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512 四川 ,大地震
19:56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情况通报,截止5月13日下午16点,四川省内灾情为:死亡已超过12000人,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损害房屋346万间。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消息和图片以及视频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频,更让我难以忘怀:视频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频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着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着“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着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
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2.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作文:让我们为所有死难者默哀
5月13日上午,笔者在课堂上提议同学们全体起立为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并祈愿天佑我中华。下课后,有名同学告诉笔者说:他开始听到地震的消息时,只是感到震惊,而这次起立默哀,则使他感到了悲痛,甚至都要流泪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起立默哀。
《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此外,哀悼礼仪不仅可以提升悲伤的氛围,而且还可以感染民众,并净化自己的心灵。此外,它还告诉活着的人们:我们仅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在此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中,我们也有可能无法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灾难发生后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险救灾。但直接参与抢险救灾的人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默哀和纪念以及捐助活动可能是最好的参与方式。面对四川地震灾难,到目前为止,与网络上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和社会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似乎还没有看到或听说什么像样的哀悼活动和纪念仪式。这与中国素有的文明大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些不符。在这里,其他一些国家面对灾难时的做法,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迪。
重大灾难远远超出地区政府及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所以国家必然成为人们的主心骨和救护神。此时,国旗往往成为联系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几乎家家挂起国旗、人人紧握国旗。与此同时,全美不但接连几天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而且此后每年的9月11日,也会降半旗以示纪念。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全美同样是降半旗哀悼。形式虽然简单,但“我与美国同在,美国与我同在”的精神蕴含却不容小觑。
事实上,举国降半旗哀悼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比如,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下令全俄,为别斯兰市劫持人质事件和车臣飞机失事中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东南亚各国几乎无不为死难者降半旗。值得注意的是,为其他国家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降半旗,还有可能演化为一种国际交往礼仪。比如,在东南亚海啸灾难时,美国以及不少欧洲国家,就曾为死难者降半旗。
当然,更多的哀悼仪式和纪念活动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2002年9月11日,宾夕法尼亚州的数千名民众自发聚集在尚克斯维尔的一片野地上,纪念“9·11”事件一周年。年仅11岁的穆利亚尔波尔扎主持了纪念仪式,她说:“人们可以通过小的方式来行帮助人类的善举。即使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微笑或一次挥手,祈祷或者为我们所爱的人默哀,这都会让人们感到欣慰,纪念我们永难忘怀的爱人。”
是的,小小的哀悼活动或纪念仪式,不仅是普通民众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达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的好方式。希望汶川情况查实之后,政府能通令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死难者默哀,并告诉仍在灾难中煎熬的人们:无论有多么大的苦难和艰险,我们都会与你在一起!
汶川地震作文:512地震当天
512令人刻骨铭心的日子,让人永远难忘!
5月12日下午两点多,我吃过午饭,来到学校,第一节是微机课,我和几个同学觉得机房太闷了,于是就呆在教室里玩,我们教师在三楼,我和我的好朋友透过窗子看见两个老师慌慌张张的跑下楼去,我们站在靠桌子的窗台上,突然我感觉到楼房在晃,我们拉着手就往楼下跑,楼梯上的人都非常多,大家慌慌张张的,当时我完全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以为是我们学校旁边在拆房影响到了我们的教学楼,正在这时,突然有一个人说:“地震啦,地震啦!”这把我吓了一大跳,飞奔下了楼,老师,校长镇定自若的指挥我们向操场跑去。
许多同学们都哭了,有些是害怕的泪水,也有紧张的泪水,也有担心家人的泪水。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许多同学的家长都来校接他们的孩子了,每来一个家长,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说:“阿姨(叔叔)把您的手机借我用一下,给我家长打个电话,好吗?”而每次打电话又是打不通。 ,你也可以投稿
过了20多分钟我妈妈来接我了,回家的路两旁蹲满了人。妈妈说:“我们家在6楼,我再看电视沙发晃得厉害,才意识到是地震了,不敢下楼!”
