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设置 > 网络议程设置经典案例

网络议程设置经典案例

发布时间:2023-08-10 02:38:15

Ⅰ 与传统媒体比较,在网络传播中进行议程设置有哪些不同

议程设置: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是通过大众媒介形成或影响舆论的理论假设.
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 麦康(McCombs,M)和肖(Shaw.D)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德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
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后来也有一些研究对报纸,广播电视媒介等不同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议程设置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1)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的阶段.
2)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3)议程设置功能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有关议程设置的直接表述最先见于1958年诺顿·朗(Norton Long)的一篇文章中:
在某种意义上说,报纸是设置地方性议题的源动力.在决定人们将会谈论些什么,以及多数人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是什么这些问题上,它起着很大的作用.
“新闻时效性”是关乎媒体议程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而网络,的时效性,当属现在最快.关乎媒体议程影响力的重要因素,网络是不可比拟的.
网络和议程设置理论出现的时间是接近的.议程设置理论是在传统的大众媒介的基础上提出的,可以说这个理论的提出者没有考虑到网络这个新一代媒体.所以议程设置理论在针对网络讨论时是有所变化的.
并且根据,议程设置理论中的特点分析.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显然网络,是具有议程设置这个功能点的.
其次,在某种意义上说,报纸是设置地方性议题的源动力.在决定人们将会谈论些什么,以及多数人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网络,虽然是现代化的一个虚拟平台,但是他也具备,设置议题的原动力.也再在决定人们将会谈论些什么,以及多数人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电视、广播等的现场直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和加强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方式与功能,但由于出版制作的时间、空间限制,由于内容甄别和把关的需要,通常不可能做到新闻信息的实时传播.
网络媒体完全可以做到实时更新、实时报道.也正是由于这个“时间差”的存在,使得网络媒体摆脱了只是转载传统大众传媒新闻内容的状况.实时互动性这个特点,使得网络媒体得以通过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加工手法等对传统平面传媒的媒体议程设置产生实质性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实现形式中,现场直播也是广播和电视能够采用的手段,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传统大众媒体的快速实时性特点.但是,广播电视的直播一般适用于偶然性和突发性的新闻事件,而现实生活中,实时性互动传播在传统电子媒体的日常新闻传播过程中并不是报道的主要形式.
而从网络中,这样一个新媒介,立即衍生出一个,多元互动性的影响 .
多元互动性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另一个重要属性.网络媒体的多元互动性可以帮助受众形成公众议程.网络媒体作为一个被多元要素影响的媒体,一部分传播权力分散到广大网民手中,传统新闻发布的单向度信息传播变成了互动性多向度信息传播.传统媒体不再是第一手的、或者唯一的新闻来源,多元化的传播者、复合式的传播形态、多样的传播渠道等因素,使得以网民为代表的公众可以自行选择、加工信息,并通过网络传播形成网上舆情.一些重大事件,如SARS事件、农民工工资问题等,网上舆情对于媒体的议程设置起了很大作用,进而影响到政府议程.

Ⅱ 在传播学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中有“媒介使用越方便省力,越能适应受众的导向需求”的结论,不懂,求解!

联想一下历史和实际情况,就容易理解了。
比方说:当初是报纸一家独大,后来出现的广播,相比之下,广播更为实用方便吧,出现的广播剧:“外星人入侵地球事件”,引起了众多人的恐慌,尤其是妇女,因为她们在做家务的时候,喜欢收听广播。
再后来出现电视,娱乐功能更为强大,更喜欢迎合受众,比如美国的暴力影视。
再后来的网络,不仅综合功能强大,而且还能增加互动功能,更得人们的青睐,很多的网络热点话题其实一半是由网民推动起来的,正式如此,议题设置更为适应受众的导向需求。
现在的手机媒体微博微信,也是使用越方便,越能适应受众的导向需求。

其实怎么说呢?任何一个理论超出一定的范围后,都会变成谬论,想想看,现在网络是最大化的开放与自由,手机媒体几乎是人手一部了,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有很多痛苦的事情呢?这些媒介不可否认传播了一些议题,但更多的是在娱乐化、低俗化,对于有点冷静分析的人来说,一点也不能或者反映不出他们的导向需求。

Ⅲ 网络时代议程设置功能失效了吗

议程设置功能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虽然不能直接决定人们怎么想,但可以左右人们想什么。大众媒介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影响人们去关注某些事实或意见,并通过设置议题不同显着度的方式来影响人们讨论议题的顺序。

有人说,在网络时代,网民自主选择的权利提高了,不再是被动地局限媒体为我们设置的议程圈层里,我们有自己的价值选择标准并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议程选择思维模式,因此在网络时代,议程设置功能已经失效了?

