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5g网络大约什么时候可以普遍使用
现在全国大概有十八个城市左右已经有5G信号塔,(前期实验)如果顺利最快大概2019年末就回普及,
Ⅱ 5g网络什么时候可以普及
截止到2021年1月7号。5g网络已经普及了。
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我国正式步入5G商用元年。中国科协信息通信科学传播专家团队首席专家张新生认为,5G不仅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未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推动5G成为开放融合的智能化网络。
(2)蠡县5g网络什么时候普及扩展阅读:
5G的相关情况:
1、在5G网络建设方面,切实落实国家的新发展理念,尊重技术和市场发展规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
2、加快出台5G网络共建共享指导意见,建立奖惩机制,促进运营商之间加强共建共享的合作,特别是在部分对覆盖有需求的偏远地区,尽量避免网络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Ⅲ 5G什么时候能普及
个人认为,比较乐观的估计5G也要5年左右的时间才可以达到现在4G覆盖的水平,全面普及甚至需要10年的时间才可能完成。
5G覆盖的难度要远大于4G。
5G的频谱比较高,频率高有效覆盖距离就要近一些,而且5G相比4G本身的性能要求也更高,基站就要建设的更多,而建基站还要涉及到选址问题,机房的配套问题,本身的问题就比较多,而且涉及到的资金量也更大。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在经历3/4G时代的覆盖型建设,中国的光纤入户改造,并且伴随着提速降费,三大运营商的资金回收速度持续下滑。一方面是大投入,一方面是资金回收慢,两者之下,三大运营商的钱袋子都瘪了,除了中国移动还有一些资金,联通和电信很难靠自己筹集到如此多的资金,也就会拖慢一些5G的建设速度。
5G涉及到海量的小基站建设,这部分其实更难,需要的时间也更长。
5G应用有70%的场景是在室内,而室内部分的覆盖,无法通过宏站完成,就需要建设海量的小基站来解决覆盖问题,就涉及到大量的选址和谈判的过程,这也导致5G网络不可能很快的完成覆盖。
选址的难度还在于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
5G需要法律保驾护航,决定5G覆盖速度的不仅仅是资金问题,还有就是法律保驾护航的问题。三大运营商虽然一直被称为垄断企业,但是却是中国最憋屈的垄断企业。
就基站的问题,很多企业、物业、甚至是居民,都把运营商看成是肥羊,对于基站安装说是"入场费"也好,甚至根本就是"敲诈勒索",基站建设要支出大量的"保护费",否则就无法建设,甚至还会因为某些协商问题被基站下电,砍光缆,砍天线。根据统计,每年在三大运营商的机房中,有接近1% 比例的基站需要拆除、搬迁,这笔费用单个看起来或许不高,但是整体需要的资金也是海量的。要知道一个机房如果搬迁的话,就是建设、拆除、建设的过程,这种工作量要比单独建设一个基站要大的多。
现在三大运营商没有法律保护,虽然本来电信设备也是有相关法律保护的,但是往往都是沦为一纸空文。个人私设非法设备干扰运营商频段,往往找到了也就是低声下气的求着关闭,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居民砍断运营商的光缆、拆除运营商的天线和设备,也只能协商,这样的情况建设5G,还谈什么覆盖。5G 70%的场景都是在室内,室内覆盖将是5G的重点,无法保证就无法建设覆盖型5G网络。
个人认为,当什么时候物业等阻挠5G基站建设、居民砍断5G光缆、设备、天线,敲诈运营商,只有这三种情况有人因此而被判刑,才能决定5G是否可以真正的大规模覆盖,否则的话,5G根本就建设不起来。
总而言之,5G建设需要的资金量大,工程量大,选址多,而且还缺少相关的法律保证,很难快速的覆盖,个人认为5G建设可能会从一线城市开始,慢慢向2、3线城市覆盖,还是先城市、后农村,5年内能建设到现在4G室外覆盖的覆盖率就已经非常的难得了,至于大规模的覆盖,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不可能很快就有全覆盖的5G网络。
Ⅳ 今年5G大概什么时候能普及
2018年6月28日,中国联通公布了5G部署,预计5G网络计划2020年正式商用。不过全面普及开来可能要到2021年了。
从发展态势看,5G还处于技术标准的研究阶段,后来几年4G还将保持主导地位、实现持续高速发展。但5G有望2020 年正式商用。
2016年,诺基亚与加拿大运营商Bell Canada合作,完成加拿大首次5G网络技术的测试。测试中使用了73GHz范围内频谱,数据传输速率为加拿大现有4G网络的6倍。
2017年2月9日,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宣布了“5G”的官方 Logo。
2017年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相关事宜的通知》,确定5G中频频谱,能够兼顾系统覆盖和大容量的基本需求。
2017年11月下旬中国工信部发布通知,正式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工作,并力争于2018年年底前实现第三阶段试验基本目标。
2017年12月21日,在国际电信标准组织3GPP RAN第78次全体会议上,5G NR首发版本正式冻结并发布。
2017年12月,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要求2018年将在不少于5个城市开展5G规模组网试点,每个城市5G基站数量不少50个、全网5G终端不少于500个。
2018年2月23日,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召开前夕,沃达丰和华为宣布,两公司在西班牙合作采用非独立的3GPP 5G新无线标准和Sub6 GHz频段完成了全球首个5G通话测试。
