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网络渗透攻击是什么
然而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潜在的危险和漏洞总是相对存在的。
“网络渗透攻击”是对大型的网络主机服务器群组采用的一种迂回渐进式的攻击方法,通过长期而有计划地逐步渗透攻击进入网络,最终完全控制整个网络。
“网络渗透攻击”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网络上总会有一些或大或小的安全缺陷或漏洞。攻击者利用这些小缺口一步一步地将这些缺口扩大、扩大、再扩大,最终导致整个网络安全防线的失守,并掌控整个网络的权限。因此,作为网络管理员,完全有必要了解甚至掌握网络渗透入侵的技术,这样才能针对性地进行防御,从而保障网络的真正安全。
‘贰’ 如何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
据新浪消息,北京“无线城市”项目运营商今日宣布,其所承建的一期网络启动试运行,即日起至奥运期间,对公众免费开放。
“北京无线城市”项目一期工程信号覆盖开通范围包括二环、三环、CBD商圈、金融街、中关村地区及望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宣武椿树、亦庄地区等,覆盖面积共100平方公里。从今日起,北京市民在一期覆盖区域内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PDA等支持WiFi功能的电子产品在覆盖区室外无线上网。重点服务奥运的北京无线城市一期工程,将为北京奥运会提供奥运信息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等多方面的应用。在一期覆盖范围内,在奥运期间,广大市民与奥运观光客人可以随时、随地、随身地享受到免费的无线宽带上网服务,可将视频图像等快速传递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亲朋好友,与他们分享奥运期间的丰富体验。
然而,新闻给人们带来兴奋的同时,也让大家陷入了思考。
第一,性能方面。无线网络是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这些电波通过无线发射装置进行发射,建筑物、车辆、树木和其它障碍物都可能阻碍电磁波的传输,传播的距离越远,信号的自然削减就越多。这就很容易造成大家熟知的“掉线”现象。对于时效性强的工作或者活动,应该慎重使用。另外,理论上无线网络的最大传输速率为54Mbit/s,但实际只能达到20 Mbit/s,只适合于个人终端和小规模网络应用。
第二,人们最为关注的、也是受质疑最多的一点——信息安全性。原则上,无线网络比有线网络更容易受到入侵,因为被攻击端的电脑与攻击端的电脑并不需要网线设备上的连接,其无线电波根本不需要物理的连接通道,信号是发散的,只要他和你在同一无线路由器或中继器的有效范围内,就可以进入你的内部网络,该网络中所有是传输的数据对他来说都是透明的。如果这些数据都没经过加密的话,黑客就可以通过一些数据包嗅探工具来抓包、分析并窥探到其中的隐私。此外,无线网络就其发展的历史来讲,远不如有线网络长,其安全理论和解决方案远不够完善。
显然,尽管无线技术有很多优点,但其安全性永远也无法和有线网络的安全性相提并论,除非部署了端到端的加密技术,否则都无法保障无线网络所谓的真正的安全通信。
通常意义上,计算机安全防护是指防火墙、杀毒软件、及安全卫士360之类的软件等外围保护,实际上还有针对计算机核心内容的深层保护——加密。外围保护会有因没有启动、没有更新等原因而造成“失守”的情况,还有被某些技术手段突破攻击的情况,但是对核心内容的加密保护,则恰恰相反——在加解密程序没有启动的时候信息是加密的、安全的,只有程序启动后它才进入可操作状态。