我们给爸爸打了个电话,爸爸说马上就回来了,过了多长时间爸爸骑着摩托车回来了,爸爸对我和妈妈讲述着他当时的情景,“我刚进教室,同学们刚喊起立,就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楼在摆,我就加同学们赶紧往下跑。
有一个人说,这次地震震中在四川广元,我们这里只是余震。
这时,人们恐慌的心才稍稍平静了下来,不知有多少无辜的人遭遇不幸,我们在心中为他们祈祷着。
四川的地震让人揪心,让人感到无助。到处是一片瓦砾,到处是恐慌的人群,到处是让人无法忍心看到的场面。遗体排在那里,让人心痛。在天灾面前我们人类是多么的渺小,突然感到人就和蚂蚁一样,死亡的人数不断上升快让人窒息。也许就在刚才,他们还上课、上班,他们还在田地里耕作……可在天崩地裂之后,就是无声无息。
这些天,我一直牵挂着灾区的报道。我不敢看,但是我又忍不住去看。
网页、报纸的头条几乎都是关于地震的消息,每一次感人的长篇报道,每一次确定死亡人数的增加,每一次最新的新闻图片的发布,都让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那些血淋淋的图片,那些惨烈的视频,看得我心情沉重,看得我揪心,我感叹生命是何等的脆弱,何等的珍贵,因为它再不会有第二次。
望着那些有家不能归、和无家可归的人们,让人心急。我多希望抢救的人去的再多些,多希望因楼房倒塌被压在下面的学生能生还的多些,多希望我们的救援人员再快些。
心系灾区,心系灾区的人们。
他们能否吃上热饭,喝上热水?他们现在睡的是不是暖和些,救灾的物资是否收到?当我们吃饭、睡觉,正常的生活起居时,我多希望他们能平安。
听到新闻流动播出,灾情不断,死亡人数不断上升,让人的心理不能平静,多想能为他们分担一份,为他们出一份力。但我们此刻能做的只能是为他们默默的祈祷,愿被压在学校大楼下面的学生能生还的多些,愿我们的救援队能抢救出更多的人。愿灾区能迅速的搭建帐篷给灾民一个栖息之地,愿他们的心灵有些慰藉。
涓滴之水,终能汇流成河。捐赠其实不论多少,善举也不分先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哪怕仅仅是一元钱,甚至只是一个祝福。我们的爱心善举,也一定能够汇成爱的暖流,流进灾区群众的心田。
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做得,是更加努力的学习。我们要取得更好的成绩,来为祖国未来的建设添一分力,为祖国的明天增添一份光彩。
虽然我们身处安全地带,但仍应该时刻关注灾情。虽然我们不能与你们一同并肩奋战,但我们时刻与你们同在,时刻为你们祈祷。
希望每个人平平安安,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战胜灾情,重新迎接生活的阳光!
㈡ 512地震有什么灵异事件
1.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境内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野三坡百草畔森林公园,五月飞雪器官。
2.江苏泰州有很多蟾蜍出洞,平时还不到时候。
3.地震发生后,汶川一座山上的庙整个都塌了,塌得一塌糊涂,但这些庙中菩萨像居然毫发未伤!
4.汶川地震之后,一个重庆女孩突然性情、方言都变成了四川味,疑似被死难者灵魂附体。后被“上师”恢复,结果女孩不记得在这之前一直到地震发生后这段时间内的事。
㈢ 512事件,是什么意思
很高兴为你解答!
你说的是哪一年的512事件,首先想到的是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在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你可以网络了解一下。
㈣ 魔兽世界吧512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关于 512 事件闪过的一丝邪念
针对 512 九城搞得这个删号协议事件 现在可谓是谣言四起 我个人喜欢从全局考虑问题
下面小弟从宏观上分析下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假设 九城真这么干了 声称遭到黑客袭击 数据严重丢失 也就是 删号成为现实 最大的收益人是谁? 永恒!盛大!
