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设置 >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基站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基站

发布时间:2022-06-14 05:04:02

⑴ 各式各样的移动通信基站,你见过哪些

相信大家经常在楼顶上或者路边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移动通信基站,有些是直接安装抱杆的天线,有些是一条通信杆,有些则是挂满天线的大铁架。除了这些,那还有没有其的它基站类型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生活中常见的基站天线。

美化射灯天线

除了正常的外露天线与上述常见的美化天线外,根据不同场所环境及物业的要求,运营商也有其他特殊场景的天线,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美化的效果,同时减少大众对运营商天线的反感心理,其实内部跟普通的天线是一样的,只是外部增加了不同的外壳。需要说明的是,运营商的基站选址是要得到业主许可及签订相关租用合同才会建设的,另外也是经过相关工信部门许可的,受法律保护。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正在使用中的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所以大家在面对运营商天线纠纷的时候,应该采用合法合理的的手段与相关部门及运营商进行沟通,并有权要求运营商提供辐射测试安全报告,维护自身的权益。

欢迎关注YT科技,也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

⑵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包括哪两部分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包括室内基站主设备和室外天馈系统。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UE的物理层绝对不会和基站的MAC层交互?层就是通讯的一端到另外一端和它对等的一个层面。

⑶ 移动通信基站的安全管理有哪些

1.基站门安装电子锁,不用普通锁,密码定期更换,一般一个月换一次
2.基站内安装监控和各种感应报警,有人进入机房自动向网管中心报警
3.防火防盗防进水
4.控制温度湿度

⑷ 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危害大吗

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危害并不大。

在实际执行的时候,运营商考虑到信号叠加,工程施工会控制在8微瓦/平方厘米以内。如此一来,与常用的家用电器(其电磁辐射数值都在安全范围内)相比,我们周边通信基站的辐射量实在是微乎其微。

手机和基站的信号频率一般在800MHz至2.4GHz,目前,没有证据证明,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手机和基站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4)移动通信网络安全基站扩展阅读:

1、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自然界电闪雷鸣、太阳黑子活动等都会产生电磁辐射。在生活中,无线电台、基站天线、微波炉、电磁炉、电脑、电视机、吹风机、手机等和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家用电器,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2、一般来说,电吹风的辐射可以达到100微瓦/平方厘米,电磁炉的辐射量甚至能达到580微瓦/平方厘米,无线路由器在1米范围内产生的辐射量也有60微瓦/平方厘米以上。但是按照国家标准要求,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必须要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

⑸ 移动通信网络服务为什么要建设基站

我们现在使用的移动通信系统,被称为陆地公众移动通信系统,是以基站为核心的。之所以建设这么多基站,而不是使用卫星,是因为基站是普惠型移动通信里成本最低的办法,卫星通信无法做到普惠型移动通信。

另外一方面,基站还不是信号覆盖了就可以的,还要考虑到容量的问题。基站属于共享型宽带,同一基站下的全部用户都是共享该基站的软硬件资源、空口资源、传输资源,这也使得越在人口密集区域,基站建设的越多。

总而言之,卫星通信技术目前无法解决的是覆盖和容量的问题,不适合给所有人使用,这是目前技术无法解决的,所以必须建设大量的基站,每个基站覆盖的距离小了,但是基站建设的多覆盖和容量问题也就解决了。

即使是在未来的6G时代,引入卫星通信,基站也不会消失,还将是主要的用户承载,卫星只会是补充。

⑹ 移动通信基站到底有什么危害

基站是手机移动通信网络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基站发射的信号,那我们就不能进行任何模拟化或者数字化通信。强拆基站明显会影响正常的通信。

太原移动网络部基站动力维护中心负责人廖宇斐表示,在现有的辐射类型中,对人类伤害较大的被称为电离辐射,而大家关注的移动通信基站辐射是一种电磁辐射,是一种频率在0~300GHz的电磁波,它不会引起物质电离,一般也不会破坏分子结构,因此理论上并不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伤害。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副总工程师刘晓勇表示:“独立科学专家组及健康机构的结论是,在国际电磁波安全标准之下,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手机、基站这类非电离的电磁波辐射对人体有害。”

