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途径
(一)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贯彻落实。小学阶段主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
(二)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三)公共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公共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
学校要建设符合公共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认识、感悟安全的意义和价值。
(四)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
公共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家长强化对孩子的公共安全教育意识,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公共安全教育的科学方法,主动寻求家长和社会对公共安全教育的支持和帮助。
B. 怎样才能更好地安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安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方法
(一)以“制度 ·质量 · 发展年”为载体,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
1、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依法制校,推进学校规范化管理进程。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特别是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各类津贴的发放标准、学校级骨干教师评选办法等要逐步完善,力争健全教师之间公开、公正、有序、有效的竞争机制,全面准确地评价教师。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总校教师行为“十不准”》,坚持外在制度约束与自我学习修养相结合,继续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评树校内师德标兵,对总校令行禁止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凡是顶风违纪的,要严肃查处。通过党团组织,发挥党团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工作,投身教改实践。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学习培训与工作实践结合、量化考核与综合评价结合的培养方式。
3、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和奖惩力度,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原则,发挥学校领导人员以身作则、率先示范作用,全心全意为学校发展谋职,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加强各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组织业务骨干上公开课、做讲座、参与业务能力竞赛等形式,培养先进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定目标、压任务,组织青年教师教学达标活动,诸如写教案、粉笔字、即兴演讲等竞赛活动。
以培训为主线,以基本功训练为手段,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对教职工进行教育理论的培训,大力提倡教育教学方法的引进推广工作。加强教师听课考核力度,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教务处要对教师及管理人员听、评课情况进行考核。加强网络系统和多功能教学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益。切实做好新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按要求做好继续教育工作。继续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高层次学习和进修,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4、党群组织要发挥优势,繁荣教职工文化生活。以“创建健康、宽松的精神家园”为目标,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继续坚持全民健身活动,创造性的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进一步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为教职工创设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立校之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今年乃至今后非常突出的一个工作重点。“面向全体”就是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致力于每位学生的学业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是要依据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不仅要提高文化知识学科的教学质量,而且要提高音体美等技能课的教学质量,力争形成特色。
6、围绕工作重点,各年级组要制定各自的奋斗目标和实施计划的各项措施,特别是四五六年级组要有非常措施。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强调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认真辅导,认真考核这“五个认真”,教务处组织定期专项检查,了解教学状况。要教育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7、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兴趣固然很重要,但必须还要有刻苦学习的责任心。勤于学习和练习就是一种责任心教育和培养。要进一步重视、规范全校性考试,每次考试结束后要对各年级教学质量进行分析评估。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视课堂练习,保证每节课不少于十分钟的笔练时间,而且要以此作为常规贯彻落实。
8、强化英语教学,巩固英语特色。我校连续几年英语竞赛在总校及金昌市都名列前茅。今年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一是坚持开足英语听力课;二是邀请外教来我校讲学和授课,通过教师、学生、与外籍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听力,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三是营造英语外部环境,坚持开展“英语沙龙”活动。
9、坚持对学生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内容知识的查漏补缺。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尝试必做作业与自选作业结合的作业形式。充分利用托管班、特长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辅导。
10、加强学生用书管理和作业量控制,将此作为减轻学生负担的主要工作来抓。我们要不折不扣的落实上级行政部门和总校有关要求。完善课业管理办法,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建立用书审批制度,实行主管校长负责制。对私自订购或变相唆使学生购买者一经查处,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学生用书向家长公开,接受家长监督和举报,加大检查考核力度,避免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高分。
11、要逐步改变单一的课程辅导,加强学生的技能、特长的培养,不断改进托管班、特长班的活动模式,以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 今年,总校计划要在我校建立一个“机器人”设计实验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它,认真扎实地抓好学生训练工作。
12、加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达标率及三操质量。保持体育竞赛项目在总校的领先水平,继续巩固田径和篮球两个传统项目。卫生工作要以健康教育课为阵地,加强学生的教育,六病防治继续保持金昌市领先水平。科技、艺术类教学在开足开齐课程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力争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13、发挥专用教室的功能。图书、阅览室向师生进一步开放,定期推荐书目,组织书评活动;音、美教室、实验室、语音室、多功能厅等要充分利用,发挥其作用。
(三)优化育人机制,创新德育方式,增强德育实效。
14、2005年我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根据教育的需要,优化育人机制,改进工作方法,探索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的路子。二是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确立德育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15、总校已将每年三月份确定为“养成教育月”,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将养成教育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开展“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的主题教育活动。落实《小学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建立适合小学生身心特征的养成教育操作规范,抓实抓好养成教育工作。要重点强调“班规”“校纪”,把“定规矩养习惯”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基本点,开展行为规范达标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制定细则,加强检查,分批次进行达标竞赛。坚持“整体风貌从环境卫生抓起,个人行为从穿着仪表抓起”的德育基本方法。加强环境卫生的教育和督促力度,决不迁就随意乱扔乱弃者。学生个人穿着仪表方面,要经常性普查和抽查,对不符合规定的必须督促改正。
