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设置 > 网络安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网络安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08 00:28:03

Ⅰ 如何提高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证信息化建设

1.完善救援通信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各级应该根据该单位所产生的应急救援预案去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并结合部队可能会执行的任务去变化及时的去修改方案,做到车辆和人员、装备细分化。在接收到灾情之后,各级通信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并根据灾情的实际情况和地形等特点,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成一支救援队伍并计划出应急预案。同时上级领导还需要迅速的调整人员,并根据预案对跨区域的应急通信保障做出相应的安排。
2. 做好重特大灾害_场应急通信三方面保障
在应急救援部队在赶赴到救援灾区之后,需要及时的和各级指挥部门进行沟通,向上级汇报救援现场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应急救援部队需要在救援情况下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其次,在小型的救援现场当中,应急救援队到达现场之后需要根据消防部门的指挥,而参加救援的所有消防人员可以在统一地区进行救援,还可以根据火势大小分到不同区域进行救援。所以,在开展救援之前相关部门需要考虑到救援现场的实际情况,保证二级网和三级网的畅通。
3.物联网消防安全监管平台
物联网消防安全监管平台由监控系统、报警网络、监控中心等部分组成。社会消防单位可以借助物联网消防安全监管平台,在第一间内了解火势的大小。与此同时,平台还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火势查询服务。物联网消防安全监管平台的主要特点就是:第一点,信息传递速度比较快,在第一时间内可以对危险源进行反馈;第二点,可以使用GPS和GIS更加准确的定位到火源位置和险情情况,为消防人员的灭火节约更多的时间;第三点,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物联网消防安全监管平台清晰地查看出消防人员巡查情况
4.加强通信保障信息化队伍建设
通信保障队伍建设对于消防应急救援工作开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各地的消防队伍需要按照实际工作和消防通信装备的情况去建立不同的救援队伍,做好日常的灭火救援、消防通信指挥等工作。其二,需要根据应急通信保障任务去制定不同应急预案,在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地域有针对性地、定期进行应急通信保障演练。应急通信技术的专业性比较强,消防应急通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消防部门需要一支既有专业的通信技能,还能适应未来通信发展的通信队伍。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和培训机制,并且要不断的创新思路改进培训方式,来提高各级人员的通信素质。在制定相关规定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的应急救援工作需求,使得参加救援的官兵可以真正的提高通信素质。 5. 建立严格高效的应急通信组织指挥程序
重大灭火救援行动,往往都需要跨区域作战,并且作战力量比较多作战时间也比较长,所以需要求高效的通信组织指挥程序。因此,各级消防部队需要按照上级所发布的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方案和管理制度,对于现场的通信指挥工作和通信组织、下达命令等进行严格的规范。并且要针对不同的灾害事故去采用不同的通信手段,并且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训练。在演练的过程当中,消防人员要做到分工明确、互相配合。
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信息建设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效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建设性工作,需要跟紧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根据应急救援工作发展需求,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费用投入。
来源: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06期)

