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网络安全处理过程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是十分重要的,在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事件危害损失巨大的时代,应对短时间内冒出的网络安全事件,根据应急响应组织事先对各自可能情况的准备演练,在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后,尽可能快速、高效的跟踪、处置与防范,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就目前的网络安全应急监测体系来说,其应急处理工作可分为以下几个流程:
1、准备工作
此阶段以预防为主,在事件真正发生前为应急响应做好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制定用于应急响应工作流程的文档计划,并建立一组基于威胁态势的合理防御措施;制定预警与报警的方式流程,建立一组尽可能高效的事件处理程序;建立备份的体系和流程,按照相关网络安全政策配置安全设备和软件;建立一个支持事件响应活动的基础设施,获得处理问题必备的资源和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可以进行应急响应事件处理的预演方案。
2、事件监测
识别和发现各种网络安全紧急事件。一旦被入侵检测机制或另外可信的站点警告已经检测到了入侵,需要确定系统和数据被入侵到了什么程度。入侵响应需要管理层批准,需要决定是否关闭被破坏的系统及是否继续业务,是否继续收集入侵者活动数据(包括保护这些活动的相关证据)。通报信息的数据和类型,通知什么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布局入侵检测设备、全局预警系统,确定网络异常情况;
预估事件的范围和影响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的方案;
事件的风险危害有多大,涉及到多少网络,影响了多少主机,情况危急程度;
确定事件责任人人选,即指定一个责任人全权处理此事件并给予必要资源;
攻击者利用的漏洞传播的范围有多大,通过汇总,确定是否发生了全网的大规模入侵事件;
3、抑制处置
在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到有安全事件发生之后,抑制的目的在于限制攻击范围,限制潜在的损失与破坏,在事件被抑制以后,应该找出事件根源并彻底根除;然后就该着手系统恢复,把所有受侵害的系统、应用、数据库等恢复到它们正常的任务状态。
收集入侵相关的所有资料,收集并保护证据,保证安全地获取并且保存证据;
确定使系统恢复正常的需求和时间表、从可信的备份介质中恢复用户数据和应用服务;
通过对有关恶意代码或行为的分析结果,找出事件根源明确相应的补救措施并彻底清除,并对攻击源进行准确定位并采取措施将其中断;
清理系统、恢复数据、程序、服务,把所有被攻破的系统和网络设备彻底还原到正常的任务状态。
4、应急场景
网络攻击事件:
安全扫描攻击:黑客利用扫描器对目标进行漏洞探测,并在发现漏洞后进一步利用漏洞进行攻击;
暴力破解攻击:对目标系统账号密码进行暴力破解,获取后台管理员权限;
系统漏洞攻击:利用操作系统、应用系统中存在漏洞进行攻击;
WEB漏洞攻击:通过SQL注入漏洞、上传漏洞、XSS漏洞、授权绕过等各种WEB漏洞进行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通过大流量DDOS或者CC攻击目标,使目标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信息破坏事件:
系统配置遭篡改:系统中出现异常的服务、进程、启动项、账号等等;
数据库内容篡改:业务数据遭到恶意篡改,引起业务异常和损失;
网站内容篡改事件:网站页面内容被黑客恶意篡改;
信息数据泄露事件:服务器数据、会员账号遭到窃取并泄露.
⑵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做什么
应急响应的活动应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未雨绸缪,即在事件发生前事先做好准备,比如风险评估、制定安全计划、安全意识的培训、以发布安全通告的方式进行的预警、以及各种防范措施;
第二、亡羊补牢,即在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把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这些行动措施可能来自于人,也可能来自系统,不如发现事件发生后,系统备份、病毒检测、后门检测、清除病毒或后门、隔离、系统恢复、调查与追踪、入侵者取证等一系列操作。
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是相互补充的。首先,事前的计划和准备为事件发生后的响应动作提供了指导框架,否则,响应动作将陷入混乱,而这些毫无章法的响应动作有可能造成比事件本身更大的损失;其次,事后的响应可能发现事前计划的不足,吸取教训,从而进一步完善安全计划。因此,这两个方面应该形成一种正反馈的机制,逐步强化组织的安全防范体系。
⑶ 【分享】网络安全中应急响应需要做什么
应急响应,英文全称:Incident Response,简称IR,是一种处理安全事件、漏洞和网络威胁的结构化方法。通常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应对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做的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那么应急响应需要做什么?组织为什么需要应急响应?具体请看下文:
组织为什么需要应急响应?
