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G宽带网络哪家强
随着科技发展,5G网络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8月份已经陆续上市了5G手机,那么5G网络到底什么时间开始投入运营呢?今天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5G时代,国内的联通、移动、电信三大运营商哪家运营商更适合消费者的选择?
图片来源网络
1.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凭借早期的发展基础占据了先天性的优势,中国联通的发展也是非常稳的,中国联通不仅在国内的口碑非常好,品质也是非常有保障的。目前中国联通对于5G网络信号布局也要领先中国移动和电信,中国联通的5G计划在2016年已经完成了5G端网络架构关键技术布局,同时也完成了5G Open Lab建设,满足5G业务演示和单点技术性能验证,2017年完成5G无线、网络、传输及安全哥关键技术研究,基于5G Open Lab完成5G实验室环境建设;2018年,完成5G关键技术实验室验证,同时也完成联通5G建设方案;2019年完成5G外场组网验证;2020年,实现联通5G网络商用。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联通的发展计划是非常清晰和显着的,同时也更让人们感受到了5G已经离我们很近了。
2.中国移动
除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网络发展速度也是非常快的,目前中国移动也现在开始研发测试5G网络,虽然没有具体信息表明实验结果,但是中国移动在国内市场占有也是很有优势的,今年2月中国移动宣布启动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至今,合作伙伴已由最初的11家增至42家!目前联合的实验室也在紧张的实验之中,预计2020年的5G网络也会正式投入运营。
图片来源网络
3.中国电信
相比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5G发展之路进度似乎慢了一些,中国电信规划2018至2020年,开展4G引入5G的系统和组网能力验证,制定企业技术规范,为引入5G技术组网提供技术指导,实现部分成熟5G技术的试商用部署。2020年至2025年,按照CTNet2025网络发展目标,持续开展5G网络后续技术的研究、试验和预商用准进工作。
归根结底,消费者还是看重关于5G信号问题,以及套餐政策做出适合自己的消费
⑵ 产品独立安全测评是由哪个团队负责的
中兴通讯。
位于中国南京的实验室,是中兴通讯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网络安全实验室,在这里,我们提供行业领先的4G5G全网络集成环境和评估基础设施,以支持多种安全评估功能,包括源代码审查、文档审阅、渗透测试等,该实验室可以独立地对中兴通讯全系列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验证,覆盖所有产品线和全代系列网络。
网络安全实验室为提升ICT行业安全、应对网络安全威胁,中兴通讯秉承开放透明的原则,在南京、布鲁塞尔和罗马建立了三个网络安全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能够让全球客户、监管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中兴通讯产品和服务进行独立安全测评,是客户评估和验证中兴通讯产品、服务、过程安全性的平台,同时也是中兴通讯对外协作和交流的平台,网络安全实验室作为中兴通讯安全治理体系的一部分,致力于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⑶ 5G专网,剖析三大运营商的战略布局
2021年7月24日,由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主办、SDNLAB承办的2021中国5G网络创新论坛上,多位嘉宾提到5G专网的发展与应用。SDNLAB对此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
会上,中国电信研究院行业应用研究所赵婧博表示,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垂直行业面临着IT架构变化、云网融合、云边协同、OT/IT/CT融合等挑战,传统专网方式在覆盖能力、传输能力、连接能力、可靠性、安全性、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无法很好满足行业客户的业务需求。
传统专网模式下,企业从生产、管理、物流到办公需要部署多张独立专网,运营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另外由于各种制式的网络来自不同供应商、不同时期,导致后台无法连通、频段存在干扰。
5G专网高度契合数字化转型需求,是OT+IT+CT的全面融合与提升,也将是5G垂直行业应用的第一爆点。
根据3GPP标准定义,5G专网分为独立部署模式(SNPN)和公网集成模式(PNI-NPN),其中公网集成模式又根据与公网共享程度不同分为“与公网部分共享(共享RAN或共享RAN及核心网控制面)”与“与公网端到端共享”。
独立部署模式是国家提供专用的5G频段,用于行业用户自建5G专网。公网集成模式是依靠运营商,利用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等技术为企业建设/租赁专网。
网络切片还是专用频谱
分配到专用的5G频谱资源,企业想要独立建网还要拥有基站、核心网等整套网络资产,在建网过程中投资的成本很高,普通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无法承担购买和部署全套5G网络的费用,另外后期还需要一些专业的运维人员来维护网络。
企业自建5G专网
但通过此方式建立的专网隔离好、时延低、安全性高,网络环境更加自主可控,可以不依赖于运营商提供自己所需的服务。
网络切片是利用虚拟化技术,将5G的核心网、无线网分割成多个部分,分别支撑不同业务,保证各个切片网络之间互相隔离,从而保证专网的时延和可靠性。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向运营商定制网络切片服务,无需自建网络基础设施,节省了建设网络的成本,后期运维成本也较低。同时可以定制不同的网络切片,在不同程度上共享专网,不需要分配单独的频谱资源。但利用切片技术其实是属于虚拟专网,尽管在不通切片上,但物理网络、供电、传输系统等还是同一个,在安全性及隔离性上没有自建专网高。
那么5G专网究竟是分配专用频谱还是采用切片技术好比较好?