Ⅱ 如何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

(一)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规、政策、标准体系。
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制定修订与其配套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科技管理、队伍建设与管理以及培训教育、运行保障等规章和标准。建设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指标体系。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经费保障、装备器材征用补偿、装备购置税费减免以及表彰奖励等政策措施。形成国家、地方、企业及社会多元化的应急体系建设保障制度。研究探索社会捐助、保险等支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的途径。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
建立完善省、市和重点县三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加强人员、装备配置,强化技术培训,落实运行经费,制定工作制度和协调指挥程序,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和救援决策水平。加强高危行业企业应急管理机构建设,落实应急管理与救援责任。
(三)理顺和完善应急管理与指挥协调机制。
完善国家、省级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和联络员制度,健全各级应急管理机构之间、应急管理机构与救援队伍之间的工作机制和应急值守、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区域间协同应对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完善事故现场救援队伍协调指挥制度。
(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
建设国家(区域)矿山、国家(区域)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和部分中央企业应急救援队,以及矿山、危险化学品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健全高危行业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完善队伍体系,形成区域救援能力。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各级救援队伍,实施社会化服务,发挥救援队伍在预防性检查、预案演练、应急培训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纳入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将矿山医疗救护体系纳入各地区医疗卫生应急救援体系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开展化工园区、矿山企业聚集区应急救援队伍一体化示范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资质管理,促进队伍素质提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水上搜救、船舶溢油、建筑施工、电力、旅游等行业国家级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配合各地公安消防部队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五)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建立完善政府部门、重点行业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实现政府部门与企业应急预案有效衔接。规范预案编制内容,提高预案编制质量,加强预案审查,建立健全预案数据库。编制应急演练评估标准,完善应急预案演练制度,规范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演练效果。
(六)加快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教和培训体系建设。
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型企业现有的应急培训资源,完善培训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安全生产应急培训体系。制定培训规划和考核标准。加强各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和救援队伍指战员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网络等,面向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普及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增强全民应对事故灾难的意识和能力。
(七)推动应急救援科技进步。
坚持以应急救援需求为导向,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形成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科技原始研发、创造创新、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机制。鼓励应急装备和物资生产企业、教学科研机构搞好产学研结合,加强应急救援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扶持和培育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研发机构和制造产业。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领域)为重点,优先推广应用紧急避险、应急救援、逃生、报警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强制淘汰不适应救援需要、不符合相关标准、性能不高的救援技术装备。
(八)加强应急救援支撑保障能力建设。
在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选择优势科研机构,重点建设一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术支持保障机构,加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科技研发、检测检验等能力建设。加快国家(区域)应急救援队伍大型救援装备储备,依托有关企业、单位储备必要的物资装备和生产能力,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和调运机制,形成布局合理、多层次、多形式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支持有关大专院校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和完善各类应急专家库,为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九)深化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和应用。
加快省、市和重点县以及高危行业(领域)大中型企业应急平台建设,完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强化各级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加强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深化应急平台在救援指挥、资源管理、重大危险源监管监控等方面的应用,注重通过应急平台体系,动态掌握各类应急资源的分布情况。
(十)加快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管体系。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明确监控重点目标,建立健全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提升重大危险源监控能力。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分级分类、检测检验和安全评估。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重大危险源动态数据库和分级监管系统,构建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机制。