答案是否定的。

(1)大众媒体议程设置的长期作用

大众媒体对于受众的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这些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认知是态度的基础和前提,而态度又是行动的先要条件,因此对受众认知方面的影响是最深刻的。而这种认知效果的扎根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大众媒体“长期洗礼”的过程,要想一下子摆脱大众媒体对于议程设置框架的束缚是痴人说梦。

世界上一切事物不是创造就是模仿,婴儿牙牙学语,不也是模仿,人一生下来就自然而然身处在媒体为我们构筑的信息环境,我们只能模仿媒体传递出来的价值观,对于这种认知模式也已经习以为常。因此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已经根深蒂固。

(2)议程的话语分析

传统的议程设置中的议题是经民意调查出的公开话题,而网络上的所谓的公众议程只是少数网友讨论的话题,而大多数网友并不是以网络为直接信息来源,所以网络上的公众议程对于议程设置理论并没有直接影响。

网络上的很多的舆论中心一开始只是被少数网友所关注,而只有经大众媒体转发,才使得该舆论中心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因此大众媒体的中介作用不容小觑。大众媒体的“引发舆论”功能就是通过议程设置所实现的,这是这个时代所赋予的特征,也是这个时代受众所赋予的权利。

(3)网络对议程设置的影响

在一个民主的国家,媒体议程一般来自于部分公众的议程,网络只是部分群体议程的表达渠道,它并没有改变整个制度结构,所以目前还不能说,议程设置功能在网络上失效了。

但是网络确实给大众媒体议程设置造成了冲击,它的表现不是设置方向发生逆转(公众议程反过来影响大众媒体议程),而是大众媒体设置普遍性议程的能力下降。

Ⅳ 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核实践发生了哪些变化

经典新闻传播理论对推动人类传播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新闻传播理论受到了挑战。网络媒体的普及使传播环境发生了裂变,一些适用于传统媒体的理论在网络时代依然适用,但是也有不少理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本文探讨议程设置理论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的变化。

议程设置理论概述
议程设置理论的基本思想最初来自于美国新闻工作者沃特·李普曼。早在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就提出,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的活动。“拟态环境”是指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关于世界的看法,与现实相比,这种看法总是不完整的,并且通常是不准确的。①这种“拟态环境”是由媒体设置而形成的。他认为,我们的行为是对这个“拟态环境”的反应,而并非对真实环境的反应,我们只能看见媒体所反映的现实,这成为议程设置理论的思想发端。1972年和1976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总统竞选研究中,通过定量研究证实了这一理论假说,他们的研究标志着议程设置理论的诞生,为传播效果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随后,有众多传播学者对此作了进一步研究,使这一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学者郭庆光在其《传播学教程》中对议程设置理论这样表述: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②如今,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背景下,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时代已经到来。网络中多元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权的泛化,使受众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使传统媒体中议程设置理论的基础被打破,新的传播模式中议程设置理论发生了改变。

