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主题活动网络图
主题活动网络图:根据活动项目的性质和关联性,使用网络图的形式将不同的活动项目关联起来。
利用Word文档画出主题活动网络图的方法:
1、首先在Word文档中点击“插入”选项卡中的“形状”。
⑵ 幼儿园课程网络图的作用
帮助教师把握课程的框架
网络图可以把整个计划任务客观规律严密地组织起来。
⑶ 网络图的优点
相比于甘特图,网络图有以下基本优点:
1、通过网络图,可使整个项目及其各组成部分一目了然
2、可足够准确地估计项目的完成时间,并指明哪些活动一定要按期完成
3、使参加项目的各单位和有关人员了解他们各自的工作及其在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4、便于跟踪项目进度,抓住关键环节
5、可简化管理,使领导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可能出问题的环节上
⑷ 阐述现阶段班级主题墙创设中哪些优点及不足
班级主题墙创设的实践误区
误区一:创设=展示,墙面价值难以体现
从主题活动一开始,教师们为了达到充分展示的目的,将收集的主题资料、将幼儿的一系列作品一并往墙上贴,一幅主题墙既是资料墙又是幼儿的作品展览墙,贴满了、丰富了,却成为了一面名副其实的“花墙”。孰不知主题墙不只是一面墙,它蕴藏了许多教育的价值。视觉上满了,但是主题墙的教育价值从何体现呢?
儿童心理学及脑科学的有关研究表明: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他们能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积极有效的主题墙能激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改变幼儿的认识和理解。
误区二:创设=随性,课程教学难以体现
主题墙没有真正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考虑问题,而是教师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臆测去随意布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比如:图片、照片资料在主题墙布置上是教师的首选,教师在请家长帮助收集资料时,由于没有很好地沟通,有些资料不能很好地突出主题,甚至于有些文字资料多于图片资料,虽然算是图片有了,文字有了,幼儿、家长基本参与了,可是难以看出主题墙和课程之间有什么关系,甚至这两者被割裂开来,墙归墙,课程归课程,再加上没有随之变化与更换,主题墙成为了一面死墙。
在主题活动进行中,主题墙就像“骨架”一样把主题涉及的各个方面和一系列活动呈现出来,互动起来,由课程创设主题墙,由主题墙来展现我们的课程,推进我们的课程,从而让主题墙与课程教学产生互动。
误区三:创设=独秀,幼儿主体性难以体现
幼儿教师心灵手巧,为了让主题墙达到完美效果,有的教师费尽心思用各种美术技能秀出绚丽多彩、精巧别致的主题墙。还有一种情况: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由于年龄特点的关系,更是丧失了参与环境布置的机会,主题墙等同于教师的创意角,孩子没有成为主题墙创设的主人,只是这个事件的旁观者,致使幼儿主体性难以体现。
儿童参与主题墙创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自身活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建构自身的认知结构。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可以使儿童更加理解主题墙的内容,更加喜欢与环境交流。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主题墙,不断地改变它的形式和内容,会让幼儿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高,也会使教师发展活动的方向更加明晰,更会让幼儿和教师共同拥有成就感。
⑸ 幼儿园大班主题网络图
