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网络迷走神经是什么意思

网络迷走神经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8-05 06:35:11

Ⅰ 什么是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为第10对脑神经,是脑神经中最长,分布最广的一对,含有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迷走神经支配呼吸、消化两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如心脏等器官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经损伤可收起循环、消化和呼吸系统功能失调。

参考资料:
迷走神经(n.vagus) 为混合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延髓的疑核,支配咽、喉的横纹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此核发出的副交感节前神经纤维,在脏器内或其附近的副交感神经节内换神经元后,发出副交感节后神经纤维分布到胸、腹腔的脏器,控制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的胞体位于颈静脉孔下方的下神经节内,其中枢突止于孤束核,周围突也分布于胸、腹腔的脏器。一般躯体感觉纤维数量最少,胞体位于颈静脉孔内的上神经节内,中枢突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周围突分布于硬脑膜以及耳廓和外耳道的皮肤。
迷走神经是脑神经中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神经,于舌咽神经根丝的下方自延髓橄榄的后方出入脑,经颈静脉孔出颅腔。之后下行于颈内、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的后方,经胸廓上口入胸腔。在胸部,左、右迷走神经的走行和位置各异。左迷走神经在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下降至主动脉弓的前面,经左肺根的后方,分出数小支分别加入左肺丛,然后在食管前面分散成若干细支参与构成食管前丛,并向下延续成迷走神经前干。右迷走神经经右锁骨下动脉的前面,沿气管右侧下降,继在右肺根后方分出数支,参加右肺丛,然后分出分支在食管后面构成食管后丛,在食管下端合成迷走神经后干。迷走神经前、后干向下与食管一起穿膈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至贲门附近,前、后干分为终支。迷走神经的分支如下。
1. 颈部的分支
(1) 喉上神经 始于下神经节,沿颈内动脉与咽侧壁之间下行,在平舌骨大角处分为内、外二支。内支含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分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外支细小,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环甲肌。
(2) 颈心支 一般有上、下两支,下降入胸腔参加心丛的组成。
(3) 咽支 主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常为两支,起自下神经节,参加咽丛的组成。
(4) 耳支 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发自上神经节,向后外分布于耳廓后面及外耳道的皮肤。
(5) 脑膜支 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发自上神经节,分布于颅后窝硬脑膜。
2. 胸部的分支
(1) 喉返神经 发自迷走神经的胸段,但立即向上返至颈部,左右两侧的返回部位有所不同。左喉返神经发出的位置较低,从前向后绕过主动脉弓返至颈部。右喉返神经发出的位置略高,从前向后绕过右锁骨下动脉返至颈部。在颈部,喉返神经于气管与食管之间的沟内上行,经环甲关节的后方入喉,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全部喉肌并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 。喉返神经的末支称喉下神经。
喉返神经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和一般内脏感觉纤维,是喉肌的重要运动神经,在其入喉前与甲状腺下动脉的终支互相交错,神经多数经过动脉后方,但也有经过动脉前方的,所以在甲状腺手术结扎动脉或用止血钳夹血管时,应注意避免损伤此神经。
(2) 支气管支、食管支和胸心支 是迷走神经在胸部发出的数条小支,分别加入肺丛、食管丛和心丛。
3. 腹部的分支 迷走神经前、后干于贲门附近分别发出分支分为胃前支和肝支、胃后支和腹腔支。含一般内脏运动和感觉纤维。
(1) 胃前支 在小网膜内循胃小弯向右行,分支分布于胃前壁和十二指肠上部。有以下诸分支:贲门支,分布于贲门附近;前胃壁支,常为3~4小支,分布到胃体前壁;“鸦爪”形支,分布于幽门窦、幽门管、幽门及十二指肠上部,此支与胃的排空运动有密切关系。前二支是重要的胃酸分泌神经。
(2) 肝支 行于小网膜内,随肝固有动脉走行,参与形成肝丛,分布至胆道和肝,与肝的分泌活动有关。
(3) 胃后支 循胃小弯深面向右行,分支分布至胃后壁。有以下诸分支:胃底支,后胃壁支,常为数支,分布于胃后壁;“鸦爪”形支,分布于幽门窦和幽门管。前二支是胃蠕动、胃感觉和胃酸的分泌神经。
(4) 腹腔支 较粗大,行向后下方,加入腹腔丛。以后与交感神经纤维一起随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肾动脉及它们的分支分布于肝、脾、胰、小肠、结肠左曲以上的大肠、肾以及肾上腺等。
在甲状腺手术中,有可能误伤喉上神经外支和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外支损伤后表现为声调降低。喉返神经损伤时,由于大部分喉肌瘫痪,可致声音嘶哑或发音困难。双侧损伤时,如声门裂闭合可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掏耳朵为什么会引起咳嗽?
有些人在掏耳朵时,嗓子却感到发痒,甚至会引起一阵咳嗽。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人的耳道皮肤和咽喉粘膜在神经分布上还有一段“亲缘”关系哩。人体内的第10对脑神经(共有2对脑神经),也就是迷走神经,它包含有运动和感觉两种神经纤维,与其它脑神经相比,迷走神经行程最长,分布也广,从运动器官到感觉器官从颈部到胸腔,直至腹腔,因其“远走他乡”,“容易迷路”,所以叫迷走神经。它不仅分支管理喉头粘膜传来的感觉,而且还分出小支延伸到外耳道,特别是外耳道后壁的皮肤上有不少它的小分支。人体神经的传导线路比任何精密电路的电线分布还要复杂。
当刺激神经“总电缆”里的任何一根分支时,同时就有可能牵动其他部分。
有些人掏耳朵时,由于刺激了耳道皮肤内的迷走神经的细小分支,大脑一时错误地认为,迷走神经的其它分支也受到了刺激。这样,使人感觉到似乎喉头也有东西在刺激发痒,于是“假情报”传至大脑便会引起咳嗽,以清除可能闯进来的“异物”或“粘痰”。
相反,当咽喉粘膜有了毛病的时候,也会影响到耳朵,这就是有些嗓子痛的病人(象患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气管炎等)为什么同时会引起耳朵痒或痛的道理。遇到这种情况,只有等嗓子的毛病痊愈后,耳朵痒痛的感觉自然也就消失了。