新的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变化
随着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展开,“议程设置功能”的有关概念也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议程设置理论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广受关注的话题。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发生了变化或得到了修正。
1.受众的地位改变,议题设置主体发生变化
传统传播过程中的受众总是被动地接收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无法同媒体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他们只能在媒体为之设置的议题中挑选和接收信息。而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释放了受众参与信息传播的主动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来挑选新闻信息,或发表自己的看法。互联网因其网络分布式传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媒体的控制权,能实现传者与受者的互动双向交流,公众和媒体成为议程设置的共同主体。
新媒体时代,议程设置主体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首先,议程设置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其次,议程设置主体地位具有平等性,不同的议程设置主体间呈现互动交叉性。③这就是新闻传播领域出现的“二重议程设置”现象,即在传统的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之外又出现了 “网民议程设置”,使原先“沉默的大多数”不仅不再沉默,而且积极参与到社会议题的讨论中来。
2.公众的自我议程设置出现,个人议题更易转化为公共议题
在新媒体时代,公众议题是自我形成,而不是设置形成的。公众议题形成的过程或方式也变得很简单,那就是“互动”,公众在互动中选择哪些事情或议题是重要的。网络时代公众自我议程设置功能的实现,是对“议程设置”理论内涵的补充和延伸。如果公众自我设置议程引发社会普遍关注,那么这一议程就会进入传统媒体的议程范围,在网络传播中,某一网民自我设置议程如果能很快引起大量网民关注,也就会很快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④传统媒体关注后又会很快转化为公共议题。总之,个人议题更加容易转化为公共议题,网民成为许多议题的第一设置者,经过网民的激烈讨论互动以及各大媒体的转载和重新设计,最后上升为人人皆知的热门议题。
3.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弱化,网络媒体增强了议程设置的时效性
网络媒体改变了网民的思维方式、信息接收方式,实现了从下向上的传播,不仅可以放大一些重要新闻的影响力,也会弱化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有些议题可能是传统媒体比较关注的问题,但如果网络媒体不予重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力就会弱化。
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增强了议程设置的时效性。根据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人们在接受外部信息时往往更相信第一次看到、听到的情况。网络媒体的快捷性等优势,使它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随时随地发布消息。比如,在温州动车事故等突发事件发生后,微博等自媒体就同步直播事件的进展,在第一时间为公众设置议题。因此,新闻时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媒体对公众议程的设置能力。
4.媒体间的议程设置进一步发展
议程设置不仅存在于媒体与公众、媒体与政府之间,同时,不同的媒体之间也存在着议程设置。在网络媒体出现以前,传统媒体一直是公共议题的设置者,并且引导着公共舆论。然而,由于互联网的低门槛、信息发布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强等特点,每一位网民都可以成为议程设置者。一旦网民设置的议题被广泛关注和讨论,该议题的重要性和显着性就会大大提升,很快传统媒体就会将这一网络议题引用过来,进行深入讨论。凡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议题,都存在着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积极互动的现象。比如在2012年的宁波PX事件中,由于网民对这一问题的争议以及意见领袖在微博上的助力,使该议题在网络上被迅速扩散和传播,随后传统媒体相继跟进报道,最终促成了事件的解决。另一方面,一些强势媒体的报道也会对一些小媒体的报道产生影响,比如人民日报及中央电视台侧重于报道哪些方面的新闻,各省、市媒体就会以此为导向来组织相关新闻报道。

结 语
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和影响,也因此为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媒体的出现也促使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发生了变化。大众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没有终结,但的确在弱化,而社会生活并未因此就失去了议程的设置,各种议题仍然在公众中不断地传播着。正如麦库姆斯所言:“不可否认,因特网的确会带来新闻媒介议程设置效果上的一些变化,但在目前看来,这些变化仅仅是某种程度上的变化,细节上的变化,而不是议程设置本质上的变化。”⑤
注释:
①【美】麦库姆斯着,郭镇之 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24页
②刘德杰:《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探析》,《新闻窗》,2009年第4期,第88页
③徐春霞:《新媒体时代的议程设置“主体”分析》,《新闻窗》,2009年第6期,第77页
④谷频:《网络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军事记者》,2004年第11期,第48页
⑤董文娜:《网络时代议程设置理论的新变化》,《青年记者》,2010年2月下,第37页

Ⅳ 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政府如何回应网络舆情?
在处置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论的过程中,如何消解各方的猜疑与分歧、体现权力的公信力,考验着党委政府的决心;如何在各种批评和指责中与网络民众展开全方位的沟通和交流,锤炼着每位领导干部的智慧。网络治理的建设期,掌握舆情处置的时、度、效原则是各级领导干部克服“本领恐慌”提高科学应对水平的秘籍。
1、掌握时间。可以搭建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系统类似舆情预警机制网络舆情管理平台。一要快速度。第一时间抢占舆论的制高点,在舆情处置的黄金时间里及时发出正面声音,和“谣言”赛跑,做到关键时候不失语。二要适时机。需要表明立场和态度之时,马上回应,坚决不能拖拖拉拉,防止因议论而陷入被动;存有争议的焦点问题并非越快越好,而是要慎重对待,根据调查情况,选择 合适时间节点适时引导。
2、把握尺度。一要注意广度。向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消除可能产生负面舆论热点的信息盲点,真正遏制谣言,引 导舆论走向。二要考虑深度。舆情处置回应必须把握好边界和底线,争取冷热均衡、疏密得当、深浅适宜。三要严把精度。回应要解决舆论关心的焦点问题、抓住莫 衷一是的热点问题和网友应知而未知的盲点问题,引发共鸣,进而有效地引导舆论。
3、注重效果。一要见到成效。当下,舆情事件下的网络舆论正由喧嚣哗然逐步趋于理性,一些无良媒体和公知兴风作浪的空间正受到挤压,网络民众体现出 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我们要认真研究网络传播规律,调整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方式,运用网友能接受的网言网语,加强沟通交流,积极打通两个舆论场。二要建立长 效。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要标准兼治,建立常态监测和研判、预警、应急机制;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发挥各媒体优势,立体化、多 渠道展开舆论疏导,不断提高应对网络舆情水平。
在有效处置网络舆情化解舆论危机的课题上,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科学应对。坚守网络舆情应对三原则,不仅可以让网络秩序和正义不再迷失在路上,而且还可以让舆情处置应对的自信悄然回归。

