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问题 > 帧中继网络能实现哪些功能

帧中继网络能实现哪些功能

发布时间:2022-08-18 06:47:46

‘壹’ 请问什么是帧中继(FR)

(一)帧中继简介 随着专用通信网的传输速率明显提高,接入广域网的局域网(LAN)之间的数据通信量增长迅猛。这就要求有一种高速率、高可靠、适应性强及低成本的传输方式。X.25分组交换网虽然成本较低,但其业务速率、网络时延、响应时间和吞吐量等方面均不能适应LAN远程互连的需要,因此帧中继技术应运而生。 帧中继是在数字光纤传输线路逐渐代替原有的模拟线路,且用户终端智能化的情况下,由X.25分组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传输技术。帧中继技术以简化的方式传送数据,它把流量控制、纠错、重发等第三层(网络层)及更高层的功能转移到智能终端中,从而大大简化了节点机之间的网络资源。因此,帧中继也被看作是简化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它舍去了X.25协议的分组层,采用物理层和链路层二级结构,在网络中它们与数据通信的特点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以尺寸更大的帧(Frame)为单位而不是以分组(Packet)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而且,它在网络上的中间节点对数据不进行误码纠错。帧中继技术在保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灵活及较低的费用的同时,缩短了传输时延,提高了传输速度。 帧中继可支持多种数据业务,如LAN远程互连、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大型文件的远程传送、图像传送(如X光和CT扫描图像)、会议电视等。帧中继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快速传送数据信息,是提供数据通信业务的最佳途径。帧中继已成为当今实现局域网(LAN)互连、局域网与广域网(WAN)连接等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世界各国也都认为,发展帧中继是实现高速宽带远程通信的方向。其优点是: l 按需分配带宽,网络资源利用率高,提供高吞吐量,低时延,费用低廉。 l 采用虚电路技术,适用于突发性业务的使用。在业务量较小时,通过带宽动态分配技术,允许某些用户利用其他用户的空闲带宽传送自己的突发数据。 l 不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时延小,传输速率高,数据吞吐量大。 l 兼容X.25、SNA、DECNET、TCP/IP等多种网络协议,可为各种网络提供快速、稳定的连接。 l 长远性。帧中继不仅是今天网络的解决方案,将来ATM成为主要网络技术后,帧中继仍能与ATM相辅相成,成为ATM的用户接人层。 缺点: l 潜在的拥塞(丢帧); l 传输性能会受其他用户影响; l 不能保证传输质量。 (二)帧中继的基本业务类型 l PVC(永久虚电路):在发送和接受用户之间建立固定的虚电路连接。 l SVC(交换虚电路):根据用户的网络请求在发送和接受用户之间通过虚呼叫建立临时的交换虚电路。步骤是:虚电路建立-数据传输-虚电路拆除三个阶段。 (三)提供帧中继业务的方式 l 利用分组交换网提供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 l 在数字数据网(DDN)上提供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 l 组建帧中继网:目前,帧中继业务主要应用于DDN,通过在DDN节点机上配置帧中继模块来实现,可以认为DDN上存在一个虚拟的帧中继网络。 (四)用户网络接口及接入规程 帧中继业务是通过用户设备和网络之间的标准接口来提供的,该接口称为用户网络接口(UNI)。在用户网络接口的用户一侧是帧中继接入设备,用于将本地用户设备接入帧中继网。帧中继接入设备可以是LAN设备前端处理机、集中器及传统的PAD等。在用户网络接口的网络一侧是帧中继网络设备,用于帧中继接口与骨干网之间的连接。帧中继网络设备可以是电路交换,也可以是帧交换或信元交换。 (五)用户接人电路及速率 目前,大部分用户采用直通用户电路接入帧中继网,也有些用户通过电话交换电路或ISDN交换电路接入,其方式有: l 二线(或四线)调制解调传输方式,支持的用户速率由线路长度、调制解调器型号决定。 l 基带传输方式,用户速率通常为16Kbps、32Kbps或64Kbps。这种基带传输设备中具有TDM复用功能,可为多个用户入网提供连接。 l 为节约用户接入线路,可采用基带传输加 TDM复接传输方式。这是在基带传输的基础上加上TDM复接为多个用户入网的传输方式。 l 2B+D速率线路终接(LT)单元传输方式,可为多个用户提供入网。 l PCM与其他业务合用数字线路传输方式。该方式可连到用户的光缆,接入帧中继网。 (六)用户接人方式 用户接入帧中继网的主要形式有如下几种: 1.局域网(LAN)接入 LAN用户一般通过路由器或网桥接入帧中继网,其路由器或网桥有标准的UNI接口规程。当LAN的服务器具有UNI接口规程时,LAN用户也可通过其他帧中继接入设备(如集线器、PAD和规程转换器等)接入。 2.计算机接入 大部分计算机是通过帧中继接入设备,将非标准的接口规程转换为标准的接口规程后,接入帧中继网的。例如,若干台PC机通过一个PAD接入。如果计算机自身具有标准的UNI规程,也可作为帧中继终端直接接入帧中继网。 3.用户帧中继交换机接入公用帧中继网 用户专用的帧中继网接入公用帧中继网时,将专网中的一台交换机作为公用帧中继网的用户,以标准的UNI规程接入