自建专网对企业实力有着一定的硬性要求,且专用频谱难以获取。公安、军队等对安全性要求高的行业会选择自建专网模式,而传统的一些企业对这方面要求没那么严苛,会选择利用切片技术的公网集成模式。
赵婧博表示,5G专网不光对于行业是一个机会,对于运营商来说同样也是重要的转型契机。针对不同行业的用户,需要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和业务需求,打造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5G专网,从而让5G最大化的使能千行百业。
三大运营商的5G专网
三大运营商的5G专网业务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服务模式。
中国移动5G专网包括优享模式、专享模式、尊享模式;中国电信推出5G专网致远模式、比邻模式、如翼模式;中国联通推出5G虚拟专网、5G混合专网、5G独立专网产品。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姜怡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移动基于“优享、专享、尊享”的5G专网产品体系。
#
优享模式
通过QoS、网络切片技术等技术手段实现业务优先保障和业务隔离,满足网络速率、时延、可靠性优先保障的需求,达到业务逻辑隔离、按需灵活配置的效果。该种模式面向大部分广域业务和部分局域业务,如工业园区视频监控、人员及物品跟踪、数据采集类业务等。
#
专享模式
在公共网络基础上提供定制化无线网络(如无线网络增强覆盖),通过边缘计算技术,实现数据流量卸载、本地业务处理,满足数据不出场、超低时延等业务需求,为客户提供专属网络服务。
#
尊享模式
尊享服务模式通过基站、频率、核心网设备的专建专享,进一步满足超高安全性、超高隔离度、定制化网络的需求,达到专用5G网络、VIP驻场服务的效果,适用于局域场景,如矿区、井下等。
中国移动“果核”产品是基于一体化集成模式,按需集成UPF、5GC、边缘计算、小型SPN、BBU、IMS等能力的5G专网定制化集成解决方案。
在中国移动对外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显示,中国移动上半年全网共签约 900 个省级区域特色项目,拓展 452 个 5G 专网项目,合同金额超千万,DICT 大单 122 笔,带动DICT 增量收入超 60 亿元,政企客户数达到 1553 万家。
中国移动与阿里巴巴合作建设了5G智慧园区专网,在杭州移动布设的5G网络基础上,XG实验室研发出一套全新的5G专网安全架构体系,大幅提高5G专网的安全性和易用性。
据阿里介绍,达摩院XG实验室通过自研基于5G核心网的EAC(Enterprise Access Controller),创新实现5G鉴权信息与企业认证信息的打通,搭建起一个安全、智能、灵活扩展的5G企业专网。
中国移动还与南方电网展开了合作,针对深圳市南方电网业务中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智能分布式配网差动保护和配网自动化三遥)、电网应急通信保障及配网计量等4个业务特性,基于5G SA架构和切片技术提供系统性的5G指挥电网解决方案,该案例旨在 探索 面向垂直行业的5G创新业务及需求,验证5G网络及业务的能力,并为5G商用奠定基础。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研究院陈运清表示,中国电信 5G 专网是“网定制、边智能、云协同、X 随选”融合协同的综合解决方案,“网是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一体”,致力于“云改数转”服务产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电信推出三类模式:以“致远、比邻、如翼”三类服务模式为基础服务不同行业客户,实现“云网一体、按需定制”。
#
致远模式
致远模式是面向安全组网型政企客户提供的定制网服务模式。该模式基于中国电信5G 2B专网资源,通过VPDN、QoS、灵活资源调度、DNN定制和切片等技术,为交通、物流、教育、农业、卫健、应急、政法、居民服务、住建、能源、工业等11个行业客户提供端到端差异化保障的网络连接服务,同时可以直通天翼云为客户提供丰富的行业应用与服务。
典型案例:深圳智慧警务
中国电信联合深圳公安率先 探索 5G专网技术和警务实战系统的应用结合方案,可满足新型警务设备(如无人巡逻车,警务AR,警用无人机)需要大范围移动视频回传;满足支持立体化、快速部署要求,支撑警务快速部署能力;满足警务连接高可靠和安全隔离要求,提供专网隔离,组网安全对接,空口优先保障。
#
比邻模式
比邻模式是面向时延敏感型企业客户提供的定制专网服务模式。该模式基于5G 2B专网资源,通过多频协同、载波聚合、超级上行、边缘节点、QoS增强、无线资源预留、DNN、切片、边缘节点等技术的灵活定制,为企业客户提供一张带宽增强、低时延、数据本地卸载的专有网络,配合MEC、天翼云,最大化发挥边缘计算、云边协同优势,为企业客户的数字化应用赋能。
典型案例:广东美的智慧园区
美的向个性化生产、柔性化制造转型方向明确,但当前业务面临较多问题,中国电信携手美的打造了基于5G+MEC支撑智慧工厂应用场景。
#
如翼模式