Ⅱ 迷走神经用什么表示

迷走神经为混合神经,其运动纤维起自疑核,与舌咽神经并行,穿出脑干后经颈静脉孔出颅腔,供应除软腭肌和茎咽肌以外的所有咽、喉、软腭的肌肉。感觉神经元在颈静脉孔附近的颈神经节和结神经节。颈神经节的周围支传导一部分外耳道、鼓膜和耳廓的一般感觉;中枢支入三叉神经的脑干脊髓核。结神经节的周围支传导咽、喉、气管、食管及各内脏的感觉,和咽、软腭、硬腭,会厌等部分的味觉;中枢支入孤束核。副交感神经起自第四脑室底部的迷走神经背核,布于内脏器官。
中文名
迷走神经
外文名
(vagus nerve)
作用
支配呼吸、消化两个系统
性质
混合神经
组成
四种纤维成分
快速
导航
生理学特点
纤维组成
含有躯体运动、内脏运动、内脏感觉、躯体感觉四种纤维。
1.躯体运动纤维:支配咽喉的骨骼肌,可随意运动。
2.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为迷走神经的主要成分,分布于胸腔内脏器(如气管、支气管、肺、心脏等)和腹腔内脏器(如肝、胰、脾、肾、肾上腺以及胃至横结肠间的消化管等),调节这些器官的活动。
3.内脏感觉纤维:传导胸、腹腔内脏的感觉冲动。
4.躯体感觉纤维:传导耳廓、外耳道及胸膜的一般感觉。迷走神经主干损伤时表现为心率加快、恶心、呕吐、呼吸深慢等,由于咽喉肌瘫痪,可出现声音嘶哑、语言困难、吞咽障碍等。
生理学特点
迷走神经在颈、胸、腹均发出多个分支,支配颈部、胸腔内器官及腹腔内大部分脏器,通过传导器官和脏器的感觉冲动及控制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活动来调节循环、呼吸、消化三个系统。
(一)循环系统:
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干中,这些节前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节后纤维支配窦房结、房室交界、心房肌、房室束及其分支,其中右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窦房结,左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房室交界区,迷走神经也支配心室肌,但其纤维末梢的数量远较心房肌中少。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后可引起心率减慢(即负性频率作用)、房室结传导减慢(即负性传导作用)、心房肌收缩力减弱(即负性肌力作用),对心室肌也具有直接抑制作用,但心房肌对Ach的反应较心室更加敏感。此外,迷走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的Ach与血管平滑肌的M型胆碱能受体结合,导致一氧化氮释放,引起血管舒张。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干内,进入延髓到达NTS,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通过相关的心血管中枢整合作用,使心迷走紧张、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压下降,动脉血压升高时反之,从而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主动脉体内化学感受器的感觉信号也经迷走神经传入NTS,在低氧、窒息、失血、动脉血压过低和酸中毒时使心血管活动发生改变。
(二)呼吸系统:
迷走神经支气管支与交感神经共同构成肺丛,发出细支支配支气管、肺。迷走神经末梢释放Ach与气道表面的上皮和分泌细胞M型胆碱能受体结合,引起纤毛摆动频率增加和气道黏液分泌增加,与支气管平滑肌的M型胆碱能受体结合,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支气管收缩、气道张力增加。在肺部,迷走神经参与肺扩张反射,当肺扩张时牵拉呼吸道,使呼吸道扩张,刺激牵张感受器,沿迷走神经传入冲动进入延髓,加速吸气过程转换为呼气过程,使呼吸频率增加。此外,主动脉体内化学感受器在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或氢离子浓度升高时受到刺激,感觉信号经迷走神经传入NTS,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三)消化系统:
在颈胸部,迷走神经的喉上神经分支主要支配环甲肌,紧张声带,并传导分布区的一般内脏感觉冲动。迷走神经的喉返神经分支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肌,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黏膜。迷走神经咽支支配咽缩肌和软腭肌的活动及咽黏膜感觉。