Ⅵ 阿卡普尔科模型

哈贝马斯将大众传媒的出现视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形成和瓦解的线索之一。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发生时,“信息的交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商品交换的要求,信息本身成为了商品。……一部分现成的信息材料被定期翻印,匿名发表——这样,它们就获得了公共性。”①“借助于新闻媒体,政府当局已经把社会变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公共事务。”②在公共领域政治功能转型时“传播机构最初的基础被彻底颠覆了……由于商业化以及在经济、技术和组织上的一体化,它们变成了社会权力的综合体……公共传媒的批判功能不断受到侵害。” ③即,传媒公私性质的变化是公共领域转型的线索。哈贝马斯认为大众传播机构的出现,使得公共利益“实际上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公共舆论。”④在大众传播的时代,信息失去了公共性而成为大型社会机构的产品。大众传媒主导了舆论,公众失去了批判的能力,沦为舆论的傀儡:公众(Public)成了大众�Mass、公众传媒成了大众传媒、公众舆论成了大众舆论。
大众传播理论中的议程设置理论⑤给出了哈贝马斯意义上大众舆论具体的注释。具有个人传媒特征⑥的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个体自我传播的时空界限和传播对象的范围,改变了个体与大众媒体间“别回嘴”⑦单向的交流方式;网络中双向的交流方式有助于恢复个体的批判性,为实现由“商谈形成的公共舆论”对抗大众舆论提供了可能。理论上,网络提供了个体与大众之间(或者是个体交往和制度交往)平等对话的条件,可以被视为建设(重建)公共领域的曙光。本文,采用“阿卡普尔科模型”的第1、3种模式定性分析BBS上形成的议题,分析(1)、个体在网络上进行议程设置的能力,(2)、网络议题和大众媒体议题之间的议程设置关系;从经验上探讨网络空间里,恢复真实交往、形成公共舆论的可能。进而,思考网络形成公共领域的潜力。
一、调查方法
1、模型选择
“阿卡普尔科模型”第1种模式:一系列主要议题的新闻报道与集中的公众议程的比较。第3种模式:调查在一段时期内媒介就某一单个议题的报道对公众意见倾向的关系。⑧其中模式1,大众媒体的议程排序参照李本乾、张国良的研究结果。⑨本文所称的大众媒体,相应指的也是主流媒体。
2、样本选择
研究选择了某BBS上的议题作为研究对象,有以下两个原因:(1)该BBS是以学生为主体,具有民间性质;群体的教育背景较好,其完全的自主性可以作为大众媒体的空白对照;(2)该BBS是目前我国最优秀的校园BBS,在线人数最多,讨论水平最高,讨论尺度最为宽松。
(1)模式1的样本来源:8月16日某BBS上某版(以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为主)内的全天225个议题(议题筛选见样本处理)。8月23日某BBS上近期100个热门议题(涵盖该BBS中所有热门议题)。
(2)模式3的样本来源:以“金牌”为检索词,检索某BBS上某某版内关于奥运金牌的议题得到23个议题,帖子数166个。
3、样本处理
(1)模式1的样本处理:由于是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网络上日常议题和大众媒体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删除强制回帖的议题,删除具有特殊时间段的议题如:奥运、抗日纪念日、亚洲杯、高校招生(但是保留由以上议题引发的讨论性议题)的议题,以及版规讨论、历史常识介绍;合并了相同ID设置的重复议题。从当天301个议题中筛选出225个议题。按照李本乾、张国良的分类主题进行归类统计。对一个提议中涉及到不同的主题或主题不明确的,则在每个相关主题相应都计入;如议题“如此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看越少越好”涉及到社会和教育两个主题,则在这两个主题中议题数上各加1个。
8月23日某BBS上近期100个热门议题,由于网络议题的特点,按照龚蕾的分类增加了:情感生活、休闲娱乐、日常生活等主题。⑩统计方法同上。
(2)模式3的样本处理:按照帖子与主流媒体观点相一致、冲突以及持中间立场进行分类。
4、分析方法
(1)本文中将BBS上楼主(第一个发贴的人)的帖子称为议题,通过统计不同类型议题的数量,定性描述不同分类主题在BBS上议程排序。
(2)通过统计回帖的数量来确定:议题是否被重视、网民间交往是否形成了讨论。
(3)因为考虑到浏览次数并不能反映作者和读者间的互动,所以不考虑帖子被浏览的次数。但是,浏览数量可以作为热门帖子的衡量标准。
二、结果及分析
1、模式1的统计结果及分析
表1以议题的数量来确定主题的排序,可以见,BBS的主题排序和大众传媒相比较,存在自身的主题排序,即独立于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