尽可能在突发信息安全事件来临时,保证内部IT资产的安全,减少因网络攻击而受到的损失。
组织应具备基本的应急响应能力,平时可以对流量进行监控、对异常流量及时拦截、溯源分析流量来源等基本工作。为了在不同程度的突发事件面前能够有效应对,组织内部应制定应急预案以及开展相关培训,有效避免和防御信息安全事件,以及事后采取解决措施。
应急响应需要做什么?
1、事前准备
事先为应急响应工作做好计划,包括确定应急响应成员、制定应急预案以及应急响应过程中所需工具,提前做好准备会使得处理过程更加高效和及时。
2、设立应急响应小组
应急响应的处置需要相关人员来协调配合,设立应急响应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和组织结构,或雇佣网络安全专家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置。
是否需要雇佣第三方帮助处置,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应当考虑企业内部成员是否具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技能以及配合默契程度。若发生重大安全事件,事情紧急且内部不能自行解决时,应雇佣网络安全专家提供帮助,以免错过最佳的处理时机。此外,需要提前寻找合作的网络安全专家,为突发重大事件做好准备,最大程度降低损失。
3、明确应急响应目标
做应急响应是为了阻止网络攻击事态发展,恢复网络访问正常,减小损失,还是为了追踪网络攻击者等,应该明确响应目标,目标不同制定计划不同,开展的工作方向也会有所不同。
4、事件响应计划后期维护及演练
应急响应计划制定出来后,还应对其进行维护更新,新的网络攻击一直在变化,应急响应计划也要有新的方法来应对,定期将新的响应方法添加到已有的事件响应计划当中去。
⑷ 链安安全应急响应服务做什么的有哪些服务内容
1.第一层: 实体安全
实体安全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依据实体安全国家标准,将实施过程确定为以下检测和优化项目:机房安全、场地安全、机房环境/温度/湿度/电磁/噪声/防尘/静电/振动、建筑/防火/防雷/围墙/门禁、设施安全、设备可靠性、通信线路安全性、辐射控制和防泄露、动力、电源/空调、灾难预防和恢复等,检测优化实施过程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安部的实体安全标准。
2.第二层: 平台安全
平台安全泛指操作系统和通用基础服务安全,主要用于防范黑客攻击手段。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安全产品均限于解决平台安全,CNNS以信息安全评估准则为依据,确定平台安全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内容:操作系统漏洞检测和修复; Unix系统、视窗系统系统、网络协议、网络基础设施漏洞检测和修复; 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通用基础应用程式漏洞检测和修复; 数据库、Web/Ftp/Mail/DNS等其他各种系统守护进程、网络安全产品部署。平台安全实施需要用到市场上常见的网络安全产品,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脆弱性扫描和防病毒产品、整体网络系统平台安全综合测试/模拟入侵和安全优化。
3.第三层: 数据安全
为防止数据丢失、崩溃和被非法访问,CNNS以用户需求和数据安全实际威胁为依据,为保障数据安全提供如下实施内容:介质和载体安全保护、数据访问控制、系统数据访问控制检查、标识和鉴别、数据完整性、数据可用性、数据监视和审计、数据存储和备份安全。
4.第四层: 通信安全
为防止系统之间通信的安全脆弱性威胁,CNNS以网络通信面临的实际威胁为依据,为保障系统之间通信的安全采取的措施有:通信线路和网络基础设施安全性测试和优化、安装网络加密设施、设置通信加密软件、设置身份鉴别机制、设置并测试安全通道、测试各项网络协议运行漏洞。
5.第五层: 应用安全
应用安全可保障相关业务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安全运行,他的脆弱性可能给信息化系统带来致命威胁。CNNS以业务运行实际面临的威胁为依据,为应用安全提供的评估措施有:业务软件的程式安全性测试(Bug分析)、业务交往的防抵赖测试、业务资源的访问控制验证测试、业务实体的身份鉴别检测、业务现场的备份和恢复机制检查、业务数据的惟一性/一致性/防冲突检测、业务数据的保密性测试、业务系统的可靠性测试、业务系统的可用性测试。
测试实施后,可有针对性地为业务系统提供安全建议、修复方法、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规范。
6. 第六层: 运行安全
运行安全可保障系统的稳定性,较长时间内将网络系统的安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CNNS为运行安全提供的实施措施有:应急处置机制和配套服务、网络系统安全性监测、网络安全产品运行监测、定期检查和评估、系统升级和补丁提供、跟踪最新安全漏洞、灾难恢复机制和预防、系统改造管理、网络安全专业技术咨询服务。运行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服务,包含在网络安全系统工程的售后服务内。
7.第七层: 管理安全
管理安全对以上各个层次的安全性提供管理机制,以网络系统的特点、实际条件和管理需求为依据,利用各种安全管理机制,为用户综合控制风险、降低损失和消耗,促进安全生产效益。CNNS为管理安全设置的机制有:人员管理、培训管理、应用系统管理、软件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数据管理、操作管理、运行管理、机房管理。
通过管理安全的实施,为以上各个方面建立安全策略,形成安全制度,并通过培训保障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⑸ 网络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网络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保不准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网络安全工作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确保发生网络安全问题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根据互联网网络安全相关条例及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校园网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校园网络安全应急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级领导
成员:各处室(委、会)、年级组负责人
主要职责及应急程序: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网络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和有关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积极配备网络安全设施设备,落实网络线路、交换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网络安全事故处理工作,把不良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网络安全稳定地运行。