Ⅲ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2022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资〔2022〕136号,于
2022年12月12日发布,立即施行。
本次修订有重大变化,总结出以下几方面:
新规变化点1
本次修订办法扩大了使用行业范围
《办法》第二条:新增了
民用爆炸品生产、电力生产与供应的企业二类行业(企业);
《办法》调整了交通运输
(第二十三条)、冶金
(第二十六条 )、机械制造
(第二十九条)三类行业(企业)范围;
3. 单列了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
(第三节 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
新规变化点2
调整了安全费用提取标准
适度提高了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烟花爆竹生产、机械制造六类行业(企业)安全费用提取标准;
___ 煤炭生产企业
第一节 第七条
(一)将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安全费用提取标准,
由每吨煤30元上调到50元;
(二)
增加了:高瓦斯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矿井,容易自燃煤层矿井吨煤30元;
___ 非煤矿山开采企业
第二节 第九条
(一)金属矿山,地下矿山安全费用提取标准,
由每吨10元上调到15元;
(二)非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由
每吨2元上调到3元,地下矿山由
衫饥野每吨4元上调到8元;
(三)小型露天采石场,即年生产规模不超过50万吨的山坡型露天采石场,由
每吨1元上调到2元。
___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
第四节 第十七条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主要变化点:
(一)矿山工程项目安全费用计提标准,
由原来的上调到二)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安全费用计提标准,
由原来的上调到3%;
(三)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安全费用计提标准,
由原来的上调到四)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通信工程安全费用计提标准,
由原来的上调到2%;
___ 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
第五节 第二十一条 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主要变化点: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安全费用提取
由4%上调到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安全费用提取标准
由2%上调到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安全费用提取标准
由上调到___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
第九节 第三十三条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主要变化点: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3%提取;
(三)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提取。
___ 机械制造企业
第八节 第三十条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主要变化点:
(一)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安全费用计提标准
由2%上调到二)上一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安全费用计提标准
由1%上调到三)上一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安全费用计提标准
由上调到___ 单列并细分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提取标准
第三节 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
(一)石油、天然气单位产量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为:每吨原油20元,每千立方米原气元;
(二)地下储气库企业按照上一年度营业收入的提取;
(三)钻井、物探、测井、录井、井下作业、油建、海油工程等企业按照项目或工程总费用的提取。
___新增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第十节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电力生产和电力供应企业(第十二节 电力生产与供应企业)提取标准规定。
新规变化点3
第二章 扩大了安全费用的使用范围
《办法》
将以下几点全新内容纳入支出使用范围:
(一)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预案制修订;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支出,机械化、智能化建设,安全;
(三)生产信息化建设、运维和网络安全支出;
(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支出;
或喊(五)从业人员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的奖励支出;
此外煤炭生产企业安全费用的使用范围增加了:
(一)冲击地压矿井落实防冲措施支出;
(二)智能化升级支出;
(三)煤矿智能装备及煤矿机器人等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非煤矿山开采企业生产企业安全费用的使用范围增加了:
(一)矿山冒顶片帮防治设施设备、尾矿库销库费用支出。
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企业安全费用的使用范围增加了:
(一)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监测预警设备及铁路周界入侵报警系统、铁路危险品运输安全监测设备支出;
新规变化点4
优化了安全费用监督管理机制
1.第三章 简化安全费用缓
提、少提审批流程;
2.第四十六条:对企业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和提取使用情况
不再作备案要求。
3.第四十七:将企业安全费用
“专户核算”规定调整为
“专项核算”。
4.第六十二条 、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明确了
肢返追责条款,为监管部门监督检查执法提供依据。
5.将监管部门建立安全费用年度统计制度在《办法》中进行明确,推动实现安全投入监督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新规变化点5
安全费用支出使用内容改动要点关注
1.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设施支出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预案制修订与应急演练支出;
2.开展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支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支出,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运维和网络安全支出;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3.将
从业人员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的奖励支出放在每个行业中;
4.将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支出放在每个行业中

