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路图中的接地是怎样接
1、只是个标志。地线都是连接在一起的。
2、这个电路中,这只是电路地,不一定需要接大地。
3、你的这个地由电容分压获取,一般很难获得平衡,应该采用带中间抽头的变压器,中间抽头与这个地相连。
4、小功率情况下,变压器输出没有中间抽头,可以采用两个电阻分别与C1、C2并联,有利于电压平衡。电阻越小,平衡能力越强,但是,消耗的功率也越大。
接地线就是直接连接地球的线,也可以称为安全回路线,危险时它就把高压直接转嫁给地球,算是一根生命线。
家用电器设备由于绝缘性能不好或使用环境潮湿,会导致其外壳带有一定静电,严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为了避免出现的事故可在电器的金属外壳上面连接一根电线,将电线的另一端接入大地,一旦电器发生漏电时接地线会把静电带入到大地释放掉。另外对于电器维修人员在使用电烙铁焊接电路时,有时会因为电烙铁带电而击穿损坏电器中的集成电路,这一点比较重要。使用电脑的朋友有时也会忽略主机壳接地,其实给电脑主机壳接根地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死机现象的出现。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线: 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按部颁规定,接地线必须是 25mm 2 以上裸铜软线制成。
② 家庭220v带地线怎么入表,一幢楼房用220V的,但带有条地线出电表,想问
地线不用入表的,在表外直通的。
③ 电路板接地
1》电路板的接地端不是直接与大地联接,该接地端只是电路的低电位端,正负电源的低电位(地)端就是正负电源的公共端。
2》用2件干电池串联,串联点就是正负电源的公共端,公共端与正极构成正电源,与负极构成负电源。
④ Protel 中原理图生成pcb板在pcb板中电源和地线显示的都是GND
在原理图中输入电源标志和接地标志时,也要及时修改网络,电源改成vcc,地改为gnd因为protel默认的是放置电源符号时保留上次的网络.
⑤ 电表如何接地线..
正规的3插头规格是: 左零线,右火线,上面是大地,
如果宿舍或者走廊外面能找到一个墙插是3插的插孔,就很好办了
如果宿舍的墙插只有2插孔的,那就没有接大地的地方了.零线绝对不能接地线.
传统电工的最简单办法是把自来水管和暖气管当大地来接.它们都是深埋地下的。但是这是以前的方法,现在的管道都有表面涂层.想这么接大地的话,必须先测量其接地电阻是否足够小.
附上有哪些不正确接地方式:
(1)一些用户使用三芯插座(头)时,只在插座的左端接零线, 右端接相线,接地端空着不用;有的用户将插座里的相、零线接反。这在电器设备正常时虽然没什么影响,但失去了安全保护作用,电器设备一旦漏电,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2)插座的接地端直接与接零端相连。这样做实际是将工作零线兼作保护零线使用, 但这种接线方式如果遇到相、零线接反,工作零线上串有熔断体、刀闸等设备,零线一旦断开时,将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保护接地线绝对不能与零线共用。
(3)有的用户在地面插一根铁丝或钢筋,也不管接地电阻是否合适,就用一根导线将其接到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上。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4)高层住宅的用户甚至用自来水管或燃气管道做接地体,这种做法相当危险。因为自来水管和燃气管道的表面都涂有防腐涂料,另外, 自来水管道的各连接处都用塑料生料带做了密封处理,有的自来水管道地下部分采用的是PVC管, 而这些都是不良导体, 根本没有安全保障。用燃气管道做接地体, 如果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⑥ 如何设置地线
先随房间里的零火线再敷设一条黄绿相间的与其同截面的保护地线,并接入各用电插座的地线端子,在引出室外至接地装置,室外两米以下至地面处最好穿PVC管,然后按图片做接地装置,图片中的角钢可以用铜棒、铁棒、镀锌钢管代替,最好接地装置接好后全部埋入地下,并且在螺栓处用沥青浇注或涂刷防腐,主要要注意螺丝要拧紧,焊结实,必要时埋地部分的铜导线加粗一号,不能用铜铝线混接。
⑦ 怎样设置PCB元件的网络属性
1 网络表定义及功能