如翼模式是面向安全敏感型企业客户提供的定制专网服务模式。该模式基于中国电信5G 2B专网资源,充分利用超级上行、干扰规避、5G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等技术,按需定制专用基站、专用频率和专用园区级UPF等专用网络设备,为客户提供一张隔离的、端到端高性能的专用接入网络。同时可以按需定制MEC与行业应用,对专网提供专属运维支撑服务。
典型案例:青岛国网
中国电信联合华为、青岛国网首次依托边缘计算及5G端到端切片实现毫秒级精准负荷控制装置负荷量上送及整组传动测试试验,测试结果显示5G通道时延满足毫秒级需求。随着测试的成功落地,国网全国范围内首套5G公网专用模式下的毫秒级精准负荷控制装置在青岛供电公司投入试运行。
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研究院黄蓉介绍道,中国联通的5G专网分为虚拟专网、混合专网、独立专网三种部署方式。
5G虚拟专网
基于中国联通 5G 公众网络资源,利用端到端 QoS 或切片技术,为客户提供一张时延和带宽有保障的、与中国联通公众网络普通用户数据隔离的虚拟专有网络。适用于广域专网业务,包括智慧城市、智慧景区、新媒体、高端小区及办公、智能交通(包含自动驾驶)等场景。
#
5G混合专网
以5G数据分流技术为基础,通过无线和控制网元的灵活定制,为行业用户构建一张增强带宽、低时延、数据不出园的基础连接网络。核心网用户面网元UPF为行业用户私有化部署,无线基站、核心网控制面网元根据客户需求灵活部署,为用户提供部分物理独享的5G专用网络。适用于局域开放园区,包括交通物流/港口码头、高端景区、城市安防、工业制造等。
#
5G独立专网
采用专有无线设备和核心网一体化设备,为行业用户端到端构建一张与公网数据完全隔离的独立专网,包括gNB、AMF、SMF、UPF、MEC等5G系统的所有网元功能。适用于局域封闭区域,包括矿井、油田、核电、高精制造、监狱、军队等。
在山西霍州庞庞塔煤矿800米的井下,中国联通搭建了全国第一张井下5G专网,解决了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的问题。
中国联通与湛江钢铁案也展开了合作,业务首先通过基站专用无线通道到达企业的5G核心网,然后路由到了自己的业务服务器,从而实现了企业业务和公网业务的隔离。
湛江钢铁通过投建5G核心网打造了智能化钢铁工厂技术平台,目前已实现了炼钢厂风机在线检测与诊断、焦炉四大车、硅钢移动操控、机器人远程操控、智能头盔远程指导等应用场景的落地。
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5G专网架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三大运营商5G专网的架构基本一致,都可以灵活满足行业客户的差异化诉求。
挑 战
5G专网市场空间巨大,部署的案例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企业能否自建5G专网,最重要的还是频谱的获取,频谱资源有限,并非随需随得。在大多数国家,频谱被视为一种自然资源,其使用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控制,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需求分配资源。GSMA建议监管机构应避免在关键的频段中为垂直市场留出频谱,其认为这种做法将阻碍5G最大使用效率的全面释放,并浪费频谱资源。
2.市场上行业项目需求差异性较大,产品标准化不足,针对具体项目,运营商难以快速构建解决方案并快速开通。
3. 赵婧博表示5G专网的ToB能力尚不完备,短板需要逐步补齐:5G网络差异化能力不完备;行业和场景化解决方案未产品化;定制化化规建维优营需完善;商业模式需创新。
虽有挑战,但总体来说5G专网发展前景巨大,GrandView Research预计全球5G专网市场规模在2020年至202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37.8%,到2027年达到71亿美元。
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除了运营商,云服务商、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都有意抢占5G专网市场。相信随着技术的升级,未来5G专网将会在各行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文章转发自SDNLAB
⑷ 5G网络,能有多快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
从2G过度到3G,通讯速率大约增长了30倍;
从3G过度到4G,通讯速率大约增长了17倍;
从4G过度到5G,通讯速率大约增长256倍!
初步得出结论,5G平均下载速度在700Mbps左右,
将近是4G的十倍!这个速度还是非常惊人的!
意味着一秒钟可以下载完一部电影。
对于小文件,如音乐的下载,
你只能看到“未下载”和“已完成”两个画面。
不需要再考虑资源加载问题,短视频,自媒体笑开花
做自动驾驶的,车联网的,不再担心网速延迟
手机热点连接服务器的时候速度更快了
物联网系统会不会越来越普及
互联网行业会不会随着5G的到来百花齐放
5G = 速度快,还有呢?
