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哪些影响互联网界的重大安全事件
震惊网络的熊猫烧香病毒。
十四年前,中国骇客whboy(李俊)发布熊猫烧香病毒,因中毒电脑桌面上出现“熊猫烧香”图案名噪一时,这也成为了当时一度让人谈网色变的病毒。
熊猫烧香病毒可通过感染系统的*.exe、*.com、*.pif、*.src、*.html、*.asp文件,导致打开网页文件时IE自动跳转到指定病毒网址中下载病毒,同时出现蓝屏、频繁重启以及系统硬盘中数据文件被破坏等现象。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熊猫烧香感染门户网站、击溃数据系统、导致网络瘫痪,在全国范围内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熊猫烧香”已经永远停留在十几年前。
总结如下:
如今看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革,熊猫烧香跟今天的勒索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带来的危害完全不能相比,但该病毒却是国内民众第一次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有了真实的感受,因此成为病毒史上的经典案例,对国内未来的网络安全发展起到了推动和警示作用。
❷ 网络犯罪的案例有哪些
1.江苏徐州“神马”网络盗窃案
2014年3月19日,江苏徐州警方联合腾讯雷霆行动成功捣毁了一个以“下订单”为名,通过向多个网店店主的手机植入木马、拦截网银短信进行网络盗窃的犯罪团伙,在14省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37名,瓦解了一个完整的“写马—免杀—种马—洗钱—分赃”黑产犯罪链条。该案受害人达261名,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2.广州“1101-黑客”银行卡盗窃案
2014年5月,广州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利用黑客技术、对银行卡实施盗窃的特大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经调查,该团伙通过网络入侵的手段盗取多个网站的数据库,并将得到的数据在其他网站上尝试登录,经过大量冲撞比对后非法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资料数百万条,最后通过出售信息、网上盗窃等犯罪方式,非法获利1400余万元。
3.浙江湖州“5·15”诈骗短信案
2014年5月,浙江湖州警方摧毁了一个群发诈骗短信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经调查,自2012年以来,该团伙由组织者联系诈骗上家人员接收群发诈骗短信业务,再用电话、网络等渠道将任务派单给下家,由下家通过群发器、sim卡和电脑等设备,累计群发中奖等网络诈骗短信上亿条,非法获利300余万元。
4.重庆短信拦截木马盗窃案
2014年5月27日,重庆警方破获了一起利用短信拦截木马实施网络盗窃、并将赃款通过电商平台以购物、充话费、购买彩票等方式套现的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3名,两名主犯为应届大学生。经调查,嫌疑人将短信拦截木马伪造成婚恋网站的交友短信,通过感染受害人手机截取网银验证码,再修改其网络支付应用的密码,最后用受害人的银行卡去电商平台“套现”。
5.江苏扬州“3·18”钓鱼盗号案
2014年5月30日,江苏扬州警方成功捣毁了一个通过租用韩国服务器架设钓鱼网站、盗取受害者网络聊天账号及密码的盗号团伙,在广东和广西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经调查,2014年1月至5月期间,该团伙向下游的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出售非法盗取的180935组网络聊天账号及密码,获利157万余元。
6.北京“2·28”钓鱼盗刷信用卡案
2014年6月,北京警方成功摧毁了一个利用钓鱼网站盗取用户信用卡资料、并通过盗刷牟利的犯罪团伙,抓获盗号人员、机票代理、诈骗人员等嫌疑人31人,涉及盗刷案件520余起。经调查,该团伙通过某网站平台发布虚假信息,诱骗网民登录钓鱼网站,非法盗取网民的个人信息及信用卡资料;再与机票代理勾结,通过网上快捷支付的方式购买机票并出售。该犯罪团伙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盗取公民个人信息、盗刷信用卡的黑色产业链条,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
7.山东济南“1·15”航空旅客信息泄露案