麻烦采纳,谢谢!

‘贰’ 帧中继的特点

1. 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因此误码率极低,能实现近似无差错传输,减少了进行差错校验的开销,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它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比X.25网络要分别高或低至少一个数量级。
2. 因为采用了基于变长帧的异步多路复用技术,帧中继主要用于数据传输,而不适合语音、视频或其他对时延时间敏感的信息传输。
3. 仅提供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4. 仅能检测到传输错误,而不试图纠正错误,而只是简单地将错误帧丢弃。
5. 帧长度可变,允许最大帧长度在1600B以上。
6. 帧中继是一种宽带分组交换,使用复用技术时,其传输速率可高达44.6Mbps。
复用与寻址帧中继在数据链路层采用统计复用方式,采用虚电路机制为每一个帧提供地址信息。通过不同编号的DLCI(DataLineConnectionIdentifier数据链路连接识别符)建立逻辑电路。一般来讲,同一条物理链路层可以承载多条逻辑虚电路,而且网络可以根据实际流量动态调配虚电路的可用带宽,帧中继的每一个帧沿着各自的虚电路在网络内传送。 帧中继的带宽控制技术既是帧中继技术的特点,更是帧中继技术的优点。帧中继的带宽控制通过CIR(承诺的信息速率)、Bc(承诺的突发大小)和Be(超过的突发大小)3个参数设定完成。Tc(承诺时间间隔)和EIR(超过的信息速率)与此3个参数的关系是:Tc=Bc/CIR;EIR=Be/Tc。
在传统的数据通信业务中,用户申请了一条64K的电路,那么他只能以64kbit/s的速率来传送数据;而在帧中继技术中,用户向帧中继业务运营商申请的是承诺的信息速率(CIR),而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以高于CIR的速率发送数据,却不必承担额外的费用。
举例来说,某用户申请了CIR为64kbit/s的帧中继电路,并且与电信运营商签定了另外两个指标,Bc(承诺突发量)、Be(超过的突发量),当用户以等于或低于64kbit/s的速率发送数据时,网络将确保此速率传送,当用户以大于64kbit/s的速率发送数据时,只要网络不拥塞,且用户在承诺时间间隔(Tc)内发送的突发量小于Bc+Be时,网络还会传送,当突发量大于Bc+Be时,网络将丢弃帧。所以帧中继用户虽然支付了64kbit/s的信息速率费(收费依CIR来定),却可以传送高于64kbit/s的数据,这是帧中继吸引用户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帧中继技术、信元中继和ATM技术的发展,帧中继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也在逐步改变,业务性能进一步完善,并向ATM过渡。
市场上的帧中继交换产品大致有三类:
a)改装型X25分组交换机。
b)以全新的帧中继结构设计为基础的新型交换机。
c)采用信元中继、ATM技术、支持帧中继接口的ATM交换机。a)型交换机在帧中继发展初期比较普遍。主要是通过改装X25交换机、增加软件使交换机具有接收和发送帧中继的能力,但仍然保留分组层的一些功能,时延较大。b)型是专门设计的设备,具备帧中继的全部必备功能。c)型是最新型的交换机,采用信元中继或ATM交换、具有帧中继接口和ATM接口,内部完成FR和ATM之间的互通。在以ATM为骨干的网络中,起着用户接入的作用。中国帧中继网所采用的帧中继交换机一般都采用了ATM技术,即用户终端设备采用帧中继接口来接入帧中继节点机,帧中继节点机的中继口为ATM接口,交换机将以帧为单位的用户数据转换为ATM信元在网上传送,在终端侧再将信元变换为帧中继的帧格式传送给用户。 