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若按此定义,则早期的面向终端的网络都不能算是计算机网络,而只能称为联机系统(因为那时的许多终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计算机)。
但随着硬件价格的下降,许多终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终端”和“自治的计算机”逐渐失去了严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计算机作为终端使用,按上述定义,则早期的那种面向终端的网络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
相关信息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数据通信是依照一定的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终端之间传递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和通信业务。它可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计算机和终端以及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
是继电报、电话业务之后的第三种最大的通信业务。数据通信中传递的信息均以二进制数据形式来表现,数据通信的另一个特点是总是与远程信息处理相联系,是包括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信息检索等内容的广义的信息处理。
2.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1、CPU
CPU 是决定笔记本电脑的性能的最主要因素,计算机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在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即中央处理器在单位时间内平均“运行”的次数。
2、字长
字长是CPU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长越长处理能力就越强。常见的微机字长有8位、16位和32位。
3、运算速度
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中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MIPS为单位。
4、容量
衡量一款内存性能的因数之一是其容量,目前笔记本电脑标配的内存容量通常是 2GB 或 4GB。
5、主频
主频是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单位用MHz表示。
(2)计算机的网络性能指标有哪些扩展阅读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的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软件的组成:程序和有关文档资料的合称。
硬件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和各种外部设备组成。软件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系统的特点是能进行精确、快速的计算和判断,而且通用性好,使用容易,还能联成网络。
1、计算:一切复杂的计算,几乎都可用计算机通过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来实现。
2、判断:计算机有判别不同情况、选择作不同处理的能力,故可用于管理、控制、对抗、决策、推理等领域。
3、存储:计算机能存储巨量信息。
4、精确:只要字长足够,计算精度理论上不受限制。
5、快速:计算机一次操作所需时间已小到以纳秒计。
6、通用:计算机是可编程的,不同程序可实现不同的应用。
7、易用:丰富的高性能软件及智能化的人-机接口,大大方便了使用。
8、联网:多个计算机系统能超越地理界限,借助通信网络,共享远程信息与软件资源。
3. 计算机数据通信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在数字通信中,我们一般使用比特率和误码率来分别描述数据信号传输速率的大小和传输质量的好坏等;在模拟通信中,我们常使用带宽和波特率来描述通信信道传输能力和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
1.带宽
在模拟信道中,我们常用带宽表示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带宽即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理论分析表明,模拟信道的带宽或信噪比越大,信道的极限传输速率也越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努力提高通信信道带宽的原因。
2.比特率
在数字信道中,比特率是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bit)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每秒比特数bit/s(bps)、每秒千比特数(Kbps)或每秒兆比特数(Mbps)来表示(此处K和M分别为1000和1000000,而不是涉及计算机存储器容量时的1024和1048576)。
3.波特率
波特率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次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波特(Baud)。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为:比特率=波特率X单个调制状态对应的二进制位数。
显然,两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1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等于波特率;四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2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为波特率的两倍;八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3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为波特率的三倍;依次类推。
4.误码率
误码率指在数据传输中的错误率。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要求数字信号误码率低于10^(-6)。
4.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参数及指标主要有哪些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主要包括:
速率:b/s(bps)。如100M以太网,实际是指100Mb/s。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
带宽: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速率。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其绝对上限值等于带宽。
时延(delay或latency):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的时间。也称延迟。
发送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也成传输时延。
发送时延
=
数据帧长度(b)
/
信道带宽(b/s)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输一定距离所需划分的时间。
传播时间
=
信道长度(m)
/
传输速率(m/s)
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处理收到的分组所花费的时间。
排队时延:分组在输入队列中等待处理的时间加上其在输出队列中等待转发的时间。
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提高的是发送速率而不是传播速率。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
带宽。表示链路的容量。
5.往返时间RTT: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发收到接收方的确认为止,所花费的时间。
6.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几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而信道或网络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
当前时延=空闲时时延/(1-利用率)
5. 计算机网络主要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1、速率
2、带宽
3、吞吐量
4、时延
5、时延带宽积
6、往返时间RTT
7、利用率
6. 计算机网络主要的两个性能指标是什么啊
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计算机发送出的信号都是数字形式的。比特(bit)是计算机中的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单位。英文字bit来源binary
digit(一个二进制数字),因此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1或0。网络技术中的速率指的是链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为数据率(data
rate)或者比特率(bit
rate)。速率的单位是b/s(比特每秒)或者bit/s,也可以写为bps,即bit
per
second。当数据率较高时,可以使用kb/s(k=10^3=千)、mb/s(m=10^6=兆)、gb/s(g=10^9=吉)或者tb/s(t=10^12=太)。现在一般常用更简单并不是很严格的记法来描述网络的速率,如100m以太网,而省略了b/s,意思为数据率为100mb/s的以太网。这里的数据率通常指额定速率。
7.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计算机功能的强弱或性能的好坏,不是由某项指标决定的,而是由它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硬件组成、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决定的。
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来大体评价计算机的性能。
1、运算速度
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秒”(mips,MillionInstructionPer Second)来描述。
2、字长
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
3、内存储器的容量
内存储器,也简称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
4、外存储器的容量
外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目前,硬盘容量一般为10G至60G,有的甚至已达到120G。
5、I/O的速度
主机I/O的速度,取决于I/O总线的设计。这对于慢速设备(例如键盘、打印机)关系不大,但对于高速设备则效果十分明显。例如对于当前的硬盘,它的外部传输率已可达20MB/S、4OMB/S以上。
6、显存
显存的性能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容量,二是带宽。 容量大小决定了能缓存多少数据。而带宽方面,可理解为显存与核心交换数据的通道,带宽越大,数据交换越快。所以容量和带宽是衡量显存性能的关键因素。
显存容量:常见的容量有128M、256M、512M、896M、1G等等。容量越大,能缓存的数据就越多。
显存频率:一般有DDR2、DDR3、GDDR3、GDDR5等几个类型,GDDR5的频率最高,等效频率能达到4GHZ以上。DDR2频率最慢,有些甚至只有667MHZ。
显存位宽: 一般有64bit、128bit、256bit、448bit、512bit等几种。位宽越大,制造难度就越大,成本也就越高,所以很多时候厂商宁可选择低位宽与高频率的组合,这样在保证性能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常见于A卡产品中)。
7、硬盘转速
转速,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
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minute的缩写,是转/每分钟。
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
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则等待时间也就越短。因此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
8、主频
CPU的主频,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说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这个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频”。
很多人认为CPU的主频就是其运行速度,其实不然。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
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
(7)计算机的网络性能指标有哪些扩展阅读: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内部电路组成,可以高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当今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
2、每秒万亿次,微机也可达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
3、计算精确度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高度精确的计算。计算机控制的导弹之所以能准确地击中预定的目标,是与计算机的精确计算分不开的。
4、逻辑运算能力强:计算机不仅能进行精确计算,还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判断。计算机能把参加运算的数据、程序以及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保存起来,并能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执行下一条指令以供用户随时调用。
5、存储容量大: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具有记忆特性,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类数据信息,还包括加工这些数据的程序。
6、自动化程度高:由于计算机具有存储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所以人们可以将预先编好的程序组纳入计算机内存,在程序控制下,计算机可以连续、自动地工作,不需要人的干预。
7、性价比高: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电脑,越来越普遍化、大众化,21世纪电脑必将成为每家每户不可缺少的电器之一。计算机发展很迅速,有台式的还有笔记本。
网络-计算机
网络-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