表2以热门议题的来确定主题的排序,即,以回帖的数量和被浏览次数来确定主题的排序。和表1相比,可以见BBS上独立于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更为明显,休闲娱乐、情感生活是BBS上主要的议题。表2的数据也从龚蕾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紒纭矠
以上两个结果似乎反映了BBS上存在着独立的议程设置。但李本乾、张国良的研究结果�9�表明,大众的具体议题存在着许多前置因素,而没有表现出直接出的议程设置效果。BBS上议题的前置因素可能由于(1)以学生为主体,(2)网友猎奇和求异心理决定的:前一个因素决定了BBS上教育的议题和休闲娱乐、情感生活议题排序要高于大众媒体的排序,而经济类的议题排序较低。后一个因素则影响了贴子的人气和议题的重复设置:热门贴的其中一个评价标准是浏览该议题的人数决定的,一个新奇的标题往往有助于跳高议题的浏览量;对于自己熟悉的议题,发贴者往往更倾向于自己发贴而不愿意跟贴。
另外,从本研究选择的参照系来看,其主题排序来自《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云南日报》和《新民晚报》等综合性的报纸,而没有统计专业性报纸的议题。其次,该参照系没有考虑被调查对象的身份因素和阅读习惯等心理行为因素。
根据以上校正,只排序社会、政治、教育三个主题,则可以发现BBS上的主题排序与大众传媒的主题排序相关:都是社会、政治、教育。这个假设在对超过150个回帖的热门议题的分析中(见表3),得到了间接的证明:大众传媒决定了BBS上议题的重要性(统计方法同上)。
从表3可以看出大众主题在BBS上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尽管BBS上个体可以通过设置议题来引发讨论,但是网友关注的更多是大众主题,也就是,大众媒体设置的议程。
2、模式3的统计结果及分析
8月16日起,某出现了直接以奥运金牌为标题议题《中国队拿的金牌有什么意思?》;20日版内转载了一篇题为《警惕奥运金牌的陷阱》一文,将奥运金牌的讨论推向了高潮;在24日以版内合集的形式出现以《奥运会金牌数量是跟国家实力和国运成正比》为题的文章,讨论接近尾声。该议题历时9天,发表议题23个,回帖143个。与此相关议题延伸到对奥运精神的思考等问题,形成了版内讨论的小高潮。同期主流媒体则未有相似的报道。但BBS上群体的立场却和主流媒体对奥运金牌的报道立场基本是一致的。
虽然,版内出现了23个议题中,有15个与主流媒体的立场相冲突,但是从帖子总的数量分析BBS上网民的立场,可以发现网民的基本立场和主流媒体保持一致:肯定奥运金牌对于民族自豪感、象征国运昌盛具有正面的意义。这部分帖子占了43.4%。持中间立场的的帖子基本认同金牌的价值,但,要求在体育和其他社会问题、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这部分帖子占了21.7%。也就是肯定的立场占了近2/3强;并且,考虑到该版面讨论的宽松程度。所以,可以认为在BBS上出现了大众议程设置的现象。
三、讨论
以上调查简单勾勒了大众媒体对网络议程设置的线索,对网络和大众媒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还有待于更深入的实证研究。然而,本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网络解放了个体交往的时空边界,为个体设置公共议题提供了可能;但是,个体在网络上进行议程设置的能力十分有限,网络中仍然存在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现象。
1、个体在BBS上设立的议题不是自觉地以普遍价值为目的,而是以宣泄情绪为目的。
“公众舆论试图为社会领域建立的法律除了普遍性和抽象性的形式标准外,还要求自身具有合理性这一客观标准。”紒纴矠而BBS上的议题则多以宣泄情绪为目的。龚蕾的研究表明情感和休闲娱乐是BBS重要的议题,三个调查案例中这两个主题占了50%到70%不等紒紞矠,其比例与本项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蓝劲松、咏鹏的研究也表明网民将BBS作为化解压力的渠道。
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将问题指向普遍合理性标准时,议题作者往往表现出极端立场和武断的态度,而非以探讨真理为目的。如有网友评价BBS上的讨论“写作文要在最后拔高一下,升华一下主题,和大道理联系一下。……平凡事中上纲上线。丁点儿大的事要和民族命运、大学前途联系在一起;一个特例可以推出社会的腐败、学校的堕落。” 紒紟矠从表4也可以看到,对问题能持批判立场的帖子只占了21.7%。非商谈的交流方式,往往将议题限制在单纯的“支持”和“反对”上。
2、个体可以在BBS上设立议题,但是展开讨论的能力十分有限。