Ⅳ 如何培训出专业的应急救援团队建设

一、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1.建立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制定推进方案,交流工作经验,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机构建设,*年实现所有省(区、市)和70%的市(地)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重点县和重点企业设有专门机构。
2.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地)级应急指挥机构间以及国家、省、市(地)级应急指挥机构与企业应急指挥机构和国家救援基地、骨干救援队伍间的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健全信息传递和通报机制,切实做到指挥有力、反应灵敏、行动迅速、施救有效。
3.理顺和建立国家级应急救援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责权统一、有利管理、有利指挥、有利施救的体制机制;强化基地人才储备、技术储备、装备储备、培训演练等功能,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应急救援区域联动机制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区域协调联动能力;制定国家投入形成的矿山、危化品基地资产管理办法,以资产管理为纽带,强化基地的各项管理工作,提升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4.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部门协调机制,对有关部门之间应急协调配合的内容和程序做出具体规定,充分发挥相互间的协调功能,加强信息通报、工作交流、情况沟通和支持合作,增强喊誉合力,协同应对事故灾难。同时,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充分发挥联络员的作用。
5.建立完善安全监管部门与气象、海洋、地震等相关部门协同应对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预报、预警、预防和救援机制;加强值守应急,及时掌握重特大险情信息和情况,及时发出预警通知,为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处置事故灾难提供保障。
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与矿山等专业中心的工作机制。
7.加强医疗救护与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建立矿山事故、化学事故医疗救护网络,形成快速响应、相互补充、协同作战的医疗救护体系。
二、加强预案管理,提升预案质量,完善预案体系
1.通过落实责任、逐级推动、典型引路和示范指导等措施,进一步健全针对各类事故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科学有效”的预案体系;推广预案管理典型经验,深化预案管理。
2.加强预案的报备、审查和协调工作,贯彻应急预案编制、管理有关渗裤规定,提高应急预案质量,增强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衔接性和可操作性。
3.制定生产安全事故预案评审标准,规范预案管理程序,完善预案管理系统,建立健全预案数据库,提高预案管理水平。
4.加强预案宣传、培训,编制预案简明手册和预案管理教程,使各级应急管理监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真正了解预案、掌握预案。努力推进预案常态化管理。
5.按照“突出重点、不求大求全,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应急演练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及时总结演练工作经验和教训,推广好的经验,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适时修订预案。切实通过演练,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教育公众的目的,以提高应急救援的协调配合和处置能力,提高救援效果,减少因盲目施救扩大事故。
三、落实“*”规划,推动科技进步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1. 明确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抓紧国家级矿山、危化、排水基地立项和建设工作;组织对57个国家级基地进行中期评估;组织编制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完成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同时,各地及基地所在企业要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搞好配套建设,全面提高区域作战能力。加强项目管理、实行法人负责制,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与速度,实现建设目标。
2.各地及骨干救援队伍所在的企业,要加强本地本单位骨干救援队伍的建设。制定骨干救援队伍的建设标准,按照体系建设规划提出骨干队伍规划意见,加大投入、加强建设、加快步伐、早日达标。
3.加强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组织编制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编制《国家安全生郑喊段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项目建议书》,重点解决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问题。以市级应急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为依托,加快推进国家、省、市(地)三级安全生产应急信息平台体系建设,优化整合资源,实现应急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
4.按照《“*”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针对煤矿瓦斯事故救援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的特点,选择国家级救援基地,制定建设标准,启动两个方面救援基地示范项目建设。
5.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安全生产科技规划》,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科技进步。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升应急救援技术和装备水平。
四、围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总体工作部署,进一步搞好事故救援和预防工作
1.进一步做好事故救援工作。要做到快响应、早出动,强化组织指挥,依靠专家决策,科学制定救援方案,有力有效施救,尽力减少损失。要加强事故救援指导协调工作,对较大以上事故要跟踪了解救援情况,根据救援需要及时协调调动资源和派员赶赴现场指导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隐患治理年”的总体部署,组织各类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其专业技术优势和特殊作用,积极投入到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当中,除参加本企业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外,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配合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到服务范围内的企业参与排查治理隐患。
3. 制定《应急救援队伍参与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办法》,明确应急救援队伍参与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职责;选择重点区域,在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重要岗位和关键部位的监测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基础上,实现与各级应急指挥机构的互联互通,在监测监控基础上建立预警体系。
4.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工作的通知(安委办[*]1号)文件精神,组织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积极参与自然灾害隐患排查、除险加固和隐患治理工作。
5. 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参与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工作机制,赋予其职责,明确检查内容、标准、程序和奖惩制度,推进应急救援队伍紧紧围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装备保障、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等重点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
6. 积极参与各类安全检查和督查,在检查督查中注意发现总结应急管理方面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以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积极参加事故调查,在调查中了解有关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以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
五、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加强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1.在各级各类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人员培训班中增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内容,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列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面向社会和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普及,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履行职责和义务。
2. 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出台的相关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和促进;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学习宣贯,在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体现应急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3.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规和制度建设,着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调研起草工作,研究制定《国家矿山救援基地建设标准》、《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基地建设标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管理办法》、《国家投入的应急救援资产管理办法》等与条例相配套的应急管理法规和标准。制定和完善应急管理地方性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
4.组织开展对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指挥体系、明确应急管理责任、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落实应急管理物资装备、开展应急培训演练等方面情况的专项检查督查,通过检查督查,促进工作。
5.会同有关部门着手调研制定矿山和危险化学品救护队员劳动保障制度、政府应急准备金制度、企业救援队伍提供社会服务、预防性检查等相关工作经济补偿办法和企业、社会物资用于应急救援的补偿办法等应急管理有关经济政策,为应急管理工作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
6.贯彻落实《突出事件应对法》和《安全生产法》有关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申请建立应急救援奖励基金,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激励机制。