帧中继业务是在用户与网络接口(UNI)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并保持原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用户信息流以帧为单位在网络内传送,用户与网络接口之间以虚电路进行连接,对用户信息流进行统计复用。帧中继还可以灵活地提供带宽,即按需要分配带宽。因为帧中继的主要应用是局域网互连,而局域网中业务流的大小是很难预测的,如果你预定了固定的带宽,那么不管你是否在传送数据都要付费,这是很不合算的。
帧中继提供了用超过你预定的带宽传送突发性数据的能力。帧中继在多协议环境下也很有用。尽管IP协议似乎一统天下,但它不是唯一在使用的协议,这是一个多协议共存的世界。例如,还有SNA网络,它使用IBM公司的同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SDLC),全世界有60000多家企业使用帧中继,还有一些主要以多媒体业务为主的企业使用ATM。极少有客户仅使用一种协议。他们的网络中有多种协议,而帧中继可以处理所有这些协议,因为它只需要简单地将其他协议封装进帧中继的帧当中,然后在网络中传送,它并不关心所封装的内容。
帧中继网络还提供封闭型用户群的功能,通过它你可以知道进网和出网的用户,而不像在公共的因特网中,在任一节点你都没有办法知道此刻有哪些人在网络上。使用帧中继还能够预测网络的性能组别,因为你可以设定服务参数。如果你所在的国家有很好的电信基础设施的话,这将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网络解状方案。
帧中继技术首先在美国和欧洲得到应用。1991年末,美国第一个帧中继网-Wilpac网投入运行,它覆盖全美91个城市。在北欧,芬兰、丹麦、瑞典、挪威等在90年代初联合建立了北欧帧中继网WORDFRAME,以后英国等许多欧洲国家也开始了帧中继网的建设和运行。在中国,中国国家帧中继骨干网于九七年初初步建成,能覆盖大部分省会城市。至98年各省帧中继网也相继建成。上海已能提供国内、国际的帧中继业务。
原邮电部在1997年12月颁布了国家帧中继骨干网试运行期间的指导性的收费标准。建议的收费标准是按CIR值收取费用。例如如果用户原来租用一条64Kbit/s的DDN电路,每月需付3000元,如果租用一条CIR=64Kbit/s的帧中继电路,只要付1200元,而且还能以高于64Kbit/s的速率发送信息,真是获得了高质廉价的服务。许多公司已经或正在考虑申请帧中继电路,其市场前景是广阔的。中国电信为了推广帧中继业务,在1997年12月专门赞助主办了中国北京、上海、日本、东京、名古屋四城市间的网络围棋赛,通过帧中继来传送四地棋手的活动画面(速率384Kbit/s),&127;四方棋手虽然各处一方,但各位棋手的英容笑貌彼此却能相见,这是用帧中继技术实现活动图象时实传送的很好的应用例子。路由器都支持帧中继协议,帧中继上可承载流行的IP业务,IP加帧中继已经成了广域网应用的绝佳选择。帧中继上的话音传输技术(VOFR)也不断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帧中继电话”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发展,随着IP技术的发展,作为数据通信基础网络技术的帧中继技术将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其发展前景无限。

‘叁’ 帧中继是什么样的

帧中继是于1992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公用数据网通讯协议,是一种有效的数据传输技术,它可以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应用中快速而低廉的传输数字信息。

