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七部门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
2021年7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频繁指出,网络安全产品、服务、数据处理活动以及国外上市,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本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凸显出相关部门的又一重视,无疑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施加一项重任和使命。
近年,随着相关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和升级,相关部门对该领域的要求也越加严格,只有立法受到了监管,才能给企业带来管制和约束,从而为网络安全建设发力。
1、网络安全建设投入将提升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及最近的网络审查事件,会让企业加大对网络安全建设的投入,依据目前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条例,来完善和整改自有业务的缺陷,以防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的“突然袭击”。这对于自认为没有攻击价值的企业明显是个很好的管制,不再吝啬投入预算于网络安全工作。
2、网络安全再次引起重视
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让网络安全再次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滴滴早已活跃在大众视野中,很少有人不知道该应用,“滴滴出行”通报被下架整改,大范围普及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不可逆向而行。此外,也给相关处罚企业和其他广大企业一个提醒,不要在法律边缘试探。
3、网络安全监管势在必行
防范网络攻击固然重要,但也别忘了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近期被网络安全审查的企业,“滴滴出行”、“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均于近期在美国上市。本次征求意见稿中也指出,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由此可见,网络安全监管势在必行。
《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相关网络安全法律法规,都将时刻约束着企业,企业的系统、网站或APP等业务支撑平台都应依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来做好相关工作。企业做到自身内部审查,发现安全工作的不足并及时整改,在网络安全审查面前才能从容应对。
B. 违法账号app名称怎么填写
法律分析:一般都是可以看到名字的,如果确实有违法行为,比如盗取用户个人信息,直接输入名字,提交举报即可。
法律依据:《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第三条 网络安全审查坚持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与促进先进技术应用相结合、过程公正透明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事前审查与持续监管相结合、企业承诺与社会监督相结合,从产品和服务安全性、可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审查。
第六条 对于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的采购活动,运营者应通过采购文件、协议等要求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包括承诺不利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便利条件非法获取用户数据、非法控制和操纵用户设备,无正当理由不中断产品供应或必要的技术支持服务等。
C. 工信部已对32万款App进行检测,网络信息安全该怎么保障
工信部最近对国内32万个主流app进行违规信息手机进行检测,并责令1100多家企业进行整改,并且公布了100多个收集个人隐私的app,那么这么app通过你的手机都能收集到什么呢?
作者:聚泽数码来源:今日头条|2020-10-23 10:47 收藏 分享
工信部最近对国内32万个主流app进行违规信息手机进行检测,并责令1100多家企业进行整改,并且公布了100多个收集个人隐私的app,那么这么app通过你的手机都能收集到什么呢?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对用户的分析是基于数据分析的,那么数据哪里来呢?肯定是通过手机app收集,良心企业可能还好,黑心企业通过手机是可以手机非常多你的数据的。像基本的在电商平台浏览了多少产品,搜索过什么产品对什么样的产品有兴趣,出行轨迹,大概年龄这都是最基本的,违规手机的可能包括你的聊天记录等威胁信息安全的隐私记录等,传闻沸沸扬扬的你在手机旁边说产品电商就会推荐类似的产品也不是不可能的。
窃取用户信息在安卓阵营更严重,因为安卓的软件底层权限高,关闭了软件底层还在运转并且查询你的信息,并且各大互联网巨头在安卓阵营软件保护也是煞费苦心,所以安卓阵营信息泄露更加严重。
那么信息泄露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呢对于我们普通人?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不需要那些泄露的隐私信息,就通过你在互联网上遗留下来的信息,通过社会工程学(简称人肉搜索)就可以大概定位一个人具体是做什么的,有哪些经历等等。
1.掌握一定信息
每个操纵者想要人肉搜索一个人,首先一定要掌握一些目标信息。例如:
1.QQ号;
2.微信号;
3.网名;
4.手机号,微博号等等社交硬通账号;
只要掌握这些信息中一个或者多个,便可以对目标进行网络攻击。
2.社交软件"泄露"
人肉搜索最常用的就是现在网络查找目标QQ,微信号,手机号或者网名。如果目标曾经如小李一样在某些论坛,贴吧留下相关资料,并且被网络排查出来,那么这个就是一个突破点。而可能在这些社交软件中获取到的信息有:
1.姓名;
2.生日;
3.联系方式;
4.地址(比如有时候快递单)
5.照片.等等
当然了,这些只是有几率人看到而已,比如你没有在任何论坛,贴吧上留下资料,相关信息,那么操纵者绝对在网络上人肉不到你的相关资料。
3.QQ空间,微信朋友圈,QQ扩列资料
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有时候也是一个致命点。像常见的QQ空间互相留名祝福,微信朋友圈发照片或者祝福,QQ扩列资料等等。
4.政府网站
有人会说,难道政府的网站也能查?!其实政府网站是用来验证的,验证资料是否正确,当然了除去政府网站,如天眼查,户口查询,手机号查询归属地等等之类信息都是需要验证的。
5.社工库
社工库的只能说你可能因为疏忽,有些人早就把你的资料录入档案,而社工库便是任人查询的时候。
我们国家从2020年3月1日起,正式明令禁止网络暴力搜索。
可以看到通过以上简单的几个步骤,并不需要多隐私的信息泄露只要花费心思就可以暴露出一个人这么多的资料,所以你说信息安全有多么的重要?