网络表是设计电路板过程中所需的非常重要的文件,它是连接电气原理图和PCB板的桥梁.网络表是对电气原理图中各元件之间电气连接的定义,是从图形化的原理图中提炼出来的元件连接网络的文字表达形式.在PCB制作中加载网络表,可以自动得到与原理图中完全相同的各
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以.NET为后缀的网络表由以下2部分组成:
1)元件表.描述原理图中元件的三大属性,其描述信息都在方括号中,分别为:
① 元件标号,电路中各元件所设置的符号;
② 元件封装形式,即在PCB板中使用的元件;
③元件型号,对元件自身属性的描述,不同类型元件在元件
型号中的表明方式不同,可以根据需要指出有效值的大小,也可以指出其芯片类型.元件描述格式如下:
[ 元件定义开始
C1 元件标号
RAD0.2 元件封装
O.1uF 元件注释、型号
三个空白行,系统保留,可以省略
] 元件定义结束
2)连线网络表.包含原理图中所有电气连接网络。网络信息都在圆括号中,分别为:
① 网络名称,若在原理图中的连接线上定义了网络标号,则在网络表中以网络标号命名此网络,若没有定义网络标号,则在生成网络表时由软件按顺序指定名称;
② 网络中的节点信息,节点信息包括元件标号和管脚序号;
③ 在同一网络中的所有元件管脚均相连,即网络名可以网络内任意管脚定义.网络连接描述格式如下:
( 网络定义开始
NetC1.1 网络名称
C1-1 元器件标号及管脚号
Q2-1 元器件标号及管脚号
R3-2 元器件标号及管脚号
) 网络定义结柬
显然,这是以元件c1的1管脚命名的网络连接表NetC1_1,在连接表中c1的1管脚、Q2的1管脚、R3的2管脚相连接.同理,以NetQ2_1、NetR3_2命名,也能得到同样效果.
2 网络表生成过程中的常见错误
在PCB图中装入网络表时常常会产生各种错误。现就装入网络表时产生的常见错误及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在原理图中未定义元件的封装形式.
错误提示:FOOTPRINT NOT FOUND IN LIBRARY.
错误原因:在原理图中未定义元件封装形式,PCB装入网络表时找不到对应的元件封装.
解决办法:打开网络表文件查看哪些元件未定义封装,并直接在网络表中对该元件增加封装,或者在原理图中找到相应的元件,双击该元件,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的FOOTPRINT栏中填入相应的元件封装.
2)PCB封装定义的名称不存在.
错误提示:FOOTPRINT *** NOT FOUND.
错误原因:在原理图中定义的元件封装在PCB元件库中找不到,装入网络表时找不到对应的元件封装;PCB文件中未调入相应的PCB元件库;PCB库中的元件名与原理图中定义的名称不同.
解决办法:确认所需的PCB元件库是否调入,确认原理图中定义的元件封装和PCB元件库中的是否一致.
3)元件的管脚名称与PCB库中封装名称不同.
某些元件的标号、封装名称都一致,但由于原理图中元件库定义的元件管脚名称与PCB封装定义的管脚名称不同,导致装入错误.如原理图库中的Miscellaneous Devices.Lib库中的二极管和三极管,其管脚的定义与PCB库中相应封装的管脚的定义不一致而导致出错.如二极管中管脚定义为:A、K,若使用PCB通用库PCB Footprints.Lib封装diode0.4、diode0.7,而封装焊盘号定义却为:1、2,所以装入此元件时就会发生二极管连接关系丢失现象.
解决办法:修改原理图库的管脚号或PCB库中的元件的焊盘号,使之相互对应.
4)原理图中元件的管脚与PCB封装管脚数目不同.
如果原理图库中元件的管脚数目与PCB库中封装的管脚数目没有一一对应,在装入时也会出错.这种错误主要发生在自己做的一些器件或一些特殊的器件上.例如电源变压器的接地端在原理图库中存在,而在制作相应的PCB封装时未能给它分配焊盘,则在装入此元件时就会发生错误.
解决办法:根据元件实际属性,作相应修改.
3 巧用网络表设计电路板
通常网络表的准确性受原理图制作的影响.设计者频繁修改原理图电路,以保证网络表的准确性,从而影响设计PCB进程.下面介绍一种简单快捷的PCB设计方法.首先,手动制作网络表.由于在电路板自动布线过程中,必须加载网络表.网络表中含有两大属性——元件表和连线网络表.因此可以根据电路元件配置情况及连接关系,手动书写网络表,再加载到PCB中进行自动布线,从而保证PCB制作的高效性,同时省掉了原理图复杂的设计.具体作法如下:
① 检查元件储备情况,是否需要在PCB元件库中新增元件,原理图元件管脚是否与PCB焊盘号相对应,若不相对应修改使其对应.