外围加上核心内容的保护措施综合起来使用,才能筑起强有效的数据信息安全堡垒。目前,基于PKI技术的加密是全球公认的最科学、最可靠的加密方式,也是电子商务的关键和基础技术。市面上,‘大狼狗加密系列产品’可算典例——它不仅针对储存在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进行加密,还可安装在邮件客户端对实时交互的邮件进行端到端的信息加密,完全摆脱了利用传统数字证书加密的操作冗繁、证书不易管理、终端配置需要专业知识等弊端,有效防止了电子邮件被泄漏、被监听、被篡改等,具有真正完全的安全性。
国内最大的信息安全厂商吉大正元,其IPC产品部负责人陈宁受访时说“企业、部所、机构等对无线接入服务的需要越来越大,这是目前对先进的信息安全服务需求的驱动因素之一。要知道,针对网络系统安全的技术始终与破坏网络系统安全的技术发展保持同步,无线网络中的数据安全性更需要关注,使用以PKI为核心的技术,将数据加密后存储和传输能够从根本上确保数据的安全,只有采取了必要和恰当的技术手段才能充分提高无线接入的可用性和可推广性。”
‘叁’ 网络攻防基础知识
1、谨慎存放有关攻击资料的笔记,最好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让人不知所云;
2、在虚拟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要用虚拟的ID行事,不要留下真实姓名或其它资料;
3、不要向身边的朋友炫耀你的技术——除非你认为就算因他的原因导致你*&^%$,你也不会怪他……
4、网友聊天不要轻易说出自己的学习与攻击计划——拍搭当然不一样啦。
也许你会觉得我太过多事,但现在国内突然涌起的这阵“黑客热”的确象一个难以把握的漂漂MM,往好里想,情势大好,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但……国家的安全部门允许这群拥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在不受其控制的情况下呢,自由地在可能有机密情报的电脑世界里转悠吗?几则最新的消息或许应该看一看(都是99-11月的):
‘肆’ 初心失守的代价
初心失守的代价,就是难过,再也无法回到从前
‘伍’ 传播木马或病毒的途径,有哪些详细越好。。。
您好:
木马病毒的传播途径一般都是有下载、接受文件和U盘等方式传播,例如您下载游戏或者音乐的时候就很可能把病毒一并下载到电脑,或者在接受不明身份的人发送的文件的时候也可能会带有病毒,为了确保电脑的安全建议您使用腾讯电脑管家保护您的电脑吧,腾讯电脑管家在您下载、接受文件和电脑插入u盘的时候都会对其进行病毒扫描,然后确保安全的,您可以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的腾讯电脑管家:腾讯电脑管家最新版下载
腾讯电脑管家企业平台:http://..com/c/guanjia/
‘陆’ 高手推荐几本网络安全和病毒基础书籍
黑客守则可千万别忘了,至少有几条要牢记谨守: 1、谨慎存放有关攻击资料的笔记,最好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让人不知所云; 2、在虚拟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要用虚拟的ID行事,不要留下真实姓名或其它资料; 3、不要向身边的朋友炫耀你的技术——除非你认为就算因他的原因导致你*&^%$,你也不会怪他…… 4、网友聊天不要轻易说出自己的学习与攻击计划——拍搭当然不一样啦。 也许你会觉得我太过多事,但现在国内突然涌起的这阵“黑客热”的确象一个难以把握的漂漂MM,往好里想,情势大好,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但……国家的安全部门允许这群拥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在不受其控制的情况下呢,自由地在可能有机密情报的电脑世界里转悠吗?几则最新的消息或许应该看一看(都是99-11月的): 1、北京公安部已专门成立了一个安全小组,专门对抗敌方黑客入侵; 2、大陆已着手因应资讯战的建设工作,并于‘总参二部(军事情报部)’下设‘科学装备局’,此一机构目前也针对电脑网络资料窃取、窜改及散播病毒等加以监控。