2014年6月,山东济南警方成功摧毁了一个利用航空旅客信息进行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查清了某航空公司订票信息泄露源头,堵塞了安全漏洞。经调查,该犯罪团伙通过盗取旅客个人信息、倒卖信息、实施诈骗、取款分赃等犯罪环节,诈骗旅客30余人,涉案金额达70余万元。
❸ 济南北大青鸟分享常见的互联网信息安全攻击行为都有哪些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成为企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尤其是现在许多企业实现了数字化运营,对于信息安全的问题更是提高了监控等级。
今天,济南电脑培训http://www.kmbdqn.cn/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信息安全攻击行为都有哪些。
漏洞扫描器一个漏洞扫描器是用来快速检查已知弱点,网络上的计算机的工具。
黑客通常也使用端口扫描仪。
它们检查指定计算机上的哪些端口“打开”或可用于访问计算机,并且有时会检测该端口上侦听的程序或服务以及其版本号。
(防火墙通过限制对端口和机器的访问来防止入侵者侵入计算机,但它们仍然可以绕开。
)逆向工程逆向工程也是可怕的,黑客也可能尝试手动查找漏洞。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搜索计算机系统代码中可能存在的漏洞,然后对其进行测试,有时会在未提供代码的情况下对软件进行逆向工程。
蛮力攻击密码猜测。
这种方法用于检查所有短密码时速度非常快,但对于更长的密码,由于蛮力搜索需要时间,所以使用其他方法(如字典攻击)。
密码破解密码破解是从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或由计算机系统传输的数据中恢复密码的过程。
常见的方法包括反复尝试密码猜测,手工尝试常见的密码,并反复尝试使用“字典”或带有许多密码的文本文件中的密码。
数据包嗅探器数据包嗅探器是捕获的数据分组,其可以被用于捕捉密码和其他的应用程序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在网络上。
欺骗攻击(网络钓鱼)一个欺骗攻击涉及到一个程序,系统或网站,成功地伪装成另一个通过伪造数据,并因此被视为一个值得信赖的系统由用户或其他程序-通常以欺骗程序,系统或用户透露机密信息,如用户名和密码。
❹ 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有哪些
2013年国内外网络安全典型事例
【案例1-1】美国网络间谍活动公诸于世。2013年6月曾经参加美国安全局网络监控项目的斯诺登披露“棱镜事件”,美国秘密利用超级软件监控网络、电话或短信,包括谷歌、雅虎、微软、苹果、Facebook、美国在线、PalTalk、Skype、YouTube等九大公司帮助提供漏洞参数、开放服务器等,使其轻而易举地监控有关国家机构或上百万网民的邮件、即时通话及相关数据。据称,思科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涉及政府、军警、金融、海关、邮政、铁路、民航、医疗等要害部门,以及中国电信、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系统。
【案例1-2】我国网络遭受攻击近况。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抽样监测结果和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发布的数据,2013年8月19日至8月25日一周境内被篡改网站数量为5470个;境内被植入后门的网站数量为3203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数量为754个。被篡改政府网站数量为384个;境内被植入后门的政府网站数量为98个;针对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754个。感染网络病毒的主机数量约为69.4万个,其中包括境内被木马或被僵尸程序控制的主机约23万以及境内感染飞客(Conficker)蠕虫的主机约46.4万。新增信息安全漏洞150个,其中高危漏洞50个。更新信息:
【案例1-3】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的数据显示,中国遭受境外网络攻击的情况日趋严重。CNCERT抽样监测发现,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境外6747台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90万余台主机;其中位于美国的2194台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28.7万台主机,无论是按照控制服务器数量还是按照控制中国主机数量排名,美国都名列第一。