九城扔给网易一个烂摊子 国服wow成为烫手山芋 网易骑虎难下 交接后面对各方压力 网易必然十分被动。
然后九城再和盛大联手 在网易孱弱之际反吞网易 扭转干坤
有人会问 那九城不也完蛋了么? 答案是 九成本来就是空架公司 全是虚拟财产在支撑 想必这点 有更多人比我更清楚 现在的经济体制 空手套白狼太过简单 这也是朱骏一直投身地产足球的原因之一 转型成为实业公司,可以走得更长远。
所以,九城大可以 再搞个外壳公司 借壳上市 金蝉脱壳 堂而皇之的置身事外 改头换面 然后成为盛大最大的长远合作伙伴 下一步就是反击网易 对处于弱势的网易进行反击 甚至 收购网易 进而达到中国网络市场大数的份额
让暴雪和网易自咽苦果 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我想 今晚不光狂热的wow玩家 就连网易老板也该睡不着了。
㈤ 512是什么事件
汶川大地震
㈥ 抗压吧的抗压吧512事件
2014年全明星期间,着名职业选手草莓父亲去世,这本是一件令人伤心之事,却被黑WE吧和抗压吧吧友疯狂开黑,甚至还有人丧心病狂拍手叫好,终于引起WE粉丝的强烈愤怒,WE吧吧友联名举报黑WE吧和抗压吧,致使黑WE吧吧主退位,抗压吧空降吧主“风吟竹唱”,小吧也全部更换,马甲格式为“抗压吧务团队X”,但据圈内人所说,抗压吧现在的几位小吧务依然还是512事件之前的那几位吧务,只是换了个马甲而已。
㈦ 急~512事件
断层板块运动
去查一下就知道这次的重灾区基本上都处于川西高原和成都平原交界处
波及范围很广破坏力大 四川各地区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伤害 只是程度不一样 不过精神心理上的伤害很大很大
其他受灾省份也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损害
㈧ 诈捐门的事件简介
2011年1月20日,韩寒在自己博客中发表文章质疑,成都政府未能兑现此前许下的拍卖新建成的市政府大楼并将所得用于赈灾的承诺。相反,却在过去两年间“悄悄入驻”。1月22日,成都市政府对此作出回应,称除4号楼暂由部分市级机关租用以外,新行政中心已经变现资金15亿元,全额转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偿还专项资金专户。
2008年,四川发生“512”大地震。当年7月16日,成都市政府作出决定,成都市委、市政府调整市级机关南迁计划,对已建成的新行政中心妥善处置变现,处置变现所得收入全部用于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据报道,当时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华章把调整理由归结为“时局艰难、民生不易”。解决受灾群众吃住问题、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服务,成都市县两级财政面临数百亿资金缺口,“汶川大地震改变了我们办事情、作决策的基础”。这则新闻一经发布,当时赢得舆论的普遍支持。
2011年1月20日,韩寒在自己博客中却质疑,成都政府未能兑现此前许下的拍卖新建成的市政府大楼并将所得用于赈灾的承诺。
韩寒文中称,“成都市新行政办公中心从2004年动工修建,2007年建成,它占地255亩,总投资12亿元(据说其中不包括地价),包括高档的会议中心、接待中心等。尚未建成时由于照片泄露到网络,即已获得‘中国最豪华市政府大楼’称号。按照规划,成都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法院、检察院近70个部门将在2008年内搬进行政中心。然而当年搬迁刚刚开始,汶川大地震发生了。7月15日,成都市委书记宣布,成都市政府新办公楼将对外拍卖,所得全部捐献给地震灾区,这是成都市民在媒体上看到关于成都市政府新行政中心的最后一条消息。”
㈨ 为什么自512事件以来打压张云雷的声音不断
在张云雷遭遇了“512事件”之后,好多关注张云雷的粉丝可能都发现了,张云雷的消息似乎越来越少,似乎就像销声匿迹了一样!同时,各种对张云雷谩骂打压的声音甚嚣尘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张云雷的“512事件”的前因后果,只有完整知道了这件事,我们才能知道原因!