(6)网络安全事故发生后,视情况负责向上级汇报。
2、学校网站不良信息处理小组及职责
组长:分管安全的校长
副组长:分管宣传的校级领导、招宣处负责人
成员:各处室(委、会)、年级组负责人、网站管理员
主要职责及应急程序:网站管理员应定期巡检网络信息内容和安全情况,由于我校的对外宣传网站是建设在成都为人科技(8211),故学校网站一旦发现问题均由学校网站不良信息处理小组指定相关人员与公司沟通,尽快保全证据并处理事故,将影响降到最低。
(1)一旦发现学校网站上出现不良信息(或者被黑客攻击修改了网页),网站管理员应要求8211公司立刻切断学校网站服务器外网网络连接;
(2)联系公司备份不良信息出现的目录、备份不良信息出现时间前后一个星期内的HTTP连接日志、备份防火墙中不良信息出现时间前后一个星期内的网络连接日志;
(3)打印不良信息页面留存;
(4)立刻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领导小组视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5)删除不良信息,并清查整个网站所有内容,确保没有任何不良信息,重新连接网站服务器外网网络连接,并测试网站运行;
(6)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
3、网络恶意攻击事故处理小组及职责
组长:分管安全的校长
副组长:分管现代教育技术的校级领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
成员:各处室(委、会)、年级组负责人、网络管理员
主要职责及应急程序:
网络管理员发现网络恶意攻击,立刻确定该攻击来自校内还是校外,受攻击的设备有哪些,影响范围有多大。并迅速推断出此次攻击的最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切断校园网的服务器及公网的网络连接,以保护重要数据及信息,迅速向网络恶意攻击事故处理小组,小组判断是否须要启动应急预案。
启动应急预案后:
(1)紧急切断校园网的服务器及公网的网络连接,以保护重要的计算机、学校数据及相关信息;
(2)保全好网络恶意攻击证据,分析重要数据安全及设备安全情况;
(3)如果网络恶意攻击来自校外,立刻从防火墙中查出对方IP地址并过滤,同时对防火墙设置对此类攻击的过滤,并视情况严重程度报请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和报警;
(4)如果网络恶意攻击来自校内,立刻确定攻击源,查出该攻击出自哪台交换机,出自哪台电脑,出自哪位教师或学生。接着立刻赶到现场,关闭该计算机网络连接,暂时扣留该电脑,并立刻对该计算机带回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攻击出于无意、有意还是被利用。对该电脑进行分析,保全证据,若为有意,报请领导小组是否报警。若不用报警的重新处理电脑系统,监控测试运行该电脑4小时以上,无问题后归还该电脑;
(5)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
(二)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方案
1、各小组在发现网络安全事故后,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
2、领导小组得悉网络安全紧急情况后立即赶赴现场,各种网络安全事故处理小组迅速集结待命。
3、领导小组迅速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根据情况依法对外发布有关消息和向上级进行事故汇报,全面组织各项网络安全防御、处理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
4、相关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按各小组职责和应急程序组织事故应急防护:
(1)确保网站和各类数据信息安全为首要任务,关闭WEB服务器的外网连接、学校公网连接,所有相关成员集中进行事故分析,确定处理方案;
(2)确保校内其它服务器的信息安全,经过分析,可以迅速关闭、切断其他服务器的所有网络连接,防止滋生其他服务器的安全事故;
(3)分析网络、确定事故源,使用各种网络管理工具,迅速确定事故源,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4)事故源处理完成后,逐步恢复网络运行,监控事故源是否仍然存在;
(5)针对此次事故,进一步确定相关安全措施、总结经验,加强防范;
(6)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的整个过程,必须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听从安排,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5、组织有关人员对校园内外所属网络硬件软件设备及接入网络的计算机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封堵、更新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及网络环境;
6、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校园网安全稳定。
7、事后迅速查清事件发生原因,查明责任人,并报领导小组根据责任情况进行处理。
(三)其他
在应急行动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为了建立健全我校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公安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四部门《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第一条、本预案立足于防范和消除以下紧急情况的发生:
1、攻击事件:指校园网络与信息系统因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等造成学校网站或部门二级网站主页被恶意篡改、交互式栏目和邮件系统发布有害信息;应用服务器与相关应用系统被非法入侵,应用服务器上的数据被非法拷贝、篡改、删除;在网站上发布的内容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侵犯知识版权并造成严重后果等,由此导致的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等情况。
2、故障事件:指校园网络与信息系统因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软硬件故障、人为误操作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等情况。
3、灾害事件:指因洪水、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外力因素导致网络与信息系统损毁,造成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等情况。
