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在网上看到好多帖子都是关于免疫网络的,谁能给解释下是什么意思!
1、 对终端身份的严格管理。终端MAC取自物理网卡而非系统,有效防范了MAC克隆和假冒;将真实MAC与真实IP一一对应;再通过免疫驱动对本机数据进行免疫封装;真实MAC、真实IP、免疫标记三者合一,这个技术手段其他方案少有做到。所以,巡路免疫方案能解决二级路由下的终端侦测和管理、IP-MAC完全克隆、对终端身份控制从系统到封包等其他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彻底的问题。 2、 终端驱动实现的是双向的控制。他不仅仅抵御外部对本机的威胁,更重要的是抑制从本机发起的攻击。这和个人防火墙桌面系统的理念显着不同。在受到ARP欺骗、骷髅头、CAM攻击、IP欺骗、虚假IP、虚假MAC、IP分片、DDoS攻击、超大Ping包、格式错误数据、发包频率超标等协议病毒攻击时,能起到主动干预的作用,使其不能发作。
3、 群防群控是明显针对内网的功能。每一个免疫驱动都具有感知同一个网段内其他主机非法接入、发生攻击行为的能力,并告知可能不在同一个广播域内的免疫运营中心和网关,从而由免疫网络对该行为进行相应处理。
4、 提供的2-7层的全面保护,还能够对各层协议过程的监控和策略控制。深入到2层协议的控制,是巡路免疫网络解决方案的特有功能。而能够对各层协议过程的监控和策略控制,更是它的独到之处。现在普遍的解决方案,基本上是路由器负责 3层转发,防火墙、UTM等进行3层以上的管理,唯独缺少对“局域网至关重要的二层管理”,免疫驱动恰恰在这个位置发挥作用。而上网行为管理这类的软硬件,在应用层进行工作,对2、3层的协议攻击更是无能为力。
5、 对未知的协议攻击,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是真正的主动防御。
6、 免疫接入网关在NAT过程中,采取了专用算法,摒弃了其他接入路由器、网关产品需要IP-MAC映射的NAT转发算法,将安全技术融于网络处理过程,使ARP对免疫接入网关的欺骗不起作用。这叫做ARP先天免疫,这样的技术融合还很多。 7、 具有完善的全网监控手段,对内网所有终端的病毒攻击、异常行为及时告警,对内外网带宽的流量即时显示、统计和状况评估。监控中心可以做到远程操作。
免疫网络是巡路做的 ~
网络出来的~
B. 免疫网络是什么
机体中连锁发生的一系列自我识别的过程。N.K.耶讷(1972)在F.M.伯内特的克隆选择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学说。后来,里希特、霍夫曼和户田等人又作了补充。
抗体可变区不仅显示出抗体活性,而且由于有独特型的抗原决定簇,又显示出抗原活性。抗体既能识别抗原,也能被其他细胞克隆识别,从而产生抗独特型的抗体。无论是游离的抗体分子,还是淋巴细胞膜的免疫球蛋白受体,都表现出具有一定特异性的独特型。根据克隆选择学说可以认为在抗原进入体内之前,已经存在识别抗原的细胞克隆,同时也存在识别该细胞独特型的细胞克隆。抗原进入体内后,识别这一抗原的细胞克隆便被活化,并产生大量抗体分子。其独特型又可活化第二个细胞克隆,经活化后的第二个细胞克隆再把第三个细胞克隆活化。当机体对外来抗原产生抗体Ab-1时,机体就产生针对Ab-1独特型的抗体Ab-2,继而产生针对Ab-2独特型的抗体Ab-3。这些依次产生的抗独特型的抗体可与其他抗体的独特型发生交叉反应,从而在体内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
免疫网络学说能够较好地解释免疫应答和耐受性的产生。例如,低剂量的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Ab-1,接着又产生Ab-2。由于Ab-2对Ab-1有抑制作用,Ab-1的产生就受到抑制,这就是低剂量的免疫耐受性。如果抗原剂量稍大、又能够产生Ab-3,则Ab-3对Ab-2的独特型有抑制作用,结果使Ab-1解脱抑制而能正常产生,即出现体液免疫应答。如果抗原剂量更大,还能够产生Ab-4,则Ab-3受到抑制,Ab-2得以正常产生;由于Ab-2正常产生,Ab-1就受到抑制,这就出现高剂量的免疫耐受性。抗体与其抗独特型抗体相互影响,依照抗原刺激的强弱和所产生的抗体量来调节抗体的产生。另外,T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也有此共同的独特型抗原决定簇,所以T细胞也参与调节B细胞抗体的产生。反之,B细胞产生的抗独特型抗体对具有相同独特型的T细胞也发生作用。
免疫网络学说阐明了抗体的产生是由T细胞、B细胞、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节所控制的。
C. 免疫网络
