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设置 > 工业设施网络安全

工业设施网络安全

发布时间:2022-05-21 19:15:24

❶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与传统领域网络安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意义上较为封闭并普遍认为安全的工业控制系统,正暴露在网络攻击、病毒、木马等传统网络安全威胁下。作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工控系统一旦受到攻击容易造成设备受损、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甚至危害国家安全。

❷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有哪些

一、基本的网络信息安全考虑
网络信息安全的观念是关于保护网络基础架构本身;保护用于建立和管理网络功能的网络协议。这些关键概念用于解决方案的所有层次和区域。这些步骤帮助用户保护IACS网络和IACS应用,防止多种方式的攻击。下面内容是信息安全基线的关键区域:
● 基础设备架构-对网络基础架构访问的信息安全管理;
● 交换基础架构-网络访问和第2层设计考虑;
● 路由基础架构-保护网络第3层路由功能,防止攻击或误用; ● 设备的弹性和可存性-保护网络的弹性和可用性;
● 网络遥测-监视和分析网络行为和状态,对问题和攻击做出识别和反应。
这些实践可应用于不同的层、区域和相关的网络架构。
二、IACS 网络设备的保护
这个概念描述了保护关键IACS端点设备本身的实践,特别是控制器和计算机。因为这些设备在IACS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信息安全是要给予特殊关照。这些概念包括下面内容:
● 物理安全-这个层限制区域、控制屏、IACS设备、电缆、控制室和其他位置的授权人的访问,以及跟踪访问者和伙伴;
● 计算机加固-这包括补丁程序管理和防病毒软件,以及能够删除不使用的应用程序、协议和服务等;
● 应用信息安全-这包含鉴定、授权和审核软件,诸如用于IACS
● 控制器加固-这里指处理变更管理和限制访问。
三、单元/区域 IACS 网络信息安全
应用于单元/区域的关键信息安全观念包括下面的部分:
● 端口信息安全,密码维护,管理访问单元/区域网络基础架构; ● 冗余和不需要服务的禁用;
● 网络系统信息登录,使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和网络信息监视;
● 限制广播信息区域,虚拟局域网(VLAN)和网络协议的种类; ● 计算机和控制器的加固。
四、制造 IACS 网络的信息安全
制造区域的设计考虑和实施要在早期阶段讨论,特别要考虑关键的单元/区域。另外,应用这些考虑,用于制造区的关键信息安全考虑包括下面内容:
● 路由架构的最佳实践,覆盖路由协议成员和路由信息保护,以及路由状态变化记录;
● 网络和信息安全监视;
● 服务器信息安全覆盖端点信息安全;
● FactoryTalk应用信息安全。
五、隔离区和IACS防火墙
DMZ和工厂防火墙是一个保护IACS网络和IACS应用的基本措施。结合防火墙和DMZ的概念是用于IACS网络信息安全的关键的纵深防御的方法。DMZ和工厂防火墙的设计和实施指南的关键特性和功能包括以下方面:
● 部署工厂防火墙管理在企业和制造区之间的信息流。一个工厂防火墙提供了下面的功能:
- 在网络区之间,通过指定的信息安全层建立的通信模式,比如建立隔离区DMZ;
- 在不同区域之间所有通信状态包的检查,如果在上面允许的情况下;
- 从一个区域企图访问另一个区域的资源时,强制执行用户鉴定,比如从企业层企图访问DMZ的服务;
- 侵入保护服务(IPS)检查在区域之间的通信流,设计成能够识别和阻止各种潜在的攻击。
● 不同区域之间的 DMZ中的数据和服务能够安全地共享。

❸ 工业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包括八方面:
1、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支出;
2、安全设备、设施的购买、更新和维护支出;
3、安全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4、安全检查与评价支出;
5、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7、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支出;
8、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工业安全

工业化的推进在为人类生活提供丰富物质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威胁人身安全的“杀手锏”,生产事故的频发使得安全生产这一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为确保工厂生产过程的安全,安全仪表系统(SIS)在保障过程工业安全方面已经成为主力军。