D. 滴滴出行App下架,官方作何回应
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关于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
随后,滴滴回应称,滴滴将积极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我们将在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全面梳理和排查网络安全风险,持续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和技术能力。
受此消息影响,美国时间周五,滴滴美股收跌5.3%,报15.53美元。
网信中国发布关于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报:
7月4日,网信中国发布关于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报,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E. BOSS直聘、运满满、货车帮被网络安全审查,这些企业出了什么问题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了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这几款app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权益以及个人隐私,在审查期间,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停止新用户注册。关于BOSS直聘、运满满、货车帮被网络安全审查,这些企业出了什么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都是手机软件,作为互联网企业,这些公司都避免不了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很难保证这些互联网企业会保护用户信息。其次,滴滴出行app已经被各大应用商店下架了,因为涉嫌泄露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在接受审查。然而,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也被网络安全审查,说明这些互联网公司是有问题的。最后,作为互联网app,很有可能会滥用用户的个人信息,侵犯用户的个人权益,所以根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公告很多网民都表示支持。
一:用户信息容易泄露。
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都是手机软件,作为互联网企业,这些公司都避免不了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
关于BOSS直聘、运满满、货车帮被网络安全审查,这些企业出了什么问题?大家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F. 网信办对“BOSS直聘”以及其他哪些品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7月5日上午,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公告称,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将对BOSS直聘、运满满、货车帮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BOSS直聘、运满满、货车帮停止新用户注册。
据悉,6月11日,BOSS直聘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后两个交易日股价翻倍。上一个交易日BOSS直聘股价跌2.13%,收36.31美元/股,市值为145.2亿美元。
运满满及货车帮公司主体满帮集团于6月22日在纽交所上市,上市首日较发行价收涨13.16%。上一个交易日涨2.26%,收19.02美元/股,是指为206.5亿美元。
此前滴滴被下架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月4日发出《关于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称,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G. 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为什么被网络安全审查
他们被网络安全审查的原因非常的简单,主要就是因为这样的app在注册的时候需要提交很多的个人信息。而且从这一次的审查app就可以看出,除了提交个人信息之外,有一些app可以掌握我们的最新动向,特别是地理位置,而这对于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才会对他们进行网络安全审查,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第三,你对于这样的审查有什么看法?
对于这样的审查,我感觉还是非常赞同的,首先,这样的审查模式可以首先去打击这些app的嚣张。毕竟现在有很多的app程序的确是无法无天,在注册的时候经常会无缘无故的让你去填写很多莫须有的信息,才能够完善并且使用它们。
H. BOSS直聘等被启动网络安全审查,被查原因是什么
BOSS直聘等被启动网络安全审查,被查原因与网络安全有关,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所以对这些涉嫌收集个人信息的app将会进行大力的整治。
据悉,7月5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关于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
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止风险扩大,审查期间,“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停止了新用户注册。
滴滴出行app也刚被下架:
7月2日,国家网信网曾公告,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随后在7月4日,国家网信办通报,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I. 网络安全未来发展怎么样
可以担任网络安全工程师。随着互联网发展和IT技术的普及,网络和IT已经日渐深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网络化,突破了应用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使信息的价值不断提高。但是与此同时,网页篡改、计算机病毒、系统非法入侵、数据泄密、网站欺骗、服务瘫痪、漏洞非法利用等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网络安全工程师需要大量的人才。
J. APP审查,什么事
有工信部官员引用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92号,2000年发布)的规定,“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未取得许可或者未履行备案手续的,不得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解释,“移动应用商店如在我国境内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则应按292号令的要求,办理相应许可或备案手续。”。
工信部说,APP我们的职责。有工信局通信保障局负责人表示,互联网上原有的恶意程序传播、远程控制、网络攻击等传统网络安全威胁向移动互联网快速蔓延。从工信部官员的立场来看,那是为了维护用户不受恶意软件、病毒困扰,所以要做APP审查。
应用商店说,我们早做过审查了。就何玺了解的情况来说,任何APP想要登陆Google Play,App Store,Windows
Store,都必须要提交开发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备案,否则不能通过。同样的,国内正规一点的应用商店都会要求开发者提供相应的个人信息,以方便平台开展移动广告合作、应用开发合作等。不仅仅是移动应用商店,就是新浪微博开放平台、腾讯微博开发平台应用也是如此。
不可否认,安卓程序恶意扣费或消耗套餐、窃取用户隐私资料、无提示联网下载软件等行为确实让人不齿,而“涉黄”内容APP更是不少。
APP审查,无外乎资质审查和内容审查,这2点现在的应用商店基本上都在做。实际上,工信部真的只需要通过应用商店运营平台即可获得开发者信息。
现在工信部说要做APP审查,查谁呢?既然能够通过应用商店平台就能对开发者进行监管,那么要查的当然就是应用商店运营商了,特别是非正规的应用商店。
以前是应用商店为了自己的方便主动审查开发者资质,现在,工信部说,我要求你们审查开发者,你们的工作将更好开展了,听上去似乎是在帮助应用商店运营商。但实际上是告诉应用商店运营商,以后你得听我的。
虽然说工信部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广大的开发人员,但APP审查必然会提高应用开发的进入门槛和成本。开发者将会被迫用更多的时间、花更多的费用在应用审核,内容设置方面。
建议开发者团队作战,小组内设置应用推广人员,专门负责APP入驻审核工作,或者寻找第三方服务团队,把应用审核的事进行外包。
将催生灰色产业
对工信部来说,要审核上百万的开发者信息,这是个巨大的工程,太不现实了。但不用担心,正如前面所说,工信部只需要找应用商店运营商即可,但是会在前面出具相关管理条例,要求市场确保所有注册的开发者必须有备案许可证,否则一律不允许发布APP。这样一来,开发者就不得不想办法去做认证了,至于开发者如何获得认证资质,这并不是工信部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