国家规定的基站辐射标准功率密度是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现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时执行的标准都是小于8微瓦/平方厘米,实际使用中,这个数字可能还会更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其实是广泛存在的,现代家庭中广泛使用的一些家电产品,如电脑、电视、微波炉、电磁炉、收音机等,都是电磁辐射的源头,而它们所产生的辐射不一定比移动通信基站小。

以电吹风为例,其功率一般在1000瓦以上,由于使用时和人体的距离很近,其实际辐射量可以达到100微瓦/平方厘米,而功率在2000~3000瓦的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对0.5米以内的人产生的辐射量可以达到580微瓦/平方厘米,无线路由器在1米的范围内产生的辐射量也有60微瓦/平方厘米以上。

⑺ 移动基站是什么

中国移动的基站采用小区制,覆盖范围几KM;而联通采用大区制,可以覆盖几十KM;辐射的频率大小和能量决定覆盖范围。从另一角度来看,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分析:手机辐射大的其基站辐射小(GSM),反之手机辐射小的其基站辐射大(CDMA)

基站的构成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系统:传输系统,包括SDH设备,PTN设备,PDH设备,光缆,电缆等等;动力系统,蓄电池,UPS系统,市电等等;动环监控系统;天馈系统;BTS主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如空调,防盗门等等

GSM900和DCS1800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双频网络,它们都是GSM标准。两个系统
功能相同,主要是频率不同,GSM900工作在900MHZ,DCS1800工作在1800MHZ。我国最早使用 的是GSM900,随着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的迅速发展,原有的GSM900网络频率变得日益紧
张,为更好地满足用户增长的需求,我国近期引入了DCS1800,并采用以GSM900网络为依托,
DCS1800网络为补充的组网方式,构成GSM900/DCS1800双频网,以缓和高话务密集区无线信
道日趋紧张的状况。只要用户使用的是双频手机,就可在GSM900/DCS1800两者之间自由切
换,自动选择最佳信道进行通话,即使在通话中手机也可在两个网络之间自动切换而用户毫
无察觉,而且手机选择了最佳信道,接通率得到了提高。为适应这个趋势,进一步抢占市场
份额,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世界着名移动电话设备生产厂商竞相开发并推出多频段 手机。

编辑本段移动基站的一般特点(1)交流供电复杂。有的为三相供电,有的为单相供电,有的是国电专线送达,但同样存在如高压送达至专用变压器,变压器的容量大小及低压侧的线路距离问题;有的则可能直接并接在农网、居民生活用电线路或厂矿企业的生产用电线路上;从而可能导致供电质量差,如电压波动范围很宽,电压突变情况经常发生,经常频繁停电等。
(2)基站数量多、分布广、站点环境差异大。为了网络覆盖而不得不将大量基站建在野外高山上、民房制高点、高温高湿区等,从而不仅导致交流供电难度大,还导致雷击的机率升高、高温高湿致使设备运行稳定性及寿命降低、故障率升高等。

(3)无人值守。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人工干预维修及恢复的直接成本高,而且如未能及时发现而‘倒站’带来的客户影响及间接损失也很大。