为什么需要安全?
现在,操作人员和用户无论是在工作或空闲时间、白天或黑夜都永远被复杂技术所包围。因此,用户应该会发现这些设备并不复杂,操作起来很安全。自动化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在这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确运用标准和指令至关重要。
在每千个动作中,会产生一个影响人身安全的故障。这种情况通常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发生,整个流程需要停止来修复设备的故障。当拆卸在操作期间卡壳的部件可以避免复杂的设备重启流程时,还包括拆除互锁设备。科学研究表明:一半的致命工业事故都可以归结于操作人员的行为所造成!
30% 到40% 的事故间接成本都可以避免:致命的工业事故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伤害相对较小的事故。这就是迹近事故分析成为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要部分的原因。
2有哪些工业安全产品?
工业安全的产品种类较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安全控制器、安全开关、安全光幕、安全栅、安全继电器、报警装置、防爆产品、防雷/浪涌保护器、ESD、安全网络
人机安全的通用标准
机械设备安全的基础:通用标准包含有机械设备安全设计、策略和操作的必要信息。
EN 1050机器安全 - 风险评估原则
根据机器指令条款,机器制造商必须进行危险评估,以此确定其机器可能遇到的所有危险。然后制造商必须根据风险评估设计和制造机器。
根据机器指令条款,此要求同样适用于担当制造商职责的相关人员。例如将设备相互连接起来或对设备进行升级或改装,都应该进行危险评估。
降低风险的反复过程
EN 1050 包含机器的“风险评估原则”。风险评估是以系统方式对机器相关危险进行检查的一系列逻辑步骤。
机器的危险变化多样。因此,不仅需要考虑机械的碾压和切割危险,而且必须考虑高温和触电以及辐射危险。
在风险评估结果出来后,根据EN ISO 12100,接下来采取降低风险措施。因此必须在计划阶段之前及其期间以及机器或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风险降低。
每次重复此评估,就会最大限度降低危险并实现安全措施。
这些方法可以作为综合分析的一部分。EN 954是针对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分的评估,是从EN 1050 标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EN ISO 12100-1安全机器的制造原理
EN ISO 12100 用于为设计人员提供总体看法和实践准则。其帮助您生产符合安全要求的机器。同时它还提供制订更多安全标准的方法。在机器指令目录下EN ISO 12100取代了EN 292。
EN ISO 12100 标准的内容
机器安全概念注重机器在其使用寿命期间履行既定用途的能力,无论风险是否充分降低。EN ISO 12100 第一部分的目的是规定基本危险,以帮助设计人员认别相关重要危险。这些是机器可能发生的危险。如下的是必须考虑到的危险:
机械危险电气危险高温危险噪音产生的危险振动产生的危险辐射产生的危险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忽略人体工程原理而产生的危险。
通过风险分析进行风险评估
设计人员一旦发现了其他潜在的机器危险(永久危险和意外危险),那么必须根据量化系数估计各个危险的风险。那么他必须决定风险评估结果是否意味着需要降低风险。
机械安全第一步: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机械安全关键 其为实现高效且经济的降低风险措施铺平了道路。 操作者和维护人员进行的很多活动存在着极高的风险。
通常引起的事故的因素只有几条。 如果您需要制造、改装或连接机械,妥善的风险评估是安全地设计机械,或确定必要的防护措施的最重要基础条件。

❹ 如何发现工控设备的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的不断紧密,工业控制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标准化通信协议和软硬件,并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远程控制和操作,从而打破了原有系统的封闭性和专有性,造成病毒、木马、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问题向工控领域迅速扩散,直接影响大量工控相关基础设施安全。湖南安数网络有限公司傻蛋联网设备搜索平台整理了近期发现的工控相关数据,就其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风险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
能够直接通过公网访问的工控设备
湖南安数网络有限公司傻蛋联网设备搜索平台(简称傻蛋搜索)利用标准化的工控设备相关通信协议,在互联网上找到了很多直接暴露在公网的工业控制设备。这些设备都存在下面几个安全问题:
1、缺乏认证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相应协议与这些设备通信,获取想要的数据。

2、缺乏授权
没有基于角色的控制机制,任意用户可以执行任意功能。

3、缺乏加密
地址和密令明文传输,可以很容易地捕获和解析。

安数网络对这些在公网上能访问的设备做了相应的统计:

公网工控设备世界分布(2016-10)

4、能够直接访问的工控设备的WEB相关数据
跟我们日常路由器有基于WEB的配置页面一样,很多工控设备也有其自己的配置/控制页面,而且很多这种页面也是直接暴露在了公网之上。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页面像对付平常的网站一样对它们进行攻击,可能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
工控设备WEB管理世界分布(2016-10)

怎么提高工控系统的网络安全
尽量避免将工控设备及其WEB页面直接暴露在公网中,如果不能避免,那么注意要加强这些设备认证、授权和加密方面的工作。

❺ 如何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

2018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分析:万亿级市场规模,五大建议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工业互联网安全问题日益凸现

工业互联网无疑是这个寒冬中最热的产业经济话题。“BAT们”视之为“互联网的下半场”,正在竞相“+工业”“+制造业”而工业企业、制造业企业们也在积极“+互联网”,希望借助互联网的科技力量,为工业、制造业的发展配备上全新引擎,从而打造“新工业”。

不难看出,工业互联网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高速发展期,预计至2020年将达万亿元规模。但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在设备、控制、网络、平台、数据等工业互联网主要环节,仍然存在传统的安全防护技术不能适应当前的网络安全新形势、安全人才不足等诸多问题。

工业互联网万亿级市场模引发安全隐患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规模约为5700亿元,预计2017年到2019年,产业规模将以18%的年均增速高速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规模。随着国家出台相关工业互联网利好政策,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增速加快,截止到2018年3月,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超250家。世界各国正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围绕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一方面,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是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趋势。

工业互联网是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也是发展数字经济的新动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实现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将催生更多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创造更多新兴经济增长点。

伴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控制系统及设备与互联网连接,网络空间边界和功能极大扩展,以及开放、互联、跨域的制造环境,使得工业互联网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1、网络攻击威胁向工业互联网领域渗透。近年来,工业控制系统漏洞呈快速增长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新增信息安全漏洞4798个,其中工控系统新增漏洞数351个,相比2016年同期,新增数量几乎翻番,漏洞数量之大,使整个工业系统的生产网络面临巨大安全威胁。

2、新技术的运用带来新的安全威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导致工业互联网安全风险多样化。

3、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薄弱。目前,传统的安全保障技术不足以解决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同时,针对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资金投入较少,相应安全管理制度缺乏,责任体系不明确等,难以为工业互联网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如何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

那么,如何铸造工业互联网的安全基石,加快构建可信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呢?

1、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紧跟工业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努力引领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发展。

2、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落地实施。全面推广技术合规性检测,促进工业互联网产业良性发展。

3、完善监管和评测体系。

4、切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发展。加强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构建覆盖系统建设各环节的安全防护体系。

5、联合行业力量打造工业互联网安全生态。

在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能力建议:

1、顶层设计:出台系列文件,形成顶层设计;

2、标准引导: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体系框架,推进重点领域安全标准的研制;

3、技术保障:夯实基础,强化技术实力;

4、系统布局:依托联盟,打造产业促进平台;

5、产业应用:加强产业推进,推广安全最佳实践。

近年来,中国也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明确提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内容,从制度建立、标准研制、安全防护、数据保护、手段建设、安全产业发展、人员培养等方面,要求建立涵盖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数据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多层次安全保障体系。

在国家政策以及业界的一致努力下,相信我国工业互联网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在安全层面的保障也会更上一层楼。