它可以使用于语音、数据通信,既可用于局域网(LAN)也可用于广域网(WAN)的通信。

帧中继被设计为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现有的物理资源,由于绝大多数的客户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利用数据服务,因此允许可以给电信营运商的客户提供超过供应的数据服务。

正由于电信营运商过多的预定了带宽,所以导致了帧中继在某些市场中获得了坏的名声。目前正逐渐被ATM、IP等协议(包括IP虚拟专用网)替代。

(3)帧中继网络能实现哪些功能扩展阅读:

帧中继特点:

1.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因此误码率极低,能实现近似无差错传输,减少了进行差错校验的开销,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它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时延比X.25网络要分别高或低至少一个数量级。

2.因为采用了基于变长帧的异步多路复用技术,帧中继主要用于数据传输,而不适合语音、视频或其他对时延时间敏感的信息传输。

3.仅提供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4.仅能检测到传输错误,而不试图纠正错误,而只是简单地将错误帧丢弃。

5.帧长度可变,允许最大帧长度在1600B以上。

6.帧中继是一种宽带分组交换,使用复用技术时,其传输速率可高达44.6Mbps。

‘肆’ 帧中继的作用是什么

帧中继是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数据通信技术,其英文名为Frame Relay,简称FR。它是从X.25分组通信技术演变而来的。&127;什么是帧中继? 它有什么优点? 用帧中继来干什么?&127;本文将就这些问题作简单的介绍。

一、数据通信技术发展演变的过程

数据通信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各种数据终端之间的信息传递。为了实现数据通信,必须进行数据传输,即将位于一地的数据源发出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网络送到另一地的数据接收设备。被传递的数据信息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其典型的应用有文件传送、电子信箱、可视图文、文件检索、远程医疗诊断等。数据通信网交换技术历经了电路方式、分组方式、帧方式、信元方式等阶段。

电路方式是从一点到另一点传送信息且固定占用电路带宽资源的方式,例如专线DDN数据通信。由于预先的固定资源分配,&127;不管在这条电路上实际有无数据传输,电路一直被占着。分组方式是将传送的信息划分为一定长度的包,称为分组,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在分组交换网中,一条实际的电路上能够传输许多对用户终端间的数据而不互相混淆,因为每个分组中含有区分不同起点、终点的编号,称为逻辑信道号。分组方式对电路带宽采用了动态复用技术,效率明显提高。为了保证分组的可靠传输,防止分组在传输和交换过程中的丢失、错发、漏发、出错,分组通信制定了一套严密的,较为繁琐的通信协议,例如:在分组网与用户设备间的X.25规程就起到了上述作用,因此人们又称分组网为“X.25网”。帧方式实质上也是分组通信的一种形式,只不过它将X.25分组网中分组交换机之间的恢复差错,防止拥塞的处理过程进行了简化。帧方式的典型技术就是帧中继。由于传输技术的发展,数据传输误码率大大降低,分组通信的差错恢复机制显得过于繁琐,帧中继将分组通信的三层协议简化为两层,大大缩短了处理时间,提高了效率。帧中继网内部的纠错功能很大一部分都交由用户终端设备来完成。

二、帧中继技术简介

我们可以将帧中继技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帧中继技术主要用于传递数据业务,它使用一组规程将数据信息以帧的形式(简称帧中继协议)有效地进行传送。它是广域网通信的一种方式。

2) 帧中继所使用的是逻辑连接,而不是物理连接,在一个物理连接上可复用多个逻辑连接(即可建立多条逻辑信道),可实现带宽的复用和动态分配。

3) 帧中继协议是对X.25协议的简化,因此处理效率很高,网络吞吐量高,通信时延低,帧中继用户的接入速率在64kbit/s至2Mbit/s,甚至可达到34Mbit/s。

4) 帧中继的帧信息长度远比X.25分组长度要长,最大帧长度可达1600字节/帧,适合于封装局域网的数据单元,&127;适合传送突发业务(如压缩视频业务、WWW业务等)。