基站的上述一般特点导致供电保证和维护工作不仅工作量加大,而且难度也加大,一些供电故障和事件处理对维护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编辑本段GSM系统的网络结构GSM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2年,当时,北欧四国向CEPT(Conference
Europ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制定900MHZ频段的欧洲公共电信业务规范,以建立全欧统一的蜂窝系统。同年,成立了移动通信特别小组(GSM-Group Special
Mobile)。在1982年~1985年期间,讨论焦点是制定模拟蜂窝网标准还是制定数字蜂窝网
标准问题,直到1986年决定为制定数字蜂窝网标准。1986年,在巴黎对不同公司、不同 方案的系统(8个)进行了比较,包括现场试验。1987年5月选定窄带TDMA方案。与此同
时,18个国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相互达成履行规范的协议。1988年颁布了GSM标准,
也称泛欧数字蜂窝通信标准。在现阶段,GSM包括两个并行的系统:GSM900和DCS1800,
这两个系统功能相同,主要是频率不同。在GSM建议中,未对硬件作出规定,只对功能 和接口制定了详细规定,这样便于不同产品可以互通。GSM建议共有12个系统。
GSM系统的主要组成GSM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
基站子系统(简称基站BS)由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组成;网络子系 统由移动交换中心(MSC)和操作维护中心(OMC)以及原地位置寄存器(HLR)、访问
位置寄存器(VLR)、鉴权中心(AUC)和设备标志寄存器(EIR)等组成。
*移动台(MS)即便携台(手机)或车载台。也可以配有终端设备(TE)或终端 适配器(TA)。
移动台是物理设备,它还必须包含用户识别模块(SIM),SIM卡和硬件设备一起组 成移动台。没有SIM卡,MS是不能接入GSM网络的(紧急业务除外)。
*基站收发台(BTS)包括无线传输所需要的各种硬件和软件,如发射机、接收机、 支持各种上小区结构(如全向、扇形、星状和链状)所需要的天线,连接基站控制器的接口 电路以及收发台本身所需要的检测和控制装置等。
*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收发台和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连接点,也为基站收发台 和操作维修中心之间交换信息提供接口。一个基站控制器通常控制几个基站收发台,其
主要功能是进行无线信道管理、实施呼叫和通信链路的建立和拆除,并为本控制区内移 动台的过区切换进行控制等。
*移动交换中心(MSC)是蜂窝通信网络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对位于本MSC控制 区域内的移动用户进行通信控制和管理。例如:
1)信道的管理和分配;
2)呼叫的处理和控制;
3)过区切换和漫游的控制;
4)用户位置信息的登记与管理;
5)用户号码和移动设备号码的登记和管理;
6)服务类型的控制;
7)对用户实施鉴权;
8)为系统中连接别的MSC及为其它公用通信网络,如公用交换电信网(PSTN)、综合 业务数字网(ISDN)和公用数据网(PDN)提供链路接口,保证用户在转移或漫游的 过程中实现无间隙的服务。
由此可见,MSC的功能与固定网络的交换设备有相似之处(如呼叫的接续和信息
的交换),也有特殊的要求(如无线资源的管理和适应用户移动性的控制)。
*原地位置寄存器(HLR)是一种用来存储本地用户位置信息的数据库。在蜂窝通 信网中,通常设置若干个HLR,每个用户都必须在某个HLR(相当于该用户的原籍)中登
记。登记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种是永久性的参数,如用户号码、移动设备号码、接入的 优先等级、预定的业务类型以及保密参数等;另一种是暂时性的需要随时更新的参数,
即用户当前所处位置的有关参数,即使用户漫游到HLR所服务的区域外,HLR也要登记由 该区传送来的位置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当呼叫任一个不知处于哪一个地区的移动