免疫网络(immunologic network)是指机体中连锁发生的一系列自我识别的过程。抗体可变区不仅显示出抗体活性,而且由于有独特型的抗原决定簇,又显示出抗原活性。抗体既能识别抗原,也能被其他细胞克隆识别,从而产生抗独特型的抗体。无论是游离的抗体分子,还是淋巴细胞膜的免疫球蛋白受体,都表现出具有一定特异性的独特型。根据克隆选择学说可以认为在抗原进入体内之前,已经存在识别抗原的细胞克隆,同时也存在识别该细胞独特型的细胞克隆。抗原进入体内后,识别这一抗原的细胞克隆便被活化,并产生大量抗体分子。其独特型又可活化第二个细胞克隆,经活化后的第二个细胞克隆再把第三个细胞克隆活化。当机体对外来抗原产生抗体Ab-1时,机体就产生针对Ab-1独特型的抗体Ab-2,继而产生针对Ab-2独特型的抗体Ab-3。这些依次产生的抗独特型的抗体可与其他抗体的独特型发生交叉反应,从而在体内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
免疫网络(Immunity network)——
免疫网络是企业信息网络的一种安全角式。
“免疫”是生物医学的名词,它指的是人体所具有的“生理防御、自身稳定与免疫监视”的特定功能。
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电脑病毒一样,在电脑行业,“病毒”就是对医学名词形象的借用。同样,“免疫”也被借用于说明计算机网络的一种能力和作用。免疫就是让企业的内部网络也像人体一样具备“防御、稳定、监视”的功能。这样的网络就称之为免疫网络。
免疫网络的主要理念是自主防御和管理,它通过源头抑制、群防群控、全网联动使网络内每一个节点都具有安全功能,在面临攻击时调动各种安全资源进行应对。
它具有安全和网络功能融合、全网设备联动、可信接入、深度防御和控制、精细带宽管理、业务感知、全网监测评估等主要特征。
它与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等“老三样”组成的安全网络相比,突破了被动防御、边界防护的局限,着重从内网的角度解决攻击问题,应对目前网络攻击复杂性、多样性、更多从内网发起的趋势,更有效地解决网络威胁。
同时,安全和管理密不可分。免疫网络对基于可信身份的带宽管理、业务感知和控制,以及对全网安全问题和工作效能的监测、分析、统计、评估,保证了企业网络的可管可控,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D. asmr免疫是什么意思
asmr指的是自发性知觉性经络反应,通俗解释为颅内高潮,即人体在通过接触一些声音、触觉,或者其它部位的微妙刺激的时候,所引起的愉悦反应。在网络上,也有人专门上传ASMR视频,有改善睡眠和安定的作用。asmr免疫指对此类反应没有感觉了。
自主性感官经络反应(英语:,缩短简写为ASMR)亦称自发性知觉神经反应,是一种通常从头皮开始,并向下移动到颈后及脊椎上方的发麻感觉。它是皮肤感觉异常的一种愉快的形式,能够跟听觉触觉联觉进行比较,并可能与抖颤的感觉重叠。
ASMR最常见的是由特定的听觉或视觉刺激所触发,表明了低阶欣快感的主观体验,其特点是“结合了正面的感觉,与皮肤上有一种独特类似静电状的刺痛感”,但较少见于透过有意的注意力控制。网络上出现了一种旨在刺激ASMR的影片,其中有超过1,300万个在YouTube上发布。
ASMR的当代历史始于2007年10月19日的一个与健康主题相关的讨论论坛网站上,该网站名为“稳定健康”。
一名21岁的注册用户以化名“okaywhatever”提交了一个帖子,描述其从小就经历一种特殊的感觉,那相当于在皮肤上追踪手指所刺激的效果,但通常是由看似随意和不相关的触觉交流事件所触发的,例如“观看木偶戏”或“正在读故事”。
许多其他人回复此帖子表示都曾经历过“okaywhatever”所描述的感觉,也就是对目睹世俗事件的回应。这个交汇处促成许多基于网络位置的形成,这些位置旨在促进对大量轶事证据的进一步讨论和现象的分析,但没有一致同意的名称,也没有任何科学数据或解释。
E. 对蛋糕免疫啥意思
对蛋糕不感兴趣。
网络用语中,意思是这种东西对自己不起作用,已经无效了。
在生物学中,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同时,可以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因此人们常用来形容某种东西对自己不起作用。
F. 什么是免疫网络最近老是听到这个词!那位大侠告知下喔
免疫网络是企业信息网络的一种安全角式。
“免疫”是生物医学的名词,它指的是人体所具有的“生理防御、自身稳定与免疫监视”的特定功能。
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电脑病毒一样,在电脑行业,“病毒”就是对医学名词形象的借用。同样,“免疫”也被借用于说明计算机网络的一种能力和作用。免疫就是让企业的内部网络也像人体一样具备“防御、稳定、监视”的功能。这样的网络就称之为免疫网络。
免疫网络的主要理念是自主防御和管理,它通过源头抑制、群防群控、全网联动使网络内每一个节点都具有安全功能,在面临攻击时调动各种安全资源进行应对。
它具有安全和网络功能融合、全网设备联动、可信接入、深度防御和控制、精细带宽管理、业务感知、全网监测评估等主要特征。
它与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等“老三样”组成的安全网络相比,突破了被动防御、边界防护的局限,着重从内网的角度解决攻击问题,应对目前网络攻击复杂性、多样性、更多从内网发起的趋势,更有效地解决网络威胁。
同时,安全和管理密不可分。免疫网络对基于可信身份的带宽管理、业务感知和控制,以及对全网安全问题和工作效能的监测、分析、统计、评估,保证了企业网络的可管可控,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G. 免疫网络是什么啊
