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怜子如何不丈夫全诗
一、原诗
答客诮
作者: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
二、解词
于菟(wū tú):老虎的别名。
丈夫:指有能力和作为的男人。
译文
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知不知道在山林里兴风狂啸的老虎,还时时回过头来看顾小老虎呢。
⑵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出自《答客诮》,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1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开头两句正面立论,大处落墨,首先阐明“无情”与“怜子”的实质。这首诗的前两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坚实有力,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是流传较广的名句。
原文如下: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
译文如下:
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
知不知道在山林里兴风狂啸的老虎,还时时回过头来看顾小老虎呢。
注释如下:
诮(qiào):讥讽。
丈夫:指有作为的男人。
兴风狂啸者:指老虎。虎啸风生,形容猛虎之威。
眸(móu):指眼睛。于菟(wū tú):老虎的别名。
这首诗的前两句“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坚实有力,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是流传较广的名句。作者没有多用笔墨去铺叙事情的原委,一开始就用哲理性的诗句,雄辩地提出那种“无情”之辈未必是真正的豪杰,而“怜子”者倒完全可以是大丈夫。
诗句有力地回击了那些抽象地玩弄“有情”、“无情”的论客,严正指出,以“无情”自嘘的人并不就是英雄,用攻击别人的“怜子”,以显示自己的“无情”更是卑鄙可笑。在鲁迅看来,是否英雄,不在于它是否怜子,而在于他对敌人是否无情。
诗句,先用一个“未必”,否定了“无情”论者,又用一个“如何”,诘问攻击“怜子”者,使之无言以对。这两句诗,是对仗的写法,但不是情对,也不是景对,而是理对。
它的哲理性很强。气势也很壮。鲁迅在当时的众矢飞射之下,理直气壮地热爱其子,并把这种感情泛而至于广大人民,并不失为丈夫本色,而那些标榜“无情”的人却跟豪杰一点也不沾边。
诗人痛斥“无情”论者,没有回避“怜子”,相反地正以“怜子”来证明攻击者的卑鄙,这就完全取得了主动的地位。这两句诗语意深刻,对仗天成,有否定,有肯定,有判断,有诘问,毫不费力,轻而易举,使得讥讽者自讨没趣,本相毕露。
⑶ 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前面一句
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前一句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意思是对自己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英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诗句出自鲁迅的《答客诮》。
⑷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说的是无情,未必就是一个真正的好男人,真正的好男人应该是一个既顾及的儿女情长,同时又对国家非常忠诚的人,所以说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好的就应该这样去做,这是真正的男人
⑸ 怜子如何不丈夫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海婴出世以后,鲁迅照顾他格外用心。鲁迅每天哄孩子睡觉,陪孩子玩。鲁迅的教子方式讲究理解、指导和解放。鲁迅常给孩子买留声机、买玩具。孩子怎么闹鲁迅都不生气。最好的床也给海婴睡。
另一篇同名文章主要内容:我看到邻居的女婿照顾自己的婴儿的时候,有一种近乎于母性的温柔。我十分感动、感慨。男人本性阳刚,但面对孩子也有温柔的一面,这是一种境界。
另一篇同名文章主要内容:女儿渐渐长大了,要上大学,我们一家人聚少离多。我不由得更加珍惜团聚的时光,更加想念女儿,心中不是滋味。女儿回来了,全家就开心了。女儿也很爱我,让我感动。
⑹ 请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是什么意思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首时看小于菟。一一《答客诮》鲁迅
连老虎都时常回头看顾自己的幼崽,英雄豪杰当然也该有真情厚爱,这不但不会让他们显得儿女情长,还会彰显其伟大人格。
但为何会出现英雄伟业与亲情不能兼顾的无奈?看中国历史,确实有无数干大事立大功的人为了事业抛妻别子,不能尽孝不能顾家的,从大禹治水到秋瑾就义,史不绝书。更不用说抗战中无数中华儿女舍了小家顾大家,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多少人顾不得妻子儿女和堂上父母!还有些心黑的,比如刘邦,为了逃命可以把一双儿女从车上推下去,武则天为了上位可以害死女儿以嫁祸于人。久而久之,似乎真的可以为了工作事业可以不顾家不顾亲人,更不用说顾身体健康了。
如果说,过去艰苦年代极左年代,由于过于强调集体主义而忽视了个人利益,这么做是情有可原迫不得已的话,在物质条件极大好转,思想观念大大进步革新的今天,就再也不能提倡人们为了事业工作,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牺牲家庭和亲情,不尽孝道。撒切尔夫人从政很成功,被公认为英国史上伟大首相,可是她的一子一女却对她充满了怨恨:母亲为了自己的事业,对我们太不关爱了!而最近新西兰总理为了照顾家人,辞去了职位。我们能说撒切尔夫人公而忘私,值得学习提倡,而新西兰总理为了小家抛弃国家,应该谴责吗?