“5G医院”上海移动与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合作,打造首个5G智慧医院联合创新中心;
与市第十医院合作,揭牌成立首个5G超声联合实验室......
“5G学校”5G+MR科创教育实验室已在上海徐汇中学投入使用。
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实现校园、办公区、科研区的5G信号覆盖,
且5G+人工智能用联合创新实验室投入使用。
“5G火车站”采用5G室内数字系统建设的全球首个5G火车站在上海虹桥火车站启动建设。
“5G银行”上海现已推出了5G+智慧银行网点,
厅内人脸识别、无线权益、4K高清视频理财顾问,让客户服务走入“未来化”
5G将掀起一场数据工业革命
其意义在于与工业设施、医疗仪器、交通工具等深度融合。
移动网络把世界翻译成数字和信息化的信息潮流
从人人互联到万物互联
从生活到生产
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
4G来临的时候,大家一边抱怨流量更贵了,
一边想着网速更快了,可以看超清视频,
但没人预料到短视频的井喷式爆发,全民直播的盛况。
大家知道4G有利于普及移动支付
但当时的理想方式就是手机绑定信用卡加上NFC
没人想到网络加上二维码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
直接“干掉”了现金,又带起电商、外卖、打车平台的疯涨......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5G时代随着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应用的实现,
对于工业、物流、能行源等业,都意味着会有前所未有的新改变。
那么5G跟程序员有关系吗?当然有!
工业互联网领域目前大量的科技公司在致力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研发
涉及到的技术包括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
掌握这些技术在5G时代也会有一定的发展优势。
可穿戴领域可穿戴设备的开发涉及到
嵌入式开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
掌握这些技术的程序员们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车联网和农业物联网领域这两个领域的应用场景与5G通信的匹配程度是非常高的
在产出新的价值领域,机会也就随之而来
移动互联网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应用场景上的新拓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会加速落地。
虽然5G商业牌照已发放,但是5G的很多应用依然处在探索中。
相信在5G通信的推动下,互联网领域必然出现大量的创新产品。
程序员们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⑸ 再谈5G网络安全
何为5G?
与针对大众消费的前几代移动网络(语音通信服务,移动互联网访问)不同,5G标准主要是为企业和公共部门的利益而创建的,5G的三大场景包括:
5G网络安全威胁
让我们回顾一下5G网络的主要架构特征以及相关的安全挑战。
1)无线接入网(RAN)建立在新的5G NR标准的基础上,主要特征是高带宽、低延迟和大规模连接。
可能存在的风险:大量的连接和高带宽增加了攻击面。物联网设备比较容易受到黑客攻击。
2)骨干架构(5G核心网)往往基于云技术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SDN),可创建多个独立的网段并支持具有不同特征的服务,同时还允许提供商将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服务提供给组织。
可能存在的风险:由于使用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导致故障增多或滥用的情况增加。
3)5G的发展还推动了多接入边缘计算(MEC)的使用。尤其是运行在服务提供商网络上的企业应用程序:智能服务、金融服务、多媒体等。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情况下,5G提供商的网络已经集成到了企业基础设施中。
可能存在的风险:MEC设备往往在组织受保护的范围之外,可能会给黑客提供入侵公司网络的机会。
4)集中式运维基础设施同时支持多个业务领域,使其变得更加复杂。
可能存在的风险:资源滥用/O&M配置错误,从而带来严重的后果。
保护方法
1.标准级别的保护
2.解决方案、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级别的保护
3.网络管理级别的保护
5G网络的安全性不仅限于技术保护措施,还应该包含相互信任的各方的共同努力,包括标准开发人员、监管机构、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一项新的移动网络安全计划正在引入中。
NESAS/SCAS是由GSMA与3GPP两大重量级行业组织合作,召集全球主要运营商、供应商、行业伙伴和监管机构一起制定的网络安全测试规范和评估机制,由经过认证的权威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及测试。NESAS/SCAS为移动通信行业量身定制,提供威胁分析、重要资产定义、安全保障方法和通用要求。统一安全审计方法,避免不同市场中的碎片化和相互冲突的安全保障要求,提高认证效率。同时,以更开放的态度考虑和采纳来自各利益相关方的反馈。
5G的安全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不能解决,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保护措施也在不断演进。面对5G安全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各自为战,协同作战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原文:《And Again, About 5G Network Security》
⑹ 5g安全知识库是由谁主导的
5g安全知识库是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导的。2021年12月6日,在IMT-2020(5G)大会“5G应用安全高峰论坛”上,IMT-2020(5G)推进组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了《5G安全知识库》,《5G安全知识库》是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导,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中兴等单位共同编制的。