LAN1和LAN2&127;代表两个要通过帧中继网络互联的局域网。路由器或FRAD(帧中继拆装设备)的作用是将局域网 1的帧(如以太网帧、令牌环帧等)封装打包成FR的帧,送入FR网络进行传送。FR路由器2或FRAD2将从FR网络接收到的帧中继帧解包,并转换为以太网帧送给局域网2。FR路由器/FRAD与FR&127;网络间的接口称为帧中继用户-网络接口,即FR-UNI接口(User-Network Interface)。FR&127;网络内部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或一个FR网络与另外一个FR网络之间的接口称为FR-NNI(Network-Network Interface),即网络-网络接口。&127;以上两个接口的标准协议由ITU-T(国际电信联盟)、FR Forum(帧中继论坛)、ANSI(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等组织确定。

帧中继网络是由许多帧中继交换机通过中继电路连接组成。目前,加拿大北电、新桥,美国朗讯、FORE等公司都能提供各种容量的帧中继交换机。

一般来说,FR路由器(或FRAD)是放在离局域网相近的地方,路由器可以通过专线电路接到电信局的交换机。用户只要购买一个带帧中继封装功能的路由器(一般的路由器都支持),再申请一条接到电信局帧中继交换机的DDN专线电路或HDSL专线电路,就具备开通长途帧中继电路的条件。

需要特别介绍的是帧中继的带宽控制技术,这是帧中继技术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在传统的数据通信业务中,特别象DDN,用户预定了一条64K的电路,那么它只能以64Kbit/s的速率来传送数据。而在帧中继技术中,用户向帧中继业务供应商预定的是约定信息速率(简称CIR),而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以高于CIR的速率发送数据,&127;却不必承担额外的费用。举例来说,一个用户预定了CIR=64Kbit/s的帧中继电路,并且与供应商鉴定了另外两个指标,Bc(承诺突发量)、Be (超过的突发量),当用户以等于或低于64Kbit/s的速率发送数据时,&127;网络定将负责地传送,当用户以大于64Kbit/s的速率发送数据时,只要网络有空(不拥塞),且用户在一定时间(Tc)内的发送的量(突发量)小于Bc+Be时,网络还会传送,当突发量大于Bc+Be时,网络将丢弃帧。&127;所以帧中继用户虽然付了64Kbit/s的信息速率费(收费依CIR来定),却可以传送高于64Kbit/s的数据,这是帧中继吸引用户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帧中继的应用

帧中继技术首先在美国和欧洲得到应用。1991年末,美国第一个帧中继网-Wilpac网投入运行,它覆盖全美91个城市。在北欧,芬兰、丹麦、瑞典、挪威等在90年代初联合建立了北欧帧中继网WORDFRAME,&127;以后英国等许多欧洲国家也开始了帧中继网的建设和运行。在我国,中国国家帧中继骨干网于九七年初初步建成,目前能覆盖大部分省会城市。至98年各省帧中继网也相继建成。上海目前已能提供国内、国际的帧中继业务。

原邮电部在1997年12月颁布了国家帧中继骨干网试运行期间的指导性的收费标准。建议的收费标准是按CIR值收取费用,&127;其费用是相同DDN专线带宽收费的40%。例如如果用户原来租用一条64Kbit/s的DDN电路,每月需付3000元,现在如果租用一条CIR=64Kbit/s的帧中继电路,只要付1200元,而且还能以高于64Kbit/s的速率发送信息,真是获得了高质廉价的服务。目前许多公司已经或正在考虑申请帧中继电路,其市场前景是广阔的。

中国电信为了推广帧中继业务,在97年12月专门赞助主办了中国北京、上海、日本、东京、名古屋四城市间的网络围棋赛,通过帧中继来传送四地棋手的活动画面(速率384Kbit/s),&127;四方棋手虽然各处一方,但各位棋手的英容笑貌彼此却能相见,这是用帧中继技术实现活动图象时实传送的很好的应用例子。

目前的路由器都支持帧中继协议,帧中继上可承载流行的IP业务,IP加帧中继已经成了广域网应用的绝佳选择。近年来,帧中继上的话音传输技术(VOFR)也不断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帧中继电话”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发展,随着IP技术的发展,作为数据通信基础网络技术的帧中继技术将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其发展前景无限。