用户时,均可由该移动用户的原地位置寄存器获知它当时处于哪一个地区,进而建立起 通信链路。
*访问位置寄存(VLR)是一种用于存储来访用户位置信息的数据库。一个VLR通
常为一个MSC控制区服务,也可为几个相邻MSC控制区服务。当移动用户漫游到新的MSC
控制区时,它必须向该地区的VLR申请登记。VLR要从该用户的HLR查询有关的参数,要
给该用户分配一个新的漫游号码(MSRN),并通知其HLR修改该用户的位置信息,准备
为其它用户呼叫此移动用户时提供路由信息。如果移动用户由一个VLR服务区移动到另
一个VLR服务区时,HLR在修改该用户的位置信息后,还要通知原来的VLR,删除此移动 用户的位置信息。
*鉴权中心(AUC)的作用是可靠地识别用户的身份,只允许有权用户接入网络并 获得服务。
*设备标志寄存器(EIR)是存储移动台设备参数的数据库,用于对移动设备的鉴 别和监视,并拒绝非移动台入网。
*操作和维护中心(OMC)的任务是对全网进行监控和操作,例如系统的自检、报
警与备用设备的激活、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处理、话务量的统计和计费数据的记录与传 递,以及各种资料的收集、分析与显示等。
以上概括地介绍了数字蜂窝系统中各个部分的主要功能。在实际的通信网络中, 由于网络规模的不同,营运环境的不同和设备生产厂家的不同,以上各个部分可以有
不同的配置方法,比如把MSC和VLR合并在一起,或者把HLR、EIR和AUC合并在一起。不
过,为了各个厂家所生产的设备可以通用,上述各组成部分的连接都必须严格地符合 规定的接口标准。GSM系统遵循CCITT建议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接口标准,
采用7号信令支持PLMN接口进行所需的数据传输。共分:
1)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接口(Um);
2)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接口(A);
3)基站收发台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接口(ABis)(基站收发台与基站控制器不配置在一 起时,使用此接口);
4)移动交换中心与访问位置寄存器之间的接口(B);
5)移动交换中心与原地位置寄存器之间的接口(C);
6)原地位置寄存器与访问位置寄存器之间的接口(D);
7)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接口(E);
8)移动交换中心与设备标志寄存器之间的接口(F);
9)访问位置寄存器之间的接口(G)
。 有关接口标准的详细规定可查阅GSM标准,这里不作介绍。
GSM的区域、号码、地址与识别1)区域划分
从地理位置范围来看,GSM系统分为GSM服务区,公用陆地移动网(PLMN)业务区、移动 交换控制区(MSC区)、位置区(LA)、基站区和小区。
*GSM服务区 由联网的GSM全部成员国组成,移动用户只要在服务区内,就能得到系统的各种服
务,包括完成国际漫游。
*PLMN业务区
由GSM系统构成的公用陆地移动网(GSM/PLMN)处于国际或国内汇接交换机的级别
上,该区域为PLMN业务区,它可以与公用交换电信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和公用数据网(PDNN)互连,在该区域内,有共同的编号方法及路由规划。一个PLMN
业务区包括多个MSC业务区,甚至可扩展全国。
*MSC业务区
在该区域内,有共同的编号方法及路由规划。由一个移动交换中心控制区域称为 MSC业务区。一个MSC区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位置区组成。
*位置区
每一个MSC业务区分成若干位置区(LA),位置区由若干基站区组成,它与一个或 若干个基站控制器(BSC)有关。在位置区内移动台移动时,不需要作位置更新。当寻
呼移动用户时,位置区内全部基站可以同时发寻呼信号。系统中,位置区域以位置区 识别码(LAI)来区分MSC业务区的不同位置区。
*基站区
一般指一个基站控制器所控制若干个小区的区域称为基站区。
*小区
小区也叫蜂窝区,理想形状是正六边形,一个小区包含一个基站,每个基站包含
若干套收,发信机,其有效覆盖范围决定于发射功率、天线高度等因素,一般为几公 里。基站可位于正六边形中心,采用全向天线,称为中心激励;也可位于正六边形顶