⑺ 关于 5G,我们从一个公式谈起
网络优化系列专题,面对复杂多变的移动网络,我们需要掌握哪些 网络基础知识 ,以及该如何做好 网络优化 这项工作。
《 关于 5G,你应该知道的发展史 》
《 HTTP 发展的前世今生 》
《 网络安全 — HTTPS 》
《 关于网络优化,你需要了解什么? 》
《 HTTP 的第一次变革 — HTTP/2 》
《展望更好 — HTTP/3》
5G 距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2019 年 3 月 31 日,首个 5G 网络行政区域在上海建成并开始试用。今天我们先来聊一聊有关 5G 的故事。
5G 归根结底属于一种通信方式。自从人类存在开始,通信就已经存在,通信的目的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通信的方式。
今天的故事,我们要从一个简单的公式谈起,说它“简单”,是因为它只有 3 个字母;说它强大,是因为这个公式蕴含了博大精深的通信技术奥秘,它就是:
例如在室温下,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光在真空中的理论值约等于 30 万公里每秒;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波长是波的一个重要特征指标,是波的性质的量度。例如,声波可以从它的频率来量度,人耳听到的声波从 20Hz ~ 20kHz,相应的波长从 17m ~ 17mm 不等;人眼的可见光从深红色的 760nm ~ 紫色的 390nm 波长。
人类通信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人与人间的语言,肢体交流就是最早出现的通信。在中国古代,人们就学会利用飞鸽传书,烽火传信和旗语等通信方式,到了近现代,人们开始利用电磁波进行通信。
从 1835 年莫尔斯发明电报机;到 1876 年贝尔发明电话机,从此电磁波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可以传输语音,大大加快了通信发展的进程。再到 1895 年,马可尼和波波夫发明无线电设备,从而开创了无线电通信发展的道路。
如今,电磁波的应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打电话用的手机的无线信号是电磁波,物体的光也是电磁波,到医院去做透视 X 光也是电磁波。
对于通信双方,无论什么黑科技都需要通过介质进行传输,而介质归根结底就只有两种: 有线介质 和 无线介质 。例如有线介质包括铜和光纤,而空气则属于无线通信介质。
对于使用有线传输数据,其速率可以达到很高的数值。以光纤为例,在实验室中,单条光纤最大速度已经达到了 26Tbps..,是传统双绞线的近 3 万倍。
然而目前主流的移动通信标准是 4G LTE ,其理论传输速率仅有 150Mbps(这里不包括载波聚合等技术),和有线通信是完全没法比的。故通信的真正挑战在于无线通信,也就是 通过空气传播才是移动通信的瓶颈所在 。
所以,5G 如果要实现高带宽的通信过程,重点是要突破无线通信的瓶颈。 我们知道无线通信就是利用电磁波进行通信,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
例如, X 射线 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而 γ 射线 有更强的穿透力,工业中可用来探伤或流水线的自动控制;γ 射线对细胞有杀伤力,医疗上用来治疗肿瘤。
电磁波的频率资源是有限的,为了避免冲突和干扰,通信领域对频率进行频段的划分。
一直以来,我们主要是以中频 ~ 超高频进行手机通信。例如早期的 CDMA800,GSM900 指的是工作频率在 800MHz 的 CDMA 和 900MHz 的 GSM 。目前主流的 4G LTE 属于特高频和超高频。我们国家主要使用的超高频段划分如下:
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随着 1G、2G、3G、4G 的发展,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呢?
频率越高,能使用的频率资源越丰富;频率资源越丰富,能实现的传输速率就越高。我们可以把频率资源比作高铁车厢,频率越高表示车厢越多,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车厢越多,通信的带宽就越高。但是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越趋近于直线传播,绕射能力越差;频率越高,在传播介质中的衰减也越大
那么,5G 使用的频率具体是多少呢?如下图所示:
5G 的频率范围分为两种:一种是 6GHz 以下,这个和目前的 4G 没有太大差距;还有一种是 24GHz 以上。目前,国际上主要使用 28GHz 进行试验,这个频段也有可能成为 5G 最先商用的频段。
如果按照 28GHz 来计算,根据波速公式计算得到:
这就是 5G 的第一个技术特点 — 毫米波 。通过上面的介绍,频率越高,频率资源越丰富,那为什么一开始我们不选用高频率通信呢?
根据波速公式,我们知道: 电磁波的特点是频率越高,波长则越短,就越趋近于直线传播,这也意味着其衍生能力(指脉冲波遇到障碍物时偏离原来直线传播的物理现象)就越差 。
例如 激光 ,激光的波长仅有 635nm (纳米波)左右。发射出的光是一条直线,遇到遮挡物就被拦截,无法穿透。下图显示了可见光光谱的颜色和用纳米表示的光波长:
5G 采用极高频段使传输速率大幅度提高,但是问题也非常明显, 频率越高,其覆盖面积相对就会越小,覆盖同一块儿区域需要的基站数量就越多 。对于运行商而言,意味着投入成本就会越高。
如上图,为了达到相同的信号覆盖率, 5G 基站的部署量要远多于 4G。
那么如果想用 5G,难道城市里要建满基站?针对这个问题,5G 技术当然是有解决方案 — 将基站体积减小,以前是一个超大的宏基站可以覆盖很大一片区域,现在建设成微基站。
5G 的第二个技术特点 — 微基站 。到处安装随处可见,而且微基站能够完美融入到城市景观,不会使城市环境受到影响。
对于使用 5G 上网,微基站能够让设备上网更加稳定。这就好比冬天的取暖炉,一个大功率的取暖器,和几个小功率的取暖器带给人们的热辐射体验效果:
而采用微基站,数量多,覆盖就越好,上网信号更稳定。
基站发射信号,很像灯泡发光。光线是向四周发射的,会照亮整个房间。信号发射也类似,对于信号如果只是想覆盖某个方位,那么大部分信号都浪费了。那能不能把发散的光束收集起来,将它发送给特定的需求的方位呢?
