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从网络大国变为网络强国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着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发展战略,下大气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要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他们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体。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②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怎样实施网络强国战略
第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分析,运马列主义原理去分析问题。
第二,要多听取人民的意见,多调查,多实践,多总结经验。
第三,要多地听取他人的意见,集思广益。
第四,培养有文化,有知识,有纪律,有理想的四有人,成为支撑国家强大发展的基石。
③ 加强大数据开发与保护 网络强国战略
加强大数据开发与保护 网络强国战略
怎样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怎样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怎样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些战略问题,同时写进了《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打造网络强国
另一方面,在企业互联网化的发展方面,大数据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影响。
近日,中央网信办密集召开座谈会,大数据也成为与会企业代表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围绕大数据的发展及配套建设,阿里巴巴、京东、滴滴等企业高管纷纷建言献策。
大数据就是生命线
阿里巴巴经历了16年的发展,见证了整个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今年10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上市以来的第一份年报,其中特别提出三个重点方向,全球化、农村经济和大数据、云计算,这三大领域将作为阿里未来十年的发展的大方向。“要不惜一切来投入,来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让数据和计算的能力成为普惠经济的基础。”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石东伟表示,过去16年阿里一直在营造电子商务的生态系统,包括了互联网金融、智能物流和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一套技术。“电子商务应该说只是阿里整体战略的第一步,只有依靠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建立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的商业基础设施,也才能真正帮助中国和全球的中小企业,真正实现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石东伟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奇迹一定在于生产力的释放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给内需激发带来的跨越式发展机遇。
以双11为例,7年前这仅是淘宝自己的促销日子,如今成为全社会购物节,更得到全球关注。“今年买家和卖家来自于200多个国家,还有100多个国家的生鲜协会签了约。”石东伟透露。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双11,每秒最高有达到10亿、10多万笔订单要处理,1秒钟之内如何解决;物流业要在1天以内,要承受相当于平时1个月的压力;另外还有200多家银行和蚂蚁金服、支付宝系统的匹配,要承担相当于VISA和Mastercard这两家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公司,在全球一天内的交易笔数的总和。“所有这些都需要依靠阿里的技术支撑,就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石东伟说。
经过16年的运营,阿里巴巴平台沉淀了大量的商业数据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未来将对我国制造业、分销业、外贸、物流、金融、服务业等等产业,带来深刻的影响。“通过大数据与这些行业的结合,可以实现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转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互联网生态化企业产生的大数据,不仅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更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和竞争力。未来大数据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安全与信息安全的各个方面。所以才讲,数据就像生命线一样。”石东伟表示。
作为互联网最重大的技术革命——云计算、大数据将是未来20年乃至更长时间段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关键和核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当前正处于如此重要的发展机遇期,需要发展自主的云计算核心技术,拥有自己的信息基础设施。”
制造业物联网大数据的价值
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贺东东在座谈会上介绍,三一从2008年开始做物联网的实践,有20万台设备是联网的,并产生了大量数据。“这个数据在研发指导、客户信用管理、提升服务、故障诊断等领域起了很大作用,这是我们在国内能替代进口并在全球市场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贺东东认为,基于物联网及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形势,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变得非常迫切。
首先,建立统一的物资间通信标准非常必要。“物联网有一个特点,所有这些机器、设备、机床的通信标准不一致,导致联网很困难。不同于消费电子品,比如所有PC机可以统一联网,所有手机终端可以有一个通信标准。车间的数控设备,德国的、日本的、中国的通信标准都是不一致的,不同厂家生产的通信标准也是不同的。如果要真正做到物联网,在车间层面把所有数据采集起来去自动化管理,就需要一个国家的强制标准,所有的制造企业的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
其次,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需要加快。
“比如,三一大概有20万台设备,平均在线70%左右,剩下的30%都要到农村去施工了,连不上网或通信不了,或连上了数据传不上来。”贺东东认为,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是非常必要的,网络覆盖确实要进一步加强,而在资费方面,物联网需要随时联网、随时通讯,这个费用对企业来讲负担非常大。
金融体制还需要改善,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解决融资难题。
贺东东认为,未来的中国需要从数字化方面争夺四维空间,国家需要在配套方面全面投入支持。
企业数据既要开发也要保护
用友高级副总裁郑雨林建议,从企业信息化和互联网化创新的角度,尽快制定企业数据的安全保护、开发利用方面的法规政策,来促进企业数据的开发利用。
比如,用友服务于企业,在互联网化的阶段,更多的是通过云来服务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企业数据,而且都是企业很敏感的经营数据,如财务、库存、销售等。现在就有近200万企业的数据在用友的云上,未来还有更多。“这些数据怎么利用开发,遇到了很多障碍,比如法律障碍。这些数据所有权是企业的,即使脱敏以后,如何加以开发利用。比如我们现在做征信,做一些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仍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
其次,基于企业互联网化的发展,应加快推进电子发票。电子发票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征税的角度,它的影响、覆盖面远远大于电子商务。“所积累的电子发票流转的数据价值极高,包括企业征信、统计管理,还有基于数据可以开发大量的数据增值服务,所以,我们特别希望,国家大力推行营改增后,就有可能实现全国发票统一,在这个基础上去推广电子发票。”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加强大数据开发与保护 网络强国战略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④ 大学生如何学习网络强国思想
大学生如何学习网络强国思想?我觉得应该多去看一下这个网络视频是非常不错的
⑤ 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助力网络强国战略
您好,一定要有好的思想教育,让人的道德素质有所提升,才能够在网络监管的环境中能够更好。
⑥ 如何在“十三五规划”中构建网络强国基础设施
中大咨询的学者认为要深入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想知道相关讯息,可以在中大咨询官网查看,可以自由选择。