(台湾报导) 3、据某报声称(解放军报?),信息战已迫在眉睫,应该有一个“网军”来因应这种情势…… 我们只对技术感兴趣,但千万不要因为热爱技术却坑了自个儿,所以,小心点儿好,是吧! 还有,我只是一个电脑爱好者,各位千万别把我当黑客,我也不懂如何黑——正所谓咬人的的狗不叫——一句出口骂了自个儿不说还得罪一大片……本文档只为电脑爱好者提供,如有任何非法使用情况发生,一概由肇事者自行承担责任——先撇清了^&^ 好了,题外话说到这里,现在先把我计划中的内容理个大纲吧: 1、安全概念及思路(别忽略了它噢,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其实真正软件中的漏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多,而被攻破的系统有许多是因为人为的疏失才“惨遭蹂躏”的。 2、以入侵者的角度考虑安全问题(整个入侵过程的思路与动作方法,有机会我会把一整个过程详细写下并贴图的,这是后话) 3、系统配置方案 4、几篇国外基础性文章的翻译 5、部份国内较流行工具的使用方法 好,现在开始我们的第一章,安全概念及思路: 一、综述、 一提起网络安全,大家心里想到的首先应该都是“某某的主页被黑了”“五角大楼昨天又被黑客闯入”之类的讯息,其实我认为这只是安全的一个方面,是属远程攻击,但你是否想到,90%以上的入侵行为其实不是黑客们干的,而是你身边的同事、朋友……或者你再想想,系统被人侵入后造成资料丢失的后果,但如果你的电脑被暴雨干干净净彻头彻尾地洗了一遍,你里面的数据还在不在呢?所以我认为计算机安全应该分为物理安全、本地安全和远程安全。 物理安全因为牵涉到储如机房布置,防水防火等事项,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内。 二、本地安全失控 @ 单机安全 古龙大侠说过:越是亲密的朋友,就可能是越危险的敌人。听说过吧——没有?我告诉你吧,你有一台电脑,平时用来上上网,玩玩游戏,偶尔也敲点公文进去,你认为它挺安全的,但有一天,你的朋友突然告诉你,他有你的上网帐号和密码,你相信吗?——不要不信,这种方法挺多的,假如你用的是WINDOWS,假如你拨号上网的密码写了保存,那——默哀三分钟——你根本一点安全概念都没有嘛!任何人只要在你的电脑上运行某个小软件就…… 我从来不保存什么密码——你可能要得意的说,但——你的朋友在你电脑里装了一个木马,可以捕捉拨号网络那个“连接到”的Caption,然后记下你所按的键盘,悄悄地将文件写入一个加密过的文本后再自动退出——会点编程的人应该都做得到,你的电脑是不是失守了? 设了屏幕保护密码——天啊,重启动后还有什么? 设定了管理策略,用策略编辑器编辑过,如果不输密码他就进不了,进去了也什么都干不成!——把你的user.dat和system.dat删掉后用我的代替,这个主意你认为怎么样? 当然我不是让你杯弓蛇影弄得一个朋友都没有只能形影相吊——这样活着太没劲啦! 如果你的电脑没有机密资讯的话当然无所谓,如果有——保证尽量少的人接触它! 写了这么多都是WIN9X的,UNIX系统里这方面的问题是不是就少了呢?从物理方面来说,如果一台机器摆放的位置不安全,能让人有足够的时间
‘柒’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谁来管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谁来管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将会被更好的分析和利用,原本看似无意义的数据都可能产生极大的商业价值,这是大数据鼓吹者们一直在为我们画的一张大饼。然而,对于我们普通个体而言,短期内大数据带来的收益可能是有限的,风险反倒极大的增大。目前看起来,对个人而言应对大数据带来的风险没什么有效措施,除了做鸵鸟,减少在社交等媒体发布隐私信息外,就只能拼人品了。
当隐私泄露成为了习惯,那么底线在哪里?