Ⅳ 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应急救援是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纤氏决策,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树搭穗立”“三坚持”“三加强”的重要内容。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总体工作部署,围绕加快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完善企业应急预案的具体要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正不断向前推进。
以国家队建设为契机,推进区域队建设。按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标准建设7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目的是做出示范,推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国家队建设高起点,严要求,特事特办,急事快办,齐抓共建,探索出了国家、地方和依托企业三结合的建设模式,走出了一条国家对大型和高精尖救援装备给予重点投入、地方政府在资源保障和政策制度上给予必要支持、依托企业实施常态化建设的队伍建设路子。通过“硬件”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协调推进组织、装备、设施、制度和能力等建设,全面提升了国家队水平。特别是以开滦、大同和平顶山等国家队为建设试点,形成了“六加一”的成果;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为核心,围绕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机动能力、专业救援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发挥矿山救护队军事化、专业化的特点,探索了“四队一组”的专业队伍构成,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创造了经验、树立了样板,区域队建设进一步推进,地方骨干专业应急救援队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相关行业和中央企业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
以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为核心,推进应急信息化建设。目前,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已基本完成,初步验收已获通过;截至2011年底,北京、河北、辽宁、吉林、江苏、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11个省(市)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一期工程已建成运行;大批中央企业应急平台已建成运行,大型煤矿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应急平台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应急装备、应急物资、应急医疗、应急专家、应急地理等各类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数据库,加强了各应急联络员单位联动机制及信息沟通合作,完善了企业应急预案,强化了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的预报预警预防工作。
以提升应急救援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为重点,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应急救援装备研制和安全生产应急产业发展。大口径地面救生钻机、大功率的排水设备、综合功能较强的专业技术装备等设备装备的采用范围不断扩大,一批应急救援新技术、新装备得到推广和应用。集装箱式装备运输、矿用灌浆注胶防灭火工艺、多功能烟热模拟训练系统、矿山井下避灾硐室等研发运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与救援装备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大力开展新装备、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
寄希望广大的救护队指战员、更多的企业和专家、学者通过创新研发、交流合作、技术进步等手段不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毁枝散为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而努力。

Ⅵ 应急救援队伍

《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国土资源部要求加强地质灾害专业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建设,确保灾害发生后应腊陪急防治与救灾力量及时到位。目前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专业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武警部队、乡镇(村庄、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等。

(一)应急救援主体

广大人民群众是地质灾害营救队伍的主体。根据从1999年以来的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全国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4万多处。目前,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群测群防,就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通过接受培训,有组织地参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预防,及时捕捉地质灾害前兆、灾体变形、活动信息,迅速发现险情,及时预警,迅速组织疏散、转移,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一种防灾减灾手段。目前,我国已逐步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从2009年开始,国土资源部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规范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专门下发了有关通知。一是开展以县(区、市)为对象的群测群防的“十有县(有组织、有规划、有经费、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有警示)”建设(国土资发[2009]46号),首批已有321个“十有县”达标(国土资发[2009]174号),2011年1月14日,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又公示了第二批527个县(市、区)名单。二是开展基层国土所地质灾害“五到位”建设。就是对辖区内居民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简要评估到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员联系到位;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巡查到位;对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发送到位;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预案和人员到位。总结来讲就是要做到评估、巡查、宣传、预案和人员到位。三是建设地质灾害防治“五条线”。即行政管理、事业支持、应急处置、专家咨询、中介服务五条线。第一,努力改变国土资源系统地质灾害管理力量上下“倒三角形”结构的现状,督促市、县两级增加人员配备,加强行政管理一条线。第二,在已有的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市、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基础上,推进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的全面建设,建实事业支持一条线。第三,完善部级应急中心组织建设和支撑机构建设,细化应急响应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推动省级应急中心建设,建立应急处置一条线。第四,建立部级和省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队伍,鼓励市、县组建地轮昌蠢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队伍,建成专家咨询一条线。第五,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协会,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危险性评估迅余、勘查、设计、监理和施工各项资质的监督管理,努力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工程质量,建设中介服务一条线。

(二)专业救援队伍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全面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精神,成立省级综合应急救援总队。2010年6月9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加强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要求。公安部要求东部各省2010年底前建成应急救援总队,加快和促成各省依托公安消防部队建设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截至2010年12月,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挂牌综合应急救援总队。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总(支、大)队长、政治委员一般由公安消防总(支、大)队主官担任,第一政委一般由各级人民政府分管应急工作的领导担任。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是政府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骨干力量,接受政府的统一领导,服从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管理和调度。各地人民政府应赋予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最高指挥官在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机处置权,调动各专业队伍和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抢救生命,排除险情。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保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救援支队、大队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截至2010年7月,153个地级政府挂牌成立了应急救援支队,821个县级政府挂牌成立了应急救援大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般计划通过3年时间健全市、县两级救援队伍。

新组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救援总队是以承担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重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为任务,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的救援体系。

(三)应急救援专家

国土资源部为了充分发挥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在突发地质灾害事件处置和应急管理咨询工作中的作用,规范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的遴选和管理,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进一步增补了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加强地质灾害应急力量,制定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并报请国土资源部确定了36名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