参考资料:http://www.sta.net.cn/article/frame/frame.htm

‘伍’ 帧中继用在哪具体作用是什么

帧中继是一种局域网互联的 WAN 协议,它工作在 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为跨越多个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用户设备间的信息传输提供了快速和有效的方法。帧中继是一种数据包交换技术,与 X.25 类似。它可以使终端站动态共享网络介质和可用带宽。帧中继采用以下两种数据包技术:1)可变长数据包;2)统计多元技术。它不能确保数据完整性,所以当出现网络拥塞现象时就会丢弃数据包。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仍然具有可靠的数据传输性能。

‘陆’ 帧中继FR有哪些功能

帧中继FR,即帧中继(FRAME RELAY),是在用户--网络接口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并保持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
帧中继FR是以帧为单位,在网络上传输,并将流量控制、纠错等功能,全部交由智能终端设备处理的一种新型高速网络接口技术。 帧中继是综合业务数字网标准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技术,它是在数字光纤传输线路逐渐代替原有的模拟线路,用户终端日益智能化的情况下,由X25分组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传输技术。 帧中继和分组交换类似,但却以比分组容量大的帧为单位而不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它在网络上的中间节点对数据不进行误码纠错。帧中继技术在保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灵活及较低的费用的同时,缩短了传输时延,提高了传输速度。

‘柒’ 帧中继的特点(简单点)

1、帧中继协议是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
2、帧中继可以在一条物理链路上提供多条虚电路
3、帧中继协议以帧的形式传递数据信息
4、帧中继提供一套合理的带宽管理和防止拥塞的机制
5、帧中继链路层完成统计复用、帧透明传输和错误检测等功能

‘捌’ 什么是帧中继

帧中继
Frame
Relay
帧中继是一种局域网互联的
WAN
协议,它工作在
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为跨越多个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用户设备间的信息传输提供了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帧中继是一种数据包交换技术,与
X.25
类似。它可以使终端站动态共享网络介质和可用带宽。帧中继采用以下两种数据包技术:1)可变长数据包;2)统计多元技术。它不能确保数据完整性,所以当出现网络拥塞现象时就会丢弃数据包。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仍然具有可靠的数据传输性能。
帧中继帧通过“虚电路”传输到其目的地,
帧中继的虚电路是源点到目的点的逻辑链路,它提供终端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路径,并由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唯一标识。
帧中继采用
复用技术,将大量虚电路复用为单一物理电路以实现跨网络传输。这种能力可以降低连接终端的设备和网络的复杂性。虚电路能够通过任意数量的位于帧中继数据包转换网络上的中间交换机。
帧中继网络提供的业务有两种:永久虚电路(PVC)和交换虚电路(SVC)。永久虚电路由网络管理器建立用来提供专用点对点连接;交换虚电路建立在呼叫到呼叫(call-by-call)的基础上,它采用与建立
ISDN
相同的信令。
由于其高带宽和高可靠性,在局域网互连中,帧中继可以作为专线和
X.25
网络的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阅读全文

与帧中继网络能实现哪些功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共享中心没有网卡 浏览:527
电脑无法检测到网络代理 浏览:1376
笔记本电脑一天会用多少流量 浏览:595
苹果电脑整机转移新机 浏览:1380
突然无法连接工作网络 浏览:1077
联通网络怎么设置才好 浏览:1230
小区网络电脑怎么连接路由器 浏览:1054
p1108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215
怎么调节台式电脑护眼 浏览:717
深圳天虹苹果电脑 浏览:953
网络总是异常断开 浏览:617
中级配置台式电脑 浏览:1012
中国网络安全的战士 浏览:637
同志网站在哪里 浏览:1420
版观看完整完结免费手机在线 浏览:1464
怎样切换默认数据网络设置 浏览:1113
肯德基无线网无法访问网络 浏览:1290
光纤猫怎么连接不上网络 浏览:1496
神武3手游网络连接 浏览:969
局网打印机网络共享 浏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