【案例1-4】中国网络安全问题非常突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中国大陆地区互联网用户数量急剧增加。据估计,到2020年,全球网络用户将上升至50亿户,移动用户将上升100亿户。我国2013年互联网用户数将达到6.48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到4.61亿。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然而各种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的漏洞不断出现,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网络安全技术、互联网用户安全防范能力和意识较为薄弱,极易成为境内外黑客攻击利用的主要目标。
❺ 济南北大青鸟分享网络安全中的攻击行为有哪些呢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成为了互联网中的重点问题,现在很多企业的运营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
在整个互联网的发展中,网络安全得到更多人的关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关注那么网络安全知识呢?下面济南电脑培训为大家介绍网络安全中的攻击行为。
一、漏洞扫描器漏洞扫描器能够快速的查找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黑客通常还使用端口扫描仪。
这些端口可以检查指定计算机上的哪些端口是打开的,也可以访问计算机,或在该端口上等待程序和服务。
有时还可以检测端口上的程序或服务及其版本号。
二、逆向工程逆向工程是非常可怕的,黑客可以手动进行查找漏洞,其中济南电脑培训认为常见的方法主要是搜索计算机系统代码中可能的漏洞,然后测试它,有时在没有提供代码的情况下对软件进行逆向工程。
三、密码破解密码破解是将密码存储于计算机系统,或从由计算机系统传送的数据中恢复密码的过程。
常见的方法是尝试反复推测密码,用手动的方法尝试常见的密码,然后济南IT培训建议反复尝试使用“辞典”或者很多密码的文本文件中的密码。
四、欺骗攻击欺骗攻击涉及一个程序、系统或网站,通过伪造数据成功地伪装成另一个系统,因此被用户或其他程序视为受信任的系统-通常是通过欺骗程序、系统或用户来泄露机密信息,例如用户名和密码。
五、蛮力攻击这种方法在检查所有短密码时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如果对于较长的密码,在花费时间进行蛮力搜索时,济南IT培训认为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
❻ 济南北大青鸟分享网络运营安全密钥的算法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了保护我们的信息在网络上的安全性,通常都会基于安全算法和密钥来实现的。
今天,IT培训http://www.kmbdqn.cn/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关于安全密钥的算法问题。
DES算法简介DES(DataEncryptionStandard)是目前为流行的加密算法之一。
DES是对称的,也就是说它使用同一个密钥来加密和解密数据。
DES还是一种分组加密算法,该算法每次处理固定长度的数据段,称之为分组。
DES分组的大小是64位,如果加密的数据长度不是64位的倍数,可以按照某种具体的规则来填充位。
从本质上来说,DES的安全性依赖于虚假表象,从密码学的术语来讲就是依赖于“混乱和扩散”的原则。
混乱的目的是为隐藏任何明文同密文、或者密钥之间的关系,而扩散的目的是使明文中的有效位和密钥一起组成尽可能多的密文。
两者结合到一起就使得安全性变得相对较高。
DES算法具体通过对明文进行一系列的排列和替换操作来将其加密。
过程的关键就是从给定的初始密钥中得到16个子密钥的函数。
要加密一组明文,每个子密钥按照顺序(1-16)以一系列的位操作施加于数据上,每个子密钥一次,一共重复16次。
每一次迭代称之为一轮。
要对密文进行解密可以采用同样的步骤,只是子密钥是按照逆向的顺序(16-1)对密文进行处理。
计算16个子密钥上面提到DES算法的一步就是从初始密钥中计算得出16个子密钥。
DES使用一个56位的初始密钥,但是这里提供的是一个64位的值,这是因为在硬件实现中每8位可以用于奇偶校验,在软件实现中多出的位只是简单的忽略掉。
要获得一个56位的密钥,可以执照表1的方式执行密钥转换。
DES算法的实现考虑到DES算法中涉及的位操作很多,因此DES算法通常都是在硬件中实现。
DES算法中的图表和术语(通过线、框画的流程图,以及诸如S盒、P盒这样的术语)使其更倾向于在硬件中实现,当然,软件实现也有它的价值所在。
在软件开发中,通过几种基本的指令操作来帮助实现DES中的各种置换、转换以及替换操作都是很有效的。
❼ 济南一男子为当榜一大哥接连盗窃打赏女主播,此男子违反了什么法律
济南一男子为当榜一大哥接连盗窃打赏女主播,此男子违反了什么法律?