BBS上某个议题如果要形成议程设置,则必需具备一定的回帖数量和持续足够长的保留时间,但网络行为的特征限制了个体间展开讨论,形成议程设置的可能性。
热点议题持续的时间大体都在一周到半个月左右,而且,议题的交流缺乏连贯性。这些特点在本次调查以及陈彤旭、邓理峰的研究中得到了体现紒纺矠。以某为例,8月16日,版内议题301个,回帖367个,平均每个议题只得到1.2个回复。从8月16日到22日,版内有议题2634个,回帖2149个,平均每个议题得到的回复不足1个。一周内被浏览超过100次,或回复超过10个的议题只有42个,只占总议题的1.6%。再如本次调查的“奥运金牌”的议题持续了9天,而没有进一步的讨论。
造成BBS上议题回复少、持续时间短的现象,可能是由网民的行为习惯和BBS的管理方式决定的。网络上海量信息决定网民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认真阅读每一个议题。以某为例,每天更新的议题数量约为300个。而且,一般发帖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宣泄情绪紒紣矠,缺乏理性的思考。此外,BBS上保存议题的时间是有限制,议题的时效性显着。还以某为例,可以浏览到一周之内的议题,可以检索到10天内的议题。
3、BBS上设立的议题和制度的联结能力有限。
存在着网络推进了民主化进程这样的提法,而且,也可以举出若干例子;但是,这种乐观的情绪必须将网络和现实中制度的运作联结在一起讨论才更具说服力,需要分析案例因果流向的关系。
BBS是否具有联结制度的能力,要从BBS与制度间关系来探讨。对于BBS的作用典型的论述是这样的:“在事态得到缓解,或情绪得到释放后,BBS议题常常就发生衰变乃至终止,这表明BBS有类似社会安全阀的意义。”紒紤矠也就是说,制度将网络虚拟生活视为对现实生活的保护带、缓冲带,而不是将其视为个体和制度间对话的平台。对BBS这种定位限制了网络交往对制度交往的建设性输出。
四、思考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具有乌托邦的性质,以恢复人际交往为目的,向我们展示了“自由世界”的某些特征:多元共处,非“策略”、非暴力等。所以,可以运用公共领域的概念分析社会子领域间的权力关系,“通过网络是否能够实现公共领域”的立论显然太强;而一些相对弱的立论如 “网络为民主化开辟了新的道路”等 “技术决定论”立场,则十分有吸引力。
然而,要理解网络在什么样的程度上成为人类解放的条件,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网络的技术内涵。技术解放了人类活动边界;同时也孤立了个体、削弱了个体的话语能力。网络已经提供了一个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大众”间商谈的平台,但是在这个平台上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商谈。“只有当公众舆论或多或少是经过讨论,即根据重要信息、具有充分理由,以及是人的自发活动能够由下层形成时,才是有价值的。” 紒紥矠
1、网络也是工具的,网络形成的社会是制度对个体生活的延伸而非个体生活对制度的超越。
网络和其他技术一样是人类目的理性的体现,没有先验的价值取向。网络拓展了人类的交往的时空边界,如BBS为每一个个体提供了面向群体进行自我传播的条件。但是,相应制度如政府、大众传媒、商业组织等大型机构的网络化,改变了网络传播的私人性质、赋予其越来越多的大众传播性质、实现了对个体更有效力的控制。个体在网络上相应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不仅如此,网络的普及加剧了原本错综复杂的制度间竞争。“通过媒体与互联网为其他国家设置议程,这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中一种软力量的入侵。”紒紦矠
此外,网络社会的出现并不会改善社会阶层间的对抗,而是改变社会分层的状况、扩大了“知沟”效应。“未来社会将出现两大互相对抗的新的阶级或阶层,即掌握和控制信息的群体�knows和不占有信息的群体�knows-nots,前者是网络中的技术强者而后者为弱者。”纾纷矠技术掌握者制定规范、单向地和具有同样技术水平的网络使用者进行约定,只是象征性地照顾技术上的弱者。
2、网络形成的是一个自觉的虚拟空间,而构筑现实空间的元素则具有神秘性,不可反思。
个体参与了网络中虚拟空间的建构,能自觉地意识到:网络的交往的虚拟性质。相应,也能够自觉地限制着虚拟生活的范围。而构建现实空间的元素大大超出了个体参与的能力而具有神秘性,强迫个体接受既定的“真实”,限制了个体的反思活动:制度生活的真实性远远高于网络生活。
以BBS中的交往为例,表现为个体自觉地意识到了网络主体和网络行为的虚拟性。蓝劲松、咏鹏的研究表明纾纭矠拥有两个以上ID的网民占90%以上,网民会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ID。该调查还显示95%以上的网民接受BBS的虚拟性——解除了现实交流中的许多禁忌,将它作为化解心理压力的途径,但一般不会将BBS上建立的关系反射到现实生活中。即,个体参与了网络虚构的过程,从而意识到“这是假的”;因此,可以自觉地限制网络“真实”侵蚀现实“真实”。