16、要进一步加强值日值周工作,坚持校纪校规的“刚性”原则,严格管理、积极引导,教育学生举止文明、学业进步、全面发展。以“生活化”方式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围绕“关心”、“守纪”、“诚信”三大主题词开展系列班队活动,倡导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成长规律,学会做和风细雨式的思想工作。经常开展谈心和家访活动,做到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化,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健康成长。
17、在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建立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孝敬教育、爱心善心教育、礼仪教育等。加强德育的学科渗透,促进学科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科教学活动、课外校园活动、社区文化活动、社会性实践活动等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
18、加强班集体建设,重视班主任工作,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及表彰会议,加强交流,推广经验,奖励先进。
19、通过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引导学生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关心子女的学业和生活,尝试建立“家长来访接待日”制度,定期接待家长来访。提高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教育能力。
(四) 坚持科研兴校,优教乐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0、实施教研活动与教科研工作合一,认真开展教科研工作。以年级组为单位,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开展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隔周一次),定内容(主题明确),定人员(确定中心发言人员)。认真做好2004-2005学年度教研课题的结题工作和2005-2006学年度的教研课题的规划、申报工作。同时要加强对教研课题申报的指导和课题实施过程的管理。坚持“在实践反思与理论学习中提高教育水平”的教科研工作基本方法,组织引导教师作教育案例分析,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教育周记,定期进行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教育周记的交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1、发挥新课程实验的导向作用。每学期召集一次新课程实验专题交流讨论会。力争在“课堂教学”、“学生评价”两个基本模式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合作教学”两个有效机制方面有所突破。以新课程实验为导向,加强改进课堂教学的力度,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22、夯实教研工作的基础建设。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继续从集体备课入手,将教研任务落实到人。要将教师的教研业绩与职称聘任挂钩,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加大教研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发表论文,承担实验课题,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五)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育核心竞争力。
23、发挥学校文化的向心力作用。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原动力。全体教师要进一步明确、理解我校“雕琢教师形象,打造学校品牌”的办学理念,“明理·达诚”的校训,“诚信、合作、务实”的校风,“关爱学生,追求发展”的教风,培养“敬师、爱校、勤学、善思”的学风。全体教师要树立实效意识、精品意识,把学校作为训练基地,坚持教学相长原则,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进一步加强网络系统和多功能教学设备的补充、管理和使用,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益。注重校内外宣传作用和环境氛围的影响作用,利用各种方式,扩大优秀教师及学校整体的良好影响。大力倡导学习之风,营造学习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充实精神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24、发挥先进骨干的示范作用。加强对各类先进、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管理考核工作,通过导师带徒、研讨报告、教学观摩等一系列有效途径,发挥各类先进骨干的带头示范作用。同时学校要为全体教师创造发挥自身才能的平台,激励教师进步。珍惜各种竞赛机会,让更多教师参与各种形式的竞赛,积极推出优秀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5、发挥全体师生的主人翁作用。我们要发挥校内人员的主人翁作用,推动学校向前发展, 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增强“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意识。全体教师要树立“爱学校、爱岗位、爱学生”的意识。配合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美丽校园我的家,文明和谐锦添花”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爱校如家,讲究环境卫生,举止文明,同学间友好相处,把学校当作大家庭,共创美好未来。党支部团队工会等组织,组织开展一些诸如“我为三校作贡献”为主题的义务劳动活动,增强学校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
(六)创新管理,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26、2005年我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目标:依法治校,创新管理,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指标。
27、完成各种规章制度的修订。为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各部门要结合总校有关制度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尽快进行修订和完善。同时要抓好制度的落实,做到“有章可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
28、夯实基础,开展部门之间的管理竞赛活动。学校对各部门进行考核,以此来调动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强化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做到分级管理,不留死角。
29、加强财务管理。坚持勤俭办学方针,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严禁一切违犯财务规定的行为,层层把关,杜绝资金流失和浪费。
30、加强总务管理。总务管理树立服务和育人的思想,做到校产清楚帐目正确,物尽其用,减少库存,杜绝浪费。加强能源管理,落实制度,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31、继续争取多方支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学校硬件建设水平,美化校园环境,推进学校进一步发展。
32、完成其它管理目标。落实综合治理责任制,抓好普法、国防、科普教育; 禁毒教育;严格执行合同管理,逐级审批,规范程序,依法履行。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总务负责设施安全,教务负责教学安全,定期检查,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加强档案和计划生育管理,保证全年目标的完成。
C. 如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安全监管
安全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安全时时牵动着教师和家长的心。安全问题无时无处不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我们每一人敲响了警钟。几乎每一天,我们通过网络、新闻媒体、路边新闻等都可以听到有关中小学生的安全事故问题,几乎每一个教师都在抱怨现在的学生很难教很难管,几乎每一个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在路上的安全问题,也几乎每一个校长都在担忧哪一天自己的学生出了安全事故……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广大家长面前的头等大事,而现在显得更为突出。因此,研究中小学生安全问题,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更让人烦心的是:部分不明事理的家长总认为,无论学生出现了任何安全事故,都应由学校负全部责任。这种不公正的社会现实,让我认识到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想,只有学生具备了安全意识,才能尽量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生。于是我决定进行“”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生命是美好的,却又是脆弱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却又隐藏着危险的。近年来,一些学校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焦虑和关注。为了孩子们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所有的教师都应有一颗高度的责任心,作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做好安全工作。安全教育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其它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的保障。