② 新建一个空白文件,将其后缀保存为.net.根据电路元件配置情况,先书写元件,再根据各元件管脚间的连接关系,逐级书写连接关系表.
③ 将NET文件用Protel 99打开,在PCB中加载网络表,手动调整元件布局,最后进行自动布线
⑧ 99SE画图时,地线没有画,可以直接覆铜,覆铜网络设置成地吗
可以是可以,但是不能保证地线的接通,还有这样做,对信号处理从理论上是不行的,因为地线在电子电路 上是很重要的,要是地线走不好,会带来想不到的问题,一是板抗干扰,二是稳定性,三是对外届的辐射,都要考虑的。
⑨ 如何将EWB电路生成适用于Protel99SE的网络表
问:如何使用Protel 99se的PLD仿真功能?
复:首先要有仿真输入文件(.si),其次在configure中要选择Absolute ABS选项,编译成功
后,可仿真.看仿真输出文件.
问:protel.ddb历史记录如和删
复:先删除至回收战,然后清空回收站.
问:自动布线为什么会修改事先已布的线而且把它们认为没有布过重新布了而设置我也正确
了?
复:把先布的线锁定.应该就可以了.
问:布线后有的线在视觉上明显太差,PROTEL这样布线有他的道理吗(电气上)
复:仅仅通过自动布线,任何一个布线器的结果都不会太美观.
问:可以在焊盘属性中修改焊盘的X和Y的尺寸
复:可以.
问:protel99se后有没推出新的版本?
复:即将推出.该版本耗时2年多,无论在功能、规模上都与Protel99SE,有极大的飞跃.
问:99se的3d功能能更增进些吗?好像只能从正面看!其外形能自己做吗?
复:3D图形可以用 Ctrl 上,下,左,右 键翻转一定的角度.不过用处不大,显卡
要好才行.
问:有没有设方孔的好办法?除了在机械层上画.
复:可以,在Multi Layer上设置.
问:一个问题:填充时,假设布线规则中间距为20mil,但我有些器件要求100mil间距,怎样才
能自动填充?
复:可以在design-->rules-->clearance constraint里加
问:在protel中能否用orcad原理图
复:需要将orcad原理图生成protel支持的网表文件,再由protel打开即可.
问:请问多层电路板是否可以用自动布线
复:可以的,跟双面板一样的,设置好就行了.
一、印刷线路元件布局结构设计讨论
一台性能优良的仪器,除选择高质量的元器件,合理的电路外,印刷线路板的元件布局
和电气连线方向的正确结构设计是决定仪器能否可靠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对同一种元件和
参数的电路,由于元件布局设计和电气连线方向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其结果可能存在
很大的差异.因而,必须把如何正确设计印刷线路板元件布局的结构和正确选择布线方向及
整体仪器的工艺结构三方面联合起来考虑,合理的工艺结构,既可消除因布线不当而产生的
噪声干扰,同时便于生产中的安装、调试与检修等.
下面我们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由于优良“结构”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和“模
式”,因而下面讨论,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仅供参考.每一种仪器的结构必须根据具体要
求(电气性能、整机结构安装及面板布局等要求),采取相应的结构设计方案,并对几种可
行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和反复修改.印刷板电源、地总线的布线结构选择----系统结构:模拟
电路和数字电路在元件布局图的设计和布线方法上有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模拟电路中,由
于放大器的存在,由布线产生的极小噪声电压,都会引起输出信号的严重失真,在数字电路
中,TTL噪声容限为0.4V~0.6V,CMOS噪声容限为Vcc的0.3~0.45倍,故数字电路具有较强的
抗干扰的能力.良好的电源和地总线方式的合理选择是仪器可靠工作的重要保证,相当多的
干扰源是通过电源和地总线产生的,其中地线引起的噪声干扰最大.
