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网络传言的表现之一是什么

网络传言的表现之一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21 15:13:12

㈠ 网络谣言对社会稳定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其一,网上谣言再配上煽动性言论,可能危害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其二,网上侮辱人格、损害名誉、侵犯隐私等言行,有违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其三,网上出现的不正当商业竞争行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其四,网上淫秽色情信息毒害青少年心灵,污染社会风气

㈡ 网络谣言是什么行为

谣言误事
小可能是恶作剧,泄愤为之或道听途说就信了写在网上
大就有可能要负民事责任
有次网上谣传某地有什么自然灾害把当地的老百姓吓的够呛,所以大家还是自律些才好。
毕竟上网的还有些事年幼的孩童,孩子们天性好奇,对一些稀奇古怪的消息十分敏感,莫要传谣言误导了孩子们

㈢ 网络谣言的特征是什么

网络谣言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通过网络传播,主题夸张,无事实根据。

㈣ 网络谣言常以假乱真,个人识别网络谣言究竟有哪些好方法

我们就介绍一些预防谣言的小技巧,比如说这些谣言通常都会有特殊的“谣言体”,他们喜欢用“中央已经发话了!”,“央视都播了”“国家最高机密”之类的标题,把事情说得特别特别的严重,如果你看到了这样的标题,那么你就去政府的媒体号去查看,如果没有这类的消息,那么就是谣言。


谣言通常都是为了获取关注度,有一些造谣者他们在制造谣言的时候,通常都会在结尾加上“必须转!""不转不是中国人""太神奇了吧”“这必须得让大家都可以看到”之类的话,这样子的大多数都是谣言。


以上都是一些非常流行在朋友圈或者是一些社交媒体上面的谣言,请大家记住造谣是犯法的,如果遇到一些非常紧急重要的新闻,一定要到官方媒体去求证,不要急于散播,谣言止于智者,求证了以后再转也不迟。

㈤ 网络谣言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的网络谣言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谣言。主要涉及国内外政府的政策动向、政府行为等,这些谣言多因媒体记者或公众对政府行动的动机和取向的无端猜测而引发,谣言针对的对象直接指向政府。比如石家庄抵押大楼为三鹿筹款事件、河南内乡300官员被抓的谣言等等。政治谣言不仅直接影响我国政府在国内外的威信和百姓对政府的信任,还会间接影响我国的外交策略和经济政策。第二,商业谣言。主要包括食品安全问题的谣言、有关企业发展决策取向的谣言以及股市谣言等。随着问题食品的增多和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与食品有关的谣言也日渐趋多,而由于股市监管力度的不足,股市谣言也一直横行网络。比如四川蛆橘谣言事件、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事件等。此类谣言一方面造成民众社会安全感的流失,另一方面会对企业和生产商未来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第三,与灾难有关的谣言。这一类型的谣言多是在某一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发生之后,由此引发的有关其他相关灾难及应对偏方的谣言,它们极具杀伤力,甚至会直接造成社会大范围的恐慌,进一步引发对某种特殊商品的抢购,造成物资浪费。比如汶川大地震之后的各种地震谣言、非典卷土重来的谣言以及影响期较长的有关2012世界末日的谣言等。第四,与社会伤害有关的谣言。在社会矛盾或问题增多的背景下,各种非正常死亡、恶势力团伙犯罪事件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谣言也增多。比如新疆针刺谣言、天门挖肾谣言等,这些都直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第五,有关公众人物的谣言。此类谣言,主要是伤害了被针对的公众人物的名誉,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㈥ 网络谣言的三个特征都是什么要如何辨别这些谣言

要知道无论是在疫情比较严重的期间,还是在一些大事发生的过程当中,总是会伴随着一些谣言。要知道对于我们来说是能够去接受真相的,但是却不能够接受,来自于谣言的摆布。而且这些谣言当中,大多数都是带有一些恶意中伤的。但有的时候正是因为这些谣言的散播速度比较快,所以很难很快的去控制,并且抓到这些谣言散播的源头。

其实网络谣言的存在,无论是对于官方来说,还是对于个体来说伤害都是非常大的,而这些谣言的散播者也并非一定能够从中获利,而是单纯扰乱了整个社会的秩序,造成了一些民众的恐慌。

㈦ 我想问问怎样才算是网络谣言、造谣

对他人生活造成困扰,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工作,不存在的事件、蛊惑人心,都属于谣言、造谣。一般都是由网络监警进行评判。

㈧ 如何有效辨别网络谣言

1、要核实信息来源。在看到某篇特别耸人听闻的信息时,不要着急相信,先注意一下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可靠,发消息人能否为所发的消息负责,如果来源仅仅是来自个人的博文或QQ群里的传播,而非主流媒体,其作为谣言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2、要多做冷静分析。针对某个事件仔细推敲其的可行性和可信度,用理智去看待问题。
3、要增强责任感。网络谣言固然可怕,但每一名网民都是网络构成的主体,都应该有责任意识。为自己在网上所说的每一句话,传播的每一条消息负责,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关系到整个互联网大环境的纯净,网络谣言也会随之减少。
4、要有一定的科学、法律、社会常识,提高“免疫力”。比如,传言说吃“转基因”食物会被“转基因”。运用高中生物学知识可知,我们食入的食物,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之后在体内重组成构成人体的肌肉等物质,所以不能吸收“转基因”。
5、对网上疯狂煽情、口水四溅,感叹号密集的,有“是某某人就顶”之类话的,要十分警惕其真实性,因为真相的力量足够强大,不需要煽情。

㈨ 网络谣言到底是什么内容

以捏造、变造、夸大的事实,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广泛传播的一种言论,大致分为政治谣言、社会谣言和个人八卦三类。

政治谣言以煽动民众不满、制造社会动荡,从而引发内乱,导致政权更迭为目的。政治谣言包括:镇压、屠杀、示威、民族仇恨、种族歧视、动乱、暴乱、迫害……
除此之外,政治谣言也包括一些泄私愤的相似言论。

社会谣言主要两类:一类以煽动资源紧张、制造资源性恐慌从而从中渔利为目的。包括以自然灾害、供应短缺、政策紧缩、成本上升、产量下降为借口散发的物资供应紧张言论,内容如:地震、海啸、暴雨、干旱、泥石流等导致物资供应短缺(如近两年的豆你玩儿、蒜你狠、葁你军……)。
除此之外,社会谣言还有一类纯属为吸引眼球而恶搞的不实言论,比如大桥垮塌、地震、海啸……

个人八卦也有两类:一类通常以捏造、变造、夸大个人隐私、行为,满足民众猎奇心理,从而达到提高人气、增加经济效益为目的,如一些网站媒体发布的XXX明星跳楼死……;
另一类以捏造、变造、夸大个人隐私、行为,诋毁个人声誉来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如一些个人在论坛、微薄等网络媒体上发布的XXX局长贪污、淫乱……

㈩ 什么情况算是网络传谣

法律分析:通过网络传授谣言的,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构成诽谤罪、寻衅滋事罪等的罪名,具体构成什么罪名,依据谣言的类型而定。网络谣言的主要特征是虚假,违背科学依据、常识、真实情况,主要依靠不知道真相的网民转发。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阅读全文

与网络传言的表现之一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27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77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598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81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082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30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059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15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722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957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18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018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38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22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64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14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90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501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69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