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有哪些主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简称PDS)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在楼宇和园区范围内,利用双绞线或光缆来传输信息,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电视和监视电视等设备的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使用标准的双绞线和光纤,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这种系统使用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构,积木式、模块化设计,遵循统一标准,使系统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能,也使每个信息点的故障、改动或增删不影响其它的信息点,使安装、维护、升级和扩展都非常方便,并节省了费用。
综合布线系统可分为6个独立的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也叫服务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之间的设备组成。包括:信息插座、插座盒、连接跳线和适配器组成。
2.水平区子系统-----也叫配线子系统
水平区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楼层分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水平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一般情况,水平电缆应采用4对双绞线电缆。在水平子系统有高速率应用的场合,应采用光缆,即光纤到桌面。
水平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应在二级交接间、交接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接,以构成电话、数据、电视系统和监视系统,并方便地进行管理。
3.管理子系统-----也叫电信间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楼层分配线设备的房间内。管理间子系统应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也可应用于设备间子系统中。管理子系统应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交接场的结构取决于工作区、综合布线系统规模和选用的硬件。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在管理点,应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记插入条来标出各个端接场。
4.垂直干线子系统-----也叫主干子系统
通常是由主设备间(如计算机房、程控交换机房)提供建筑中最重要的铜线或光纤线主干线路,是整个大楼的信息交通枢纽。一般它提供位于不同楼层的设备间和布线框间的多条联接路径,也可连接单层楼的大片地区。
5.设备间子系统 ----也叫中心机房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
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栋建筑的线缆延伸到建筑群内的其它建筑的通信设备和设施。它包括铜线、光纤、以及防止其它建筑的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本建筑的保护设备
。
7.进线间子系统
进线间子系统是GB50311近期才列入子系统中的。
2. 综合布线七个子系统的关系
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简称pds)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在楼宇和园区范围内,利用双绞线或光缆来传输信息,可以连接电话、计算机、会议电视和监视电视等设备的结构化信息传输系统。pds使用标准的双绞线和光纤,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pds使用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构,积木式、模块化设计,遵循统一标准,使系统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能,也使每个信息点的故障、改动或增删不影响其它的信息点,使安装、维护、升级和扩展都非常方便,并节省了费用。 目前综合布线领域广泛遵循的标准是eia/tia-568、iso/iec 11801、eia/tia tsb-67。综合布线系统分为六个子系统: 一、建筑群连接子系统; 二、设备间子系统; 三、干线(垂直)子系统; 四、管理子系统; 五、水平子系统; 六、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提供从水平子系统的信息插座到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它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i/o)之间搭接。 水平子系统是由配线间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和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等组成。包括双绞线电缆、信息插座等。 干线(垂直)子系统是由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引入口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电缆组成。它是建筑物内的主干电缆、用于楼层之间垂直干线电缆的统称。 设备间子系统是在大楼的适当地方安装进出线设备和主配线架,并进行布线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应由语音、图像、数据等各种设备及其配线设备和主配线架等组成。 管理子系统由配线间的配线硬件、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每个配线间及配线间都有管理子系统。 建筑群主干子系统是通过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传输介质和各种支持设备组成的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pds是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综合了所有的语音、数据、图像与监控等设备,并将多种设备终端插头插入标准的信息插座。即任一插座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非常灵活、实用。pds采用模块化设计,布线系统中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标准件,易于扩充及重新配置。当因发展而需要增加配线时,不会因此影响整个布线系统,可以保证用户先前在布线方面的投资。pds为所有的语音、数据和图像设备提供了一套实用、灵活的、可扩展的模块化的介质通道。pds系统采用的接口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接口是相同的八针模块插座和四对内部引线,且pds支持的数据传输高于isdn的基群速率。