第二条、网络信息员要定时巡查和监督网络信息情况,通过以下技术手段保障网络安全:
1、通过对网络行为进行管理,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的机率。
2、对重要的网络设备进行硬件冗余,重要的数据定期进行本地和异地双备份。
3、重要节日或敏感时期由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对校园网络作24*7监控,暂时关闭含安全隐患的网络服务。
4、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定期对重要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作入侵防护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三条、若网页被恶意更改,应立即停止主页服务并恢复正确内容,同时检查分析被更改的原因,在被更改的原因找到并排除之前,不得重新开放网页服务。
第四条、信息服务板块内容发布实行审核制度,未经审核不得发布。各版主负责本版块的信息安全,预防绕过审核程序的.信息被发布。若出现未经审核信息被发布的情况,应暂时关闭信息发布功能,直至找到原因并排除为止。
第五条、对用户上网实行有效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关闭该用户的网络连接,及时给与警告并记录在案,情节严重的上报有关安全机构。
第六条、如涉及到在校学生,则由学生处与公安处进行调查处理。
为提高应对突发互联网网络安全能力,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全局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特制定本预案。
一、根据互联网网络安全的发生原因、性质和机理,互联网网络安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攻击类事件:指互联网网络系统因计算机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等情况。
(2)故障类事件:指互联网网络系统因计算机软硬件故障、人为误操作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等情况。
(3)灾害类事件:指因爆炸、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外力因素导致互联网网络系统损毁,造成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等情况。
二、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成立应急预案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郭光孝担任组长,秦河担任副组长,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于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先期处置等工作,并及时报单位领导处理和政府办信息科备案。发生一般互联网网络安全事件,事发半小时内向单位主管领导口头报告,在1小时内向政府信息科书面报告;较大以上互联网网络安全事件或特殊情况,立即报告。
三、 应急处理流程
出现灾情后值班人员要及时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短信等方式通知单位领导及相关技术负责人。值班人员根据灾情信息,初步判定灾情程度。能够自身解决,要及时加以解决;如果不能自行解决故障,由单位领导现场指挥,协调各部门力量,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入抢险程序。
3.1病毒爆发处理流程
对外服务信息系统一旦发现感染病毒,应执行以下应急处理流程:
(1)立即切断感染病毒计算机与网络的联接;
(2)对该计算机的重要数据进行数据备份;
(3)启用防病毒软件对该计算机进行杀毒处理,同时通过防病毒软件对其他计算机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工作;
(4)如果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即向本单位信息安全负责人通报情况,并向政府办信息科报告:
1)现行防病毒软件无法清除该病毒的;
2)网站在2小时内无法处理完毕的;
3)业务系统或办公系统在4小时内无法处理完毕的。
4)恢复系统和相关数据,检查数据的完整性;
5)病毒爆发事件处理完毕,将计算机重新接入网络;
6)总结事件处理情况,并提出防范病毒再度爆发的解决方案;
7)实施必要的安全加固。
3.2网页非法篡改处理流程
本单位对外服务网站一旦发现网页被非法篡改,应执行以下应急处理流程:
(1)发现网站网页出现非法信息时,值班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信息安全负责人通报情况,并立即向县公安局网监大队和政府信息科报告。情况紧急的,应先及时采取断网等处理措施,再按程序报告;
(2)本单位信息安全负责人应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做好必要记录,妥善保存有关记录及日志或审计记录;
四、责任与奖惩
互联网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于迟报、谎报、瞒报、漏报互联网网络安全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⑹ 网络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
网络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范文
在我们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有事故发生,为了降低事故后果,常常要提前编制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我们该怎么去写应急预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网络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确保发生网络安全问题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根据互联网网络安全相关条例及徐汇区教育信息中心工作要求,结合我校校园网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组成
1、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马卫东
副组长:杨海涛
成员:王春凤、江静虹、俞莹、范显涛
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网络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和有关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积极配备网络安全设施设备,落实网络线路、交换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网络安全事故处理工作,把不良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网络安全稳定地运行。