免疫网络是企业信息安全的一种形式,让网络想人或着动物一样具有免疫力,遇到了网络病毒攻击,非法数据能产生一种抵抗力。我们可以卡免疫网络看成
1、是一套内网底层防火墙:彻底解决病毒木马的网络攻击,掉线、卡滞问题(尤其对2、3层的处理)。解决ARP(先天免疫、ARP探寻)问题无人能及
2、是一套真实身份准入系统:对网络内终端电脑的身份严格有效的管理(真实IP、MAC,CPU硬盘主板,基因式)。彻底解决IP欺骗(私拉线、克隆、IP冲突)
3、是一套网络带宽管理设备:精细的内网带宽管理、负载均衡、流量统计(内外网、服务器、应用交付)
4、是一套全面网管软件:观察网络内部协议过程,远程调试管理(监控中心、审计)
H. 什么是免疫网络
免疫网络(immunologic network)是指机体中连锁发生的一系列自我识别的过程。抗体可变区不仅显示出抗体活性,而且由于有独特型的抗原决定簇,又显示出抗原活性。抗体既能识别抗原,也能被其他细胞克隆识别,从而产生抗独特型的抗体。无论是游离的抗体分子,还是淋巴细胞膜的免疫球蛋白受体,都表现出具有一定特异性的独特型。根据克隆选择学说可以认为在抗原进入体内之前,已经存在识别抗原的细胞克隆,同时也存在识别该细胞独特型的细胞克隆。抗原进入体内后,识别这一抗原的细胞克隆便被活化,并产生大量抗体分子。其独特型又可活化第二个细胞克隆,经活化后的第二个细胞克隆再把第三个细胞克隆活化。当机体对外来抗原产生抗体Ab-1时,机体就产生针对Ab-1独特型的抗体Ab-2,继而产生针对Ab-2独特型的抗体Ab-3。这些依次产生的抗独特型的抗体可与其他抗体的独特型发生交叉反应,从而在体内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
I. 提高免疫力呵呵,别忽悠了
“多吃这些食物可以提高免疫力”、“服用xx丸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诸如此类的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们经常在网络上、广告中看到这样的描述,甚至一些“养生书籍”堂而皇之地用它来当标题。但“免疫力”是什么?“提高免疫力”真的就是好的吗?
“免疫力”并不是一个科学概念
“免疫力”是什么?这个问题好像很简单,免疫力,不就是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吗?
然而这就大错特错了,“免疫力”并不是一个科学概念。
随便翻开几本《医学免疫学》教材,可以发现,在它们的名词概念索引部分,均没有列出“免疫力”这一词条。这也就是说,在免疫学的科学体系里,不存在“免疫力”这一概念。(以下为笔者手头的三本不同《医学免疫学》教材的索引拼音M部分及相应的封面)
除此之外,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医学、生物学还是地质学、气象学,一个真正的自然科学词条,都是有其对应的英文名称和正规的教科书解释的,既然教科书上找不到“免疫力”这个词条,那我们来网络上找找看。
网络搜索显示,“免疫力”的英文为“immunity”,很不幸,在几本免疫学教材中,这个单词都是“免疫”的意思。而词条解释呢,在网络词条“免疫力”一开始写着:“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且不说这个句子里存在两次“处理细胞”的重复冗余问题,只提取主干来看——“免疫力是……的防御机制,是……的能力,是……的生理反应。”什么鬼?免疫力到底是机制还是能力还是反应?显而易见,教科书上不会出现如此荒谬的定义,这一定义并不科学。
免疫系统的功能不只有抵御疾病
说到免疫系统,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疫苗接种、白细胞吞噬病原体,很多人认为,免疫系统的功能就是识别入侵的病原体并加以清除,这可就太小看免疫系统了。
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免疫防御,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抵御、清除入侵病原微生物的防护功能,它有“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种类型,固有免疫是与生俱来、没有特异性的,包括可以吞噬病原体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分泌的溶菌酶、抗菌肽等,适应性免疫是后天的、特异性的,可以识别病原体并加以清除,这也就是“免疫应答”过程;
二是免疫自稳,也就是维持体内环境稳定,主要通过对自身的成分耐受而不攻击,和及时清除衰老、损伤、变性的细胞这两招来“维稳”;
三是免疫监视,是及时识别和清除体内的突变细胞,避免肿瘤发生。
生活中常接触的疫苗,就是通过人为地将病原体的“尸体”或“碎片”送进体内,使人体产生免疫应答,获得对特定疾病的长期乃至终生的免疫。
“免疫力”可不能随便提高
如果说,“免疫力”不是一个科学概念,但用在口语中,它可以代表“免疫系统的工作能力”,所以“提高免疫力”就是“提高免疫系统的工作能力”,这样可以吗?