此外,依照群测群防体系应建立部级和省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队伍,鼓励市、县组建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队伍,建成专家咨询一条线。目前,省级单位正在组建过程中。

(四)其他救援队伍

2001年以来,我国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建立了32支地震专业救援队,约5000人,在中国地震局的直接领导下,形成了我国的救援教官队伍。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矿山与危化救援队等几个国家级救援队和一批地震救援培训基地也相继建设并落成。

(五)应急救援技术

2009年8月13日,作为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技术支撑单位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应急办公室成立,这标志着全国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机构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卫星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并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2009年,我国加强了地质灾害应急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地质灾害应急网络、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和远程视频会商系统。配置了单兵作业、单兵防护、专业探测、信息通信和室内作业5类应急装备和应急设备54台(套),包括卫星应急通信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稳压电源系统、海事卫星电话、对讲机、发电机、超短波电台、手持GPS等。

2009年10月30日,在国土资源部应急卫星通信专网平台下建设的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突发地质灾害远程应急会商系统,通过卫星传输,实现了南江中心站、应急车载站、人工便携站和县、省、国家3级的互联互通及与灾害现场的四方视频会商,专家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会商和提出处理意见与建议。南江县是第一个实现与国家级突发地质灾害远程应急会商系统互联互动的县。

不久前,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在黄石市板岩山地质灾害现场进行了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演练。在这次演练中,无人驾驶飞机、飞艇、三维激光扫描仪作为宏观和定量监测装备,在整个演练过程中发挥了高新技术性能,获得了危岩体周边12千米,分辨率15厘米的高质量航拍影像和地面三维扫描成果。同时,无人驾驶飞机、飞艇更是实现了在远场起飞,转场至地质灾害点上空作业并安全返航的预定目标。地质灾害远程应急会商系统实现了多点互联互通及与灾害现场的多方视频会商。这也是我国首次采用无人驾驶小飞机、飞艇、三维激光扫描仪、多人工便携站等综合技术与多部门合作,通过地质灾害应急远程传输系统开展的地质灾害特大险情会商技术演练。

(六)应急救援后勤

应急救援后勤是有效开展地质灾害营救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支撑。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09年出台了《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地质灾害营救工作有关的资金管理办法。目前,全国共设立了10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市、区)也建立了地方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用于地震)。

Ⅶ 企业的生产费用是指

企业的生产费用是指在企业岁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生产耗费,称之为生产费用。
企业的生产费用包括:
1、直接支出:
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
2、制造费用:
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枝岩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
1、外购材料。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向外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备品配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向外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等;
3、外购动力。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向外购进的各种动力,包括电力、热力和风力等;
4、工资。这是指企业所有应计人生产费用的职工薪酬;
5、折旧费。这是指企业按照规定计算提取并计入生产费用的固定资产折旧;
6、利息支出。这是指按规定计入生产费用的借款利息减去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法律依据】: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五条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可由企业用于以下范围的支出:
(一)购置购建、更新改造、检测检验、检定校准、运行维护安全防护和紧急避险设施、设备支出【不含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规定投入的安全设施、设备】;
(二)购置、开发、推广应用、更新升级、运行维护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软件、网络安全、技术支出;
(三)配备、更新、维护、保养安全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
(四)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含建设应急救援队伍所需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人员培训等方面)、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从业人员发现报告事故隐患的奖励支出;
(五)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承运人责任险等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法定保险支出;
(六)安全生产检查检测、评估评乎搭历价(不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评审、咨询、标准化建设、应急预案制修订、应急演练支出;
(七)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

Ⅷ 如何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提高现场处置能力

一、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

要建立由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以及综合管理等领域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参谋、智囊作用,提高应急决策的正确性与科学性;要让应急管理专家全程参与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的决策咨询,加大专家工作保障力度,加强突发事件预测预防预警预报,增强突发事件应急的技术支持能力,确保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建设

要继续按照“专兼结合、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原则,建设一批关键时刻调得动、用得上、顶得住的高素质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加强防汛抗旱、森林草原消防、气象与地质灾害应急、地震应急、矿山与危险化学品应急、环境应急、道路抢通和运输保障应急、海上和水上搜救应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处置应急、市政公用事业保障应急、卫生与食品安全应急、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特种设备救援应急、通信与电力保障应急等应急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组织应急专业救援队伍进行业务学习、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三、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

