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个人信息咋保护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权威指引来了
父母应如何在预防孩子沉迷网络的同时亦保护好孩子的个人信息?
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展之际,广东省委网信办、省妇联联合主办了“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个人信息保护日主题活动,为家长与孩子支招。
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家长作用不可少
在主题日活动现场,广东省妇联派发了《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宣传手册》,普及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知识。据悉,该手册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在手册中,全国妇联宣传部表示,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要为孩子示范正确的网络媒介使用行为,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树立正确用网的榜样。
家长是预防孩子网络沉迷的第一道防线。奥一实测研究院此前推出《 游戏 防沉迷》系列报道,有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研究发现,易沉迷网络 游戏 的孩子多来自父母对孩子不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的“忽视型”与孩子选择权较少的“专制型”家庭。也就是说,家长的参与和引导对预防孩子沉迷网络至关重要。
个人信息保护,要从娃娃抓起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应用,个人信息收集与处理无处不在。对尚未形成网络安全保护意识的孩子来说,个人信息保护尤为重要。
对此,省妇联在活动现场通过发倡议书、知识问答、情景剧表演、嘉宾访谈等形式,向家长和孩子们宣传和普及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知识。
广州市信息安全协会专家张伟在交流会中表示:“只有通过学校与家长的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才会更加注重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
此外,广东省总工会也将在10月17日举办“个人信息安全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民众可通过粤工惠APP或广东省总工会公众号参加。
Ⅱ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
法律分析:中央网信办“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正式启动。行动聚焦7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突出问题,提出了禁止和规范要求。如舆论和公众都非常关注的网络直播、短视频涉未成年人问题,整治办法就明确要求,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而针对近年来网络出现的色情、暴力、拜金、炫富等方面的行为,整治办法同样提出了一系列禁止、限制、防止以及清理要求,避免这些不健康行为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对会给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的儿童不良动漫动画作品问题、论坛社区、群圈等环节存在危害因素问题、网络“饭圈”乱象问题、少数平台的软色情表情包问题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四条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第五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科学教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劳动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引导未成年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Ⅲ 青少年网络安全9个注意事项
青少年网络安全9个注意事项
青少年网络安全9个注意事项,现在很多青少年都有很严重的网瘾,而网络安全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注意到的,特别是青少年的意识较弱,更应该了解,下面分享青少年网络安全9个注意事项相关内容,一起跟随我来看看吧。
1、平时应该在家长的指导和监督下上网。
2、合理控制上网时间,适度有节制的上网娱乐,避免沉迷于网络。
3、要注意区分网络与现实区别,不要模仿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不良活动。网络是虚拟的,随意模仿虚拟世界里的暴力、凶杀、恐怖等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构成违法犯罪。
4、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上网,特别是黑网吧。有些正规网吧设置了专门给未成年人上网的绿色专区,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上网。但未成年人切记不得进入黑网吧上网。黑网吧大多环境恶劣,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给未成年人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5、要注意保护隐私。不在交谈或个人资料中轻易泄露真实姓名、个人照片、身份证号码、家庭电话和学校名称等任何能够识别身份的信息;对包含上述资料的个人网站(如微博、QQ)应设置访问密码。不随意在不知底细的网站注册会员或向其提供个人资料。
6、应避免与陌生网友会面或参与网友联谊活动。如果确定需要会面,应由成年人陪伴,选择白天在公开场合会面,以避免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危机自身安全。
7、尽量访问正规的大型网站。不访问包含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的网站。对于网站意外弹出的下载文件或安装插件等请求应拒绝或询问专业人士。不轻信网站中发布的诸如“幸运中奖”等信息,更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汇款。收到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在确认来源可靠前,不要打开附件或内容中的`网站地址。
8、应在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网络购物或交易,事先对商品信息或交易情况进行核实,不轻易向对方付款或提供银行卡密码,警惕网络诈骗。
9、警惕校园网络贷款的陷阱。发生在高校的网络贷款多与中小学时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有关。
一、微信朋友圈禁止陌生人查看照片
微信在未成年人常用网络社交工具和应用中占11.8%,很多人已经习惯在微信上记录自己的饮食、地点、风景等等生活中的一切。
尽管“朋友圈”只有好友才能看和评论你分享的照片,然而这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却留有一扇“后门”,一旦“附近的人”被启用,即便不是微信好友,你的10张照片也会被非好友的陌生人尽收眼底。很多微信用户并没意识到这扇“后门”的敞开会导致自己隐私的外泄。
以朋友圈为例,首先点击“找附近的人”功能,然后选择“清除位置信息并退出”。最后在设置项,关掉“允许陌生人看10张照片”的隐私设置。
二、小心微博相册、签到、足迹
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青少年(61.6%)使用微博,高于整体网民(54.7%)。未成年人在进行网上交友时,32.3%会公布真实姓名,公布学校名称(20.9%)、电子邮箱(18.4%)、照片(15.5%)、班级(12.1%)、手机号(7.3%)等易直接定位和识别的个人信息者也有相当比例。
有很多人选择在周末或者长假外出旅游,并且微博直播旅途,不断晒风景、个人照。大家在晒快乐的同时别忘了保护自己隐私,不要在微博上泄露出游时间、人数等信息。如果要发布的话最好也是对现实好友分组可见。
三、慎用公共场所免费网络
现在青年人聚会,到了餐厅或者咖啡馆,要做的第一件事往往是拿出手机搜索免费无线网络。
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这一点,在公共场所用一台电脑、一套无线网络及一个网络包分析软件就搭建了一个不设密码的wifi。如用户使用该wifi,不法分子就可以盗取手机上的资料。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国家支持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
第一条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第三条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第四条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战略,明确保障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重点领域的网络安全政策、工作任务和措施。
第五条国家采取措施,监测、防御、处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秩序。
第六条国家倡导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推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措施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网络安全的良好环境。
第七条国家积极开展网络空间治理、网络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网络治理体系。
第八条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