在即将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个人安全如何保证?这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大概是国内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现状让人很无奈吧。也不得不说我们天朝人士对于隐私泄露的忍耐能力很强大,以至于形成了视而不见的习惯,而商家对隐私的保护也习惯于无所谓的态度。
随着互联网进一步走向下一个颠覆时期,整个产业也在高呼从IT到DT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就是一直在热炒的大数据的范畴。大数据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有些人可能知道4V或者5V什么的,更有些人了解大数据带来的相关关系等特性。
然而,大众虽然对“大数据”这个词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对它将带来的变革和风险却没有什么概念,总觉得距离人们的生活还很远。所以本文就重点谈一下在不久的将来大数据时代,将如何影响我们个人的信息安全以及人身安全。
本文不想说教和解释大数据本身,纯学术的探讨对于理清其带来的安全问题,以及帮助大家理解没有太大作用。所以关于风险那部分,我用几个亲身体会以及朋友遇到的例子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大数据应用发展的现状
大数据技术和应用本身不神秘,也距离我们很近,甚至我们每天用的Google提供的很多服务、淘宝网提供的数据魔方等,背后都有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的支撑。
很多大数据的书上都把Google作为大数据技术发展的主要贡献者。相对于这种背后隐藏的大数据技术应用,现在常见的几种大数据应用类型包括:
l 基于用户位置的数据分析,例如地图、交通信息等
l 基于用户行为特征的精准营销,网上很多广告推荐背后都基于这种方式
l 基于用户社交关系的分析和推荐,舆情监测等
l 其他用于公安系统、宏观数据分析、金融风险分析等领域距离我们个人来说有点远,一般没有直接触感。
总体来说,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和应用类型,还有待丰富,从大数据带给我们的想象力而言,当前大数据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推广才属于刚刚开始的阶段。
大数据应用带来的关键变化
大数据脱胎于原来的经营分析BI(Business Intelligence),BI是为了解决人们对于企业经营数据多维度的分析和洞察,从而支撑企业领导人做决策。
大数据解决了什么问题呢?首先,它是BI的升级版,除了分析企业内部经营类信息之外,还可以融入大量以前看起来不相关和不可利用的数据,图片、日志、社交、及其数据等等都在他的范畴之内。当然这种分析还不是很成熟,带来的价值还比较初级,目前,能对数据分析达成熟级别的大数据企业凤毛麟角。
其次,大数据对于数据价值的发现和深度挖掘,其价值可以作为新业务进行开放,这也是目前很多企业重视大数据的重要原因。当然,大数据这么火也不乏IT业界的吹捧和一些大数据相关企业的超规模宣传导致的。
最后,大数据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分析对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是区别于以前很多数据分析的地方。从追求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这是适应当前世界“超级连接”的发展趋势的。
说到这里,就要引出对于我们个人隐私和安全来说非常重要的部分了。
当“人肉搜索”从手工变为自动
我们个人的某些信息虽然被泄露,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关关系,在以前是不容易被陌生人获得的,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我们在网络上有意无意的暴露了大量信息,使有心人可以获得关于我们个人的许多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关联,可以还原个人的很多特征。
几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人肉搜索”事件,就是通过人工来进行个人信息检索,通过一件件小的线索,追溯个人的更多信息和关系。在远洋那个楼盘的“小三事件”以及女主人公的自杀日记,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印象深刻的。
通过大量网友的人工搜索和信息汇集,大家知道了男主人公、女主人公、小三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很多个人特征: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父母等等。
整个事件可以看作是人工的大数据分析,现在的大数据分析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布式集群等技术,能够使这个过程自动化,并且更高效。
想象一下,你在网上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被监测到,并还原出你的“人物画像”,然后更恐怖的是,你和家人、朋友、同学等各种相关人员的关系能够被机器识别,并分析出来。
你我将面临什么样的潜在风险?