大班主题活动“瓶瓶罐罐” 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用完之后就被我们成人所抛弃了,却常常看到被有些孩子如获至宝的捡回来。它们颜色、造型、大小……等等的不同,或许我们成人没有太在意,而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发现。 正如纲要中所说的要利用幼儿生活中的常见的事物来开展活动提高幼儿的兴趣。我据此设计了本主题活动,旨在通过和瓶瓶罐罐的多通道交互、多方面参与,丰富幼儿对于主题内容的认识,从而来帮助幼儿拓展相关的经验和视野,提高幼儿学习探索的欲望,同时结合我园环境课程,将环保,民间艺术的内涵融入其中,更好的挖掘了瓶瓶罐罐的教育价值。 在年龄阶段上,我预设在大班,因为大班幼儿能力强,思维活跃,有更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在活动中更能获得成功感。故此主题活动在大班实施更有它的必然性和有效性。在活动安排上,我更多的设计了让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活动,如区域游戏,让孩子更多的在做中学。同时也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因素,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玩沙、建构、插花,外出等,让孩子学得更生动、更有趣。 前期准备: 给家长的一封信:和你的孩子一起来找找瓶瓶罐罐吧。比如“妈妈的香水瓶,奶奶吃的杏仁饼干桶、爸爸的茶叶罐……让孩子对各种瓶瓶罐罐进行比较、分类,这会帮助你的孩子对重量、颜色、大小、构造进行区分,也可以数数哪个房间的瓶瓶罐罐对多,哪个房间最少,这会有助于数量概念的理解,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亲爱的家长朋友,带着你的宝贝,赶快行动吧,一起进入瓶瓶罐罐的世界。 环境创设: 自然角。用瓶子罐子开展人手一份的种植活动。幼儿每人在一个浅的罐头里,扣上萝卜头,让幼儿观察其生长;也可以放在透明的玻璃瓶,观察萝卜的根系。 布置展览:不看不知道,瓶子(罐子)真奇妙 主题目标: 1、知道要保护环境,废物利用。 2、了解中国有名的陶艺 3、通过自主探索感受瓶子和罐子都是“容器”,用处很广泛。 4、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仔细、耐心和坚持性。 5、通过对多种材料的联想组合,设计富有创意的作品 6、学会照顾弟弟妹妹,有责任意识。 7、知道生活中许多东西可以作为乐器,愿意用合适的力度为音乐伴奏。 8、能够流利大方的向大家介绍,体验交流的快乐。 9、发展跳跃、臂力以及机体的协调能力。 10、对科学原理感兴趣,了解空气压力。 1 1、感受平面和立体的区别,学习制作、构建立体的东西。 1 2、生活中无用的瓶子和罐子装饰后可以美化环境 主要活动: 社会:小小调查员:寻找用过的瓶子和罐子 实地采访:吹玻璃瓶的人 访问陶罐民间收藏家 艺术:易拉罐造型欣赏(家长授课) 创意插花(用废旧的瓶罐) 捏捏玩玩做陶罐 小制作:云彩瓶 语言:每日一罐(一瓶) 漂流瓶的故事 音乐:瓶瓶罐罐交响曲(打击乐) 美术:瓶子变变变 科学:不看不知道、瓶子真奇妙 不用手,你能让塑料瓶子瘪吗 体育:拖拉罐叮叮当(大带小) 玩瓶子 健康:“胖子”罐头不可吃 区域游戏活动:瓶子罐子乐趣多 环保活动:郊游废弃物(主要是瓶罐)搜寻 玩沙:沙城堡(用空罐头和空瓶子压模建造沙中城堡) 建构:罐头城堡 创意联想:我想……(如我想用罐头做成一个鸟类进食器) 具体活动设计 活动一:小小调查员:寻找用过的瓶子和罐子 活动目标: 1、搜寻生活中用过的瓶子和罐子。 2、会用自己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 活动流程:让幼儿以画图样的形式记录身边找到的瓶瓶罐罐——和同伴说说自己的调查表——生成主题墙 注:此调查活动在整个主题进行中循环,可不断补充。 活动二:每日一罐(一瓶)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瓶子和罐子与自己的关系 2、能够清晰大方的向大家介绍,体验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在主题活动进程中不断的收集瓶子和罐子 2、布置展览区 活动过程: 1、幼儿上来介绍自己今天新带来的瓶子,是装什么的,谁用的。 2、集体讨论:和同伴一起讨论一下他的形状,用途、材料等 3、陈列在展览区。 活动三:艺术:易拉罐造型欣赏 活动准备: 1、邀请有特殊才艺的家长来园授课 2、准备许多用易拉罐编制的东西供幼儿欣赏 3、和家长共同备课 活动过程: 1、自由的坐在地上,唱罐头歌曲(七个小矮人改编的) 2、出示易拉罐工艺品,幼儿欣赏 3、引导幼儿欢迎家长老师:“易拉罐变出这么有意思的东西,是谁做的呢?有请今天的老师!” 4、家长和幼儿交流,并现场表演制作。 