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网络安全的措施有哪几点
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护网络安全、保护应用服务安全和保护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各个方面都要结合考虑安全防护的物理安全、防火墙、信息安全、Web安全、媒体安全等等。
1、保护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为保护商务各方网络端系统之间通信过程的安全性。保证机密性、完整性、认证性和访问控制性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
2、保护应用安全。
保护应用安全,主要是针对特定应用(如Web服务器、网络支付专用软件系统)所建立的安全防护措施,它独立于网络的任何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虽然有些防护措施可能是网络安全业务的一种替代或重叠,如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在应用层上对网络支付结算信息包的加密,都通过IP层加密,但是许多应用还有自己的特定安全要求。
3、保护系统安全。
保护系统安全,是指从整体电子商务系统或网络支付系统的角度进行安全防护,它与网络系统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各种应用软件等互相关联。
安全隐患
1、 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无控制机构的网络,黑客(Hacker)经常会侵入网络中的计算机系统,或窃取机密数据和盗用特权,或破坏重要数据,或使系统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直至瘫痪。
2、 Internet的数据传输是基于TCP/IP通信协议进行的,这些协议缺乏使传输过程中的信息不被窃取的安全措施。
3、 Internet上的通信业务多数使用Unix操作系统来支持,Unix操作系统中明显存在的安全脆弱性问题会直接影响安全服务。
4、在计算机上存储、传输和处理的电子信息,还没有像传统的邮件通信那样进行信封保护和签字盖章。信息的来源和去向是否真实,内容是否被改动,以及是否泄露等,在应用层支持的服务协议中是凭着君子协定来维系的。
5、电子邮件存在着被拆看、误投和伪造的可能性。使用电子邮件来传输重要机密信息会存在着很大的危险。
6、计算机病毒通过Internet的传播给上网用户带来极大的危害,病毒可以使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数据和文件丢失。在网络上传播病毒可以通过公共匿名FTP文件传送、也可以通过邮件和邮件的附加文件传播。
㈡ 网络安全需要哪些基础知识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可以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被中断。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什么是木马? 木马是一种带有恶意性质的远程控制软件。木马一般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就是本地使用的各种命令的控制台,服务器端则是要给别人运行,只有运行过服务器端的计算机才能够完全受控。木马不会象病毒那样去感染文件。
什么是防火墙?它是如何确保网络安全的? 使用功能防火墙是一种确保网络安全的方法。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如可信任的企业内部网和不可信的公共网)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惟一出入口,能根据企业的安全策略控制(允许、拒绝、监测)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它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设施。
什么是后门?为什么会存在后门? 后门是指一种绕过安全性控制而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方法。在软件的开发阶段,程序员常会在软件内创建后门以便可以修改程序中的缺陷。如果后门被其他人知道,或者在发布软件之前没有删除,那么它就成了安全隐患。
什么叫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它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检查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
什么叫数据包监测?它有什么作用? 数据包监测可以被认为是一根窃听电话线在计算机网络中的等价物。当某人在“监听”网络时,他们实际上是在阅读和解释网络上传送的数据包。如果你需要在互联网上通过计算机发送一封电子邮件或请求一个网页,这些传输信息时经过的计算机都能够看到你发送的数据,而数据包监测工具就允许某人截获数据并且查看它。
什么是NIDS? NIDS是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缩写,主要用于检测HACKER和CRACKER通过网络进行的入侵行为。NIDS的运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目标主机上运行以监测其本身的通信信息,另一种是在一台单独的机器上运行以监测所有网络设备的通信信息,比如HUB、路由器。
㈢ 网络安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系统安全
指在系统安全生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系统安全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除了要关注信息系统的功能,还需要注意系统应用的安全问题,不仅要使用强密码对信息系统进行保护,还需要进行定期进行系统检查和升级,加强系统对内和对外的双向保护。
系统开发完后,应对其进行具体化的安全评估,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许多危险和攻击都是潜在的,虽然不能保证系统的绝对安全,但能对其提前做好防护和危险防范。
二、应用安全
指保障应用程序使用过程和结果的安全,换句话说,就是针对应用程序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计算、传输数据的泄露和失窃,通过其他安全工具或策略来消除隐患。
应用与系统是密不可分的,应用上会涉及到更多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无论是web应用还是移动应用,想要确保应用在安全范围内,可以考虑部署相关安全产品或实施网络安全检测工作。
三、物理安全
是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他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人为操作失误或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的过程。
网络设备的存放,应该定期检查和升级,网络设备也会存在安全隐患,策略是否更新以及机房环境等 ,都应该是我们考虑的安全问题。
四、管理安全
指为数据和系统提供适当的保护而制定的管理限制和附加控制措施,当网络出现攻击行为或网络受到其它一些安全威胁时(如企业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等),无法进行实时的检测、监控、报警。同时,当事故发生后,也无法溯源到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站点的访问活动进行多层次的记录,及时发现非法入侵行为。
㈣ 网络安全注意哪些方面
如果是站在企业角度看的话,需要注意电脑数据安全问题,比如文件防泄漏、数据备份等,毕竟现在的企业信息泄露事件比较的多,企业应该着重注意这方面,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对员工进行一个上网行为管理,比如用域之盾的文件加密、文件备份来保护文件,也可以限制文件外发来达到保护文件安全的目的。
㈤ 网络安全的内容是什么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数据受到保护。不遭受破坏、更改、泄露,系统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从用户的角度,他们希望涉及到个人和商业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避免其他人或对手利用窃听、冒充、篡改、抵赖等手段对自己的利益和隐私造成损害和侵犯。从网络运营商和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等操作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出现病毒、非法存取、拒绝服务和网络资源的非法占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胁,制止和防御网络“黑客”的攻击。网络安全根据其本质的界定,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机密性。是指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和过程,或供其使用的特性。在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机密性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在物理层,要保证系统实体不以电磁的方式向外泄露信息,在运行层面,要保障系统依据授权提供服务,使系统任何时候都不被非授权人使用,对黑客入侵、口令攻击、用户权限非法提升、资源非法使用等;(2)完整性。是指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3)可用性。是指合法用户访问并能按要求顺序使用信息的特性,即保证合法用户在需要时可以访问到信息及相关资料。在物理层,要保证信息系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能正常进行。在运行层面,要保证系统时刻能为授权人提供服务,保证系统的可用性,使得发布者无法否认所发布的信息内容。接受者无法否认所接收的信息内容,对数据抵赖采取数字签名。
㈥ 网络安全是什么
什么是网络安全?
