网络安全产品。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从现在的网络安全角势看,仅对网络产品进行安全测评已远远不够,因为系统都是由网络产品和服务搭建起来的,如果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网络安全就像沙滩上的城堡。”
正因如此,此次公布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首次将“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统使用的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纳入审查范围。专家表示,党、政、军等重要部门和交通、能源、金融等关键行业所使用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将被首先纳入审查范围。
❽ 网络安全审查到底查什么
#BOSS直聘等被网络安全审查# #滴滴出行被下架#
原创:镇长本人
公众号:大树乡长
最近有一个新词:网络安全审查。
反垄断调查大家已经比较了解了,那网络安全审查是什么,又为什么好像特别针对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呢?
这件事要放在整个国际大环境尤其中美博弈的视角下去考量,比如下半年必然要进行的中美谈判。
最近关于网络安全审查说法很多,但有的太过于荒唐,小镇始终认为对企业要就事论事,要批评但不能造谣,要打击不当得利但也要保护企业的正当利益。
造谣式的批评也分散了 社会 舆论,实不可取;这种造谣对企业正当利益如果造成损害,也理应付出代价。
先辟几个典型的谣言:
第一个:企业把国内数据卖给了美国换取在美国上市。
这个谣言太过低级,要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大多数业务仍然在国内,这么做简直自绝于人民,在美国上市本身也比较简单,没有必要这么做。
更何况,不要小瞧中国政府的威慑力,中美同为世界大国,如果有企业做了这种事,中国一定会追究到底,哪怕在一些方面做出让步也在所不惜,美国也没必要保护几个人。
所以,这个谣言可以停了,在中国成长起来的企业在红线问题上绝不会犯糊涂。
第二个:有的质疑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伤害中国利益。
一些企业为什么去美国上市,跟VIE架构有关。拆掉VIE架构在国内挂牌上市大概成本是上一轮估值的3%,假如上一轮估值100亿美元,付出的成本大概是20亿人民币,确实很多,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相比付出的资金成本,在国内上市审核远比美国严格、周期太长、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是更大的因素。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外国投资者套现需求,中国现在资金监管太严,如果在国内上市,那外国投资者能拿到的只能是人民币,在香港又溢价太低。
至于中国企业去美国上市,一般来说,国家其实是乐见的。毕竟业务在中国,在美国上市,拿外国人的钱发展中国,对中国没啥不好。
接下来,再简单分析下网络安全审查到底查什么?
直接上结论:审查的重点不在于企业已经做了什么,而在于查企业有没有能力做好信息安全防护。
就拿这几天来说:
1. 这是监管部门第一次启动网络安全审查,而且是依职权主动发起。被调查企业被认定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需要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2.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是一个偏向于技术审查的办法,重点是审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情况。
3. 被调查企业可能被查的是“产品和服务使用后带来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遭受干扰或破坏,以及重要数据被窃取、泄露、毁损的风险”。
4. 被查企业系统运行必然大量采购众多供应商提供的网络设备和服务,是否存在信息安全问题,将是审查重点。
5. 由于是首次启用网络安全审查,监管部门需要确定一些基本的原则,大概率需要启动特别审查程序,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批准。审查的时间估计在3个月以上,可能持续到2021年底,这也跟中美谈判时间有一定关系。
至于审查结果和最终影响,今天就先不谈了。
为什么要查这些呢?举个例子。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用户个人隐私越来越多的被获取,比如一个人的行程、履历、聊天记录又或者录音等等,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分析很多事情,比如说分析某些人员有什么样的特征,日常去哪里,家在哪里,跟什么人有接触等等。
这些信息一旦达到一个数量级,将具有战略性价值,会使得一个国家透明化。不在于有没有做,而是存在风险就必须重视。
我们当然相信成长在中国的企业是不会有胆子更没必要泄露这些数据的,但是面对外国的国家力量,我们的企业是否有能力保护这些数据?如何确保企业自己的员工不会出现问题?维持运营的相关设备和服务有没有问题?
而这些,就是本次审查的重点。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还将面临一个难题:美国通过的《外国公司承担责任法案》,明确要求在美上市公司证明“其不受外国政府拥有或控制”,美国相关部门可以要求企业提供上市审计底稿和相关数据,届时如何处理将是很艰难的决断。
相比之下,反垄断不过是市场经济领域的事情。
最后提醒下有志于上市或者海外开拓的企业家,中国已经是世界性大国,除了考虑行业、商业,还要考虑国家战略和政策,一些企业还应该把国际因素考虑在内。
时代变了,尽可能避免误判,才能更好的发展企业。
❾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网络平台运营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前款规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网络平台运营者统称为当事人。 网络安全审查坚持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与促进先进技术应用相结合、过程公正透明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事前审查与持续监管相结合、企业承诺与社会监督相结合,从产品和服务以及数据处理活动安全性、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审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建立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工作机制。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设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制定网络安全审查相关制度规范,组织网络安全审查。
拓展资料:当事人申报网络安全审查,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报书;
(二)关于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分析报告;
(三)采购文件、协议、拟签订的合同或者拟提交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等上市申请文件;
(四)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需要的其他材料。
法律依据:《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的明确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通过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的国家安全审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第十九条提出了相同的要求。
❿ 网络安全政策
法律分析:国家对网络安全行业越来越重视,未来人才培训和产业规模发展前景可观,如何规范,保障网络安全行业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
201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开始实施。主要强调了金融、能源、交通、电子政务等行业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建设,是我国第一部网络空间管理方面的基础性法律。
2017年1月:《关于促进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意见要求要加快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维护用户合法权益、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增强网络管理能力,防范移动互联网安全风险。
2018年3月:《关于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网络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重点强调要推动网信事业和资本市场协调发展,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和金融安全,促进网信和证券监督工作联动。
2019年3月:《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将网络安全纳入考核范围。
201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将规范密码应用和管理,促进密码事业发展,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出了国家对密码实行分类管理。
2019年5月24日:《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征求意见稿)》,由国家网信办发布。
2019年7月2日:《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由国家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及财政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一条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