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是如何遵守网络道德和规范的
不在任何情况下恶意攻击任何网站服务器。
2.不能在网上利用E-MAIL传发任何病毒或带有病毒的文件及垃圾邮件。
3.坚决反对滥注册会员、滥申请邮箱、滥提交网站等浪费网络资源的行径。
4.禁止通过任何手段获取和散布他人个人隐秘资料。
5.不可盗用他人成果,不得在任何形式的作业中抄袭或剽窃他人知识成果,包括校园网以外的一切网络提供的资源,譬如论文、课题、课件等,适当引用他人资料除外。
6.未经作者同意不随意转载他人作品。
7.网上应进行正当浏览,不去不易于身心健康的网站。
8.不得肆无忌惮地进行网络聊天,不得进行对他人有任何伤害的欺骗行为。
9.注意在网络中的言行,不在网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不散布任何不良言论。
10.不沉迷于网络游戏。
二年五班王晨旭
‘贰’ 大学生应当如何遵守网络生活的道德要求
你好,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培养正确的思维观念。
我们利用网络学习,一定要培养自己正确的思维观念,多看到网络积极的一个方面,千万不要沉迷于一些不良的爱好中,否则,网络消极的一面同样可以将一个人毁掉。
二、做到网络和现实的统一。
对于一个人的道德标准,不管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境遇,都应该掌握一个唯一的尺度,不能因为自己在网络上,没人知道现实的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毫无顾忌。
三、使用文明的用语。
在互联网上,我们也是需要经常与人沟通的,在这里面,我们应该要求自己使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尊重他人,不能随意说脏话,更不能随意侮辱别人,给他人造成伤害。
争做网络文明使者。我们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语言,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大学生一定要记得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一定要遵守网络文明!
‘叁’ 大学生如何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种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基本原则有诚信、安全、公开、公平、公正、互助等。我认为大学生应该从以下方面遵守网络道德:
第一,树立积极向上的网络观,遵守相应法律法规,严格规范自己上网行为,自觉并加以抵制对网络文明、道德及和谐产生破坏的事,积极倡导并自觉实践文明上网方式,为建设和谐网络社会贡献力量!
第二,积极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致力于传播先进有益的网络文化知识,携手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把文明上网当作习惯,将道德准则刻在脑海,向网络道德模范看齐学习,努力在网上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第五,拒绝网贷,远离网贷。当代社会,校园的网贷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助长了一些学生的不理性的消费行为,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大学生应该主动学习金融和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防范能力,做到少网贷,最后不网贷!
‘肆’ 在网络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遵守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
网路世界是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是无法真正做到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除非网络实名制真正实行,才能使网络发言谨慎。不过这样真的很难,
‘伍’ 论文如何恪守网络道德
论文如何恪守网络道德?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平台,已成为网民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传播新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由于网络社会是一个可以产生异化的地方。因此,更要特别强调文明办网、文
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什么是网络道德
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网络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意识态度、网上行为规范、评价选择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种用来正确处理、调节网络社会关系和秩序的准则。网络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法则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关系和自身,其社会需要除了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之外,还有提升和发展自己内在精神的需要。
网络的虚拟与真实性特点
匿名性是网络数字化环境特征的外在表现。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不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没有了现实社会直接交往所具有的互相监督和道德约束,这样就使一些人在网上随心所欲,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任何事。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误区,许多人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不是现实的,从而把网络看成是一个不需要任何约束的公共场所。这种认识是极端错误的,也是十分危险的。
首先,网络和现实应该是一致的。网络仅仅是一种信息化的联络工具,网络交往是现实社会的人借助互联网工具发生的行为和交往。虽然从技术的角度看,网络行为是数据的传递交换,但是每一个虚拟角色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真实的行为主体。网络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是现实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虽然给了个人极大的空间和自由度,但不可以随心所欲,也决不意味着网上个人与他人毫无关系。
其次,网络与现实是互动的。因为现实与网络是相互作用关系,网上不道德问题不仅影响网络空间,而且会直接影响到现实社会。现实中的一些不道德问题会反映到网络上并会被放大,网络空间的不道德现象反过来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严重影响。如果网络空间允许存在与现实社会道德规范冲突的道德,最终会危及社会现有道德体系的维系。
再次,网络的发展趋势是真实。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能够做到自律,他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必定是自尊自重自爱的。为了增强社会责任感,一些专家提出实行实名制,《大众摄影》杂志社在组织的网上摄影比赛活动中,要求参赛者先注册,填写真实信息,作品在网上交流时用网名,获奖后在杂志上发表时使用实名。这样虚实结合,通过技术控制,既便于网友在网上交流,又保证网友个人真实信息不失密,深受网友欢迎。网络道德的提高,归根到底需要网民素质的提高。网络的道德特点,是依靠网络主体理性、信念和内心自觉来自律。因此,我要树立网络真实的公共空间意识,从而逐步建立网民的社会责任感。
‘陆’ 以如何遵守网络道德论文
大学生如何遵守网络道德
一、网络道德
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当前社会,互联网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目前,中国网民已突破3亿人,大学生是其中最活跃的群体。抽样调查显示,北京重点高校大学生经常上网的人数达到80%。
二、网络道德现状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也有相当的负面效应。垃圾邮件、色情传播、暴力恐怖、网上犯罪不一而足。上网聊天时常有颓废消极不负责任的言论情绪,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
某校在本校范围内作了一次网络道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3%的同学收到过不文明的网络信息,93.2%的同学遇到过网上不文明现象,比如谩骂和恐吓。即使是在学校较受欢迎的BBS,也仅有17.2%的同学认为那上面发表的个人见解值得一看,87.3%的同学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
三、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
在无序的网上世界提倡网络道德实在必要。道德主要是通过自律来实现的。大学生如何做到上网自律呢?