❻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有哪些测评设备及系统

力控华康是国内最早从事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研发的厂商之一,是中国领先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提供商。
力控华康主要产品及服务:
pSafetyLink系列工业网络安全防护网关:实现控制网与管理网之间有效的边界隔离,在确保控制网与管理网之间数据有效通信的前提下,有效地保护控制网免受病毒及黑客的攻击。
ISG系列工业防火墙:通过白名单机制,实现工业协议的有效过滤和控制网的深度防御,提高控制网抵御网络风暴、DDOS攻击及其他恶意攻击的能力。
pFieldComm系列通信转换协议:实现不同工业控制系统数据通信协议向标准通信协议的转换。对于主流的组态软件或实时数据库,如:ForceControl 、InTouch 、IP21、iFix 、PI 、PHD、INSQL等上位机软件,网关支持此类软件的数据断线缓存,以解决由于网络断开或信息阻塞,造成的数据丢失和历史数据不完整问题。
ICG系列工业安全通信网关:实现不同工业控制系统数据通信协议向标准通信协议的转换,同时具备工业防火墙功能。能够有效对SCADA、DCS、PCS、PLC、RTU等工业控制系统进行信息安全防护。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评估:根据用户的具体系统配置,利用力控华康的专用分析工具,提出用户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脆弱性评估报告,并有针对性地给出提高系统信息安全级别的整体方案。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根据用户的行业特点,为用户搭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实验室,并搭建真实的攻防环境,为用户提供场景搭建、人才培训等服务平台。
力控华康的主要用户:大庆石化、大庆炼化、乌鲁木齐石化、榆林化工、延长石油靖边能源化工、中海油海上平台、中海油惠州炼化、胜利油田、昆仑燃气、新奥燃气、中国化工集团、潞安集团、鞍钢集团、昆明钢铁、承德钢铁、德龙钢铁、宣化钢铁、青岛钢铁、日照钢铁、宁夏能源化工...