2、网站不良信息事故处理行动小组及职责
组长:江静虹
成员:姚雪青、卢婷芳
主要职责:
(1)一旦发现学校网站上出现不良信息(或者被黑客攻击修改了网页),立刻关闭网站。
(2)备份不良信息出现的目录、备份不良信息出现时间前后一个星期内的HTTP连接日志、备份防火墙中不良信息出现时间前后一个星期内的网络连接日志。
(3)打印不良信息页面留存。
(4)完全隔离出现不良信息的目录,使其不能再被访问。
(5)删除不良信息,并清查整个网站所有内容,确保没有任何不良信息,重新开通网站服务,并测试网站运行。
(6)修改该目录名,对该目录进行安全性检测,升级安全级别,升级程序,去除不安全隐患,关闭不安全栏目,重新开放该目录的网络连接,并进行测试,正常后,重新修改该目录的上级链接。
(7)全面查对HTTP日志,防火墙网络连接日志,确定该不良信息的源IP地址,如果来自校内,则立刻全面升级此次事件为最高紧急事件,立刻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并协助向公安机关报案。
(8)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
3、网络恶意攻击事故处理行动小组及职责
组长:俞莹
成员:陈帅奇、陈洁
主要职责:
(1)发现出现网络恶意攻击,立刻确定该攻击来自校内还是校外;受攻击的设备有哪些;影响范围有多大。并迅速推断出此次攻击的最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切断校园网的服务器及公网的网络连接,以保护重要数据及信息;
(2)如果攻击来自校外,立刻从防火墙中查出对IP地址并过滤,同时对防火墙设置对此类攻击的过滤,并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报警。
(3)如果攻击来自校内,立刻确定攻击源,查出该攻击出自哪台交换机,出自哪台电脑,出自哪位教师或学生。接着立刻赶到现场,关闭该计算机网络连接,并立刻对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攻击出于无意、有意还是被利用。暂时扣留该电脑。
(4)重新启动该电脑所连接的网络设备,直至完全恢复网络通信。
(5)对该电脑进行分析,清除所有病毒、恶意程序、木马程序以及垃圾文件,测试运行该电脑5小时以上,并同时进行监控,无问题后归还该电脑。
(6)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
4、学校重大事件网络安全处理小组:
组长:范显涛
成员:孙鑫、陈帅奇
主要职责:
(1)对学校重大事件(如校庆、评估等对网络安全有特别要求的事件)进行评估、确定所需的网络设备及环境。
(2)关闭其它与该网络相连,有可能对该网络造成不利影响的一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设备,保障该网络的畅通。
(3)对重要网络设备提供备份,出现问题需尽快更换设备。
(4)对外网连接进行监控,清除非法连接,出现重大问题立刻向上级部门求救。
(5)事先应向领导小组汇报本次事件中所需用到的设备、环境,以及可能出现的事故及影响,在事件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应立刻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5、通讯联络小组及职责
组长:王春凤
成员:孙鑫、陈洁
主要职责:迅速与学校领导、各相关处室以及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引导人员和设施进入事件地;联络有关部门、个人,组织调遣人员;负责对上、对外联系及报告工作。
二、应急行动
1、领导小组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网络安全防御、处理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校园内外所属网络硬件软件设备及接入网络的计算机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封堵、更新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及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内计算机3、设备的管理,加强对学校网络的使用者(学生和教师)的网络安全教育。
4、加强对重要网络设备的软件防护以及硬件防护,确保正常的运行软件硬件环境。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掌握学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三、网络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行动
1、领导小组得悉消防紧急情况后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种网络安全事故处理小组迅速集结待命。
2、各级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防护。
(1)确保WEB网站信息安全为首要任务,保证学校公网连接。迅速发出紧急警报,所有相关成员集中进行事故分析,确定处理方案。
(2)确保校内其它接入设备的信息安全:经过分析,可以迅速关闭、切断其他接入设备的所有网络连接,防止滋生其他接入设备的安全事故。
(3)分析网络,确定事故源,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4)事故源处理完成后,逐步恢复网络运行,监控事故源是否仍然存在。
(5)针对此次事故,进一步确定相关安全措施、总结经验,加强防范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的整个过程,必须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听从安排,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3、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校园网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5、事后迅速查清事件发生原因,查明责任人,并报领导小组根据责任情况进行处理。
四、其他
1、在应急行动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2、各部门应根据本预案,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制定本部门的应急预案,并切实落实各项组织措施。
3、本预案从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确保我校网络信息安全,规范和加强学校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报告管理工作,协调、组织力量及时果断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信息安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天津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天津工业大学关于加强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三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明确责任。在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落实应急处理部门和各级部门的安全责任,共同提高我校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水平。