1.对反动、色情、迷信的信息,自觉地不看,不听,不信。对这些精神“毒品”,不要抱着好奇、试试看的心理,一“吃”就上瘾,一上瘾就难以自拔。与其以后进“戒毒所”,不如一开始就抵制它。一个不懂得抵制的人,总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时髦走的人,是不可能实现道德自律的。
2.不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网上聊天,可帮助我们交流信息和思想。如果认为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可以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那就错了。虚 拟的世界连着真实的世界,影响着每一个坐在电脑前面的人,一个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的人,在生活中会处处(包括上网)以负责任的态度行事,主持正义,反对邪恶。
3.参与电脑娱乐和网络游戏,也要掌握“度”。2005年,上海某大学退学试读和转学的学生237名,80%以上是因为过度沉迷于电脑娱乐和网络游戏。偶尔玩玩,未尝不可;一旦沉迷,每日里几小时、十几小时搭进去,荒废学业,辜负了大好时光;严重者导致退学,这就因小失大,损失惨重了。
我国领导人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对大学生来说,提倡网络道德,用道德来自律;对学校的管理者来说,主要的是“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尽量抵制负面效应,以利大学生健康成长。
‘柒’ 如何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与法律的要求
诚”意味着忠诚、诚实;“信”意味着信誉、承诺。道是道路、行径、方式。德是行为的表现。道与德组合到一起,意义上就发生了变化,就有了道德的新义。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 上网也要讲道德 “网德”应纳入道德建设范畴。互联网‘黄、假、坑、俗’等不道德现象大量出现,影响了网络的正常秩序,放大了网络的负面作用,网民对其深恶痛绝。目前网络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上不文明行为对青少年的责任感、义务感、道德感的养成构成了极大威胁。网络的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与社会道德、价值观念最终应该融合,这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的高速发展带来的言论自由和对社会信息披露的知情权的同时,也应履行和承担与之相匹配的义务及责任,不能妨碍和侵害他人的权利和自由,如果放任自流,在伤害他人的同时,最终自己也会成为网络道德失范的受害者。 网络道德缺失已经非常严重!网络的特殊形式,使得它能够将我们内在的,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呈现的部分得以展现,这也包括道德!网络可以使你轻而易举的获得财富,同时这可能是正当的与不正当的! 你是淘宝的店主,当一个顾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你支付的不应有的部分,你会怎么做?很简单,但是有多少人会这么做,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缺少了激发你的条件。一个公交车上,如果有一个人给老人让座,那么必定会有许多的人给那些孩子让座。从众,侥幸,贪小便宜,投机取巧--道德缺失!缺德!这就是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不仅是个人,还有那些巨型的肉球!希望现在的每一个人,规范自己在网络中的一言一行,网络同样需要道德!纯粹的虚拟社会是不存在的,每一个网络终端都与现实社会相连。一个网民如果在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他就可能到网络世界中寻找安慰、释放甚至解脱。而这种宣泄式的网络行为就为网络不文明埋下了伏笔。网络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和延伸,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网络上的道德约束要比现实社会弱得多,人们在网络上的道德言行主要依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它要求我们在一个“非熟人”的网络道德环境中,在外在的干预、过问、监督和控制较少的情况下,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行为,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网民应牢记两个字——自律。诚信是做人的一个起码道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诚信已成为既无国界,又不分社会制度的共同道德伦理准则。古人讲为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大庆人讲“三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古人做生意,讲称平斗满,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诚信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作为维系国家兴旺、家庭和睦、人格尊严的源泉,起着基石和阶梯的作用。最好的实例是雷锋精神和他的高尚道德品格超越了国界、超越了社会制度、超越了信仰,融入全世界。在着名的美国西点军校,大厅里悬挂着五位师生们所敬仰的英雄肖像。雷锋的肖像被排在第一位。有一位叫凯西的美国女青年,由于常为别人做好事,人们亲切地称她为“美国雷锋”。日本也是如此,把雷锋精神归结为人类社会中生存下去所必备的生存价值。那么,雷锋精神之所以走出国门,属于全世界,正是因为他对党、对人民无限热爱和忠诚,信守自己的诺言,是共产主义道德与传统美德的完善结合体。因此,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和每个公民,如果失去了诚实和信用,国家就会丧去尊严,企业就会失去市场,家庭就会失去和睦,个人就会失去生存的条件和土壤。诚信胜过黄金,是无形的资产,是维系真、善、美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和阶梯。在网络世界里,你看不到完整的人的存在;在网络里,甚至法律的触角也有一些伸展不到的地方。但网络毕竟是现实生活的延伸,网络诚信与现实诚信是密切相关的,现实诚信中的道德规范同样适用于网络诚信,虽然我们不能忽略网络诚信的独特性,但现实诚信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无疑将提高网络经营的诚信度。