安全意识的建立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一种态度,在科学观念的引导下,面对危险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是进行安全教育所要达到的要求,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内容。同时,科学发展观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故此,我校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安全第一的安全管理思路,创造安全和谐的学习氛围,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我相信,只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具备了安全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掌握了常见的自救自护技能,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思想意识。班主任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结合学生中存在的思想认识、安全行为、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问题,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在安全方面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确保校园秩序更加优化、育人环境更加和谐,法制环境更加规范、安全工作进一步改善,依法保障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事业的长效发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更新了教学观念,转变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基本生存技能的掌握的现象,树立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提供多方位教育的观念,为学生营造安全、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与脆弱,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护技能,提高在各种危急情况下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保证学生能得以身体、心理、知识、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安全心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学校如何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研究。 2、学生家庭安全教育状况调查及其与学校安全教育的结合研究。 3、学生自护自救技能培养的研究。 4、培养学生良好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研究。 四、课题界定: “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学会自我保护。 “安全意识”,就是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对身边危险性的认识程度。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形成安全行为习惯是各级主管部门的共同要求,也是全社会的要求。 《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是教育的头等大事,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出: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1、规范了学校的安全管理 完善了学校的各项安全制度,界定安全监管范围,锁定安全教育对象,签订各类“安全责任状”,做到责任到人。建立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安全工作检查制度。明确了班主任在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方面的职责,使全体教职员工都承担起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大督查力度,建立安全检查档案,及时总结和改进安全工作;建立了安全工作及突发事件报告制度,明确了校内安全防范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采取切实的安全防范措施,促进了安全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减低了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2、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 加强了教师自身的法制观念,要求教师多看法律刊物,吸取法律知识,加强法律观念。为了坚决杜绝各类责任事故的发生,在思想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看到“安全无小事”,在工作上一定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由于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教师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挂在嘴上,处处讲安全。 3、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常规性教育。要杜绝事安全故发生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时时刻刻牢记安全要素,随时发现自己身边的不安全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事故的发生。一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了各方面的安全知识
D. 如何让中学生注重网络安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生未成年,社会经验为零,容易上当受骗。网络中欺诈行为很普遍,专门欺骗未成年人,因此,作为中学生要听父母老师的话,不要迷恋网络,设计钱财的链接不要点击,以免上当。赌博网站不要进入,黄色网站不要点击。要好好学习知识为社会做贡献。
E. 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及具体案例说明网络安全立法的重要性
一是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加强立法工作,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近年来,政府立法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过去五年间,仅国务院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39件法律议案,制定、修订了137件行政法规。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改革和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立法工作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要进一步增强政府立法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照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产品质量和安全、规范政府自身行为方面的立法;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的立法;特别要注意加强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立法。加强立法工作重在提高立法质量。要创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机制,扩大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在法律法规起草、修改过程中,要通过组织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原则上要公布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政府的组织、政府的权力、政府的运行、政府的行为和活动,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都要受到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和约束。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必须与宪法和法律保持统一和协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现代行政执法观念,形成职责权限明确、执法主体合格、适用法律有据、问责监督有方的政府工作机制。合理界定和调整行政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制度。加强对行政收费的规范管理,改革和完善司法、执法财政保障机制。健全行政复议体制,完善行政补偿和行政赔偿制度。认真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帮助困难群众实现诉讼权利,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平等法律保护。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保持清正廉洁,促进行政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是加强执法监督,确保行政权力正确行使。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必然要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政府权力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行使。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大力推进执法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改善和加强新闻舆论对行政执法的有效监督。切实强化政府层级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的作用。要把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作为重点,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确保监督到位、有力、有效。