这个就是 5G 的第三个特点 — 波束赋形 。波束赋形又叫波束成型、是一种使用传感器阵列定向发送和接受信号的信号处理技术。
波束赋形能使电磁波指向它所提供服务的设备,而且能够根据设备的移动而转变方向。这样每束光都能照亮一个人,大家不用抢位置,更不用担心信号干扰问题。
如今的手机通信,数据包要通过基站进行传播,不仅延时高,效率还低。而 5G 时代,手机之间直接传递数据,只需要“知会”基站一下就可以了,这样使传输效率大大提高。
这就是 5G 的第四个特点 — D2D (设备到设备),也就是两个设备之间不需要经过基站可以直接数据传递。
其实生活中对于绝大多数人都不 care 5G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更不要说这样的科技或那样的瓶颈,你只需要告诉我 5G 到底有多快?相比较现在会有哪些更好的体验?
5G 网络的理论峰值速率可以达到 10Gb/s,最低速率至少为 100Mb/s,峰值和最低值差了 100 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前面我们有说过,按照国际标准,5G 的网络有两个频率范围: 450MHz ~ 6000MHz,24250MHz ~ 52600MHz 。低频信号虽然带宽小,但穿透力强,在 5G 基站覆盖不理想的区域也能保证用户的正常上网。
实际上即使速率只有 100Mb/s,也完全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也就是说,5G 虽然很难达到理论峰值,但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是基本能满足的。
在未来,手机和电脑的应用水平不再受限于设备本身性能,而是可以借力云计算的强大处理能力。
在智能家居领域,随着智能化电器的不断普及,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产品物联网体验得以提升,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普通生活环境变成一个智能社会生活。
5G 将无人驾驶汽车能够使用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和数据,并与路上其他汽车和路灯等交通基础设施近乎实时地“沟通”。这将改善交通拥堵,带来更安全、高效和轻松的驾驶体验。
随着 5G 建设的推进,它能够连接数以亿计的物联网设备,让智慧城市成为现实,这将带来环境(能效、空气质量、清洁水)和社会效益(应急响应的无人机、城市结构的安全性)。
中国正在规划超过 285 个智慧城市项目,以改善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
2019 年 6 月 6 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发放 5G 商用牌照。5G 将会把生活带到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但是 5G 要想更好地服务于用户、行业,则需要全领域的合力。
通过今天的介绍,相信大家对 5G 和它背后的原理有了新的认识,而这一切不都是基于文章开头的物理学公式吗 — C = λv !
其实 5G 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创新革命性技术,它更多是对现有通信技术的演进。这里引用一句话:
从“大哥大”时代的外置式手机天线到现在内置天线,手机天线的进化史恰恰也反映了移动通信的进化历程,而这两者的关系源自于天线与波长的关系。
天线的长短和波长成正比,所以和频率成反比,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天线也就可以做得越短。实践证明,当天线的长度为无线电信号波长的 1/4 时,天线的发射和接受转换效率最高。
其他系列专题
⑻ 豫见517 | 云边智联,乘风破浪!5G+边缘计算技术与产业会议圆满召开
如果说2019年是边缘计算的“爆炸性增长”年,2020年是边缘计算的“突破年”,那么2021年边缘计算将迎来发展的拐点。随着5G发展的升温,边缘计算作为核心技术也站上了风口……
2021年5月17日,2021世界电信和信息 社会 日大会系列会议——5G+边缘计算与产业会议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工信部、运营商以及边缘计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十多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 “云边智联,释放产业新动能” 共话边缘计算产业未来新发展。
落地开花
产业成熟仍任重道远
随着应用场景走向碎片化和多元化以及网络数据的海量爆发式增长,网络边缘的负荷逐渐加大。边缘计算作为一种分布式计算能力,将数据处理、应用运行等由网络中心下放到边缘节点上,可以大幅减少业务传递层级,降低核心网和传输网负担,减少对带宽资源的占用,使得边缘数据更安全。优势突出的边缘计算,备受产业各方推崇。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网络发展处二级调研员梅杰在致辞中指出,目前全球产业界正在积极推进边缘计算标准技术应用的发展,我国也非常重视边缘计算相关工作,特别是多接入边缘计算(MEC)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依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先后发起了多项边缘计算相关标准研究工作。在产业化部署方面,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先后开展了边缘计算技术研究和应用的 探索 ,组织上下游企业发力边缘计算市场,助力移动边缘计算应用落地开花。