2018年2月27日,华为在MWC2018大展上发布了首款3GPP标准5G商用芯片巴龙5G01和5G商用终端,支持全球主流5G频段,包括Sub6GHz(低频)、mmWave(高频),理论上可实现最高2.3Gbps的数据下载速率。
2018年6月13日,3GPP 5G NR标准 SA(Standalone,独立组网)方案在3GPP第80次TSG RAN全会正式完成并发布,这标志着首个真正完整意义的国际5G标准正式出炉。
2018年6月14日,3GPP全会(TSG#80)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 NR)独立组网功能冻结。加之2017年12月完成的非独立组网NR标准,5G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进入了产业全面冲刺新阶段。
2018年6月28日,中国联通公布了5G部署:将以SA为目标架构,前期聚焦eMBB,5G网络计划2020年正式商用。
2018年8月2日,奥迪与爱立信宣布,计划率先将5G技术用于汽车生产。在奥迪总部德国因戈尔施塔特,两家公司就一系列活动达成一致,共同探讨5G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能够满足汽车生产高要求的潜力。奥迪和爱立信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在未来几个月内,两家公司的专家们将在位于德国盖梅尔斯海姆的“奥迪生产实验室”的技术中心进行现场测试。
Ⅳ 5g网络什么时候能普及
2019年10月31日5g网络商用正式启动。
2019年10月31日,在201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工信部宣布:5G商用正式启动。同一天,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公布了5G商用套餐,套餐于11月1日正式上线。
此次三大运营商公布的5G套餐资费标准差异不大。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5G个人套餐起步价为129元,最高为599元;中国移动起步价为128元,最高为598元。这样看来,5G个人套餐最低价格为128元,该套餐包含30GB流量和200分钟通话。
(5)蠡县5g网络什么时候普及扩展阅读:
5G商用的价值:
5G商用不仅是给普通用户提供了一份消费指南,也正式吹响了我国5G产业链全力冲刺的号角。也将为国内众多产业链相关企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会。
5G商用的技术特点还注定将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开拓全新的产业机遇,尤其是在远程医疗、智慧出行、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能制造、无人驾驶等细分领域,更是已经出现了不少较为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
它们都将在5G商用大幕开启后,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运作——当这些技术创新实实在在落地之后,我们才会真真正正体会到5G时代的美好。
Ⅵ 5g网络何时可以普及
目前,三大运营商推出了5G套餐,消费者似乎认为5G网络会马上普及,纷纷转投5G手机,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报道,5G网络全面普及需要5-8年的时间,要想全面覆盖5G网络,至少需要建设1000万个基站,但现在5G基站还不到100万个。到2020年底,三大运营商将再建100万。如果保持施工速度,至少需要5-8年。
除了基站建设时间长,建设基站的成本也很高。据悉,如果建成这1000万个基站,至少要花费2万亿元,可见投入成本相当大。5G基站投入成本高,自然5G套餐也不会便宜。但是,一些小伙伴还是持观望态度。一方面,他们觉得价格更高;另一方面,他们担心目前的5G技术还不成熟;同时,他们觉得自己的4G手机还能再战一年半。
但是随着各种5G手机的推出,为了抢占市场,手机厂商必然会降低手机的价格。此外,在中国5G正式大规模商业化后,5G价格和5G网络资费也会迎来一次调整。中国移动表示,在有5G信号覆盖的地方,用户不需要换号换SIM卡,只需更换5G手机,可以使用5G网络服务。如果用户自己想换SIM卡,也可以在营业厅免费换。
2023年5G用户数将超5.6亿
记者7月13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着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其中,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40%,用户数超过5.6亿。
5G融合应用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国着力打通5G应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推动技术融合、产业融合、数据融合、标准融合,打造5G融合应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着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其中,5G应用关键指标大幅提升。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40%,用户数超过5.6亿。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50%,5G网络使用效率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