当然网络发达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危害也不仅仅是出现网络诈骗,随着近年来网爆事件的增多,我认为网民的个人素质还是有必要提升一下的,很多人因为网暴,丧失了生命,就在前不久,在上海疫情期间,一名女子为了让家中的老父亲吃上一顿好的菜,特意叫了一名外卖小哥去20多公里的地方为老父亲送菜,但是这件事被爆出来之后,有网友纷纷说这名女子给这位外卖小哥的钱太少了,这名女子也承受不了巨大的网络压力,而选择了自杀。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都是因为网络上那些残暴无知的人,让多少人因此丧失生命,也有许多人没有选择轻生,但是因为网暴他们,关闭了自己的社交平台,他们所传递的正能量也就是得不到传承。
❽ 济南北大青鸟分享网络攻击分为哪些方面
你在使用电脑的时候有被攻击吗?我们应该如何识别这些攻击程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着互联网对生活带来的改变同时,也面临着由木马、漏洞、钓鱼网站和各类病毒组成的安全威胁,济南电脑培训http://www.kmbdqn.cn/认为这些安全威胁犹如悄声逼近的丧尸,入侵并感染着用户电脑。
三大安全威胁构成网络丧尸共同体综合来看,通过漏洞、挖矿木马与钓鱼网站威胁用户网络安全的事件频发,给用户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并且都有着不易被察觉的特点,也因此成为更需要引起重视的网络安全威胁。
1.漏洞为黑客打开方便之门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每家公司检测到的独特性漏洞检测增长了11%以上,七成以上公司遭受了严重漏洞攻击。
在2018年上半年,因企业网络漏洞导致5000多万脸书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被泄漏,此外,主流CPU芯片被曝出两组可能被黑客非法访问的漏洞,攻击者可能利用浏览器远程控制并窃取用户隐私数据。
一旦有攻击者利用CPU漏洞通过浏览器进行攻击,用户访问恶意网址之后,就可能面临隐私数据被恶意窃取的风险,这种CPU漏洞隐患犹如在系统中为攻击者打开了一扇门,让其可以安然入侵。
2.挖矿木马使电脑沦为“苦力”挖矿木马是不法分子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植入电脑或网页中的挖矿程序,依靠算力来赚取数字货币进行牟利,在2017年呈现大规模爆发的趋势,每季度挖矿木马的利用量都要增长一倍以上,随着挖矿木马不断翻新升级,其多样性特点逐渐显示出来,让挖矿木马变得愈加难以检测、预防。
其中网页挖矿木马被广泛利用,在用户浏览含有挖矿木马的网页时,浏览器的解析对象就变成了挖矿脚本,从而利用用户计算机资源进行挖矿获利,这种很难被察觉的安全威胁让用户电脑沦为“挖矿苦力”,致使用户电脑资源被大量消耗。
3.钓鱼网站让用户难辨“李鬼”通俗来讲,钓鱼网站也就是“高仿网站”,高仿购物网站、购票网站通过套用网络模板等技术手段,伪装成官方网站,若用户未能及时察觉,就很容易误入钓鱼网站,不仅会遭遇财产损失,还容易泄露个人信息,引发二次诈骗。
数据表明,2017年直接或间接因钓鱼网站造成财产损失的用户,占网络诈骗总体的三成以上,钓鱼网站难辨真假,且给用户造成的损失不容小觑。
❾ 大学校园安全事件案例有哪些
案例一:隐瞒行程、翻墙进校,一大学生被立案调查2022年4月6日,安徽肥西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报称,通过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深入流调溯源发现,安徽某高校学生郭某东(无症状感染者)存在故意隐瞒活动轨迹,编造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曾8次翻墙进、出学校。
肥西县公安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故意隐瞒活动轨迹,编造虚假信息的郭某东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对学院负责疫情防控的主管人员郭某英和直接责任人员陈某平依法行政拘留,并视情将对学院其他负责人依法追责。
案例二:私自翻墙出(入)校园并隐瞒行程
2022年3月11日下午, 福建省泉州市某高校校园进入封闭管理,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翻墙出入校园。校园封闭管理后,仍有学生肆意妄为,翻墙出入学校。学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原某某,文化传播学院何某某、商学院郑某某,航空学院许某某等10人私自翻墙出(入)校园,且未主动汇报行程,经研究决定,给予原某某等10名学生留校察看处分。
案例三:隐瞒行踪,擅自离返校
2022年3月13日,福建省泉州市某高校文化传播学院学生连某某未经审批私自返校。返校后,该生隐瞒实际行程,拒不配合进行隔离,经学院多次谈心谈话才如实汇报情况,了解到其3月11日未经审批私自离泉。经研究决定,给予连某某留校察看处分。
案例四:麻痹大意,未按规定及时参加核酸检测
2022年3月20日,福建省泉州市某高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许某某等7位同学未及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核酸检测,给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风险,对维护全校师生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不良后果。经学校研究决定,给予许某某等7位学生警告处分。
案例五:违反规定,擅自伪造脚本程序
2021年7月,福建省漳州市某高校计算机学院黄某某擅自篡改伪造“进出校园二维码”脚本程序并将其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2022年1月7日,该程序被“信息安全管理平台”(教育系统安管平台)监测发现,触发学校网络安全和疫情防控预警,影响恶劣。为严肃校规校纪,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经研究决定给予黄某某同学严重警告处分。