延伸:在活动区内教师将用橡皮膏包好边的罐子让幼儿剪造型 活动四:区域游戏:瓶子罐子乐趣多 游戏一:瓶盖匹配。要快而准确 游戏二:数数。瓶子里放一些小东西(如弹珠、纽扣、鹘子),幼儿目测有多少东西,再仔细数一下有多少。 游戏三:音乐瓶子。在7个大小一样的瓶子里装上不等量的水,幼儿用金属勺子轻轻敲打瓶子来发出声音。幼儿可以根据敲打出来的声音按音高排列出来。 游戏四:捉迷藏。将3个小罐子倒扣,排成一排,一个罐子里装一个小东西,如一粒纽扣。然后相互交换罐子的位置几次之后,让孩子仔细观看,说说现在纽扣在哪个罐子下面。 游戏五:数罐头。根据罐头外面标记的数字在罐头里放上相应的玩具个数。 游戏六:高乐高。将罐子进行垒高的游戏,比赛谁垒的高 游戏七:钓瓶子。将各种瓶子散放在空地上,孩子用手握住鱼竿,使线绳向下垂,小木棍也近似垂直,将小木棍慢慢地放进瓶口里,使小木棍成水平状,然后将瓶子向上提起。 活动五科学:不看不知道,瓶子罐子真奇妙 活动目标: 1、对瓶子罐子的材料、形状等有了解 2、学习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 3、知道它们都是“容器” 活动准备:搜集活动材料 活动流程:看一看——摸一摸——分一分——说一说 指导要点:了解事物的多样性,会倾听别人的想法。 延伸活动:主题延伸可以为寻找其他的“容器”,如小朋友的口袋、篮子等 活动六:科学: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 活动目标 1. 对科学原理感兴趣,了解空气压力。 活动准备:漏斗1个、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 操作流程: 1
⑹ 幼儿园主题网络图和主题思维建构图是啥
幼儿园主题网络图和主题思维的一个建构图的仪式,大概就是网络图,也就是它会把主题按照一个流程图或者是一个发散型的一个图形把它描绘出来,也就是中心会放一个主题,然后两边或者是上下会进行发放的一个描绘。
然后就会形成一个网络图,然后上面都是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上下的关系,或者是前后递进的一个关系,并且在网络图里面还可以表现出来这种关系。
然后如果是主题思维建构图的话,他也就是说以一个主题思维去建立一个框架,然后在框架里面会有各个部分的详细介绍。在详细介绍之余,还会把各种注意事项,或者是其他的内容进行填写上去,所以以上就是幼儿园主题网络图和主题思维建构图的意思。
⑺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特点
一、主题活动的特征是有三点:
第一点是主题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际上具有延续性,内容组织上具有综合。
第二点是主题活动更能体现生活化,将主题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第三点是主题活动更加注重幼儿的体验和感受。
二、对于幼儿园来说,主题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分别有以下几个要点。
1、从幼儿教育活动的结构出发的教育活动和主题活动。
2、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情和创造力。
4、主题活动能让幼儿贴近生活,增加对幼儿园的热情。
5、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出发集体活动、区角活动、个别活动。
(7)幼儿主题网络图有什么优点扩展阅读: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践上具有延续性,内容和组织上具有综合性,在设立每一个主题时,应该多方面的考虑幼儿的感受,考虑学习技能和是否能掌握的生活技能。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更能体现生活化,教师在研制主题时,多方位考虑幼儿的感知情感,将主题和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会让幼儿对生活有憧憬,享受浪漫的、丰富的、多彩斑斓的童年生活,教师在进行主题活动的同时。
可以深入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性格特点,也能看到 每个幼儿的内心真实活动的流露,也能更加了解和注重幼儿的体验的感受。
⑻ 幼儿园主题网络图和主题思维建构区有什么区别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