必须担当自己的各种责任。于公如此,于私也如此。为私废公,不对,为公废私,也不能无条件提倡。撒切尔夫人有首相和母亲妻子几个身份,她当母亲不称职,对她的子女就是灾难性的打击,这有损她做人的成功,有损人性的善良。即使为了工作而不顾儿女,也是一种冷酷的损人利己。新西兰总理按法律可以辞职,为什么硬要他牺牲家庭坚守岗位?为什么硬要用圣贤标准来要求一切人一切事?如果有些行业注定了要为公不得不“废私”,如军人警察和特殊行业常常不能顾家,那应该有制度性的补偿,同时要想法避免、减轻减少个人的损失。这些年还阅读到某些先进人物长期带病带伤超负荷工作,最后死在工作现场,或是英年早逝的报道。作为个人这么做,他们自有其不得已的理由,可是他们若能早日治好病养好伤,保持健康,能给党和人民做多少工作多少贡献?他们的同事上级,是不是太冷漠太心狠太自私了?我们整个社会,是不是用某种道德高标,绑架了英模人物,迫使他们在违反人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他们为社会塑造了我们理想中完美的英模形象,又因自己的牺牲,让整个社会践踏了人类起码的善良和理智。不想再看到这样的英模出现了!
伟大的事业不应妨害亲情,更要尽量顾及个人的利益。没有沙粒,不成大漠;没有树木,不成森林;没有涓滴,何来海洋?公私兼顾,既追求伟大理想,又不失七情六欲,才是智慧人生,仁慈本色。
⑺ 怜子如何不丈夫是什么意思,
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其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其《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都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现代着名诗人、社会活动家柳亚子曾经说过:"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确实,鲁迅先生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晚年得子,自然喜爱万分,但他爱子却不溺子,教子有方,为周海婴日后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7年10月,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喜结良缘。1929年9月,小海婴出世了,此时鲁迅已年近半百。鲁迅对海婴倾注了全部的父爱。
有一天,鲁迅从饭馆里买来几个菜,在家里请朋友吃饭。桌上摆了一盘鱼丸子,海婴面前也放了一小碟,他好动,先夹了一个尝尝,觉得味道不新鲜,就嚷菜坏了。大家从大盘中夹来尝了尝,都说是新鲜的,以为是孩子胡闹就不去理他。但鲁迅却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意见,把海婴碟子里的夹来尝了尝,果然味道变了,赶紧吐了出来。鲁迅说:"孩子说不新鲜,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鲁迅很注意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因此,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
一天,海婴问鲁迅:"爸爸,你是谁养出来的呢?"
"是我的爸爸妈妈养出来的。"
"你爸爸妈妈是谁养出来的呢?"
"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养出来的。"
"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一直以前,最早的时候,人是哪里来的?"
这是追溯到物种起源的问题,鲁迅便告诉他是从子--单细胞来的,但是海婴还要刨根问底:"没有子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这问题不是几句话可以回答得了的,而且也不是五六岁的幼儿所能理解的,但为了不使孩子失望,鲁迅就告诉他:"等你大一点读书了,先生会告诉你的。"
鲁迅发现海婴从小就对理工知识有兴趣,便给海婴买来一套木工工具的玩具。小海婴奉如至宝,常常用它敲敲打打,那认真的神态,俨然是一个小工程师在盖房子。后来,海婴长大后,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上海南洋无线电工专业学校,从此走上了专修物理科学的道路。
鲁迅曾于1932年写下一首题为《答客诮》的诗: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
这首诗生动地表达了鲁迅热爱孩子的深厚感情,不仅如此,他还理解孩子,重视教育孩子。他曾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这样写道:"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亮阔光明的地方去,以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他把儿童看作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竭力反对两种因袭的错误教育方法:一种是粗暴压服的方法,对儿童非打即骂,使得儿童从小唯唯诺诺,低声下气,思想愚钝,目光呆滞,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其实这类孩子长大以后,"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另一种是娇生惯养的方法,任性跋扈,放任不管,使儿童在家里成了"小霸王",要什么给什么,待到将来走到社会,"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鲁迅还提倡,对儿童要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懂得他们的兴趣和喜好。他曾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展。"他指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就是从孩子摆弄玩具中,根据儿童的特点,引导、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促使其健康成才的。
⑻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理解
无情未必真豪杰莲子如何不丈夫怎么解释就是说人没有钱,未必不是真的豪杰连自己的孩子如何又不是丈夫一个大丈夫所作所为呢?
⑼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出自鲁迅的哪首诗
《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
回眸时看小于菟
这是一首体现鲁迅爱子之情的诗,甚至可以说是他的爱子宣言。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看到与“横眉冷对”、“怒向刀丛”、“金刚怒目”等完全不同的鲁迅的另一面,那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怜子柔情。谈古论今,诠释“豪杰”、“丈夫”“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请朋友欣赏原诗。为了使自己印象深刻,借助网络将诗的浅析、注释一并整理而成。让我们真切接触和蔼而又亲切的父亲。
这首诗,不仅是鲁迅回答别人对他爱孩子的讥讽,表现他对孩子深厚的感情,而且应该看做鲁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正是希望革命后代也能如自己那样勇猛,那样“兴风狂啸”,像一只小老虎。
鲁迅的一生,是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进行殊死斗争的一生。早年,他喊出"救救孩子"的口号,坚决反对"一代不如一代"的谬论,他在一九一九年所作《随感录六十三》《热风》中引了一篇小说里的话,希望后代"刚强勇猛":"走罢!勇猛着!幼者啊!"这固然是受了进化论的影响,但他那种对旧世界的强烈憎恨和把未来的希望寄于青年一代的热情,至今还给我们以鼓舞。
《答客诮》这首诗直抒胸臆,即表达了鲁迅与反动派浴血奋战,“兴风狂啸”式的气势和豪情,又以“回眸时看”四字表达了他对革命后代,革命青少年的热情关注和殷切希望,希望他们赶快成长起来,投入战斗,也能“兴风狂啸”,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因此“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这两句诗,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⑽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全诗
《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