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积极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途径、新形式,善于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传媒,精心组织各种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制教育的科学性、准确性,防止片面性。突出抓好宪法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遵守。加大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牢法治思想基础。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引导和保障功能,主要是通过权利义务机制实现的。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必须强化权利义务观念的培养,既要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也要增强法治意识和义务意识。具体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权利的行使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国家保护合法的权利;国家提供权利的保障、救济和保护。只有让每个公民都树立了正确的法制观念,自觉在法制框架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够真正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真正落到实处,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F.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保障机制
(一)学校要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学段的课程方案和本指导纲要的要求,采用课程渗透和利用地方课程时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完成本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并要安排必要的时间,开展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
(二)各地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开发公共安全教育的软件、图文资料、教学课件、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凡进入中小学校的自助读本或相关教育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经审定后方可使用;公共安全教育自助读本或者相关教育材料的购买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解决,不得向学生收费增加学生负担。大力提倡学校使用公用图书经费统一购买,供学生循环借阅;重视和加强公共安全教育信息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全体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和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水平。
(四)各地要加强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把公共安全教育研究列入当地课题研究规划,保证经费,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校本研究。
(五)要重视对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的评价和督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科学的公共安全教育评价标准,并将其列入学校督导和校长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价的重点应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安全行为的形成,以及学校对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的安排、必要的资源配置、实施情况以及实际效果。学校要把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情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G.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主要内容
(一)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继续遵照教育部已经规定的相关要求实施。
(二)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对不同学段各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各地可以根据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1.小学1-3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
(1)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
(2)了解并遵守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
(3)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
(2)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学习道路交通法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2)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3)初步具备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
(4)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2)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2)学习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2.小学4-6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
(2)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规范。
(3)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4)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2)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
(4)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形成主动避让车辆的意识。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滑冰等活动的危害;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3)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与区域的防范意识,了解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4)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常用方法和在事故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5)使学生初步了解与学生意外伤害有关的基本保险知识,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和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2)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3)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了解影响家乡生态环境的常见问题,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
(2)学会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
(3)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形成和解同学之间纠纷的意识。
(2)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时及时向教师、家长、警察求助的意识。
3.初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习惯。
(2)不参加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形成社会责任意识。
(3)理解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了解重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的知识及基本的预防、急救、处理常识;了解简单的用药安全知识。
(2)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形成维护生殖健康的责任感。
(3)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4)学习识别毒品的知识和方法,拒绝毒品和烟酒的诱惑。
(5)了解和分析影响生命与健康的可能因素。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增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主动分析出行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防止因违章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正确使用各种设施,具备防火、防盗、防触电及防煤气中毒的知识技能。
(3)了解和积极预防在校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提高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2)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学会冷静应对自然灾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了解校园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