“MEC既提升了用户的业务体验,也减少了对骨干传输网以及上层核心网的资源占用,因此MEC边缘云作为5G网络的一项关键技术,是承载行业数字化应用的平台,是贴近应用的网络能力开放入口,在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泛在低空、物联网等领域呈现出旺盛的市场需求。”河南联通副总经理王宜科在致辞中表示,
从技术角度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曹蓟光认为,边缘计算关键技术逐渐成熟,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充分利用边缘侧资源异构、实时响应等特点,边缘智能、算力网络等边缘原生技术不断涌现,加速应用开发创新;二是云原生技术不断轻量化并持续下沉,为边缘侧提供与云上一致的功能和体验,推动边云协同;三是边缘计算与区块链等融合技术不断涌现,为业务需求和计算资源之间提供敏捷的可信安全链接。
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当前边缘计算的产业化道路也不可避免面临一些挑战。对此,梅杰对于边缘计算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发展建议,一是加速技术和产品研发的进度,二是加大应用示范推进力度,三是推进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促进行业技术与标准的融合发展。
云网智联
边缘计算迎来发展拐点
在边缘计算产业链上,三大运营商既是技术创新者和标准制定者,又是应用落地者和产业推进者。三大运营商结合自身特点,以云网融合、云边协同为依托,在边缘计算方面做得有声有色。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景磊提到,目前行业对网络切片、边缘计算需求强烈。中国移动发挥网络优势,以网带边,充分发挥运营商网络固有优势以专网切入,带动边缘云发展。目前,中国移动已经推出了100+龙头示范项目、网络切片50余个。边缘计算涉及69个客户,49个已完成边缘计算部署。
中国联通集团边缘计算高级总监陈丹介绍,目前联通MEC平台拥有五大优势:一是全国一体化的运营体系;二是跨域互联,业务复制;三是云边协同和边边协同;四是为2B客户提供灵活的自服务能力;五是安全可信防护机制。目前,中国联通首批建设了6个MCE的创新孵化基地,分别面向不同的领域:在北京是新媒体,在天津是交通,在福建是教育,在山西是能源,在重庆和广东都面向工业,以统一规划、标准、渠道支撑应用入驻,打造全生命周期闭环机制。
作为东道主,王宜科介绍了河南联通在边缘计算方面的推进成果。他表示,河南联通持续推动河南省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战略协议落地,坚定落实电信联通共建共享,已在河南省18个地市级本地核心DC设置29套MEC布局类节点,持续提升中原数据基地承载能力。“5G与MEC边缘云的结合,倒逼了云计算算力的进一步提升与5G网络建设部署的不断加强。”
“中国电信建立5G产业创新联盟以“1+1+1”模式对产业生态赋能,以联盟为中心,广泛引入生态合作伙伴;以开放实验室为平台,面向合作伙伴打造端到端的服务能力,通过联合创新中心,与客户联合研发,合作共赢。”中国电信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主任雷波在演讲中特别提到。据悉,5G开放实验室依照《中国电信5G定制网产品手册(2020年)》,联合省公司、业界主流厂商、研究院自主研发团队,搭建了“致远”“比邻”“如翼”三种模式的云、网、边、端一体化解决方案验证测试环境,面向客户开放并可灵活调整。
作为中国电信的子公司,天翼智联在5G+边缘计算赋能智慧物流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天翼智联 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销售总监李志夫以综合性物流园区5G+边缘计算综合应用为例介绍了5G+边缘及思源的最新应用,包括5G视频安防、5G门禁、5G烟感以及5G无人机等,且园区平台都可以嫁接到边缘云上。
赋能千行百业
5G+边缘计算产业乘风会有时
5G融入千行百业,为边缘计算创新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此外,5G网络对云计算等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CT网络架构,也为云边协同、云网融合等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边缘计算的发展。在本次会议上,边缘计算产业链相关企业就此分享观点,交流经验。
英特尔中国运营商事业部技术总监侯志强介绍,目前边缘计算首先是要做跨域解决方案的融合,其次是需要有效的控制成本,构建一个灵活的云平台,打造面向不同行业和不同场景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推出能够快速完成在边缘侧面向行业的解决方案,如标准硬件的平台,软件参考设计和开源软件参考设施用云的方式进行构建等。