案例六:伪造通行码,隐瞒行程近期,
福建省漳州市某高校在摸排学生出入校园情况的过程中,发现教育科学学院杨某某同学隐瞒行程,夜不归宿,伪造通行码,给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带来较大隐患,影响恶劣。为严肃校规校纪,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经研究决定给予杨某某同学警告处分。
❿ 数据安全有哪些案例
“大数据时代,在充分挖掘和发挥大数据价值同时,解决好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刻不容缓。”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在贵阳参会时指出。
员工监守自盗数亿条用户信息
今年初,公安部破获了一起特大窃取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案。
被窃取的用户信息主要涉及交通、物流、医疗、社交和银行等领域数亿条,随后这些用户个人信息被通过各种方式在网络黑市进行贩卖。警方发现,幕后主要犯罪嫌疑人是发生信息泄漏的这家公司员工。
业内数据安全专家评价称,这起案件泄露数亿条公民个人信息,其中主要问题,就在于内部数据安全管理缺陷。
国外情况也不容乐观。2016年9月22日,全球互联网巨头雅虎证实,在2014年至少有5亿用户的账户信息被人窃取。窃取的内容涉及用户姓名、电子邮箱、电话号码、出生日期和部分登陆密码。
企业数据信息泄露后,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用于网络黑灰产运作牟利,内中危害轻则窃财重则取命,去年8月,山东高考生徐玉玉被电信诈骗9900元学费致死案等数据安全事件,就可见一斑。
去年7月,微软Window10也因未遵守欧盟“安全港”法规,过度搜集用户数据而遭到法国数据保护监管机构CNIL的发函警告。
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随着数据资源商业价值凸显,针对数据的攻击、窃取、滥用和劫持等活动持续泛滥,并呈现出产业化、高科技化和跨国化等特性,对国家和数据生态治理水平,以及组织的数据安全能力都提出了全新挑战。
当前,重要商业网站海量用户数据是企业核心资产,也是民间黑客甚至国家级攻击的重要对象,重点企业数据安全管理更是面临严峻压力。
企业、组织机构等如何提升自身数据安全能力?
企业机构亟待提升数据安全管理能力
“大数据安全威胁渗透在数据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大数据产业的各个环节,包括数据源、大数据加工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服务等环节的各类主体都是威胁源。”上海社科院信息所主任惠志斌向记者分析称,大数据安全事件风险成因复杂交织,既有外部攻击,也有内部泄密,既有技术漏洞,也有管理缺陷,既有新技术新模式触发的新风险,也有传统安全问题的持续触发。
5月27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称,互联网日益成为经济社会运行基础,网络数据安全意识、能力和保护手段正面临新挑战。
今年6月1日即将施行的《网络安全法》针对企业机构泄露数据的相关问题,重点做了强调。法案要求各类组织应切实承担保障数据安全的责任,即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另外需保障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安全可控。
石现升介绍,实际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发布过《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就明确要“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支撑,提升基础设施关键设备安全可靠水平”。
“目前,很多企业和机构还并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数据安全管理能力,也不知道依据什么标准作为衡量。”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问题的症结在于国内数据安全管理尚处起步阶段,很多企业机构都没有设立数据安全评估体系,或者没有完整的评估参考标准。
“大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已提国标申请
数博会期间,记者从“大数据安全产业实践高峰论坛”上了解到,为解决此问题,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职能部门与数据安全领域的标准化专家学者和产业代表企业协同,着手制定一套用于组织机构数据安全能力的评估标准——《大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该标准是基于阿里巴巴提出的数据安全成熟度模型(Data Security Maturity Model, DSMM)进行制订。
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总监郑斌介绍DSMM。
作为此标准项目的牵头起草方,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总监郑斌介绍说,该标准是阿里巴巴基于自身数据安全管理实践经验成果DSMM拟定初稿,旨在与同行业分享阿里经验,提升行业整体安全能力。
“互联网用户的信息安全从来都不是某一家公司企业的事。”郑斌称,《大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制订还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公安三所、清华大学和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等业内权威数据安全机构、学术单位企业等共同合作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