二、印刷电路板图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
1.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从确定板的尺寸大小开始,印刷电路板的尺寸因受机箱外壳大
小限制,以能恰好安放入外壳内为宜,其次,应考虑印刷电路板与外接元器件(主要是电位
器、插口或另外印刷电路板)的连接方式.印刷电路板与外接元件一般是通过塑料导线或金
属隔离线进行连接.但有时也设计成插座形式.即:在设备内安装一个插入式印刷电路板要
留出充当插口的接触位置.对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较大的元件,要加金属附件固定,以
提高耐振、耐冲击性能.
2.布线图设计的基本方法
首先需要对所选用元件器及各种插座的规格、尺寸、面积等有完全的了解;对各部件的
位置安排作合理的、仔细的考虑,主要是从电磁场兼容性、抗干扰的角度,走线短,交叉
少,电源,地的路径及去耦等方面考虑.各部件位置定出后,就是各部件的连线,按照电路
图连接有关引脚,完成的方法有多种,印刷线路图的设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手工设计方法
两种.
最原始的是手工排列布图.这比较费事,往往要反复几次,才能最后完成,这在没有其
它绘图设备时也可以,这种手工排列布图方法对刚学习印刷板图设计者来说也是很有帮助
的.计算机辅助制图,现在有多种绘图软件,功能各异,但总的说来,绘制、修改较方便,
并且可以存盘贮存和打印.
接着,确定印刷电路板所需的尺寸,并按原理图,将各个元器件位置初步确定下来,然
后经过不断调整使布局更加合理,印刷电路板中各元件之间的接线安排方式如下:
(1)印刷电路中不允许有交叉电路,对于可能交叉的线条,可以用“钻”、“绕”两
种办法解决.即,让某引线从别的电阻、电容、三极管脚下的空隙处“钻”过去,或从可能
交叉的某条引线的一端“绕”过去,在特殊情况下如何电路很复杂,为简化设计也允许用导
线跨接,解决交叉电路问题.
(2)电阻、二极管、管状电容器等元件有“立式”,“卧式”两种安装方式.立式指
的是元件体垂直于电路板安装、焊接,其优点是节省空间,卧式指的是元件体平行并紧贴于
电路板安装,焊接,其优点是元件安装的机械强度较好.这两种不同的安装元件,印刷电路
板上的元件孔距是不一样的.
(3)同一级电路的接地点应尽量靠近,并且本级电路的电源滤波电容也应接在该级接
地点上.特别是本级晶体管基极、发射极的接地点不能离得太远,否则因两个接地点间的铜
箔太长会引起干扰与自激,采用这样“一点接地法”的电路,工作较稳定,不易自激.
(4)总地线必须严格按高频-中频-低频一级级地按弱电到强电的顺序排列原则,切
不可随便翻来复去乱接,级与级间宁肯可接线长点,也要遵守这一规定.特别是变频头、再
生头、调频头的接地线安排要求更为严格,如有不当就会产生自激以致无法工作.调频头等
高频电路常采用大面积包围式地线,以保证有良好的屏蔽效果.
(5)强电流引线(公共地线,功放电源引线等)应尽可能宽些,以降低布线电阻及其
电压降,可减小寄生耦合而产生的自激.
(6)阻抗高的走线尽量短,阻抗低的走线可长一些,因为阻抗高的走线容易发笛和吸
收信号,引起电路不稳定.电源线、地线、无反馈元件的基极走线、发射极引线等均属低阻
抗走线,射极跟随器的基极走线、收录机两个声道的地线必须分开,各自成一路,一直到功
效末端再合起来,如两路地线连来连去,极易产生串音,使分离度下降.
三、印刷板图设计中应注意下列几点
1.布线方向:从焊接面看,元件的排列方位尽可能保持与原理图相一致,布线方向最
好与电路图走线方向相一致,因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在焊接面进行各种参数的检测,故这样
做便于生产中的检查,调试及检修(注:指在满足电路性能及整机安装与面板布局要求的前
提下).
2.各元件排列,分布要合理和均匀,力求整齐,美观,结构严谨的工艺要求.
3.电阻,二极管的放置方式:分为平放与竖放两种:
(1)平放:当电路元件数量不多,而且电路板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一般是采用平放较
好;对于1/4W以下的电阻平放时,两个焊盘间的距离一般取4/10英寸,1/2W的电阻平放时,两
焊盘的间距一般取5/10英寸;二极管平放时,1N400X系列整流管,一般取3/10英寸;1N540X系
列整流管,一般取4~5/10英寸.