(2)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3)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4.高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自觉遵守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行为规范。
(2)了解考试泄密、违规的相关法律常识。养成维护考试纪律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
(3)自觉抵制影响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4)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5)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汲取其他国家文化的精华,抵制不良文化习俗的影响。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基本掌握和简单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的相关技能,进行自救、自护。有报告事件的意识和了解报告的途径和方法。
(2)掌握亚健康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了解应对心理危机的方法和救助渠道,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3)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4)自觉抵制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具备洁身自好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公德。
(5)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常识,拒绝毒品诱惑。
(6)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1)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利用网络习惯,提高网络道德素养。
(2)树立不利用网络发送有害信息或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以及窃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保密信息的牢固意识。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基本掌握在自然灾害中自救的各种技能,学习紧急救护他人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做贡献。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自觉抵制校园暴力,维护自己和同学的生命安全。
(2)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H.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
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继续遵照教育部已经规定的相关要求实施。
(8)网络安全教育实施纲要扩展阅读:
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对不同学段各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各地可以根据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学校要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学段的课程方案和本指导纲要的要求,采用课程渗透和利用地方课程时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完成本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并要安排必要的时间,开展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
I.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谁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新的形势和需要,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是完全必要的。
J.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纲要解答
记者:为什么要制定《纲要》?制定《纲要》的必要性是什么?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大家好,我们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对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是教育的头等大事,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学安全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青少年的关心与爱护,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项具体举措,必将对我们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我想,制定和颁布《纲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需要:
第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健全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需要。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加强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提高中小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对于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救护能力必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去年,我国陆续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颁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对做好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法律要求。另外,在《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总体实施方案》、《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中,均提出了要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今年,我们及时在年初颁布和实施《纲要》,既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加强依法办学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在中小学生中普及安全知识和提高学生防范、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巩固和健全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减少灾害的发生,降低灾害损失,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二,是规范和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需要。
分析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我们深深感到,如果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到位,学生具有基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许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这反映出我国当前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急待加强的地方。另外,目前我国安全教育还存在急需规范的地方,如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内容大多偏重于学生安全知识的传授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缺乏对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对安全行为的训练;教育行政部门也缺乏对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的指导和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与开展安全教育相适应的综合保障机制;部分学校对公共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实施不力、随意性强,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等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有必要从国家层面来着手规划和明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实施过程,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的指导,切实提高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效性,确保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第三,是构建中小学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需要。