快速反应,科学处置。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信息、跟踪研判、科学决策、果断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信息安全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防范为主,加强监控。广泛宣传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切实落实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对校园网络系统舆情监控。
四适用范围
本规范所称的学校网络信息安全事件,是指由于校园突发网络舆情、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原因引发的,致使我校声誉形象受损,影响学校网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造成网站遭受攻击、业务中断、系统瘫痪等严重影响的事件。
二、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类别和级别
一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类别
根据发生原因和机理的不同,校园网络信息安全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网络舆情类事件:指由病毒感染、网络攻击、非法入侵等造成我校网络信息系统中断或瘫痪;通过网络传播法律法规禁止信息,恶意造谣败坏学校声誉、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等事件。
故障类事件:指计算机软硬件故障、保障设施故障、人为破坏事故等事件。
灾害类事件:指由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导致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
二网络突发事件的级别
按照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将其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⒈特别重大网络信息安全事件(I级)。指扩散性很强,危害性极大,造成我校网络大面积瘫痪或严重影响我校声誉及安全稳定,衍生其他重大安全隐患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
⒉重大网络信息安全事件(Ⅱ级)。指扩散性较强,危害性较大,造成我校网络部分瘫痪或影响我校声誉,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
⒊较大网络信息安全事件(Ⅲ级)。指基本无扩散性,危害性较小,发生在我校个别部门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
⒋一般网络信息安全事件(Ⅳ级)。指无扩散性,危害性较小,发生在我校个别部门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
三、应急处理组织机构
发生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后,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的统筹领导与协调。
领导小组组长:分管校领导
小组成员单位: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信息化中心、学生工作部、校团委、保卫处
四、应急处置
一先期处置
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发生后,事发部门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实施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向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⒈控制事态发展,防控事态蔓延。事发部门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及时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防止事件蔓延。
⒉快速判断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尽快分析事件发生原因,根据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初步判断事件的影响、危害和可能波及的范围,提出应对措施建议。
⒊及时报告信息。事发部门在先期处置的同时按预案要求,及时向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事件信息。事件信息一般包括以下要素:事件发生时间、发生事故的网络信息系统名称及运营单位、地点、原因、信息来源、事件类型及性质、危害和损失程度等。
⒋做好事件发生、发展、处置的记录和证据留存。事发单位在先期处置过程中应尽量保留相关证据,采取手工记录、截屏、文件备份等手段,对事件发生发展、处置过程等详细记录,为事件调查、处理提供客观证据。
二应急响应及事件处置
⒈启动应急响应
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发生后,在先期处置基础上,由学校办公室组织召集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基本响应程序,及时掌握事件的发展情况,协调成员单位负责同志,研判事件级别、影响范围、发展趋势,根据研判结果启动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
根据校园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发布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对于特别重大或重大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需报请校长办公会,确定应急响应等级和范围,制定相应应急处理方案。对于较大或一般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集各相应部门,制定处置方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⒉制定实施处置方案