大数据的广泛使用以及隐私信息的泄露,将不可避免的带来更多的个人风险,并在现有风险之上进行升级,新的诈骗等手段也将出现。接下来,简单的分析一下几种潜在的风险类型,仅针对个人最可能遇到的情况。
目前不法分子以及电话营销的公司对我们个人信息的掌握,主要还是个人电话号码和名字这两种核心信息,当然不排除其他个人信息也被掌握,比如单位和家庭住址等。随着网购的普及,家庭以及单位送货地址被很多快递公司掌握,任何一个点的泄露都将导致全部失守。
总体来说这些信息,都是针对个人独立的,或者说最多是个人特征信息的还原。IT领域常用的一个词:“信息孤岛”。我觉得形容这种情况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升级,我们个人的信息孤岛,将会被连通和关联,形成一个“个人信息网络”,主要是和你个人相关的关系信息。这时候,我们可能面对以下几种升级的威胁方式。
1. 诈骗和骚扰
当前我们主要遇到的骚扰和诈骗内容,主要是通过电话的渠道,可能有:推销、电信诈骗、熟人诈骗等。如果我们个人和家人、朋友、同学等相关信息被有心人利用的话,将大大的增加被精准欺骗和诈骗、被精准骚扰(被营销)的情况。
举个例子,就我个人经历来看,曾经有几次处于被诈骗的边缘,最后幸运女神眷顾才免于损失。如果将来别有用心的人可以清楚的知道我的位置、我家人的位置、在做什么事情,把这些信息连接起来,告诉我说我某个朋友或者家人在某地出差,在什么位置出了什么意外,那么这种情况下可信度就高了很多,很多时候不好验证真伪,也增加了被骗的几率。
2. 金融风险和财务损失
当前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手段很普及,随之带来的被盗刷、账户被盗等现象也多了起来。我相信将来随着我们的个人信息更多的被连接和分析,那么我们的账户、密码、手机号、身份证号这些信息都会相对容易的被不法分子获取,并造成我们的经济损失。
3. 个人声誉的损失
几年前的“人肉搜索”对我们造成的触动已经很大了。那么将来如果个人信息不能得到良好保护的话,在网上真的是可以轻松的还原一个人的真实信息和社会关系信息。
如果做人、做事都很正,你也许觉得没什么需要担心的,即使信息泄露了也不影响你的声誉。但是,请你注意人们对信息的解读是有偏好、不全面、误解等现象的,特别是在互联网上的舆论,如果网上有人或者公司推波助澜,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真的不会被颠倒黑白,受到声誉损失的影响吗?特别是通过把你的个人信息和相关性关系信息描述的完全准确,仅仅掺杂了1%的假的摸黑信息,这时候听众和观众是无法分辨也不愿意去分辨信息真伪的,选择相信不寻常的信息、传播、看热闹和从众心里是网上民众们最热中的事情。
我就举这么几个例子,不想说的太细了,关于大数据应用普及之后的影响,大家自己体会吧。下面说说我们应该怎么降低和避免这种个人风险呢。
怎么办?真的只能靠个人和拼人品!
对于信息安全以及因此带来的风险,我们通常归咎于三方来负责:
l 国家相关部门
l 持有数据相关企业
l 贡献和保有数据的个人
但是目前看起来,只有第三个是靠谱的。这么说吧,靠企业自律?那估计不如相信母猪会上树。企业总是有意或者无意的,被动或者主动的,把我们的信息泄露或者用于商业目的。
靠政府相关部门监管?政府的确会做,不过不知道等到神20上天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有具体的监管措施处理,并且能良好的落地执行。
不是有这么句网络名言吗:我国政府最忙碌的部门就是“相关部门”。这个部门很忙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等到相关部门,能够真正解决这个大数据带来的隐私泄露和个人风险增加的问题。
所以最后我们就靠自己吧,尽可能在下面这些事情上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并祈祷人品和运气别太差。
1. 不要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发布太多的个人隐私信息,这些地方是大数据分析的重点。个人和家人照片、视频等尽可能避免公开,防患于未然吧。
2. 不要在网上写日记、流水账等实际生活的实名信息,这些太容易被泄露和搜索到了
3. 和金融相关的安全措施尽可能都应用上,密码定期修改,并有一定的复杂度。
4. 个人的重要帐号和密码,不要随便用在其他网站、论坛、服务的注册信息中,很多站点是没办法保护好你这些信息的。连CSDN、京东、携程、Amazon这种大网站都无法有效保护你的帐号、密码、信用卡等信息,所以千万不要用同一个帐号和密码在所有的网站进行注册。
5. 时刻具有安全和警示意识,不要贪小便宜,遇事多方求证和征求旁观者的意见。