根据“科学预防,积极预防”的方针,我们一直把中小学安全工作重心放在预防为主上,将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为了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先后多次单独或联合其他部门印发一系列通知和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但是这些通知与文件大多是针对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某些方面或者突出问题的,并未对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对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实施途径、保障机制等方面做出了系统、全面的规范和要求,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政策保障,进一步健全了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并为建立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记者:《纲要》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是如何规定的?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一是指导思想突出了时代性,强调了在我们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工作。
二是目标制定突出了针对性,从认知、技能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了规定,努力使学生不仅在主观上树立安全意识,获得安全知识,还要学会在生活实践中应用安全知识和技能,养成规范的安全行为习惯。
三是突出了基本原则的可操作性,《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详细规定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实施和办法。
记者:您能谈一下《纲要》的主要内容吗?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纲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公共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是“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是“实施途径”、第四部分是“保障机制”。这四方面不仅提出了对公共安全教育的整体要求,而且明确了不同学段公共安全的内容,同时还规定了实施公共安全教育的途径和保障机制。
参照《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六大类突发公共事件,《纲要》相应地确定了公共安全教育的六个模块内容:一是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二是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三是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四是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五是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六是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它事件。
另外,在内容设置上,考虑到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范围和特点的不同,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纲要》按照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四个学段分别设置的教学内容,并且侧重点各有所不同,以提高公共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小学低年级侧重了解危险的存在;知道躲避危险和求生、求助的简单方法、技能;强调个人安全。
小学高年级侧重认识危险的危害;形成躲避危险的意识;掌握躲避危险的基本方法;强调个人安全。
初中侧重了解与安全有关的基本知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确保安全的基本方法;强调个人安全,兼顾公共安全。
高中侧重理解与安全有关的基本方法;自觉抵制可能引发安全问题的事件;能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救助别人;既强调个人安全,又强调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
记者: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有哪些?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纲要》中明确指出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完善保障机制和各项措施,确保《纲要》能够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有:
一是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二是利用地方课程,采用班、团、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三是通过游戏、模拟、活动、体验等主题教学活动和丰富校园文化等方式来开展安全教育;四是学校通过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以及与家庭和社会共同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根据《纲要》的有关规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部门和学校可以结合本地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积极主动开展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
各地还要从以下几方面积极建立健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
一是要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学段的课程方案,确保完成本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并要安排必要的时间,开展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
二是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开发网络资源、图文资料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大力提倡学校使用公用图书经费统一购买相关教育材料,并作为学校公共图书的一部分,供全体学生循环借阅使用,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不得增加学生负担。
三是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全体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和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水平。
四是要加强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积极开展地区层面的课题研究,推进学校层面的校本研究。
五是要重视和加强教学评价与督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科学的公共安全教育评价标准,并将其列入学校督导和校长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评价的重点应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安全行为的形成,以及学校对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的安排、必要的资源配置、实施情况以及实际效果。学校要把教师实施安全教育情况纳入教师评价。
记者:教育部对各地贯彻落实《纲要》方面有什么具体要求?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一是要加强宣传,提高对《纲要》的认识。《纲要》出台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宣传工作,统一思想,提高大家对《纲要》和学校安全工作的认识。通过宣传,使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纲要中有关安全教育的规定,并按照《纲要》的要求在实践中有效地落实学生的安全教育;宣传工作还要面向家长和社会,通过宣传使家长和社会各界认识到学生安全和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支持和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从而最终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学生安全教育、齐抓共管学生安全教育的新局面。
二是各省尽快出台落实《纲要》的实施细则。《纲要》是由我部根据我国安全教育工作的整体情况制定的,综合考虑了各个地方的现实情况。但是,我国各个地方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有很大差别,学生学习、生活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也会有一些差别。为此,各省要按照《纲要》的要求,结合地方的现实情况,尽快出台落实《纲要》的实施细则。这样,既可以保证政策从中央到地方的连贯性,也可以体现地方情况和特色,使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是加强校长、教师培训,提高安全教育的能力建设。学生的安全教育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也就是说,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具备学生安全教育能力。应该说,校长和教师的安全教育能力是决定《纲要》能否贯彻落实好的主要因素,也决定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的效果。所以,切实加强校长和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是落实《纲要》的重要方工作。应该在校长教师的常规培训中增加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并明确规定培训课时、培训要求,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教育能力。
今年,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切实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确保中小学生人身安全,努力为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