抱歉,“免疫系统的工作能力”胡乱提高,人就该生病啦!
“免疫系统的工作能力”应该处于一个适中的水平,过高和过低都属于异常,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免疫防御功能过低的后果大家都很清楚,人就会发生免疫缺陷病。大名鼎鼎的艾滋病就是因为HIV病毒攻陷了一系列免疫细胞,导致免疫防御功能大大减退。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种先天和后天的免疫缺陷病。
免疫防御功能过高呢?结果可不是“百病不侵”,而是发生“超敏反应”。药物/食品/花粉过敏、胰岛素抗性糖尿病、重症肌无力、血清病、接触性皮炎等等都属于超敏反应。通俗地来说,就是免疫系统太敏感了,对刺激产生了太强烈的反应,导致我们患病。
免疫自稳功能也同样不是越高越好,如果免疫系统干起这份工作来太积极太热心,就会把不该清除的健康细胞也列入清理范围,或者不能正常识别“自己人”,产生的后果便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就是免疫系统不分青红皂白地疯狂攻击自身的正常细胞和组织。电线杆上的常客——“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银屑病”,就都是由于固有免疫过度激活而导致的。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的许多个环节失常均可诱发自身免疫病。
事实上,人体有一系列精细、复杂、多层次的免疫调节机制,使免疫系统发挥各项功能时都被限制在一定的强度、范围和时间段内,既能有效清除该清除的,又能避免损伤该保护的。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多吃任何蔬菜水果或其他食物,都不能“提高免疫力”。
有时候,“免疫力”还是低一些的好
虽然靠吃什么养生食物就能“提高免疫力”纯属子虚乌有,但确实有药物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部分功能,这一类药物被称为“免疫抑制剂”。不同的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特定免疫细胞活化、降低免疫分子表达或竞争免疫信号通路中的结合位点,来有针对性地抑制免疫系统的特定功能。
在许多自身免疫病的临床治疗中,免疫抑制剂正是卓有疗效的药物。在器官移植手术中,免疫抑制药是迄今临床防治移植排斥的最主要策略,极大地提高了移植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我们常见的治疗皮炎湿疹的软膏,很多都含有皮质激素,它也是通过抑制局部皮肤的免疫炎症反应,来缓解症状。
更特别的例子,是在一些传染病中。对于大多数传染病来说,免疫系统功能强健的青壮年,比免疫系统功能尚未健全的儿童和免疫系统功能衰退的老人更容易死里逃生,但也有少数疾病例外。这两年最令人闻风丧胆的病毒“埃博拉”,和我们最常见的病毒之一“流感”,就都具有这样的特性。1918年~1919年,一次流感大流行,造成数千万人死亡,而两年前的埃博拉疫情,至今还让人心有余悸,奇怪的是,一场瘟疫横扫人间后,人们发现,死者反而以青壮年居多。
这是因为,埃博拉病毒和流感病毒,在入侵人体后,都设法抑制了免疫应答,然后大肆复制,随着大量细胞被病毒侵染后解体,细胞内的物质被释放到血液中。免疫系统对各种物质都有相应的反应,一旦发现细胞内的物质,就说明有细胞解体,免疫系统就会赶快动员起来,赶来清除死亡崩解的细胞。这下可糟了,因为病毒导致太多的细胞内容物进入血液,随之产生的免疫效应也就太强,引起了广泛而剧烈的生理反应,全身各处的血管和器官承受不起这么疯狂的冲击,患者最终死于自己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青壮年的免疫系统功能完善,反应迅速,效应强,于是更容易死于这些疾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