点(相隔设置),采用120度或60度定向天线,称为顶点激励。
若小区内业务量激增时,小区可以缩小(一分为四),新的小区俗称“小小区”, 在蜂窝网中称为小区分裂。
2)识别号码
GSM网络是十分复杂的,它包括交换系统,基站子系统和移动台。移动用户可以 与市话网用户、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和其它移动用户进行接续呼叫,因此必须具有多 种识别号码。
1>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是用于识别GSM/PLMN网中用户,简称用户识别码,根据GSM
建议,IMSI最大长度为15位十进制数字。
MCC MNC MSIN/NMSI
3位数字 1或者2位数字 10-11位数字
MCC-移动国家码,3位数字。如中国的MCC为460。
MNC-移动网号,最多2位数字。用于识别归属的移动通信网(PLMN)。
MSIN-移动用户识别码。用于识别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用户。
NMSI-国内移动用户识别码。由移动网号和移动用户识别码组成。
2>临时用户识别码(TMSI)
为安全起见,在空中传送用户识别码时用TMSI来代替IMSI,因为TMSI只在本地有效(即
在该MSC/VLR区域内),其组成结构由管理部门选择,但总长不超过4个字节。
3>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
IMEI是唯一的,用于识别移动设备的号码。用于监控被窃或无效的这一类移动设备,
TAC - Type Approval Code (TAC) 型号批准码,由欧洲型号批准中心分配。
前2位为国家码。(例如:Nokia的,Ericsson的,Motorola的,又各式各样不同型号的
批准码又不尽相同,如同是Ericsson的,GH388和GF388就不一样,虽然只差有无盖; 但只要是同一型号的,前六码一定一样,如果不一样,可能是冒牌货!)
FAC - Final Assembly Code (FAC)最后装配码,表示生产厂或最后装配地, 由厂家编码。如40的话,是Motorola在英国(UK)的工厂,07也是Motorola的工厂,在 德国,67的话也是,在美国本地。对Nokia,FAC是51。
SNR - Serial Number (SNR)序号码,独立地、唯一地识别每个TAC和FAC移
动设备,所以同一个牌子的同一型号的SNR是不可能一样的。
SP - Spare备用码,通常是0。
4>移动台PSTN/ISDN号码(MSISDN)
MSISDN用于公用交换电信网(PSTN)或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拨向GSM 系统的号码,构成如下:
MSISDN=CC+NDC+SN(总长不超过15位数字)
CC=国家码(如中国为86),NDC=国内地区码,SN=用户号码
5>移动台漫游号码(MSRN)
当移动台漫游到另一个移动交换中心业务区时,该移动交换中心将给移动台分配 一个临时漫游号码,用于路由选择。漫游号码格式与被访地的移动台PSTN/ISDN号码格
式相同。当移动台离开该区后,被访位置寄存器(VLR)和原地位置寄存器(HLR)都 要删除该漫游号码,以便可再分配给其它移动台使用。
MSRN分配过程如下:
市话用户通过公用交换电信网发MSISDN号至GSMC、HLR。HLR请求被访MSC/VLR分配
一个临时性漫游号码,分配后将该号码送至HLR。HLR一方面向MSC发送该移动台有关参
数,如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另一方面HLR向GMSC告知该移动台漫游号码,
GMSC即可选择路由,完成市话用户->GMSC->MSC->移动台接续任务。
6>位置区识别码(LAI)
LAI用于移动用户的位置更新。 LAI=MCC+MNC+LAC 。MCC=移动国家码,识别国家,
与IMSI中的三位数字相同。MNC=移动网号,识别不同的GSMPLMN网,与IMSI中的MNC相
同。LAC=位置区号码,识别一个GSMPLMN网中的位置区。LAC的最大长度为16bits,一 个GSMPLMN中可以定义65536个不同的位置区。
7>小区全球识别码(CGI)
CGI是用来识别一个位置区内的小区。它是在位置区识别码(LAI)后加上一个小 区识别码(CI)
CGC=MCC+MNC+LAC+CI。
CI=小区识别码,识别一个位置区内的小区,最多为16bits。