新华三集团运营商事业部技术总监陈峰表示,目前边缘计算主要会存在四个方面挑战:一是缺乏高效管理,二是不易节约成本,三是安全需求难以保障,四是设备、环境复杂。以上这些因素既是重要挑战也是未来边缘计算能够助力5G网络取得商业成功的关键。
不仅仅在技术领域,在 娱乐 方面,九州云边缘计算技术高级总监许斐也提出了独到见解。他认为,云 游戏 是下个时代的 游戏 方式,也是最后一个被视频流升级改造的C端业务,5G和云 游戏 相辅相成,云 游戏 将是5G在C端的第一个爆发点和杀手级应用,同时也只有5G+边缘计算才能真正让云 游戏 变为现实。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早从事“开放云边基础架构技术开发和服务”的专业公司,九州云伴随着中国的5G建设积极布局5G边缘计算市场。在云 游戏 领域,九州云已经和运营商体系内测过云 游戏 的架构,不仅支持自己和运营商做这样的云 游戏 ,也支持和其他的一些云 游戏 平台一起做这样的接入。未来,九州云希望始于 游戏 ,将九州云MEC云 游戏 框架,赋能下个世代的互动体验,丰富渲染云 游戏 +直播、云 游戏 +互动视频、云 游戏 +VR、云 游戏 +广告、云 游戏 +社交等不同场景。
腾讯云边缘计算副总监唐云兵认为,边缘计算是在设备和中心云之间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等核心能力的一整套平台服务。价值出发点是低时延、高带宽、安全隐私、自治能力,这也是腾讯云目前做边缘计算产品一直贯彻和关注的价值点。
此次大会上,我们看到了边缘计算产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听到了业界专家对未来产业的建议和畅想。众人划桨开大船,边缘计算的发展离不开产业伙伴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技术的更迭演变,相信不久之时,边缘计算产业将会更上一层楼。
⑼ 毫米波势不可挡!5G重要演进方向,千亿商用市场空间巨大
据报道,一直在5G领域耕耘不辍的高通公司,近日正式宣布完成了全球首个支持200MHz载波带宽的5G毫米波数据连接。这被业内人士称为5G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在200MHz的5G毫米波基准确定不到一年,高通在骁龙X65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助力下完成了这一难度系数颇高的数据连接,将进一步支持和推动毫米波在中国以及全世界的部署扩展。#5G#
毫米波(mmWave)严格意义上是指波长在1到10毫米之间、频率范围是30GHz-300GHz的电磁波。
毫米波射频芯片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成像、卫星等专业领域。行业下游需求受益于相控阵雷达、航天卫星产业快速发展,并在民用领域应用广泛,能应用于5G、卫星、车载、成像等领域,成长空间广阔。
随着日趋增长的数据流量需求,毫米波凭借独特优势,可大幅扩展5G的服务能力区间,打开固定无线接入、高业务密度的室内外空开阔空间、企业专网等新兴市场。
毫米波拥有更为丰富的频谱资源,这对进一步提升5G连接速度,充分释放5G应用的潜能至关重要。所以产业界早已明确了毫米波将是未来5G的演进方向。
5G毫米波的技术潜力为促进工业4.0发展提供了支持,毫米波在远程控制、工业机器人、远程监控及质量控制、自助工厂运输4个方面具有潜在应用,这些潜在应用将通过大量互联设备传输大量数据,庞大的数据量、以及支持AR、VR应用和高速成像的数据量,需要可靠、高容量、低时延的毫米波频谱连接。
我国国内各大运营商、各主流设备厂商和终端厂商在毫米波单载波带宽应用标准上已达成一致:毫米波基站、终端必选支持200MHz载波带宽,鼓励基站加快研发400MHz载波带宽。
包括中国在内,目前全球已有45个国家及地区的180家运营商正在投资200MHz5G毫米波,全球5G毫米波部署已势不可挡。
2020年3月,工信部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中指出,要适时发布部分5G毫米波频段频率使用规划,组织开展毫米波设备和性能测试,为5G毫米波技术商用做好准备。
中国作为5G的先行者,已开展5G毫米波相关试验与部署,在2020—2021年开展典型场景应用验证,未来将打开毫米波千亿商用市场。
根据GSMA预测,到2034年,在中国使用毫米波频段所带来的经济受益将产生约1040亿美元的效应,占亚太地区毫米波频段预估贡献值(预计将达2120亿美元)的49%。
按垂直行业分布,在制造业和水电等公用事业将成为最大市场,占比达到62%。金融和专业服务、信息通信和贸易、农业和矿业、公共服务占比分别为12%、10%、9%、8%。
毫米波通信在5G领域的应用受到政策、技术、产业环境的共同推动,未来有望迎来快速渗透,拉动毫米波芯片的应用需求。
多家国内企业已经在5G毫米波产业链上深入布局,“国产化”成为未来趋势。2020年,南京网络通讯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已研制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阵芯片,并完成了芯片封装和测试,每通道成本由1000元降至20元,打破了美国在毫米波5G技术上的垄断。
国内企业5G毫米波产业链研发进度情况:
随着毫米波产业日趋完善,基站侧、终端侧、芯片侧等各运营商及设备厂商积极布局,有望助力5G发展及应用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