例如,各种实名制的实行将是社会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保证,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将会最大程度地避免网络中的个体匿名欺诈。网络媒体应抓住当前我国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推进网络诚信建设,培育良好网络风尚,以网络诚信促进社会诚信,以网络诚信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确实,具备了诚信风尚,才谈得上和谐。现在不诚信、不和谐的现象和问题还很多,还表现得形形色色、存在于方方面面,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拦路虎。这些现象和问题对社会的诚信建设、网络的诚信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是由现实社会中的公众来主导的,同时又对现实社会问题进行放大与全貌、深究地反映。因此,社会诚信建设是更为重要的,是推进网络诚信建设的基石。如果现实社会都缺乏诚信的风尚,又怎么可能把推进诚信建设的希望寄托于虚拟的网络呢。所以诚信建设的着力点从根本上来说还要放在现实的社会诚信建设上。尤其是各级官员、各路明星、各领域为人师表的宣传教育工作者等社会公众人物应该做出表率。各机构部门也应当通过模范地规范地立法执法执纪等方式为现实诚信社会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思想支配行动。先进理念往往经由各种媒体的传播来深入人心,来形成共识和一致行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诚信与社会诚信是互相促进的,可以对社会诚信建设发挥引领、矫正、倡导功能。就像这次论坛上指出的,能够通过以下多方面努力形成维护网络诚信、促进社会诚信的思想共识和舆论氛围: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诚信建设的有效途径;旗帜鲜明地反对虚假新闻,确保网上信息的真实准确,确保网上新闻的导向正确,确保网络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坚持不懈地与网上低俗之风作斗争,用高品位、高格调、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占领网络阵地,决不给低俗内容、不良广告、有害游戏等提供传播渠道;切实提高网络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辨别和抵制有害信息、维护网络诚信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网民在维护网络道德上的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抵制各种道德失范行为,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使广大网民真正成为构筑网络诚信的主力军。网络诚信,也有赖于我们每一位网民共同维护和推进。我们也都能够、都应当、都有必要有所作为。
‘捌’ 大学生如何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思修~~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最新信息,使之成为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
网络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法则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关系和自身,其社会需要除了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之外,还有提升和发展内在精神的需要,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应该通过网络进行色情、赌博活动,更不能侮辱、诽谤他人。
(8)如何在网络中恪守道德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所以网络交友应该有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更不能轻易答应与网友见面。
遇到庸俗的网友应立即避开,以免上当受骗等。
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这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不做违背道德、违反法律的事。
‘玖’ 如何做到遵守网络道德
不在任何情况下恶意攻击任何网站服务器。
2.不能在网上利用E-MAIL传发任何病毒或带有病毒的文件及垃圾邮件。
3.坚决反对滥注册会员、滥申请邮箱、滥提交网站等浪费网络资源的行径。
4.禁止通过任何手段获取和散布他人个人隐秘资料。
5.不可盗用他人成果,不得在任何形式的作业中抄袭或剽窃他人知识成果,包括校园网以外的一切网络提供的资源,譬如论文、课题、课件等,适当引用他人资料除外。
6.未经作者同意不随意转载他人作品。
7.网上应进行正当浏览,不去不易于身心健康的网站。
8.不得肆无忌惮地进行网络聊天,不得进行对他人有任何伤害的欺骗行为。
9.注意在网络中的言行,不在网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不散布任何不良言论。
10.不沉迷于网络游戏。
二年五班王晨旭
‘拾’ 论述如何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与法律的要求,文明上网
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单位共同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对我们的网络生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道德的规范。我们要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对美好的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的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网络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面,同时,美好的网络生活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创造。让我们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响应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上文明网,文明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