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何为“吃瓜群众”
“ 不明真相的群众”是一些地方在发布有关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时爱用的词句。它经常出现在群体性事件过后的官方解释或见诸媒体的新闻通稿中,通常的表述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一般在发生群众大规模聚集的事件后,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会不假思索地祭出这一说法,且使用一分为二划分阵营的方法,指大部分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受“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蛊惑与挑唆。老百姓对此不满,干脆称呼自己为“吃瓜群众”。
Ⅱ 【请教】什么是“群众”什么是“吃瓜群众”为什么叫做“吃瓜群众”为什么会流行“吃瓜群众”这个词
吃瓜群众,网络流行语,指在网络上“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人们常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还有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等说法。
Ⅲ 什么是吃瓜群众
Ⅳ 吃瓜群众是啥意思
”吃瓜群众“是一个网络用语,表示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
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因此就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人们频频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吃瓜群众的含义理解:
1、“吃瓜群众”不仅体现在生活状态上,更是一种心态,他们身份卑微又追求认可,他们寻求“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这样的人群在目前的国内网民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
2、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吃瓜群体”即草根群众,“吃瓜群众”喜欢的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4)网络群体有哪些吃瓜群众真爱粉扩展阅读:
吃瓜群众的特征:
一、无意识人格得势,有意识人格消失,
1、本能得到释放,
由于群体是个无名氏,个人在群体中不必承担责任,所以本能中的恶魔被释放,无法无天。
2、智力水平降低,
在群体心理中,个人才智被削弱,个性也被削弱,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故群体一般只有很普通的品质,不能完成需要高智力的工作。
二、情感和行动的传染性,
群体中每种感性和行动都极具传染性,能够迅速地传播。
三、易受暗示并转化为行动,
群体中的人好像被催眠一样,进入完全失去人格意识的状态,意志力和辨别力不复存在,一切感情和思想受催眠师左右,变得唯命是从,会做出与个人性格和习惯极为矛盾的举动。
四、群体可以表现得比个人更好或更坏,
群体表现得好坏取决于环境和群体所接受的暗示性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吃瓜群众
Ⅳ 为什么叫“吃瓜群众”
首先“不明真相的群众”是一些地方在发布有关群体性事件的信息时爱用的词句。它经常出现在群体性事件过后的官方解释或见诸媒体的新闻通稿中,通常的表述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一般在发生群众大规模聚集的事件后,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会不假思索地祭出这一说法,且使用一分为二划分阵营的方法,指大部分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受“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蛊惑与挑唆。以前在戏院看戏的时候,前排都有人卖瓜子之类的零食,人们买来边吃瓜变看戏。后来在网络中就引申为对于网上或者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不了解,不清楚,对于他人发表的评论不关心,或者不表达意见,也就是打酱油的时候“围观”一下。
Ⅵ 吃瓜群众是什么意思吃瓜群众出自哪里
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
最开始在论坛、IM群中,经常有人发言讨论一些问题,后面就一堆人围观扯淡,于是有人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用于形容围观某事物的人们。
“吃瓜群众”不仅体现在生活状态上,更是一种心态,他们身份卑微又追求认可,他们寻求“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这样的人群,在目前的国内网民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吃瓜群体”即草根群众,“吃瓜群众”喜欢的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吃瓜群众入选2016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Ⅶ 什么叫吃瓜群众
”吃瓜群众“是一个网络用语,指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排队跟帖,不着边际地闲扯的人,因为他们的常用语就是“前排出售瓜子”“前排吃瓜子”。 2016年,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2016年12月14日,入选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7)》,吃瓜群众入选2016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词语来源
“吃瓜群众”中的“瓜”,实际上是“瓜子”的意思。在论坛、IM群中,经常有人发言讨论一些问题,后面就一堆人围观扯淡,此时就会形成如下面的盖楼、刷屏:
“前排出售瓜子”“前排吃瓜子”“前排吃瓜”“吃瓜群众”“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
于是就干脆有人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用于形容围观某事物的人们。再后来,”吃瓜群众“就已经几乎等同于”群众“一词,可以用任意形容词来修饰,例如”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吃瓜群众“、”然而吃瓜群众早已看穿了一切“、”吃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2016年,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还有个反朔求源的说法,在《礼记》里找到,是这么说的:为天子切瓜,削皮后要切成四瓣,再从中间横断,用细葛布盖着呈上去;为诸侯国的国君切瓜,削皮后把瓜切成两半,再从中间横断,用粗葛布盖着呈上去;给大夫只削皮就够了。士和庶人自己削瓜,削皮后把瓜蒂去掉直接咬着吃。所以,自古以来,自己吃瓜的,都是不知内幕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