因此,可直接利用pds和当前的电话网发展成isdn,而不必另外布线。 pds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布线方法存在的问题,因此,综合布线系统取代单一、昂贵、繁杂的传统布线系统,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另外,最新推出的综合布线标准,可以在5类双绞线上走千兆,相应的交换设备也逐渐成熟起来,可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充分地保护初期投资,满足系统扩展的需求。 综合布线设计标准 一级标准能满足高质量的高 频宽带,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的要求。 (1)每个工作区(5-10m2)至少有一个双孔或多孔8芯的信息插座。 特殊工作区可采用多插孔的双介质混合型信息插孔。 (2)采用压接式跳线或插接式快速跳线的交叉连接硬件。 (3)配线子系统采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5类屏蔽双绞线、超5类双绞线、光纤或混合组网。 (4)干线采用铜缆和光缆混合组网或全部采用光缆组网。 (5)每个工作区对应信息插孔均有独立的水平布线电缆引至楼层配线架。 综合布线设计要素 适配地安装在电信出口的外面 配线子系统线缆及相应插孔 1)4对100ω非屏蔽双绞线(utp)接入8芯信息插孔; 2)2对150ω屏蔽双绞线(stp)接入屏蔽信息插孔; 3)62.5/125μm光纤线缆接入光纤标准接口; 4)双介质混合型线缆接入双介质混合型信息插座。 干线子系统线缆及长度 62.5/125μm 0.5线径100ω utp 150ω stp (1)主交叉连接至中间交接 1500m 300m 700m (2)中间交接至管理区 500m500m 500m 500m (3)主交叉连接至管理区 2000m2000m 800m 700m 综合布线系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应能随时记录各种硬件设施的工作状态信息。 能显示:楼层平面图、所有硬件、设备间的位置、配线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的元件位置。 在出现同频干扰的情况下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非屏蔽布线与电视电缆靠近会产生同频干扰。 综合布线应用范围要点 数据处理 ibm(3270 type a,system 36/38,as/400);ncr;hewlett packard;honeywell;prime;ericsson;olivetti;wang;unisys;dec;gandal 数据通信 eia-232-d,rs-422,rs-423;ethernet;starlan;token ring;fddi;tpddi 话音应用 at&t;matra communications;rolm;northerntelecom;mitel;dec;icl;isdn 图 像 baseband video;transmission基带图象传输 综合布线的品牌很多,我认为比较好的有:安普,avaya,tcl,绿色硅谷,西蒙,3com,d-link等.
3. 综合布线七大子系统
七大子系统分别为:
1、工作区子系统
2、水平子系统
3、管理区子系统
4、干线子系统
5、设备间子系统
6、建筑群子系统
7、出入口子系统
原来是六个,出入口子系统是国标新加入的!
4. 综合布线系统的7个子系统包括哪些
1、工作区子系统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的区域,即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子系统应由配线(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
2、配线(水平)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3、干线(垂直)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
4、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
5、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内。管理子系统应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管理子系统也可应用于设备间子系统。
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电视系统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包括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线设备(CD),组成建筑群子系统。
7、光缆传输系统
当综合布线系统需要在一个建筑群之间敷设较长距离的线路,或者在建筑物内信息系统要求组成高速率网络,或者与外界其它网络特别与电力电缆网络一起敷设有抗电磁干扰要求时,应采用光缆作为传输媒体。光缆传输系统应能满足建筑与建筑群环境对电话、数据、计算机、电视等综合传输要求,当用于计算机局域网络时,宜采用多模光缆;作为远距离电信网的一部分时应采用单模光缆
5. 麻烦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下综合布线七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又称服务区子系统,它是由跳线与信息插座所连接的设备组成。
水平子系统:由工作区信息插座模块、模块到楼层管理间连接缆线、配线架、跳线等组成。
管理间子系统: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使专门安装楼层机柜、配线架、交换机的楼层管理间。
垂直子系统:提供建筑物的干线电缆,负责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子系统,实现主配线架与中间配线架,计算机、PBX、控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
设备间子系统:也称网络中心或者机房。
建筑物子系统:主要实现楼与楼之间的通信连接。
进线间子系统: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
6. 网络体系结构的七层分别是
(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传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OSI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
第一层是物理层(也即OSI模型中的第一层)在课堂上经常是被忽略的。它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这一层的某些方面有时需要特别留意。物理层实际上就是布线、光纤、网卡和其它用来把两台网络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的东西。甚至一个信鸽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1层设备。网络故障的排除经常涉及到1层问题。我们不能忘记用五类线在整个一层楼进行连接的传奇故事。由于办公室的椅子经常从电缆线上压过,导致网络连接出现断断续续的情况。遗憾的是,这种故障是很常见的,而且排除这种故障需要耗费很长时间。
第2层是数据链路层