Ⅲ 刺激迷走神经是什么意思

迷走神经刺激术的理论,是在1988年由美国的一位医师Jacob
Zabarra所提出,他认为刺激迷走神经可能改变大脑内的电位,因而阻断甚至预防癫痫之发作,至于为何刺激迷走神经可以产生控制癫痫发作的效果,目前则尚未有真正的定论,但是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刺激迷走神经确实是可以有效控制癫痫的发作。此构想后来经由Cyberonics公司设计出一个神经刺激系统NeuroCybernetic
ProsthesisSystem(简称NCP),并且实际在临床上运用于癫痫病人。
迷走神经刺激术实际的进行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经由外科手术将线圈放在左颈部内的迷走神经上,并且将刺激装置埋在胸前,接着在每一次的病患就诊时,医护人员透过仪器来调整刺激装置中的参数与模式,机器就会依照设定好之模式,自动刺激迷走神经来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如果病患的癫痫发作是有前兆,当病患在家中或是其它场合感觉有前兆出现时,尚可使用一个内部含有磁铁的小构造,将它在胸前划过,就可以产生额外的刺激,来中断即将发生的癫痫发作、或者减短发作时间、或减轻发作的严重程度。

Ⅳ 为什么叫“迷走神经”而不叫“走迷神经”或者其他好记的名字。

我是觉得迷走神经功能很复杂,所以这么命名的,不过我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所以只是猜测。走迷是不是有点动态的感觉。

Ⅳ 迷路神经是什么意思

脑子不清醒

Ⅵ 什么叫迷走-迷走反射

迷走神经除支配心脏的活动以外,对主动脉弓的压力变化有较大的影响,当该区压力升高时,可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从而产生降压效应,即迷走神经反射,故迷走神经在生理学的学名又称降压神经。

迷走神经解释:

迷走神经为混合神经,其运动纤维起自疑核,与舌咽神经并行,穿出脑干后经颈静脉孔出颅腔,供应除软腭肌和茎咽肌以外的所有咽、喉、软腭的肌肉。感觉神经元在颈静脉孔附近的颈神经节和结神经节。颈神经节的周围支传导一部分外耳道、鼓膜和耳廓的一般感觉;中枢支入三叉神经的脑干脊髓核。

结神经节的周围支传导咽、喉、气管、食管及各内脏的感觉,和咽、软腭、硬腭,会厌等部分的味觉;中枢支入孤束核。副交感神经起自第四脑室底部的迷走神经背核,布于内脏器官。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迷走神经;网络-迷走神经反射

Ⅶ 什么是迷走神经有什么作用

迷走神经为第10对脑神经,是脑神经中最长,分布最广的一对,含有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迷走神经支配呼吸、消化两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如心脏等器官的感觉、运动以及腺体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经损伤可收起循环、消化和呼吸系统功能失调。

Ⅷ 迷走神经为什么叫迷走神经

这和它的解剖特点相关。迷走神经名称的来源是因为迷走神经是最长的脑神经,其末梢弥漫在腹腔、胸腔内,不易区分,因此称为“迷走”神经。

Ⅸ 迷走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是什么

迷走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如下:

1、传输机制不同

迷走神经的传输机制:感觉神经元在颈静脉孔附近的颈神经节和结神经节。颈神经节的周围支传导一部分外耳道、鼓膜和耳廓的一般感觉;中枢支入三叉神经的脑干脊髓核。结神经节的周围支传导咽、喉、气管、食管及各内脏的感觉,和咽、软腭、硬腭,会厌等部分的味觉;中枢支入弧束核。副交感神经起自第四脑室底部的迷走神经背核,布于内脏器官。

副交感神经的传输机制:由脑干的某些核团及脊髓骶段的灰质中间外侧柱发出节前神经元,混合于脑神经(主要为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或脊神经中行走,到达器官内或器官旁,与副交感神经节中的节后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随后节后神经元分布于内脏器官、平滑肌和腺体,并调节其功能活动。

2、作用不同

迷走神经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循环、呼吸、消化三个系统;

副交感神经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安静时的生理需要。

3、分类不同

迷走神经根据作用可分为:循环系统迷走神经、呼吸系统迷走神经、消化系统迷走神经三个类别;

副交感神经根据部位可分为:脑部副交感神经和骶部副交感神经两个类别。

阅读全文

与网络迷走神经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27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76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596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81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078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30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055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15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718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954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17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013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37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20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64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13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90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498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69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