⑻ 移动基站的安全范围是多少

家《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12v/m标准 实际中移动基站所产生的电磁环境辐射量反为1.5-2.5v/m。 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 1.1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 为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电磁技术的科学运用与发展,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颁发了《公众照射导出限值》(GB8702-88)与《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分级标准》(GB9175-88)两个主要技术标准,并颁布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两项技术标准。1997年3月,又发布国家环境保护18号令及《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以上标准比欧美各工业化国家所制定的标准要更加严格,按照上述标准,目前移动通信所用900MHz频率带宽,其电场强度只要小于每米12伏或功率密度每平方厘米小于40微瓦就符合安全标准。 基站建设时,天线必须高于天线主射线方向距离天线22米以内建筑物1.2米以上。在这样情况下(包括在居民楼顶安装基站天线),通信基站是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不会对人体与环境造成危害。

⑼ 深圳市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加强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管理,促进公众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保障公共利益,推进智慧深圳建设,依据《深圳经济特区无线电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公众移动通信基站(以下简称基站),是指公众移动通信运营企业在一定区域内设置的,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台(站),包括独立式宏基站、附设式宏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
本办法所称的公众移动通信运营企业(以下简称运营企业),是指依法获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向社会公众提供移动电话、数据业务和其他增值电信业务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的基站配套条件,是指存在于建(构)筑物内的天面、机房、管道等基站设置条件。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基站的规划、选址、设置、使用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第四条基站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环境保护的原则。第五条基站是保障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破坏基站或者干扰基站运行。第六条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是本市基站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基站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市政府规划和国土、交通运输和市、区政府(含新区管理机构)人居环境部门、城市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基站管理工作。第七条运营企业应当根据移动通信技术进步和城市发展情况,及时、合理、合法设置基站,保障本市移动通信的消费需求。第二章基站规划第八条基站站址专项规划由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会同市规划国土等部门根据本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要求进行编制,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发布实施。
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每年可根据城市建设和通信技术发展要求,按照规划修订程序对基站站址专项规划进行修改。第九条法定图则应当与基站站址专项规划相衔接。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应当根据法定图则及相关规定,落实基站站址。第十条编制基站站址规划应当征求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以及运营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运营企业应当提供与基站相关的规划基础资料。第十一条规划基站站址,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一)网络覆盖需要;
(二)电波传播特性;
(三)设备性能状态;
(四)网络优化需要;
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第十二条新开发区、城市更新片区附设式宏基站的配套条件应当符合规划和设计要求,并与基站所附设的建设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运营企业应当配合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者监理单位完成附设式宏基站配套条件的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建设工作。第十三条新建或者改、扩建大型建(构)筑物应当按照基站技术标准和规范,设计、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基站配套设施,满足多套公众移动通信系统的共享要求。
运营企业和建设单位可以在其他建筑物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第十四条编制基站站址相关规划以及基站选址,应当优先在市、区政府及其下属单位所属的建(构)筑物、设施、绿化带或者其他场所(以下简称政府物业)上选址。
建(构)筑物、设施或者场地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基站站址相关规划的要求配合基站建设。第十五条运营企业应当开放站址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运营企业应当签订站址资源共享协议,明确基站建设成本分担、管理和维护义务以及站址资源共享的其它权利义务。
运营企业在申请无线电台执照时,应当向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作出站址资源共享承诺。
运营企业履行站址资源共享协议或者承诺发生争议的,可以提请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协调解决,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做出处理决定。第十六条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和国土、人居环境、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按照科学、合理、实用的原则,制定完善基站技术、外观、配套条件等相关技术规范。
基站技术规范应当吸收无线电通信技术成果,促进无线电技术创新与发展。第三章基站设置第十七条运营企业应当根据基站站址相关规划,结合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发展需求和区域建筑特点,选择基站站址,并将建站选址情况及时告知市无线电管理机构。
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依据基站站址专项规划,支持运营企业的基站选址建设工作,会同规划和国土、城市管理、交通运输、人居环境等管理部门及时协调运营企业在基站选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基站站址专项规划的要求。

阅读全文

与移动通信网络安全基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27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77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597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81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079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30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056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15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719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955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17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014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37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22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64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14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90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499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69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