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才能保障青少年网络安全呢
1、建立和完善网络法律体系是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基本保障,严格管理暴力、色情、反动、非科学的信息网上传播,依法治理网络,净化网络环境。
2、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增强抵制不良信息的免疫力,规范网络行为。
3、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让青少年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从网络的虚拟世界走出来,到外面寻找精彩。
4、树立中学生正确的网络观是网络素质教育的基础互联网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它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说,中学生会利用互联网来学习知识,搜集资料,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使中学生认识到互联网的优点和弊端,使他们正确、客观、全面地认识网络,让他们知道在互联网这个世界里有善恶美丑,在他们认为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法律和道德是无处不在的。
5、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中你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资讯,其中有好有坏。因此,要使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观,要培养他们的自控和自律能力,并且要善于利用互联网,互联网的发明是让我们利用的,而不是被它所奴役。而且,在进行教育学习中,还要使中学生在互联网中进行思考,培养其正确健康的三观。
Ⅱ 中学生上网安全知识有哪些
1、网络交友要警惕,注意区分网络与现实的区别,避免过分沉迷于网络。
2、不要在不信任的网站上留下任何个人真实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址以及就读学校、班级等),或者把这些信息透露给其他网友。
3、谨慎防范网络中出现的有不良意识的网友或违法分子,注意加强个人保护意识,以免不良分子对个人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骚扰。
4、在网络活动中应守法自律,对网络上散播有些有害的、不实的公众信息进行分辨,不要受不良言论和信息的误导,不要参与有害和无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
5、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和网友直接会面或参与各种联谊活动,以免被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危及自身安全。
6、应在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网络购物或交易,事先对商品信息或交易情况进行核实,不轻易向对方付款或提供银行卡密码,警惕网络诈骗。
7、家长应对学生上网情况多加关心、指导和监督,并适当控制学生上网时间,避免长时间上网引起的各类病症发生。
Ⅲ 如何加强对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
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与学校总体安全工作相结合,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青少年
上网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网络安全文明教育,积极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文明的环境,特制定以下网络安全制度。
一、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各教学系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积极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学校网络教室要尽可能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学生的上网要求。同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给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宣传活动。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三、加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学生上网场所的管理,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危害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
四、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以及在网络环境下防范伤害、自我保护的能力。注重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建立网络安全措施,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五、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宣传教育。要求各处室部门和学校各教学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网络知识,遵守网络道德,学习网络法规,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校外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育。
六、
加大与国家网络安全相关部门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校园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力度。积极主动联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门,开展学校内部及学校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控和管理,杜绝学生沉迷于网吧。
附:《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Ⅳ 怎样保护青少年上网的安全
保护青少年上网的安全···从表面看··可以通过电脑软件去限制,一些有害青少年的不健康文化的传播,但软件毕竟能装也能卸载,不能从根本的去保护青少年的上网健康和安全,最好还是通过家人或一些对他有影响的长辈,或着通过参加一些活动和讲座,让青少年从根本上去认识网络的利与弊。毕竟家长无法时时刻刻的去看护着孩子,所以青少年最重要还是学会认识网络和学自己去保护自己~!!!
Ⅳ 中国青少年网络安全公约内容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方略的实施,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关于"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
(5)青少年网络安全盛宴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2001年11月22日上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人民大学联合召开网上发布大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10时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郑重按动键盘,正式揭开了中国青少年计算机信息服务网上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主页面,宣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正式发布。
这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这是我国青少年网络生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必将在今后的网络使用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Ⅵ 江西省青少年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大赛怎么样啊,是不是应该让孩子踊跃参加呢
这个大赛面向江西全省各市中小学,我认为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已不仅仅是一场网络安全知识和信息科技教育的宣传普及,更是我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交流和竞技盛会。在信息化的今天,这个大赛的举办,让更多参赛的孩子能够从小认识并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更有利于引导他们认识网络,正确使用网络,是个不错的学习机会。
Ⅶ 青少年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有哪些
青少年由于年龄小,好奇心强,心理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在网络诱惑面前往往缺乏辨别力、自制力与自觉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58.4%的中国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非常依赖或比较依赖,60.1%的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54.6%的青少年网民认为中国网络环境安全,比例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
就目前的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以及平台来说,影响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有以下几类:
一:不具备或者说拥有较少的网络安全常识
浏览陌生网站,违法网站,不健康网站(对青少年危害最大,需引起足够的重视),随意下载安装网络上的应用程序。
对陌生人发来的邮件附件,不明文件(图片,office文档等)不经过安全软件的查杀随意打开,警惕性低。
轻易相信网络上“好友”的花言巧语,易被诈骗,钱财损失;观看违法,低俗,色情视频。
二:不具备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差
1.摄像头等视频设施不关闭,一旦被非法入侵者截获,通过社工可能会照成加重财产丢失。
2.自己的社交网站帐号密码等强度不够,多数为弱口令(123456,123456abc)等,如一杯非法入侵者破解利用
3.没有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隔很长时间才会查杀病毒。在网站保存COOKIES和表单数据密码等个人数据。
Ⅷ 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如何砥砺前行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也是网络安全培养的重点对象。早在2013年,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指导下,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发起、未来网和360公司承办的“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启动,旨在全面提升青少年网民的网络安全素养,建立适应性、和可持续的校园网络安全教育体系。
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家园,更是青少年成长的沃土,如何将一方沃土培育好,真正地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这不仅仅是有关部门的责任,更是每一位网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Ⅸ 如何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
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与学校总体安全工作相结合,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青少年
上网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网络安全文明教育,积极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文明的环境,特制定以下网络安全制度。
一、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各教学系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积极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学校网络教室要尽可能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学生的上网要求。同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给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习宣传活动。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三、加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学生上网场所的管理,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危害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
四、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青少年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以及在网络环境下防范伤害、自我保护的能力。注重在校园网络建设过程中,建立网络安全措施,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五、加强校园网络文明宣传教育。要求各处室部门和学校各教学系部注意研究防止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积极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了解网络知识,遵守网络道德,学习网络法规,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校外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教育。
六、
加大与国家网络安全相关部门交流与合作,加强对校园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治理力度。积极主动联合市公安、消防、文化、工商、城管等部门,开展学校内部及学校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控和管理,杜绝学生沉迷于网吧。
附:《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