❼ 为什么黑客想要毁掉工业4.0

这个世界有这么一群人,也在密切关注工业4.0。只不过,他们的方式和你不太一样。
如果你是普通民众,那么可能你关注的是,工业4.0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如果你是企业家,你可能想知道,工业4.0能帮你的企业提升多少利润;如果你是政府官员,你可能在考虑,工业4.0到底应该如何规划和发展。
都是积极、有益的一面。
但这群人不一样,他们关注的,是如何毁掉工业4.0!
严格来说,他们和工业4.0并没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甚至,他们比你还热爱工业4.0,希望工业4.0时代早点到来。
他们想毁掉工业4.0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们是黑客。
是的,实际上不只是工业的4.0时代,当工业和网络刚刚产生交集的时候,这群“地下幽灵”就已经盯上了它。
只不过,最近几年,当工业的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他们毁掉工业的欲望和决心也越发强烈。
毁掉它,对黑客有什么好处?
天下熙攘,皆为利来,好处自然只有一个,利益。
随便翻翻最近几年的一些经典案例,就能知道,相比普通的消费网络领域,搞定一个工业控制系统或者工业控制网络,能给黑客带来多大的利益。
2015年以前,在网络安全圈流传最广的例子,当属2010年“震网”病毒干掉伊朗核电站事件。
迄今为止,它是谁研制的,怎么潜入伊朗核电站等问题,仍在困扰军事战略家、信息安全专家以及公众。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它确实在2010年7月,攻击了伊朗的纳坦兹铀浓缩工厂,侵入了控制离心机的主机,改变了离心机转速,导致工厂约1/5的离心机瘫痪报废。
(时任伊朗总统内贾德视察核设施,红圈内的红点表示有两台离心机已经损坏)
他说,以色列迪莫纳核基地和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国家实验室用了两年时间,联合研制了“震网”病毒,目的是给美国和以色列的敌人“制造点麻烦”。
且不论真假,至少按照大部分军事战略专家和信息安全专家的评估,它让伊朗花了两年时间恢复核计划,作用已经赶上了一次军事打击,而且效果更好,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发生战争。
前面说“震网”是2015年以前最经典的案例,2015年以后,最经典的案例,则是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刚刚发生的乌克兰电网被黑事件。
2015圣诞前夕一直到2016年1月,乌克兰的变电站控制系统持续遭到网络攻击,至少三个区域的约140万居民失去了电力供应,大规模停电3~6个小时。
与此同时,电力部门报修的电话线路也遭到恶意软件攻击堵塞,停电+通信中断,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极大恐慌。
和“震网”事件一样,谁干的,为了什么等问题还是个迷,由于没有斯诺登这样的“内部人士”爆料,乌克兰局势又不稳定,各种风言风语满天飞。
有人甚至把它和大国博弈的局势联系到一起。因为这次攻击电力系统的恶意软件“暗黑能源”,某些国家曾用它过用来攻击其他一些东欧国家。
不管是黑客的炫技或者是国家工程,至少,和“震网”一样,它也达到了破坏的目的。
工业系统这么脆弱?还是“敌人”太狡猾
在你的印象中,用来控制电力、制造、能源、水利等工业设施的系统,是不是应该固若金汤。又或者,你应该或多或少听说过,工业控制系统都有个内网隔离的做法。
是的,大部分有操守的国家,都会对关键的工业设施进行隔离,网络和信息化控制系统更是如此,不仅不和外网连接,还会进行严格的物理隔离,修上水泥墙、关入小黑屋什么的保护起来。
但即便如此,为什么核电站离心机被干掉、变电站被撂倒的事情还是会发生,黑客的技术和手法竟如此高明?
很遗憾告诉你,除去病毒编制部分要点网络和计算机技术,黑客搞定工业控制系统的其他手法,其实并没有多高明,你最多只能把它称为“敌人太狡猾”。
因为绝大多数把病毒弄进工业控制系统的手法,都来自社会工程学。
什么是社会工程学?
按照专业点的说法,叫“一种通过对受害者心理弱点、本能反应、好奇心、信任、贪婪等心理陷阱进行诸如欺骗、伤害等危害手段取得自身利益的手法”。
实际上,通俗一点解释,没那么高大上,就是坑蒙拐骗。
比如,关于“震网”病毒如何传播到与外网隔离的离心机控制系统上的,有一个普遍认同的说法,是控制系统主机被人插了个带病毒的U盘。
等等,带病毒的U盘?核设施管理这么严格,怎么带进去的?
最有意思的一种猜测是,攻击方在核电站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地点,扔了好多精美的U盘,工作人员一时喜欢,捡起来带了进去。当然,U盘里的病毒经过遮掩处理,一般人是觉察不到的。
如果这个猜测有点开玩笑,那么乌克兰电力控制系统事件被挖出来的攻击手法就更能说明问题。
刨根问底之后,众多网络安全公司发现了搞定乌克兰电力系统的源头,竟来自一封电子邮件。
当时,乌克兰电力公司的下属机构和另一家公司不少人都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标题是:“注意!2016-2025 年OEC乌克兰发展计划研讨会变更举行日期”。
邮件内容大意是:根据乌克兰法律“运营乌克兰电力市场的原则”以及“未来十年乌克兰联合能源系统的订单准备系统运营商发展计划”,经乌克兰煤炭工业能源部批准的No.680 20140929系统运营商,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主题是:“乌克兰2016年至2025年联合能源系统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具体内容草案在邮件附件中。
发件人是乌克兰某国有电力公司,当然,邮箱肯定是伪造的。
但这样的邮件,对于电力系统的人来说,就和我们收到了来自支付宝或运营商的账单一样。很多人会完全放松警惕。
下载了发展规划草案附件后,是一个“老实巴交”的Excel文件,打开这个文件后,会跳出一个提示:“请注意!本文件创建于新版本的Office软件中。如需展示文件内容,需要开启宏。”
此时,大多数人估计会一边吐槽单位的办公软件这么落后,一边点击“同意”下载。
那么,恭喜你,你成功帮黑客下载了病毒。
接下来,这个下载的恶意代码会在暗地里继续下载全套的攻击软件,并帮黑客留一个后门,再往后,你也知道了,控制电力控制系统,搞破坏。
看下整个过程,和我们常见的电信诈骗有什么区别?完全没有,就是坑蒙拐骗,使出各种手段,能让你安上病毒就行。
得承认,很多工业控制系统确实很脆弱
没错,除了“敌人太狡猾”,确实在有些领域,工业控制系统存在不少漏洞,甚至在一些地方和行业“惨不忍睹”。
不说全球,单看看我们自己。
乌克兰电力系统事件后,国内网络安全公司知道创宇对全球工控设备组建进行了侦测分析,整理出了《暴露在 Internet 上的工业控制设备》的报告。
报告中侦测了交通、能源、水利等多个领域,从中发现我国有一些重要工业控制系统正处于严重的安全威胁之中。
这张图是全球及我国(含台湾地区)暴露在网络上的工业控制设备统计,可以看到,我国各种控制协议的工业控制设备中,完全暴露在外,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轻易被攻击的,多达935个。
下面还有一些具体城市的数据。
看不懂协议名称的话,看城市就好。可以看到,我国大陆地区长春、合肥、南京等城市,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工控系统面临较大安全风险。
为什么这么惨?
其实原因大部分都是一个,不重视!
一位曾经在某能源系统科技部门担任过总监的人士告诉过《财经国家周刊》,我国的大工业大制造设备基本都在国企手里,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大多数国企并不认为自己会成为攻击目标,给自己的工业控制系统添加安全防护系统也不是工作的首选。
也有些企业,认识到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的重要性,但由于没有专业知识、人员和部门支撑,所以往往是买个防火墙装上就完事了。
更严重的是,一些企业的生产系统还在用2003年的Windows 2003系统,幸运的话还可以找到1998年发布的Windows 98系统。随便拿台外部电脑或外网设备连接一下,就能轻松搞定它。
试想下,如果这些设备被控制,轨道交通被人控制,电力被人切断,水坝开合被人操纵,那是多么可怕的场景和后果。
工业控制系统这么重要,怎么办?
当然不能坐以待毙。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最要紧的事情自然是提高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意识,有漏洞查漏洞,有问题解决问题,赶紧加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和其他领域的网络安全防护一样,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引入整体和全周期的防护理念和措施,不能再延续过去的旧思维,买个防火墙装上了事。
至于黑客玩社会工程学,坑蒙拐骗渗透传播病毒,没什么别的办法,只能加强关键领域、部门和设施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脑子里多根弦,同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权责要求。
对于国家来说,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首先机制上就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比如建立一个国家在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系统遭受大规模高强度攻击时的响应机制及协调机构,同时组建以工业企业、信息网络、公共安全为主的应急联动机制,制定应急响应处理办法。
再比如做好威胁情报研究。各方联动,形成合力,提供更有价值的威胁情报信息,建立更有实用性的威胁情报库,为政府机构、安全厂商、企事业用户提供更好的支持。
除了机制上的事情,技术上也有一些办法。
最要紧的是做好整个防护体系的“供应链”安全。特别是在国家工业领域一些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新建项目上,必须要强化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引入第三方安全机构或服务商对技术实施方案和产品供应链进行审查。
更靠谱的办法是整体考虑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体系,从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基础设施入手,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防护技术和产品。
也就是用我国自己的安全工控系统,替换掉进口产品。不过,和芯片、操作系统一样,因为起步太晚,我国的工控系统技术成熟度不够,所以自主研发这条路只能一步步来,急也没用。