在本预案启动后,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我校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负责具体指挥我校特别重大、重大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指挥协调各部门做好较大、一般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其中,学校办公室组织协调学校各部门引导网络舆情、实施应急保障工作,落实网络信息应急处理安全责任;召集各成员及相关部门拟定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处置方案;组织落实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发布预案响应等级,督促、检查各部门贯彻落实网络信息安全事故整改工作。
党委宣传部负责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控、收集及分析,及时上报重要信息;根据网络舆情发展情况,拟定网络舆论引导意见;根据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发展程度及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研究决定,负责新闻发布工作,起草新闻稿和情况公告,及时、准确、客观报道事件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信息化中心分析查找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发生原因,制定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理的技术指导意见;根据该技术指导意见,联合拟定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处置方案;根据网络舆情,封堵校园网络有害信息;查封存在风险及有害的域名、IP地址、电子邮件。
学生工作部、校团委通过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和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积极引导正面网络舆论信息传播;引导在校大学生传播积极、正面的网络舆论信息,监测、控制有害网络舆情传播;开展网络安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舆论观。
保卫处取缔关闭网络舆情检测到的'制造、传播网络信息安全事件负面舆情的校内电子阅览室、网络教室场所;对严重影响学校声誉及安全稳定的不法分子,联系上级指导公安机关予以帮助。
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发生单位,根据前期处置及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研究决定,配合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实施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处理。
⒊应急结束
在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处置已基本完成,次生灾害基本消除,风险得到控制后,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
五、善后处置
一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事发单位负责组织制定恢复、整改或重建方案,报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实施。
二调查评估
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同事发及相关部门,对校园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教训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确定责任人。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处置的过程和结果向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六、监督检查
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执行本预案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预案操作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部门和负责人,将会同相关部门追究其相应责任。
七、附则
本预案由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各部门可参照本预案,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送学校网络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家教育部关于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及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信息技术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置流程(试行)〉的通知》精神,妥善处理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事件,遏制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有害信息的扩散,保障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现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订本预案。
一、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定义
1.信息技术安全事件定义。根据《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GB/T20986-2007,以下简称《指南》),本预案中所称的信息技术安全事件(以下简称安全事件)是指除信息内容安全事件以外的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设备设施故障、灾害事件和其他信息安全事件。
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信息技术安全事件的报告与处置工作,涉及信息内容安全事件的报告与处置工作仍按相关规定执行。
3.安全事件等级划分。根据《指南》将安全事件划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事件(I级)、重大事件(Ⅱ级)、较大事件(Ⅲ级)和一般事件(Ⅳ级)。
4.安全事件自主判定。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应根据《指南》,视信息系统重要程度、损失情况以及对工作和社会造成的影响,自主判定安全事件等级。