相反,现实生活的构建过程独立于个体的参与,个体无力反思现实的空间,而不得不接受其真实性。例如,大众媒体延伸了人们“听”、“看”、“想”的范围,扩展了人们周围的世界。但在这个扩展和延伸了的世界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可能亲身参与、亲自体验。因此,制度中的大型机构能创造出网络交往更加真实的“世界”。
3、网络促生了亚文化群体的形成,但是这些群体的活动仍然被局限在制度范围之内。
虽然,网络提供了一个与制度协商的平台,但是网络中形成的议题最主要还是局限在休闲娱乐、个人情感交流上。其中,一些亚文化群体的网络社区尤为引人注目。这些亚文化网络社区,以相近的价值观为基础,交往中比较容易形成共识。例如网络中非商业目的的音乐、体育、电玩等BBS,一些BBS的主题甚至细分到以某个明星、某个游戏为主。这类网络议题在形式上确实形成以“真实性、正当性、真诚性”为目的的交往;网络社区中个人通过协商完全自主的设立了“公共性”议题。但是,这些社区本身却是消费文化在网络中的延伸。马尔库赛对消费文化的批判同样适合于这种现象,“正是这合理的世界,单靠设备的分量和能力,封闭了一切逃避行为。……对立面的征服和同一,在高级文化向通俗文化转变中找到它的意识形态荣誉。这种征服和同一是在增长起来的满足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的。”纾纴矠
另一方面,也不能落入马尔库塞的窠臼,将解放的希望寄托在亚文化群体身上。“有一些亚阶层……他们全都在民主过程之外存在着;他们的生活最直接最现实地要求结束不可容忍的条件和制度。因此,即使他们的意识不是革命的,他们的敌对行为也是革命的。”纾紞矠因为,在网络中亚文化群体中形成的议题,除了其虚拟性和消费性主题的特点外,这类议题是在预设的合理性标准下形成的,没有探讨议题合理性的必要。而设置这些合理性标准的则是制度交往。因此,这些议题游离于普遍价值,是边缘性的议题。以本研究为例,边缘性的议题占热门议题的80%以上,但是回帖的数量只徘徊在20、30个;而且一般是对发贴人的支持和鼓励,没有商榷的愿望。
综上所述,真正的解放必须指向“如何形成批判主体”。建设(恢复)公共领域的希望还必须落实到恢复主体的批判性上。只有批判的主体活动,才能形成具有批判性的议题;只有批判性的议题,才能将活动导向发现普遍的价值。

阅读全文

与网络议程设置经典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483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41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468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43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952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180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923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178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596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834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575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888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597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370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24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072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46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367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30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