要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把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覆盖至街道、社区和乡镇、村,由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本地区的民兵、预备役人员、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组建街道、社区和乡镇、村级应急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距离现场近、情况熟、反应快、行动快的优势,开展先期应急处置,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置和维护社会秩序,做好应急专业救援队伍的保障工作,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和物资发放,切实提高基层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强应急志愿队伍建设

要大力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制定应急志愿者队伍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共青团、红十字会、行业协会、民间组织的作用,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的招募选拔、组织管理、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完善应急志愿者队伍的物资装备、工作经费、人身保险等保障措施,逐步建立政府支持、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应急志愿者服务机制,切实发挥志愿者在应急的宣传培训、预防演练、辅助突发事件处置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应急志愿者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应急信息队伍建设

要建立应急信息员管理制度,明确应急信息员队伍建设的要求和应急信息报送的程序与方式,提高应急信息的传递能力,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畅通、高效快捷,为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赢得宝贵时间;要在政府工作部门、乡镇、社区、企业、学校和医院等基层单位确定专兼职应急信息员,组织信息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逐步形成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信息快速传递网络,确保应急信息报送的质量和时效。

六、加强应急研究队伍建设

要整合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管理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充实到应急研究专家学者队伍,针对应急管理中风险评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决策指挥、救援处置、恢复重建等关键环节,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及法制,应急管理的技术装备保障等开展研究,加大应急研究的财政投入,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处置能力。

Ⅸ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体系的要素是什么网络安全教程

学习网络安全的小伙伴,肯定都听说过应急响应,那么到底什么是应急响应?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体系的要素是什么?这是每个网络安全工程师需要了解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什么是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对应的英文是“Incident Response”或“Emergency

Response”等,通常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应对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做的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体系的要素:

(一)综合分析与汇聚能力

网络安全领域的应急保障,有其自身较为明显的特点,其对象灵活多变、信息复杂海量,难以完全靠人力进行综合分析决策,需要依靠自动化的现代分析工具,实现对不同来源海量信息的自动采集、识别和关联分析,形成态势分析结果,为指挥机构和专家提供决策依据。完整、高效、智能化,是满足现实需求的必然选择。因此,应有效建立以信息汇聚、管理、分析、发布等为核心的完整能力体系,在重大信息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汇集各类最新信息,形成易于辨识的态势分析结果,最大限度地为应急指挥机构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二)综合管理能力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领域相关的技术手段不断翻新,对应急指挥的能力、效率、准确程度要求更高。在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指挥业务的过程中,应注重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完整的业务流程,注重建立集网络安全综合管理、动态监测、预警、应急响应为一体的网络安全综合管理能力。

要切实认识到数据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结合日常应急演练和管理工作,做好应急资源库、专家库、案例库、预案库等重要数据资源的整合、管理工作,在应急处理流程中,能够依托自动化手段,针对具体事件的研判处置推送关联性信息,不断丰富数据资源。

(三)处理网络安全日常管理与应急响应关系的能力

1、业务类型不同。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较小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处置,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等,而应急响应工作一般面对较严重的信息安全事件,需要根据国家政策要求,进行必要的上报,并开展或配合开展专家联合研判、协同处置、资源保障、应急队伍管理等工作。

2、响应流程不同。日常管理工作中,对较小事件的处理在流程上要求简单快速,研判、处置等工作由少量专业人员完成即可。而应急响应工作,需要有信息上报、联合审批、分类下发等重要环节,响应流程较为复杂。

3、涉及范围不同。应急响应工作状态下,严重的网络安全事件波及范围广,需要较多的涉事单位、技术支撑机构和个人进行有效协同,也需要调集更多的应急资源进行保障,其涉及范围远大于日常工作状态。

(四)协同作战能力

研判、处置重大网络信息安全事件,需要多个单位、部门和应急队伍进行支撑和协调,需要建设良好的通信保障基础设施,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并通过经常开展应急演练工作,使各单位、个人能够在面对不同类型的事件时,熟悉所承担的应急响应角色,熟练开展协同保障工作。

阅读全文

与网络安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10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62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516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66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000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09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973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00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637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875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00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932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20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01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47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097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72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413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53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