二、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直接负责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对学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提供人员和物质保证,指导和协调校内各单位实施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预案,处置各类危害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事件。
(二)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工作组
1.网络安全协调组
由宣传部、信息化技术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其职责是:当校园网中出现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及时清理有害信息,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查找非法信息的来源,关注事件处置动向,及时上报处置情况,完成事件处置工作报告。
2.网络安全技术组
由信息化技术中心、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其职责是:当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做到及时发现并紧急处置,保留事件现场及记录,尽快查出原因和处理问题,尽早恢复网络正常运行。
三、应急处理流程
紧急事件发生后,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应急工作小组迅速到位并进入工作状态,按照以下应急处置流程开展工作。
(一)在确认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后,第一时间向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汇报。
(二)领导小组获悉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后迅速了解和掌握事件情况,根据情况确定事件的性质,启动相应的工作机制。
(三)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网络安全处置小组按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迅速开展工作:
1.网络安全技术组
(1)断开网络连接。如在学校的网站、邮件等服务器上发现有害信息或其数据被篡改,要立即切断服务器的网络连接,防止有害信息的扩散。
(2)保留有关记录。对事件现场进行保护,完整保留有关记录内容。
(3)查找根源,解决问题。使用各种网络管理工具对事件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事故产生的根源,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彻底清除网络安全问题。
(4)恢复系统运行。采取措施尽快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条件的启用备用服务系统,没有条件的一定要等解决问题后才可以做系统恢复。
(5)恢复网络运行。在网络安全问题解决后,逐步恢复网络运行,监控安全问题是否彻底解决,直至网络运行正常。
(6)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针对此次事件总结经验,采取相应网络安全措施,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2.网络安全协调组
(1)迅速掌握情况。协调组人员应迅速赶到现场,了解事情的详细情况。情况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事件类型与分级、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初步原因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2)紧急报告。协调组把掌握的情况如实向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认为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向教育厅科技处进行口头报告,涉及人为主观破坏事件时,应同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
(3)关注处置进程。对事件的处置过程进行跟踪,密切关注事件发展动向,出现新的重大情况及时补报。进一步掌握事件造成损失情况、查找和分析事件原因,修复系统漏洞,恢复系统服务,尽可能减少安全事件对正常工作带来的影响。
(4)写出事中报告。在安全事件发现后8小时内,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教育厅科技处进行报送(报送内容和格式见附件1)。报告由学校信息技术安全分管责任人组织信息技术安全管理部门、系统使用单位和运维单位共同编写,由学校主要负责人审核后,签字并加盖公章报送省教育厅科技处。
(5)协助调查取证。如果涉及人为主观破坏的安全事件应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调查。高度重视事件的调查取证,协调有关部门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协助公安部门开展事件调查和取证工作。
(6)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总结事件教训,研判信息安全现状、排查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7)写出整改报告。事后整改报告应在安全事件处置完毕后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报送(报送内容和格式见附件2)。事后整改报告由学校信息技术安全分管责任人组织信息技术安全管理部门、系统使用单位和运维单位共同编写,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后,签字并加盖公章报送省教育厅科技处。
四、一般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置
发生一般安全事件时,应在学校领导小组领导下,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在事件处置完毕后5日内向省教育厅科技处报送整改报告(报告内容和格式见附件2)
五、整改类安全问题的报告与处置
在接收到教育部、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互联网应急办公室等信息安全部门发布的漏洞整改类信息问题时,应在学校领导小组指导下,由信息技术安全主管部门及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按要求将整改报告同时报送省教育厅科技处和省教育信息安全监测中心。(报送内容和格式见附件3)
六、工作要求
在安全事件应急行动中,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要服从指挥,密切配合,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