⑦ 如何把我国从网络大国转化为网络强国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着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发展战略,下大气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要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他们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体。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⑧ 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 什么 把网络强国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把网络强国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⑨ 如何看待建设网络强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800字
2015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系统阐述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提出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网信制度初步完备,网络空间日渐清朗,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网安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发展。
通过五年来这些重大外交活动和重要国际交往,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构建命运共同体,促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变革已见成效,我国在构建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合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已有很大提高。
美国单极主导网络空间治理格局的时代已经结束,以美国、中国、俄罗斯及欧盟等为主的网络空间多极治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中国倡议逐步变成全球共识,有效推动了全球网络空间的繁荣与安全。
10月20日-22日,以“智能互联 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是网络空间治理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国际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各国可以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
回望世界互联网大会走过的6个春秋,始终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主题。我国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仅要造福13亿中国人民,更是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同构筑和维护全球75亿人的网络空间家园。
2018年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为“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大会发布了《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蓝皮书,从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政府数据开放、互联网媒体、网络安全、互联网法治建设、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等方面,全面展现2018年国内外互联网领域的最新进展、突出成果和发展趋势。
事实上,中国经过这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数字经济”已经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渗透在社会生活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通信技术使现代经济活动更加灵活、敏捷、智慧。
⑩ 网络强国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论大学生在网络强国的建设中如何独当一面 还记得 2015 年 11 月 9 日,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 同举办的“网络文明进校园”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推进会在中国人民 大学举行。 “没有网络,恐怕我就是漂流在海面的鲁滨逊!”这是一位高校大 学生对于网络的感慨之言。网络为这个时代带来革命性的推动力,这 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失去的“黄金年代”。同时,它特有的多维空 间,也的确存有诸多环节的不可控因素。而对于中国而言,网络绝非 是大数据、云计算以及 IP 协议所构成的虚拟概念,而是能够进入到 各层次、各领域的关键要素,更是须臾都不能马虎的安全抓手。在不 久前胜利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公报中,明确提出“网络强国”的 国家战略。 网络强国战略的提出,正是基于我国要提升自主创新的权重、突破 网络发展的瓶颈以及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诸多愿景。 它吹响了时不我 待的集结号,它需要放大“人”这个最大因素,它更需要风清气正的 外部环境。就此而言,高校作为科技生产力的桥头堡,作为年轻科技 人才的入海口,作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者,它对于网络的拥抱是可谓 是高效切入和无缝连接的。 试想, 如果忽略了这块领域的建设和加强, 中国的网络真的很难有未来。 开展 “网络文明进校园” 主题教育活动, 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是加强高校网络工作的重要内容。这种语境之下,一场以“传递网络 正能量、争做校园好网民”为主题的活动在大学校园内如火如荼地开 展。对于正在校园的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应该是这个时代最让他们 欣喜的“礼物”。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传奇故事,到乔布斯的“苹 果人生”,再到国内马云、马化腾们的光环鼎盛,这些网络舞台上的 精彩演绎,让大学生群体津津乐道,也引发了高校学子们对理想的最 初印象。而用辩证的角度来看,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网络给予大学 生群体挥洒青春,却不意味着“象牙塔”里的自我陶醉,而是该意识 到自己肩上也有一份不轻的担子。言简意赅地地说,就是“正能量” 的永不缺席,“好网民”的自我修行。 如何传递正能量, 怎样成为好网民?在 9 日的 “网络文明进校园” 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推进会上, 就给出了管斑窥豹、 言传身教的案例。 在这天的活动中,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校园网络文明建设 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为网络文明校园巡礼的第一讲, 让听众耳濡目染, 受益匪浅。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身养德接力到网络文明的时代担当,这 种传递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这样的正能量也应当多多益善。而 一场《打击网络谣言更应从造谣者还是传谣者入手》的高校辩论赛也 让大家大呼过瘾。在正反双方的机智辩答中,众人辨明是非的双眼和 保持清醒的头脑得以 “功力大增” 。 而这, 正是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有文明的网络素养、 有守法的行为习惯、 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 “四有” 好网民的基本功。 大学生们憧憬着网络世界的五光十色,但也应清楚地看到,浩瀚 无边的网络世界作为世界多维空间的一角, 确实存有少量的蝇营狗苟。 安全漏洞、谣言风传、欺骗误导……现实生活中的负能量,网络世界 也照样复制粘贴。大学生们作为未来世界的建设者,作为网络科技的 拥趸者,就当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担当。树立网络诚信 理念,养成文明上网好习惯,坚持不懈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些都是时代青年的应有之义,也不负你“一网情深”的守土之责。 除此之外,“互联网+”的风口足以吹起大学生活的五彩斑斓。通过 “网上网下齐动手,统筹线上线下校园媒体建设,统筹线上线下文化 活动开展,统筹线上线下学生社群社团建设。”再结合高校网络建设 的循序渐进,这些前沿性的新兴模式,将根本性地带动着千千万万大 学生的校园生活。 任何一种革命性突破,都离不开时代土壤。任何一种新兴事物的 发展,都离不开年轻人的继承。网络强国战略实现的时间表,取决于 后备力量的质量和决心。而这种实现,不能脱离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 以及网络工作的加强。否则,就很可能成为无水之源、无土之木。高 校和大学生们当应主动响应时代的呼唤,不缺席网络建设的主战场, 提供网络强国战略人才生根发芽的厚实土壤。高校网络建设,也因此 有了时代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