(2)竖放:当电路元件数较多,而且电路板尺寸不大的情况下,一般是采用竖放,竖
放时两个焊盘的间距一般取1~2/10英寸.
4.电位器:IC座的放置原则
(1)电位器:在稳压器中用来调节输出电压,故设计电位器应满中顺时针调节时输出
电压升高,反时针调节器节时输出电压降低;在可调恒流充电器中电位器用来调节充电电流
折大小,设计电位器时应满中顺时针调节时,电流增大.电位器安放位轩应当满中整机结构
安装及面板布局的要求,因此应尽可能放轩在板的边缘,旋转柄朝外.
(2)IC座:设计印刷板图时,在使用IC座的场合下,一定要特别注意IC座上定位槽放
置的方位是否正确,并注意各个IC脚位是否正确,例如第1脚只能位于IC座的右下角线或者
左上角,而且紧靠定位槽(从焊接面看).
5.进出接线端布置
(1)相关联的两引线端不要距离太大,一般为2~3/10英寸左右较合适.
(2)进出线端尽可能集中在1至2个侧面,不要太过离散.
6.设计布线图时要注意管脚排列顺序,元件脚间距要合理.
7.在保证电路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时应力求走线合理,少用外接跨线,并按一定
顺充要求走线,力求直观,便于安装,高度和检修.
8.设计布线图时走线尽量少拐弯,力求线条简单明了.
9.布线条宽窄和线条间距要适中,电容器两焊盘间距应尽可能与电容引线脚的间距相
符;
10.设计应按一定顺序方向进行,例如可以由左往右和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一、电路设计常用软件介绍
PROTEL 电路自动设计
ORCAD EDA软件
PSPICE 电路仿真
EWB 电路仿真
VISIO 图表制作
WINBOARD、WINDRAFT 和IVEX-SPICE 电原理图绘制与印制电路板设计软件
Electronic Workbench v5.0c - v5.12 电子电路仿真工作室
MedWin v2.04 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 [中文版]
Panasonic MITSUBISHI PLC 可编程控制器编译软件
一、印制板设计要求
电源滤波/退耦电容:一般在原理图中仅画出若干电源滤波/退耦电容,但未指出它们各自应接于何处.其实这些电容是为开关器件(门电路)或其它需要滤波/退耦的部件而设置的,布置这些电容就应尽量靠近这些元部件,离得太远就没有作用了.有趣的是,当电源滤波/退耦电容布置的合理时,接地点的问题就显得不那么明显.
二、Protel 打印设置
打印机一次只打印一个层(不管您选了几个层,只是分几次打印而已),后一个是一次打印所有你选中的层面,根据需要自己选择!下一步:点击下方的Options按钮,进行属性设置.假设我们选final然后进入Options进行设置,进入后的选项一般不用动,Scale为打印比例,默认的为1:1,如果想满页打印,就将那个小框打上钩,哦!右边的Show Hole蛮重要,选中他就可以把电路板上的孔打印出来(做光刻板就要选这个,有帮助),好了,点击Setup进行纸张大小设置就完成了打印机 Options.还没完呢!麻烦把!回到选打印机属性的对话框,选择Layers,进行打印层的设置,进去以后,看见了吧!是不是很熟悉呢!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吧.
三、常用的PCB库文件
四、PCB及电路抗干扰措施
五、PCB布线原则
六、关于滤波
浪涌电压、振铃电压、火花放电等瞬间干扰信号,其特点是作用时间极短,但电压幅度高、瞬态能量大.瞬态干扰会造成单片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波动;当瞬态电压叠加在整流滤波后的直流输入电压VI上,使VI超过内部功率开关管的漏-源击穿电压V(BR)DS时,还会损坏TOPSwitch芯片,因此必须采用抑制措施.通常,静电放电(ESD)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对数字电路的危害甚于其对模拟电路的影响.静电放电在5 — 200MHz的频率范围内产生强烈的射频辐射.此辐射能量的峰值经常出现在35MHz — 45MHz之间发生自激振荡.许多I/O电缆的谐振频率也通常在这个频率范围内,结果,电缆中便串入了大量的静电放电辐射能量.当电缆暴露在4 — 8kV静电放电环境中时,I/O电缆终端负载上可以测量到的感应电压可达到600V.这个电压远远超出了典型数字的门限电压值0.4V.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