vpn
虚拟专用网(VPN): VPN是另一种网络安全类型,能够加密从端点到网络(主要是通过Internet)的连接。远程访问VPN通常使用IPsec或安全套接字层来认证网络和设备之间的通信。
无线安全性:随着无线网络和接入点的发展,移动办公运动正在迅速发展。但是,无线网络不如有线网络安全,这为黑客进入提供了空间。因此,确保无线安全性至关重要。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严格的安全措施,安装无线局域网可能就像在各处放置以太网端口一样。必须使用专门设计用于保护无线网络的产品,以防止发生利用漏洞。
端点安全性: 端点安全性(也称为网络保护或网络安全性)是一种通过远程设备(例如便携式计算机或其他一些无线设备和移动设备)进行访问时用于保护公司网络的方法。例如,Comodo Advanced Endpoint Protection软件提供了七层防御,包括病毒处理、文件信誉、自动沙盒、主机入侵防护、Web URL过滤、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所有这些都在一个产品中提供,以保护它们免受未知和已知威胁的侵害。
网络访问控制(NAC):此网络安全过程可帮助您控制哪些人可以访问您的网络。必须识别每个设备和用户,以阻止潜在的攻击者。这确实可以帮助您实施安全策略。不合规的端点设备只能被授予有限的访问权限,也可以被阻止。
技术网络保护:技术网络保护用于保护网络中的数据。技术网络保护可以保护恶意软件和未经授权的人员存储和传输中的数据。
物理网络保护:物理网络保护或物理网络安全性是一种网络安全措施,旨在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物理干扰网络组件。门锁和ID通行证是物理网络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网络保护:管理网络保护是一种控制用户网络行为和访问的安全方法。它还在执行IT基础结构变更时为IT人员提供了标准的操作程序。
㈦ 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及网络安全教育
1、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各教学系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积极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学校网络教室要尽可能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学生的上网要求。
同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给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2、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宣传活动。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3、加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学生上网场所的管理,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危害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
4、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以及在网络环境下防范伤害、自我保护的能力。注重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建立网络安全措施,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5、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宣传教育。要求各处室部门和学校各教学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网络知识,遵守网络道德,学习网络法规,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校外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育。
6、加大与国家网络安全相关部门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校园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力度。积极主动联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门,开展学校内部及学校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控和管理,杜绝学生沉迷于网吧。
(7)网络安全使用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教育趋势:
1、引进先进理念和系统的网络安全教育体系
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必须先整合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尤其要建立不同形式战略联盟,共谋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发展新路。要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系统的网络安全知识体系,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教育层次研究一整套规范操作方法,拓宽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渠道,让受训者可以接触到网络安全先进理念、系统的知识培训和丰富的实践体验。
2、借助E-learning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训
未来的培训会更多地借助互联网培训,根据CNNIC 第38 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 在线教育领域在不断细化,用户边界不断扩大, 服务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移动教育提供的个性化学习场景以及移动设备触感、语音输出等功能性优势,促使其成为在线教育主流。
3、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培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学生带来极大好处和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具有网络特色的安全问题。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在内容上必须包括网络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安全防范技能教育以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
4、加强教师的网络安全教育培训
随着网络安全问题逐步显性化,应加强网络安全和道德教育, 积极、耐心引导学生, 使他们形成正确态度和观念去面对网络。同时, 给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网络资源, 为学生营造良好网络学习氛围,并教育学生在网上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维护自身和他人合法权益。
5、完善网络安全教育职业培训
网络安全教育职业培训对象主要为企事业、党政机关从事网络安全管理的人员,这些人员职业素质提高关系到各单位网络安全管理水平。因此,网络安全教育职业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网络安全培训教材研发需要结合企业实际需要不断完善。
㈧ 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及网络安全教育
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各教学系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积极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
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宣传活动。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加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学生上网场所的管理,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危害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
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以及在网络环境下防范伤害、自我保护的能力。。
㈨ 网络安全的内容是什么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的特性。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从用户(个人、企业等)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内部信息上的安全加密以及保护。
完整性
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而且还需要有相关端口的保护。
可用性
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
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稳定、保护、修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