❽ 工业物联网与消费者物联网有什么区别

1、工业物联网设备基于工业环境制造,要求比消费物联网高。

工业物联网的设备位于工业环境中,或许是在工厂车间内,也有可能在高速运行的铁路系统里,或者在酒店餐厅里,或市政照明系统里面,也有可能在电网里面。相比消费级物联网,工业物联网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包括无时无刻的控制,坚如磐石的安全性能,复杂环境下(无论是极热或极冷,多尘,潮湿,嘈杂,不方便)运行的能力,以及无人自动化的操作能力。不像大多数近期设计的消费者级别的设备,现有的很多工业设备已经运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通常以几十年衡量。

2、工业物联网系统必须具有可扩展性。

由于工业物联网应用环境更为复杂,使得工业物联网对扩展性的要求较高,比消费者家庭自动化项目复杂得多。工业物联网系统会产生数十亿个数据点,必须考虑将信息从传感器传输到最终目的地的方式 ——通常是工业控制系统,如SCADA(监控和数据采集) 平台。而消费者物联网应用涉及较少的设备和数据点,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服务器的吞吐量,并不算什么大问题。

3、工业物联网安全要求更高。

根据Hewlett Packard研究,有70%的物联网设备存在安全漏洞。如攻击者获得了客户财产相关的实时视频资料,那么对智能家居进行黑客攻击可能会对个人隐私造成重大影响,但网络入侵的影响是局部的。而工业物联网中就不同,这些系统通常要将传感器连接到关键的基础设施资源,如发电厂和水资源管理设施,那么其潜在的影响要严重得多。因此,工业物联网必须满足更严苛的网络安全要求,才能获得批准使用。