运行以太网等协议。请记住,我们要使这个问题简单一些。第2层中最重要的是你应该理解网桥是什么。交换机可以看成网桥,人们现在都这样称呼它。网桥都在2层工作,仅关注以太网上的MAC地址。如果你在谈论有关MAC地址、交换机或者网卡和驱动程序,你就是在第2层的范畴。集线器属于第1层的领域,因为它们只是电子设备,没有2层的知识。第2层的相关问题在本网络讲座中有自己的一部分,因此现在先不详细讨论这个问题的细节。现在只需要知道第2层把数据帧转换成二进制位供1层处理就可以了。
第3层是网络层
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 -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如果你在谈论一个IP地址,那么你是在处理第3层的问题,这是“数据包”问题,而不是第2层的“帧”。IP是第3层问题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路由协议和地址解析协议(ARP)。有关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层处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层的重要目的。
第4层是处理信息的传输层。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数据包(packets)。但是,当你谈论TCP等具体的协议时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数据单元称为段(segments)而UDP协议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报(datagrams)”。这个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须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理解第4层的另一种方法是,第4层提供端对端的通信管理。像TCP等一些协议非常善于保证通信的可靠性。有些协议并不在乎一些数据包是否丢失,UDP协议就是一个主要例子。
第5层是会话层
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会话层不参与具体的传输,它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第6层是表示层
这一层主要解决拥护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
第7层是“一切”。第7层也称作“应用层”,是专门用于应用程序的。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需要以及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如果你的程序需要一种具体格式的数据,你可以发明一些你希望能够把数据发送到目的地的格式,并且创建一个第7层协议。SMTP、DNS和FTP都是7层协议。
学习OSI模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它实际代表什么意思。
假如你是一个网络上的操作系统。在1层和2层工作的网卡将通知你什么时候有数据到达。驱动程序处理2层帧的出口,通过它你可以得到一个发亮和闪光的3层数据包(希望是如此)。作为操作系统,你将调用一些常用的应用程序处理3层数据。如果这个数据是从下面发上来的,你知道那是发给你的数据包,或者那是一个广播数据包(除非你同时也是一个路由器,不过,暂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如果你决定保留这个数据包,你将打开它,并且取出4层数据包。如果它是TCP协议,这个TCP子系统将被调用并打开这个数据包,然后把这个7层数据发送给在目标端口等待的应用程序。这个过程就结束了。
当要对网络上的其它计算机做出回应的时候,每一件事情都以相反的顺序发生。7层应用程序将把数据发送给TCP协议的执行者。然后,TCP协议在这些数据中加入额外的文件头。在这个方向上,数据每前进一步体积都要大一些。TCP协议在IP协议中加入一个合法的TCP字段。然后,IP协议把这个数据包交给以太网。以太网再把这个数据作为一个以太网帧发送给驱动程序。然后,这个数据通过了这个网络。这条线路中的路由器将部分地分解这个数据包以获得3层文件头,以便确定这个数据包应该发送到哪里。如果这个数据包的目的地是本地以太网子网,这个操作系统将代替路由器为计算机进行地址解析,并且把数据直接发送给主机。
7.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可分为哪些主要的子系统
综合布线划为七个子系统:
1:建筑群子zd系统
2:进线间子系统
3:设备间子版系统
4:垂直干线子系统
5:管理间子系统
6:水平子系统
7:工作区子系统
其中进线间子系统是后面加的权,其实也可以说是六大子系统.
8. 我国综合布线系统划分成几个子系统各子系统由哪些具体组成各自又怎么解释
根据国际电子工业协会(EIA)和国际电信工业协会(TIA) 2002年制定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标准(EIA/TIA568B),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个子系统组成。
1. 建筑群子系统 (CAMPUS SUBSYSTEM)
2. 设备子系统 (EQUIPMENT SUBSYSTEM)
3. 垂直干线子系统 (RISER BACKBONE SUBSYSTEM)
4. 管理子系统 (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5. 水平布线子系统 (HORIZONTAL SUBSYSTEM)
6. 工作区子系统 (WORK AREA SUBSYSTEM)
各子系统所实现的功能如下:
1. 工作区子系统由配线(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每个工作区根据用户要求,设置一个电话机接口和1至2个计算机终端接口。
2. 配线(水平)子系统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3. 干线(垂直)子系统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
4. 设备间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
5.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内,是由交接间的 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
6. 建筑群子系统由二个及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电视系统组成一 个建筑群子系统,它是室外设备与室内网络设备的接口,它终结进入建 筑物的铜缆和/ 或光缆,提供避雷及电源超荷保护等。
9. 综合布线七大子系统在布线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中国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50311-2007)中所阐述的7大组成部分,这7大组成部分与以前普遍了解的6大子系统有些区别,其中包括:工作区、配线区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进线间、设备间、管理。 区别以前常说的6大子系统,可以这样归纳便于记忆: 1.三个传输新到: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干线子系统 2.三个场地:工作区、进线间、设备间 3.管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o(∩_∩)o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