再者,张云雷是一个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他这样公开调侃汶川地震,会起到消极的社会影响,对于社会和谐是不利的,极有可能造成一种负面的效应!张云雷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赶忙发微博澄清道歉,这种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赞扬!希望张云雷以后能够改过自新,创作更好的相声作品!
㈩ 512感人事件
一场突袭巴蜀的7.8级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这些天,我们无不为抗灾一线奋不顾身的干部群众子弟兵所感动,我们无不为来自四面八方的踊跃捐助而欣慰,我们无不为深处困境积极自救互助的灾区人民所震撼。在强震中,灾区人民虽然有失去家园、亲人的痛苦和泪水,但他们更有与无情天灾抗衡拼搏、与苦难同胞共度难关的坚毅和真情。在我们向灾区人民表达关切慰问、行使救援义举时,让我们向灾区人民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所谓震灾无情人有情,5·12汶川大地震中,灾区人民身体力行涌现出的一幕幕镜头,让我们深受感动,充满敬意,热泪盈眶。
——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5月12日的成都之夜却是个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夜晚。街面上十分安静,没有人大声喧哗,更没有人吵闹。当晚深夜,前来武侯区林荫街献血屋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我们不能等,不能靠,首先要自救,路通了,党和政府各种救灾物资才能到来。”元茨头村,是甘肃重灾区文县境内受破坏最严重的村庄之一。震灾后,村民相互帮助搭起各种临时避难棚;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至10多岁的孩子,都扛着铁锹镢头到村口抢修山路。
——“只要人在就有希望,我还是会在政府的帮助下自救,开展生产。”13日中午,面对被巨石砸烂、房顶坍塌的民房,水富县复兴村村民老杨如是说。水富县是云南省受震灾最为严重的县城,乡村道路路基塌方、墙体断裂、涵洞受损、泥石流频发。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灾区人民临危不乱、平稳有序、从容乐观的精神状态,也看到了他们积极主动自救抗灾、为国分忧为政府解难的拼搏热情。灾难并不可怕,怕的是沉浸于丧亲之痛难以自拔,怕的是饱受苦难之后无法振作,怕的是迷茫于惊吓之中慌乱以对。面对严重的灾情,灾区人民没有被吓跨倒下,没有失去美好的信念,他们正擦干泪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明天。中华民族自强不惜、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升华,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向这些纯朴、勤劳、勇敢的灾区人民表达敬意呢?
——“以后你要好好报答你爸爸哦,没有他你可能就完了。”12日晚10时左右,都江堰聚源中学学生王克出现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王克父亲当日不顾自己安危,双腿跪地,经过4小时的努力,用双手狠命地从夷为平地的教学楼里挖出了儿子。
——“我不行了,你快离开这里!照顾好孩子,好好生活下去。”“老公,不要放弃,马上就会有人来救你!”13日上午,都江堰金凤乡政府家属区里,朱芙蓉流着泪朝废墟里呼喊,鼓励丈夫谭刚义坚持下去。地震发生20小时后,谭刚义被武警官兵从废墟中刨了出来。
——“我们会不会死?”“不会。”“我们要尽量活下去。肯定有人来救我们的。”12日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中的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三一班学生黄月,在黑暗中拉住了同学张杨的手,互相鼓励,两只手紧握在一起,直到下午6点左右被救出来。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让我们深深体会了灾区人民身边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温暖和巨大力量,因为有“情”,我们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因为有“情”,我们真心依靠,共度难关;因为有“情”,我们互相勉励,生死相连。毫无华丽辞藻的话语,毫无惊天动地的壮举,一个“情”字却让我们潸然泪下,让我们由衷地敬佩众多灾区人民展现出的人性光辉。“不抛弃、不放弃”,这句曾在热播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被亿万中国人熟知的经典语录,我们在此刻是否有更深的体会和感触呢?