❾ 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及应对策略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数字经济的基石,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产生深远影响。2020年,《数据安全法(征求意见稿)》[也正式发布,将数据安全纳入国家安全观,更体现了数据安全日趋重要的发展趋势。数据是工业互联网的“血液”,加强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防护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 国内外对于数据安全防护的工作进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数据安全威胁,世界主要国家持续加强数据安全立法和监管。据统计,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专门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从国际标准组织和欧美国家在数据安全所做的工作来看,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局(ITU-T)制定了《大数据服务安全指南》、《移动互联网服务中大数据分析的安全需求与框架》、《大数据基础设施及平台的安全指南》、《电信大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安全指南》等多项标准。
从国内已制定的数据安全相关标准来看,主要有《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信息安全技术 健康医疗数据安全指南》、《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等。《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安全管理指南》为大数据安全管理提供指导,提出了大数据安全管理基本原则、基本概念和大数据安全风险管理过程,明确了大数据安全管理角色与责任。《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提出了对组织机构的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的分级评估方法,用来衡量组织机构的数据安全能力,促进组织机构了解并提升自身的数据安全水平。《信息安全技术 健康医疗数据安全指南》提出了健康医疗领域的信息安全框架,并给出健康医疗信息控制者在保护健康医疗信息时可采取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服务安全能力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数据交易服务安全要求》分别针对大数据服务、数据交易的情景提出了安全要求。2020年,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申报的《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防护指南》被列为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60)标准重点研究项目。
3 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防护难点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泛在互联、平台汇聚、智能发展等制造业新特征日益凸显。工业互联网数据常态化呈现规模化产生、海量集中、频繁流动交互等特点,工业互联网数据已成为提升企业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的关键要素,保障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工业互联网数据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关系企业的生产经营,一旦遭到泄露或篡改,将可能影响生产经营安全、国计民生甚至国家安全。然而,工业企业类型多样,工业互联网数据更是海量多态,给数据安全防护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1)传输阶段监测溯源难。工业互联网场景涉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的应用,且工业互联网数据在工厂外流动更加复杂多元。大流量、虚拟化等环境下难以有效捕捉追溯敏感数据和安全威胁;
(2)存储阶段分类分级难。存储阶段极易形成数据的汇聚,需要根据数据的类别和等级采用划分区域、设置访问权限、加密存储等多种手段。然而工业互联网数据形态多样、格式复杂,使得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与防护难度大;
(3)使用阶段可信共享难。对工业互联网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是发展工业互联网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途径,然而数据权责难定、安全可信赋能难等阻碍数据有序安全共享。

4 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防护的解决方法
根据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防护需求,天锐绿盾数据安全一体化,能够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工业数据传输阶段和使用阶段可以使用天锐绿盾DLP数据泄露防护系统,通过智能内容识别的的技术如关键字和关键字对的检测,ocr图像的识别、文件属性的检测、向量机分类检测等方式来捕捉传输阶段的敏感数据从而保证工业互联的传输安全,在数据使用阶段可以使用天锐绿盘为解决企业文档管理分散的问题,系统采用集中存储的模式,将分散存储在各部门、各分公司用户计算机上的重要数据集中存储到统一平台上,实现对工业数据文档的统一管理,同时降低文档管理成本。系统建立了完善的权限控制机制,保证不同用户基于不同权限访问和使用文档,有效保障了文档加密的安全性。多种检索模式,支持全文关键词检索、高级检索、扩展属性搜索等高效毫秒级检索方式,有效帮助用户精确的从海量文档中快速定位所需文档。文档在协作完成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版本。系统支持自动保存文档的历史版本,当用户需要恢复旧版本时,可一键下载。为了实现海量数据的集中存储,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服务,以便企业未来可按需进行存储性能扩展。

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纷纷加快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给后疫情时代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活力。数据是工业互联网的“血液”,数据安全对于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关重要。在设备安全、系统安全之上加强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防护,是我们天锐绿盾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阅读全文

与工业设施网络安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27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77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598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81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081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30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058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15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721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957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18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017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38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22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64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14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90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500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69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