6. 教育和管理好你的“队友”。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绝对是至理名言。
最后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本文,当隐私泄露成为习惯、当大数据等新技术增强了个人泄露信息的价值、当短期内没有人和部门能对此负起责任,那么就靠我们自己吧。把更多信息隐藏在水面之下,并时刻注意冰山之下隐藏的风险。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谁来管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捌’ 什么是网络渗透
网络渗透是攻击者常用的一种攻击手段,也是一种综合的高级攻击技术,同时网络渗透也是安全工作者所研究的一个课题,在他们口中通常被称为"渗透测试(Penetration Test)"。
无论是网络渗透(Network Penetration)还是渗透测试(Penetration Test),其实际上所指的都是同一内容,也就是研究如何一步步攻击入侵某个大型网络主机服务器群组。
只不过从实施的角度上看,前者是攻击者的恶意行为,而后者则是安全工作者模拟入侵攻击测试,进而寻找最佳安全防护方案的正当手段。
(8)失守的代价网络安全扩展阅读
网络渗透攻击与普通攻击的不同:
网络渗透攻击与普通网络攻击的不同在于,普通的网络攻击只是单一类型的攻击。
例如,在普通的网络攻击事件中,攻击者可能仅仅是利用目标网络的Web服务器漏洞,入侵网站更改网页,或者在网页上挂马。也就是说,这种攻击是随机的,而其目的也是单一而简单的。
网络渗透攻击则与此不同,它是一种系统渐进型的综合攻击方式,其攻击目标是明确的,攻击目的往往不那么单一,危害性也非常严重。
例如,攻击者会有针对性地对某个目标网络进行攻击,以获取其内部的商业资料,进行网络破坏等。因此,攻击者实施攻击的步骤是非常系统的,假设其获取了目标网络中网站服务器的权限,则不会仅满足于控制此台服务器,而是会利用此台服务器,继续入侵目标网络,获取整个网络中所有主机的权限。
为了实现渗透攻击,攻击者采用的攻击方式绝不仅此于一种简单的Web脚本漏洞攻击。攻击者会综合运用远程溢出、木马攻击、密码破解、嗅探、ARP欺骗等多种攻击方式,逐步控制网络。
总体来说,与普通网络攻击相比,网络渗透攻击具有几个特性:攻击目的的明确性,攻击步骤的逐步与渐进性,攻击手段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玖’ 大量家庭摄像头遭入侵。你还会在家里装摄像头吗为什么
家庭是我们最私密的地方,是我们最安全的港湾,不容许他人的窥视与侵入。因此,许多人为了保障家里的安全,在家里安装了摄像头,用来实时监控家里的情况。但是现在大量家庭摄像头遭到黑客的入侵。家庭的隐私和安全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就算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依然认为在家里装摄像头是有必要的。
其次,为了个安全起见,如果怕黑客入侵的话,我们也可以采取措施,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例如,我们可以聘请一些比较厉害的电脑专家对于我们的电脑进行防护设置,和病毒查杀,保障系统的安全。而且我们可以把摄像头监控的范围设置在不涉及隐私的地方,例如在门口设一个摄像头,在我们客厅设置一个摄像头,卧室和卫生间就不要设置摄像头了,这样即使有黑客能够突破防,护网入侵家庭摄像头,他也截取不到比较私密的画面,使自己的隐私不会被泄露。就像我们村村头有一户人家就装个好多个摄像头,摄像头都装在房檐的各个位置监控粮仓和牛棚,根本就不涉及到什么隐私。
‘拾’ 木马是怎样盗东西的
您好,木马是通过种植在您的电脑上之后,在您没有发觉的情况下,比如登录一些需要验证账户的客户端时,通过您输入的账户信息,记载下来,然后盗取您账户内的资料,也可以盗取您电脑上的文件。
建议您安装电脑管家防止木马盗取您的资料,电脑管家是腾讯公司出品的永久免费专业安全软件, 2 合 1 杀毒版集“专业病毒查杀、智能软件管理、系统安全防护”于一身,开创了“杀毒 + 管理”2合1的创新模式,为您的电脑文件进行有效的防护,抵御病毒的入侵。
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帮助到您,电脑管家竭诚为您服务,您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望采纳。
管家下载地址腾讯电脑管家官网
腾讯电脑管家企业平台:http://..com/c/guan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