——“我意识到可能是地震,准备出门看看。”12日下午,家住重庆合川南津街书园的21岁木工刘世伟,在地震发生的七、八分钟之内,主动将楼内近10名退休老职工背下楼逃生。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13日22时12分,四川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的遗体从废墟中扒出来,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
——“病人在,我们在!”12日下午2时36分左右,第一波震感过去,川大华西医院第一住院部11楼重症监护室(ICU)病房恢复安宁,该科30多名护士、10多名医生立下誓言。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则让我们看到了灾区内邻里、师生、医患之间关系的和谐,没有邻里间的小肚鸡肠,有的是尊老爱老救人危难的热心扶助;没有对无良师德的拷问,有的是大爱无声的永恒记忆;没有医患关系的紧张,有的是以病患安危为中心的高度责任感。强震突袭,灾区人民用行动让和谐的真谛更加完美真实,用行动让善良品德和职业操守熠熠生辉。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患难之中见真情的和谐,有什么理由不为灾区人民危难之中显现出的人格魅力而倾倒呢?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类似的镜头还有很多很多,催人泪下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众多的灾区人民正在用自己的真情实举,书写一部展现中华民族人性光芒、与灾害斗争的抗争史。“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温总理在都江堰灾区现场的话语,依旧回荡在我们耳边。让我们真诚地为灾区人民祈祷,向灾区人民致敬!
诗人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只不过是一个为生计而忙碌的小民,没有诗人那种伟大的境界,但这几天,一股莫名的情绪在我心里流动,令我不自觉地惦念着那片天空,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5月12日,一个令所有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苍天无情,成千上万人再也仰望不到当晚的星空,明日的太阳。看到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在地震中瞬间消失,看到幸存者失去亲人后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一股热泪冲破自己尘封已久的眼睛,夺眶而出。在残酷的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风中摇摆的芦苇,是如此的脆弱。对同胞灾难中的感同身受,让所有感性的中国人掉下了哀伤的眼泪。
“他们的灾难,是为而你发生。”这句哲人说的话,在安定年代人们或许未能深明其中真义,但在多灾多难之秋,隐晦在深处的人性光辉便会骤然闪耀,指引着人们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举国同悲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在全国民众身上凝聚,我们看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在全国民众心里蔓延。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其他杂音,只有逝者默念,为伤者祈祷,为生者祝福的声音;这个时候,神州大地处处都在重复着同一种动作,传递着同一种心声,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受难同胞献上一点爱心。而在灾区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的细节,更是让我淆然泪下,这一次是因感动而流泪。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在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救援人员发现一位教师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在他身下的是四名还活着学生,望着已经遇难的教师而哭泣。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位老师的名字——谭千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谭老师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塌下的天花板,把生命留给学生,把死亡留给自己。他心中的爱,正如他的名字那样,千秋流淌。
在绵阳的一个援救现场,一所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战士们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几乎等于送死。但几个战士还是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被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一个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这样的催人泪下的故事,在那片神伤的天空中吹奏出一曲曲感人的乐章,而在同一片天空下,神州大地上全国民众守望相助的悲悯情怀、以及传递着温暖的行动,同样令人触动。灾难后,我们看到平时锱铢必较的出租车司机们,放下手中生意,自发地奔赴灾区帮助救灾;我们看到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工来到献血屋前排队,“抗震救灾人人有责,没有钱就‘出点血’。”;甚至以拾垃圾为生的老婆婆都要为灾区捐上自己辛苦赚来的一元几角钱……谁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减弱,谁说我们的国民意志力薄弱,看看温总理那悲切而坚定的脸容,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充满温情而又坚毅性格的最好体现。有了这种性格,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灾难不能战胜的呢?
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如我们栖居的地球那样,表面坚冷,内心炙热。发生在灾难背后的一幕幕温情故事,告诫着我,不要再为自己的冷漠,找个“世界冷漠”的理由;不要再让自己的麻木,找个“生活奔波”的理由。因为这个世上有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就像太阳,不管晴天雨天,都会从东方升起。我们唯一要做的,是拨开天空的乌云,把阳光当成温暖我们每一颗心灵的永恒力量。让隐晦在深处的人性光辉尽情闪耀吧!无论是安定年代,还是灾难年代。